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冷战后,东德西德合并对德国有什么利弊对法国又有什么影响

admin

如何看待东德西德统一及其模式

为了自身的利益,东德人活不下去了,他们冲破了柏林墙,大量的涌入西德。东德的共产党就束手无策了,合并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两德的统一,启自1989年,首先是当年10月,东德境内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游行,民众对执政党——德国统一社会党的不满达到新的高度,随后执掌政权24年的领导人昂纳克,宣布辞职,昂纳克本人在回忆录中记载,之前他也曾多次有过辞职表示,党内的同志们都会劝他留任,然而这一次,党的其他领导人要么沉默不语,要么赞同他辞职,说“早该这样了”,昂纳克落寞的交出了权力,两德统一最大的障碍就此克服。

新上台的领导人立刻改弦更张,提出了民主选举、多党制,并于1990年3月举行了首次大选,德国统一社会党一败涂地,沦落为国内第三大党,基督教民主联盟上台执政,大大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冷战后,东德西德合并对德国有什么利弊对法国又有什么影响-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5月,两德达成协议,东德境内采用西德马克,东德马克推出流通,8月两德签订统一条约,10月东德正是并入西德。

统一后,国名采用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原东德领土作为五个州并入西德,新德国采用西德法律体系和政府制度,东德国家机关停止运转,驻外使领馆移交西德,东德军队或者裁撤,或加入西德,苏式武器装备或者淘汰,或者转让。

总之,从结果来看,完全是西德吞并了东德。

从统一进程来看,主要是东德内部发生重大变化,实施了民主、自由的多党制制度,使两德具备了统一的政治基础。否则制度不同,何谈统一?让西德接受东德的制度?显然是无稽之谈。而德国人显然不会接受“一国两制”,东德政权不得人心,大量国民翻越柏林墙逃往西德,东德高层对此有明确的认识,既没有信心,也没有兴趣保留东德的制度,所以最终只能实现一种制度。两德统一是资本主义完胜社会主义。

为什么德国分东德、西德。他们是怎么执政的。

1949年5月10日德国被分裂为东西两部分1949年5月10日,德国西部统治1990年10月3日零时,对于8000万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人民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时刻,在柏林帝国议会大厦前,伴随着联邦德国的国歌声,特制的旗杆上徐徐升起了黑红黄三色的联邦德国国旗。这一仪式向全世界宣告,分裂长达45年之久的德国重新统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个国家。1955年又分别加入华沙条约组织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两德长期相互对峙。1989年底,民主德国政局发生激烈变化。1990年3月,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德梅齐埃上台组阁,两德政府正式谈判统一问题。5月18日,签署了关于建立两德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规定从7月1日起,两德都使用西德马克,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市场经济,实行西德的劳动法规。8月31日,又签署了关于两德实行政治统一的第二个国家条约。规定民族恢复1952年7月行政区划改革前的5个州建制,东西柏林合并成一个州,于10月3日按西德《基本法》集体加入联邦德国。9月12日,两德外长又与美苏英法外长签署最后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使德国的统一得到前战胜国的同意。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两德实现统一。12月2日,全德举行议会选举。基督教民主联盟获胜,科尔任统一后德国的第一任总理。1990年10月2日,原民主德国的国旗徐徐降下,分裂45年之久的两个德国即将统一。背景资料:德国分裂与统一大事简记进入70年代,东、西德双方敌视、对峙态度有所缓和。1972年5月26日,东、西德政府在柏林签署第一个国家间条约,即关于运输和交通的总协定。1972年12月21日,西德和民德签署《两国关系基础条约》,确定东、西德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相互之间的正常的睦邻关系,“互设常驻代表机构”等。1973年9月18日,东、西德同时加入联合国。进入80年代,随着世界及欧洲局势的发展变化,两个德国的关系也发生了演变。1984年2月,西德总理科尔和民德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昂纳克在莫斯科会晤并发表声明,强调两个德国的和平共处对欧洲发展起着有利作用。1985年3月,科尔和昂纳克在莫斯科再次会晤,称双方愿在1972年两德签订的《两国关系基础条约》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决不允许从德意志土地上再次爆发战争。1987年9月,昂纳克首次访问西德。1988年9月14日,东、西德再次达成包括过境、扩建高速公路等协议,进一步发展相互交通往来。1989年3月30日,民德宣布从4月1日起放宽民德人去西德旅游的条件。1989年8月起,大量民德公民涌入西德。1989年10月18日,昂纳克总书记宣布辞职,克伦茨接任总书记职务。11月9日,民德宣布开放柏林墙和两国边界。1989年11月28日,科尔提出实行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1989年12月19日至20日,科尔总理访问民德,两德领导人商定双方之间将建立以经济合作为中心内容的条约共同体。1990年2月1日,民德部长会议主席莫德罗提出了统一德国的“四步方案”。1990年2月7日,西德政府向民德建议立即开始有关货币联盟及经济改革的谈判。13日,莫德罗和科尔在波恩举行会谈,双方表示要在欧洲范围内实现德国统一的目标,两国还就建立货币联盟专家委员会达成协议。1990年2月13日,美、苏、英、法4国和两德外长在渥太华商定,举行“二加四”外长会议,讨论解决有关统一的“外部问题”。1990年2月18日,民德大选揭晓,德国联盟获胜并组阁。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德梅齐埃出任总理。1990年5月18日,两个德国签署了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7月1日,该条约正式生效,西德马克取代民德马克,民德在货币、经济和社会领域全面引入西德的现行法律制度。1990年8月2日,两德政府草签了选举条约,决定于12月2日举行全德大选。1990年8月23日,民德人民议院特别会议通过1990年10月3日加入联邦德国的提案。1990年8月31日,两德政府签署关于实现政治统一的“统一条约”。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4国和两德外长在莫斯科举行第四轮“二加四”会谈并签署《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条约对统一后德国的边界、军事政治地位、结束4大国对德权利和责任、统一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等作出一系列规定。1990年9月21日,两德议会批准两德统一条约。1990年10月1日,英国、法国、美国、苏联和两德外长们在纽约签署一项宣言,宣布停止英、法、美、苏4国在柏林和德国行使权力。1990年10月3日零时,对于8000万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人民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时刻,在柏林帝国议会大厦前,伴随着联邦德国的国歌声,特制的旗杆上徐徐升起了黑红黄三色的联邦德国国旗。这一仪式向全世界宣告,分裂长达45年之久的德国重新统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个国家。1955年又分别加入华沙条约组织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两德长期相互对峙。1989年底,民主德国政局发生激烈变化。1990年3月,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德梅齐埃上台组阁,两德政府正式谈判统一问题。5月18日,签署了关于建立两德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规定从7月1日起,两德都使用西德马克,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市场经济,实行西德的劳动法规。8月31日,又签署了关于两德实行政治统一的第二个国家条约。规定民族恢复1952年7月行政区划改革前的5个州建制,东西柏林合并成一个州,于10月3日按西德《基本法》集体加入联邦德国。9月12日,两德外长又与美苏英法外长签署最后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使德国的统一得到前战胜国的同意。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两德实现统一。12月2日,全德举行议会选举。基督教民主联盟获胜,科尔任统一后德国的第一任总理。1990年10月2日,原民主德国的国旗徐徐降下,分裂45年之久的两个德国即将统一。

东德和西德是怎么统一的 以什么形式统一的

历程:1990年7月1日,两德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第一个国家条约生效后,7月6日,两德又开始就实现政治统一的第二个国家条约进行谈判。

并于8月23日鉴署具有历史意义的两德“统一条约”,又称政治条约,或第二个国家条约,条约规定,民德于1990年10月3日正式加入西德。

至此困绕欧洲40多年的德国问题获得最终解决,这标志着以德国分裂为特征的欧洲战后的政治地理格局的结束,而以德国统一为起点的欧洲新的政治地理格局的开始。

统一形式:东德和西德是以和平谈判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

扩展资料:

自从德国分裂以后,虽然重新统一德国一直是东、西德乃至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由于受到整个国际形势尤其是欧洲政治地理格局的制约。

关于重新统一德国问题一直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80年代末,随着美、苏关系的缓和和欧洲政治形势的变化,德国统一问题再度成为各国舆论关注的焦点。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预言,德国将在10年内实现统一。法国总统密特朗说,德国统一将是本世纪末主要的事情之一,然而德国统一进程的发展之快则大大地超出人们的预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两德统一

东德和西德合并,为什么东德同意实行资本主义

东德的经济搞的太差啦(拜苏联所赐)人都跑光啦~

有时间的话请把参考资料整个读一遍

当时的东德经济没有私有财产,高度集中,由中央政府指导,生产率一直较低,1951年乌布利奇试图在保持工资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时间.东柏林和其他城市,曾为此发起了此起彼伏的罢工和骚乱,最后苏联人用坦克和军队解决了这个问题.

与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当时东德强调基础工业,不惜以牺牲消费品的代价来推行工业化.这是典型的苏联模式和中央计划经济:生产和价格的决策,资源的分配都由行政命令决定.尽管缺乏自然资源,不得不靠进口大量原材料来发展工业,但东德还是很快就成了苏联式经济中最富有的国家,有最高的人均GDP和最高的生活标准.整个70年代,东德一直保持稳定的3%~5%的经济增长.在80年代,这个数字有所下降.

在出口上,东德经济被称为是东欧的"发电站",莫斯科十分仰仗东德机械工业,化学以及电子产品的出口.东德加入了经互会,贸易伙伴主要是经互会成员,在1981年,大约占到65%~70%,光是与苏联的交易就达到了35%.

80年代,东德排在世界工业国的第10位,但指令性经济仍存在着大量突出的矛盾.动力,轻工业和服务业的是东德经济的软肋,造成国民经济失调,供应品短缺.七八十年代,东德人的购买力并不低.一辆产自日本,苏联或者捷克斯洛伐克的车,可能要花2万东德马克,而东德人的月平均收入是2000~3000东德马克.

东德生活

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东德的基础设施非常糟糕:交通,通讯,加油站,甚至理发馆都不能让人不满意.饭店拥挤,超市排着长长的队.大部分西德人认为,东德似乎不缺基础消费品;而事实上,淡季时候,与西德比起来,东德面临严重的商品匮乏.

在东德,教育和医疗都是免费的.有些方面,东德人做得要比西德好,比如婴儿死亡率东德要比西德低.住房分配也令东德人心满意足,尽管从审美上,政府建的灰秃秃的房子,看起来不那么令人愉悦.

东西德这种生活条件的差别可以反映在服务行业就业结构上.1978年,西德大约有48%的人从事服务业,而东德只有24%.直到统一前,这个数字并没有太大变化.

80年代后,德国引进了一些市场经济机制,企业自主权扩大,许多企业利用价格等经济杠杆体系的不完备,在质量和技术规格上弄虚作假,谋取高额盈利,出现了经济的盲目状态和重复生产.特别是财政基金和物资基金的比例失调,不平衡现象显著.

总的说,前东德的经济是持续稳步增长的,保持了平均4%的较高速度.但越到后来,困难越大.1989年的前10个月,增长率降到2%,基础设施上,前东德引进许多现代化的铁路线,并盖了很多超市,状况有所改善.但与西德相比,还是相差很远.

没有效率的计划经济还拖累了东德马克,只要流出国境,东德马克就变得价值低廉.物质上不丰裕的状态,让东德人充满了挫折感,加上向往已久的自由.1990年,东德人是怀着欢欣和高期望值,以积极的姿态奔向西德的.

与东德相比,西德的经济则走了不同的道路.历史上,西德要比东德的工业化程度高一些.西德是混合性经济,政府在资源开发和发展上,发挥主动积极作用,但自由企业体系与此并存,并由市场调节经济活动.与东德一样,西德一样面临资源缺乏,不得不依靠大量进口.为抵消这种弱点,西德一方面大力发展出口工业,一方面开发可替代性能源,很快成了西欧的主要出口国.

都是从战争的废墟中崛起,都获得了卓越的发展.东西德最大的差异就是:他们为居民提供的生活条件不一样.

冷战后,东德西德合并对德国有什么利弊对法国又有什么影响

当然是利大于弊,无论从欧洲还是德国自己本身出发,都是大大的有利国家经济和政治变革的发展。一个国家的政权稳定才能发展经济,德国自十九世纪以来都是欧洲最强国家之一,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欧洲从欧共体发展到现在的欧盟,都是德国当火车头,欧盟将来到底能不能发展成为一个联邦国家,也要看德国的努力了。日尔曼民族从来都强捍而务实;是最有希望带领欧洲发展强大的一个领导者;浪漫的法国和日落西山的英国是没办法跟德国比的。

欧洲是四十几个大小国家组成的,东西德的统一对全世界的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都有很深的影响;是好是坏就不能一刀彻了。楼主你的提问涉及的面太广了。我只能说一下自己的感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