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各位大神,绿水养锦鲤好不好

admin

新手养鱼问题

不会死。

第一步:添置器具

第二步:设置水草缸

第三步:养水

各位大神,绿水养锦鲤好不好-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第四步:买鱼

第五步:鱼儿入缸

第六步:进入日常管理程序

添置器具

1、选好放置水族箱的位置

原则是:

①符合室内景观布置要求。注意,一旦放置后很难挪动;

②适宜观赏和日常管理;

③附近有电源插座;

④最好不要逆光,那样在无灯光情况下观赏效果较差。最好是在有较明亮的散射光,且阳光不能直射到的地方,否则易滋生藻类;

⑤比较安全、安静的地方,不容易被磕磕碰碰;

⑥如果放置在家具上,家具应有足够的承受能力,且不怕被水弄湿;

⑦饲养热带鱼水族箱可考虑靠近暖气片,以减少冬季加温用电,但不能紧贴其上。

2、规划水族箱的大小

一是居室条件、家具摆设而定。宽阔的厅堂,配以大型水族箱显得豪华气派。书房、卧室的一角,放置一掌上水族箱可能更显得玲珑剔透。然而对于多数鱼友来说,更重要的可能是要看养什么鱼,养多少鱼。箱体积越大,容水量越多,水体生态系和水温越稳定,越接近自然环境,越符合鱼的需要。如养银龙、锦鲤等大型鱼,就要用长度至少1米的宽大箱体。体型小的鱼,箱体可以小些,但为了观赏的效果,数量往往较多,水族箱的体积也不宜太小。我的经验,箱体越大越好养。当然,箱体太大,操作会不方便,冬季加温会用电较多。如果室内布置允许,我推荐水族箱的尺寸:长度80-150cm,宽度30-50cm,高度40-60cm。如果你准备栽种水草,那么缸体宽度不宜太小,否则难以布置出层次感;高度不宜太大,否则会影响灯光的照度。

3、购买、订做或者DIY

在过去,人们的水族箱多半是到玻璃店或水族店订做,动手能力强的也可购买玻璃、玻璃胶等自己粘制。在花费上,自己做最便宜,玻璃店次之,水族店略贵。箱体加铝合金等材料的支架,一般不会超过300元。DIY可能几十元即可。但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现在许多人愿意到水族店或百货商场购买高档成品水族箱,尽管价格不菲,但设施齐全,制做考究,视觉效果好。至于你如何添置水族箱,可根据经济条件而定。

4、添置相关用品

如果不是购买成品箱,还应单独购买过滤设施、加温设施、温度计、灯具等必备用品。如果准备种水草,还应同时购买底砂、水草、水草基肥等。有必要的话,可同时购买二氧化碳供应系统、沉木和一些饰品。但应注意,不要急着买鱼!

设置水草缸

注意:裸缸养鱼可略过此节。

1、确定水族箱的风格类型

水族箱的风格类型多种多样。有的如广袤的草原,有的如起伏的山峦,有的如茂密的森林,有的如神秘的峡谷……不同地区人们的审美情趣也有较大差异。根据个人的爱好和房间的布置情况,可选择不同的风格类型。初次设缸可多借鉴一下别人的作品。通常,最基本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鱼为主,岩石为辅:在水族箱中放入不同形状、大小的岩石,从这端至另一端,布置成山景,如板块型、峰峦型、石林型等,以及悬崖绝壁、洞穴深谷,石在水中色泽如玉,比陆上山石美丽,但它毕竟是没有生命的石头,怪石嶙峋,一片荒漠。只有当一群群五彩缤纷的鱼儿游来,山巅谷底,翩翩嬉戏,才聚添大千世界之奥妙神秘。注意石块等饰物应表面光滑,质地坚硬,无可溶性化合物释出。

鱼为主,水草为辅:水族箱内不设其他景物,栽些低矮小型水草或放入一些螺贝壳,也可在箱壁外贴水中景图纸作衬托。在这宽旷的水体内,放养1-2种中小型鱼几十尾,选择喜欢集群好游的品种,如红绿灯、斑马鱼等。同一种鱼的个体大小相同,观赏其整齐一致地集体迅游的壮丽场面。也可以只饲养几尾大型鱼类,观赏其遨游风采。

水草为主,鱼为辅:在水族箱底铺砂,栽满多种形态的水草,错落有致地布置,优美可观。水草在光的照射下,青翠欲滴,生机盎然,偶见几条小鱼悠然而至,瞬间又隐没于密林深处,犹似一个清幽静谧之仙境。注意水草种类不可太多,矮草在前,高草在后,否则容易杂乱无章。

鱼景结合:水族箱内放养多种形态和色彩的鱼,箱底栽水草,设假山、亭、塔等景物。使水簇箱呈现繁华景象,如花似锦。鱼与水草兼得。

立体式:水族箱在室内不靠壁不靠边,前后左右都有光源,光线穿透水族箱,前后都可观赏。这种立体式景观,要有宽大的室内空间,如饭店、别墅的大厅。水族箱底座,用水泥、大理石或水磨石砌筑,与地面用料一致,底座较高。水族箱口内侧,粘有较宽的玻璃边,可放电插座、增氧泵、滤水器等。箱内布景可以是立体式的,前后两面都可观赏不同景物。选择体色不受逆光影响色彩和亮度的鱼饲养。

装缸之前,可先画一张草图,确定好岩石放、树根、水草和其它饰物的摆放栽种位置。须知,设缸其实是一项艺术创作,与养鱼不在一个范畴。

2、设缸

①若使用自来水需在敞口容器中静置1-2天,如果准备养的鱼和水草对水质要求苛刻,还应按要求调整好。将买来的底砂反复淘洗干净。将水草、岩石及其它饰物放入中等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5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将水草的枯枝败叶去除,根据需要做适当修剪。将缸体及其它准备放入水中的器具洗净。

②将缸体安置在预定位置。如果你选择了底部加温或过滤系统,先将其安装好。

③取底砂的2/3在大盆中与水草底肥混合均匀,放入缸底铺平。再取其余1/3放入缸中铺开。底砂的总厚度可掌握在3-6cm,前部略薄,后部略厚,中间略薄,两端略厚。摆放好岩石、沉木等体积较大的饰物。如果你不想种草则底砂中可不加肥料。

④把一个盘子平放于底砂上,将晾好的水缓缓倒在盘子上向四周蔓延,防止将砂冲起。注入至缸体的1/3时,将买回来的水草植入。然后,将水加满。拿出盘子,将水草做适当整理,放置好较小的饰物,捞出水面漂浮物。

⑤安装好温控、过滤、照明、气体添加等系统。现在普遍使用灯具的是荧光灯。在使用这些灯管时应必免多种颜色混合使用,一般以太阳灯或白色灯两种暖色调的萤光灯来搭配。灯管的长度与功率大小有关。在水族箱能放开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较长的灯管。根据水族箱的宽度,放置2-5只灯管。灯具宜装在水族箱正上方或略靠前的位置。为了提高效率,灯具内部应装有反射板。

⑥将温控系统调到适当数值,打开供气、过滤系统,但不要开灯。

⑦由于底砂中基肥容易溶解于水中,前两天每天换水1/2。然后开始耐心养水。

养水

“养鱼先养水”这是养鱼成功的不二法门。初次设缸的难度也就在于此。什么是“养水”呢?难道水不是越清越好吗?古人有云:“水至清则无鱼”,此话确实是先贤经验的总结,且符合科学道理。那么什么水养鱼最好呢?

先听一下鱼友们说一说水的分类。水有四种:一是新水,也就是刚刚晾好的自来水或新打的井水水。这种水尽管十分干净,但却与自然界中鱼生活的环境相差很大。由于水中没有硝化细菌群落,鱼儿的排泄物、散落的食物残渣腐败变质后分解为氨,鱼儿极易中毒。二是老水,呈浅绿色或是淡琥珀色,富含腐殖质和有益的微生物及藻类,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经过氮循环,分解为对鱼无害的硝酸盐。这种水对鱼的生长极为有利。三是绿水,水中的有机质含量过多,于是蓝藻、绿藻及褐藻大量繁殖,细菌微生物的含量暴增,水的呈浓浓的绿色,有时会发出臭味,极易造成整缸的鱼死去。四是回清水,又叫咬清水,是绿水中藻类和微生物含量太多,将水族箱里的氧气消耗殆尽,造成藻类和嗜氧性细菌的死亡,使水变成清澈无比、没有氧气而且有大量的厌氧性有害细菌的死水。以上四种水中,只有老水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

诚然,目前我们加到水族箱中的是新水,如何把它变成老水呢?为了增加水中的腐殖质,可以有意识的让一些水草的枯枝败叶腐烂在水中,甚至在底砂中埋入数枚死蛤肉。然而更可行的方法可能就是用鱼“闯缸”:即把几条既便宜又强壮、易养的鱼放养在新设的水族箱中(也许这并不仁慈,因为鱼极易死亡),饲喂几天后水中便产生了一定的氨,这时可添加少量的商品品硝化细菌,然后在饲喂几天,再加少量的硝化细菌。如此反复几次,约一个月的时间便可建立起硝化菌群。硝化细菌是好氧菌,因此,养水过程中加氧泵、过滤器最好一直开着。由于一开始水中氨含量极少,即便加较多的硝化细菌,也会因缺少食物而死亡,因此硝化细菌应逐步添加。如果能够从老鱼友那里索得一些正在用的底砂、滤棉等放入缸中、过滤器中,无疑对加快水的老化大有裨益。如果不采取以上措施,当然也可建立起消化菌群,只是时间要长得多,得几个月!

在养水的过程中,注意灯光应逐步打开,逐步增加每天的照射时间,并且不要添加水草液肥。因为刚栽植的水草新陈代谢较微弱,不能及时吸收水中的养分,如果光照较强,肥料较多,藻类就会大量繁衍,进一步争夺水草的养分,造成恶性循环。一开始几天,可先不开灯。然后开一只灯,每天开2小时。再过几天后,每天开3小时……一个月后,可基本达到正常开灯时间,每天8-12小时,液肥的添加则更应晚些。

买鱼

1、确定鱼种

一般在添置水族箱前,不少鱼友可能已经决定了养什么鱼,有的甚至就是为了养某种鱼才添置的水族箱。如果还没决定,现在就该考虑养殖什么鱼种了。金鱼、锦鲤还是热带鱼?这主要看你的喜好。这些鱼我都养过,只对你提以下几点建议:

①如果你很在乎电费,则不要养热带鱼,对一般家庭的室温来说,冬季水族箱加温都是必要的;

②如果你很喜欢养殖水草,则最好养殖不会吃草的小型热带鱼,否则水草养殖的品种会受到较大的限制。金鱼、锦鲤和部分大型热带鱼有食草的习性,大型鱼常常能把水草搅起;

③锦鲤、金鱼的食量普遍较热带鱼大,耗氧量多,且鱼体表面黏液较多,需换水更勤些;

④如果是用水缸、陶盆、水池等养鱼,那最好饲养金鱼或锦鲤,因为这两种鱼更适于从上部观赏;

⑤金鱼、锦鲤和热带鱼饲养条件、生活习性差别较大,不宜混养;

⑥对于水草缸,要养殖几条以藻类为食的鱼类,如小精灵、黑茉莉、青苔鼠等;

⑦对于新手来说,应先从容易养殖的鱼入手。最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价格:便宜的往往是容易养殖的。

2、混养原则

①鱼对水质的要求要差别不大,包括水的温度、酸碱度、新老、软硬、盐度等;

②体形大小不宜差别太大,注意挑选易混养鱼种,互相之间不能构成威胁;

③有些大型肉食性鱼如食人鲳最好单养,或与大小习性相近的鱼如地图混养;

④有些较名贵、胆小的鱼如七彩神仙最好单养;

⑤混养中要注意体色、体形的搭配和谐;

⑥不同鱼的活动空间是不同的,注意各层鱼种的搭配;

⑦混养的鱼种不宜过多,否则水族箱会显得杂乱无章,最好以一种鱼为主体,再点缀少量不至于喧宾夺主的其它鱼。

3、放养密度

有种说法:1公分的鱼应配用1公升的水。这只是个大概的说法。然而鱼的品种、大小不同对容氧量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放养密度很难一概而论,如果水草丰茂,水质清澈,有加氧设施可以放养密度较大,反之就应少放。总的原则是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滥。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挺难。许多鱼友见了喜欢的品种就往回买,弄得水族箱鱼满为患,尽管品种繁多,但混乱不堪,且水质浑浊,鱼只缺氧,不论对于鱼还是对于观赏者都不舒服。克制买鱼的欲望是鱼友必须练就的基本功!那么怎样衡量密度是否合适呢?我的意见是:在不开加氧、过滤设施的情况下,鱼只能够正常生活不浮头!一是这样才能保证在意外挺电时不致于“闷缸”,二是这样在观感上才有天然情趣。当然密度越小,鱼的生活环境越好,饲养难度也就越小。

4、选购鱼

①购买之前一定要熟悉所要购买的鱼的习性和饲养方法,不要见了漂亮鱼就买;

②一定要选购健康的鱼。鉴别方法是:首先看鱼是否皮肤充血、脱鳞、有白点白毛、有伤口、或鱼鳍有破损,有时候需要从上部看,若有灯光可能看的更清楚;再看鱼游动起来是否轻松平衡,鱼鳍是否舒展自然;三看同一缸中是否有死鱼、病鱼;四看鱼缸的水色是否正常。若水色异常,则可能是老板正在给鱼治病;还有一条人们常用的方法,对某些品种的鱼适用:将手掌在鱼缸前来回晃动,健康的鱼往往食欲旺盛,会追逐手掌;

③不要买有生理缺陷的鱼,除非你认为这种缺陷有助你培育新品种;

④不要过于贪图便宜,往往是贱钱买瘸驴。作为观赏品,有瑕疵是很让人难受的;

⑤尽量选购未成年鱼,一是省钱,二是容易适应环境。如果买的是老鱼,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就较差,再说养不了多长时间便寿终正寝,有什么意思呢?!当然也不能买太小的鱼,一是体质虚弱,太难饲喂,二是有些特征还表现不出来,很难说以后能否长成符合要求的鱼只;

⑥最好在批量较大的鱼中挑选,一是挑选余地大,二是价格便宜,三是不易买到残鱼、淘汰鱼;

⑦最好不要买刚到本地的鱼,原因是不知它是否适应本地水质,不知它是否有病,让它在水族店养上一星期再买更好。

5、携鱼

现在鱼的携带一般用塑料袋。要注意塑料袋不能漏水、不可太小。不可将水盛满,留有1/3-1/2空间装满空气。长途运输塑料袋内可充填氧气,或放置增氧药片,保证途中不缺氧。夏季高温,水中可适当加盐、抗生素。冬季寒冷,可以用泡沫塑料等保温。对高氧鱼、高档鱼应适当降低袋中密度。

鱼儿入缸

1、“吊鱼”或“倒水”

从外面携带来的盛鱼的塑料袋中的水温和水质都与自己缸中的有所不同,如果直接把鱼放入缸中,水温、水质突变,会给本已精疲力尽的鱼雪上加霜,很容易造成鱼的死亡。解决的办法是“吊鱼”或“倒水”。

“吊鱼”只能解决水温差别的问题,适于对水质适应性强的一般鱼只:把携带鱼只的塑料袋放入缸中,让其在水面自然漂浮10分钟(冬季时间可适当加长),待两者温度一致后,将鱼倒入或捞入缸中。我比较喜欢“捞”,因为我对外面的水不放心。当然“倒”也有其好处:不触及鱼体,鱼儿不易受到伤害。

“倒水”可能更温柔些,对水质要求高的鱼建议使用此法:将塑料袋中的水和鱼轻轻倒入一敞口容器,取缸中水缓缓加入容器中,加至约占原水量1/5时静置5分钟,再将容器中水倒出1/5,再取缸中水加入1/4,再静置……每次倒入和倒出的水量可适当增加。如此反复7-8次后,二者水质已基本相同,再将容器放入缸中,让鱼自己有出容器,如此大功告成!注意若在冬季,静置过程中最好容器也让它漂浮在缸中,以保证温度逐步接近,因为若室温较低,5分钟足以把水晾凉。

2、隔离饲养

刚买回来的鱼最好不要直接放入饲养缸中,而应先放入隔离容器中先饲养一段时间,否则一旦带入鱼病,可能会引起全军覆没,到那时悔之晚矣!

隔离容器以玻璃缸为好,便于观察,体积可略小于饲养缸,不可铺砂、种草。放鱼后放入庆大霉素注射剂。可将缸中水重的2倍作为体重,计算出人体一天的用量为剂量,一次投入缸中。隔离饲养时间不能少于1星期。其间注意观察,发现病情及时处理。确保没病后再移入饲养缸正常饲养。

进入日常管理程序

1、投喂饲料

鱼只放入养殖容器后,每天最基本的工作便是喂食。若投喂过多,剩饵不断,鱼粪又多,水质容易混浊。投喂过少,鱼之只自然又吃不饱。每天投饲料的次数的和每次的投量,要要据具体情况掌握。种类、大小、发育阶段、水温不同,鱼对饲料的需要量也不同。例如,在最适生长温度内,鱼活动量大,新陈代谢旺盛,需要食物多;若温度已接近鱼可承受的下限,鱼很少活动,则应减少投喂量;锦鲤鲤相对一般热带鱼需要食物较多;幼鱼相对于成鱼往往应增加投喂次数等。一般的,日投喂次数应掌握在1-3次。每次投饲料的数量要根据鱼体大小、鱼数多少以及日投喂次数掌握。若每天投喂1次,应投足喂饱,投饵量应留有余地,当时吃不完,但在当日之内能够吃完即可。若日喂2-3次,喂八成饱就行,大约10分钟之内吃完,不留残饵即可。对同一种鱼,若喂鱼虫等细碎的饵料,吃食时间可适当长些,若喂小鱼等较大的饵料,吃食时间可适当短些;对同一种鱼饵,小型鱼吃食时间可适当短些,大型于鱼吃食时间可适当长些。投喂时,最好不要一次将饵料投足,可分2-3次投饵,待上一次所投饵料基本吃完后再投一部分。这样既不容易过量,还可刺激鱼的食欲,同时不致大量饵料在鱼来不及吃的情况下落入底砂之中。怎样才知道鱼是否吃饱呢?可在每投入一定饵料后观察摄食情况,一开始,鱼的反应很快,马上游来吞食,一口接一口地吃得很快;后来就慢了,也不那么兴奋了;再后来,对饵料不理不睬,或吞吞吐吐,表明已经饱了。记下这次的总投喂量,几天后便对鱼的“饭量”有数了。

不论每天投喂几次,如人之三餐要定时定量。如日投喂1次,时间可选在上午8-9时;日投喂2次,时间可选上午7-8时、下午3-4时;如日投喂3次,可选上午7-8时、中午、下午5-6时。当然,这些时间仅供参考,现在人们工作紧张,一般上班之前或下班之后投喂都可。只要注意有规律,别随意投喂就行。因为关灯后鱼只也会睡觉,注意晚上最好不要投喂,否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如果因事忘记了喂鱼,下一顿正常投喂即可。一般地,鱼饿上几天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2、排污换水

一般来说,缸中铺砂种草、开过滤器、定时添加有益菌对净化水质是有很大作用的。不过,尽管我们的水族箱可以建立起较好的生态过滤系统,但这个生态环境还毕竟太小,比起天然水域鱼的密度又太大,因此,“生态平衡”更容易遭到破坏。水质、水环境发生转化,主要是由于鱼粪、残铒沉积,水质混浊,有机物耗氧,产生硫化氢有害气体;或者藻类旺盛,水草的光合作用受影响;水的理化性质因水分蒸发或有机物增多而发生变化等等。如果水族箱较大而养的鱼很少,这种转化可能较慢。如果水族箱较小,且养的鱼较多,再加上投喂鱼虫、人工汉堡等食物,转化可能就进行得较快。过滤系统的良好运转是必要的,但换水仍旧是基本的解决办法。对于裸缸,最好结合换水每天用虹吸管将缸底污物吸出,并添加适量新水。对于水草缸可1星期换水1-2次,使用专用吸水管也可吸出部分砂中污物,每星期的换水量掌握在总水量的1/3左右。对于不同的水质情况、不同的鱼,换水次数、换水量也应有所区别。如鱼密度大、容积小、水质易混浊的裸缸,可能需要昼夜过滤、天天换较多水。又如斗鱼活动量小,喜欢老水,就应减少换水次数和换水量。在换水时,注意水的温差应控制在4℃以内。对水温敏感的鱼,应控制温差在更小的范围。

3、照明

如果是裸缸养鱼,对照明要求一般较低,尽管光照对一些鱼的体色、体质有一定影响,但往往以自然采光为主,或补充少量灯光照明。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在裸缸上设置灯光的只是为了观赏效果好,而并未考虑鱼只生长的需要。但对于水草缸来说,除非室内有较强的散射光,按时开灯是水草光合作用所必需的。一般的,每天应开灯8-12小时,开灯时间也要固定。时间太短,水草光照不足,时间太长,容易滋生藻类。不同的水草对光照的要求也有差别。光照之对于水草犹如食物之对于鱼,切不可随意。

4、充气

水中缺氧时,鱼浮上水面不回水下,俗称“浮头”。水面水与空气接触,可以从空气中溶入一些氧气,所以,水面的溶氧量多于下层水。发生这种情况时,应立即开动增氧器,也可用换入新水的办法增氧。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增加水中氧气,任鱼浮头,不会多久,鱼便窒息死亡,俗称“闷缸”。

但我更喜欢用较大的水族箱养不太多的鱼,使其在不用充氧的情况下可以正常生长。这样既降低了费用,简化了管理,还更增添了自然美。当我看到水族店满满的一缸鱼在增氧泵的作用下苟延残喘时,从未感觉那是一种美的享受。

水草的光合作用是排出氧气的,但缺需要吸入二氧化碳。如果缺乏二氧化碳,尽管水草不会“浮头”,但也不能正常生长。因此,如果缸中水草较多,特别是种植了一些速生型或高档水草,那么添加二氧化碳也是必要的。

养锦鲤的鱼缸水绿了好吗

绿了好啊,裸缸没有加树脂的,应该就是绿水。我缸里就是绿水,三年了,鱼都没生过病。我十天换一次水,一次换三分之一,60缸,三条一扎长锦鲤。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绿水起泡了,那就是水肥了,也就是水里的腐败物太多了,换水周期太长了。浅浅的绿色反而是好事。完全的清水,并不代表水好,尤其是绿水突然变清了,反而是坏事,说明消化系统崩溃了。

鱼缸的绿水会对锦鲤有什么影响

绿水是指水中藻类大量繁殖后形成的水,而藻类对于鱼类来说是最好的天然饵食之一,富含鱼类生长所需的一些元素,所以,绿水对于锦鲤来说是十分合适的水,但是,一旦水中藻类繁殖过度,有可能造成水里缺氧,从而使鱼因为缺氧死亡,而且,绿水在温差过大时也容易导致鱼类烫尾,虽然无碍生存,但从鱼的观赏性来说对鱼十分不利,但总的来说,现在养殖观赏鱼类用的也是绿水居多,对于鱼类的好处多于坏处

各位大神,绿水养锦鲤好不好

不好,绿水说明水里面的藻类太多了,对于锦鲤没有一点好处,首先要做的是使用卡利净过滤系统杀菌除藻过滤水质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只有水质好了鱼才能更好的生长

养鱼的水总是无故变成绿色是怎么回事啊

养鱼的水变绿,很大的因素是水里有大量绿藻产生,而这些绿藻就是绿苔。

鱼缸的光照时间太长,就导致缸内绿藻大量生长,它们粘附在水草的表面、缸壁,甚至漂浮在水里。

对于绿藻的食物来源,多是给鱼喂食过多,鱼无法吃完而导致鱼食在水中变质腐烂,从而提供给绿藻所需的营养成份,让绿藻更多的繁殖,使养鱼的水更加显绿。

另外,水质环境受污染也是绿藻繁殖过快的因素之一。鱼缸内太密集,缸内水草、观赏鱼养殖比例不合理等,都导致缸内水质环境受破坏。

扩展资料:

饲养技巧

鱼缸布置

饲养热带鱼的鱼缸大多数是长方型的。鱼缸大多用角钢先焊接成框架,然后用砂轮机或砂布将框加打磨干净,除掉铁锈,刷上一层防锈漆,晾干后,再刷一层银浆漆。待银浆漆晾干后,就可以安装玻璃了。

安装玻璃前,要用1:10的铁丹粉和油灰和成腻子,先在框架上抹好腻子,然后把割好的玻璃镶上去。镶玻璃的顺序是:先镶两个大面,再镶两头,最后镶缸底。

鱼缸镶好后,应立即往里装水,水要装到比养鱼时的水位高出5厘米左右,这样即可以将腻子挤牢固,又可以试验玻璃强度,防止养鱼时发生意外,待一会,便可以将挤出的腻子刮去。一周后,可将水全部排掉,换上晾晒过的水,就可以养鱼了。

避免生病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若没有一定养鱼经历,最好一开始不要入手名贵的或海水鱼种类,可以先从冷水鱼中的金鱼、锦鲤或是从最常见、价格较便宜,适应力强的中、小型淡水热带鱼品种开始养。

这些鱼的饲养者较多,其相关的饲养信息也较普及,例如孔雀鱼、灯鱼、神仙鱼、彩虹鱼等都是很容易上手的品种。关于这些鱼,价格较低,鱼商犯不着因蝇头小利而作假。即使有什么损失,也不至于让人心疼。刚开始养观赏鱼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经验。

买回鱼放到鱼缸里,刚开始几天一切都不坏。没几天只见水也浑了,鱼也打了蔫。一打听才知道鱼病了,“什么?鱼还会得病?”半信半疑之下又是请医又是喂药。钱包大拉一顿肚子。时间也花了不少,头发都可能白了几根。

终于,鱼儿一条不剩的见了老毛。一咬牙再买几条。又好了几天,然后又病,再治,再死,再买,周而复始。不知不觉陷入一个怪圈。最后大有不会给鱼治病的养鱼人不是好养鱼人的感觉。

这是初学者的毛病。大家都会犯。不稀奇。稀奇的是有的人无法自拔。陷入到鱼医生的怪圈里出不来了。认为养鱼就是不断的给鱼治病。

其实养鱼和养孩子一样,重要的不是给它们治病,而是如何不让它们得病。也就是防病。得过病的鱼随它恢复得怎样都会有小小缺陷,使其观赏价值打打折扣。

那么怎样才能让鱼不得病,最重要的就是要养水。也就是要养好水族箱里的水文环境。至少要让你的水族箱里的鱼、有益微生物、有害微生物、养分、有害化合物之间达到某种平衡。如果是水草箱的话还要加上水生植物在水文环境中的作用。

水族箱里的有害微生物主要指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而有害的化合物质就是水中产生的各种无机盐份象磷酸盐、亚硝酸盐等等对鱼会产生危害的物质。

另外,长期投喂从自然界捕获的活饵(象水虱、丝蚯蚓、血虫等等)喂养观赏鱼的朋友,在喂食的时候会在不经意间带进一些对鱼有害的生物和病原体(象鱼虱、猫头虱、病毒等等)这些基本上就是水族箱养殖的观赏鱼致病的主要原因了。

和自然界的河流湖泊相比水族箱的要小得多,被隔离的程度也高些。自然界的水流动性高,也就使那里的各类有害盐分会很快的随水流冲走,而且自然界水域中大量各种元素也会中和掉一部分有害的盐分。

自然界的水体宽也就使鱼儿的活动范围大,加上了为生存不得不终日为食物奔波和躲避掠食者的攻击。感染病源和被有害生物侵害的机会就会小很多。

避免方法

一、水族箱要大鱼要少。也就是养鱼的密度要相对小一些每公升水养1cm的鱼,这个的养殖密度是很多前辈总结出的经验大家不可不知也。你大可以再将密度放低一点也不是不可以吗。

二、过滤器的安排。有的朋友刚开始养鱼的时候会只买一个空气泵。认为水中缺氧了就打打气,水浑了就换水。买不买过滤器无所谓。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我们在七彩的豢养之器材篇里讲过,现代意义的过滤装置是指的生化过滤。

不再是简单的将水中的杂质去掉。而是建立一个良好的以微生物来消除水中的有害物质的循环系统来改善水文环境的方法。属不可不准备的系统。以经验来看,过滤通道的落差应该做大一点,长一点。

第一道用粗滤棉滤除杂质,再经过生化滤棉、生化球或者是陶瓷环等硝化细菌附着基的过滤,让它们上面附着的硝化细菌发挥作用。再经过活性炭的过滤去除氯、镉等有害元素。最后再经过一道滤棉的过滤回到水族箱里。

三、水流的速度要高一点。这一点要根据鱼的品种而定。你养的是文水甚至是不动的水里出产的鱼你总不能用大水去冲它们吧,这里是指的在其能承受的水流上尽量的将循环水流搞大一点。以模拟自然的水流状况。

四、懒人不能养鱼。养鱼的人必须养成良好的每日监视检查水质和鱼的生活状况的习惯。这项工作很枯燥。但你必须得这样做。仔细检查水的酸碱度、亚硝酸盐的含量等水文指标。观察鱼的身体上有无异状。鱼的形态和动作有无不妥。

在初期发现鱼是否染病并防止传染。只有每天回家后在鱼缸前一下子就坐上1、2个钟头并且眼都不眨的盯着鱼看的人才算是进入了状况的人。每天坚持观察,并且最好是做一下观察日记是有必要的。

五、坚持每三到七天换一部分水。老水固然是养好鱼的关键,新水对鱼及水草的新陈代谢的刺激作用却也是必不可少的。

六、饵料的控制和消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观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