宝佳网

宝佳网

各个国家的人有什么特点

admin

波兰人和英国人长的像吗

在我们亚洲人看来很像,但东欧和西欧人长相还是有区别的,就如同都是黄种人,韩国人和日本人和我们看起来相近,而东南亚那边的人与中国人差别就很明显。

各个国家的人有什么特点-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具体来说:

白种人本身就非为很多类型。西欧人不是一种类型。白种人有北欧类型,东欧类型,地中海类型等。其中俄罗斯人多为白种人东欧类型。

虽然大部分欧洲人,印度人,伊朗人,阿富汗人和塔吉克人都是雅利安人后裔,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比如混进其他民族血统等)使他们从相貌上看起来不同。但是,他们的语言相近,都属印欧语系。

比较明显的混血例子有印度人(混有黑人或棕人血统)。俄罗斯人可能混有少数黄种人血统,所以看起来与一般欧洲人不同。

同样的道理,有的犹太人或阿拉伯人看起来向欧洲人也是混血。虽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本身就是白人,但是和欧洲的白人差别很大。如果有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从相貌上看跟欧洲人很像,那么应该就是混血。

还有土耳其人,维吾尔人,土库曼人和乌兹别克人看起来都像白人,但起源于黄种人。所以他们也是混血。

各个国家的人有什么特点

法裔白人:比较纯朴,没有坏心眼,活波开朗,花钱大方,天天吃喝玩乐,享受生活,很多人非常善良,没什么花花肠子,不象英裔人那么死板高傲,集中了白人的主要优点,歧视中国人的较少,但有些人还是有白人的高傲的特点,但较英裔人要少很多,歧视中国人的往往是因为我们讲英语,就象中国人必须用日语和其他人说话一样,你的感觉当然也不好.

英裔白人:其实他们同法裔白人,就是傲一些,人还不错,和他们打交道一定比他们还傲气.中国人接触他们较多,我就不多说了.

犹太人:人很文明,吝啬,高傲,诚实,做事认真,就认钱.男人傲地很,女的长得都很漂亮(皮肤好),相对没那么傲,小孩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文明,决不会象其他族裔人的孩子把我商店的东西弄得乱七八糟.他们的团结真是厉害.只要你是犹太人,他们的社区就会无条件的帮助,该捐款时大方得很,决不吝啬.我认识的一个公证员也让我认识到犹太人贪钱的本性,我们是通过一个经济人认识的,本来价格已经讲好了,见面就和我大谈他付了如何多的钱给房东秘书及其他工作人员花了半个多小时,拿到我的支票就往上填,告诉我签名,想蒙我一下,我又给我的经济人打电话,他才同意原来的价格又花了十多分钟,最后给我做事只花了五分钟,不过公证做得非常好,体现了他们工作认真严禁的特点.

南欧人:意大利人注重家庭,勤奋节俭,且喜欢同类结群和成家。也许是被英属移民排斥之故,他们相对而言能平等待人,容易与中国人和亚洲人交往。希腊人比意大利人更保守。除了注重家庭,勤奋节俭外,他们更喜欢同类结群和成家。他们也能较平等地与中国人和亚洲人相处。马耳他人是欧亚混种。可是有些马耳他人觉得自己有一点欧洲人的血统,比纯正的欧洲人更看不起亚洲人。不过马耳他人还是注重家庭,勤奋节俭的.他们也喜欢同类结群.阿尔巴尼亚人带有阿拉伯的精明而较缺少其他欧洲人的宽容。

东欧人:ɡ既朔浅:枚椅拿?有些象法裔人,是我比较喜欢的民族.其他民族如俄罗斯人,罗马尼亚人等非常差,很歧视中国人,尤以俄罗斯人为甚.俄罗斯人并不富裕,却极度歧视中国人,在中国人面前高傲得很,是歧视中国人最厉害的民族,我有几个俄罗斯客人就是这样.后来被我弄老实了,现在好多了.中国人遇到俄罗斯人或除波兰人以外的其他东欧人一定提高警惕,他们要说出什么歧视的话来,不能软下来,一定给他们点颜色.

西班牙裔:主要是中南美人,接触几个,不是很傲,大体上一般,不是很优秀,但也不差,不过听人说踢球时比较坏.

2:亚洲后裔

韩国人:比较纯朴,没有坏心眼,有很强的文化情节,文化上与中国相似,与中国人容易相处,比中国人更文明纯朴.

菲律宾人:被某项报纸评为世界上最快乐的民族,名不虚传,人人很文明,心地善良,工作勤劳,非常老实,天天笑哈哈.菲佣天下闻名,有此可见他们的心里状态,人虽很好,但有很强的媚外的毛病,没有很强的出人头底的愿望,女人外嫁比较厉害,女的做佣人,男的就当普通蓝领,整个民族知足常乐,没有什么出息,天天有口饭吃就行了,与中国人,印度人,韩国人,越南人差远去了,但人非常容易相处.我喜欢他们,但瞧不起他们.(有一些白人对中国人的感觉,所以中国人一定改变这种软弱形象).

印巴人:印度人,孟加拉人,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人.印度人素质较高,有些象中国人,比其他三类人要高一些.孟加拉人其次,巴己斯坦,斯里兰卡人素质较低,人很野.他们歧视妇女非常严重,所以男人有些素质高的人,女人就因为受教育少,都俗得要命.花钱谨慎,讲价能够烦死人,汽车的dealer就怕他们.很多孟加拉男人(其他三国人不是这样,不知为什么)都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魅力十足,中国女孩子见到他们就会迷上他们,碰上这种人能把你气死,你不要把他们当根葱,他们就老实了.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人就根本不讲什么公共道德,做事只要对自己有利,什么都干.斯里兰卡人皮肤比其他国人黑的多,有暴力倾向,可能与国家总打仗有关.我感觉印度人还可以,比其他三国强多了,恐怕替他们背了不少黑锅,很多人分不清他们的区别,就是一个”印度阿三”.

南亚人:他们都不招人喜欢,花钱小气,虽然很勤劳,但男人没有男子气,萎萎祟祟的过日子的感觉,女人俗气得要命.越南人有种要强的精神,和中国人很象,远远超过其他南亚民族,虽然我不喜欢他们,但不会瞧不起他们.做医生,律师和各个公司高层的亚裔人能够发现越南人,中国人和印度人,但发现不了其他人,就很说明问题.

中亚人:主要指伊郎人和阿富汗人,和巴基斯坦人差不多,不怎么样.

3:非洲后裔

非洲黑人:人较纯朴,素质一般,和美洲黑人差不多,但不象美洲黑人有非常强的暴力倾向.

美洲黑人:好坏参差不齐,好的非常优秀集中各种各样的优点,差的集中各种各样的缺点,多少有一些暴力倾向.我对他们的感情是比较矛盾的.可爱的真是好,差的你就觉得这世界上这么还有这种人.他们心态上没有很强的自卑感,由于没有较长的文化历史,他们各个方面趋于白人,但比白人懒多了.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讲道理.这是黑人的一大特色.这也是黑人对付白人歧视的法宝,你不用给我讲道理,我要达到什么目的你就得给我做,否则我和你没完.黑人的原则就是你歧视我我就和你干,到你服输为止.这一点在我的黑人客人身上体现得极为明显.这就是为什么白人怕黑人不怕黄种人的道理.当有白人歧视你的时候,有八百个理由在等着你,你用你的不灵光的英语和他讲道理,根本就讲不过他,你就不和他讲道理,你就想办法达到目的就行了,不用担心别人认为你胡绞满缠.这一点中国人一定要向黑人学习,尤其是和政府打交道时极为有用.当黑人和你不讲道理时,你不用细细地和他讲道理,只有一个办法,比他还不讲理,他就服你了.我记得有一部电影非常鲜明反映了黑人的性格,讲得是一个黑人父亲没钱给他的儿子治病,到医院劫持医生给儿子做手术,最后虽然他进了监狱但儿子命保住了.中国人碰到这种事就会给孩子安排后事,黑人就可能不计后果,玩狠的.

4:阿拉伯人:

他们(包括北非和中东的)集中了东西方人的主要缺点,只有西方人的幽默的一个优点.有些小聪明.自以为是,不守时,计划随时改,经常撒谎,死要面子,天天耍小聪明,歧视中国人.他们计划性之差另人叹为观止.耍小聪明的样子,让人受不了.他们的思想就是阿凡提这种小聪明的人,天天耍耍地主,却改变不了穷人的命运.他们说的话,你可别当真.他们让我想起了在国内鱼缸喂鱼的小蚯蚓,平时伸出脑袋拼命动,但只要你碰它一下,它就缩回去了.阿拉伯人就是这种特点.我有些生意伙伴是阿拉伯人,人人都可以瞪眼说瞎话,牛轰轰的.打几回嘴仗后,老实了.

通过性格看西方文化

有一则笑话,说的是西方人心目中的天堂与地狱的人员组成:如果是组建天堂,应该是英国人当警察,法国人做厨师,德国人当机械师,意大利人做情侣,瑞士人做总管;如果是组建地狱,则应该是德国人做警察,英国人做大厨,法国人做机械师,意大利人做总管……诸如此类的笑话,反映了西方各个国家或民族的不同性格特征。

英国人的城堡

英国人不就是整天一套深色西服、腋下夹着雨散头顶圆顶小礼帽,在暗灰色的天空下不苟言笑的“绅士”吗?

英国人最著名的特点是言行自制、缄默含蓄。他们非常喜欢个人空间,所以有一句俗话:“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所以,很多外国人抱怨英国人总是显得有点傲慢。英国人的傲慢源于他的自主性。游戏规则一定下来就不能改变。所以你最好不要对英国人说,这个你做不了。

英国人生活讲究雅致,凡事喜欢自己动手,追求完美。他们喜欢自己收拾花园,自己装修房子,甚至自己修建住房。英国电视台也经常播放自己有关园艺装修和居室布置的节目,实用而生动,令人看过就想动手。自己做事的一大好处是可以力求完美。请别人来做,总是不好意思提出太多要求,最后难免曲意妥协,将就了事。

有三个词似乎能代表英国:形容词PROPER(适当的)、名词ORDER(秩序)、还有一个动词

ORGANIZE(组织管理)。

法国人的商务礼俗

在法国从事商务活动宜穿保守式西装,访问绝对要预约。在法国,礼节上要求你把自己的身份列在名片上,客人在拜访并参加晚宴的前夕,总是喜欢送花给主人。法国人喜欢花,生活中离不开花。法国商人保守而正式,尤其是在较小的城市,你得表现得格外正式,处处勿忘握手,多握几次更好。别问对方家事,对“商业机密”也很敏感。

一提到巴黎女郎,我们的脑袋里会立

《神秘岛》中尼摩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尼摩船长是印度人,他是个王子,由于英国人想要将印度成为他们的殖民地,所以,尼摩就起来反抗,结果,英国人把他的家人给害死了。后来他和一些忠于他的人逃到了一个荒岛上,凭着他的智慧与勤劳建造了鹦鹉螺号,游遍了世界各地,于是就有了《海底两万里》。后来《海底两万里》里的主角教授和船长在一次海难中分离了,教授回了国,船长继续在船上,直到老死。

这是凭记忆的,不过网上都有,你有等答案的功夫,上网查到的比你单纯想要获得的东西会多很多的。

查看全部3个回答

相关问题全部

《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尼摩是个有正义感的反抗英雄,他对民族压迫和殖民主义极端痛恨,向往民主与自由。反抗失败后的尼摩选择了归隐大海,尼摩船长是鹦鹉螺号的灵魂,他是作家心目中的反殖民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英雄。他虽然与世隔绝,营造了自己的理想王国——海底世界,以逃避人类社会的邪恶,却因仇恨而最终导致了自我毁灭。作家借尼摩船长这一形象,沉重地谴责了殖民主义战争及其罪恶。《海底两万里》(Vingtmillelieuessouslesmers)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波兰人民反对沙皇独裁统治的起义遭到残酷镇压是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的一个导火索。他在小说中塑造了尼摩船长这个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高大形象,赋予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艺术特色《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代表了凡尔纳丰富多彩的想象和缜密细腻的行文特点。小说中情节设置古怪离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语言生动有趣,既是艺术的语言,又是科学的语言,对各种海底事物的说明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特别是那艘鹦鹉螺潜艇,让读者如痴如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底两万里

145浏览398622019-05-05

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是个怎么样的人?

长期与世隔绝的生活使尼摩变得冷漠、残酷、不近人情,他反对奴隶制,向往自由,却还要将他的暴力强加于人,他时不时把阿龙纳斯一行囚禁起来,强迫他们睡觉,并且强制他们永远留在鹦鹉螺号上。从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伸张正义的人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残酷的复仇者。然而另一方面,尼摩又是一个有博爱之心的勇士,有着为人类献身的崇高精神。他请求阿龙纳斯教授为伤势严重的部下治疗,面对水手的死尼摩甚至情绪激动地留下了眼泪,并且为他举行了庄严隆重的珊瑚王国的葬礼。看到印度采珠人被鲨鱼袭击,他“奋不顾身地站了起来,拿着匕首直朝大鲨鱼冲去,和鲨鱼进行肉搏”,还慷慨地送给采珠人一袋珍珠维持生计。虽然脱离了世俗社会的生活,尼摩仍然以慈爱之心关注着被压迫国家的人民。为人类的痛苦而忧伤,对待所有受到奴役的种族和受奴役的人,他都是慈悲为怀的。文章简介:《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此书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他们与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扩展资料写作背景:波兰人民反对沙皇独裁统治的起义遭到残酷镇压是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的一个导火索。他在小说中塑造了尼摩船长这个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高大形象,赋予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创作小说之初,凡尔纳和出版商赫泽尔之间就书中的主人公鹦鹉螺号船长尼摩的特征展开了一场争论。赫泽尔认为该把尼摩描写成为奴隶贩卖交易的死敌,为他对某些海上船只的无情攻击提供清晰而理想的辩护。但凡尔纳却希望尼摩是位波兰人,他永不宽恕地把仇恨直指向俄国沙皇(他曾血腥镇压了一场波兰人的起义)。不过赫泽尔担心他引起外交上的分歧,使该书在有利可图的俄国市场上遭禁。最后,作者和出版商逐渐相互妥协了,他们认为尼摩的真正动机应当弄得模棱两可才有吸引力,尼摩应当被大致定位为自由的拥护者和反压迫的复仇者。在《神秘岛》中,这才公布他是印度达卡王子。人物背景:皮埃尔·阿龙纳斯:法国博物学家,巴黎自然科学博物馆教授,40岁,博古通今,在法国出版过一本书叫《海底的秘密》。他乘潜艇在水下航行,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他和他那位对分类学入了迷的仆人康塞尔,将这些海洋生物向我们做了详细介绍,界、门、纲、目、科、属、种,说得井井有条,使读者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阿龙纳斯还把在海洋中见到的种种奇观,娓娓道来,令读者大开眼界。康塞尔:又译孔塞伊、龚赛伊、贡协议),佛拉芒人,30岁,是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忠实,生性沉稳,他从不大惊小怪。总以第三人称和教授说话。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从不着急上火——至少你看不出他着急上火。他精通分类理论,遇到什么总是认认真真或者说一本正经地把它们分类,但是对那些东西的名字却一无所知,可以说他是个分类狂。尼德·兰:加拿大魁北克人,约40岁,是一个野性十足的鱼叉手,一个比较原始的人。他也会赞叹极地的美,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自由,是吃到地地道道的牛排、小牛肉、小酒馆里的酒,是在陆地上自由地行走。他精通野外生存,曾为大家在一个岛上做了一顿丰盛的饭。他脾气暴躁,受不了被监禁,也受不了在鹦鹉螺号上的与世孤立的生活,总是计划逃脱。如果没有他,教授和康塞尔最后不可能回到陆地上。

103浏览189922019-07-27

尼摩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小说里一个居主要地位的人物。这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凡尔纳借尼摩艇长之口谴责了殖民主义者在印度次大陆的野蛮的扩张行为。表面看来,尼摩艇长似乎是个与世隔绝的心如死灰的隐士,然而从他内心深处迸发出的炽热的感情,表明他是一个时刻关注着世界政治风云的科学战士。尼摩船长所渴望的不是金钱和财富,而是人身的自由和幸福。他曾呐喊过:“在海中我不承认有什么主子,在海中我完全是自由的。”这是尼摩船长的肺腑之言,如实地道出了他对殖民主义统治的强烈不满,反映了他对自由的追求。他把自由看得高于一切。为了自由他对肮脏的大陆连“一寸土地也不靠近”。他在大海下漫游着,生活着,他生活的一切必需品都取自于大海,他宁可把多年的用心研究的科学成果同他的身躯一起奉献和葬于大海,也不愿为野蛮的殖民统治者服务。凡尔纳塑造的尼摩艇长是处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有着人文主义和民主思想的典型的人物形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代表着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透过他的个性,可以看到处在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那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但到小说结尾,尼摩船长所做的一番事:攻击其他国家的战船并击毁。又给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人琢磨不透。既是小说,人物当然是虚构的,作家给“诺第留斯”号艇长取的拉丁文名字,更明白无误地指出了这一点——“尼摩”,在拉丁文里是子虚乌有的意思。但这并没有妨碍作者把他描写成一个有血有肉、让读者觉得可信的人物。

25浏览657142019-06-07

尼摩船长在神秘岛里的结局怎么样?

法国著名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小说3部曲分别为:格蓝特船长的儿女、海底2万里、神秘岛。鹦鹉螺号上的船员接连死亡,最后只剩下尼磨船长一人,最后尼磨船长又在5个美国移植民的怀中病死。(参看海底两万里作者的3步曲中最后一部神秘岛)。《神秘岛》中,船长是一位神秘人物,一直在暗中帮助大家。后来由于神秘岛的火山活动,岩浆堵住了岩洞口,使潜艇无法离开。船长帮助大家逃离后,自己说什么也要坚持与陪伴了自己一生的潜艇和伙伴在一起。最终当然是永远地留在海底了。~感伤的结局呀~船长尼摩的遗嘱就是:炸毁“鹦鹉螺”号。

20浏览5722019-05-23

《海底两万里》的主人公尼摩船长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物?

读过凡尔纳科幻名著《海底两万里》的人都知道书中的主人公“鹦鹉螺”号船长尼摩是个特殊的人物,他蔑视强权,对弱者同情,远离人类,驾着他的“鹦鹉螺”号潜艇,在世界各大海洋底部漫游,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他从哪里来,是什么铸造了他特殊的性格,这一切在凡尔纳著名三步曲中的最后一部《神秘岛》中可以找到答案。尼摩船长原本是印度中部的达卡王子,他十岁的时候,父亲就把他送到欧洲,让他接受最全面的教育,也希望他将来能用在欧洲学到的知识,与那些压迫他们国家的欧洲人斗争。达卡王子天资聪颖,品德高尚,从十岁到三十岁,他学习了各方面的知识,在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获得了非常高深的造诣。达卡王子的父亲,只是一位在名义上臣服英国的君主,而王子本人从小就受到了报仇复国思想的教育,无比热爱自己如诗如画的祖国,他怀着复仇的愿望,期待着有朝一日能收回祖国的主权,赶走侵略者,恢复国家的独立。达卡王子于一八四九年回到祖国,并同一位出身贵族的印度女郎结婚,王子和她生了两个孩子。一八五七年,印度士兵举行大规模的起义,达卡王子是这次起义的灵魂,他组织了广泛的反抗运动,把全部智慧和财富都献给了这项事业。他全力以赴,身先士卒,冒着生命危险和那些为解放祖国而奋斗的士兵们并肩作战。他参加过二十次战斗,负了十次伤,当最后一批战士倒在英国人枪弹下的时候,他却活了下来。当时达卡王子的名字妇孺皆知,这位英雄从不躲藏,而是公开地进行着斗争。英国人重金悬赏他的头颅,虽然他没有被叛徒出卖,但他的父母妻儿却惨遭报复。正义又一次倒在了暴力面前,士兵的起义被镇压了,原先属于印度君主们的土地又重新陷入了英国更加严酷的统治。达卡王子幸存下来,他回到了印度深山之中。从此以后,他对人类的一切都深恶痛绝,对文明世界也充满仇恨,他决心远离人世,再也不回来。于是他变卖了仅存的财产,集合了二十多个最忠实的同伴,在某一天失踪了。这位战士变成了学者。他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建立了一所造船场,并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一艘潜水艇。他借助一些将来会被人类发现的方法,巧妙地利用了电这一无与伦比的能量作为动力,照明和采暖,以满足那艘浮力装置的全部需要。于是他最大的心愿得以实现:他不想再和人世有任何联系,他把潜水艇命名为“鹦鹉螺”号,称自己为“尼摩船长”,消失在茫茫大海深处。船长用了好几年的时间,从地球的一极穿到了另一极,走遍了所有的大洋。这个人类世界的贱民在陌生的海洋世界里搜集了大量的奇珍异宝,失事的运金船上的财产成了他用之不尽的财富,他一直用这笔巨款。隐姓埋名地资助那些为争取国家独立而斗争的民族。在《海底两万里》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他这样的表现,隐隐地感觉到他与地上的世界有某种神秘的联系。在《神秘岛》中,尼摩船长的同伴早已一个个地死去,“鹦鹉螺”号开始变得空空荡荡,最后在这群隐居海底的人当中,只剩下了尼摩船长一个人。这时候他已经六十岁了,虽然他孤身一人,但还是把“鹦鹉螺”号开到了一个海底港口,这个海底港口位于林肯岛的下面,船长在这里生活了六年,他不再出海,只是等待着死神的来临,等待着和同伴们重逢的时刻。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目睹了赛勒斯和他的同伴们乘坐的气球坠落在海上。于是他穿上潜水服,这时候工程师恰巧掉进了海里,在善心的驱使下,船长把工程师赛勒斯救了出来。此后在每逢遇难者的危难的时刻,他都会暗中伸出援助之手,使大家化险为夷。尼摩船长在小说中的存在,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悬念,而且帮助作者解决所有了在技术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对情节的发展、节奏的把握起着很重要作用,尼摩船长最后和这五位新移殖民见面,微笑着走向死亡,同时也为整个三步曲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即使在尼摩船长去世后,这五位新移殖民者依然享受到尼摩船长寿终正寝前的最后安排,格兰特的儿子罗伯特驾着邓肯号,接赎了十二年罪的艾尔通和五位美国移殖民离开这里。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尼摩船长呢?书中尼摩船长自己也很关注人们对他的评价。他回顾自己曾撞沉英国驱逐舰时这样说道:“我既有权利,也有道理这样做。我总是尽可能地行善,但必要时也会作恶。正义并不等于宽恕。”尼摩船长说完这些话后,沉默了一会儿,接着又问:“你们是怎样看我的,先生们?”书中工程师赛勒斯的回答很有代表性:“船长,你的错误在于您认为能够再现过去,并试图抗拒必然的进步。这个错误得到了一些人的赞赏,也遭到了另一些人的谴责,对此只有上帝才能做出裁决,而它理应得到人情的宽恕。人们可以攻击那些处于美好的愿望却做错事的人,但不能不尊敬他们。你的错误并不妨碍别人对您的尊敬,您的名字也不必担心历史的评判。历史爱好疯狂的英雄事迹,尽管它也谴责这种事迹所造成的后果。”凡尔纳通过赛勒斯的口对尼摩船长的一生作了明智的剖析,言语中既有颂扬,也有谴责,更有无奈。这是因为东西方文化碰撞影响了尼摩船长的人生轨迹,在这种碰撞中,社会产生了痛苦的裂变。也许这是人类走向文明社会必然的代价,只有经过这种碰撞,才能完成以“英雄”为代表的威权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变。但即使如此,道德价值判断仍然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所以尼摩船长理所当然受到人们的尊敬,人们尊敬他不只是由于他无与伦比的发明创造,更是他正直慈悲的胸怀。

肖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弗列得利克·肖邦

弗利得利克·肖邦(1810一1849)生于华沙的近郊热里亚佐瓦·沃利亚。他的父亲尼古拉·肖邦原是法国人,后迁波兰,曾参加过1794年波兰民族英雄柯斯秋什科(1746—1817)领导的反抗侵略者的起义。起义失败后流落华沙,靠教学等工作度日。后来,他又在家中开设了一所寄宿学校。从此,他就不再参与政事,只求平安地生活下去。但是,他和华沙的文化界人士保持有较密切的来往,这对小肖邦的思想成长是有影响的。

肖邦从小就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不仅能弹钢琴,并能作曲。七岁时,就发表了他的第一首作品——小调波兰舞曲。八岁时,他举行了第一次公开的演奏。从此,肖邦就以钢琴演奏"神童"的身分,经常被华沙的贵族邀请去演奏,一时成为贵族沙龙中的宠儿。1825年,前来华沙参加波兰议会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出席了肖邦的一次演奏会,还赐给了肖邦一枚钻石戒指。肖邦童年、少年时代的这些经历,和他此后的遭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肖邦在少年时代,还接触到波兰城乡的民间音乐以及不少波兰爱国人士的进步思想。1826年起,肖邦正式成为音乐学院的学生,与不少思想进步的师生交往。这些年里,肖郑经常去乡间度假。他欣赏祖国的自然风光,倾听农民的歌唱、奏乐,参加乡村的舞会和婚礼。祖国的文化、民族民间的音乐,就像种子一样,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的波兰,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也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民族。1772、1793、1795年,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个强国对弱小的波兰进行了三次瓜分。他们瓜分波兰的领土,奴役波兰的人民,还想扼杀波兰人民的民族意识,以使他们能长久地统治下去。可是,正如一首波兰爱国歌曲所唱的:"波兰不会灭亡!"波兰人民始终坚持着不屈不挠的爱国斗争。十九世纪上半叶波兰进步的、民族的浪漫主义文艺,对这个斗争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当时,波兰涌现出一批爱国的思想家和文艺家。他们主张文艺要有鲜明的民族特性,要有热爱人民和自由的思想内容,要有丰富的情感色彩。这些思想对肖邦有着深远的影响。肖邦的朋友、波兰诗人维特维茨基在给肖邦的信中写道:"你只要经常记着,民族性,民族性,最后还是民族性......正象波兰有祖国的大自然一样,也有祖国的旋律。高山、森林、河流、草地都有自己内在的、祖国的音响,虽然并不是每一颗心都能听到它的声音。"他一再嘱咐肖邦,要"为了人民,通过人民!"肖邦的老师埃尔斯纳也对肖邦说:"你是天才,为人民而写作吧,要写得有通俗性、民族性。"这一切,给肖邦以后的思想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它不仅打击了欧洲反动"神圣同盟"的封建统治,也对欧洲各国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这时,波兰的爱国力量又重新振奋起来,秘密的爱国组织也活跃起来。他们不顾反动当局的逮捕、镇压,酝酿着新的起义。正是在这样一种动荡不安的形势下,肖邦的亲人、老师和朋友们敦促着肖邦出国去深造,并通过他的音乐创作和演奏去为祖国获取荣誉。为此,肖邦处于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爱国心使他想留下;事业心又使他想离去。他写道:“我还在这里,我不能决定启程的日子。我觉得,我离开华沙就永远不会再回到故乡了。我深信,我要和故乡永别。啊,要死在不是出生的地方是多么可悲的事!”离别的痛苦、永别的预感折磨着他,但是,亲友们的勉励、嘱咐和期望又鼓舞着他,使他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去国外用艺术来歌颂祖国和自己的民族,为此他又感到激动。他写道:"我愿意唱出一切为愤怒的、奔放的情感所激发的声音,使我的作品(至少一部分)能作为约翰(指十七世纪的波兰围王约翰三世索比埃斯基。他曾击败了土耳其侵略者,收复了祖国的疆土,并将土耳其人逐出维也纳和匈牙利,名震欧洲。)的部队所唱的战歌。战歌已绝响,但它们的回声仍将荡漾在多瑙河两岸。

1830年11月2日,萧瑟的寒风增添了华沙的秋意,更增添了离别时的痛苦。送别的友人以这样的话语叮咛着即将离去的肖邦:

"不论你在哪里逗留、流浪,愿你永不将祖国遗忘,绝不停止对祖国的热爱,以一颗温暖、忠诚的心脏。"

肖邦接受了友人们赠送的一只满盛祖国泥土的银杯,它象征着祖国将永远在异邦伴随着他。更使肖邦感动的是,当亲友送行到华沙郊外——肖邦的出生地沃利亚时,他的老师埃尔斯纳和华沙音乐学院的一些同学们,竟已等候在那里,并演唱了埃尔斯纳特地为送别肖邦写的一首合唱曲:

“你的才能从我们的国土中生长,愿它到处充分发扬,......通过你乐艺的音响,通过我们的玛祖别克、克拉可维亚克(波兰民间舞曲)显示你祖国的荣光。”

这样的送别场面,这样激动人心的词句,使肖邦百感交集,在登上旅途时不禁失声痛哭。

肖邦离国几周以后,华沙就爆发了起义,并获得了成功。据说肖邦听到华沙起义的消息时,心情无比激动,曾拟回国,是他的挚友梯图士苦功他不要回去。当梯图士出发回国参加起义后,肖曾雇了一辆驿车追赶,准备和他一起回国,结果因未能赶上而返回维也纳。这时,肖郑在给华沙的友人马图申斯基的信中写道:"为什么我不能相你们在一起,为什么我不能当一名鼓手!!!"

1830年11月的华沙起义,一度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赶跑了俄国侵略军,建立了波兰自己的政权。波兰人民的这一英雄业绩,震撼了整个欧洲,是欧洲革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可是,在取得胜利后不到一年,就由于波兰大贵族的背叛,使起义的成果被断送。俄国侵略军又重新攻陷了华沙,华沙起义被镇压下去了。又是在一个寒风萧瑟的日子,肖邦在去巴黎的旅途中,听到了华沙重新陷落的消息。这时,他义愤填膺、悲痛欲绝。在写给梯图士的信中,他表示了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恨:"......啊,上帝啊,你是存在的!存在而不给他们报应!你不管莫斯科佬的罪行,或者,或者你自己就是莫斯科佬!我可怜的父亲!我高尚的父亲,可能他在挨饿,他也没有钱给母亲买面包!妹妹也许遭受放肆的莫斯科败类的狂暴蹂躏!帕斯凯维奇(帕斯凯维奇是攻陷华沙的俄国统帅。),这条莫墓列夫的母狗,占领了欧洲那些头等君主国的驻节地!?莫斯科佬将成为世界的统洽者?......啊!为什么我连一个莫斯科佬都不能杀啊!"尽管肖邦的父亲一再劝告他不要抛弃俄国"国籍"(当时俄国统治下的波兰居民均属"俄国籍"),可是肖邦在维也纳始终不去把他的俄国护照延期,而甘愿放弃"俄国籍",当一名"无国籍"的波兰流亡者。同时,肖邦在维也纳也没有动用俄国占领华沙的反动头子康斯坦丁大公写给俄国驻维也纳大使的介绍信,从此和俄国统治者彻底划清了界限。以华沙起义为标志的波兰民族独立运动,好比是一所爱国主义的大学校,造就了无数波兰的民族战士,也哺育了一批波兰的民族艾艺家。刚离开华沙时,二十岁的肖邦还相当幼稚,可是,华沙起义以后的.二十一岁的肖邦,已被祖国的灾难磨练得坚强起来了。他对祖国的爱和对敌人的恨,也变得更强烈了。

1831年肖邦到达巴黎的时候,法国正处于君主立宪的"七月王朝"时期,王朝代表的是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金钱统治着社会的一切。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巴黎,尽管在文化艺术上有着悠久的传统,成为全欧的文化艺术中心之一,可是,正如肖邦在巴黎时所说的:"这里有最辉煌的奢侈。有最下等的卑污,有最伟大的慈悲、有最大的罪恶;每一个行动和言语都和花柳有关;喊声、叫嚣、隆隆声和污秽多到不可想象的程度,使你在这个天堂里成为茫然不知所措,也就是说谁也不过问一个人是怎样生活的......。"为了在巴黎站稳脚跟,肖邦和上层社会的人士交往。环境决定了他"非生活在这个圈子里不可。"1833年初,肖邦在给多·泽瓦诺夫斯基的信中写道:"我已经进入最上层的社会,与大使、公爵、部长交往,......因为据说高尚的趣味是从这里出发的;假如有人在英国或奥地利大使馆听过你,你马上就有更大的才能了;假使沃德蒙公爵夫人庇沪你,你马上就弹奏得更好。"由此可见,肖邦在巴黎尽管假快打开了局面、获得了成功,但他是不满意的。上层社会的奢华和虚假,无法安慰一位满怀亡国之恨的流亡者那痛苦的心灵。1832年底,他写了一封信给巴黎的优美艺术部长:"一个不能再忍受祖国的悲惨命运而来到巴黎已将近一年的波兰人——这是我向阁下作自我介绍所能使用的全部头衔——恭顺地向您请求把音乐学院大厅供他一月二十日举行音乐会用......"。这封信清楚地表明了肖邦在巴黎的身分和他的心情。和上层人物交往,日益使他感受到"假发所掩盖的是巨大的空虚。"唯有和波兰侨胞在一起,他才感到亲切。他热情无私地帮助流亡的波兰同胞,经常和他们在一起交谈、回忆,并为他们不知疲倦地演奏。1836年,被称为"波兰的帕格尼尼"(帕格尼尼是当时意大利最杰出的小提琴家,名扬全欧。)的小提琴家里平斯基要来巴黎演出时,肖邦积极地为他进行筹备,唯一的要求是要他为波兰侨民开一场音乐会。最初里平斯基表示同意,后来却又拒绝了,因为他不久要去俄国演出,如果他在巴黎为波兰侨民演奏,会引起俄国人的反感。这佯的"理由"激怒了肖邦,他愤然断绝了与里平斯基的友谊。1837年,俄国驻法大使以沙皇宫庭的名义拉拢肖邦,要他接受"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并表示这是由于肖邦并未参加1830年的华沙起义。肖邦断然加以拒绝,并义正词产地答复道:"虽然我没有参加1830年的革命,因为当时我还太年轻,但是我的心是同那些革命者在一起的。"这坚定的回答、傲岸的蔑视,给了北方的暴君一记响亮的耳光。从这一系列表现可以看出:肖邦没有辜负亲友和老师的期望和嘱咐,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忠于祖国的心。

肖邦很快在巴黎成名了。他通过自己的创作、演奏和钢琴教学,赢得了人们高度的尊重。在巴黎,"娱乐变成了放荡,这里金子.龌龊和血腥是混在一起的"。尽管肖邦对巴黎的上层社会有所反感,但他的活动大多局限于上层的沙龙,加上他自己也逐渐地过上了优越的生活,这对他的思想意识也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局制,使他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改革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这和他历来与不少波兰贵族及其子弟关系较密切也有联系。1831年华沙起义失败后,流亡国外的波兰人有几千名,其中三分之二在法国,大多是出身贵族的知识分子。这些人从政治上说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保守派和民主派。保守派倾向于君主立宪制,而并不热心于社会改革;民主派则主张立即解放农民,反对专制制度。对于在巴黎的波兰民主派人士,肖邦一个也不认识。从思想观点上看,肖邦更多地倾同于保守派。所以,对于1830年和1848年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肖邦表现得相当冷淡。这些都不能不说是阶级局限性在肖邦身上的反映。

肖邦从此一直定居在巴黎,只偶尔去外地旅行。1835年,他曾去德国的卡尔士巴德与父母短暂地相会过一次。同年在德累斯顿认识了波兰贵族沃德津斯基的女儿玛丽亚,和她发生了恋爱。次年,肖邦向她求婚,但由于肖邦不是贵族,只是"一个音乐家",不门当户对,而遭到玛利亚父亲的拒绝。1836年底,肖邦认识了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约一年后,他们就同居了,一直到1847年才决裂分手。肖邦经常和聚集在巴黎的各国著名的文艺家交往,如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法国文学家雨果、巴尔扎克,德国诗人海涅,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等。这些文艺家们尽管各人的风格、个性往往不一致,但他们彼此的交往,使互相间在思想和创作上有所启发,这对肖邦的精神生活是一种慰藉。可是,肖邦后半生在巴黎度过的岁月,仍然充满难以排遣的孤寂感。他乡作客、举目无亲的感受,始终使他悲郁不已。从三十年代中起,肖邦经常患病,身体相当衰弱。举行公开的音乐会,尽管可以带来金钱和荣誉,肖邦却并不喜欢。他最大的愉快还是和波兰同胞在一起。他说:"就象不能拒绝给病人服药一样,我从不拒绝给密茨凯维文和诺尔维德弹琴,无论他们当中哪一个人来,我都会坐下来弹琴,有时始终连一句话也不说。我的音乐不止一次引起他们流泪,这眼泪难道不是民族艺术家最高的十字架(意即报酬)吗?"1841年,肖邦在致友人的信中写道:"我们是否仍然会回祖国呢?!或者是完全疯狂了?!我并不替密茨凯维文和索邦斯基担心——这是一些坚强的脑袋,这些脑袋再经过几次流亡侨居的生活也不会失去理智和力量。"从这些话中间可以看出肖邦作为一个"自愿的政治流亡者"在异国的苦楚。但是,他宁愿蒙受这苦楚,也不情愿回波兰去当异族统治下的"顺民"。

1848年,他应邀去英国和苏格兰访问演出,尽管受到热烈欢迎,但他非常反感"英国人评价什么都用英磅,他们喜欢艺术只是因为它是奢多品。"他在英国时这样写道:"在我心里,已经什么也不想做了,......我的心里觉得忧愁,可是我麻醉自己,......我感得到一种沉闷的苦痛,......我早已没有体验过真正的快乐了。我根本什么也感觉不到,我简直只象植物一祥地活着,耐性地等待着自己的完结。"肖邦的最后几年就这样完成了他个人悲剧的终结。可是,对于祖国,对于未来的祖国复兴,肖邦始终念念不忘。1846年波兰爆发了克拉科夫起义,失败后,加里西亚又发生了农民起义。这些事件曾激起肖邦的热情,他在信中欢呼道:"克拉科夫的事情进行得极好";"加里西亚的农民给沃伦和波多尔农民做出了榜样;可怕的事情是不能避免的,但到最后,波兰将是一个强盛、美好的波兰,总之,波兰。"1848年3月,波兹南公国起义,4月即遭到普鲁士的镇压。肖邦对此也表示了极大的惋惜:"我......知道了关于波兹南公国全部可怕的消息。除了不幸,就是不幸。我已经万念俱灰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对祖国未来的热情憧憬,体现了肖邦对祖国始终不渝的热爱。正是这热爱使肖邦说出了他的遗愿:"我知道,帕斯凯维奇决不允许把我的遗体运回华沙,那么,至少把我的心脏运回去吧。"1849年,肖邦逝世后,他的遗体按他的嘱咐埋在巴黎的彼尔·拉什兹墓地,紧靠着他最敬爱的作曲家见利尼的墓旁。那只从华沙带来的银杯中的祖国泥土,被撒在他的墓地上。肖邦的心脏则运回到了他一心向往的祖国,埋葬在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肖邦的创作】

肖邦的创作和他的时代、社会背景以及个人思想、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肖邦的创作生涯延续了三十余年(1817—1849),可分为两大时期:①华沙时期(1830年前);②巴黎时期(1831—1849)。

肖邦在华沙度过的二十个年头,总的说来,是愉快、开朗的。反映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情绪的基调是乐观的,但思想深度却是有限的。尽管在这一时期内,肖邦已写下了两首钢琴协奏曲、一些练习曲以及一些玛祖卡舞曲等优秀的作品,但是,华沙时期的作品毕竟不可能超越一个尚未经历生活风霜的考验、不满二十岁的青年人的思想局限。清新、明快固然是肖邦华沙时期大多数作品的基调,但从有些作品中。也可以看出过于华丽,甚至纤弱矫饰的特点,看出受当时欧洲沙龙乐风以及波兰贵族气息影响的痕迹。1829年,肖邦在维也纳演出后就曾写信说:"大家说这里的贵族喜欢我。"但是,肖邦的早期创作中极其可贵的一点是:很早已显示出波兰的民族特色。各种民间舞蹈的体裁、节奏,以及风俗生活的意境、情致,使他的作品非常生动、感人。如d小调波兰舞曲(Op.71Nrl)以及a小调玛祖卡舞曲(Op.17Nr4,《小犹太》)等。肖邦一生中写的第一首作品是波兰舞曲(1817),写的最后一首作品是富有波兰民间色彩的玛祖卡舞曲(1849年)。这象征着肖邦的一生是一个波兰民族作曲家的一生,是和波兰人民、波兰土壤息息相连的一生。肖邦很少直接采用民歌旋律作曲,而是按波兰民族民间音乐的性格、音调,自己去进行创造。他的音乐既具有强烈的波兰风格,也富有个人独创的特性;既与民间音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是经过精心加工和艺术提高的。

1830年至1831年华沙起义的成功、失败,不仅决定了肖邦一生中的重大转变,促使肖邦的思想走同成熟,并且也是他创作前期与后期的分水岭,这前后的区别显得如此巨大,甚至仿佛判若二人。从此,肖邦的作品的思想性更高了,情感更深刻了,气势更宏大了。他的作品从具有抒情音诗的特点演变为具有民族史诗式的特点。在华沙起义直接影响下产生的c小调练习曲、a小调及d小调前奏曲标志着这一骤变的发生。在巴黎陆续写成的第一谐谑曲、第一叙事曲等宏伟的史诗性乐曲,也充分显示整个风格的变化。

肖邦在巴黎的创作很快进入了成熟期。此后的创作可以分为两个范畴,一个与祖国兴亡或个人对祖国的缅怀、思念、憧憬有联系,一个则更多反映肖邦在巴黎的生活感受和情致。从乐曲的风格来说,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宏伟的、富有戏剧性;一类是充满诗意的、抒情的。不少资产阶级的评论家只看到或只强调肖邦抒情、细腻的一面,甚至把肖邦称作"沙龙作曲家"、"病室作曲家",这是一种歪曲。肖邦尽管身体虚弱,钢琴演奏以细腻、含蓄著称,但他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情感天地之广阔、宏大,确实只有一位民族战士才能具有的。正是时代的激流、民族的悲剧和生活的冲突,使肖邦的作品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气势。但这宏大并不妨碍肖邦音乐的细腻,强烈的戏剧性和优美的抒情性,在他的作品中是对立而统一的。例如升c小调夜曲(Op.27Nrl)强烈的中段和宁静的首尾段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二叙事曲中反复交替出现音乐形象截然不同的两段。而这些对比完全受内容表现所决定的,是有机整体发展,演奏的结果,而绝不是纯形式地为对比而对比。

肖邦最后几年的创作中,虽然也还有个别作品具有昂扬的情绪,如《幻想波兰舞曲》(0p.61),但更多的却具有一种仿佛与世无争的情绪。这在他以往的创作中是少有的,不能不说这是生活意志衰退、悲观情绪有所滋长的结果。从数量上说,最后几年的作品写得很少,这和肖邦当时的体力衰弱、心情忧郁有关。

肖邦的作品几乎全是钢琴曲。尽管他的老师埃尔斯纳等曾一再鼓励他从事民族歌剧的创作,但是肖邦很清楚自己的所长和所短,始终局限于钢琴创作。创作范围的局限丝毫不影响尚邦作为作曲家的伟大。他在钢琴音乐的领域内,不仅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并且对钢琴音乐、乃至整个音乐创作的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作品继承、发扬了欧洲十八、十九世纪初古典音乐的传统,大大地丰富了欧洲十九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天地,并对十九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继续发展、各民族乐派的兴起,以及此后整个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包括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印象主义音乐等),有很大的启发和影响。他的充满独创性的作品中常富有宽广如歌、感人至深的旋律,和声色彩丰富而极有表现力,节奏生动,并常与波兰民间音乐、舞蹈有密切的联系,在形式体裁上也是多样的,同样具有高度创造性。

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3月1日出生于华沙郊区热拉佐瓦沃拉。父亲原籍法国,母亲是波兰人。他是个异常早熟的孩子枣六岁就写诗枣他的音乐天才很快就证明他注定成为“莫扎特的后来人”。九岁时,在音乐会上公开演奏,散场后,他更关心的好像是他的衣领,而不是他超常的演奏技巧,他对母亲说:“所有的人都在看我的衣领,妈妈。”

中学毕业后进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同时开始了早期创作活动。1830年以后他到巴黎定居,在那里度过了后半生。从此肖邦永远未能回国。当时,正值波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反对外国奴役、争取自由独立的民族斗争对青年肖邦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培育了他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忱。

1837年他严词拒绝了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的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门大炮”。肖邦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灭亡”,足见他拳拳爱国之心。他晚年生活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从1846年起,肖邦的创作开始出现衰退的趋势。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波兰民族运动的几次挫折对他打击很大;另一方面同文学家乔治·桑的爱情破裂以及身体衰弱,大大影响了他的创作热情,身体健康每况愈下。1849年10月17日逝世于巴黎寓所,他临终时嘱咐亲人死后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枣波兰。

肖邦的创作生涯,以1830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华沙时期与巴黎时期。在第一个时期,他完成了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第一钢琴协奏曲》和《第二钢琴协奏曲》。在后半生的巴黎时期,他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第一叙事诗》、《降A大调波兰舞曲》,有充满爱国主义热情的英雄性作品《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有哀痛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降b小调奏鸣曲》,还有不少的幻想曲与小夜曲。

当他1831年9月初赴巴黎时得知起义遭沙俄镇压、华沙陷落的噩耗,精神受到强烈震动。《c小调练习曲》(别称《革命练习曲》,1831)、《d小调前奏曲》(1831),即是这时完成的。激愤、悲痛之情同严整洗练的艺术形式之间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成为肖邦早期音乐创作中的杰作。巴黎时期是肖邦思想艺术高度成熟、创作全盛的时期。深刻的民族内容、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和音乐风格,使其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肖邦在全部生涯中只开了三十次音乐会就建立了一种传奇式的荣誉,这在钢琴演奏史上别无他例。肖邦尊重并继承古典音乐传统,但他的琴艺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别是在他的玛祖卡和波罗奈兹舞曲中,创造性地运用民族民间调式、和声和特性节奏,显示出一个道地的“玛祖尔人”对民族性格、风格、情趣及对艺术语言的熟悉和理解。

肖邦是十九世纪欧洲乐坛上的一颗明星。他那些诗意浓郁、充满着震撼人心的抒情性和戏剧性力量的不朽作品,代表着“黄金时代”的浪漫主义音乐。同时,他的创作又具有强烈的波兰民族气质和情感内容,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一方面以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家的杰出代表著称,另一方面以欧洲十九世纪民族乐派的奠基人载入史册。肖邦之所以伟大,也正因为他把浪漫主义的时代风格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内容紧密地融合在音乐作品中。

【李斯特谈萧邦】

肖邦[匈]李斯特

我们要谈的一位大音乐家,远在他死以前,痛苦就把他折磨坏了;无论他的一部分作品怎样受欢迎我可以预言:二十五年或三十年以后,他的作品一定可以获得比现在更加深刻的评价。将来的音乐史家们一定会给这位在音乐中表现出稀有的旋律天才的人,给在节奏领域里作了奇迹般发明的人,给非常巧妙地和非常卓绝地扩大了和声织体的人以一定的地位;将来的音乐史家一定会公平地对待他的成绩:把他的成就看得比那些为管弦乐队所演奏的、为歌剧首席女演员所演唱的许多大型作品要重要得多。

肖邦的天才是相当深刻的、崇高的,然而主要的是——他的天才的丰富程度足以使他马上在管弦乐的广大领域内占据一个应有的地位。他的乐思的伟大、完美、丰富的程度足以填满豪华的管弦乐法的一切环节。有些书呆子责备肖邦的音乐中缺乏复调音乐的因素,但是我认为肖邦完全可以付之一笑。

证明一个艺术家是否天才,当然不是看他是否是否使用了某些艺术效果。艺术家的天才表现在使他不自禁地歌唱的感情里;崇高是天才的尺度。天才最后用情感和形式的完全统一来表现自己,情感和形式的统一程度要彼此不能分开,互为表里,这一个就是另一个发出来的光。肖邦的最美妙的、卓绝的作品都很容易改编为管弦乐,这就充分证明了:他可以不费力地把自己的最美妙的充满灵感的的构思用管弦乐队表现出来。如果他从来不用交响乐音乐来表现自己的构思,那只是因为他不愿意而已。他对自己所采用的形式具有明确的用意,他所用的形式是最符合他的感情的;他对于自己所采用的形式所具有的意识——是一切艺术中天才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读后感~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部小说了。

十二岁的时候我开始读它,到现在已经整整七年,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该这样。而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过冷峻,但如果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现,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也正是这种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热爱的东西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他可以客观地评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记得高尔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说:“您可知道,在您的戏中,我觉得您处理人物比魔鬼还要冷酷,您对待他们像雪,像风雪一样的冷。”可就是《万尼亚舅舅》这部戏却使高尔基感动得哭了。读《战争与和平》也让我有类似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己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己的大自然。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己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不管怎么说,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