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犬蛔虫病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

admin

犬蛔虫病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

犬蛔虫病是由犬蛔虫和狮蛔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和胃内而引起的。它对幼犬危害大,不但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怀孕母犬如感染这种病,还可把蛔虫传给仔犬。

犬蛔虫又叫犬弓蛔虫。虫体稍弯于腹面,雄虫长5~11厘米,尾部向腹面弯曲,雌虫长9~18厘米,尾端伸直。犬蛔虫卵为短椭圆形,深黄色,外膜厚并有明显的小泡状结构,内含未分裂卵胚,卵胚充满虫卵。狮蛔虫外观与犬蛔虫相似,但稍小。虫体稍弯于背面,雄虫长4~6厘米,雌虫长3~10厘米。虫卵近圆形,呈浅黄色,外膜光滑,内含未分裂卵胚,卵胚不够充满,卵壳内空隙较大。

犬蛔虫的成虫寄生于犬小肠内,雌、雄交配后,雌虫产出受精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发育成为内含幼虫的感染性虫卵。当犬吞食感染性虫卵后,在小肠内孵出幼虫。幼虫穿透肠黏膜进入肠壁毛细血管,经血流到肝、心和肺发育。再混入痰液内被犬咽下到达小肠后发育为成虫。狮蛔虫生活史较简单,其幼虫不需体内移行,可直接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幼虫在体内移行过程中,一部分随血流到其他脏器和组织内形成包囊。一部分幼虫移行至子宫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当仔犬出生两天后,幼虫进入肠腔内,经21~30天发育成熟并排出虫卵。因此,出生后1个月的犬,可从其粪便中查出虫卵。移行到乳腺的幼虫还可经乳汁传染给仔犬。

犬蛔虫病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犬蛔虫病流行很广,发病率较高。病犬主要表现为消瘦、发育缓慢、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有时出现腹痛、呕吐。幼犬吮奶时出现特殊的呼吸音,伴有鼻排泄物。大量虫体寄生时可引起肠阻塞、肠套叠或肠穿孔而死亡。虫体释放的毒素可引起病犬兴奋、痉挛、运动麻痹等神经症状。病初,由于幼虫移行可引起肝炎和支气管肺炎的症状。

犬患蛔虫病时,一般可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情况作出初步诊断。而要确诊则需通过粪便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虫卵,如从犬粪中发现较多的虫卵,即可确诊。

治疗本病可选用以下药物:丙硫咪唑按5~20毫克/千克,1次口服。左旋咪唑按10毫克/千克,口服。噻苯咪唑按10毫克/千克,连服3天或1次皮下注射。驱蛔灵按100毫克/千克,口服,对成虫效果好;剂量加至200毫克/千克时,可驱除体内幼虫。左旋咪唑擦剂(驱虫精)按0.1~0.15毫升/千克,涂于两耳壳处。肠虫清按0.5片/5千克,1次口服。

预防犬蛔虫病的基本原则是定期检查,定期驱虫。犬蛔虫感染率很高,而且又可经胎盘传给仔犬,因此应定期进行驱虫,仔犬一般于出生后20天开始驱虫,以后每季度驱虫1次。值得指出,犬蛔虫可感染人,引起幼虫移行症,故人与犬接触后要洗手,防止食入蛔虫卵而生病。

犬蛔虫病是什么

对于蛔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小时候应该有很多人都得过,然后吃了打虫药就好了。殊不知原来狗狗也会得蛔虫,往往是检查出来后不理解或者是当狗狗拉出蛔虫时吓一跳。不仅如此,对于蛔虫具体有哪些危害,相信知道的人也是非常少的。

寄生于犬的蛔虫主要有犬弓首蛔虫和狮弓蛔虫,前者属于蛔科弓首属,后者属于蛔科弓蛔属。其中狮弓蛔虫也可寄生于猫,但对犬猫的感染力均较低。

犬弓首蛔虫是寄生于犬小肠内的一种犬的常见寄生虫,同时还可以感染狼,狐等,人也可以被感染。雄虫长40-60mm,雌虫65-100mm。虫卵的直径约75-85um。蛔虫属于线虫的一种,其发育需要经过5其幼虫,到第五期幼虫才能发育成成虫。

显微镜下的蛔虫卵

生活史:

六月龄以内的幼犬:在适应温度下虫卵排除后经过4周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第2期虫卵(L2withegg),感染性虫卵被犬吞食后在小肠内发育成孵化成L2(第二期幼虫),L2经血液进入到肺部蜕皮发育成L3,L3经气管到咽,再次被突入到小肠内,经过两次蜕皮后(L3-L4-L5)发育成成虫。

六月龄以上的犬:虫体不经过移行发育,而是直接进血液进入到全身歌组织器官,如肝脏、肺、心脏、脑、骨骼肌等,并在其内形成包囊(不再发育,但是具有感染性)

成年母犬吞食虫卵感染后,幼虫多在各组织器官中形成包囊。母犬怀孕后,包囊内的幼虫受某次因素刺激而激活,经胎盘感染犬崽。犬崽出生后24h可在肺内发现幼虫,30d后小肠中发现成虫,并有虫卵排出。而通过母乳感染的幼犬,多不发生移行。

拉出的蛔虫

危害:

蛔虫寄生于小肠内,掠夺营养造成机体营养缺乏,发育不良。同时对肠道产生强烈刺激,可引起卡他性肠炎。

当宿主免疫力下降如:发热,怀孕,饥饿或饲料的突然改变,虫体可进入到胃,胆管和胰腺,造成阻塞或炎症,并对相应组织器官造成损伤。

虫体的代谢产物和体液被宿主吸收后对宿主有毒害作用,引起造血器官和神经系统中毒。发生神经症状和过敏反应。

幼虫的移行,会对组织器官造成机械性损伤和占位性病变。

蛔虫对肠道单纯的影响可能不是很明显,但如果混合感染其他的肠道寄生虫如球虫等,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细小的犬,在同时感染蛔虫的情况下症状会明显加重,如果单纯的治疗细小效果会很不明显。

蛔虫对肠道的影响

症状:

幼犬较明显,幼虫移行时可引起肺炎,表现为咳嗽,流涕等,3周后症状可自行消失。

成虫主要是胃肠道症状,表现为消化不良,间歇性腹泻,大便带粘液,有时也会呕吐。偶尔会有惊厥等神经症状

诊断:

主要是临床症状结合病原检查为主。一般确诊会在大便中查处虫卵或者动物拉出、吐出成虫。

防治:驱虫的药物很多,常用的有:

1、蛔灵:100mg/kg一次口服,对成虫有效。加倍剂量可驱幼犬体内幼虫。

2、左旋咪唑:10mg/kg一次口服

3、伊维菌素:0.2-0.2mg/kg皮下注射或口服。(柯利犬以及有柯利血统的犬不建议使用,很可能会中毒)

对于蛔虫的感染,必须要做到预防大于治疗。因为已经感染了蛔虫治疗后机体的损伤可能无法回复。对于蛔虫的预防,需要主人定期驱体内寄生虫,并搞好环境卫生。由于人也可能感染这种蛔虫,需要主人在与宠物玩耍后记得洗手,尤其是在外面和别的狗狗接触时一定要洗手。好的习惯不仅仅只是防止蛔虫的感染,很多疾病都可以避免。

狗狗感染犬蛔虫病的症状

一、了解寄生虫的种类

首先,父母应该知道狗体内的寄生虫有很多种,不同的寄生虫会给狗带来不同的健康问题,比如像豆芽一样的蛔虫和扁平的条虫。感染这些寄生虫的话,狗会变瘦,在大便中看到虫体,在显微镜下也能在粪便中发现成虫。

二、狗狗蛔虫的症状

此外,如果寄生虫大量寄生在狗的肠道里,它们可能会堵塞狗的肠道,导致狗的肠道炎症。最重要的表现是狗呕吐。如果炎症被感染,父母可以在狗的呕吐物中发现虫体。这种症状通常是幼犬。

除了以上肉眼可见的症状外,狗还可能出现,吃得不好,长得不好,精神不好,总之危害很大。

如果父母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他们的宠物狗有上述症状,他们应该立即带他们去宠物医院诊断和治疗。首先,判断寄生虫的种类是给狗驱虫。

家长们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狗体内有弓形虫寄生,处理狗粪时要特别注意,隔离狗饲养,不要传染给别人和宠物

三、狗狗蛔虫的治疗方法

在被诊断为狗体内有蛔虫的情况下,家长们可以使用专业的体内驱虫药,选择7汽巴100,效果很好,狗也可以拉出很多虫子,当然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四、驱虫的周期

事实上,只要父母能够遵循正式的驱虫周期,狗的体内和体外就不会有寄生虫寄生,所以父母应该在狗到满月的时候做第一次体内驱虫,半年内每月做一次,半年后每三个月做一次。

另外,寄生虫的生长周期一般需要2~3个月,家长们必须在3个月以内驱虫,下次也必须遵循这样的规则。否则,会严重影响狗的健康。

爪爪博士的温馨提示:点击《幼犬蛔虫病治疗方法》可以了解更多关于狗狗蛔虫病的知识。

犬蛔虫病的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逐渐消瘦,粘膜苍白。食欲不振,呕吐、异嗜,消化障碍,先下痢而后便秘。偶见有癫痫性痉挛。幼犬腹部膨大,发育迟缓。感染严重时,其呕吐物和粪便中常排出蛔虫,即可确诊。

(2)实验室检查可采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或直接涂片法,检验粪便内的虫卵进行确诊。

蛔虫病是怎么发生的如何防治犬的蛔虫病

犬蛔虫病是由于犬蛔虫和狮蛔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和胃内而引起的。它是1~3个月幼犬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影响幼犬的生长发育,严重感染时也可导致犬死亡。

犬蛔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虫卵,幼犬吞食了感染性虫卵后,在肠内孵出幼虫,钻入肠壁,随血流经肝脏进入肺脏。幼虫经肺泡、支气管,随痰咽入胃,到小肠后进一步发育为成虫。其中一部分幼虫移行到肺以后,经毛细血管进入体循环,随血流被带到其他脏器和组织内形成包囊,并在其内生长。如被其他肉食动物吞食,仍可发育成为成虫。移行至子宫的幼虫还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引起胎内感染。幼犬出生后20~40天,肠内即可出现成熟的蛔虫。新生幼犬也可经乳而感染,感染后幼虫直接发育成为成虫。

狮蛔虫虫卵在外界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为感染性虫卵,被宿主吞食后,幼虫在小肠内逸出,进而钻入肠壁内发育,然后返回肠腔,3~4周发育成为成虫。

患有蛔虫病的犬食欲不振,异嗜,呕吐,腹围增大,被毛粗乱,生长缓慢,可视黏膜苍白,日渐消瘦,腹泻,吮乳时有特殊的呼吸音,偶有癫痫性痉挛等神经症状;幼虫移行到肝脏可导致一过性肝炎症状;移行到肺可引起肺炎。严重感染时,其呕吐物和粪便中常见排出虫体。

治疗:本病有效的驱虫药有盐酸左旋咪唑按10毫克/千克体重剂量1次内服,隔7天后再服一次。也可选用驱蛔灵按8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两周后重服一次。及其他有效药物如阿福丁、驱虫净、丙硫咪唑(按5~2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每日一次,连用3天)、噻嘧啶、灭虫丁注射液(按0.2毫克/千克体重皮下注射,连用2~3次,间隔15天重复用药一次)等。

预防:除搞好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外,应对犬定期检查及预防性驱虫。幼犬断乳后每月驱虫一次,成年犬每季度驱虫一次。应注意的是,如幼犬通过胎盘或吮乳感染的,应在出生后20日龄开始驱虫,以后每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