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兽医侯斌:“一刀准”高原输送工匠智慧

admin
兽医侯斌:“一刀准”高原输送工匠智慧兽医侯斌:“一刀准”高原输送工匠智慧-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把技艺“揉”进牧区养殖场

2019年6月底,侯斌随泰州第9批援藏干部队伍,抵达曲水县。他也是这一批里靖江派出的唯一一名援藏干部。

海拔3600米的曲水,天空湛蓝,群峰环抱,湖泊清澈。侯斌打扫完宿舍,突然感觉全身脱力、呼吸困难。突如其来的高原反应,向侯斌敲响援藏艰辛的警钟。

侯斌在曲水县农业农村局担任副局长。他在笔记本上写道:“这次主要是利用我的专业知识,给农牧民群众带来先进的技术、优秀的理念。”

曲水的畜牧业与靖江大为迥异。刚一上岗,侯斌便带上笔记本,深入曲水牧区农户、养殖场、合作社,了解风土人情、农牧民生产生活、畜牧业发展难点。侯斌发现,受农牧民生活习惯制约,曲水牦牛养殖仍维持传统的放牧模式,牦牛经常留宿在野地上,饲料利用率很低,生产效率较低。

在笔记本上,侯斌写下了思考后的一些解决路径:改良牲畜品种,推广集约化养殖,提高饲料利用率……

侯斌格外重视曲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针对容易横行的包虫病,侯斌带领畜牧兽医团队,挨家挨户做好全县家(牧)犬登记管理和驱虫工作。布病、奶牛结核病“两病”较易暴发,侯斌带头深入全县奶牛养殖场,对养殖的奶牛进行血清抽样检测,将病毒发生控制为0。

如今,曲水县的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98%以上。

在侯斌的努力下,不少农牧民意识到了养殖方法的重要性,主动融入牦牛分级繁育体系,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及出栏率;生猪产能迅速恢复,农牧民愿意采用自繁自育的生产方式,加大生猪养殖量;牦牛产业大力发展,牦牛制品深加工初见曙光,正与内地食品公司协作,协调牦牛肉及其产品的供销合作。

凭创新“育”出发展亮点

侯斌逼迫自己慢慢适应高原生活。他在笔记本上写道:“走路步子放缓了,工作不能放缓,思维更不能放缓。”

2019年8月5日,曲水县首届牛人工授精职业技能大赛现场,全县18名牛人工授精技术员闯过初赛进入决赛。这个比赛像极了侯斌多次参加过的动物防疫职业技能竞赛,是侯斌结合曲水实际牵头组织的活动。在比赛中,侯斌挖掘出了一批技能人才。

曲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洛桑旦巴十分认可比赛的意义。他说,这是一个金点子,促使每一位职工都树立成为技能型人才的志向,也强化了高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且对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大有裨益。

侯斌格外注重发挥工作中的创新思维。曲水县动物防疫及畜产品养殖质量安全一直是侯斌关注的重点。为此,他花了好几个通宵,草拟制订了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紧盯动物防疫及畜禽质量监督盲区、管理漏洞、监管死角,明确了监管工作职责,提供出科学可执行的路径举措。

一次活动中,侯斌崴伤了脚,关节严重损伤,他担心影响工作进度,坚持在藏区康复。气候干燥给他带来了皮肤干裂、脱发的症状,水分矿物质含量高让他在体检时查出肾结石,但这些都没有让他萌生出丝毫退意。

秉大爱“助”困难农牧民

在曲水县,侯斌结对帮扶了两个低收入农牧民家庭,一个是家住四季吉祥村的顿珠家,一个是家住曲甫村的米玛多吉家。

顿珠家有四口人,顿珠身患残疾,无法参加工作。侯斌时常自掏腰包,拎一些生活用品前去看望。在政府的帮扶下,顿珠家的生活彻底有了改观,他找到了工作,女儿也考上了公务员。

另一个低收入农牧民家庭米玛多吉家相对困难一些,侯斌一直牵挂在心。米玛多吉患病后花去不少治疗费,家中有四个正在上学的小孩,和一位年迈的母亲。侯斌但凡路过曲甫村,都会拎些东西去他家看看,帮助米玛多吉科学养牛,耐心鼓励孩子们要努力读书。

“这里的群众是不是只有走出曲水,才能增加收入?”这个问题一直是侯斌思索的重点。从去年开始,侯斌提出将精准扶贫、合作组织和牦牛发展有机结合,整合全县贫困群众,以劳动力、牲畜、草场入股的形式,组建以牦牛牧业产业生产为主的专业合作组织,实现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帮助贫困农牧民走牦牛牧业产业化经济创收模式,让困难群众不离土、不离乡就能增收。

在藏区奉献大爱之时,侯斌的内心却藏着隐痛和内疚。去年8月的上午,他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奶奶走了。那天夜里,侯斌失眠了。没能为奶奶尽孝的悲痛、不能照料多病父母的内疚、无法减轻妻子负担的焦虑……侯斌只能独自吞下哀愁,告诉自己守住初心、多做实事。

记者:朱娜 实习生孙钰 朱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