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狗形态特征,狗的外形描写运用说明方法

admin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狗形态特征,狗的外形描写运用说明方法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狗形态特征,狗的外形描写运用说明方法-第1张-狗狗相关-宝佳网

  1. 该怎样写狗的外形
  2. 狗和犬有什么区别
  3. 形容小狗的外形和特点
  4. 狗的进化过程
  5. 狗的外形描写运用说明方法
  6. 如何描写小狗的特点
  7. 狗的所属类别分布区域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该怎样写狗的外形

写狗的外形要抓住特点(颜色、形状等等),按一定顺序(例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等等)简例:我家有一条可爱的小狗,它穿着一身黑色的外衣,显得很精神。两只尖尖的小耳朵能听到很细微的声音,大眼睛象一对黑宝石一样,小巧玲珑的鼻子总是湿湿的,一张大嘴里长满了锋利的牙齿。四肢又粗又壮。

狗和犬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都以为狗和犬是一样的,但其实并不是,狗和犬是有区别的,而且区别还很大。今天就来说一下狗和犬的区别,千万别搞错了!

1、狗更多用于贬义,而犬少用于贬义

狗和犬的第一个区别,就是狗多用于贬义词,而犬却很少用于贬义,大多用于褒义。

比如犬子是自谦的说法,并不能说成狗子;狗特务、狗东西都是骂人,都不会说成是犬特务、犬东西;犬马之劳也不能说成狗马之劳。

2、犬的历史比狗长

狗和犬的第二个区别,就是犬的历史要比狗长很多。

在甲骨文中,能很清晰地看到“犬”字,可以推断犬产生在遥远的年代,至少上溯至五千多年前,而“狗”字的使用到现在也才二千多年,因此是先有“犬”,后有“狗”。

3、犬有20个脚趾,狗只有18个

狗和犬的第三个区别,就是犬有20个脚趾,而狗只有18个,是犬和狗的本质区别。

犬在脚踝上会多出一个脚趾,这个脚趾叫“獠”,是用于捕猎猎物的,而狗是没有的,所以现在狗狗的捕猎能力已经下降了很多,甚至是消失了。

4、犬的体型比狗大

狗和犬的第四个区别,就是犬的体型要比狗大。

有种说法是最大的为獒,次之为犬,小的就是狗,因此我们一般看到的宠物狗都叫狗,而工作犬叫犬,比如拉布拉多犬、德国牧羊犬等。

5、犬和狗的传说不同

狗和犬的第五个区别,就是它们的传说是不一样的,代表的寓意也不一样。

传说中天狗是生活在番泽的一种野兽,它长得不像狗像狐狸,有天狗在的地方就不会发生灾难,所以说天狗是吉祥物,能给人带来好运;而天犬是一种外表是红色的狗,有天犬在的地方就会发生大的动乱,因此传说天犬是不吉祥的。

形容小狗的外形和特点

小狗一般指的是刚出生不久的小奶狗,小狗的外形特点根据不同的品种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是总的来说都是缩小版的狗狗,它们的外形小巧可爱、牙齿和骨骼比较小,身上的毛也是绒毛,肉垫柔软。

小狗睡眠时间很长,可长达十八个小时;因为存在长牙和换牙的时期,所以磨牙的需求比较大,可以给狗狗准备易消化的磨牙零食。

狗的进化过程

狗是怎么来的,狗和狼是怎么分的?先说说狗是怎么来的,大家都知道狗是从狼进化过来的,狗狗有的时候在地上打滚是跟祖先的天性有关。有研究线粒体DNA的科学家发现,狗和狼在10万年前才分成两个不同的物种。

家犬与狼、狗、非洲野狗等相似的动物属于犬科。犬科动物,在大约4800万年前,犬亚目最终进化成了现代犬科动物。真正的犬科动物首次出现在500万至700万年前。狼被驯化成为狗用了几万年的时间,这个时间是完全不够狼和狗之间产生生殖隔离的。

再看看考古学家的发现。

500万年前:犬属由被称为始犬的动物演化而来,在中国山西榆社盆地500万年前发现了始犬化石。

1.4万年前:德国的一个距今1.4万年前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狗和人合葬在一起。

1.2万年前:以色列北部那图夫的古城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年轻人的骸骨旁边有一只年龄相仿的狗的骸骨。

1.1万年:美国犹他州一处洞穴里发现的美洲最早的埋葬狗的遗址距今1.1万年。

8000年: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岗、浙江桐乡罗家角等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出土的狗骨。

人类在驯化狗过程中,人类替代了兽群领袖的位置,从而成为了动物的“主人”,狗也就慢慢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狗的外形描写运用说明方法

狗是人类早期从灰狼驯化而来的,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至1.5万年前,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据统计,世界上有犬种1400余种,其中定类的有500多种。世界名犬里收录的大约有240多种。最近的基因研究得出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现存的狗有450种左右。(说明方法:列数字)

狗的五官像人般端正,四肢更是强健。它们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快活得不得了。一般情况下,狗的长度约八分米,其重量也不会超过35公斤。(说明方法:摹状貌)

狗的生性灵活,是一种惹人喜爱的动物。世界上几乎没有一只狗是痴痴呆呆的,更没有一只狗是不爱吃也不爱玩的。不但如此,狗的反应也十分敏捷。

当看到有老鼠、虫蚁的出现时,狗便展示它自身的本领,快速地捕捉盯紧的“猎物”;在狗的视线范围内,几乎没有一只“猎物”能够脱离它的“手掌心”。

狗的食量不大,却很挑剔。狗一天的食量大约是人类食量的三分之一,只吃鱼、肉或是其它的骨头,蔬菜、水果大多数都不喜欢吃。

狗的智力在低等动物界中也是非比寻常的,是高等动物——“人类”智力的四分之一。通过人工训练的狗能做许多高难度的动作:在低空中极其准确地接住从较高空中掉下来的细微物品;单脚踮地,双手握住人类的手,像和人类打交道般。

如何描写小狗的特点

怎样描写动物的特点:

描写一种小动物,首先要描写它的外形样子,要仔细看它的头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么样的,形状、特点、颜色是什么样的。然后再看它的生活习性又是什么样的,小动物怎样吃东西啦,怎样玩游戏,甚至是怎样睡觉,细致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然后再将其具体地描写出来。在描写小动物的样子的时候,要侧重于静态描写,描写小动物活动情况,侧重于动态描写。按照从静态到动态有条理,有层次地观察和描写。

如:那条小黑狗,一身乌黑发亮的皮毛,就像黑缎子一般油亮光滑;雪白的小爪儿,像4朵梅花;那条撅着的小尾巴,总是悠闲不停地摇摆着。

狗的所属类别分布区域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形态结构:

狗,一般全身披覆着毛,由头、颈、躯体、尾巴和四肢等组成。前端是头部,以两眼为界可分为额部与颜面部,额部较短,在头部上方,内有发达的大脑。颜面部较长,向前突出成口鼻。狗的鼻子特别长,约占面部的三分之二,鼻内嗅神经极发达,嗅觉细胞密布于鼻腔内,嗅觉非常灵敏。

生活习性:

1.狗是肉食性动物,狗喜欢啃咬骨头。在喂养时要经常给它一些狗骨头(“狗咬狗骨”,不能喂其它禽类骨头,猪牛的骨头也最好别喂,否则有可能噎着),以利于磨牙用。

2.狗有独特的自我防御能力,吃进有毒食物后,能引起呕吐反应而把有毒食物吐出来。

3.炎热的夏季,狗大张着嘴巴,垂着很长的舌头,靠唾液中水分蒸发来散热。

4.狗在群居时,也有“等级制度”和主从关系。建立这样一种秩序便可以保持群体的稳定,减少因为食物、生存空间的争夺而引起恶斗。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