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军舰鸟有哪些特点

admin

军舰鸟的特点是什么

军舰鸟极善于飞行,素有“飞行冠军”之称。捕食时的飞行时速可达4000千米,是目前所知世界上飞行最快的鸟之一。它们不但能飞到1200米的高度,而且还能地飞往离巢1600多千米的地方,最远可到400千米左右。即使在12级的狂风中也临危不惧,能安全地空中飞行并且降落。

军舰鸟有哪些特点-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军舰鸟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属鹈形目的军舰鸟科有5种大型海鸟。它们大如母鸡,具极细长的翅及长而深的叉形尾,翅展长约可达2.3公尺。一般雄性成鸟的体羽全黑,雌性成鸟的下部则为明显白色。两性皆具一个裸露皮肤的喉囊,求偶的雄鸟为了展示,其喉囊会呈鲜红色,并鼓起如人头般大。其他明显特征包括没有什么帮助的4趾、具蹼的极小的脚,以及用以攻击敌人,并抢夺其食物的特长的钩状嘴。

军舰鸟似乎是除了雨燕之外在所有鸟类中最善于飞翔的种类,只有睡眠和抱卵时方停止飞行。成鸟因为无足够的羽毛油防水,故不爱降于水面;但在空中身手却无比地快与灵巧,可毫不费力地高翔,并常俯冲寻回飞行中受惊的鰹鸟或其他海鸟掉落的鱼,亦能低驰于水面攫鱼。鹈形目军舰鸟体长约为75~112厘米,翅展约为176~230厘米长而强,嘴长而尖的弯成钩状,尾呈深叉状,短弱的脚几乎无蹼,一般雌鸟大于雄鸟。

军舰鸟的全身羽毛以黑色为主,带有蓝色或绿色的光泽。雌鸟的下颈、胸部为白色,羽毛缺少光泽。军舰鸟胸肌发达,善于飞翔,素有“飞行冠军”之称。军舰鸟是世界上飞行最快的鸟,他们的两翅展开足有2~5米之长,捕食时的飞行时速可达每小时400公里左右。它们的飞行高度不但能达到约1200米,而且还能不停的飞行大约1600多公里,最远的可达4000公里左右。

生活环境

军舰鸟遍布于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海滨和岛屿。由于必须回陆地宿夜,故在海上通常与陆地保持160公里以内的距离。在岛上群集繁殖,双亲共同抱卵,每窝只产1枚白色卵。巨军舰鸟是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公分,见于美洲东西两岸、加勒比海和非洲的维德角。大军舰鸟与小军舰鸟则繁殖于世界各岛屿。

分布范围

军舰鸟是一种属于鹈形目,在世界各大热带,亚热带海洋均有分布的大型的热带海鸟,有时温带水域也可以见到,军舰鸟科鸟类的统称。

全世界目前已知的有五种,主要生活在南太平洋、印度洋的热带地区、大西洋,我国的军舰鸟作为分布在广东、福建沿海以及西沙、南沙群岛。

“军舰鸟”的特点是什么

军舰鸟体型大,翅膀较长,善于飞翔,长着一张长钩嘴,嘴下边还有一个鲜红的喉囊。军舰鸟飞行速度很快,长嘴尖利,它就利用这些特点,专门偷袭那些刚从海里捕获鱼虾的海鸟。这是因为它没有直接从海面起飞的本领,无法直接从海里捕捉鲜活的猎物,所以只能捞取漂浮在海面的死鱼,不过这远不能填饱肚子。在它冲向海鸟的时候,这些鸟为了逃命,丢下猎物扬长而去,军舰鸟趁机叼住下坠的猎物,饱餐一顿。由于它具有掠夺性,再加上一身黑色的羽毛,才落下“强盗鸟”的名声。军舰鸟(学名:Fregata)是鹈形目军舰鸟科5种大型海鸟的通称。具极细长的翅及长而深的叉形尾,翅展长约可达2.3米,一般雄性成鸟的体羽全黑,雌性成鸟的下部则为明显白色。两性皆具一个裸露皮肤的喉囊,求偶的雄鸟为了展示,其喉囊会呈鲜红色并鼓起。其他明显特征包括4趾,具蹼,以及长的钩状嘴,可以用来攻击其他海鸟,并抢夺其鱼。军舰鸟在12级的狂风中也会临危不惧,能够安全从空中飞行、降落。军舰鸟还会通过骚扰其他带着猎物归来的海鸟获得食物。通过对其他正在飞行的鸟儿进行干扰,它们经常会得到从其他海鸟嘴里掉落下来的食物。如果它看到邻居红脚鲣鸟捕鱼归来时,便对它们突然发起空袭,迫使红脚鲣鸟放弃口中的鱼虾,然后急速俯冲,攫取下坠的鱼虾,占为己有。由于军舰鸟有“抢食”行为,人们贬称它为“强盗鸟”。

军舰鸟有哪些特点

全世界目前已知的有五种,主要生活在南太平洋、印度洋的热带地区、大西洋,我国的军舰鸟作为分布在广东、福建沿海以及西沙、南沙群岛。

军舰鸟

以飞鱼、软体动物和水母为主要食物的军舰鸟一般栖息在海岸边树林中。它白天常在海面上巡飞遨游,窥伺水中食物。一旦发现海面有鱼出现,就迅速从天而降,准确无误地抓获水中的猎物。有趣的是,军舰鸟时常懒得亲自动手捕捉食物,而是凭着高超的飞行技能,拦路抢劫其他海鸟的捕获物。比如它们经常在它们的邻居红脚鲣鸟捕食而归时,便对它们突然发起空袭,迫使红脚鲣鸟放弃口中的鱼虾,然后以自己的急速俯冲优势,攫取下坠的鱼虾,占为己有。人们之所以叫军舰鸟为“强盗鸟”,就是因为它们的这种打劫行为。

军舰鸟同时也是食腐鸟和一般的食肉鸟,因为它们会经常陆地上生活,捕捉小海龟和其他小鸟。它们还很讲卫生,每次吃完东西,都会降落在海面上清洗一下。雄军舰鸟繁殖期间,它的喉囊会变成鲜艳的绯红色,并且膨胀起来。雌鸟产下一枚蛋后,雄鸟的喉囊才慢慢瘪下去,颜色也变回暗红色。雌雄鸟一同筑巢,雌鸟负责搜集大多数细枝,雄鸟则把细枝铺成一个台。雄鸟的工作不仅是筑巢、觅食那么晚简单,还要和雌鸟轮换着花20天左右孵自己的小并。经过约四十五天的孵卵期,雏鸟终于破壳而出。它们全身裸露,细眼紧闭,仅能从父母嘴中啄取食物充饥,小军舰鸟一般六个月大的时候就能展翅扑飞,但是它们等到一岁之后才能独自生活,所以一岁之前还是需要靠父母的喂养生活。

以飞鱼为主要食物的军舰鸟,多在与燕鸥、鲣鸟等鸟类的巢区接近的灌丛或树上筑巢,这样方便它们劫掠其他海鸟的捕获物。繁殖期间喉囊特别发达,在求偶时,雄鸟极力膨胀红色喉囊,摇摆身躯,拍打双翅,向雌鸟炫耀。每窝只产1卵。卵为白色,重72~90克。孵化期45~50天。雏鸟为晚成性。成鸟一般会留巢4~5个月共同哺食自己的宝宝。

属鹈形目的军舰鸟科有5种大型海鸟。它们大如母鸡,具极细长的翅及长而深的叉形尾,翅展长约可达2.3公尺。一般雄性成鸟的体羽全黑,雌性成鸟的下部则为明显白色。两性皆具一个裸露皮肤的喉囊,求偶的雄鸟为了展示,其喉囊会呈鲜红色,并鼓起如人头般大。其他明显特征包括没有什么帮助的4趾、具蹼的极小的脚,以及用以攻击敌人,并抢夺其食物的特长的钩状嘴。

军舰鸟似乎是除了雨燕之外在所有鸟类中最善于飞翔的种类,只有睡眠和抱卵时方停止飞行。成鸟因为无足够的羽毛油防水,故不爱降于水面;但在空中身手却无比地快与灵巧,可毫不费力地高翔,并常俯冲寻回飞行中受惊的鰹鸟或其他海鸟掉落的鱼,亦能低驰于水面攫鱼。鹈形目军舰鸟体长约为75~112厘米,翅展约为176~230厘米长而强,嘴长而尖的弯成钩状,尾呈深叉状,短弱的脚几乎无蹼,一般雌鸟大于雄鸟。

军舰鸟的全身羽毛以黑色为主,带有蓝色或绿色的光泽。雌鸟的下颈、胸部为白色,羽毛缺少光泽。军舰鸟胸肌发达,善于飞翔,素有“飞行冠军”之称。军舰鸟是世界上飞行最快的鸟,他们的两翅展开足有2~5米之长,捕食时的飞行时速可达每小时400公里左右。它们的飞行高度不但能达到约1200米,而且还能不停的飞行大约1600多公里,最远的可达4000公里左右。

军舰鸟遍布于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海滨和岛屿。由于必须回陆地宿夜,故在海上通常与陆地保持160公里以内的距离。在岛上群集繁殖,双亲共同抱卵,每窝只产1枚白色卵。巨军舰鸟是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公分,见于美洲东西两岸、加勒比海和非洲的维德角。大军舰鸟与小军舰鸟则繁殖于世界各岛屿。

军舰鸟是一种属于鹈形目,在世界各大热带,亚热带海洋均有分布的大型的热带海鸟,有时温带水域也可以见到,军舰鸟科鸟类的统称。

中国有小军舰鸟、白腹军舰鸟、白斑军舰鸟3种军舰鸟。小军舰鸟是我国境内3种鸟中分布最广泛的军舰鸟,成鸟全为黑色,两翅有褐色斑带。夏季遍布广东、福建沿海及西沙群岛。小军舰鸟翻译自拉丁文,其实体型并不小,其英文名意为大军舰鸟。其实真正的大军舰鸟并不出现于我国,繁殖于大西洋中的阿森松岛,游荡于热带大西洋。白腹军舰鸟属漂泊鸟,大小与小军舰鸟相似,雄性成鸟体羽大都黑色,但是腹部是白色。雌性喉黑腹白。一般出现在广东沿海岛屿。白斑军舰鸟,雄性成鸟上体黑色,头、背具蓝色光泽,下体羽表面浅褐色,前腹两侧各具1白斑。雌鸟体羽一般为黑色,但是后颈具是栗色领环,喉部和前颈部为灰白色,胸和胸侧为淡黄白色,背上有浅紫色的光泽,翅羽上有褐色的斑块。军舰鸟吸引异性的资本是它们红色的气囊,气囊越鲜艳越能吸引异性。

军舰鸟的介绍

军舰鸟1(学名:Fregata)是鹈形目军舰鸟科5种大型海鸟的通称。具极细长的翅及长而深的叉形尾,翅展长约可达2.3米,一般雄性成鸟的体羽全黑,雌性成鸟的下部则为明显白色。两性皆具一个裸露皮肤的喉囊,求偶的雄鸟为了展示,其喉囊会呈鲜红色并鼓起。其他明显特征包括4趾,具蹼,以及长的钩状嘴,可以用来攻击其他海鸟,并抢夺其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