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路上传来收狗的叫卖声,让我记起,村子里还有这走街串巷的生意人

admin
路上传来收狗的叫卖声,让我记起,村子里还有这走街串巷的生意人路上传来收狗的叫卖声,让我记起,村子里还有这走街串巷的生意人-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我记忆中还有一种职业,叫补锅人,那时候,家家户户还没有什么钱,锅破了个洞,也不舍得买新的,等补锅人来了,就拿出来,让他给补一下。那时候补锅不叫补锅,叫“巴锅”,补锅人也不仅仅限于巴锅,还巴盆,就是补盆的意思。所以只要听到有“巴锅巴盆”的叫喊声,就可以把家里用破了的东西拿出来,让他给你补一下。以前小的时候不明白锅怎么补,心想破了就破了,怎么用针补几下就又可以用了,那得是多硬的针才能补铁。因为好奇,就会站在旁边看,补锅人会根据破的洞的大小,找到两块铁皮做的补丁,一块补丁中间带着几公分长的两根钉子,我习惯叫它补丁腿,另一块补丁中间预留一个小洞,把带补丁腿的补丁放锅里面,将两只补丁腿从锅的破洞那里穿进去,再将带洞的补丁从外面卡上去,掰开两根钉子,补丁就正好把漏洞堵上,当然补锅人还会在补丁中间涂上一种白色的泥状的东西,我至今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有可能是石膏粉和成的泥。补锅人还会用锤子敲打两下,确保补丁严丝合缝,不漏水,当然,补锅人的手艺并不是都到家,有的锅刚补过没几天就开始滴水了。那时,补锅人还是很忙的,几乎每到一个村子,都会从早忙到晚,所以听到他们一句吆喝声中间至少要隔上一个月,有时更长。后来锅不怎么值钱了,破了就换新的了,补锅人就没有再来过,这个行当也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我也几乎忘掉补锅人曾经的存在。

路上传来收狗的叫卖声,让我记起,村子里还有这走街串巷的生意人-第2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说到让我记忆深刻的生意人,还真有那么一位。我记得我小时候,有一个老人拉着板车经常来我们村,上面装满了孩子喜欢吃的糖果瓜子已及日用品,还有两个大黑坛子,一个坛子装醋,一个坛子装酱油,他还有一个专门用来舀醋和酱油的长杆竹筒,当时觉得很有意思,也喜欢站在那里看他给人家盛醋和酱油,闻那股浓浓的酸醋味。他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我们村的十字路口那里呆上那么一天半天的。我家就在十字路口那里,只要他来,我出门就能看到他。附近村子里的人也都认识他,每次来,无论买不买东西,很多人都会和他打招呼,或者聊上那么几句。在我印象里他就是一个慈祥的老人,因为来的次数多了,我一度把他当作我们村的人。尤其是下雨天,道路泥泞,他就会好几天不来,再见到他就会觉得莫名的亲切。后来的后来,可能是村子里有了小卖部,也可能是他年岁大了,他来的次数就渐渐少了,说起来,一晃二十多年没怎么见过他了,也不知道他是否还健在,有人说他没少在我们村赚钱,但在我的记忆里,他是唯一一个最像我们村人的外村人。

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滚滚向前,很多职业被淘汰了。悄无声息的淹没在人流中。

慢慢淘汰的还有很多很多东西。回首看一眼我站了几年的三尺讲台,不也是如此吗,以前三尺讲台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是我们记忆中最美好的岁月。电子白板产生后,渐渐取代了黑板的地位。记得当年最倒霉的就是坐在讲桌下的一排孩子,老师只要一擦黑板,飞舞的粉尘就会落难他们的书桌和课本,爱干净的孩子还会捂住鼻子,拿着课本扇。老师每次也都尽可能小心翼翼的擦黑板,但还是会有遗漏。每次我们老师都会带着歉意和我们说笑,还告诉我们,大城市有一种白色的黑板,可以用记号笔在上面书写,擦的时候没有粉尘,还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到大城市去。那时我们梦想着可以在一间那样的教室上课。短短不过二十年的时间,现在的孩子用上了比白色黑板更高级的电子白板,只要一个清除键就可以擦去满屏文字,节省了很多时间,也不再危害孩子们的健康。可能多年以后,黑板也会从历史的舞台中落幕。

路上传来收狗的叫卖声,让我记起,村子里还有这走街串巷的生意人-第3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村子里很安静,不经意间的一个大喇叭声,几乎能穿透整个村子。随着收狗人的叫卖声越来越远,也让我记起了许多几乎快忘掉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