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母牛的发情周期是多少天

admin

黄牛的生长周期是多少天从满月到成熟期。

正常情况下黄牛的生长周期是11个月到1年左右,黄牛属于中国固有的普通牛种。黄牛以其体体质粗壮、结构紧凑、肌肉发达、四肢强健、蹄质坚实,耐粗饲、宜管理而被广大养殖户所选择,经养殖后的良种黄牛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顺、适应性好、遗传性稳定、肉质好等优良特点。

母牛的发情周期是多少天-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黄牛适应能力强,耐粗饲,放牧性能好,在炎热季节不惧日光照射,不怕酷热,正常采食,放牧和反刍。在寒冷季节,不畏严寒,不惧大风,一如既往地采食牧草残根枯枝。温长的冬春季掉膘少,春乏少,死亡少。在植被稀疏的荒漠,草场上只靠放牧即能复膘体壮。

扩展资料:

养殖技术:

黄牛养殖场应该远离水源保护区域、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远离人口聚居区、工业区、教育局、屠宰区域。牛舍在建设过程中,应该选择地势较高、通风良好、光照充足、背风向阳、干燥整洁的地方。

在牛舍选址建设过程中,还应该确保饮用水供给充足,水质要符合畜禽饮用水标准,并且在养殖场内部还应该配置相应的储水设施和配套引水设备。

养殖场在建设过程中,应该科学划分各功能区域,并确保各功能区域之间完全分开,有效隔离,分布合理。牛舍养殖区主要分为了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粪污处理区。其中生活区主要建设在养殖场上风向和地势较高的地段,该区配置了饲养人员宿舍、停车场、活动场等。

生产区域主要包含了办公室、饲料库、牛舍、青贮池、水电设施。隔离区主要用于隔离患病的动物,隔离区域和生产区域间隔50m以上。粪污处理区域主要位于下风向,在该区域共设置了沼气池、储粪池、储液池、阳光晒粪棚等。

能够开展牧草种植的养殖场,应该确保种植区域靠近饲养场的生产区域,这样方便于牧草收割之后进行加工和直接饲喂。

母牛的发情持续时间是多少

母牛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处女牛一般少1~2天。

发情周期受光照、温度、饲养管理、劳役、个体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根据生理变化的特点,一般将发情周期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休情期。发情持续时间指发情期所占的时间,习惯上指从母牛愿意接近公牛开始,经过主动接受爬跨至回避爬跨这一段期间。

母牛的发情一般平均为18小时,范围是6~36小时,个别的可持续48小时左右。

季节、饲养管理条件、年龄等因素影响发情持续时间。夏季、饲养条件好和经产母牛持续时间略短。

拓展资料:

牛科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质强壮、有适合长跑的腿、脚上有4趾,但侧趾比鹿类更加退化,适于奔跑。

门牙和犬齿都已经退化,但还保留着下门牙,而且下犬齿也门齿化了,三对门齿向前倾斜呈铲子状,由于以比较坚硬的植物为食,前臼齿和臼齿为高冠,珐琅质有褶皱,齿冠磨蚀后表面形成复杂的齿纹,适于吃草;

为了贮存草料、躲避敌害,它们的胃在进化中形成了4个室,即瘤胃、蜂巢胃、瓣胃和腺胃,还具有“反刍”的习性,使食物能够得到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角与鹿类有极其明显的区别。通常情况下,1岁以后的雄兽和雌兽的头骨上都长有一对粗大的角,角的形状在各种之间有所不同,但都是额骨的突起衍生出来形成的对称骨枝。外边包着一层角质套,角质套可以脱下,角内部是空心的,所以又叫“洞角”,牛科动物也因之被称作“洞角”动物。角不分叉,外面还有一层坚硬的角套,角套为空心,套在骨质的角心上,并且随着角心的生长而扩大,所以也把它们叫作“洞角类”。

与鹿类具有的实角不同,牛科动物的角上没有神经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后,不能再生长。除了北美洲的叉角羚羊的角是分叉的,而且每年换角套外,一般牛类的洞角长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长,而且不更换角套。鼻颈光滑湿润,如出现干燥,即为患病的征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牛

牛发情一般多少天,牛发情的症状

发情周期:成年母牛的平均发情周期约为21天,育成母牛的平均发情周期约为20天,其中发情前期持续1-3天左右,发情期持续18小时左右,发情后期持续3-4天左右,休情期持续12-15天左右。

发情症状:排尿次数频繁,阴门肿胀,粘液增加且呈鸡蛋清样,子宫颈外松弛,愿意接受爬跨。

一、牛发情一般多少天

1、发情周期

(1)母牛发情周期指的是第一次发情至下一次发情开始前的这段时间,具体时间会受到温度、光照、劳役情况、饲养管理以及体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2)如果是成年母牛,平均发情周期约为21天左右(18-25天)。如果是育成母牛,平均发情周期约为20天左右(18-24天)。

(3)母牛的发情周期可以细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以及休情期,其中发情前期持续1-3天左右,发情期持续18小时左右,发情后期持续3-4天左右,休情期持续12-15天左右。

2、产后发情时间

(1)产后发情指的是母牛在分娩结束后至下一次发情开始前的这段时间。

(2)如果是本地黄牛,一般在分娩后60-100天左右发情。如果是肉牛,一般在分娩后40-104天左右发情。如果是奶牛,一般在分娩后30-72天左右发情。如果是水牛,一般在分娩后42-147天左右发情。如果是耗牛,一般在分娩后21-54天左右发情。

二、牛发情的症状

1、发情前期

在发情前期时,母牛主要表现为精神不安,排尿次数频繁,阴道湿润且呈粉红色,外阴部位略微肿胀,爬跨公牛。

2、发情期

在发情期时,母牛主要表现为阴门处肿胀明显,粘液增加且呈透明鸡蛋清样,子宫颈外松弛,主动举尾弓腰,愿意接受公牛的爬跨,静立不动。

3、发情后期

在发情后期时,母牛逐渐平静下来,阴道粘液分泌量减少且逐渐粘稠,卵巢上出现黄体并逐渐发育成熟,孕酮分泌量逐渐增加,不再接受爬跨(50%成年母牛以及90%育成母牛会从阴道处流出少量血液)。

母牛发情配种多少时间能看出来

母牛配种后几天又有发情的表现称为二次发情。

二次发情也称“打回栏”。临床上约占30%左右的产后母牛,产后第一次发情、排卵、配种后,接着又很快出现第二次发情,与第一次发情间隔少则3~5天,多则7~10天,但发情表现明显。对“打回栏”母牛要及时进行第二次输精,输精准胎率较高。

正常母牛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16~24天),青年母牛比成年母牛短些。在临床上,常因为营养不良、饲养单一、使役过重、泌乳过多、环境温度突然变化等因素,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失调,引起异常发情,造成失配或误配。下面介绍5种临床常见的异常发情的表现及辩证处理方法。

一、孕期发情

孕期发情也称假发情,是指母牛在怀孕期仍有发情表现,约占30%左右的怀孕母牛有假发情,尤其是怀孕3个月以内的母牛发生率较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殖激素分泌失调,孕酮不足,雌激素过高而引起的,有的会造成早期激素性流产。对于此类母牛发情,要采用看粘液变化、子宫颈变化,直检方法综合判定。直检应慎重,尤其是对怀孕25~40天左右的母牛。直检时要注意区别黄体与卵泡的不同,黄体呈扁圆形,卵泡为圆形或扁圆形;黄体触摸肉样,无弹性感觉,而卵泡有波动、有弹性,并有进行性变化,防止误诊误配。

二、安静发情

安静发情又称为安静排卵,是指母牛发情时缺乏外部表现,但其卵巢内有卵泡发育成熟而排卵。带犊母牛、使役过重的母牛都易发生安静发情。其主要原因是体内生殖激素分泌失调,雌激素分泌不足,或是促乳素分泌不足,孕酮不足,降低其中枢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对此类母牛应减少使役,加强饲养管理,饲喂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含量较高的全价料,随时注意观察,增加直检触摸次数,提早输精。

三、二次发情

二次发情也称“打回栏”。临床上约占30%左右的产后母牛,产后第一次发情、排卵、配种后,接着又很快出现第二次发情,与第一次发情间隔少则3~5天,多则7~10天,但发情表现明显。对“打回栏”母牛要及时进行第二次输精,输精准胎率较高。

四、短促发情

短促发情是指母牛发情期非常短促,如不注意观察,极易错过配种时机。其原因可能是发育的卵泡迅速成熟排卵,也可能是因卵泡停止发育或发育受阻而缩短了发情期。对于前者原因造成的短促发情,要及时直检输精;对于卵泡发育停滞受阻的,可注射孕马血清或三合激素等进行治疗。

五、断续发情

牛发情时间延长,有时可达30~90天,并呈现时断时续的发情。断续发情多发生于早春营养不良的母牛,原因多为卵巢机能不全引起卵泡交替发育。对此类母牛除加强饲养管理外,可注射排卵2号、3号。这两种激素有促使卵泡发育、成熟排卵的效果。在注射激素的同时进行输精,可有效提高情期受胎率。

母牛的发情周期是多少天

母牛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处女牛一般少1至2天,母牦牛发情周期平均为20.5天。发情周期的变动幅度较大,一般变动范围为17至25天。

母牛属常年发情动物,在正常饲养条件下,总是间隔一个时期出现一次发情。从这一次发情开始到下一次发情开始的间隔时间,叫发情周期。发情周期受光照、温度、饲养管理、劳役、个体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生理变化的特点,一般将发情周期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休情期。发情持续时间指发情期所占的时间,习惯上指从母牛愿意接近公牛开始,经过主动接受爬跨至回避爬跨这一段期间。在家畜中以母牛的发情持续时间为最短,一般平均为18小时,范围是6至36小时,个别的可持续48小时左右。母牦牛发情持续期为12至36小时。季节、饲养管理条件、年龄等因素影响发情持续时间,夏季、饲养条件好和经产母牛持续时间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