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鹦鹉鱼白毛病怎么治疗,鹦鹉鱼白毛病怎么治疗的

admin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鹦鹉鱼白毛病怎么治疗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鹦鹉鱼白毛病怎么治疗的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鹦鹉鱼白毛病应怎么医治
  2. 鹦鹉鱼起白毛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
  3. 鹦鹉鱼身上长白毛该怎么办
  4. 鹦鹉鱼得白毛病怎么办
  5. 急!!!红鹦鹉鱼身上长白毛怎么办!!~
  6. 我家养的红鹦鹉鱼,身上长白色的东西,怎么办
  7. 鹦鹉鱼感染白毛病怎么办

鹦鹉鱼白毛病应怎么医治

方法:先把鱼隔离

鹦鹉鱼白毛病怎么治疗,鹦鹉鱼白毛病怎么治疗的-第1张-狗狗相关-宝佳网

然后老三样

加药,所谓老三样就是换水、一定换困好的水软水。

升温30度

加盐根据缸子大小。现在很多人都用呋喃西林黄粉。效果不好还脏缸。还不能放磁环。

加点白毛专用药市场3。5块钱。在缸子里是蓝色的。不用拿掉磁环。

把鱼捞出来剥去白毛在放药泡。最好不喂食。如果想喂也可以适当的小喂

减少水质污染。不怕浪费药就一天换三分之一染后在加药。

一个疗程下来

3

5天

会很辛苦的。白毛治好了不要着急下缸

单养几天

带病菌完全消失

在入缸

鹦鹉鱼起白毛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

鹦鹉鱼起白毛可能是患上了水霉病。水霉病又称白毛病,其发病症状主要就是鱼体上布满白色的丝状,外观看起来像是白毛。导致水霉病的原因是鹦鹉鱼在运输、打架中受伤,引起的细菌感染。或者是鱼体内有寄生虫导致的感染。水霉病可以直接用红药水涂抹伤口治疗,也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药浴治疗。一、鹦鹉鱼起白毛是什么原因

鹦鹉鱼起白毛可能是得了水霉病。因为水霉病的前期症状就是鱼体布满白翳,尤其是黑色和红色的鱼体最明显。中期鹦鹉鱼就会出现行动迟缓、反应呆滞的情况。后期会出现患处腐烂、停止进食、霉菌遍布全身,直至死亡。水霉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细菌感染,比如在运输的过程中不小心蹭伤了鹦鹉鱼的皮肤,或者鹦鹉鱼在争斗时受伤,导致细菌从伤口处进入体内,就很容易造成感染。也有可能是体表处有寄生虫,细菌通过寄生虫进入鱼体。

二、鹦鹉鱼起白毛怎么治疗

如果是水霉病,前期可以将鹦鹉鱼捞出,擦干鱼体表面的水分,用红药水或其它杀菌类的药物涂抹,每天涂抹2-3次,坚持7天左右就会有效果。如果到了后期,可以用高猛酸钾溶液或呋喃西林溶液进行药浴,每天药浴一次,每次坚持20分钟。大概一周左右就会有好转。水霉病主要就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饲养者在平时勤换水,保持好水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感染水霉病。

鹦鹉鱼身上长白毛该怎么办

一、鹦鹉鱼长白毛的原因

1、水质因素:水质和水温的变化是导致鹦鹉鱼长白毛的常见原因。一般都是饲主没有按时替换鱼缸内的水质、没有及时清理掉鱼缸中的食物残渣、排泄物等导致水质恶化,滋生细菌,从而鹦鹉鱼身上就会长白毛了。

2、水温因素:鹦鹉鱼对水温的要求是比较高和敏感的,如果饲主在换水时,没有注意好新水与旧水的温差,使鱼缸内水温突变(超过2℃),亦或者是在季节交替时,没有利用加热棒保持住鱼缸的水温。导致鱼缸中水质变化过大,那它们身上也会长白毛。

3、疾病因素:鹦鹉鱼身上长白还可能是鹦鹉鱼患了水霉病(也叫肤霉病)引起的,因为水霉病前期的表现就是鱼体hi出现白色絮状物,或者是白点。到后期,鹦鹉鱼患病处会出现腐烂、并且有绝食行为、霉菌慢慢遍布全身,直至死亡。

二、鹦鹉鱼长白毛该怎么办?

如果是水质因素导致的,饲主就需要及时替换掉鱼缸内的水质,还得清理掉鱼缸中的各种污物,保持水质的洁净,一段时间后,鹦鹉鱼就会恢复正常状态了。注意:水质最好三天一换,但不需要全部更换,只需更换三分之一。

如果是水温因素导致的,那饲主除了及时换水外,还需要把水温先调高到30℃,并通过加热棒维持温度恒定。等到鹦鹉鱼恢复正常状态后,再把水温调整并维持在25-28℃之间。注意:饲主在换水时,新水与旧水的温差要控制在2℃之内。

如果是鹦鹉鱼患了水霉病,饲主需要先将病鱼捞出单独饲养,接着对患病的鹦鹉鱼使用10%浓度的盐水进行药浴。每天浸泡四~五次,每次约十分钟;如果鹦鹉鱼患病的情况比较严重,饲主还可以给它们涂抹高锰酸钾,每天一次即可。坚持一周左右,鹦鹉鱼就可以恢复到正常体态了。

以上就是“鹦鹉鱼身上长白毛该怎么办”的相关内容介绍啦~如果你还有其他的疑问,可以点击《鹦鹉鱼发白是怎么回事?》继续阅读了解。

鹦鹉鱼得白毛病怎么办

水霉病(肤霉病,白毛病)的治疗方法:

1.用1.5%~2.5%的食盐水洗净,除去毛状物,然后涂上2%的红药水,再以鱼用土霉素药浴。

2.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3.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

4.用1:15000尝试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泡鱼体3~5分钟。

5.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6.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7. 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8.用0.1%~1%浓度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涂抹伤口和水霉附着处。

9.用10MG/KG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鱼体半小时。

急!!!红鹦鹉鱼身上长白毛怎么办!!~

急!!!红鹦鹉鱼身上长白毛怎么办!!~

先把他隔离出来以免传染,紧跟着换水,并清洗干净鱼缸。

长白毛的小鱼要用百分之十浓度的盐水泡十分钟,一天泡三到五次。浓度和次数都视小鱼病情严重程度定,严重可多泡一会,多几次。但不可过多以免伤到生病的小鱼。

其他没长得鱼建议也用盐水泡一下。最好使用鱼市上的专用盐。

鹦鹉鱼长白毛怎么治

水霉病。应该用 5食盐水浸泡。养鱼的水要更换。

鹦鹉鱼得白毛病怎么办

往水里加黄粉至水呈浅黄色,严重的要在伤口直接撒黄粉,黄粉在水里散开要一点时间

鹦鹉鱼白毛病应怎么医治

白毛病是观赏鱼最常见最难治的病还是慢性病本人养鱼多年经验治疗方法先把鱼隔离然后老三样盯药所谓老三样就是换水、一定换困好的水软水。升温30度加盐根据缸子大小。现在很多人都用呋喃西林黄粉。效果不好还脏缸。还不能放磁环。加点白毛专用药市场3。5块钱。在缸子里是蓝色的。不用拿掉磁环。把鱼捞出来剥去白毛在放药泡。最好不喂食。如果想喂也可以适当的小喂减少水质污染。不怕浪费药就一天换三分之一染后在加药。一个疗程下来 3 5天会很辛苦的。白毛治好了不要着急下缸单养几天带病菌完全消失在入缸

血鹦鹉身上长白毛怎么办???

白皮病——又称白尾病

[病因]由于水质不洁,特别是水族箱中的粪便没有及时清除,或因捕捞运输、放养、移箱时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导致病原菌感染。

[病原体]为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称为白皮极毛杆菌。

[症状]发病开始时,只在背鳍基部或尾柄处出现一小白点,随即迅速扩大,从鱼体背鳍向后蔓延,以致背鳍与臀鳍间的体表至尾鳍全部发白。随着病情加剧,病鱼游泳能力明显减弱,体躯平衡失控,头部朝上,尾鳍朝上,与水面垂直作上下游动和挣扎,不久即死亡。每年5~8月间为此病流行季节,鱼发病后2—3天即死亡,死亡率极高。

[治疗方法]可用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2.5ppm)的金霉素,或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土霉素水溶液浸洗30分钟;也可用百万分之一(1ppm)的漂白粉或百万分之二至四(2~4ppm)的五倍子泼洒于水族箱中消毒治疗

肤霉绩——又称水霉病、白毛病,为热带鱼最常见疾病之一。

[病原体]为水零属、绵霉属、异霉属、丝囊霉属、腐霉属等种类。

[症状]当捞捕、运输热带鱼时,稍为不慎,使鱼体面板受伤,或寄生虫侵袭破坏面板,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取养料,迅速萌发,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棉絮状菌丝。霉菌刚寄生时,肉眼不易发现;待肉眼见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由外向内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由于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导致死亡。

热带鱼感染霉菌时,还受其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或室内灯光、日光等光源不足,这些因素都能促使霉菌的孳生。受霉菌感染的鱼体,通常面板布满白翳一层,尤其是黑色、红色鱼最为明显,从而失去鱼体应有的光泽。随后活动迟钝,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治疗,鱼体霉菌蔓延,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导致死亡。

[治疗方法]肤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见。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应注意操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寄生虫咬伤,并可在水中投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当发现鱼体感染水霉病时,可用3%食盐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1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加l%食盐浸泡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次甲基蓝溶液浸泡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五(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浸洗,或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二(0.0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百万分之零点三(0.3ppm)的甲醛溶液直接泼洒入水族箱,以抑制霉菌的孳生。还可用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在水族箱顶端安装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

我的红鹦鹉鱼生病了,身上长白斑,怎么办?

白点病

开放分类:生物、疾病、鱼类

白点病是一种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多发于秋末春初水温较低的季节鲤科和慈鲷科的热带鱼较易感染。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小瓜虫虫体(l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直径约0.8mm,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在水温18-23℃的情况下,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热带鱼患此病时,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鱼儿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严重时,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呼吸困难直至死亡,病程一般约为5~10天。因小瓜虫不耐高温,一般25℃以上就会停止发育,当水温升至28~30℃时,就会自然死亡。因此对患白点病的热带鱼来说,治疗并不太麻烦。只须将水温维持在28~30℃左右,一星期以后,鱼体表的胞囊就会全部脱落。如果此时在辅以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用药物治疗时,可在鱼缸中用0.1ppm的硝酸亚汞作药浴处理。对病重的鱼,可用2ppm的硝酸亚汞或0.5ppm孔雀石绿溶液侵洗病鱼2-3小时。当病鱼症状消失后,要及时更换新水,以免时间太长引致鱼的汞中毒。预防此病只须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温,引进新鱼时先将新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浸泡消毒后才放入鱼缸,一般就能杜绝白点病的发生。

白点病的症状: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磨擦硬物,希望借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

白点病的发生环境: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温上下波动小瓜虫繁殖,15—23℃的水温最适于小瓜虫繁殖。

白点病的治疗方法:无论使用什么药物首先要提高水温到30度。可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方法,促使产生在鱼体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长速度,使他们从鱼体表面脱落。治疗药物:1。也可用5%盐水浸泡数天;2。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3。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疗效较好;4。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5。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6。或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每天2次

治疗待白点消失后,仍要用药一段时间使未附着鱼体的小瓜虫死亡

注:硝酸亚汞、孔雀石绿,是剧毒产品,会对人体产生巨大伤害,极易至癌。故不推荐使用,在其他病害的治疗上也应避免使用

注:孔雀石绿在化学上称为碱性绿,分子式为:C23H26N2,分子量为:346.4,在工业上可用作绿色染料。但鱼病治疗方面也应用很多(尤其渔场),可用于多种鱼体外寄生虫和病原体(包括:霉菌、细菌、面板与鳃部的吸虫感染等等),临床治疗已被证实有效的病症包括:白点病、水霉病、丝霉病、面板黏液病等等。

注:红汞是一种外用药,浸泡也是一种外用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浓度和时间。在初期只是身体很少的部分,可以擦拭,但如果后期,全体皆是,那么稀释之后擦与浸泡是一样的。擦拭只是区域性,大可不必稀释,因为擦拭是将鱼先捞出,这样的鱼脱水时间不应该很长,稀释擦之后马上放入水中,药效大失,疗效不大。所以,区域性是可以擦拭的,但不应该稀释,如果是全身,那么应该浸泡。因为全身擦拭,鱼鳃是......

鹦鹉鱼身上突然长了很多白毛毛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治疗?

支援楼主,使用者楼主,楼主英明呀!!!

鹦鹉鱼身上眼上长白毛是怎么回事,怎么冶

白毛病是一种常见的病,一般热带鱼全得的.治疗这个病,可加给水加温,停止喂食.可以慢慢恢复过来.这样比较慢.建议去鱼店购买专用药,下缸里3天左右就好了.很常见的病.

鹦鹉鱼身上起白东西好像白毛又像寄生虫

最近有许多人养鱼都得了白点病,在此就个人所知,做个抛砖引玉,希望个人有错误或疏漏之处,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教与帮忙补充,谢谢!一、先说白点病形成的主因,其实白点病是一种白点原虫,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的鱼缸中,一般健康的鱼是有足够的抵抗力,而不会发病,但若有以下几种情形就易发病:1.水温忽冷忽热时,因鱼不是变温动物,无法调节其体温,所以在此情况下,鱼必须去适应其水温,但也因此抵抗力减弱,故而极易发病,可以简单的说是鱼感冒了,所以在季节交替或新鱼入缸时很容易得病(此为最大主因)。2.新鱼带入,因原本的鱼缸的白点虫(卵)是一种平衡状态,若新鱼带有具繁殖力的成虫入内,就易造成全缸的发病。3.水质管理不良,之前有说过水质管理不当鱼是百病生,因为不好的水,鱼自然抵抗力不佳,就什么病都有可能发生,包括了白点病。4.鱼有伤口,在此时鱼的抵抗力也会较差。总之,白点病是发生在鱼的抵抗力减弱之时,在发病之前,是有些征兆的,一般会精神较差、有时会夹尾,或是一直在缸壁、造景等地方磨擦(因会痒或不舒服)发病了不要紧张,因为白点病算是鱼病中最好治的,通常发现发病的前兆时,就可在水中加少许盐与甲基蓝,与提高温度,愈早发现与治疗,成果愈好,莫等鱼身上长了一堆白点了,才求救,鱼的体力已弱,治愈的成效就差了。治疗时可将病鱼隔缸药浴是最好,若无多的缸全缸药浴,也无妨,但药浴之后要重新再建立硝化系统。治疗白点病,加温是很重要的动作,因为我们下的药是无法杀死虫卵,加温是要让虫卵提早孵化,个人习惯将水温拉高至30℃,且下药当天最好不要喂食,毕竟药还是具有毒性的,之后就算要喂食,也要比平常的量少,因此时的硝化系统已被破坏,喂太多,反而因水质不佳而死,其实,鱼是很耐饿的,一周不喂,都还不会有事。下药后约一周就要换水,之后再下药,量可依鱼恢复的状况而增减,通常如此的步骤约要三~四次,才会完全除去白点病。当药浴完后,最后一次换水(每次换水最好不要超过1/3),就以活性碳来吸附残余的药,约须3~7天,待水清后将之取出,改用生化棉来重新建立硝化系统,在硝化系统未建立完全之前,最好2~3天才喂一次,以免水质恶化。大约就是这样啦!未详尽之处请各位见就罗!

可能同时得了白点和凸眼症以上是病状和治疗方式白点病成因/病症:病鱼身上出现密密麻麻白色小斑点,是因为白点虫寄生所致。白点虫容易发生在季节变换,尤其是秋冬之际水温大幅变化时,如果不及时治疗,刚开始稀疏的白点会愈来愈密集进而遍布全身,严重时可能有呼吸困难.缩鳍等症状出现,且易形成伤口而感染细菌,造成烂尾鳍等复合感染症状,导致鱼只死亡。疗法:目前治疗的方法及治疗剂非常多,最常使用者为提高水温(30-32度左右),以及新增盐巴,改变渗透压让白点虫死亡脱落,当然这还得看鱼只的忍受程度如何。另外使用甲基蓝.孔雀绿等也是很普遍的治疗剂;若是和水草混养的水族箱中,还得注意避免药物对水草的伤害,尽量选用不伤水草的药物。食盐:1.5%-2%(1L水加 1.5g食盐)甲基蓝:2-5 ppm计算方式:1 ppm的药剂就是 1000L的水中有 1 c.c.的药剂。凸眼症成因/病症:突眼只是一种外观上的病征,除了眼睛突出,还会有白濛现象产生,严重时眼睛还会脱落。但突眼的病鱼不会马上死亡,甚至在眼睛掉出之后,还可继续存活。一般而言,突眼症常与腹水病等合并发生,如何让突眼现象痊愈,目前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常使用的药剂是抗生素,口服药浴皆可,其治疗方法与腹水症疗程相同。腹水症和突眼症......

治疗鹦鹉鱼身上白点病最安全的方法!

头洞病

是由水质变化或细菌因素所引发的,发病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鱼头或鱼脸上有几粒芝麻大的小脓疮,花罗汉鱼头洞病的蔓延速度很快,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快鱼头及鱼脸的周围就会全部溃烂,导致鱼儿死亡。当发现花罗汉鱼得了头洞,应尽快及时治疗。

花罗汉鱼头洞症如未及时治疗,会迅速大面积溃烂,导致鱼儿死亡

景裕2号药是花罗汉鱼专用药,对花罗汉鱼肿嘴、头洞病、烂身、白点病的治疗有特效。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下用景裕2号药快速治好花罗汉鱼头洞的例项。

1.先来看看鱼儿,发现该鱼得了头洞的第二天,花罗汉鱼的头部穿了一个大洞。

该花罗汉鱼的头部已经穿了大洞

2.将头洞的花罗汉鱼移到小的治疗缸里,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用药量,治疗缸内要用原缸的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得了头洞的花罗汉鱼已经是抵抗力很差了,如果再用新水,水质会有变化,花罗汉鱼就更受不了。同时,治疗缸还需加温和增氧,将水温稳定在32度~33度,治疗缸不需要启动过滤。

医生缸内需加热和增氧

放入温度计,可以随时观察温度,将水温稳定在32度~33度。

3.景裕2号药一瓶中包含3个胶囊,6个药片,其中以一个胶囊加两个药片为一套药,一瓶总共三套药。以20公升水加一套药为标准,选择适当的用药量。这里的治疗缸约60~70公升水,一次需要加三套药。

按计算好的用药量备好药

4.将鱼捞出来,小心地把伤口内的脓包完全挤压干净

小心地把伤口内的脓包完全挤压干净

5.将胶囊开启,取适量的药粉将药粉搽在伤口上,同时尽量把药粉向那个大洞里挤一挤。

取适量的药粉将药粉搽在伤口上,尽量把药粉从那个大洞里挤进去

6.把鱼放回缸中,加入药片和剩余的药粉

把鱼放回缸中

放入药片

胶囊拔开将药粉倒入水里

7.放药后,鱼需要泡药48小时。

第三天,再挤一挤鱼头,已经挤不出脓了,但头上的洞还没完全愈合。于是把治疗缸换水1/3,再重复上面1~7的过程,继续泡药48小时,这里需特别注意的是新加入的水一定要曝气两天的水,新加的水必须和治疗缸内温度保持一致。

第五天,可以明显看到伤口在已经结疤收缩,已经不用继续泡药了。于是换水1/3,留在治疗缸内观察俩天。

第七天,鱼儿头上留了个小疤,已经完全康复,可以放回到原来缸中。

鱼儿康复了

1.白点病是传染性很强的外寄生虫病。

(1)病原体:多子小瓜虫(寄生虫)。传染途径:水蚤、病鱼,污染的工具是热带鱼的1号病。热带鱼比金鱼易患白点病,水温忽高忽低是本病的诱因,也是初学者常常失败的原因。欧洲最初兴起热带鱼饲养业时曾因此病全军覆没。及时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加强消毒,保持恒温是防止此病的有效方法。白点病分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为2~3天,常致鱼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

(2)症状:早期,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中期,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晚期,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3)治疗:此病要综合治疗,只用药收效不大,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减少污染,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在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热带鱼常用验方如下:参考验方1:早期可投入0.5%~1%食盐,可取得一定效果。参考验方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

我家养的红鹦鹉鱼,身上长白色的东西,怎么办

红鹦鹉鱼,身上长白色的东西是白点病,先加温再治疗。

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其小瓜虫属原生动物中纤毛虫的一种。镜检成虫体内具有马蹄形大核,幼鱼仅有圆形、椭圆形或棒形的大核。虫体柔而可塑,形态多变。此病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它的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

无论使用什么药物首先要提高水温到30度。可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方法,促使产生在鱼体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长速度,使他们从鱼体表面脱落。

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每天2次治疗待白点消失后,仍要用药一段时间使未附着鱼体的小瓜虫死亡。

病变形态:

患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病鱼虽照常觅食,但常聚集在鱼缸的角上互相挤擦。病鱼会用身体摩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

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病鱼常呆滞状浮在水面,严重的全身似洒满白粉,多在春、秋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活饵的尾部下容易流行。

此病传染速度很快,如不及时治疗会二次感染合并水霉病及细菌感染,严重时,药物无效,会大批死亡。要及早治疗。

白点病分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为2~3天,常致鱼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白点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金鱼白点病

鹦鹉鱼感染白毛病怎么办

方法:先把鱼隔离然后老三样加药,所谓老三样就是换水、一定换困好的水软水。

升温30度加盐根据缸子大小。现在很多人都用呋喃西林黄粉。效果不好还脏缸。还不能放磁环。

加点白毛专用药市场3。5块钱。在缸子里是蓝色的。不用拿掉磁环。

把鱼捞出来剥去白毛在放药泡。最好不喂食。如果想喂也可以适当的小喂减少水质污染。不怕浪费药就一天换三分之一染后在加药。

一个疗程下来 3 5天会很辛苦的。白毛治好了不要着急下缸单养几天带病菌完全消失在入缸

关于鹦鹉鱼白毛病怎么治疗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