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西伯利亚虎与东北虎是不同的亚种吗

admin

西伯利亚虎和东北虎有什么区别

没有区别,两者是一种老虎,西伯利亚虎又称东北虎。

东北虎是虎的亚种之一。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其中雄性体长可达3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达到350千克左右。野生东北虎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

东北虎生性喜寒厌热,耐寒能力比较强。冬季的室外低温是适宜东北虎生存的温度,东北虎更有活力,也是进行野化训练的合适时机。2012年以来,东北虎林园首次对东北虎开展规模化野化训练。

扩展资料:

西伯利亚虎与东北虎是不同的亚种吗-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东北虎分布区域:

1、俄罗斯远东地区:哈巴边区南部于滨海边区相邻的山地林区,滨海边区锡霍特山脉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与中国相邻的边界地区4个独立的分布区。

2、东北东部山区:仅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东部山区。黑龙江省主要分布在万达山东部。老爷岭林区和张广才岭南部有为数不多的孤立的游荡个体。由于这些地区与俄罗斯和吉林省接壤,这些虎可能会在黑龙江、俄罗斯或吉林省相互流动。

3、朝鲜山区:可能有东北虎少量的个体分布,因为缺乏野外调查资料,具体情况还不太清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伯利亚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图说龙江:野外驯化中的东北虎(生活篇)

西伯利亚虎与东北虎是不同的亚种吗

对于常关注老虎这一动物的朋友来说,或许对这么一个现象并不陌生,那就是在一些关于虎的论坛,或者是相关文章的评论区里面,经常会有读者将西伯利亚虎与东北虎当成两个物种,比如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东北虎体型的文章,就有读者留言指出我文章中的“错误”,说“最大的虎亚种并不是东北虎,西伯利亚虎才是”,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老虎的两种称呼罢了。

东北虎

我国是“老虎大国”,是世界上虎亚种数最多的国家(曾有5种,如今有4种),虎在我国传统文化里面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长久以来,一直被视为力量与权力的象征,得到人们的敬畏,所以从古至今,也诞生了许多以虎为题材的故事、作品等。

虽然虎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人尽皆知的动物,但由于如今野生虎已经非常稀少,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虎的了解其实没有那么深入的,那么出现将西伯利亚虎与东北虎误认为是两个亚种的现象,就不奇怪了。

在我国有分布的5个老虎亚种

虎亚种的形成

关于老虎的起源,国际上有多种假说,目前支持人数最多的一说是现代虎起源于东亚,大约在300万年前,地球上生活着一种被称为“中华古猫”的小型食肉动物,后来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形成了虎的模样。

由于现代虎出现的地质年代较晚,地球上超大型的捕食者已经消失得差不多了,所以老虎出现以后种群发展速度很快,在东亚地区达到环境容纳度饱和之后,便开始向周边地区扩张。

东北虎

老虎是一种极具探索行为和高度移动性的猫科动物,它们沿着亚洲森林及河流系统,最终扩散至亚洲绝大多数地区。从老虎的扩散方向来看,大体可以分成两个方向:

一是沿我国西北方向出发,最终进入亚洲西部、西南部,受限于高加索山脉,没能进入欧洲;二是沿南方及西南方向,进入东南亚一带及印度次大陆,最南端到达了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巴厘和爪哇等岛屿。

在老虎从发源地向亚洲其他地区扩散的过程中,进入朝鲜半岛的分支受限于海峡,未能登上日本列岛;沿南的一支,无法渡过重洋进入澳洲;向西的一支也因高山的阻挡,无法进入欧洲平原,所以历史上老虎分布全盛的阶段,也仅限于亚洲地区,东起中国及俄罗斯东海岸,西至土耳其,南起印度尼西亚群岛,北至寒冷的西伯利亚。

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绝,现代虎最终演化为9个亚种,分别是:华南虎、西伯利亚虎、孟加拉虎、印支虎、苏门答腊虎、马来虎、里海虎、巴里虎、爪哇虎,其中巴厘虎、里海虎、爪哇虎分别于上个世纪的40、70、80年代左右灭绝了,所以如今世界上仅有6个亚种的老虎,华南虎、西伯利亚虎、孟加拉虎及印支虎,在我国有分布。

已经灭绝的虎亚种

现代虎体态雄伟,四肢健壮,头部较圆,爪子极为锋利且能够自由伸缩,毛色多为黄色底加深色条纹,但也可见白虎(即白色底加黑色条纹),白虎并不属于虎的亚种之一,它是孟加拉虎的4种变异之一,同样的还有纯白虎、雪虎和金虎,它们是老虎的无害变异,除了外观不一样之外,对身体没有任何损害。

目前这4种变异只在孟加拉虎的身上观察到,其他虎亚种虽有传言出现过变异个体,但资料无法考证。

白虎

东北虎即西伯利亚虎

普及了老虎亚种的知识之后,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来,国人口中的东北虎,在国际上被称为“西伯利亚虎”,不过在西伯利亚虎最主要的分布国家俄罗斯人的口中,它并不叫西伯利亚虎,或是东北虎,而是被称为“阿穆尔虎”。

关于西伯利亚虎的称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人的口中,也是不一样的,除了上述提到的名字之外,满洲虎、乌苏里虎、朝鲜虎、远东虎等均指西伯利亚虎。

虽然西伯利亚虎是这一虎种的学名,但是你知道吗?无论是历史时期,还是当今时代,西伯利亚虎都不是它最合适的名字。

在历史上,这一虎种是我国独有的,主要分布区域就是整个东北部,即大小兴安岭即长白山脊周边辐射地带,那时人们称其为“满洲虎”或“东北虎”,即我国东北地区的老虎。后来在1858年的时候,清朝将外东北大部分土地割给了俄国,从此东北虎不再属于我国独有。

老虎历史分布图

从名字上看,西伯利亚虎像是整个西伯利亚地区的“特产”似的,但是其实它在俄罗斯的分布仅限于远东一隅,而更广袤的西伯利亚内陆地区,根本就没有一只老虎生存,所以无论是历史时期,还是当今时代,西伯利亚虎都不是它最合适的名字。

俄罗斯人称其为“阿穆尔虎”,倒也很合适,因为这一虎种曾经最主要的分布地区,就是黑龙江流域,而黑龙江在俄罗斯语言里面,也叫阿穆尔河,虎亚种的命名一般都是根据所生活的地域命名的,所以东北虎在俄国被称为阿穆尔虎就不奇怪了。

后来西伯利亚虎被人们大肆捕杀,导致数量急剧下降,其分布范围一再缩小,如今在俄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锡霍特阿林山脉,即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那为何俄罗斯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还将其称为“阿穆尔虎”呢?

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其他的因素,这就像是一些村名、镇名,一直沿用古代称呼一样,无法用三言两语就解释清楚的。

当代东北虎分布图

东北虎毛发长且浓密,毛色主要为棕黄色,但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略微的差异,比如在冬季的时候,东北虎身上的毛发会偏淡一些。它的体型十分健壮,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老虎,关于这点,目前存在一些争议,主要是因为东北虎数量下滑之后导致近亲繁殖严重,加上食物等问题,体型大不如前了,那么现代东北虎体型究竟有多大呢?

在2005年的时候,一群美国、印度及俄罗斯的动物学家联合发表了一篇论文,里面提到了现代东北虎与历史时期的体重数据对比,普遍认为1970年之后东北虎,体重要比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老虎轻许多,详细的数据为当代雄性野生东北虎平均体重为176.4千克,最大值为222.3千克,当代雌性野生东北虎平均体重为117.9千克;而历史上雄性东北虎平均体重为215.3千克,雌性平均体重为137.5千克。

东北虎

东北虎的历史变迁

历史上我国是老虎分布最多的国家,不仅亚种最多,数量也最多,但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由于各地“虎患”严重,导致不少老百姓的牲畜受损,甚至是性命都受到了威胁,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老虎都被人们当成是“害兽”而遭到大规模捕杀。

虽然当时的主要目标是华南虎,但东北虎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老虎之一,同样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至1977年我国宣布全面禁止狩猎东北虎时,东北虎的数量已经十分稀少了。

华南虎

其实关于东北虎的历史变迁,大致可以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对应东北虎在20世纪前半叶及后半叶,分别在俄国、中国的遭遇,这是东北虎大量消失的整个过程。别看现在我国的野生东北虎数量不及俄罗斯的一个零头,但是在19世纪末时,情况是反过来的,彼时我国有2000只左右,俄国只有800只左右。

进入20世纪之后,俄国在西伯利亚一带修建各种基础设施,势必会与野生动物产生冲突,作为顶级猛兽的东北虎,对人类及其财产威胁最大,自然也被当成了首要的清除目标。

当然人们大量捕杀东北虎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老虎对人类有威胁,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经济收益方面的考量,老虎的皮毛是上好的毛皮原料,所以不仅仅是民间,当时甚至不少俄国军人都参与了捕杀东北虎的行列上来。

1952年,俄国猎人在滨海边疆区抓住了虎崽

在20世纪初期时,俄国捕杀东北虎的力度很大,几乎每年都有150只被合法捕杀,而偷猎盗猎的数量究竟有多少?就无从考证了。所以在人们大量的捕杀下,俄国东北虎数量下降严重,短短30多年间,即到了30年代的时候,乐观估计俄国的老虎数量也只有20-30只。

当然在这段时间里面,俄国消失的东北虎,除了被人们捕杀了之外,还有一大部分是逃亡到了中国的。

1947年,俄国意识到了东北虎的重要性,开始大力保护,意味着东北虎在俄国得到了全面的保护,情况开始好转。进入20世纪后半部分之后,我国开始大量捕杀老虎,加上栖息地丧失等原因,导致我国东北虎在50-70年代里面数量锐减,到了世纪末时,数量已经只有两位数了。

如果说在20世纪上半叶里面,俄国的老虎大量迁往中国,那么在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开始大量捕杀老虎时,中国的东北虎则大量迁往俄国,比如在60-70年代间,俄国的野生东北虎增幅很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老虎过去了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补充。

东北虎

1977年,对于我国的东北虎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在这年里,我国宣布全面禁止狩猎东北虎,意味着东北虎被大量捕杀的命运结束了,但彼时仍存在少部分偷猎盗猎的现象。

有人说既然我国早在7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东北虎进行保护了,但为何到现在为止,其数量仍那么少呢?这里边涉及到了多方面原因,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野生虎基数少、繁殖能力低,短时间内种群数量无法大幅度上升。

东北虎的生存现状

去年“世界老虎日”的时候,国内一则新闻让许多人都感到惊讶,27只!是我国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很多人认为这不是我国权威部门发出的数据,所以不可靠,那么是不是真的不准呢?恰恰相反,27虽然不能精确反映出我国野生东北虎的数量,但从其调查统计手段和过程来看,还是极具参考意义的。

这个数据是研究者们综合了多种计算方法,参考了我国东北虎主要分布区近65年的森林经营数据,也参考了国家林业草原局最近15年的数据,所以即便不是权威部门给出的,但可信度还是相当大的。

我们都知道,目前俄罗斯是东北虎最主要的分布国家,那么俄国的野生虎数量究竟有多少呢?根据俄罗斯官方发布的信息来看,2005年,整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野生东北虎数量为331-393只,其中成年个体为250只。

由于保护措施得到,所以在往后的十年间,俄罗斯的老虎趋于稳定,到了2015年,人们首次对俄罗斯地区的野生东北虎进行普查时,发现个体数量已经增长为480-540只了,其中包括了100只幼崽。后来人们再次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普查,结果显示俄罗斯有562只野生东北虎。

东北虎

目前来说,不管是中国还是俄罗斯方面,由于这些年的努力,威胁东北虎的外在因素基本上都没有了,所以在短时间内,东北虎的数量虽然不会大幅度上升,但也不用太过担心会灭绝。

对于国人来说,最关心的话题还是我国的东北虎数量能不能恢复?其实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就已经开始大力保护东北虎了,不仅积极打击盗猎,同时对栖息地的改善也做了许多工作。

老虎是森林生态系统下的旗舰物种,体型巨大,对环境和猎物丰度的要求很高,为了打造能够满足东北虎生存所需的栖息地,我国陆陆续续向东北老虎栖息地投放了有蹄类动物。

截止目前为止,第一批投放的梅花鹿已经很好地适应了野外环境,并且繁殖开来形成种群了,加上野猪、狍子等野生有蹄类动物数量的增多,可以说目前我国东北地区的老虎栖息地,早已具备了老虎生存所需的各种条件。

梅花鹿

纵观历史其实不难发现,东北虎一共经历了两次较大规模的迁徙,其中20世纪上半叶是从俄国迁往我国,后半叶是从我国迁往俄国,而目前东北虎正在经历第三次迁徙,即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迁往我国东北森林。

去年4月份的时候,就拍摄到了这样一段画面:一只雌性东北虎带着它的三只幼崽从俄国来到了我国,这极具代表意义,因为母虎,尤其是带崽母虎的到来,本身就是对我国东北虎栖息地环境上的肯定,同时也表明了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老虎几乎达到了环境容纳饱和度的现状,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对东北虎保护工作的继续落实,未来还会有源源不断的东北虎从俄国流向我国。

俄国东北虎一家来到我国

很多人说为何俄罗斯的东北虎会向我国流动,而不是向更为广袤的西伯利亚内陆地区流动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西伯利亚内陆地区不适合东北虎生存,厚厚的积雪加上较为单调的野生有蹄类动物,这样的生活环境与内东北地区是无法相比的,这点从历史上东北虎的分布来看,就足以证明了,因为即便是东北虎分布范围最广的阶段里面,它们也未曾涉足更北的西伯利亚内陆地区。

知识延伸:如何区分各个虎亚种?

谈及东北虎,我们来做一个知识延伸,那就是如何老虎亚种。由于全世界的老虎在外形上极为相似,所以分辨起来难度较大,但是对它们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会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难。

由于生活地区的不一样,所以基本上每一种虎,都有一些属于它们独有的特征,普通人区分老虎亚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体型大小及外在特征,简单来说,内陆地区的老虎普遍比海岛上面的老虎体型大,即东北虎、华南虎、里海虎、孟加拉虎、印支虎的体型,是要大于马来虎、苏门答腊虎、巴里虎及爪哇虎的。

外在特征方面,华南虎脑大且圆,身上的条纹偏窄,数量也多,条纹边缘十分清晰;东北虎体态更为健壮圆润,毛发略显苍白,条纹是褐色的;孟加拉虎体毛短而颜色明亮,身上的条纹又细又长,但条纹边缘有些模糊;印支虎头骨较小,身上的色泽偏暗,条纹短而窄;马来虎与印支虎相似,但体型较小,身上的条纹较细,条纹间的间隔很窄;苏门答腊虎是现存最小的老虎亚种,身上的条纹较宽的,但在末端会逐渐融成斑点,这是它最大的特征。

东北虎和华南虎是一个物种吗

一个物种,不同亚种

现有亚种5个,灭绝三个。

●东北虎(学名:Pantheratigrisaltaica),也叫西伯利亚虎、阿穆尔虎(黑龙江的俄语名称为阿穆尔河)、乌苏里虎、满洲虎、朝鲜虎,生活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是体形最大的虎,皮毛最为珍贵,当之无愧地被称为“虎中之王”,它达3米长,300公斤重,可以轻易地博杀一头壮牛,毛色浅黄,毛厚,不畏寒冷。据统计目前野生的只有150~400只,中国政府规定了严格地保护办法,对牛羊被虎捕食的农民国家给予赔偿,并以法律规定禁止生产、销售以虎为原料的中药,如虎骨膏、虎骨酒等,堵塞应用市场,但野生的东北虎仍然非常稀少。

●华南虎(学名:Pantheratigrisamoyensis)生活在中国,是中国特有的品种,从山东半岛到岭南广大地区,由于中国人口稠密,华南虎和人接触比较多,中国历史上描写的虎人斗争的故事都是说的华南虎,华南虎体形不大,仅大于中南半岛虎,所以《水浒传》中山东大汉武松可以赤手打死一只。最后一只野生华南虎在1994年被射杀,之后再没有确凿证据证明野生种群的存在。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西、湖南、福建和贵州都有华南虎踪迹出现,有关专家预测野生种群的数量仅为30~50只。分布在中国各地动物园中饲养的华南虎,大约有70只,皆繁衍自50年代捕捉的6只华南虎,其基因组合的变化不足以维持此亚种,但愿此亚种不会灭绝。

●巴厘虎(学名:Pantheratigrisbalica)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是身上条纹最多最密的一种虎,条纹细密多达100条以上,最后一只巴厘虎据报导是在1937年被猎杀的,已经灭绝。

●东南亚虎,又叫印支虎(学名:Pantheratigriscorbetti)是体形最小的虎,大约有1.6米长,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柬埔寨、老挝、越南和马来西亚半岛一带,估计有1227-1785只野生的虎,还有大约60只生活在亚洲和美洲的动物园中。

●爪哇虎(学名:Pantheratigrissondaica)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最后一只目击者报导是在1979年,据信已经灭绝。

●苏门答腊虎(学名:Pantheratigrissumatrae)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颜色深,接近红色,毛短,因此肌肉轮廓明显,非常壮观。目前苏门答腊虎大约还有400多只,都生活在5个国家公园内,不过1998年就报导有66只被偷猎者杀害。

●孟加拉虎(学名:Pantheratigristigris)是目前残存最多的一种虎,生活在印度森林中,可能有3000~4600只,当年曾是英国殖民者最喜爱的捕猎对象,英国的蒙巴特勋爵一生曾猎杀180多只老虎。目前印度政府也给予保护。据说孟加拉虎在漆黑的热带森林中有黑色的变种,不过很稀少有没有证据。孟加拉虎还有白虎变种。

●里海虎,在中国分布的叫新疆虎(学名:Pantheratigrisvirgata)生活在中国新疆、伊朗、阿富汗、前苏联中亚地区和伊拉克一带,适应荒漠地带生活,因此需要更大的猎食领地范围,据报导最后一只里海虎被发现是在1968年,此后再没有出现过,已经灭绝。

其他虎

黑蓝虎,只有传说,没人见过。有位猫科动物专家走遍全世界,只在印度找到白虎,黑虎却杳无踪影,从而认为它只存在于传说中。谁可想到,奇迹就出现在我们中国,而且具体地域是北京市密云县,却没有证据。估计为普通老虎的变种。

在人工饲养时,有白化变种,也很稀少,底色变白条纹棕色的叫“白虎”,连条纹也变浅,几乎无法分辨的叫“雪虎”。

各亚种只有地理隔离,没有交配隔离,但在古代,也不完全都是地理隔离

老虎分布图

http://hi.baidu.com/xxhhak/album/%C0%CF%BB%A2%B7%D6%B2%BC%CD%BC

http://baike.baidu.com/view/10872.htm更多资料

保护老虎到爱老虎网看看http://www.ilaohu.org

西伯利亚虎和东北虎是同一种虎吗

是的

西伯利亚虎(阿穆尔虎,Amur)(Pantheratigrisaltaica)

西伯利亚虎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起源于亚洲东北部,曾经遍及俄罗斯西伯利亚至韩国地区,有300万年进化史,在我国境内又被称为东北虎。虽然它拥有巨大的体形和惊人的力量,野生的西伯利亚虎却依然濒临灭绝,这支珍稀物种的生死存亡仅系于一线。附:物种分类为“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食肉目”-“猫科”-“豹属”-“虎”-“西北利亚虎”

雄性西伯利亚虎能长成350公斤重的庞然大物,身长可达3.9米(不算尾长)。其毛色艳丽,背部和体侧淡黄色,腹面白色,全身布满黑色的条纹,前额上的黑色横纹中间略相串通,形似“王”字。在夏季由于日照时间长,被毛会变短,颜色变深。进入冬季则毛长而色淡,呈淡黄色。为了融进多雪的栖息地,西伯利亚虎冬季的毛色较白,不象温暖地区的老虎那样有红色的条纹。为了抵御低达零下45度的低温,它长着厚厚的皮毛,在所有老虎中,它每平方英寸的毛发数量是最多的。据估计,现在野生的西伯利亚虎数量只有366到406头,是地球上排名第二的濒危老虎亚种。

西伯利亚虎拥有火一样的目光,身体厚实而完美,背部和前肢上强劲的肌肉在运动中起伏,巨大的四肢推动向前,平稳而安静,就好像在丛林中滑行。它还有尖硬的锯牙钩爪,5个非常锐利的虎爪使用时伸出,不用时缩回爪鞘避免行走时摩擦地面。西伯利亚虎生性内向,多疑而凶猛,动作敏捷,在丛林中出没无常,一般人很难亲眼目睹野生的西伯利亚虎。

西伯利亚虎的捕猎方式是静伏或潜行至一定距离,然后突然袭击,猛扑过去,咬住被捕动物的颈部,使猎物无法逃脱。捕猎对象为狍子、鹿、野猪等有蹄动物。其在冬季发情交配,孕期105—110天,每胎2—4仔,4—5岁性成熟,寿命20—25年。

西伯利亚虎致危的原因主要有3方面:

(1)栖息地消失。过度地采伐森林加速了西伯利亚虎栖息地的丧失,同时也使西伯利亚虎的捕食对象(如狍、野猪和麂等)无栖身之地,造成西伯利亚虎的食物短缺。

(2)虎皮虎骨的药用价值使得西伯利亚虎长期以来成为狩猎对象。

(3)由于人类的活动、栖息地的破坏等因素使西伯利亚虎的分布区被分割成多个孤立的“岛屿”,各分布区之间缺乏基因交流,甚至一些分布区内仅有一只个体而不能繁殖。

一个世纪以来,虎的种群数量减少了95%,致使这一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如今面临着灭绝的危险。然而,依靠先进的技术和广泛的教育支持,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的科学家对虎的未来还是比较乐观的。“大多数人对虎都充满了善意,如果保护者能将这些积极因素转换成直接的行动,虎的未来将是光明的。”WCS动物保护学家、印度著名的虎专家——UllasKaranth博士如是说。

虽然长期以来,人类畏惧与老虎正面接触,但事实上,正是人类将西伯利亚虎推向灭绝的边缘。

[img]http://photo.sohu.com/2004/04/12/00/Img219810039.jpg[/img]

[img]http://photo.sohu.com/2004/04/12/00/Img219810041.jpg[/img]

走近动物保护:CITES与IUCN

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与环境大会上,与会各方提出签署一个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国际公约,后定名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英文缩写为CITES)。1973年6月21日,88个国家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CITES,故又称《华盛顿公约》。

《公约》通过许可证和证明书制度来管理野生动植物的国际贸易。这些贸易包括进口、出口、再出口和从海上引进活的和死的动物和植物及其部分、产品。目前列入《公约》管理的野生动物有四千多种,野生植物近两万九千种。《公约》将受管理的野生动植物种分别列入3个附录。

附录I:受到贸易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物种,禁止其国际性的交易;

附录II:目前尚未濒临灭绝、但如对其贸易不加严格管理就有可能变成有灭绝危险的物种和为方便濒危物种的贸易管理而必须实行许可证或者证明书制度的物种,管制其国际贸易;

附录III:任一成员国认为属其管辖范围内需其他成员国协作控制贸易的物种,区域性管制国际贸易。

1966年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出版了濒危物种的红皮书和红色名录,以促进对名录中所列的物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其中有关濒于灭绝危险物种的等级划分标准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

1994年11月30日,IUCN在第四十次理事会上通过了该联盟下属的物种生存委员会(SSC)提出的新濒危等级标准。其目标是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提供可以统一使用的体系;通过使用清晰明确的体系标准,更加客观地评估导致物种濒临灭绝的各种因素;提供一个便于在差异极大的物种或类群间进行比较的新体系;使受威胁物种的名录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各种分级的理由。

据此将濒危等级划分为8大类,依次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低危、数据缺乏、未予评估。

[img]http://photo.sohu.com/2004/04/12/00/Img219810042.jpg[/img]

CITES濒危等级:附录I

IUCN濒危等级:濒危(EN)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

TIPS:地球上还有多少只虎

虎这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8个地理纯种。

孟加拉虎:现存数量约4000只;

印度虎:现存数量少于1500只;

苏门达腊虎:现存数量约600—800只;

西伯利亚虎:现存数量约350只;

华南虎:现存数量约30只;

里海虎:灭绝;

巴里虎:灭绝;

爪哇虎:灭绝。

华南虎与东北虎是同一个物种吗,为什么啊

华南虎与东北虎是同一个物种,因为华南虎和东北虎都是猫科动物。

1、华南虎: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仅在中国分布,生活在中国中南部,亦称“中国虎”,在野外已灭绝。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华南虎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联合国1996年发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将华南虎列为第一号濒危物种,列为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

2、东北虎:

西伯利亚虎又称东北虎,是虎的亚种之一。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其中雄性体长可达3米左右,尾长约1米,成年雄性平均为250千克,也有达到350千克左右。

野生西伯利亚虎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之美称。

扩展资料:

东北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寻食。能游泳。由于林区开发、人口激增,过去偏远地区都已发展为村镇,虎亦常到林区居民点附近觅食。

虎多黄昏活动,白天多潜伏休息,没有惊动则很少出来。虎的活动范围较大,在北方日寻食活动范围可达数十公里。

捕猎方式是静伏或潜行至一定距离,然后突然袭击,猛扑过去,咬住被捕动物的颈部,使猎物无法逃脱。捕食野猪,以及马鹿、水鹿、狍、麝、麂等有蹄类动物,偶而亦捕食野禽,秋季亦采食浆果和大型昆虫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南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