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大高加索地区,大高加索地区人口

admin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大高加索地区,以及大高加索地区人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大高加索地区,大高加索地区人口-第1张-狗狗相关-宝佳网

  1. 南高加索地区包括哪些国家
  2. 高加索是哪个国家
  3. 高加索地区有哪些国家
  4. 高加索详细资料大全
  5. 高加索地区大概包括哪些国家
  6. 高加索国家指哪几个国家
  7. 高加索人主要分布在什么国家

南高加索地区包括哪些国家

南高加索地区是指大高加索山脉以南,土耳其和伊朗以北,黑海、里海之间的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三国。本地区面积18.61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600万。

一、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位于南高加索地区西部,北邻俄罗斯,西濒黑海,南与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接壤。面积6.9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45万(1990),大部分为格鲁吉亚族,还有亚美尼亚族、俄罗斯族、阿塞拜疆族等。通用格鲁吉亚语和俄语,多数居民信奉东正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格鲁吉亚国内多山,北部有大高加索山逶迤,南部为小高加索山盘踞,中部有面积不大的平原和低地。里奥尼河自东向西注入黑海。气候较温和,植物生长茂盛。

格鲁吉亚的主要旅游地有:

第比利斯,格鲁吉亚语是“温泉”的意思,因附近多温泉得名。城市沿库拉河两岸狭窄阶地和山坡布列,周围为海拔500~650米的低山。市区呈带状,长约30公里,宽1~5公里。城市的主干道为鲁斯塔维利和普列汉诺夫两条大道。旧区在东南部,街道窄狭,多为低矮房屋。新区在库拉河右岸,街道宽敞,楼房高大。市内交通除一般公共电、汽车外,有地铁2条,贯通市区南北,架空索道和缆车也是山城交通的一大特色。城市因具有许多有医疗功效的温泉,吸引国内外许多旅游者,特别是对患有关节炎、妇科病、血液病、皮肤病,以及呼吸系统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前往医疗和休养。

黑海沿岸旅游带,这一地带气候温暖,1月平均气温5~7℃,7月22~25℃,滨海沙滩浴场断续相连,文物古迹蜚声遐迩,背倚巍巍青山,面向茫茫碧海,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是上乘的旅游地。

巴统,在海岸带的南段,距格、土边界不远。它是一个重要海港和工业中心,市东北海滨为旅游、疗养区。附近9公里处有绿岬植物园,面积百余公顷,栽培有热带、亚热带以及高加索地区土生植物及其变种数千种。16世纪的古堡遗迹和巴统地志博物馆(收藏有珍贵的古老陶器)都值得一游。

黑海沿岸北段旅游地主要有苏呼米、皮聪达和加格拉。

苏呼米三面环山,全年220天有阳光,隆冬时节附近群山白雪皑皑,而临海的市内草木依然葱笼。1892年国际医师会议认为,苏呼米为优良的气候疗养地。这里旅游、疗养设施齐备。每年前往的旅游者人数很多。其他著名文物有:罗马古堡和土耳其城堡,以统一格鲁吉亚各公国的第一代皇帝巴格拉特三世命名的城堡遗迹,距城4公里的克拉苏里墙(类似中国长城,但其规模小得多,现已残缺不全),11~12世纪的古拱桥(当时格鲁吉亚桥梁工程的典范),等等。苏呼米植物园建于1840年,占地7公顷,森林公园位于山坡密林中,园中养有1500只猴。王宫、神庙、教堂等均有游览价值。

皮聪达,位于皮聪达角,古松林面积达数百公顷,为第三纪的黑海植物群落的残存,十分珍稀,早在1947年即被定为自然保护区。古堡、塔楼、古教堂等至今犹存。皮聪达古城堡内有建于6世纪的布兹比教堂,它是南高加索地区保存最好的基督教建筑遗存之一,教堂结构匀称严密独特,气势非凡,特别是它内部的墙壁、拱顶结构别致,一有声响,就会发出动听的乐曲,如同乐队的演奏。皮聪达在历史上就是封建主和贵族们避暑、疗养之地,现有许多疗养、旅游设施,可进行日光浴疗、海水浴疗。海滩和海水泳场很普遍。

加格拉,位于格、俄边界附近,距皮聪约20公里,背有群山屏障,面临汪洋大海,海岸线长7公里,其中海滨浴场绵延5公里,紧邻海滨的加格拉公园,面积达7公顷,是黑海沿岸的著名公园。园中栽植有枣椰树、椰树、中国棕榈,以及美洲高大的木兰花等。旧城内外文物古迹繁多,如古城堡、神殿、王宫、塔楼等。可进行日光疗、海水疗、硫化氢矿泉疗,是重要的旅游胜地。

二、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位于南高加索地区的西南部,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伊朗、土耳其毗连,是一个高原、山地型的内陆国。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余万(1990),居民的绝大多数为亚美尼亚族,少数为阿塞拜疆族、库尔德族、俄罗斯族,通用亚美尼亚语和俄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亚美尼亚的主要旅游地有埃里温和艾奇米亚金。

埃里温,国家首都,举世著称的古城之一,位于国家南部,拉兹丹河岸,海拔900~1300米,阿拉拉特山与阿拉加兹山南北对峙。这里地势较高,空气洁净,阳光充足,所以举目远眺,白雪皑皑的千仞冰峰跃然眼前。亚美尼亚盛产各色花岗岩、大理岩、凝灰岩等,有“石头国”之称。埃里温的建筑多为附近所产的优质石料所建,各种石料的建筑物沐浴在阳光中,分外美丽。市中心有列宁广场及列宁的青铜像,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亚美尼亚大厦,它带有高耸的尖塔,显得气势辉煌。邵武勉广场也很有气派。市区有建于13世纪和18世纪的加多基克教堂和佐拉瓦尔教堂。郊区有建于公元前782年的古堡遗迹。

艾奇米亚金,是亚美尼亚古都,曾是亚美尼亚的大主教驻节地,有建于公元303年和630年的古老教堂。建于618年的里普西梅教堂带有小穹顶,是亚美尼亚早期建筑艺术的典范。在埃里温以东27公里处的古亚美尼亚城堡约建于公元前2~5世纪。它原是当时国王的夏宫,堡内列柱教堂是当时希腊文化末期的亚美尼亚文化的唯一遗迹。

三、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在南高加索的东部,东临里海,南同伊朗接壤,北与俄罗斯毗连,西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相邻。面积8.66万平方公里,人口710余万(1990),基本上是阿塞拜疆族,有少数居民为俄罗斯族、亚美尼亚族等。通用阿塞拜疆语和俄语,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

阿塞拜疆全国面积的50%以上为山地。大、小高加索山分别盘踞在国家的北部和南部。中部和东南部有河流冲积的平原。气候比较温暖干燥。该国的石油资源和开采历史已久,并著称于世。

首都巴库是全国和南高加索最大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城,周围有40余个卫星城,其企业和居民多直接、间接与石油业有关。

巴库的主要名胜是处女塔。它坐落在里海之滨,旧城的中部,是12世纪所建汗王宫殿建筑群的组成部分。1304年,当地发生一次大地震,许多房屋被夷为平地,而处女塔则安然屹立。塔名的来源众说不一,一种传说是,当初有一双恋人,女富男贫,姑娘的父亲不同意他们结婚,将女儿关入高塔。姑娘为表示对恋人的坚贞爱情,纵身从高塔跳入海中,随后小伙子也以身殉情。塔高27米,基墙厚5米,上部4米,全由石灰岩块砌筑,石块一层外凸,一层内凹,形成层层横线,别有风格。塔有8层,每层可容50人。塔内有井,水质清冽甘美。如有敌人进攻,可从塔上投掷石油火把,进行抗击。据后人研究,该塔建筑构思颇有讲究。巴库老城冬凉夏热,塔的圆形部分朝北,冬季的寒风可绕塔而去,以保持城市的温度;塔的突部向南,凉爽的夏季风被导向城内,可降低气温。

南高加索地区,特别是格鲁吉亚沿黑海地带的旅游业,过去是很受原苏联的旅游者青睐的,可是当前正处于萧条阶段。将来很有可能重新崛起。

高加索是哪个国家

高加索地区有四个国家,以大高加索山脉为界,北边是俄罗斯,南边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位于格鲁吉亚以南,南边三个称为高加索三国。

高加索地区,包括大高加索山脉、小高加索山脉、亚美尼亚高原北部,东西从里海到黑海。其中大高加索山脉是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长约1200千米,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海拔约5642米。

群峰高耸:

大高加索山脉全长1200公里,可分为东、中、西三段。东、西两段山势较低,一般海拔在4000米以下,山体宽度为200公里左右。

中段山体较窄,山势高峻,许多山峰海拔在5000米以上,山上气候寒冷,终年积雪高加索山屹立在欧亚两洲之间,西濒黑海和亚速海,东临里海,是欧亚之间的天然界限。

高加索地区有哪些国家

高加索地区有四个国家: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

高加索地区,指的是位于里海和黑海之间,高加索山脉所在的广大地区。高加索山脉分为大高加索山脉和小高加索山脉,其中大高加索山脉是欧洲与西亚的分界线,小高加索山脉则是亚美尼亚与北方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的主要国界线。

以大高加索山脉为界,高加索地区分为两部分,北方称为“北高加索”,属于俄罗斯;南方则称为“外高加索”,指的就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三国。

旅游资源

俄罗斯联邦高加索自然保护区位于高加索山脉西端,建于1924年,为进行自然科学研究而辟,面积262500公顷,包括小拉巴、大拉巴、沙赫诸河上游地区。地处褶皱山区,岩石多为水晶花岗岩和片麻岩。地貌由低到高分别为山毛榉和橡树林带、冷杉林带和高山草原。野生动物有鼬、狼、棕熊、赤鹿、小羚羊和各种鸟类。

高加索地区的主要城市有巴库(阿塞拜疆首都)、第比利斯(格鲁吉亚首都)、埃里温(亚美尼亚首都)、克拉斯诺达尔(俄罗斯)、格罗兹尼(俄罗斯联邦车臣共和国首府)、弗拉季高加索(1931-1990年称奥尔忠尼启则,俄罗斯城市)等。

高加索详细资料大全

高加索(乔治亚语:车臣语、俄语:Кавказ;英语:Caucasus)是位西亚地区伊朗和土耳其以北,于黑海、里海之间的高加索山脉地区,总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5642米的厄尔布鲁士峰被称为“欧洲之巅”。

由于被大小高加索山脉分割,该地区分为南高加索和北高加索两部分。南高加索又称外高加索,面积约18.5万平方公里,包括乔治亚、亚美尼亚和亚塞拜然三国。北高加索又称内高加索,属于俄罗斯。达吉斯坦、车臣、印古什、北奥塞梯、卡巴尔达-巴尔卡尔等自治共和国都分布在这里。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高加索外文名称:Caucasus(英语)别名:Кавказ(俄语)所属地区:欧亚大陆地理位置:黑海和里海之间面积:44万平方千米人口:3000万方言:俄语、乔治亚语、车臣语等气候条件:温带和亚热带著名景点:建筑、壁画和饰物地区资源:天然气、石油、铅、锌、钨、钼等宗教情况:东正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建议游玩时长:5-10天适宜游玩季节:全年地理位置,气候,矿产,人口,国家,北高加索,南高加索,文化,景致,史迹,地理位置高加索(Caucasus),亚欧大陆黑海、亚速海同里海之间的广阔地区,北起库姆—马内奇低地,南至亚美尼亚、亚塞拜然边境。是以高加索山脉的山地地形和自然景观的垂直分异为特色的自然区。大高加索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横贯黑海和里海之间的广阔地峡。整个地区面积44万平方千米。从库马低地向马内奇盆地以南延伸,包括俄罗斯的南部、乔治亚、亚美尼亚和亚塞拜然以及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气候高加索气候处于温带和亚热带之间,由于山脉的阻挡,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和来自南方的暖空气都受拦截,使山脉两侧气候差异显著。北高加索属温带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为-4~-6℃,7月23~25℃,年降水量200~600毫米。南高加索为亚热带气候,其中西部的科尔希达为亚热带湿润气候,1月平均气温4.5~6℃,7月23~24℃,年降水量为1200~1800毫米,迎风坡高达4000毫米;东部库拉-阿拉克斯低地为亚热带干旱气候,1月平均气温1~3℃,7月25~29℃,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地图矿产高加索地区矿产丰富,库拉-阿拉克斯低地和里海底层有含油沉积层,达吉斯坦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矿,亚塞拜然有磁铁矿,外高加索还有铜、钼矿及其他金属矿。人口高加索地区总人口约3000万,有50多个民族,超过百万人口的民族有俄罗斯人、亚塞拜然人、乔治亚人和亚美尼亚人等。经济较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能源工业(石油、天然气)、有色冶金(锰、铜)、机械工业(电力机车和食品机械)和食品工业等。前高加索地区是粮食作物区,外高加索地区是亚热带经济作物区。该区主要城市有巴库、提比里西、叶里温、克拉斯诺达尔、格罗兹尼和弗拉季高加索等。国家北高加索阿迪格共和国达吉斯坦共和国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车臣共和国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南高加索亚塞拜然亚美尼亚乔治亚文化这里也是宗教的会合之地,东正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各种教派等共冶一炉。景致高加索山脉在古今中外的美丽世界中,能被誉为“充满爱和唯美率性”、“拥有喜乐闲情”、“自然景观丰富”、“兼具百般风情,旷世绝美”的区域或景点,真是寥寥可数,而高加索地区这片神奇地带却是当之无愧。高加索不仅是风光旖旎、精彩浪漫的世外桃源,它还有清新洁净的山区空气,暖暖的海洋,使人们可沐浴在耀眼的阳光中。而自古以来,高加索的巍巍山峰,不仅比瑞士的阿尔卑斯山还高,它苍郁的山林,清新的幽谷深壑,比起阿尔卑斯山,更是略胜一筹。尤其当春天降临、百花齐放时,总会吸引各地不远千里而来的游人雅士,一赏这人间难得的净土及空前的美景。高加索山脉史迹置身在高加索,处处都是历史古迹,最早的文明遗迹可以远溯至三百万年前。而乔治亚、亚美尼亚及亚塞拜然三国,立国虽仅短短几个世纪,但却创建了无数宏伟壮观的建筑、壁画和饰物,其风味之古朴原始,细腻之扣人心弦,直教人看得目瞪口呆,叹为观止。而高加索更是古文化的发源地,只是关于当地地名的由来,就有数不清的故事和传奇,它们至今犹为人们津津乐道、口耳相传。高加索除了历史文化、独特的传统与建筑遗迹,其特有的动植物,也是无可取代的宝藏。当地人民的友善好客,地中海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结合,更形成了高加索独一无二的魅力。

高加索地区大概包括哪些国家

该地区分为南高加索和北高加索两部分。南高加索又称外高加索,面积约18.5万平方公里,包括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北高加索又称内高加索,属于俄罗斯。达吉斯坦、车臣、印古什、北奥塞梯、卡巴尔达-巴尔卡尔等共和国都分布在这里。

地形地貌

高加索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横贯于黑海和里海之间,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462米。传统上把大高加索山脉的主分水岭作为南欧与西亚之间的分界线。

高加索一词不仅指山脉本身,而且包括山脉两侧的广大地区,北侧称前高加索,南侧称外高加索,整个地区占地面积为44万平方公里。

高加索地区从库马低地和马内奇盆地向南延伸到俄罗斯、格鲁吉亚、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边境,因而包括俄罗斯的最南部(包括达吉斯坦、车臣、印古什、北奥塞梯等几个俄联邦的共和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以及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大高加索山脉从黑海北部的塔曼半岛向东南延伸到里海的阿普歇伦半岛,长约1200多公里。小高加索山脉位于库拉河与阿拉斯河谷之间。

历史

高加索地区是西亚古文明的发源地,曾孕育不少西亚古文明。

在苏联解体后,由于当地民族结构复杂,致使分离主义甚嚣尘上,因此发生了一连串的战争,情况跟1990年代巴尔干半岛上多国混战的南斯拉夫内战相似,使得高加索成为著名的“火药库”;

其中在阿塞拜疆共和国境内的亚美尼亚人群居地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俄罗斯境内的穆斯林群居地车臣共和国,和格鲁吉亚境内的俄裔群居地阿布哈兹共和国和南奥塞梯共和国。

历次冲突包含1988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发生的第一次纳卡战争、2008年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发生的南奥塞梯战争、2020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爆发的第二次纳卡战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高加索地区

高加索国家指哪几个国家

高加索

高加索

Caucasus

以高加索山脉的山地地形和自然景观的垂直分异为特色的自然区。高加索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横贯黑海和里海之间的广阔地峡。传统上把大高加索山脉的主分水岭当作南欧和西亚的分界线。山北侧称前高加索或北高加索,南侧称为外高加索或南高加索。整个地区面积44万平方千米。从库马低地向马内奇盆地以南延伸,包括俄罗斯的南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以及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大高加索山脉从黑海北部的塔曼半岛向东南延伸到黑海的阿普歇伦半岛,长约1200千米。小高加索山脉位于库拉河谷与阿拉斯河谷之间。

高加索气候处于温带和亚热带之间,由于山脉的阻挡,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和来自南方的暖空气都受拦截,使山脉两侧气候差异显著。北高加索属温带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为-4~-6℃,7月23~25℃,年降水量200~600毫米。南高加索为亚热带气候,其中西部的科尔希达为亚热带湿润气候,1月平均气温4.5~6℃,7月23~24℃,年降水量为1200~1800毫米,迎风坡高达4000毫米;东部库拉-阿拉克斯低地为亚热带干旱气候,1月平均气温1~3℃,7月25~29℃,年降水量200~400毫米。

高加索地区矿产丰富,库拉-阿拉克斯低地和里海底层有含油沉积层,达格斯坦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矿,阿塞拜疆有磁铁矿,外高加索还有铜、钼矿及其他金属矿。

高加索地区总人口约3000万,有50多个民族,超过百万人口的民族有俄罗斯人、阿塞拜疆人、格鲁吉亚人和亚美尼亚人等。经济较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能源工业(石油、天然气)、有色冶金(锰、铜)、机械工业(电力机车和食品机械)和食品工业等。前高加索地区是粮食作物区,外高加索地区是亚热带经济作物区。该区主要城市有巴库、第比利斯、埃里温、克拉斯诺达尔、格罗兹尼和奥尔忠尼启则等。

高加索人主要分布在什么国家

泰国当然没有原生的高加索人.

呵呵,高加索人主要分布在大高加索山附近,主要在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几个国家.(在俄罗斯搞分裂的车臣人就是高加索人的一种).

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两个国家最多~

都信仰伊斯兰教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大高加索地区和大高加索地区人口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