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国画具体有哪些分类

admin

中国四大名绣的区别

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常常将产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湘绣",中国西部四川省的"蜀绣",产于中国南部广东省的"粤绣"和产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中国的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便已达到较高水平,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中国最为突出的刺绣是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及四川的蜀绣.

国画具体有哪些分类-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湘绣

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向来以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风格独特,品类繁多而闻名海内外.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湘绣制品,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墓葬出土的一件丝织品,它所使用的针法与现代湘绣所差无几,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湘绣工艺就已经产生了.此后经过漫长的发展,湘绣逐渐将国画传统特点引入其中,从而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至清末民初(20世纪初期),湘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甚至超越了苏绣,在中国刺绣业中独占鳌头.新中国成立后,湘绣工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致力创新,使湘绣工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尼纶等为原料,配以各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它以中国画为神,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达到构图严谨,形象逼真,色彩鲜明,质感强烈,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绣品中既有名贵的欣赏艺术品,也有美观适用的日用品.

蜀绣

蜀绣也称"川绣",它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蜀绣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多达100多种,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蜀绣题材大多为花鸟、走兽、虫鱼和人物等,品种除了绣屏之外,还有被面、枕套、靠垫、桌布、头巾等等.明式家具.早在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蜀绣之名就已誉满天下,汉朝政府还在成都专门设置了"锦官"进行管理.汉以后至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四川相对安定的局面为蜀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刺激了蜀绣业的飞速发展.到了宋代(公元960~1279年),蜀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绣品在工艺、产销量和精美程度上都独步天下.清朝(公元1644~1911年)中叶以后,蜀绣逐渐形成行业,当时各县官府均设"劝工局"以鼓励蜀绣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在四川设立了成都蜀绣厂,使蜀绣工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技术上不断创新,品种日益增多.

蜀绣起源于川西民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蜀绣作品的选材丰富,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鱼虫、人物肖像等.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绣品的种类繁多,包括被面、枕套、衣、鞋和画屏等,既有巨幅条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备的精美艺术品.

粤绣

粤绣也称"广绣".它是出产于广东省广州、潮州、汕头、中山、番禺、顺德一带刺绣品的总称.据史料记载,唐代的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广东南海县一位名叫卢媚娘的少女曾在一块一尺左右的绢面上绣出七卷《法华经》,粤绣从此名扬天下.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广州港的繁荣促进了粤绣工艺的飞速发展,粤绣品开始输出国外.明代(公元1368~1644年),广州的刺绣艺人已经能够娴熟地运用各色丝绒线刺绣,并创造性地使用动物的尾羽缠绒作线,使绣品更加自然生动.到清代的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第一个粤绣行业组织"粤绣行"在广州成立,当时从事刺绣的艺人众多,粤绣在工艺和针法上都得以不断发展完善.1915年后,粤绣作品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等国际赛会上多次获得大奖.

粤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各民族民间艺术的影响,在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绣品主要取材于龙凤、花鸟等,图案构图饱满、均齐对称,色彩对比强烈、富丽堂皇.在针法上具有"针步均匀、纹理分明、处处见针、针针整齐"的特点.在种类上粤绣可分为绒绣、线绣、金银线绣三类,品种包括戏服、厅堂装饰、联帐、采眉、挂屏和各种日用绣品等.

苏绣

苏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苏州刺绣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就有了关于苏绣制作的记载.此后经过历代的不断发展完善,到明代(1368~1644年)时,苏绣已成为苏州地区一项普遍的群众性副业产品,形成了"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局面.清代(公元1644~1911年)的苏绣以"精细雅洁"而闻名,当时的苏州更有了"绣市"的誉称.清代中后期,苏绣在绣制技术上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出现了精美的"双面绣",仅苏州一地专门经营刺绣的商家就有65家之多.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由于常年战乱,苏绣业曾一度衰落.新中国成立后,苏绣得到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1950年后,国家专门设立了苏绣研究所,并开办刺绣训练班.苏绣的针法由原来的18种发展到今天的40余种.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绣技具有"平、齐、细、密、和、光、顺、匀"的特点."平"指绣面平展;"齐"指图案边缘齐整;"细"指用针细巧,绣线精细;"密"指线条排列紧凑,不露针迹;"和"指设色适宜;"光"指光彩夺目,色泽鲜明;"顺"指丝理圆转自如;"匀"指线条精细均匀,疏密一致.在种类上,苏绣作品主要可分为零剪、戏衣、挂屏三大类,装饰性与实用性兼备.其中以"双面绣"作品最为精美.

苏绣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苏绣自古便以精细素雅著称于世,其构图简练,主题突出,技巧精湛.仅以苏绣所用最细的线以为一般人的肉眼所能看清楚为例,足见其精细之极.湘绣是在吸收苏绣和其它刺绣的优长处发展而来的.湘绣使用不同颜色的线相互掺和,逐渐变化,色彩丰富饱满,色调和谐.湘绣的图案借鉴了中国画的长处,所绣内容多为山水、人物、走兽等,尤其是湘绣的狮、虎题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粤绣构图饱满,繁而不乱,装饰性强,色彩浓郁鲜艳,绣制平整光滑.粤绣的题材广泛,多为百鸟朝阳、龙凤等图案.

国画具体有哪些分类

国画具体有哪些分类

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国画历史悠久,也有很多种类,下面是我整理的国画具体有哪些分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画的“画分三科”,人物、花鸟、山水,表面上是以题材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这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画分十门。中国画的分科,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分六门,即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花鸟等。北宋《宣和画谱》分十门,即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鸟兽、花木、墨竹、果蔬等。南宋邓椿《画继》分八类(门),即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小景杂画等。元代有“画家十三科”,但内容相当庞杂,作为分类标准不适宜。

当代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按其题材和表现对象大致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按表现方法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按表现形式有壁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等画幅形式,辅以传统的装裱工艺装潢之。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

一、人物画

(1)人物画的历史进程:

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我国的人物画,历史悠久。据记载,商、周时期,已经有壁画。东晋时的顾恺之专尚画人物画,在我国绘画是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唐代闫立本也擅长人物画。还有吴道子、韩斡等等。都为人物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唐以后画人物画的画家就更多了,历代都有。

徐悲鸿的《泰戈尔像》中国的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等为早;大体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其传神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故中国画论上又称人物画为“传神”。历代著名人物画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唐代韩滉的《文苑图》,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李公麟的《维摩诘像》,南宋李唐的《采薇图》、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元代王绎的《杨竹西小像》,明代仇英的《列女图》卷、曾鲸的《侯峒嶒像》,清代任伯年的《高邕之像》,以及现代徐悲鸿的《泰戈尔像》等。在现代,更强调“师法化”,还吸取了西洋技法,在造型和布色上有所发展。

(2)人物画的画法和表现方法:

要画好人物画,除了继承传统外,还必须了解和研究人体的基本形体、比例、解剖结构,以及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方能准确的塑造和表现人物的形和神。画人物有几种表现方法,各有所长,如:白描法,勾填法,泼墨法,勾染法。

二、山水画

(1)山水画的历史进程:

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山水画(俗称风景画、风光画或彩墨画),是专门的艺术学科,历史悠久。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宽、许道宁、燕文贵、宋迪、王诜、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赵伯骕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形成南北宗两大派系,达到高峰。自唐代以来,每一时期,都有著名画家,专尚从事山水画的创作。尽管他们的身世、素养、学派、方法等不同;但是,都能够用过笔墨、色彩、技巧,灵活经营,认真描绘,使自然风光之美,欣然跃于纸上,其脉相同,雄伟壮观,气韵清逸。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主要代表画家有: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石涛近代黄宾虹和傅抱石、李可染,当代贾又福、范扬、方骏、张凡等。

(2)山水画的组成:

山水画的组成包括:山、水、石、树、房、屋、楼台、舟车、桥梁、风、雨、阴、晴,雪、日、云、雾及春、夏、秋、冬气候特征等。

(3)山水画主要代表:

a.青绿山水

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清代张庚说:“画,绘事也,古来无不设色,且多青绿。”元代汤垕说:“李思训著色山水,用金碧辉映,自为一家法。”南宋有二赵(伯驹、伯骕),以擅作青绿山水著称。中国的山水画,先有设色,后有水墨。设色画中先有重色,后来才有淡彩。

b.浅绛山水

蔡彦才浅绛山水画山水画的一种。在水墨钩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芥子园画传》说:“黄公望皴,仿虞山石面,色善用赭石,浅浅施之,有时再以赭笔钩出大概。王蒙复以赭石和藤黄着山水,其山头喜蓬蓬松松画草,再以赭色钧出,时而竟不着色,只以赭石着山水中人面及松皮而已。”这种设色特点,始于五代董源,盛于元代黄公望,亦称“吴装”山水。

c.金碧山水

中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凡用这三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金碧山水”,比“青绿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于钩染山廓、石纹、坡脚、沙嘴、彩霞,以及宫室、楼阁等建筑物。但明代唐志契《绘事微言》中另持一说:“盖金碧者:石青石绿也,即青绿山水之谓也。后人不察,加以泥金谓之金笔山水,夫以金碧之名而易以金笔之名可笑也!”

三、水墨画

中国画的一种。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基本要素有三: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就是说的水墨画。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出“水墨为上”,后人宗之。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四、院体画

简称“院体”、“院画”,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因时代好尚和画家擅长有异,故画风不尽相同而各具特点。鲁迅说:“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以张铨、江宏伟、贾广键、赵蓓欣、喻慧等为代表的现代中青年画家为现代院体画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五、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目为南宗之祖(参见“南北宗”)。但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院体画家。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此说影响甚久。近代陈衡恪则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姚茫父的《中国文人画之研究·序》曾有很高的品评:“唐王右丞(维)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历代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六、漫画

水墨漫画,即构思上具有漫画的特点,题材广泛,或讽刺或赞美,但表现手法上运用中国传统水墨画技巧,兼具其雅致。较之一般的漫画,水墨漫画更具有观赏价值。它的出现扩展了漫画的表现、观赏领域与品种。中国的水墨漫画也涌现了很多优秀作者,如丰子恺、华君武、黄永玉、韩羽、方成、王成喜、梅湘涵、毕克官、徐鹏飞、蒋文兵、何韦、常铁钧、徐进、白善诚、等人,同时也涌现了许多优秀作品。

七、花鸟画

(1)花鸟画的历史进程

在魏晋南北朝之前,花鸟作为中国艺术的表现对象,一直是以图案纹饰的方式出现在陶器、铜器之上。那时候的花草、禽鸟和一些动物具有神秘的意义,有着复杂的社会意蕴。人们图绘它并不是在艺术范围内的表现,而是通过它们传达社会的信仰和君主的意志,艺术的形式只是服从于内容的需要。

人类早期对花鸟的关注,是孕育花鸟画的温床。史书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有不少独立的花鸟画作品,其中有顾恺之的《凫雁水鸟图》、史道硕的《鹅图》、陆探微的《半鹅图》、顾景秀的《蝉雀图》、袁倩的《苍梧图》、丁光的《蝉雀图》、萧绎的《鹿图》,如此等等可以说明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虽然现在看不到这些原作,但是通过其他人物画的背景可以了解到当时的花鸟画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如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飞鸟等。

墨僧写意花鸟画这一时期的花鸟画较多的是画一些禽鸟和动物,因为它们往往和神话有一定的联系,有的甚至是神话中的主角。如为王母捣药的玉兔,太阳中的金乌,月宫中的蟾蜍,以及代表四个方位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一般说花鸟画在唐代独立成科,属于花鸟范畴的鞍马在这一时期已经有了较高的艺术成就,现在所能见到的韩干的《照夜白》、韩滉的《五牛图》以及传为戴嵩的《半牛图》等,都表明了这一题材所具有的较高的艺术水准。

而记载中曹霸、陈闳的鞍马,冯绍正的画鹰,薛稷的画鹤,韦偃的画龙,边鸾、滕昌佑、刁光胤的花鸟,孙位的画松竹,不仅表现了强大的阵容,而且各自都有杰作。如薛稷画鹤,杜甫有诗赞曰:“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低昂各有意,磊落似长人。”

(2)花鸟画的画法

花鸟画的画法大致可分为二类:工笔花鸟;写意花鸟。昆虫亦有工、写之分。表现的方法有:白描(又称双勾)、勾勒、勾填、没骨、泼墨等等。他和山水一样,有悠久的历史。花鸟画的学习步骤不外乎临摹、写生、创作。表现的主题有:竹、兰、梅、菊、牡丹、荷花等;禽鸟有:鸡、鹅、鸭、仙鹤、杜鹃、翠鸟、喜鹊、鹰;昆虫有:鹦鹉、蝴蝶、丰、蜻蜓、蝉,杂虫有:蝈蝈、蟋蟀、蚂蚁、蜗牛、蜘蛛等。

八、新文人画

新文人画,即“中国新文人画”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艺术界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

1996年北京画家边平山经常同福州画家王和平、河北画家北鱼在边平山先生的“平山书屋”聚晤聊天,由于在艺术见解和追求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故萌发了发起中国画联展的想法。后又与南京画家王孟奇、方骏等商定,由天津画家霍春阳在天津美院展览馆操办此次展览,这样,便是“新文人画”的开端。

后来全国各地的画家如:朱新建、刘二刚、王镛、徐乐乐、朱道平、陈平、田黎明、江宏伟、梅湘涵等响应并加入进来,成为一种在全国很有影响的文化现象。“新文人画”同“’85新潮”、“星星画展”等成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国艺术史的辉煌一页。

国画的起源

中国画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是一个意思。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陶器分黑陶、白陶和彩陶。在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画有互相追逐的鱼,跳跃的鹿。甘肃永靖出土的一件摹拟船形的陶壶,使我们如身处岸边,情景历历;还有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发现的舞蹈彩盆上,绘有三组五人携手踏歌图,表现出青春的活力,它是研究中国画史的根源。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辛店和龙山诸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它是器物,又是工艺美术品。常见的青铜器饰纹,有晏吞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等,也有用人体作为装饰的花纹。双夔合成的容谷纹,尾部多上卷,极富美观。

青铜器物上的装饰画,主题约可分为两类,一是描写贵族生活中的礼仪活动,如宴乐、射礼、表祭等;如赵固出土的《刻纹铜鉴》,集中表现了贵族生活的仪礼活动;另一类是描绘水陆攻战的图象,以山彪镇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鉴》为代表。其他百花潭铜壶,故宫《宴乐铜壶》都有表现战争景象的图画。这些画幅中,有水陆交战、坚壁防守、云梯攻地等情节。还有描绘水战、陆战的阵势中,表现了冲锋击杀攻坚的细节。士兵有的执剑和戟,有的持戈和矛等,形象生动。这些艺术手法,给汉画石刻、砖刻以很大的启发和影响。

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春秋战国最为著名的有《御龙图》帛画。它是在丝织品上绘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和风俗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领域空前繁荣,涌现出很多热爱生活、崇尚艺术的伟大画家,历代画家们创作出了名垂千古的传世名画。

明代绘画流派纷呈,各领风骚。明初君主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为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和生产力的恢复发展提供了保证,至明嘉靖、万历年间,经济文化趋于繁荣昌盛,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封建社会的高峰。传统的科学技术成果逐步得以总结,并蕴含着走向近代的因素;思想文化领域灿烂繁盛,并产生新的变化。

自唐宋以来,画家对于国画的创新一直延续至今,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风格。到了明代群星闪烁的“吴门画派”不仅代表着明代绘画的最高水平,而且还在师古与创新的探索中,为后世开一新河。到了吴派后期,以张宏为代表的苏州画家在文人山水画方面另辟蹊径,创作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绘画作品。他们在继承吴门画派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并到大山里去写生,师自然造化,创作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绘画作品,在画中体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画面清新典雅,意境空灵清旷。

欣赏

初看国画,要欣赏的不是画面如此简单,还要看一下几项是否精美。

1、画工

画家作品,可表现出作者成就。画面的形象,就是画工的具体,我们往往主观批判该画的好与坏,就是受画工的影响最大。

2、书法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之处,其中一项就是书法。国画画面上常伴有诗句,而诗句是画的灵魂,有时候一句题诗如画龙点睛,使画生色不少,而画中的书法,亦影响画面至大。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虽然仅具签署。亦可窥其功底一二。

3、印章

画面上常见印章有各方面使用:

画家的印玺、题字者私章、闲章、收藏印章、欣赏印章、鉴证印章等。而各种印章的雕工、印文内容、印章位置,都在评介之列。尤其古画,往往有皇帝、名家、藏家及鉴赏家的印鉴,可佐真伪。

4、装框

中国画装裱独具一格,常见有纸裱、绫裱两大类。纸裱较粗,绫裱较精。裱边的颜色、宽窄、衬边、接驳、裱工等都十分讲究。

5、功力

从事书画修养越久的人,他表现出的功力,是初学者无法掌握。尤其是书法,老手多仓劲有力,雄浑生姿。国画方面,其线条、设计、意景亦表现出作者功力。所以人生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其作品往往较年轻画家有不同表现,这就是功力。

6、布局

布局看来似是画面的设计,其实是作者胸怀中的天地,从画面布局中表现出来。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地方甚多,最明显之处就是"留白",国画传统上不加底色,于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称为留白的布局。在留白之处,有人以书法、诗词、印章等来补白。亦有让其空白,故从布局可见作者独到之处。

7、诗句

字画中的诗词,往往代表主人的心声。一句好诗能表现作者的内涵和学养,一句好诗,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明代画家张宏所作的《村径柴门图》,画家自题:“村径绕山松叶暗,柴门流水稻花香。”描绘松林环抱,崇山拱卫的庭院山庄,高大葱郁的苍松分为两组,如同两把打开的摺扇,掩护着山坳中的村落。村前稻田临水,田园丰美,正有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词意。

8、印文

无论字或画,常有"压角"的闲章出现。所谓闲章就是画面或书法留白的角落。而印上的文字,有时影响字画甚大。从印文中也可看到者作者心态,或当时的环境。好的印文,配以好的雕刻刀法,盖在字画上,使作品更添光彩。

;

青花是什么

【瓷器】青花瓷

一、概述

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红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二、青料

(一)苏泥麻青

即苏泥勃青、苏勃泥青、苏麻离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一种蓝玻璃。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二)平等青

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三)石子青

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

(四)回青

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五)浙料

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六)珠明料

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

(七)化学青料

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三、款识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一)纪年款

在青花瓷上,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称为纪年款。我国古代瓷器款识,以纪年示为主,纪年款又分帝王年号的年款和以天干地支表明年号的干支款两类。明代永乐年间,在青花瓷上开始出现纪年款,篆书字体飘逸流畅,边饰莲瓣纹。宣靖款端庄刚劲。成化款铁划银钩,釉面有云蒙气。嘉靖款笔画粗重,劲中藏秀。前人曾将明代纪年款归纳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五句话。清代康熙款字体工整,青花料色明丽。雍正款楷书苍劲有力,格式讲究。乾隆、嘉、道光款多为篆体,字体排列紧密,犹如一枚篆印。近代款识中“江西瓷业公司”款较多,楷书秀逸,其中还有英文款识“CHINA”,是近代出口瓷的标志,是青花中最早使用的英文款。民窑青花瓷的纪年款很少,有“大明年造”等,字体草率。书写得很随意。

(二)吉言款

书写含有吉祥寓意的词句,民间青花瓷上常普遍见到。字体多为行草,潇洒飘逸,一气呵成。“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语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堂名款

以典雅的堂名、人名书写在瓷器上,作为私家收藏的标志。有“浴砚书屋”、“若深珍藏”、“白玉斋”等。堂名款瓷的制作精良,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四)赞颂款

寄托了陶瓷艺术对瓷器的喜爱之情,如“玉石宝珍”、“今古珍玩”、“昌江美玉”等。“哥瓦弟玉”四字款,清新俊逸,很有意思。“瓦”即陶,比瓷器历史悠久,是为大哥,而瓷又比美“玉”更洁白光润,“玉”就只能屈居为“弟”了。

(五)纹饰款

又叫“花样款”,以简练的图案装饰器底,为民间青花瓷的特色款识,与篆刻中的“肖形印”有异同工之妙。图案有博古图、暗八仙、八吉祥等。纹饰款中的“豆干款”为菱形框架结构,犹如现代建筑中的高楼大厦,是民间作坊的记号,又叫“花押”。

四、各时期青花瓷器的特点

(一)唐青花(618—907)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殇期。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胎釉之间施化妆土。器型以小件为主,有

复、碗、罐、盖等。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从这一点看来,并结合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扬州为唐代重要港口),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二)宋青花(960—1279)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一是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龙泉县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该塔的塔砖上有绝对纪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另一处是1970年在浙江省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残片。胎质有的较粗,有的较细。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发黑;后一处的较淡。发色较黑者,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缘故。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土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

(三)元青花(1271—1368)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相关链接:元青花瓷

(四)明清青花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1、明初(洪武朝1368--1402)的青花器有大小盘、碗、梅瓶、玉壶春瓶等。所用青料以国产料为主,也不排除有少量进口料。青花发色有的淡蓝,有的泛灰。前者有一部分有晕散现象。纹饰布局仍有元代多层装饰的遗风,题材也变化不大,但许多细节已有变化:如蕉叶的中梗留白;花瓣留白边较之元代更明显清晰;牡丹叶子“缺刻”部位较深,不如元代的肥硕;菊花绘成“扁菊”,花芯以方格纹表现;龙纹仍是细长身,但除了三、四爪外,已出现五爪,爪形似风轮,气势不如元龙凶猛矫健。辅助纹饰的如意云头由元代的三阶云改为二阶云;莲瓣纹内多绘佛家八宝(元代多绘道家杂宝)。碗、小盘多绘云气纹,仅绘于器物外壁的上半部。器物底足多平切、砂底无釉见窑红。未出现年款,带款的器物也极少。

相关链接:明洪武青花瓷

2、永乐、宣德(1403—1435)的青花瓷器呈现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此期所用青料,以苏泥勃青为主,多见“铁锈斑痕”。也有部分国产青料。但即便是国产料,发色也相当好。器型有盘、碗、壶、罐、杯等。尤其是出现了一些僧帽壶、绶带扁壶、花浇等非汉文化的器型,反映了这一时期与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纹饰多见各种缠枝或折枝花果、龙凤、海水、海怪、游鱼等。胎质较以前细腻致密。釉质肥润,多见橘皮纹。两朝的器物相比,永乐的器型较轻薄、秀美,青花发色较浓艳、铁锈斑痕更重,纹饰较疏朗,描绘更细腻,底釉较白,器物多无款,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宣德器器体较厚重,纹饰较紧密,底釉略泛青,带款器较多,有四字或六字年款,并有“宣德款布全身”之说。总的说来,宣德青花数量大、品种多、影响广,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说。

相关链接:明永乐青花瓷、明宣德青花瓷

3、正统、景泰、天顺(1436—1464)三朝,由于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因素影响,导致了经济的衰退。而且从正统初即多次下令“禁造官样瓷器”,故这一时期瓷器数量较少,被称为陶瓷史上的“空白期”。总的说来,此期器型主要还是瓶、罐、碗、杯、盘等几类。所用青料仍有部分是“苏青”。青花发色有的浓艳,与宣德器相近似,有的淡雅,与成化器较接近。釉面多泛灰。胎体较厚重。底足修削不细腻,有敦厚感;多见浅宽平砂底,有的有粘砂现象,有的见火石红。正统时的瓶、罐器口为直颈形,与宣德器一致;天顺时的则是象梯形的上窄下阔形,与成化时相近。瓶、罐的身体均是丰肩、圆腹、下收、足稍外撇;梅瓶的器身较宣德的修长。纹饰以一笔点划为主,有人物、花卉、龙凤、孔雀等。人物的背景多画大片云气纹。瓶、罐边饰喜画海水纹或蕉叶纹,其蕉叶中梗留白,叶面较宽大,像小树一般。款识正统的是福字款;景泰开始款识从器心移到器底,除福字外,还有“太平年造”、“太平”、“大明年造”等;天顺有纪年款、梵文款等。

4、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三朝处于明中期。成化和弘治中期以前使用平等青,发色淡雅。弘治晚期与正德则发色灰蓝。但此期也有个别器物发色浓艳,有铁锈斑。

成化多淡描青花。纹饰布局前期疏朗,后期繁密,多画三果、三友、九秋、高士、婴戏、龙穿花等。花叶似手掌撑开状;叶子多齿边,花叶均无阴阳正反;鱼藻的水草飘似海带;山石似钥匙状无凹凸感;边饰较简单,碗、盘、杯等口沿、圈足仅用弦纹装饰;龙多为夔龙,鼻子长长的像象鼻;十字宝杵、阿拉伯文等伊斯兰教内容的纹饰多见。胎质细腻洁白,釉极细润有玉质感,但稍微发青。器型有罐、梅瓶、洗、盏托、盘、杯、碗等,炉为三乳足筒式或鼓形炉。款识除“天”字罐外,还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单、双行款;图记款主要有方胜、银锭等。

弘治器物早、中期大致与成化同,甚至比成化更纤巧柔和。后期与正德器接近。花叶纹细而密,梵文图案增多,龙纹纤细柔和,人物洒脱。款识为六字、四字楷书款都有。

正德仍用国产料,前期用平等青,发色灰蓝。晚期始用回青。有的晕散。其器物的器型、胎质、釉质与弘治接近,气泡密集。深腹碗、带座器等流行。后期多见大器。纹饰常见的有凤穿花、鱼藻、狮子绣球、庭园婴戏、树石栏杆、莲托八宝等,绘画较弘治的粗。碗盘底心下蹋,碗出现鸡心底。器底多见窑红、粘砂、跳刀痕等现象。年款有四字和六字楷书款,个别用“造”字。

相关链接:明成化青花瓷

5、明晚期的嘉靖(1522—1566)、隆庆(1567—1572)、万历(1573—1620)三朝中,以嘉靖的时间最长,故此朝的器物发色不尽相同,早期的与正德器相近,发色灰蓝。但此期独具特色的是使用回青料。纹饰除传统的仍流行外,道教色彩的纹饰大量增加,如云鹤、八仙、八卦、道家八宝等。花组字为独具特色的纹饰。此外还有婴戏、高士、鱼藻图等。婴戏图的娃娃头前额突出明显。胎、釉均是小器细、大器粗。大器较多。八角形、四方形、六角形、上圆下方式葫芦瓶等异型器多见。朝珠盒为此朝独特器型。款识“制”、“造”均用,以“制”字居多。器底心书“金录大醮坛用”为祭祀用器。还有东书堂、东萝馆等堂名款。

隆庆朝由于时间短,因而器物也少,大器、带年款器则更少。青料用回青,呈色稳定、纯正,蓝中泛紫(不像嘉靖器般紫得厉害)。纹饰与嘉靖朝相近。因以小件器为主,胎、釉较细腻。多六角、八角等造型。官窑器的款识有“大明隆庆年造”和“隆庆年造”两种,不见“制”款;民窑器款有“隆庆年造”或“制”四字款;吉语款有万福攸同、福寿康宁等,颂语款有富贵佳器等。

万历早期用回青,中晚期用石子青及浙料。多淡描青花。纹饰除传统的外,还流行锦地开光纹饰;纹饰布局繁密,主题不清;另外福禄寿字为纹饰的也多见。瓶类较多见镂空、套活环等工艺。器型除传统的外,新出现了壁瓶。胎质较粗,釉白中泛青。款识多见“大明万历年造”,也有“大明万历年制”、“万历年造”;多伪托款,有宣德、成化、嘉靖的。总的来说工艺水平较前退步。

6、明末天启(1620—1672)、崇祯(1628—1644)时由于政治动荡,导致百业凋敝,陶瓷业也萧条冷清。天启十九年以后朝廷即无下令造官窑器,因此天启年款器甚少,以“大明天启年制”为主,也有“天启年制”款。民窑器中各种图记款、堂名款、吉语款、颂语款增多,如玉堂佳器、万福攸同等;多伪托款,有永乐、宣德、成化、天顺、正德、嘉靖等朝的,其中伪托天顺款的惟有天启。纹饰仍以传统纹饰为主,但道教内容的纹饰较万历时少,画意粗率。此期的纹饰较疏朗,生活气息较重。胎体厚重、胎质粗松、器形不规整、器底粘砂、塌底、跳刀痕等已成时代特征。

崇祯无官款器。器型不多,以钵式炉多见,此外还有碗、杯、瓶、花觚等。青料有石子青、浙料等。发色粗者多晕散、精者稳定。纹饰图案除传统题材外,高士图尤其多见。婴戏图小孩头大脚小比例不谐调。山水人物图(高士图)中秋草、括号云、小太阳等为典型特色。胎质粗疏。釉白中闪青,有的发灰。

7、清初顺治(1644—1661)朝时间不长,但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后来康熙时期的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顺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器型较少,主要有炉、觚、瓶、大小盘、碗、罐等。胎体总的来说较粗糙,大器如炉、大盘、觚等胎体厚重,小器如小盘、碗等胎体则较轻薄。但也有个别器物胎质细腻、致密的,可见糯米状。底釉多白中闪青,有的还略显泛灰,釉层稀薄。青花料应是浙料和石子青两种并用,致使发色有的青翠、有的青蓝。其中炉的青花发色多显青翠,其它器物的发色多显灰蓝。纹饰多见花鸟、山水、洞石、秋草、江上小舟、怪兽、瑞兽、芭蕉、云气等。大盘喜欢在口沿处画一青花线圈,再在圈内画主体纹饰;小盘多在盘面一侧画一片梧桐叶,另一侧书“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等相近的诗句。瓶、觚、罐等大器也喜欢用青花线作纹饰的分隔。画法以勾勒、平涂、渲染、线描相结合。绘画笔调随意,虽然比晚明时工整,但仍未见康熙时的严谨、细致的作风。画面布局较丰满,尤其是大盘、罐、瓶、觚等类器物。开始出现皴法和浓淡色阶的变化,但尚不成熟。瓶、觚等多平砂底。盘、碗、罐等底部多见缩釉点,底足粘砂较常见。碗的底部多跳刀痕。民窑器多、官窑器少,而且有年款的器物甚少。

相关链接:清顺治青花瓷

8、康熙(1662—1722)朝时间跨度长,器物类型丰富,工艺水平高超。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发色前期较灰暗,中期以后青幽翠蓝、明快亮丽。画法早期以单线平涂为主,气势粗犷;中期以后则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绘画精细,并以青花色阶(即所谓“青花五彩”)而备受推崇。纹饰题材多样,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等,其中最具时代特点的是冰梅、耕织图、刀马人、双犄牡丹等。图案留白边较其他朝明显。胎致密细白,呈糯米糕状。釉硬,与胎结合紧密,见桔皮或棕眼,早期白中闪青,中期以后亮白。器型除日用器外,观赏瓷大量增多,典型器有盖罐、凤尾尊、花觚、象腿瓶、笔筒等。器物的底足也有极强的时代特征:琢器多二层台底;笔筒多玉璧底;圈足早期的多是两边斜削的较尖的“鲫鱼背”底,中期以后基本上是圆润的“泥鳅背”底;大盘类多双圈底,这种底从明末和顺治时出现,流行至康熙中期。款识种类多样,早期多用干支款,年款多用楷书,中期以后各种堂名款、图记款、花押款流行,并流行至雍正。仿款、伪托款也较多见,尤其以仿嘉靖款居多。

相关链接:清康熙青花瓷

9、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时期青花器多仿明永乐、宣德的苏麻离青,但没有进口料,以笔端点染铁锈斑痕。其次是仿成化的淡描青花。仿明器物除了从胎、釉、青料等方面区别外,器型也是重要的区别点:明器的胎接口是上下接,清器是前后接。

雍正时工艺精细,修胎讲究,民窑器则粗糙、有旋胎痕。乾隆时尤其是后期工艺开始走下坡路,除了继承前朝的品种外,还有创新的品种青花玲珑瓷。纹饰内容也较雍正时多样,但总的来说以寓意吉祥的图案为主。

款识除年款外,雍正时较多见的有杂宝款、四朵花款、动物形款等,堂名款较康熙少。乾隆时堂名款又较雍正的多,年款多篆书,也有四朵花款。

相关链接:清雍正青花瓷、清乾隆青花瓷

10、嘉庆(1796—1820)以后青花瓷逐渐走下坡路。嘉庆前期的器物基本与乾隆相同,但工艺粗糙,造型厚重笨拙,釉稀薄而发灰、泛青。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同治(1862—1874)时期的器物大体相近:青花发色飘浮,胎质粗松,釉稀薄,胎釉结合不紧密,纹饰以吉祥图案为主。

相关链接:清嘉庆青花瓷、清道光青花瓷

11、光绪(1875—1908)时青花瓷一度中兴,仿康熙器水平较高,但胎体较轻,白釉较薄而发涩,修胎也不够精细。其他器物则无论胎釉和造型均与同治相近。青花加料彩器多见。款识除年款外,还有“长春宫制”、“坤宁宫制”、“储秀宫制”等;伪托款多见“康熙年制”、“若深珍藏”等。

12、宣统(1909—1911)时开始出现化学青料。

【歌曲】青花瓷

☆歌词解释

填词人方文山对歌词的解释

首先跟亲爱的网友们分享此次填写杰伦新专辑里这首“青花瓷”的创作过程。前一阵子我认识了几个鉴赏古董艺术的朋友,在与他们时而青铜、时而宋瓷、时而明清家具等横跨千年谈古论今的聊天中,触发我想用那些传世的中华艺术品来当歌名的动机。当时第一个想到的是青铜器,原本是要以殷商时期开始铸造的青铜器来做为歌名,以青铜的厚实来象征爱情的坚真;以千年斑驳的铜锈来比喻世事的沧桑;以器皿上难解的铭文来阐述誓言的神秘。但刚开始落笔时却发现杰伦这首“青花瓷”的曲调温柔委婉、淡雅脱俗,以至於我脑海中浮现的全是烟雨江南的画面。又因当时的青铜器也同时制作成杀敌的兵器,这显得“青铜器”这三个字太过厚重笨拙,充满厮杀的硝烟味,于是尚在构思中的歌词尚未落笔便已放弃。

后来我再选定宋朝时曾盛极一时的汝窑瓷,主要是因为它的珍稀度。因为战乱的关系,与釉料配方与烧制过程的窑变等因素,全世界现传世的汝窑珍品竟只有70余件,堪称国之重宝,弥足珍贵。但问题又来了,因为纯正上品的汝窑,只有一种颜色,就是“天青色”,完全没有任何花俏的纹饰,而且造型简单素雅,在我看来犹如现今极简主义大师的作品,虽有一种朴素的内涵,与经久耐看的质感,但总觉得不足以形容诡谲多变,爱恨兼具的爱情。虽然最后还是没有用汝窑当歌词名,但我在收集写作资料的过程中,却因为一句“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词句,触发我灵感而写下副歌的第一句“天青色等烟雨”。此话据传语出宋徽宗,因当时的汝窑专供宋皇室使用,而窑官将汝窑瓷烧制完成后,请示宋徽宗为其色定名时,徽宗御批:“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此后,天青色即为汝窑瓷钦定的颜色名。(此句另有一说为五代后周柴世宗所说)但后来我还是放弃用汝窑当歌名,除了因为它的特性不适用於缠绵悱恻的爱情外,汝窑的名字也稍嫌不够凄美。几经转折,最终歌名才确定用初烧於唐代至今已绵延一千多年为中国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外销艺术品—“青花瓷”。当初当我确定了“天青色等烟雨”的歌词后,没多久就又顺手写下副歌第二句“而我在等你”,於是副歌第一行的关键词即孕育而生:“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因我歌词里所描述的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出现的,它必须耐心的等待一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雨,才能够在积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颜色出现。因为雨过天晴后才会出现天青色,先降雨才能有天青,但我倒过来说,想看到天青色唯有先等待下雨。还有,之所以用“烟雨”,而不用“下雨”,则纯粹是因为烟雨的意境比较美。而我用“天青色等烟雨”此句来对仗较为白话的一句“而我在等你”,一连用了二个“等”字,是为来强调爱情里最无力的无奈就是“等待”。换个散文式的说法就是:“那天气的变幻莫测,那里是我们平凡人所能掌握的呢?想看到纯净被雨洗涤过的天青色,就只能耐心的等待骤雨自然的停,就如同我也只能被动而安静的等待著不知何时才会出现的你。”这首青花瓷里还出现“芭蕉”这个歌词里较不常出现的植物,实在是因为个人对“芭蕉”这款植物的莫名喜爱,情有独钟。就像椰子树会让人联想南台湾,棕榈树等同於热情的海滩,仙人掌的场景则理所当然在沙漠一样,不知怎地,对於“芭蕉”我就自然而然的会联想起宋词中烟雨江南里的苏州林园。如李煜的长相思里就有“……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棵,夜长人奈何。”其实你只要仔细观察宋词里常出现的植物,“芭蕉”出现的频率还颇高。另外日本著名的俳句诗人松尾芭蕉,也是取芭蕉为自己的别名,这又让芭蕉这植树增添些文人气质。

还有顺带一提的是“惹”这个字在歌词中的用法,是我从六祖慧能那句著名的谒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中,得到的体会。因为“何处惹尘埃”其实也可写成“何处“沾”尘埃”,或“何处“染”尘埃”,但因为沾与染的语意都没有“惹”来的强烈,沾与染只是一种与他物接触的用词,但“惹”字却有不请自来的招惹之意,主动性很强,比较具侵略与戏剧性。也因此,我用“门环惹铜绿”,而不用“门环染铜绿”;还有另一句歌词我也是用“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也不用“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遇见”你”是同样的道理。其实在“南拳妈妈”的《花恋蝶》中我就已经用了“惹”这个字,在第一段歌词里“幽幽岁月、浮生来回、屏风惹夕阳斜..”,我用“屏风“惹”夕阳斜”来表示夕阳西下时因屏风的阻挡斜射进屋内的光线,而不用“屏风“遮”夕阳斜”。

最后,关於“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的词意,在此容我再累字赘语的解释一下;一场大雨后满园的翠绿,空气里充满湿润的水气,芭蕉叶上滚动著晶莹的雨滴,此时此景,最是诗意;还有那历经风霜风吹雨打后,依旧镶嵌在门板上只是多了些锈蚀斑驳的铜环,最富古意。我先用“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这段文言词句以景入情,然后再承接较为白话的下一段“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以为对仗。因为芭蕉与门环都是静态的实物,只能被动的等骤雨,等岁月侵蚀后慢慢氧化的铜绿;但人称代名词的“我”却跟芭蕉与门环不一样,因为“我”是可以自由移动的,於是我偶然间经过江南小镇邂逅“惹了”你,并不是被动的等你了,而是主动的去认识你。所以虽然同样都是用动词的“惹”,但其主动与被动性却迥然不同,而且在这段词里我一连用了三个“惹”字,字义相同,用法却不同,饶富趣味。总之这首歌写的很辛苦,但也很有成就感。

是的~青花也是一种花~常通清花

福州的土特产有哪些

年龄在5周岁(含)至12周岁(不含)的儿童办理无人陪伴儿童服务即可自己坐飞机,年龄在12周岁以上可以单独坐飞机。为确保无成人陪伴儿童安全、顺利乘机,年满5周岁未满12周岁单独旅行的儿童必须办理无成人陪伴儿童服务相关手续后,航空公司方可接受运输。飞机:是指具有一具或多具发动机的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飞机是20世纪初最重大的发明之一,公认由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他们在1903年12月17日进行的飞行作为“第一次重于空气的航空器进行的受控的持续动力飞行”被国际航空联合会所认可,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自从飞机发明以后,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开启了人们征服蓝天历史。

广东省民间工艺种类

1.石雕\`&]gdwh`*\=.Com.Cn

石雕在广东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旧、新石器时代,石器加工是岭南原始先民谋生的手段。在珠江口的香港、澳门、珠海发现多处岩刻,以复杂的抽象图案为主,采用凿刻的技法,尤以珠海南水镇高栏岛岩刻为巨,最大的一幅高3米、长5米,明文凿刻,线条清晰,从复杂的线条中还可辨认出人物和船刻。据研究,该处岩刻年代约为公元前1000年,是青铜时代的作品。南越王宫署遗址发现有多根四方基座八角棱柱形石栏杆,是中国建筑史上目前已知最早的石栏杆构件。南越国御苑遗址,以石板作冰裂纹精工铺砌的石池、婉蜒曲折的石渠、巨大石板架设的石室以及多种石构件,为中国秦汉遗址所首见。南越王赵昧墓,是迄今所知岭南规模最大的石室墓,墓室巨石重达2.6吨。墓中出土的244件(套)的玉器,其中包括71件玉壁以及两件青玉圆雕舞女、l件浮雕卷云纹的青白玉雕角杯,还有丝镂玉衣、龙虎并体玉带钩,龙凤纹重环玉佩、兽首衔壁,均可谓精美绝伦的珍品,反映了当时加工玉石的高超工艺水平,可见南越国已掌握了开料、造型、钻孔、琢制、抛光、改制等手法以及镶嵌工艺。在南越王墓中,还发现滑石烤炉、耳杯、猪、枕以及石砚、研石。砺石及磨制精细的石斧等。说明石雕也是被重视的工艺。\`&]gdwh`*\=.Com.Cn

石材坚实,耐风化,因而,在岭南建筑中,除了石塔、石桥、石坊、石亭、石墓,更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构件和装饰上。大体分为三类:一是作为建筑构件的门框、栏板、抱鼓石、台阶、柱础、梁枋、井圈等;二是作为建筑物附属体的石碑、石狮、石华表以及石像生等;三是作为建筑物中的陈设,如石香炉、石五供等等。\`&]gdwh`*\=.Com.Cn

广东石雕工艺以粤东见佳,以潮州石雕见精致。潮州开元寺大殿围廊唐代石栏板,与潮阳灵山寺唐大颠祖师墓塔须弥座束腰石刻风格皆典雅凝朴。开元寺内的唐代石经幢,为国内罕见的唐代大型石经幢。潮安宋代王大宝墓前石像生石武将高达2.33米。威风凛凛,石狮高1.46米,昂首挺胸,造型夸张。潮州明建凤凰塔塔座珍禽瑞兽石浮雕表现手法仍呈浑厚简洁之风格。至清代,潮州石雕风格为之一变,由浑朴变为精致,由浅浮雕为主改进为深浅浮雕与透雕结合,工艺水平大为提高,饲堂、府宅、会馆争以石雕竟奇巧。今存于广东民间工艺馆的清未潮州石雕老鼠荔枝葡萄石雕,为建筑物上构件,高78厘米,青色花岗石雕成,以深浅雕结合,雕出一群老鼠在荔枝、葡萄丛中偷吃果实,老鼠动态各异,生动有趣,葡萄藤蔓缠绕,技艺十分精湛。华侨陈旭年所建潮安彩塘镇丛熙公祠,耗资26万元,历14年功夫始建成,集中了石雕艺术之精华。公铜门楼设有一对大抱鼓石、一对石狮子,屋架为石质斗拱,梁枋两端为镂空石雕,以花卉虫鸟。人物走兽为题材。两条喷水柱磨制得光滑如镜。檐前垂花柱别出心裁地刻倒挂花篮,层次复杂,剔透玲珑。四幅贴壁石刻,分别以渔、耕、樵、读,花鸟虫鱼为题材,一幅之中,有土农工商25个人物,出没于山村曲径,穿插于亭台楼阁,神态各异,散聚有致,富有生活气息。其中匠心独运地采取了镂空手法刻成石网绳、石牛索,极尽工巧。潮州明清代所建石牌坊,多达110多座,仅太平路千余米之路段,便有47座,形体高大,工艺精致。\`&]gdwh`*\=.Com.Cn

粤中石雕,以石柱础、石坊、石狮为主。广州博物馆曾经展出过南汉石墩,座底方形,上部刻圆面,径约一米,环绕圆面刻出十数只狮子,首皆朝外,形象粗犷,艺术风格明显受西亚艺术影响。南汉主刘垄晚年“作南戴柱皆通刻镂础石,各置炉燃香,故有气无形”。如此巨大又雕刻生动之座墩,可以想见彼时建筑之宏伟和手工水平。光孝寺大殿后廊平台勾栏有13根砂岩望柱上保留了宋代石雕狮子,高45厘米,胸前围一宽广的绶带,中悬响铃,作凸胸蹲坐姿,前肢或踩绣球或抚弄小狮,姿势不一,毛发蓬松,尾巴长满茸毛,盘曲于后肢之下,其造型受北方影响尚深。镇海楼前存有广州明代最大的红砂岩石狮,这对石狮原置双门底前,民国元年(1912)拆城开马路,移至今址,高224米,连座通高2.86米。体态肥大,阴刻狮毛,头如蟾蜍,双耳尖耸,咧嘴露齿,威猛不足,温顺有余,十分古拙,民间艺术韵味甚浓。同属明代的揭阳仙桥郑氏家庙前石狮,已经显示出更多艺术加工的活泼姿态和精良的雕刻技术。狮身细长,轻抚幼狮,体态昂扬,呈优美的外轮廓曲线。清代岭南的石狮,已经形成特有的风格,形象装饰化,更具有浪漫色彩,较之北方石狮憨态可掬,少威严凶猛,多喜庆气氛。广州市人民公园内,有清顺治年间用肇庆星岩白石雕成的一对石狮,原为靖南王府之物,为高要工匠开凿。雄狮踩球;雌狮与胸前、后背各一幼狮玩耍。石狮高1.9米,立于1.62米高的石座上,很有气势。清巡抚公署内的一对星岩白石石狮,高度大小与靖南王府石狮相同,在圆雕的躯体上以深、钱雕及线刻,刻划出卷毛,整体造型浑朴有力,与后期一般岭南石狮的秀丽玲珑风格迥异。广东迎宾馆门前置一对清末石狮,系从天成路晏公街迁来,雄狮怀中抚抱一大彩球,口街彩带,肩挂一大串响铃,嘴口以三弯线刻划。雌狮右前肢抚着一只站立扭头欲跃的小狮及一蹲伏幼狮,情意亲切。这种法式,\`&]gdwh`*\=.Com.Cn

常见于晚清广东石狮。清代石雕之精雕细镂,线条流畅,密而不乱,精美绝伦,在今存华林寺前星岩白石塔之基座上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广东各地存有一批饶有特色的古代石狮。南雄博物馆门前一对红砂岩雕凿宋代石狮,各高1.2米,形体修长,雄狮张口侧头左前脚踩石球,雌狮矜特慈爱,右前脚抚一小狮,神态生动,不落俗套,是宋刻珍品。龙川存有宋衙署内石狮子,高16米,身躯高大,线条粗犷有力。德庆学宫院内现有一对麻石狮,颜色黝黑,凸胸昂首,有南北朝雄健气概。现在清代石狮数目较多,吴川。佛山等处的石狮工艺精致,风格成熟。石雕也有其他动物形象。徐闻前山圩可见古代石狗、石龟、石猴、石狮,以石狗数目为多且有特色,大者与人比高,小者如猫,或凶恶或温驯,无一雷同。石狗在雷州半岛农村几乎村村可见,多少不一,多者一村有一二十条,置于村口、树下、门前、天并乃至居民窗户顶部飘板上,最早为宋代雕制,衍至当代,应是图腾崇拜遗制。\`&]gdwh`*\=.Com.Cn

石雕精品也见于其他品类。罗定分界镇于露出地面的石头上刻成0.97米直径的圆面,凿出8片覆莲花瓣,很可能是佛像石座。连平紫云庵旧址,存有13尊明代石雕罗汉像,雕工细腻,比例准确。肇庆崇趋塔、高州宝光塔、潮州凤凰塔塔基浮雕图案以及潮安三元塔各层塔心室藻井上的石刻浮雕图案,题材丰富,雕工精湛。兴宁学宫大成殿前御路石雕“游龙吐珠”,高浮雕游龙蜿蜒出人石壁,构思巧妙。饶平王饶古城城隍庙石雕人物浮雕,镇泽镇石井村石砌望柱栏板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图像浮雕,柘林镇天后官门上16幅花鸟图案石雕,皆栩栩如生。顺德杏坛镇逢简村明远桥栏板花纹及望柱上石狮形象,杏坛镇古粉村爱日桥栏板雕刻的龙凤牡丹及佛八宝等图案,均是精致的明代建筑装饰石雕。佛山孔庙红砂岩照壁,原置于“忠义第一社”内,高2.62、宽2.27米,浮雕麒麟,刻制年代不详,古朴有神。德庆悦城龙母庙的门楼、牌坊、栅门以及内庭,遍饰石雕,被誉为石雕艺术的殿堂。山门、香亭的清代皤龙花岗石柱,采用深雕和透雕工艺,盘龙鳞甲毕具,口中珠滚,轻灵通透。龙柱之巨者,当数现存佛山博物馆院内改装为华表的龙柱。原置社亭铺药王庙,高17.8米;柱础直径0.9米,花岗石质,高浮雕,部分镂空,民国《佛山忠义乡志》谓其“非近世工匠所能造”。客家祠堂前较为常见的是石刻旗杆,平远黄畲乡南龙村之清代花岗石楣杆,通体浮雕黄龙盘缠而上,柱顶作清代官帽式,高达15米。石华表较多见于墓道、祠庙之前。广州仁威庙前、南海神庙内、黄花岗烈士陵园墓道,均置有石华表,刻制时间在清代至民国,浮雕盘龙,腾云喷水,艺术性极高。建筑构件的石雕,除了石柱,还有石梁机石栏板、石基座以及石柱础等。岭南庙堂的石栏板及须弥座束腰雕刻,由唐至明代,风格均较粗犷简朴,到清代也一变为繁褥精致,以广州陈家调之栏板、南雄广州会馆之大门次间月梁之装饰为典型。石柱础造型各异,有方形、圆形、亚字形、八角形、六角形,也有覆缸形、腰鼓形、花篮状等,充分体现了岭南工匠的创造力。\`&]gdwh`*\=.Com.Cn

\`&]gdwh`*\=.Com.Cn

2.木雕\`&]gdwh`*\=.Com.Cn

岭南木雕作为工艺品出现,始现于广州两汉前期汉墓出土的木船模型和划船俑。木船涌以圆木加工,寥寥数刀,已经能够很立体地表现出人物脸部眉眼、鼻、两颊,传神勾勒出划船人弯腰用力之态势。表现出岭南先民木雕工艺的功力。\`&]gdwh`*\=.Com.Cn

广东木雕分为广州木雕和潮汕木雕两大流派。广州木雕以实用为主,主要用于建筑饰件(花衽、花罩、门窗)和红木家具。主要产地为以广州作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及西江流域一带。潮汕木雕以金漆木雕最为出名,主要用以装饰厅堂、神龛座件、橱柜门饰等。祠堂、会馆、庙宇及府邪的梁架封檐板,都是广州木雕和潮汕木雕重点装饰的部位。\`&]gdwh`*\=.Com.Cn

潮汕木雕始兴于唐,发展于宋明,盛行于清。现潮州开元寺内,挂有唐代木鱼,宋代政和四年(1114年)本龙(悬挂铜钟用)。明代,潮州府衙正门镇海楼上有三套栏杆,共计108根木柱的望柱上刻有木雕小猴108只,形态各异。镇海楼后被焚毁,府楼猴难逃其厄,现仅存3只。1只由省博物馆收藏。2只由潮州市博物馆收藏,一双手抱膝,闭眸沉思;一左手搂膝,右手挖耳,活泼逼真。今藏广东民间工艺馆的清代潮州红漆木雕香炉罩,连座高35.3厘米,呈正方形,罩的三面及底座雕刻非常精细,有一面为将军与王爷狩猎图景。罩的四边分别精雕“松鼠菩提、“鸣蝉葫芦”、“蝙幅南瓜”等纹样。底座四边望柱雕有狮子、莲花,围栏镂雕各种花鸟。纹饰细致复杂,多种技法娴熟结合,在有限的范围内精心布局复杂的场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地。明代以后,在原来基础上兴起潮州金漆木雕。金漆木雕分为深、浅浮雕和通雕、圆雕,注重采用多层镂空技术,与浙江东阳木雕并称中国二大木雕品种。今存于开元寺内的明代金漆木雕千佛塔,高2.58米,采用圆雕手法,六角七层,层层有佛像,塔基刻有唐僧取经故事,细腻精彩。清代潮州木雕鼎盛,乾隆年间,庙宇相堂遍布潮汕各地,栋梁牌匾、门窗家具,尽如雕饰,潮州城南堤外青龙古庙梁架装饰半边蟹篓,相传为著名木雕艺人黄开贤所作。晚清金漆木雕精品,当数潮安彩塘金沙乡的资政第、潮州义安路铁巷的已略黄公祠。已略黄公祠建于清光绪年间,其正厅门楣、主座、头进屋架,满饰剔透玲政的金漆木雕,题材有狮、龙、凤等祥瑞动物,又有历史故事,如“铜雀台”。“涨羽煮海”、“水淹金山寺”等,斗拱刻成飞凤,似将屋梁举起腾空而去,雀替刻成连枝花卉透雕。千姿百态,既美化整体,又起了穿插勾连撑架的建筑功能。横梁上施以金漆画。整座梁架成为一件层次丰富、金碧辉煌的大型式艺品。\`&]gdwh`*\=.Com.Cn

潮州金漆木雕作为建筑装饰和摆设,其特点是通透、华丽、精致。今存于潮州博物馆内有《水族图》缠罩,反映了以水为题材的地方特色,充分地利用了透雕的表现能力,在水草、荷花之间,鱼、龙虾、蟹、螺,或游戈、或潜行、或爬动,生气勃勃。藏于潮州博物馆内的木雕挂屏,采用通雕手法,在高约60、宽约38厘米的画面上,仅人物就有45人,场面复杂,层次分明,极力渲染欢乐气氛。浮雕《湘子桥图》,在两幅各高约54厘米、宽32厘米的木板上,独具匠心地刻出“十八梭船甘四洲”的湘子桥全景,桥上亭阁、镇水锉牛、东门城楼,尽收其中,还有神态各异,身份不同的25个人物,显示了潮州艺人善于在方寸之中布局,充分利用深浅浮雕、通雕等技法表现丰富层次的景物。故事的技巧特色。神器装饰是金漆木雕地方色彩特别浓郁的一个传统门类,藏于潮州博物馆的清光绪年间金漆木雕神轿,高工1.1米、宽0.8米,由近百块金漆木雕小品构成,有轿围屏、交椅围、中盘、下盘、轿脚狮和花牙等。雕刻内容有博古图、水族图、水淹金山寺、八仙过海等,最高处刻双龙抢宝图案。藏于广东民间工艺馆的潮州金漆木雕神亭,高2.1米、底部80见方厘米。为游神时所抬的神器。重檐歇山顶建筑模式,自上至下装饰满各种图形,突出《封神榜》中的姜子牙、黄飞虎、雷震子、托塔天王等戏剧性情节和人物。藏于潮州博物馆的清光绪年间神龛,高达3.25米、宽1.78米、深1.25米,由80多块金漆木雕和20多幅磨金漆画装饰,灿烂辉煌。\`&]gdwh`*\=.Com.Cn

广州木雕一开始较为擅长于圆雕人物。1950年在广州光孝寺三宝佛腹中发现唐代木雕罗汉像,体形肥硕,面部丰满,微笑和蔼。用琉璃珠镶嵌眼球,长耳垂肩,盘腿跌坐。绿衣朱裳,衣服纹褶轻快而富于弯化。左手捋衣袖,右手上举打手势,可惜已残缺。同时发现的唐代木雕信上像,造型特点类罗汉像,眼珠也是镶嵌琉璃球,闭嘴张目,昂头看天,右手抚股,母指轻触肚皮,若有所恩,左手已缺。线条简练富表现力,造型富有生活气息,反映出当时的技巧已相当成熟。现存于曲江南华寺的360尊北宋木雕罗汉像,从像上所刻铭文,可见这批木雕罗汉像是雕造于广州。其艺术成就十分卓越。木料多采用柏木,也有楠木、樟木或檀香木的,每尊造像都是用整块木坯雕成,高度在49.5~58厘米之间,直径23.5~28厘米。每尊佛像都是底座和坐像组成,在这有限的范围中,设计出姿态不同、生动传神的罗汉形象,不仅坐式、手势变化多样,而且长幼肥瘦,形貌各异,神态不同,肌肉、衣纹富于质感,可以看出是与光孝寺三宝佛腹发现的唐代木雕罗汉像一脉相承的。明清以后,广派木雕向建筑装饰和家具陈设上发展。广州陈家祠内头门黑漆雕花梁架承檀,头门后柱间设4扇抽木屏门,双面镂刻渔樵耕读及历史故事,主体建筑聚贤堂内12扇柚木屏门双面镂雕历史故事,后进5间中堂和两侧3间厅堂均有大型花罩,雕刻均十分精美。广州城隍庙,前廊梁架做工尤为精细,承托卷棚檩子的异形斗拱、墩木、梁枋出头等构件雕有姿态生动的戏曲人物、编幅、寿字、鳌鱼及卷草纹饰,梁枋出头上以木雕狮子身背异形斗拱,别具一格,番禺余荫山房、顺德清晖园饰件,也有不少木雕佳作。广派木雕也有金漆木雕。广州仁威庙的头门梁、杭、驼峰、雀替,均做成木雕工艺构件,正殿承托梁架的驼峰,斗拱,支撑梁檩的叉手、托脚等砍削得精细、别致,驼峰分别雕成梅雀、麒麟、龙门等吉祥纹样;遍施月梁、明间两金柱间的跨空枋,雕有八仙等人物;所有的梁枋底部雕有花纹,连檐板都雕刻有精细的戏曲人物故事。木刻均施金彩。清代广派木雕在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流域十分流行。用于亭台楼阁、厅堂的装饰,主要有花衽、花栏、门廊、花罩、挂落、梁枋、檐板、花舫(紫洞艇)、神台、门窗、藻井、屏门等。内容包括人物故事、鸟兽花木、博古书画,无所不有,尤擅长于表现菩提缠竹、玉兰紫藤等网络复杂、图案新颖,富有岭南地方特色的题材、佛山祖庙庆真楼荔枝挂落,一颗颗累累荔枝果实,悬挂在翠叶丛中,宛若置身荔枝园中。清末光绪年间,广派木雕以“三友堂”最有名气,原由许、赵、何三位木雕师傅合伙经营木雕,后分为广州“许三友”、佛山“何三友”和三水“赵三友”三处,其风格粗壮豪放、夸张洗练,刀法利落,不易损坏。广派木雕盛期代表为佛山装饰木雕。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参加木雕行会的有18家,宣统二年(1910)全行业聚会包括学徒在内木雕工人有148人。民国初年,佛山较著名的木雕店号有广华、成利店、聚利、恒吉、三友堂、泰隆、合成等。传世的主要作品今集中于祖庙博物馆内,如清代黄广华造漆金木雕大神案、金木彩门,成利店造漆金木雕大神案,泰隆造三山屋木雕龙首六角宫灯、大屏风、万福台等。万福舞台的隔板最为辉煌,木雕共六组,均装置于分隔前后台的隔板上,内容为八仙、三星拱照、降龙、伏虎、大宴铜雀台等。全部漆金,雕工豪放,刻划传神。祖庙三门的前檐花衽,长31.3米,为光绪二十五年(1899)泰隆造共分14段,均雕刻人物故事。三门后檐花衽为聚和造,规模不及前檐而雕刻颇精,内容为郭子仪祝寿,是多层高浮雕。黄广华造金木雕大神案,长3.3米,宽1.3米,正面神龛式多层楼空金漆木雕,共雕刻人物126个,上层为荆轲刺秦王,下层为李元霸伏龙驹。下层场面中还雕刻了几个戴高礼帽,身着燕尾服,被打翻在地和跪拜献表的洋人。神案背面为松鹤延年大幅木刻,黑漆描金。神案两侧金漆高浮雕侏儒托瓶,所雕侏儒形象为洋人。黄广华造的金木雕彩门,通体雕刻人物故事,中段赵美容伏飞熊,也有外国侵略者被打翻在地的场面。表现了鲜明的时代气息。\`&]gdwh`*\=.Com.Cn

\`&]gdwh`*\=.Com.Cn

3.砖雕\`&]gdwh`*\=.Com.Cn

近海地区,因砖质易受海风腐蚀、风化,故砖雕较为少见。广州附近及西江、北江流域中游则较为常见,多用于门额、埠头、墙头、栏杆、神龛楣边、天井照壁及通花漏窗。\`&]gdwh`*\=.Com.Cn

砖雕按技法分浅浮雕、高浮雕和透雕,按规模分组合砖雕(先单个注模,然后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和单块砖雕。组合砖雕一般用于墙头、柱头、照壁等大面积的装饰,大者需数百块砖雕组成。单块砖雕则常镶嵌于神龛边框或相饰、座饰等处,多为花卉鸟兽之类的图案。在岭南出土的汉墓砖有花纹纹饰,晋徒有铭文,这些多为模印;也有少数划刻。广州出土的太原王夫人墓志铭,刻于隋大业三年(607),可以视为砖雕的滥题。海康元墓出土线刻砖,有神祗、动物,已属艺术创作,但人物形象较为呆板,这大概与刻划的对象有关。而作为有深浅层次的砖雕相传始于宋代,这一时期中原砖雕已达到相当高水平,从墓室饰砖可以看出,但岭南现存建筑物上砖雕最早为元代雕制。初时只为浅雕,人物形象不大突出。番围石楼镇善世堂大堂正面左右的两侧墙上,各有一个砖砌的镂空大花窗,花窗四边镶有人物、花卉图案的砖雕组群,是保存较完整的明代砖雕组群。现置佛山祖庙郡马梁神牌坊,是明正德十六年(1521)所建的4柱3楼牌坊。正楼、次楼为砖雕砌建,刻有花鸟、人物、花卉,形象简练,刀法生动,反映佛山明代砖雕已达到较高水平。广州钟落潭曾氏大宗祠大门墀头砖雕,祠内石牌坊上嵌5跳卷叶形砖雕斗拱,为清乾隆年间所制,是砖雕中较早之实物。岭南砖雕当推陈家祠正面墙头6幅大型砖雕为著称。每幅高度2米,宽度约4米,由质地细腻的东莞青砖精雕细刻拼接而成,主要内容为聚义厅、刘义庆伏龙驹,也有瓜果藤蔓、书法条幅。陈家祠砖雕出自南海、番禺的黄南山、杨鉴廷、陈兆南、梁澄、梁进等著名民间艺人之手。佛山祖庙砖雕规模也较大,分别设置于钟楼和鼓楼北侧墙壁,都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郭连川、郭道生合作雕刻制品。两套作品的规格大小、制作手法和风格一致,各高1.82米、宽2.6米,内容分别为牛皋守房州和海公大红袍。较之北方砖雕的粗扩、浑厚,广东砖雕显出纤巧、玲拢的特点,采用精制水磨青砖为材料,往往雕镂得精细如丝.习惯称之为“挂线砖雕”。雕刻手法多以阴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穿插进行,精细者可达七八层,造成景致深远的效果,雕成的花卉枝叶繁茂,形如锦绣。戏曲人物衣甲清晰。在不同时辰日光照射之下,还能呈现出黑、白、青灰等不同色泽,高光部更烟烟生辉,画面富于起伏变化。\`&]gdwh`*\=.Com.Cn

\`&]gdwh`*\=.Com.Cn

4.陶塑\`&]gdwh`*\=.Com.Cn

在英德、始兴、南雄和南澳等地的原始社会遗址发现广东最早的陶器,距今约7000~8000年,是红褐色或黑褐色的夹砂粗陶。有了陶器,即使是日常用具,也有造型艺术的要求、距今5000—6000年前,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贝丘及沿珠江口的沙丘遗址出现了彩陶,反映了制陶工艺的进步。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窑,在曲江、韶关、始兴、兴宁、普宁等地仅有发现,陶器表面的花纹装饰已相当美观,多用陶拍加工出各式各样的几何形花纹。屹今发现的最早的陶塑艺术作品,见于增城西瓜岭战国早。中期遗址,出土有陶鸡和陶马。前者高10厘米、竖冠睁目,颇为神气;后者残长11厘米,头脚已缺,仍可见鬃毛纷披的矫健体姿。在深圳、香港也发现有这一时期陶塑动物残件。至西汉前期墓葬中已见有陶制犀角、象牙模型,最大的陶象牙长49厘米,陶犀角长17厘米,底均挖空呈喇叭形。出土的这一时期陶壶铺首,兽头眼、鼻、耳、置免造型有较多的变化,装饰性很强,其源可能出于仿岭北传人的青铜器。西汉中期墓出土有陶灶、井、仓、屋模型。西汉后期墓出土有双狮形座、虎子及猪、牛、狗、鸡、鸭等模型。这些都是陶塑的早期作品。东汉后期陶井模型,井亭攒尖顶置有张翅昂首之鸟,是最早附饰于建筑物的装饰性陶塑。广州光孝寺出土的南朝莲花瓦当,花瓣两层,每层8瓣,花瓣莲蓬丰满、规整而不失韵气生动。中山五路出土的唐代兽头砖,造型可与唐长安大明宫出士兽头砖媲美。这些都是屋顶建筑构件,有很强装饰艺术性。从一开始,陶塑对建筑物装饰的部位就在屋脊上,与陶制件不怕雨淋日晒的特性有关。陶塑瓦脊,主要流行于粤中地区的庙堂上,清代至盛。佛山祖庙共6条陶塑瓦脊,分别在三门、前殿、前殿两廊,大殿和庆真楼的屋顶上,以石湾文如壁造的三门陶塑瓦脊为长,长30米、高1.8米,正面各段内容分别为舌战群儒、姜子牙封神、甘露寺,塑有人145个物;背面为郭子仪祝寿,塑有149个人物。其他各脊陶塑也均为双面,内容有哪咤闹海、穆桂英挂帅、天官赐福、鹊桥会等。岭南陶塑瓦脊以广州陈家祠最为壮观。各进厅堂、连廊、通巷之屋脊上遍饰陶塑。厅堂上的瓦脊两边巨大的鳌鱼、狻猊、凤鸟令人注目。聚贤堂上之陶塑最长,长27米,高约3米多,饰以尉迟恭金殿争帅印、群英会、桃园三结义、郭子仪祝寿等场面。亭台楼阁高低相望,背景又有瀑布、山陵,两面各塑大小人物、动物300多个。陈家祠陶塑系石湾文如壁店造。文如壁是顺德人,康熙年间石湾陶塑名工,其子孙沿用老字号设店,光绪年间广东各地不少建筑屋脊瓦脊都有文如壁店作品。陶塑瓦脊极为富丽,现存还有德庆悦城龙母祖庙、三水胥江祖庙、东莞埔心村康王庙、顺德大良西山庙等处。东莞康王庙修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屋脊陶塑的108个水路好汉陶塑栩栩如生。屋脊陶塑之饰不止见于粤中。清代重修揭阳榕城北帝庙屋脊陶塑背景之楼阁亭台高达三层;现时改成粤东风格的船形脊,尽失当日风采。粤中陶塑瓦脊具有的特点:一是突出人物在场面中的主体位置,“人大于山,水不容泛”,而楼台也极似戏曲中的背景,只简化到主要特征。人物头部比例较大,动作较大,脸部用不上釉的黄赤色土塑成,喜怒表情明显,上部一般外倾。二是色彩鲜艳,在太阳底下闪耀釉光,经过雨水冲淋之后更加鲜丽。总之,适于远观也可近赏,使庙堂有一种浓缩历史的感觉,所塑题材为百姓喜闻乐见而有亲切感,使庙堂与民俗更为接近。\`&]gdwh`*\=.Com.Cn

比陶塑更为高级的有琉璃脊。广州沙贝名贤陈大夫祠牡丹花琉璃花脊,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英华店造,是广东现存最早的琉璃瓦省之一,花枝唯妙唯肖。\`&]gdwh`*\=.Com.Cn

\`&]gdwh`*\=.Com.Cn

5.灰塑与泥塑\`&]gdwh`*\=.Com.Cn

发塑在民间又称灰批,是用石灰、麻刀、纸浆和铁丝等塑制而成的饰件。常用于脊饰和檐下、门楣窗框等部位以及亭台牌坊构件。灰塑可作成多层次的图像、浮雕和单体圆雕,涂上鲜艳的色彩后,艺术效果接近陶塑,而制作更为方便,因而在明代广东各地的建筑物已多有运用,清代更为普遍流行。也以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三水胥江祖庙、悦城龙母祖庙等处的灰塑为出色。建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的佛山祖庙褒宠牌坊,是现存有发塑雕饰的较早期作品。始建于明代的顺德大良西山庙饰有大量造型生动的灰塑。陈家祠屋脊灰塑累计总长225米,高度平均为0.9米,规模之大为岭南地区之冠。灰塑除了人物、花卉图案造型以外,还常见有几何纹样饰以屋脊、檐下等处。如肇庆苏氏宗词的万字回水纹灰塑、德庆院芳莫公桐的正脊获纹灰塑以及惠东平海古城明代民居屋檐下的几何纹灰塑等。\`&]gdwh`*\=.Com.Cn

\`&]gdwh`*\=.Com.Cn

6.嵌瓷\`&]gdwh`*\=.Com.Cn

这种装饰流行于粤东一带,俗称“聚饶”、“贴饶”或“扣饶”,为罕见的地方工艺,创始于明代,盛行于清代。初时只是利用碎陶片在屋脊上嵌贴成简单的花鸟图案装饰。清末,随着陶器生产技术的改进,瓷器作坊为嵌瓷工艺专门烧制低温瓷碗,彩以各种颜色,供剪裁镶嵌成平贴、浮雕或立体的人物、花鸟、虫鱼、博古等,装饰于唐宇、祠里、亭台、楼阁和民居的屋脊、屋檐、门楼和照壁上。制作的方法,用石灰、红糖和草纸调匀成灰浆,钳剪彩色瓷片镶在灰泥表面,拼接成各种图画。立雕要用铁丝先扎好骨架,用灰浆塑好堆成,再以瓷片嵌贴面成。\`&]gdwh`*\=.Com.Cn

潮汕嵌瓷坚实牢固,经风雨而不褪色,层次丰富立体,色彩绚丽斑斓,尤适于表现花鸟人物。在塑造题材上,多以吉庆、祥瑞为表现内容。通常在屋脊正面饰双龙戏珠、双凤朝牡丹,脊头屋角以戏曲故事人物为立塑,尤其是武将袍服更显嵌缀之工细。照壁上的嵌瓷,常见的有麒麟、仙鹤、梅鹿、狮象、龙虎等。清代,潮汕民间嵌瓷艺术已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上,不但流行于潮汕地区,还流传到东南亚各地,泰国曼谷的郑王塔,就是一件巨型的嵌瓷艺术品。潮汕地区古建筑上原有嵌瓷装饰现已几乎荡馨。近年一些修复的庙宇、亭阁也采用了嵌瓷工艺,使这门民间建筑饰工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