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锦鲤鱼的头上起白点了怎么办啊

admin

我的锦鲤鱼头上起了白点怎么办

有两种情况,一是小瓜虫;二是有口丝虫引发霉菌。解决办法,鱼缸的话用3%海盐水浸泡,或者,用甲基蓝浸泡,可到鱼药店购买,按说明书操作。记得加药后一定要爆氧

锦鲤鱼头上和身上均出现白色小块,该如何解决

症状:初期症状是锦鲤胸鳍和身上出现小白点,且迅速向全身蔓延。后期身体表面尤如覆盖一层白色薄膜,体表粘液增多,体色暗淡,鱼体消瘦,游动缓慢,常群集于角落或礁石处不断磨蹭,试图摆脱寄生虫。如果寄生虫在锦鲤鳃内,则致使其无法吸收氧气,即使是大型鱼有时也会死亡。

锦鲤鱼的头上起白点了怎么办啊-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病源及感染原因:病原体是一种名叫小瓜虫的绒毛虫,小瓜虫繁殖适宜水温为15~25℃,当水温降到10℃以下或升到28℃时,虫体发育停止。

治疗:

发病初期将水温提高2~4℃,突然升温使小瓜虫死亡,达到不药而愈的目的。

如果水温初期在27℃以上,锦鲤仍患上了白点病,除采用升温的办法外,还可以用浓度为0.05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或2ppm的亚甲基蓝溶液对鱼体进行药浴,连续数天,直至病情好转。

我的锦鲤鱼头上长白点

我的锦鲤鱼头上长白点

小瓜虫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小瓜虫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面板、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严重时鱼体浑身可见小白点,故称白点病。它引起体表各组织充血,鱼类感染小瓜虫后不能觅食,加之继发细菌、病毒感染,可造成大批鱼死亡,其死亡率可达60%~70%,甚至全军覆没,对养殖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目录

介绍

小瓜虫的生活史

治疗病状药品

主要成份

治疗与小瓜虫生存环境

经验总结介绍

小瓜虫的生活史

治疗病状药品

主要成份

治疗与小瓜虫生存环境

经验总结

展开编辑本段介绍

鳗鱼感染小瓜虫后,三类苗增加,畸形率高,免疫力下降,易造成继发性感染,发生脱粘败血。

编辑本段小瓜虫的生活史

1.滋养体阶段:从小瓜虫的掠食体进入鱼的面板或鳃后到小瓜虫成熟并离开鱼体的时期,此为寄生阶段,虫体能进行分裂生殖,但一般分裂3-4次后,就不再分裂了,这时可以看到大小相似的复分裂虫体细胞在宿主的上皮层下面呈排或呈丛聚集,当虫体发育到这种情况时,则很难杀死它们,因为这种虫体通常不会离开宿主,外面包被一层较厚的宿主保护层,药物难以渗透,只有那些基本成熟,即将脱离鱼体的虫体才对药物敏感,因为此时它们外面的保护层(上皮细胞和粘液)很薄,药物容易渗透进去。2.包囊阶段:从小瓜虫脱离鱼体形成包囊到包囊破裂的时期。寄生阶段的小瓜虫成熟后才会冲破胞囊,离开鱼体,自由游动一段时间后(约3-6h)落在水体底部,静止下来,分泌一层胶质的胞囊。胞囊里的虫体分裂法繁殖,一般一次能孵化500-1000个幼虫。3.掠食体阶段:从包囊破裂后,掠食体自由游动到进入鱼体的时期,即小瓜虫的感染期。此期虫体周身长有丰富的纤毛,借此游向鱼体,依靠头上的穿刺腺钻入宿主鱼的面板和鳃。此期是药物敏感期,而且如果在1-2d内没有发现宿主鱼,幼虫会自行死亡。幼虫感染了新寄主,又开始它的下一个生活史。4.流行规律:小瓜虫完成其生活史所需的时间随水温的变化而不同。该病发生的最适水温是15-25℃。虫体通常在20-25℃最易感染宿主,但在低水温如1℃也可以感染。在30℃以上,虫体不能发育,所以,在炎热的夏天,通常不会发生白点病。在24℃时,生活史为4d,15℃时为10d,但在10℃以下,往往需要1个月以上,因此低温时成虫不易离开鱼体包囊,药物作用不明显,施药周期须30d以上。该病往往在营养不良、养殖过密、热应激或其它环境条件引起的过强应激反映情况下容易发生此病。

编辑本段治疗病状

药品

治疗此病的药物较多,主要有硝酸亚汞、醋酸亚汞、孔雀石绿、福尔马林、硫酸铜、高锰酸钾等。但前三种会造成药残而危害人类健康,国家已明文禁用,后几种疗效逐年减退,甚至无效。

主要成份

据福建农大动物科技研究所李建生教授介绍,“金瓜瓜”的主要成分是纯植物萃取物,主要含有辣椒硷、辣椒素、姜黄酮、姜油烯、苦楝素、收敛剂、非离子活性物质、稳定剂、胶合剂。“金瓜瓜”具有能破坏小瓜虫的分裂繁殖、溶解小瓜虫的囊膜、麻痹虫体、促进鱼体伤口愈合、杀菌消毒、不受水质(pH、有机物)的影响等6大特点。更重要的是,“金瓜瓜”所有成分都能自然降解,没有任何残留。

治疗与小瓜虫生存环境

注,小瓜虫不耐高温。28度以上会死亡。小瓜虫病的发生环境: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温上下波动小瓜虫繁殖,15—23℃的水温最适于小瓜虫繁殖。小瓜虫病的治疗方法:无论使用什么药物首先要提高水温到30度。可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方法,促使产生在鱼体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长速度,使他们从鱼体表面脱落。治疗药物:1。也可用5%盐水浸泡数天;2。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3。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疗效较好;4。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5。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6。或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每天2次治疗待白点消失后,仍要用药一段时间使未附着鱼体的小瓜虫死亡注:硝酸亚汞、孔雀石绿,是剧毒产品,会对人体产生巨大伤害,极易至癌。故不推荐使用,在其他病害的治疗上也应避免使用注:孔雀石绿在化学上称为碱性绿,分子式为:C23H26N2,分子量为:346.4,在工业上可用作绿色染料。但鱼病治疗方面也应用很多(尤其渔场),可用于多种鱼体外寄生虫和病原体(包括:霉菌、细菌、面板与鳃部的吸虫感染等等),临床治疗已被证实有效的病症包括:白点病、水霉病、丝霉病、面板黏液病等等。注:红汞是一种外用药,浸泡也是一种外用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浓度和时间。在初期只是身体很少的部分,可以擦拭,但如果后期,全体皆是,那么稀释之后擦与浸泡是一样的。擦拭只是区域性,大可不必稀释,因为擦拭是将鱼先捞出,这样的鱼脱水时间不应该很长,稀释擦之后马上放入水中,药效大失,疗效不大。所以,区域性是可以擦拭的,但不应该稀释,如果是全身,那么应该浸泡。因为全身擦拭,鱼鳃是很难擦到的,操作也很难,操作不慎还会对鱼鳃造成外伤。

编辑本段经验总结

1.预防措施。目前对于小瓜虫病的防治尚无特效药,须遵守防重于治的原则。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水泥池壁要进行洗刷,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对于池塘、育苗室养殖水域,加大换水量,改善水质,定期消毒。育苗室用具经¬常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并做到专池专用。鱼下塘或进入网箱前应进行抽样检查,若发现多子小瓜虫应及时采用上述方法治疗。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日常应加强营养,提高鱼体抵抗力。设计和制作网箱渔排时,其分布要合理规划和布局,密度适宜。平时可每月调整网箱设定区域一次,勤刷洗养殖网箱,保持网箱水流畅通。每15d定期用生石灰泼洒或强氯精挂袋,以保证养殖区内水体的水质良好。2.治疗周期:小瓜虫的生活史中,只有那些基本成熟、即将脱离鱼体或刚脱离的滋养体和掠食体才对药物敏感,而在滋养体的早期、中期和包囊体中幼虫均对药物不敏感。因此,一种即使对虫体很有效的药物,都需要连续使用3-7个疗程,才能完全杀死虫体,两疗程之间间隔一定的时间,间隔期的具体长短视水温而定。最适温度(24-26℃)时需隔天1次治疗1周。评定药物的治疗效果,需要在3个疗程之后,根据在显微镜下检查鳃丝中有无虫体或虫体是否死亡来判定。同时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更多的疗程治疗。3.注意控制水温和渗透压:当环境不适,特别是低温时,小瓜虫成虫并不立即形成胞囊而先分裂,有的中途死亡,有的分裂到一定数目中途再产生胞囊或不形成胞囊。而在高温时,胞囊内孵出幼虫所需的时间随温度升高而变短,囊壁厚度随水温升高而变薄。所以温度升高或者降低都是控制病情的有利因素。小瓜虫对外界渗透压十分敏感,所以要好好利用这一特性。利用食盐***小瓜虫离体之后再杀灭离体小瓜虫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办法。4.食用鱼慎用禁用药:被推荐用于食用鱼白点病的治疗药物主要是福尔马林、硫酸铜(或络合铜)和高锰酸钾三种,市场上流通的此类药品拜特辛敌磷与拜特超铜¬合用比较有效。拜特超铜主要成分是萘酸铜40%、活化剂和渗透剂。拜特辛敌磷成分是4%敌百虫、4%的辛硫磷及增效剂。原理是利用小瓜虫在外界渗透压变化之后会离开鱼体,而硫酸铜可以有效杀灭游离在水体中的小瓜虫。在治疗的几种方法中,此种方法非常快速有效。治疗小瓜虫硝酸亚汞很有效,但为禁用鱼药,食用鱼须慎用。

锦鲤鱼头长白膜怎么办

水霉病的症状。

水霉病治疗方法:

1.福尔马林(formalin)

100~250ppm,流浴1小时。

2.食盐

1~1.5%,20~30分钟。

3.孔雀石绿(malachitegree)

食用鱼禁用。

4.发生细菌性混合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5.亚甲基蓝2ppm次日再一次能取到很好的效果。无需及时换水等药效分解水色自会变淡。3天后可以考虑适当换水。预防措施:

⑴鱼体水霉病的预防

①除去池底过多淤泥,并用200㎎/L生石灰或20㎎/L漂白粉消毒。

②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③亲鱼在人工繁殖时受伤后,可在伤处涂抹10%高锰酸钾水溶液等,受伤严重时则需肌肉或腹腔注射链霉素5万~10万单位/㎏鱼。

⑵鱼卵水霉病的预防

①加强亲鱼培育,提高鱼卵受精率,选择晴朗天气进行繁殖。

②鱼巢洗净后进行煮沸消毒(棕榈皮做的鱼巢),或用盐、漂白粉等药物消毒(聚草、金鱼藻等做的鱼巢)。

③产卵池及孵化用具进行清洗消毒。

④采用淋水孵化,可减少水霉病的发生。

⑤鱼巢上黏附的鱼卵不能过多,以免压在下面的鱼卵因得不到足够氧气而窒息死亡,感染水霉后再进一步危及健康的鱼卵。

症状

1.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

2.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面板破损肌肉***。

3.鳃组织亦会被侵犯感染,造成死亡。

我的锦鲤鱼昨天换水后今天尾巴上长白点hani

锦鲤在新的环境下出现的应急反应,说是感冒了,养鱼就是养水呢,水养好了鱼自然不生病了,锦鲤相对来说对水质要求比较高,过滤系统很重要,只要有强大的过滤系统,就不用换水,经常换水鱼就容易生病,喂点药就可以了,就可以治疗好。常见的过滤系统有物理过滤,生化过滤,卡利净过滤,富邦过滤,都是不错的选择

锦鲤鱼的头上起白点了怎么办啊?

有两种情况,一是小瓜虫;二是有口丝虫引发霉菌。

解决办法,鱼缸的话用3%海盐水浸泡

或者,用甲基蓝浸泡,可到鱼药店购买,按说明书操作。

记得加药后一定要爆氧

锦鲤鱼头上和身上均出现白色小块,该如何解决

症状:初期症状是锦鲤胸鳍和身上出现小白点,且迅速向全身蔓延。后期身体表面尤如覆盖一层白色薄膜,体表粘液增多,体色暗淡,鱼体消瘦,游动缓慢,常群集于角落或礁石处不断磨蹭,试图摆脱寄生虫。如果寄生虫在锦鲤鳃内,则致使其无法吸收氧气,即使是大型鱼有时也会死亡。

病源及感染原因:病原体是一种名叫小瓜虫的绒毛虫,小瓜虫繁殖适宜水温为15~25℃,当水温降到10℃以下或升到28℃时,虫体发育停止。

治疗:

发病初期将水温提高2~4℃,突然升温使小瓜虫死亡,达到不药而愈的目的。

如果水温初期在27℃以上,锦鲤仍患上了白点病,除采用升温的办法外,还可以用浓度为0.05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或2ppm的亚甲基蓝溶液对鱼体进行药浴,连续数天,直至病情好转。

我的锦鲤鱼尾巴身上长白疙瘩,怎么办

鱼病主要是水质长期不好引起的,水清晰并不等于水里无氨毒,要养好鱼关键的是过滤,过滤就是过滤鱼便,水里的毒素都是鱼便产生的,也只有把鱼便的氨除掉才能保持水体的稳定更适合鱼类生存,鱼也才能健康而少病。如果缸里缺少硝化菌的附生面积,硝化菌是很少的,也就不能及时处理鱼便了,水体的氨含量就高,鱼长时间生活在有氨毒的水体里,体质会慢慢变得虚弱就很容易受到水里病毒的侵害。有些危害不是一下就显示出来,而是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一般是从体质较弱的鱼开始。百度永清过滤了解一下,这过滤系统有自动清理鱼便的功能,会有帮助的。

锦鲤鱼白点病怎么治?

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小瓜虫病也称(白点病)

症状:初期症状是胸鳍和身上出现小白点,且迅速向全身蔓延。后期身体表面尤如覆盖一层白色薄膜,体表粘液增多,体色暗淡,鱼体消瘦,游动缓慢,常群集于角落或礁石处不断磨蹭,试图摆脱寄生虫。如果寄生虫在鳃内,则致使其无法吸收氧气,即使是大型鱼有时也会死亡。

病源及感染原因:病原体是一种名叫小瓜虫的绒毛虫,小瓜虫繁殖适宜水温为15~25℃,当水温降到10℃以下或升到28℃时,虫体发育停止。治疗:

发病初期将水温提高2~4℃,突然升温使小瓜虫死亡,达到不药而愈的目的。

如果水温初期在27℃以上,鱼儿仍患上了白点病,除采用升温的办法外,还可以用浓度为0.05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或2ppm的亚甲基蓝溶液对鱼体进行药浴,连续数天,直至病情好转。

鲤鱼身上长白点

白点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鱼还在鱼商那里的时候就已经白点了

2.买好后回家的路上太冷所引发

3.鱼带回家后进缸的时候没有过水,袋子里的水温和缸里的水温差距太大

4.水质与温度震荡

如果是1,只能挑的时候仔细观察,基本上普通的鱼,鱼商都会让你自己挑自己捞。

如果是2,尽量挑天气暖和的时候去买热带鱼,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淘宝店天气冷的话就不寄活鱼快递的原因,太容易生病了甚至死亡了。

如果是3,每次买好鱼,先吧袋子放在鱼缸里漂一会儿,让袋子里的水温慢慢跟缸里的水温保持一致,另外每隔10分钟就把袋子里的水倒掉一点,换成缸里的水,每次换1/4左右,让鱼对你缸里的水有一个缓冲期,变化太大,体格再好的鱼也会难受。

如果是4,通常稳定的水环境是不会得白点的,如果你缸里的温度一直能维持平衡在25度左右或以上,那就不太会得白点,但如果得了,那来势就会很凶猛。

得了白点之后,有条件的话就先隔离,白点是会传染的。升温到28度以上,根据说明书的量加入甲基蓝(鱼店有卖,很便宜,就5块钱一瓶,而且药性温和,多放一点也没太大伤害)进行药浴,泡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就可以了,每天坚持直到痊愈。如果来势凶猛,甲基蓝有时效果不够强,可以换成白点净之类的药,不过放得时候要慎重,因为这些药药性较猛,放多了就会送你的鱼一程。。。

锦鲤鱼鳃部有少量白点

没事

锦鲤头上有白色的东西怎么办

那是水霉病又叫白毛病,是较常见的鱼病。

治疗方法:

1、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2、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3、特效药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钟。

4、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5、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1、水霉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本病主要在水温较低的时候易发病,所以提高水的温度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2、水霉菌广存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或半咸水水域及潮湿土壤中,于死亡的有机物上腐生,为一种常在的霉菌,主要有水霉目(Saprolegniales)、霜霉目(peronosporales)及水节霉目(Leptomitales)等,又以水霉菌(Saprolegnia)最为常见,于10~15℃时最适合生长,25℃以上时各中的游孢子(zoospore)繁殖力减弱,较不易感染,于鳟鱼几乎全年皆可发生。

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鱼只因拥挤、移动或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于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

表层的菌丝则向外延伸,形成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并于末端形成孢子囊,放出游孢子到水中,经由水而传播各处。

3、但是这种病是可以预防的,春季阶段的水温较为适合病原菌繁殖生长,因此,尤其要做好预防工作。一是冬季清塘时可以除去池底过多的淤泥,用200mg/L的生石灰或20mg/L的漂白粉消毒;二是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抗病力。尽量避免高密度条件暂养时造成鱼类挤压碰撞掉鳞,或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三是水温低于15℃时,尽量减少人为操作,防止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擦伤或冻伤。四是经长途运输的鱼种放养前和放养后,及时2%~3%食盐水或消毒剂进行消毒。五是亲鱼人工繁殖受伤后,可在伤口涂抹10%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处理。

锦鲤鱼的头上起白点了怎么办啊

有两种情况,一是小瓜虫;二是有口丝虫引发霉菌。

解决办法,鱼缸的话用3%海盐水浸泡

或者,用甲基蓝浸泡,可到鱼药店购买,按说明书操作。

记得加药后一定要爆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