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鸡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

admin

怎么预防鸡的大肠杆菌

(1)预防。预防鸡的大肠杆菌病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加强饲养管理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第二是接种菌苗。

①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定期对鸡舍地面、空气、用具等进行消毒,防止饲料、水源及种蛋污染。鸡群饲养密度适宜,控制好鸡舍内温度、湿度和通风,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对鸡群的影响。②接种菌苗是预防鸡大肠杆菌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鸡大肠杆菌病日趋严重以及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在鸡大肠杆菌病的控制上,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用菌苗进行控制。但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多,各地的致病血清型不同,应选择不同鸡群及不同地点分离的致病血清型菌株制成多价灭活苗。实践中常从哪个鸡群分离的菌株制成的灭活苗仍用于哪个鸡群,免疫效果较好。鸡大肠杆菌病灭活苗包括氢氧化铝甲醛苗和油佐剂甲醛灭活苗两种,油佐剂苗也可用于雏鸡的免疫,一般在发病高峰期前10~15天视鸡只大小每只肌注0.5~1毫升,保护期可达3~4个月。

鸡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2)治疗。大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磺胺类及呋喃类药物敏感,但容易产生耐药性,尤其是长期使用一些抗菌药物作为添加剂,大肠杆菌有许多耐药菌株出现。有人用16株鸡源强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发现100%的菌株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具有抗药性,84%的菌株对呋喃唑酮、利福平,67.5%的菌株对红霉素,56.3%的菌株对链霉素具有抗药性。因此,在鸡大肠杆菌病治疗时,应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选用高敏的抗菌药物,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切忌盲目用药。中草药如大蒜、黄连、黄柏等以及多聚甲醛和免疫球蛋白对鸡大肠杆菌病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大肠杆菌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时,尚需选择对另一病原体有效的药物治疗。

鸡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

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类病的总称,包括败血症、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肉芽肿、输卵管炎、生殖道炎、脐炎、滑膜炎等疾病。大肠杆菌病对养鸡业危害较大。各种年龄鸡均可感染大肠杆菌病,尤以雏鸡、幼鸡感染后危害较大。当饲养管理不善、应激等因素,造成抵抗力降低,以及感染其他疾病,常继发或并发大肠杆菌病。_症状:大肠杆菌病常见心外膜、肝膜、腹膜和气囊增厚,表面有灰白色的纤维素渗出物覆盖。皮肤、肌肉瘀血,血呈紫黑色、不易凝固,肠粘膜出血,心包积液,心脏扩张,肝肿大呈紫红色。防治:_(1)免疫:大肠杆菌因血清型众多,交叉免疫保护差,选用当地或本场分离菌株制备的多价灭活疫苗效果最佳。_(2)药物预防及治疗: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新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等,但大肠杆菌易产生耐药性,因此,药物应经常更换使用。_

怎样防治鸡大肠杆菌病

鸡肠道病的防治主要有这几个方面:①供给全价优质饲料,鸡容易消化吸收;②保证水源清洁卫生;③合理更换饲料;④做好消毒工作,环境不洁,很容易诱发肠道疾病;⑤控制呼吸道病,有许多肠道病都是继发于呼吸道病之后;⑥药物预防,合理选药控制剂量。视频给大家详细介绍了一种药物预防具体方法。

鸡大肠杆菌病的症状有哪些如何防治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炎症,如大肠杆菌性腹膜炎、输卵管炎、脐炎、滑膜炎、气囊炎、肉芽肿、眼炎等。对养鸡业危害严重。

(1)流行特点

大肠杆菌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十分广泛,鸡舍空气、灰尘、垫料、饲料、饮水、鸡体表、孵化场、孵化器及使用用具等都存在有大肠杆菌。

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可经种蛋传染给雏鸡,也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饲养管理不良,卫生状况差,气候突变,断喙、接种、转群等应激因素以及感染其他疾病等都会诱发本病。本病常与鸡支原体病、鸡新城疫鸡、鸡白痢,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疾病混合发生或先后发生。

近年来,集约化养鸡在主要疫病得到基本控制后,大肠杆菌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鸡群的主要细菌性疾病之一。

发病后,雏鸡呈急性败血症经过,火鸡则以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为主。多数情况下,因受各种应激因素和其他疾病的影响,本病感染更为严重。成年产蛋鸡多在开产阶段发生,死淘率增多,严重影响产蛋率。种鸡场发生本病,直接影响到种蛋孵化率、出雏率,造成孵化过程中死胚和毛蛋增多,健雏率低。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多雨、闷热、潮湿季节多发。

(2)症状及病变

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与鸡只发病日龄、病程长短、受侵害的组织器官及部位,以及有无继发或混合感染有很大关系。

①雏鸡脐炎:俗称“大肚脐”。发生在1~6日龄内雏鸡,病雏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腹部大,脐孔及其周围皮肤发红,水肿,皮下淤血、出血。卵黄吸收不良,卵黄囊充血、出血、卵黄液黏稠或稀薄,呈黄绿色。肠道呈卡他性炎症。肝脏肿大,有时可见散在的淡黄色坏死灶,肝包膜略有增厚。此种病雏多在1周内死亡或淘汰。

②肠炎:病鸡表现为下痢,小肠黏膜充血、出血。除精神、食欲差外,排淡黄色、灰白色或绿色混有血液的稀粪便。卵黄吸收不良,肠道呈卡他性炎症。肝脏肿大,有时可见散在的淡黄色坏死灶,肝包膜略有增厚。死亡无明显高峰。

③气囊炎:经常与鸡支原体病并发,表现呼吸困难、喘气、呼吸啰音、张口伸颈等。胸、腹等气囊壁增厚呈灰黄色,气囊膜上有数量不等的纤维素样渗出物或干酪样物,呈淡黄色或黄白色。

④肝炎、心包炎:腹腔发炎,腹膜粗糙,多见肝脾肿大,肝包膜增厚,呈不透明黄白色,易剥脱。剥脱后肝呈紫褐色;心包炎,心包增厚不透明,心包积有淡黄色液体。

⑤输卵管炎:输卵管黏膜充血,输卵管壁变薄,管腔内积有数量不等的干酪样物,呈黄白色,切面轮层状,较干燥。有的腹腔内见有外观为灰白色的软壳蛋。产蛋下降,产白皮蛋和软皮蛋。

急性败血型病例呈急性死亡,雏鸡死前外表健康,嗉囊内充满食物。实质器官肿大出血,肝呈铜绿色,肝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

⑥卵黄性腹膜炎:腹腔中见有大量蛋黄液,广泛地布于肠道表面。稍慢死亡的鸡腹腔内有多量纤维素样物粘在肠道和肠系膜上,腹膜发炎,腹膜粗糙,有的可见肠粘连。

⑦肉芽肿:大肠杆菌性肉芽肿较少见到。小肠、盲肠浆膜和肠系膜可见到肉芽肿结节,肠粘连不易分离,肝脏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坏死灶。

其他如眼炎、滑膜炎、肺炎等在本病发生过程中有时可以见到。

(3)诊断

根据本病流行特点和较典型的病理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正确诊断需要实验室检查。取病死鸡肝、肾等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可见粉红色短小杆菌。

(4)防治

本病的发生与外界各种应激因素有关,预防本病首先是平时加强对鸡群的饲养管理,改善鸡舍的通风条件,认真落实鸡场兽医防疫措施。种鸡场应加强整个孵化过程的卫生消毒管理。搞好常见病、多发疾病的预防工作。

免疫接种方面,由于大肠杆菌有许多血清型,型与型之间不产生交叉免疫。制苗菌株尽可能采用本场发病鸡群分离的菌株,可收到较好效果。

鸡群发病后可用药物进行防治。庆大霉素、氟哌酸、新霉素等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大肠杆菌对药物极易产生抗药性,目前抗药性的菌株已经出现,且有增多趋势。因此,有条件的养鸡场及专业户在防治鸡大肠杆菌时,应分离病原,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早期投药可有效控制病的发展,促使痊愈。对已造成上述多种病理变化的病鸡治疗效果极差。

近年来国内已试制了大肠杆菌死疫苗,有鸡大肠杆菌多价氢氧化铝苗和多价油佐剂苗,经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种鸡在开产前、接种疫苗后,在整个产蛋周期内大肠杆菌病明显减少,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有所提高,减少了雏鸡阶段本病的发生。

成年鸡注射大肠杆菌油佐剂疫苗后,鸡群有不同程度的注苗反应,如精神不好、喜卧、采食减少等。一般1~2天后逐渐消失,无须进行任何处理。因此,在开产前注射疫苗较为合适,开产后注射疫苗多会影响产蛋。

如何防治鸡大肠杆菌病

本病的预防主要靠综合性措施:

(1)注意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和日常消毒,注意控制好鸡舍的温度、湿度和通风,保证饲料、饮水的清洁和供应,及时隔离病弱雏、死雏要及时捡出。

(2)雏鸡的大肠杆菌病预防必须从种蛋开始,种蛋必须无严重的大肠杆菌病,种蛋产出后要及时收拾。孵化的种蛋要严格熏蒸消毒、淘汰被粪便污染的蛋。

(3)雏鸡开食时,可用药物拌料或加入饮水进行药物预防,常用的预防药物有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痢特灵、促菌生(止痢灵)等,其预防用量参照鸡白痢病的防治,可与鸡白痢一并预防。

本病目前还没有正式疫苗,有条件的地方可请有关科研单位从本场发病鸡群中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用福尔马林灭活,制成自家菌苗,以预防本病有较好效果。

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基本同鸡白痢,常用的药物有庆大霉素、氯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痢特灵等。治疗剂量是预防量的一倍(参见鸡白痢的治疗)。由于致病菌株往往对这些药物具有耐药性、故治疗前最好通过药敏试验,选择对该菌株敏感性强,效果好的药物进行预防或治疗,若在治疗中效果不显著,应及时换药,也可同时应用两种不产生抵抗作用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