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伏蚜难防、小菜蛾难打,两种害虫如何防控更有效

admin

伏蚜难防、小菜蛾难打,两种害虫如何防控更有效

炎夏是各种各样害虫的快乐时光,农民却由于这些害虫甚为烦恼,尤其是小菜蛾和伏蚜,前者把甘蓝叶、白菜叶吃得满是洞,后面一种一边吃一边排出来蜜露,许多蔬菜水果都逃不过其害。今日我就跟大伙儿分享一下,这两种害虫怎样防治更合理有效。

一、什么叫伏蚜

伏蚜就是指瓜(棉)蚜在三伏天高温标准下迅速繁衍而产生的一类蚜虫人群,其身形偏小、鱼体色为黄色,因此又被称为“黄蚜”。与其他阶段的瓜蚜对比,伏蚜具备繁育速度更快、产生量大、爆发不良影响大的特性。

伏蚜难防、小菜蛾难打,两种害虫如何防控更有效-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伏蚜关键产生在每一年7-8月份。伏蚜对温、环境湿度的融入范畴较宽,高温、旱灾更有益于伏蚜产生,在日平均温度24℃~27℃,一般4~5天就可繁育一代,对棉絮、瓜类蔬菜等农作物导致严重威胁。

二、伏蚜危害病症

该虫以若虫和幼虫在寄主植物叶背和嫩茎上摄食液汁,绿色植物遇害后叶子蜷曲,瓜苗枯萎,黄叶被害变黄,提早枯落,与此同时瓜蚜为害时不但排出来很多蜜露,引起主茎煤污病,还会继续散播多种多样病毒病。

三、怎样防止

1、可以运用蚜虫对黄色的强趋性,在田里悬架黄板喷杀,与此同时,还能够在通风孔处、大门口处铺装遮阳网,隔绝害虫进到大棚,进行物理学防治,遮阳网以不少于60目为宜。

2、可以用异色瓢虫这类益虫来防治蚜虫。

3、克星防治一般在害虫产生前期可以获得不错的防治实际效果,当虫口相对密度过大或产生前期时,要立即使用有机化学药物进行防治。

可采用10%异丙威烟剂、15%杀虫双烟剂、3%高效率氯氰菊酯烟剂、12%哒螨·异丙威烟剂等药蒸熏;也可以用5%啶虫脒乳油、25%噻虫嗪水分散化粒剂、1.5%苦参碱可输液剂等药喷雾器防治。留意搞好药物交替,缓解耐药性。

四、新防治方式

此外,根据对不一样鱼体色的瓜蚜进行房间内感病测量,发觉黄色型瓜蚜(伏蚜)对灭虫剂啶虫脒和氟啶虫胺腈的敏感度显著小于黑绿色型,但对抗菌素类的药物-阿维菌素却没有差别。

根据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两种色型瓜蚜耐药性差别并不是来源于基因遗传和新陈代谢,只是与蚜虫身体相互依存菌-巴克纳氏菌的是多少相关,黄色型瓜蚜身体的相互依存菌超过黑绿色型。

全新的研究表明:喷洒阿维菌素可以明显减少伏蚜身体相互依存菌的总数,因而在田里可以将阿维菌素与啶虫脒混合使用,试验数据信息表明比独立使用啶虫脒提高防效做到78%。

五、小菜蛾

小菜蛾,别称小青虫、两头尖。全球性迁徙害虫,关键为害甘蓝、卷心菜、青花菜、薹菜、芥菜、花菜、大白菜、油菜籽、萝卜等十字花科绿色植物。

1、危害特性

初龄稚虫钻进叶脉摄食,在叶子上产生全透明斑,一龄末钻出来叶脉,在叶表啃掉叶脉留有外皮,3-4龄稚虫可将青菜叶食成孔眼和缺刻,比较严重时全叶被喂成网状结构。在出苗常集中化心叶为害,危害包心。在做种株上,为害嫩茎、幼荚和籽粒。

2、生活习性

年产生为害确立呈2次高峰期,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第二次在8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恰逢十字花科蔬菜水果大规模种植时节)。一般年代秋害胜于春害。小菜蛾的生长发育喜温为20-30℃,在2个盛发期内进行1代约20天。

3、防治方式

(1)农牧业防治

合理布局,尽量减少大范畴内十字花科蔬菜水果周年纪念重茬,以防虫源循环往复,对苗田加强管理,立即防治。获得后,要妥善处理残株败叶可解决很多虫源。

(2)物理学防治

小菜蛾有向光性,在若虫产生期,可置放黑光灯喷杀小菜蛾,以降低虫源。

(3)微生物防治

小菜蛾克星类型较多,关键有觅食性步甲、虎甲和搜索引擎蜘蛛,寄生性的姬蜂、茧蜂及发病微生物菌种的病菌、病毒感染等。服药防治时要维护这些克星,最先选用8000IU/mg苏云金杆菌悬浮剂600倍液,20亿PIB/mL甘蓝异倍体多角虫体病毒感染悬浮剂600倍液。

(4)药物防治

依据实验科学研究结果,提议可更替使用的化肥关键有:2.5%多杀霉素(菜喜)悬浮剂1000-2000倍液、10%虫螨腈(除掉)悬浮剂1000-2000倍液、15%茚虫威(安打)悬浮剂3000倍液、1%甲羟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00-3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和50%丁醚脲悬浮剂1000-1500倍液。

打药时要匀称细腻,尤其是甘蓝下端叶子的反面是小菜蛾低龄化稚虫关键栖居位置,应指向该位置喷撒。

(5)在十字花科蔬菜水果大规模栽种的地区,可以使用小菜蛾性诱剂或迷向丝进行防治。

蚜虫用什么药能根治

问题:蚜虫用什么药能根治?

答案:农作物上的蚜虫,在第一次用药时,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农药一定要第一次能杀死蚜虫,否则蚜虫就会产生抗药性。这种农药就对蚜虫再次使用就会无效或者效果不好。再次使用农药必须更换另一种农药。其实根治蚜虫的农药很多,是由于许多原因造成药效下降,蚜虫产生抗药性,造成蚜虫非常难治。

根治蚜虫的农药一定要把握浓度、剂量、天气、喷药方法和着药量等等问题,处理得好,就会药到虫除。防治蚜虫的有效农药,还可用44%丙溴磷乳油1300倍溶液,或者可用20%灭多威乳油1300倍溶液,或者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溶液,或者用10%吡虫啉粉剂3000倍溶液,或者还可以用5%高效氯氰酯1300倍溶液,均匀喷雾。为了提高药效,可依据所使用的农药性质,在药剂中添加200300倍的洗衣粉、柴油或者碳酸氢铵。

总之,蚜虫要是使用农药非常恰当,根治非常容易,否则,蚜虫产生了抗药性后,就非常难治了。所使用的农药通常只建议使用一次,不能再次使用,药物轮换使用效果较好。

蚜虫是农作物最常见的害虫,蚜虫世代重叠度高,虫口基数大,因此防治困难!

对于一般抗性的蚜虫推荐20%吡虫啉1000倍、20%啶虫脒1500倍、25%噻虫嗪1500倍,均可以防治!对于高抗性蚜虫推荐一下药剂:

70%吡虫啉(爱美乐)3000倍,能够快速杀死抗性蚜虫!

80%烯啶.吡蚜酮2500倍/50%吡蚜酮.异丙威,烯啶虫胺/异丙威能够快速杀虫,吡蚜酮对若虫有效果增加持效期!

50%氟啶虫胺腈3000倍,新成分,即能触杀也能通过内吸杀虫!

46%氟啶虫酰胺.啶虫脒6000倍,对黄蚜、桃蚜等抗性蚜虫效果较好!针对对烟碱类药剂有抗性的蚜虫效果不错!

在蚜虫防治个人建议,除了速效杀虫应该配合使用杀卵药剂这里推荐亩旺特、吡蚜酮、吡丙醚等!使用方法间隔三天连用两次杀卵药剂,能明显降低虫口基数,同时防治蚜虫必须轮换用药避免抗性产生!

蚜虫用什么药都根治不了,人们在使用农药只是将蚜虫控制在一定的危害范围即可。在防治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可以提高药剂防治蚜虫的效果:

一是低龄若虫期喷药防治。低龄若虫期蚜虫刚刚孵化,虫体小,对药剂敏感,只需很小的剂量即可杀死害虫;一旦虫体过大,对药剂产生抗性,要起到好的防治效果必须加大剂量。

二是要按农药推荐剂量使用。每一种农药都经历过很多次试验才最终走进市场,推荐剂量就是很多次施药得出的结果,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防治效果。在防治时一定要按照推荐剂量来合理使用农药。

三是注意农药交替轮换使用。在防治蚜虫时经常有这个现象,只要发现一种好的药剂,就会出现连续多次使用同一种农药防治某一病虫,导致抗性增加。为了增加防治效果,必须增加使用量,这也是为什么农药量年年增加而防效下降的原因。在防治时我们将不不同药剂交替轮换使用,避免害虫产生抗性。

四是药剂一定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防治蚜虫时一定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吡蚜酮、啶虫脒、噻虫嗪、烯啶虫胺、吡虫啉、苦参碱等农药,确保防治效果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是施药时要科学。配置农药时要采用二次稀释法;选择合适喷雾器,兑足水量,均匀喷雾;最好选择无风天气施药,喷药时间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等措施均可提高农药防效。

果树是蚜虫越冬寄主,越冬卵孵化与寄主芽萌发有着密切的物候关系。l蚜虫最喜欢取食初伸展的嫩梢、嫩叶,叶片受害后迅速卷起。l防治蚜虫必须在早期卷叶前用药防治。药剂防治要注意蚜虫体表的蜡粉,选用粘性或展着性强的药剂等。l选用选择性药剂,注意保护蚜虫天敌。

1冬春刮刷老皮,剪去有卵枝条。

2生物防治:天敌种类主要有瓢虫、食蚜蝇、草蛉、蚜茧蜂、蚜小蜂等;尽量选用治蚜效果好、对天敌杀伤小的药剂。在蚜虫密度低、尚未造成大量危害时,可以暂缓用药,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天敌。

3药剂防治

从越冬卵孵化至卷叶或形成虫瘿前用药。•有迁移寄主习性的种类,在有翅蚜迁飞扩散之前。•用选择性杀虫剂,并充分利用内吸性药,采用喷药、涂茎等方法,使药剂吸收到植物组织中,发挥其内吸杀虫作用。

常用药剂: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2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4药剂涂干

l在桃树、板栗等主干上涂药剂。l一般离地面30-1250px处。l药剂有毒死蜱乳油(无内吸性)等,稀释5-10倍涂在主干上。

蚜虫在地球上的存活史可能比人类要早,也许有植物时就有蚜虫,历经千辛万苦,熬过了多少磨难,还能旺活旺活地,你能根治的了?不可能!

蚜虫难防治是不假,因为"拿不净的虱子,捉不完的贼",智者千虑还必有一失呢,马还有失前蹄,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再怎么喷药治蚜虫,谁也保不齐有漏网之蚜虫。

再说了,蚜虫还有带翅的,能飞,你这里少了,它会从别的地方搬来,反正你的小区得有蚜虫驻扎。

别想着能根治,再说它也木有根,它有翅,它能生,它还能随着人类的活动搭顺风车来,并且是免费的。

能尽量减少蚜虫的数量,把它们控制在最低危害限度内即可,别想着怎么赶尽杀绝,不可能的事,除非你的作物不要了,地里光秃秃,寸草皆无,火烧三遍,这样也许能根治。

蚜虫其实对人类很害怕,因为我们隔三差五地就喷一遍杀蚜剂,什么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呋虫胺,噻虫啉,烯啶虫胺,还有吡蚜酮,毒死蜱,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等菊酯类农药,再加上抗蚜威,黎芦碱,灭幼脲,苏云金杆菌等,反正有很多药能要了蚜虫的命。

1,吡虫啉

烟碱类超高效杀蚜剂,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种作用,速效性好,喷药1天就有较高的杀蚜虫效果,而且能长达20多天,温度越高,对蚜虫来说越要命。

2,吡蚜酮

触杀性强,但也有内吸性,蚜虫接触吡蚜酮后,虽然不疼,但却开不了口,因为吡蚜酮把蚜虫的嘴给堵住了,干瞪眼张不开嘴,最后活活饿死了。对蚜虫来说,吡蚜酮可让它们"闭嘴闭牙,最后痛苦而亡",吡蚜酮=逼蚜痛=闭牙痛。

3,噻虫啉

新烟碱泪杀虫剂,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对蚜虫来说,噻虫啉怕的要死,因为它更有杀伤力。

蚜虫与噻虫啉见面后,蚜虫会异常兴奋,连蹦带跳,浑身颤颤,像喝醉了一样,最后麻痹而亡。噻虫啉是神经毒素,会在蚜虫体内积累,最后让蚜虫成神经病,乐死了。

4,噻虫嗪

噻虫嗪有一个好像很厉害的名字,叫锐胜,它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有很强的内吸性,能被作物迅速吸收。

你说,蚜虫碰到噻虫嗪就玩完了,命大的逃过一劫,颤颤抖擞地吃点吧,没想到作物体内还有噻虫嗪,这不是让蚜虫断子绝孙吗?

噻虫嗪,太厉害,碰着死,吃点亡,蚜虫再也不勤了。

5,噻嗪酮

噻嗪酮又叫扑虱灵等,扑在飞虱,蚜虫的身上是真灵。它会导致蚜虫褪不下皮来,长得奇形怪状的,最终会丑死,其实是得了肿瘤而亡。

但噻嗪酮对有翅的蚜虫不起作用,而且不能用在白菜和萝卜上,因为能造成它们的绿叶褐斑白化等药害。

6,螺虫乙酯

螺虫乙酯具有内希双向传导作用,药液可上可下,上可到株顶,下可入根部,叶里和皮内都有,而且持效期长,长达50多天,蚜虫的子孙都得受汽害,蚜虫是恨的牙痒痒,大叫"躲也无处躲,藏也无处藏,螺虫乙酯你太狠啦!"。

不过有一点太可惜,螺虫乙酯性子太慢了,速度不快,不太解恨,为了让蚜虫少受罪,斩立决,你可以同脾气急的药混用,如呋虫胺,噻虫啉,阿维菌素,噻嗪酮,毒死蜱等,让蚜虫碰着亡,吸着死,直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蚜虫,是农业生产中比较常的害虫。对果园,蔬菜大棚,棉田,大田农作物等都有危害。分布也较为广泛。有黄蚜,绿蚜,黑蚜之分,危害农作物,果树叶片,影响叶片的正常代谢和光合作用,并诱发病害发生,加重果树落花落果。以桃蚜,棉蚜,最为难缠!

蚜虫对农作物的危害轻重与气候有很大关系,天旱年份,危害较重。市场上一般性的农药,都可有效的毒杀蚜虫。夏季雷雨天气都可以有效防治蚜虫,有时,比打药的效果还好。

蚜虫的繁殖速度极快,有的地区一年可繁殖2030代。往往是打药毒死的蚜虫,没有蚜虫繁殖快。此时,农作物,果树又是在生长期,每天不断萌发新的叶片,我们又不会天天打农药,新萌发的农作叶又没毒,蚜虫喜食嫩枝叶,所以加大了防治蚜虫的难度。

蚜虫的防治原则是,竖持预防为主,综合防冶防治。蚜虫喜欢密蔽环境,果园采取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不给蚜虫繁殖环境。结合化学防治,定期打药,有较好效果。棉田,大田农作物应该早发现,早防治。危害严重时,间隔一天,连续用药两次。

化学防治药物以长效药+速效药物,复配式防治。常用的配方有,吡蚜螺虫乙酯+啶虫脒,烯啶虫胺+吡蚜酮,交替使用,可有效防治蚜虫危害。

关注我们获得,田间实战经验!

蚜虫比较难以防治,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蚜虫的繁殖过快的原因。

蚜虫有几个特性是其他虫害没有的特性:

1、能够通过类胡萝卜素进行光合效应,也就是说,在极端的条件下,不吃不喝都可以通过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这个我们称为开挂的虫害。

2、能够进行孤雌生殖,也就是说,没有异性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自己进行复制。

3、和蚂蚁是羊和人的关系共生,一般来说,蚂蚁在合适的条件下,无条件的保护蚜虫。

4、可以变成有翅蚜,在环境恶劣的时候,迁飞到其他地方危害。

这几个特性造成了蚜虫的难以防治。

那么蚜虫有几个需要非常重视的防治办法:

1、有效的保护天敌。天敌常见的为草蛉、瓢虫。

图为瓢虫和瓢虫的卵

2、使用速效加持效的药剂方法。速效性的药剂一般来说比较多,持效性的药剂主要指的内吸性药剂,速效加持效比较妥当的提高蚜虫防治效果。

3、药剂使用的时候添加几丁质酶,溶解蚜虫的皮肤,比如抖灭。几丁质是昆虫的“骨骼”,通过几丁质酶的溶解,可以有效的进行蚜虫抗性的去除,达到其他药剂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4、安装黄板,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蚜虫的迁飞。

一般进行管理后,蚜虫效果可以达到如下效果,虫口减退基数可以达到99%以上

以我的多年的经验氧乐果效果最好。不过现在高毒的已不在生产了,想用的话可以选择低毒的使用,因为它是内吸剂,被枝叶颈吸收并可传到未喷药部位,击倒快高效广谱。如果打药仔细一般一过效果就很好了。但短期作物和蔬菜不建议使用。

另外吡虫啉也不错,有胃毒和内吸作用,可以在蔬菜和短期作物上使用。对人畜安全,药效和温度有关联,温度高效果就好。

总之,氧乐果和吡虫啉都可以选择使用,生长期长的非蔬菜类植物选择氧乐果,效果极佳。短期作物和蔬菜应使用吡虫啉,低毒低残留。

蚜虫危害的物种包括了果树,蔬菜或花卉等很多种植物,由于蚜虫子主要危害植株的嫩梢、嫩叶,所以蚜虫不仅是植株衰退病的传媒昆虫,还是诱发煤烟病、病毒病的肇事者之一。

防治蚜虫的方法:

1、根据蚜虫在春秋二季中发生最盛的特点,可以在冬季、早春剪去受过蚜虫危害的病枝来减少虫源。

2、在植株上发现有五分一的嫩枝、嫩叶有蚜虫时,就要及时用菊酯类药剂、吡虫啉、抗蚜威等药剂喷洒。

蚜虫可以单性繁殖,雌虫一生下来就有着繁殖下一代的能力,再加上蚜虫还与蚂蚁有着共生关系,所以在防治蚜虫与蚂蚁同时进行才会有着效好的效果,若说用药根治蚜虫。我只能说用药可防治蚜虫,只要有一只蚜虫漏网,很快又会有很多蚜虫出现,所以,药剂有效但做不到根治。

苹果树苗什么病害

苹果树苗的危害还是很多的,下面将会介绍一下具体的病害。一、蚜虫类

包括苹果棉蚜、黄蚜

瘤蚜等若虫集芽、叶和果实上刺吸汁液,导致受害幼叶呈现红斑,叶缘向背面卷曲,变黑褐干枯,幼果被害时出现红凹斑,严重的畸形。

(1)苹果黄蚜:主要危害新梢、嫩芽和叶片。被害梢部叶片开始周缘下卷,之后则向背面横卷,严重时会引起早期落叶,皱缩成团。

(2)苹果瘤蚜:主要危害新芽、嫩叶和幼果。叶片被害后,由边缘向后纵卷,叶片常出现红斑,随之变为黑褐色,干枯死亡。幼果被害后出现许多略有凹陷、不规则的红斑。被害严重的树,新梢、嫩叶全部卷曲皱缩,发黄枯死。

(3)苹果棉蚜:群集在寄主的枝条、枝干伤口、腐烂病病疤边缘及根部等处,吸食汁液。被害部膨大成瘤,肿瘤破裂后,造成水分,养分输导受阻,从而削弱树势,影响结果。

苹果黄蚜、瘤蚜主要危害苹果的新梢嫩叶,苹果棉蚜常群集于苹果的枝干、枝条、剪锯口、树皮裂缝以及根部,吸取树体汁液。虫体上覆盖白色絮状物体,是识别此虫的重要依据。苹果黄蚜的危害期在5~6月份,苹果瘤蚜危害略早于早于黄蚜,苹果落花落后到收麦前是该虫危害高峰期。苹果棉蚜的危害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

防治方法:苹果黄蚜、瘤蚜的防治一般是从苹果树嫩梢蚜虫发生初期开始喷药,7~10天一次,一般果园用药1~2次即可控制虫害。药剂可选用25%蚍虫林可湿性粉剂3500倍溶液,喷3~4次。

二、害螨类

苹果害螨类主要有全爪螨、红蜘蛛、山楂叶螨三类,下面我们介绍螨类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1)山楂叶螨:又称山楂红蜘蛛,主要危害苹果树的叶片、嫩芽和幼果。叶片受害时,红蜘蛛群居叶背面,叶丝拉网,丝网上黏附微细土粒和卵粒,叶正面出现许多苍白色斑点。受害严重时,叶背面出现铁锈色症状,进而脱水硬化,全叶变黄褐色枯焦,形似火烧。受害严重的果园,6~7月份大部分叶就会脱落,出现二次开花发芽,受害严重的芽不能继续生长而枯死。

(2)果台螨:果台螨主要寄居在主叶正面吸食危害,能形成较大的褪绿斑点,叶片背面无铁锈色。这种红蜘蛛不吐丝拉网,受害叶柄、枝条等处附大量的白色螨皮,可造成叶片枯焦、脱落。

(3)苹果全爪螨:嫩芽受害常不能正常展叶开花,甚至整芽死亡,受害叶正面布满黄白色斑点,最后全叶枯黄,一般不提早落叶,也不拉丝结网。

防治方法:人工防治一般在山楂红蜘蛛越冬前,于树主干或主枝上绑缚草把,诱集越冬螨虫,草把要上松下紧,待雌螨越冬结束后,将草把解下烧毁,刮除粗老翘皮,清除落叶和杂草进行深埋,可以消灭山楂红蜘蛛越冬雌螨的越冬卵。药剂防治一般在以下几个时期进行。果实休眠期:在苹果树萌芽前,应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枝干。果树生长期:在苹果开花前1周,即苹果树花蕾膨大花序分离期,谢花后7~10天和苹果落花后25天左右喷药。喷药时,使叶正、反两面着药均匀,可以有效控制红蜘蛛危害,5月下旬用5%的尼索朗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

三、桃小食心虫

症状危害:桃小食心虫危害苹果,多从果实的胴部或顶部蛀入,经过2~3天从蛀入孔流出水珠状半透明的果胶滴,不久胶滴干涸,在蛀入孔处留下一小片白色蜡质物。随着果实的生长,蛀入孔愈合成一针尖大的小黑点,周围的果皮略呈凹陷;幼虫蛀果后,在皮下及果肉内吸食,果实明显变形。快成熟的果实受害,一般果形不变,但国内的虫道中充满红褐色的虫粪,造成所谓的“豆沙馅”。幼虫老熟后,在果实面咬一直径2~3毫米的圆形脱落孔,孔外常堆积红褐色新鲜的虫粪。

防治措施:1.在幼虫出土和脱果前,清除树盘内的杂草及其他覆盖物,整平地面,堆放石块诱集幼虫,然后随时捕捉;在第一代幼虫脱果前,及时摘除虫果,并携带出果园集中处理;在越冬幼虫出土前,用地膜覆盖在树盘地面上,防止越冬代成虫飞出产卵,如果与地面药剂防治相结合,效果更好。

2.桃小食心虫的寄生蜂有好集中没特别是桃小甲腹茧蜂的寄生效果较好。桃小甲腹茧蜂产卵在桃小卵内,以幼虫寄生在桃小幼虫体内,当桃小越冬幼虫出土作茧后被食干净。因此可在越代成虫发生高峰期,释放桃小寄生蜂。在幼虫初孵期,喷施细菌性农药,使桃小食心虫患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