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二战西线英美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作用有多大呢

admin

请问为什么二战中德国空军在西线的力量如此薄弱

道理再简单不过了.1944年盟军在西线拥有绝对制空权,即使德国空军全部集中在西线也不能改变这个局面.所以,还不如放在东线南线巴尔干等其他战区,那些地方至少还可以派得上用.

第二个原因,德国那时全国各地均遭空袭,它需要把至少一大部分战术空军主力部署在国内用来防空.

二战德国空军是在西线损失大还是东线损失大

一、在西线德国空军被英美联军打断脊梁。西线空中战役,规模更加宏大,作战水平更高,而且英美空军飞行员训练素质更高,自1942年10月开始,英美空军飞行员平均训练飞行小时已经超越了德国空军,甚至超过了1940年巅峰时期的德国空军。而且这种差距越拉越大。许多德国王牌飞行员在西线战场损命。

而苏联飞行员的训练小时一直就是各个大国里面最低的,20-50小时就上战场了。

二战西线英美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作用有多大呢-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楼主要如果了解二战,就应该知道,二战军事强国里面,只有英美建立了战略空中力量,而德国、苏联、日本、意大利等都是属于战术空军范畴,因此英美联军对于轴心国的战略空中打击规模极其宏大,德国空军国土防空疲于崩密,空军参谋长汉斯·耶顺内克都因为压力太大,精神崩溃自杀。

英美空中力量对于德国的打击分为战术和战略,战术是配合登录部队和地面部队在战场纵深的打击,战略空中打击是对德国控制区和德国本土进行国家层面的大纵深打击。

二、客观说,德国的生死存亡是在于英美的打击,而不是东线。二战决定性军力是英美联军立体化打击军力,特别是美国全球打击军力。西线作战水平要比东线水平高得多,东线是苏军窝在家里,接受英美军事援助,拼死焦土抵抗德国入侵部队,而且只是停留在苏联境内陆地战场纵深。感官虽然残酷,但是作战水平很低,就像冷兵器时代战争要比现代化战争感官更加残酷一样。

德国生死存亡在与西线的英美立体化打击,西线是技术水平的对战。包括海空封锁,海空大战,还有国家层面大战略纵深的打击,包括工业化城市的军工,能源,交通,民生,科研体系打击。还有高难度和专业化的两栖作战。

因此德国国家体系全方位的遭受英美立体化持续打击。苏联是接受英美军事援助窝在家里抵抗德国,直到1944年9月才收回国土,而这时德国早让英美打得本土一片稀烂,登陆部队已经攻入欧洲核心地带。。

就像亚洲战场,中国军民牺牲了2000万,窝在家里进行了20多场数十万兵力会战,都不如一场中途岛海空大战对日本造成的伤害大。

中途岛海战,双方只有几万兵力,但是却云集了13艘航空母舰,作战区域云集了七艘,这场航母巅峰对决的战役虽然双方阵亡了几千人,但是一举扭转了亚洲战场作战态势。

最终美军以强大技术力量和军力摧毁了日本整个高端的海空力量,使得日本成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孤岛。

李梅将军火攻东京,派遣了几千美国士兵,但是却驾驶了344架登峰造极的武器平坦,超级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一天之内,远程奔袭2500多公里,摧毁了亚洲军事强国的首都东京工业系统,东京10万人丧生,10万烧伤,数百万无家可归,随后美国战略空中力量摧毁了日本66座城市。并且彻底摧毁了日本高端的整个海空力量,并且水雷封锁日本港口。

中国抗战8年,都没打死日本本土一个人,炸毁过一个工厂。根不要说是日本城市了。中国就像一匹拼死抵抗狮子的斑马,即使踢翻了捕食自己的狮子,获得胜利,也无法左右狮子命运。

因此美国全球打击的技术力量和强大国力是二战,力挽狂澜的决定性力量。

二战时德国空军损失主要是东线还是西线造成的

西线

德国空军的损失,70%都是盟军在西线造成的

第一个损失高峰是盟军开始对德战略轰炸之后,德国空军陷入了巨大的消耗

第二个高峰时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之后,盟军获得了大量机场,开始了对德国机场的扫荡式打击

二战中,德国在西线的巨大胜利有什么意义

德国在西线的巨大胜利“雪洗”了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蒙受的耻辱,促使某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态度暧昧的国家倒向德方,从而加强了希特勒对其国内的独裁统治,并助长了他的扩张野心。至1940年6月,德国通过一系列不流血的和流血的征服,极大地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地图。北起北极圈以北,南至比利牛斯山脉,东自维斯瓦河一线,西临大西洋之滨的欧洲半壁河山及其丰富资源落入德国之手。此时,有资格对德国的霸权地位提出挑战的欧洲强国仅剩英苏两国。究竟是先取英国还是先攻苏联,更有利于实现其梦寐以求和奋斗多年的欧洲霸业,成为自1939年作出开战决策以来,希特勒所面临的又一重大战略抉择。

二战西线英美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作用有多大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空军对德国本土及其占领区进行了为期5年的战略轰炸。这是军事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空中进攻。

1939年9月德国侵占波兰,英国于1940年1月开始对德进行试探性战略轰炸,但规模很小。1942年8月美国第8航空队进驻英国后,开始了英美联合实施轰炸。英美对德战略轰炸可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0年5月至1942年底止,历时2年零7个月。大部分时间是英国单独实施轰炸。1940年及1941年英国轰炸德国的主要目标是石油和航空工业,英国选中10个飞机制造厂作为目标,但飞机航程只能到达其中的3个;想在6个月内使德国失去50万吨石油的生产能力,也远未能做到。从1941年7月开始,英国开始用主要力量轰炸位于铁路枢纽的城市。曾对德国鲁尔区的埃森、科隆、杜伊斯堡、杜塞尔多夫等城市进行夜间照明轰炸,并组织了3次“千机轰炸”,轰炸科隆、埃森和不来梅。

使用的飞机除轰炸机外,还有歼击航空兵的飞机和陆军的飞机。其中最大的一次使用的1046架飞机空袭科降,投弹1455吨。美国第8航空队于1942年8月17日开始参加对西欧的战略轰炸。但未轰炸德国本土,只到达德国占领的法、比、荷地区。投弹量只有1500吨。第一阶段战略轰炸,规模和强度都不够大,所以战果不显著,对德国工业生产和人民心理上的影响都很小。

第二阶段,从1943年1月至1944年1月止。这一阶段英美有了统一的作战目标,加强了对德的战略轰炸的协调。英美在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确定了战胜德国的作战方针,决定开辟第二战场,要求两国空军“消灭和瓦解德国的军事工业和经济系统,摧毁德国的民气,使其武装抵抗能力降到最低的程度”。规定轰炸的优先顺序为:潜艇工业、航空工业、交通运输系统、石油工业、其他军事工业。

但是英美双方对如何执行这一决定,却存在很大的分歧。英国人主张夜间面积轰炸,美国人则认为应该选择为数不多的重要工业目标,加以彻底摧毁,这要比对许多工业目标给予低度破坏的效果好。美国为此制定了一个“直射”行动计划,包括6个目标系统的76个目标,预定从1943年6月至1944年4月间使德国的潜艇生产和飞机生产减少2/3以上。

在1943年中,英国空军首先对德国比斯开湾沿岸的潜艇基地发动一次空中战役,以后又进行了鲁尔战役、汉堡战役、柏林战役三次摧毁城市的空中战役。

在此期间,美国第8航空队还对德国航空工业、滚珠轴承工厂进行了轰炸。

1943年9月27日,盟军占领意大利福贾机场,11月美国第15航空队和英空军第205轰炸航空兵群进驻意大利。此时德国本土及其占领区全在英美飞机航程之内。美国又把新研制的P—51远程歼击机投入作战,减少了轰炸机的战损率。1943年,英美在空战中击落、击伤德机共10661架。

第三阶段,从1944年2月至6月止。这个阶段,英美空军为配合诺曼底登陆(“霸王”行动)轰炸了德国航空工业和运输系统,夺取了战役和战略制空权。2月20日至25日,美空军集中突击德国航空工业,共投弹4000吨,德各飞机工厂的厂房被毁面积达75%。3—4月继续对飞机工厂和机场大规模轰炸。对V—1飞弹发射阵地进行广泛的突击。2月至6月对柏林、莱比锡、法兰克福、纽伦堡等地都进行了大规模空袭。

第四阶段,从1944年7月至翌年4月16日止。为最后的战略轰炸阶段。在此期间,集中轰炸了德国的石油工业,交通运输系统和兵工厂。同时也对大城市进行了猛烈轰炸。这个阶段虽然只有9个半月,投弹量却相当于前几年的总和,轰炸效果十分明显。随着盟军在西欧的挺进,1945年1月起减少了对石油工业的轰炸,加强了对交通线的攻击,不但轰炸铁路枢纽,行进中的列车及公路上的汽车也受到袭击。

对大城市的轰炸也没有停止。3月11日,1078架飞机对埃森投弹4000吨。12日,1118架飞机对多特蒙德投弹5000吨。德国已经焦头烂额,前方后方均遭严重打击,战争机器已无法运转。1945年4月16日,美国驻欧战略航空兵司令斯帕茨宣告对德国的空中进攻结束。

历时5年的对德战略轰炸中,英美联合进行44.4万次轰炸,出动轰炸机144万余架次,歼击机268万架次,投弹270万吨。其中投在德国本土136万吨。美国损失飞机1.8万架,英国损失2.2万架,死亡人数英美各7.9万人。德国损失飞机57385架。

德国在轰炸中遭到的损失是严重的,仅就城市被毁来看,据美国统计,从1939年10月至1945年5月,英美对61个10万人以上的城市投弹50万吨以上。这些城市人口共2500万人,占总人口的32%。炸死30万人,伤78万人,无家可归者750万人,毁房360万户,占全国住房的20%。

按照德国空军部的记录,德国人民死于轰炸者逾25万人,重伤者30.5万人,但西德统计局1956年发表的数字为平民死亡57万人,伤88.5万人,还不包括警察、民防人员、外籍工人及战俘在内。

除了对德国重要地面目标的轰炸以外,日间战略轰炸给予德国空军非常大的压力,迫使德国必须降低在东线的作战飞机数量,将尤其是战斗机调往西线应付美军的轰炸机与后来数量甚至超过轰炸机的护航战斗机。德国空军的实力也在战略轰炸进行的过程当中受到无可挽回的重创,终至将整个西线与部分东线的制空权拱手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