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再立新功

admin
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再立新功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再立新功-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8月30日,鞍山市委宣传部召开 “鞍山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推动乡村振兴发布会。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楠,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宛树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陈滨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鞍山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农村住房建设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鞍山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过去的十年,是发展的十年。十年来,鞍山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过去的十年,是变化的十年。十年来,鞍山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初步构建,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过去的十年,是奋斗的十年。十年来,鞍山市打造出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辽宁样板鞍山先导区,一幅“钢都乡韵、绿水青山”的乡村振兴崭新画卷霞铺鞍山大地。

这十年,产业兴旺,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新跨越

农业生产能力有效提升。粮食播种面积年均稳定在31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连续十年稳定在120万吨以上。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86.99%、96.91%。设施农业达到22万亩,大型规模养殖场达到397个,全市“米袋子”“菜篮子”保障充足。耕地保护利用量质并举,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面积296.06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61.29万亩。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南果梨、君子兰、观赏鱼、宠物、食用菌等特色农业产业初具规模。鞍山南果梨作为中国百强区域品牌,品牌价值已达49.49亿元。鞍山君子兰花卉成为国内最大的君子兰生产基地。观赏鱼养殖成为东北第一的观赏鱼生产基地。鞍山宠物交易市场成为国内最大宠物交易集散地之一。岫岩滑子蘑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中国100个地理标志产品。

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初步形成农业发展现代化、园区化的良好格局,海城市成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台安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全力打造百亿级农产品加工聚集区。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66家。台安县获评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成为辽宁省白羽肉鸡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四个项目县之一,全产业链价值达到213亿元。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发展到6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达到4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发展到3个。

这十年,生态宜居,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实施村庄分类及布局,因地制完成“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89个。深入实施“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所有村庄村容村貌大幅改观,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基本实现行政村全部覆盖,自然村覆盖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5%。深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8.2%。美丽庭院挂牌村覆盖率达到100%。年均建设县级绿化示范村100个。

生态保护修复扎实推进。以绿色农业发展为抓手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岫岩成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市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6.38%,实现化肥使用量负增长,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1.48%,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0%。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市农村饮水工程2183处,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达到93.25%。已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率100%。乡镇公路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100%、入户路硬化率95%。通信网村组覆盖率100%、互联网行政村覆盖率100%、全面实现4G网络、光纤网络行政村全覆盖,基本实现重点区域、交通枢纽5G网络全覆盖。安全住房达标率、生活用电率、行政村通邮率全部实现100%。

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再立新功-第2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这十年,乡风文明,农民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农村思想阵地不断巩固。全市涉农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覆盖率达到100%。县级以上文明乡镇达到47个,文明村达到520个。830部村规民约实现“上墙”全覆盖。不断扩大覆盖城乡的陋俗劝导网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轻骑兵”基层宣讲115场,受众8万余人。

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市建成标准化村文化广场111个。建成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54个。乡镇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年均组织大规模活动10次以上。推进岫岩玉雕、满族刺绣、台安手工艺品等保护传承与创新。海城高跷秧歌、岫岩农民画、皮影戏在全省独树一帜,多次走出国门,打进国际文化市场,海城成为“高跷秧歌艺术之乡”,岫岩成为“现代民间绘画艺术之乡”。

乡村文化有效传承保护。相继推出梨花悦心——踏青赏花之旅、南果飘香——收获采摘之旅等多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将生态旅游与民俗文化相融合,岫岩玉文化之乡、清凉山风景区两条旅游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先后完成农村地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城仙人洞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牛庄太平桥、山西会馆、张氏家宅的保护修缮工作,恢复了文物的历史原貌。

这十年,生活富裕,生产生活水平获得根本改观

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38元,比2013年增长92.6%,年均增长8.5%,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2.5个百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鞍山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3年的2.35:1持续缩小到1.95:1。全市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岫岩省级贫困县成功摘帽,全市现行标准下3.3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人口实现了动态清零,81个贫困村全部销号,全市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得到稳定保障。

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以县域为单位打造15分钟的医疗卫生服务圈,实现县乡村全覆盖。推动服务质量同质化,全市县域紧密整合型医共体建设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基层诊查、上级诊断和区域内互认。搭建运行鞍山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全面建成县乡村相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实施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市域内优质学校帮扶乡村学校覆盖率50%以上。全市村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达到450个。

农村综合改革成效明显。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等改革,854个行政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率达98.27%,核实农村集体账面资产61.2亿元。全市行政村实现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全覆盖。全市以精细种养为特征的企业化家庭农场达到8026个,以家庭承包和互助经营为特征的农民合作社达到2940个,以聚焦服务小农户的托管服务组织达到180个。

这十年,治理有效,乡村综合治理能力稳步提升

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强化。在市、县、乡三级分别成立市域治理中心,在村设立市域治理网格化工作站。全市830个村完成换届任务,新选拔2946人进入“两委”班子,调整面达44.2%,新一届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0.2岁,较上届降低8.5岁,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建立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工作长效机制,精准选定262个派驻村,共选派干部424人。

乡村治理能力持续增强。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党政部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联动”的“一核三圈”基层治理体系。在全市60个乡镇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830个村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健全乡村法律顾问制度,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全市建成乡村人民调解组织897个。

平安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力扫除农业农村领域黑恶势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在全省率先建立“神眼”大数据分析系统和打击刑事犯罪情报中心,新增农村地区视频监控点位1070个。四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覆盖率100%。全市15个村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再立新功-第3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十载峥嵘岁月,“三农”再谱新篇。鞍山将按照“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新定位新要求,在推动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奋力开启鞍山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奋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再立新功,奋力书写鞍山振兴发展生动画面和宏大场景的“三农”更美华章!全媒体记者 苏仲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