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对人际交往障碍的孩子怎么做心理咨询

admin

感情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里的信任与背叛)

摘要: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唐玉抱着“被治愈”的期待推开咨询室的门。她不曾预料,与“被治愈”交织发生的,还有与咨询师不断发展的亲昵与暧昧关系。这不是寻常的爱恨情事,在心理咨询中,“爱情”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唐玉起初只是有轻度抑郁情绪,渐渐有了自杀的念头。她保留了信件和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向多家机构投诉,咨询师最终被平台下架。

在心理咨询领域,这是为数不多能够获得证据支持的投诉。目前这个行业基本处于没有明确主管单位的野生状态,准入门槛低、过度市场化、缺少强制监管机制等问题,让大部分来访者在遇到咨询师违规操作时选择沉默,维权者则面临比寻求咨询帮助之前更为艰难的精神困境。

文丨魏荣欢

对人际交往障碍的孩子怎么做心理咨询-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很特别的来访者”

第二次做心理咨询时,女孩唐玉说得有些口渴,她拿起杯子,才发现边缘留着一枚口红印——这是咨询师喝过的杯子,但对方没有阻止,或给她一杯新的。这种亲昵,唐玉不知道女咨询师常凤茹是有心还是无意,因为对方明明知道,自己喜欢女生。

接下来的见面里,唐玉常常听到“你是一个很特别的来访者”之类的话,常凤茹甚至提议把见面增加到一周三次。咨询之外,唐玉偶尔会收到对方发来的心理学文章,伴随一两句问候和“亲亲”表情。那时,她还不清楚咨询师私下联系来访者,是违反工作伦理守则的。

在那间称不上环境优美的咨询室内,唐玉一点一点袒露着自己。大学毕业两年,她仍然不知道未来想要做什么,陷入焦虑,待在家里不愿见人。在一次崩溃大哭时,唐玉得到了一个拥抱,这个拥抱使她的情绪平复下来,也让她对个子不高、长相普通,甚至一开始没留下什么印象的咨询师加深了依恋,把常凤茹看作生命中最亲密的人。后来,常凤茹在咨询室里直接问她:“你为什么不承认你喜欢我?”唐玉的脸红了。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唐玉抱着“被治愈”的期待推开咨询室的门。她不曾预料,与“被治愈”交织发生的,还有不断发展的亲昵与暧昧关系。

这不是寻常的爱恨情事,在心理咨询中,“爱情”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2014年,资深心理咨询师王星波与来访者发生亲密关系,多年后女孩在网上发帖,形容那段日子“像是堕入地狱”,可起初,她以为那是真爱。

后来女孩实名投诉,王星波被“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中国心理学会成立的会员监管系统,简称“注册系统”)永久除名。这是国内第一起,也是迄今唯一一起被“注册系统”公示的违反伦理案。按照《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咨询师不可以跟来访者恋爱,除非是结束咨询关系后三年以上。

唐玉经过一年多的心理咨询,和咨询师常凤茹互相表白,相爱。但她的精神障碍更重了,常凤茹一时约定三年后见,一时又忍不住约见面,反复刺激下,唐玉有了自杀的念头。

她开始同时服用好几种精神药物。有一种情绪缓释剂,吃了不能静坐,每天不得不在楼下跑圈,几天下来腰腿酸痛。换另一种药代替,终于不用跑圈了,又出现极度饥饿——刚吃完一顿大盘鸡,又去点200元的海底捞,肠胃不适只有药效减退后才会感觉到。

唐玉每天要吃的十粒药。

2019年春天,唐玉向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注册系统”以及常凤茹入驻的心理咨询平台发起投诉,她保留了信件和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常凤茹接受过CAPA的培训,该机构最终给出处罚——取消其会员资格,且五年内不接受申请。常凤茹入驻的心理咨询平台也将其下架,还发了内部通报。

这件事在心理咨询圈子炸了,因为这是为数不多能够获得证据支持的投诉。2017年政府部门取消心理咨询资格认证后,这个行业基本处于没有明确主管单位的野生状态,大多数类似的投诉都止于证据不足。

据产业研究报告数据,目前我国约有8000万需要服药治疗的心理疾病患者,可能需要咨询与帮助的心理障碍人群已经过亿。但是,这个行业正在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失去它最重要的资源——来访者的信任。

除了移情产生的亲密关系,隐私泄露也在加速破坏这种信任。来访者可能想不到,自己的故事会走得多远。

去年3月,某知名心理咨询平台发起过一场线上直播教学,10余名业界大咖参与督导(督导通常为资深咨询师,通过案例分析指导帮助咨询师,也起到监督作用),99元就可围观100场督导示范教学。“注册系统”当时发出了伦理提醒——网络平台参加者人数“上限一般以40人为宜”,但这对新手咨询师是个绝佳的学习机会,活动没有因此停止。

五个月后,教学视频被违规的咨询师发到了外网,几天内就有2万多人观看。虽然每个案例在上报时,都有来访者的知情同意书,但来访者是否知道使用场景?咨询师彭烛璇在知乎上发贴,认为来访者需要知道,在两个人、十几人的范围内被讨论,和在几万人的范围内被讨论,是截然不同的状态,“后者几乎可以等同于:我要把你的故事写一本书发表,你同意吗?”

面对来访者隐私泄露的质疑,相关文章下也有不少这样的留言,“哪个咨询师的成长不是靠不断伤害来访者长大的?你要是学医学临床,也得知道,大体老师是多重要。”

“万人督导”并没有就此止步,今年3月,2021年度的100场督导课即将开始,大咖从11位增加到15位。根据官方宣传,今年新增了保密协议签署,视频也会加密存储。质疑声还在:这样就能防止信息外泄吗?

还有的来访者至今都不知道自己的隐私被泄露了。在唐玉和常凤茹关系亲近的那段时间,两人会很自然地聊起其他来访者。因为同在一个地方咨询,互相打过照面,又有着相同的小众爱好,唐玉想要打听到对方的名字很容易。

而且,当她得知常凤茹的督导也知晓她们这段特殊关系,自己在督导那里被称为常凤茹的“情人”,唐玉忽然觉得自己像是赤身裸体地被一群人围观。

资料图,源自视觉中国。

被控制的、难以自证的

很多来访者跟唐玉一样,在走进咨询室前,对心理咨询伦理规范几乎一无所知,敲开那扇门,只是一心想被拯救。

与家人之间难以处理的关系,待业的迷茫,唐玉的这些感受和行为背后,埋着最隐秘的秘密和最羞耻的念头。分享给咨询师,在专业的分析和引导下到成长经历中寻找线索,这是个艰难的过程,有点像是解剖自己。

这时来访者往往会出现“移情”,预示着咨询师对来访者而言正作为一个依恋对象。在精神分析疗法中,“移情”通常是来访者的内心映射,心理咨询师史秀雄解释,咨询师要做的是帮来访者更好地了解自己,通过分析原因,探寻和修复过去的伤痛,从而治愈来访者。

但在咨访关系这类权力机制特殊的关系中,边界混乱和滥用权力,都会造成对来访者的伤害。北师大心理学院教授侯志瑾曾发表论文阐述:“如果发展了亲密关系,通常是咨询师没有很好把握专业的边界。咨询师也是普通的人,也会有种种需要,于是在咨询关系里进行满足,某种程度上可谓近水楼台了,但这是滥用了咨询关系。”

当唐玉查到《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里关于咨询室里不可以恋爱的规定时,她开始感到不安,多次问常凤茹:“你这样操作是正确的吗?”“你觉得我们现在究竟是什么关系?”有几次唐玉生气说不要咨询了,常凤茹都会笃定地看着她,“我知道你一定会来,因为你受不了不见我。”

资料图,源自视觉中国。

她还写了一篇文章发给唐玉,第一句话就是——“如果第一眼就爱上你的来访(者),那对咨询师来说是什么?”文章标题是「对来访情欲反移情的几点探讨」,常凤茹记录了自己的感情变化过程,认为“这是一份相爱的关系在治愈来访(者)”。而在唐玉看来,这是对“我爱你”的深层表白。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移情”是来访者的责任,甚至连来访者自己也这么认为。留美博士生王顾芹曾深陷于此,对自己的咨询师终日牵念。而咨询师对她的评价是——“你是偷懒的、狡猾的、不愿意承担责任的、想不劳而获的”。

这让王顾芹对自己十分失望,咨询过程中积极地检讨和反省,“每次都像一个勤奋刻苦的学生,汇报自我觉察的心得,渴望着肯定、好评甚至安抚。”有几次她的讨好让咨询师很欣慰,对方回应说,“你其实还是会顺从的”。

这位咨询师在自己的公号里自称“上师”,且“接受来访者的供养”。他还公开发表过与来访者产生了亲密关系的文章,但评论区的留言不是声讨而是赞赏,赞赏他的坦荡。陷入这种不对等关系的来访者往往难自知,更难的是自证:如何证明自己具备正常的判断力?

“因为一开始大家就把你当精神病人看。”王顾芹说。尤其当她把事情公开到网上,帖子优先吸引的就是来“练手”的咨询师,给她贴上各种诊断标签:偏执分裂、全能感、表演型人格……

作为深陷心理疾病的患者,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意味着要遭受各种评判。2019年4月,唐玉把自己的故事发到社交平台,不少人质疑截图的真伪,说整件事情是假的,也有各种诊断标签贴上来。唐玉硬憋着不回应,“如果绷不住跟他们对骂,这些内容立刻就会被拎出来,然后说你看这个人果然有病。”那个月,她一直在书房打地铺,“只有书房能给我安全感”。

为了了解和证明是否受到“剥削”,来访者们往往阅读大量心理学书籍。图为三位来访者的书架。

在求助于心理咨询的人群中,唐玉属于社会功能受损轻的,仍可保持清晰的条理与人交流。有很多来访者讲起话来思绪纷乱,更难说清自己的经历是真实的,把经历分享到网上,很容易遭遇“社会性死亡”。这也是大部分来访者在遇到咨询师的违规操作时,选择沉默的原因之一。

美国历史上,这样的误解也曾持续多年。弗洛伊德曾在《移情之爱的观察》中讲到,以前美国法院都会选择相信咨询师的申诉,认为不当性关系的指控起因于精神不稳定妇女的性幻想。1975年BarbaraNoel指控她的治疗师性剥削,警察的最初反应也是“你肯定是在做梦”。

在很多受害者和学者的坚持下,心理健康领域才开始赞同禁止从业人员与来访者发生性接触,直到1981年,美国心理学会制定了第一部伦理规范,才明令禁止。被判定违反规范的从业人员或组织,可能会被暂停执业或吊销执照。

不过,来访者的控诉都是客观成立的吗?心理咨询师王雪岩说,在咨询中,来访者成长过程中的愤怒会投射在咨询师身上,很多愤怒是来自对“被完美养育”的期待,“而完美是根本不存在的,父母不是完美的养育者,咨询师也不是完美的帮助者,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来访者感到委屈、愤怒,跟咨询师吵架,甚至说不来了,都是一个修复的过程,“当他能够直接表达这些而不隐藏起来,实际上也是他的信任能力、自我保护功能等在逐渐成熟的过程。”

王雪岩介绍,临床中并不鲜见的情况是:一个来访者恨了咨询师多年,感觉咨询师在伤害自己,多年后,他才能够理解,是自己对世界的恐惧让自己处处提防被伤害,才把咨询师的帮助判断为伤害,这一切的发生,是因为之前他没有积累起“被善待”的经验。

但真正的伤害一旦发生,想再修复、重建信任十分困难。和这些来访者一样,在学习早期,王雪岩也曾作为来访者经历过来自不成熟咨询师的伤害:“面对一个信任的人,内心无从判断是这个人在伤害我,还是我自己内部的创伤引发了伤害的再现。这样的混乱直接导致了对自己对他人无法信任。重建信任的过程,就像把没接好的但已经长在一起的骨头再掰开了重新接,痛苦而漫长。”

投诉无门

已经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一些专家和从业人员,正在寻求改善措施,希望能够守护住与来访者之间的信任。北大心理学教授钱铭怡曾在期刊上讲述,《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总则第一条,就要求咨询师要使来访者从其专业服务中获益,“此类性关系(咨访之间亲密关系)从最根本上影响了来访者,使其不但不能从咨询服务中获益,而且受到伤害。”

资料图,源自视觉中国。

但是,这部《伦理守则》仅对“注册系统”内几千名人员具备约束力,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唐玉发起投诉时,常凤茹正在申请成为“注册系统”的会员,她的投诉才获得受理。

但调查尚未开始,唐玉已经受不住了,因为此前她已经接受了三轮调查——由于缺少统一的投诉渠道,常凤茹从业的两个平台和CAPA都要投诉一遍,接受调查时,同一个细节要回忆三遍,每次都是一身伤。最后投诉成功,但其中一个平台在结果通报的开头,直接点明了唐玉的微博与知乎ID,“一瞬间不知道通报的是我还是咨询师”,唐玉说。

心理咨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才引入我国,很多咨询师没有相关受训背景,除了一级心理咨询师,报考并没有专业的限制。“国外咨询师在整个受训期间,只要与个案接触,就会有督导。即使在最后一年的实习期内,如果表现不符合标准,仍然得不到许可。而在我国完全看考试成绩。”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侯志瑾的论述显示。

而且,开设伦理课程的高校和培训机构也很少。心理学考研讲师孟莎莎说,“伦理道德”只是心理咨询书里的一个章节,目前还没有一本专门的书,更没有专门的课,“想考心理学专业硕士的人,因为考纲里面没有这部分,即使你教也不听。”

去年孟莎莎花了5400元报培训班,通过了考试,在心理讲师头衔外又增加了一个身份——婚姻家庭咨询师。“其实我一节课没看,一道题没练,就是通过网上搜题复制粘贴就拿到了证书,你说我会不会做婚姻家庭咨询?”孟莎莎心里清楚,如果自己真的去做咨询,来访者是分辨不清的。

遇到滥用咨询关系的咨询师,多半会像王顾芹这样投诉无门。即便是“注册系统”中拥有会员资格的专业咨询师,最重的处罚也只是永久除名,无权吊销执业证书;对“非注册系统”的人员而言,是否遵守《伦理守则》目前只能看个人自觉。

在加拿大,自1960年起就有明确的官方渠道接收和审查投诉。居住在加拿大的华人心理学从业者许梦然介绍,此外还有一个纪律委员会做进一步庭审和惩罚,一旦被认定违规,轻则吊销执照,重则可能坐牢。被处罚的详细信息会显示在咨询师名字旁,一直跟随其从业生涯。

我国直到两三年前才出现第一起心理咨询隐私纠纷诉讼案,在此之前司法领域一直是空白,能保护来访者的只有《精神卫生法》中的两三条。2018年,北京一所高校学生赵明月在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有一次情绪崩溃,提出增加一次会面的请求,结束时咨询师说:“你知道你这样给我们带来多大的麻烦吗?”

“我们?”赵明月愣住了,追问之下她才知道,自己的案例每周都会在内部督导会公开分享,就连没有专业背景的前台也参与其中。去咨询的学生没几个,而她已经持续了两年,大家很容易知道是谁,“自己的秘密可能连前台都知道了!”

资料图,源自视觉中国。

赵明月一气之下把校咨询中心告上法庭,但那些让她愤怒的对话内容由于没有录音无法成为证据。2020年12月15日,她收到法院的终审判决,驳回起诉请求,认为咨询师属职务行为,没有侵犯隐私。赵明月的遭遇不是孤例,但诉诸法律的这是第一例,以败诉告终。

“这个是很无奈的一个事实。”心理咨询师史秀雄说,遇到争议,法院也没办法找到一个权威机构来帮助做判定。他曾声援过不少网上公开维权的来访者,但渐渐没了心气,“它是整个监管层面的缺失和漏洞,靠声援一两个案件也没太大意义。”

公开在网上发布自己经历的来访者越来越多,作为咨询师,王雪岩并不赞同那些简单抨击咨询师的行为,“愤怒很容易唤起共鸣,读者很容易从他人的愤怒里感受自己是个受害者,但被伤害的感受并不等于被伤害的事实。”

在她看来,网络“维权”也可能是情绪宣泄,会积累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愤怒。“咨询师不是神仙,当他愤怒的时候,担心被网络‘追杀’的时候,还有多少心理空间去帮助来访者?而那些被大量‘咨询师是坏蛋’的信息淹没的准来访者,怎么还有勇气去寻找专业的帮助?”

自从公开了自己的经历,唐玉收到很多来访者的私信。她发觉这不是个案,于是找了八名来访者,又写了文章《八位受到二次伤害来访者情绪纪实》,希望呼吁立法与监管的到来。只是这次没有突破圈子,他们的声音没有传出去。

她时不时还会被药物的副作用折磨,但开始试着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比如给黑白色调的家里买一幅彩色的画。偶尔,她梦到常凤茹,会在醒来时默默点上一根烟。被平台下架后,常凤茹开了自己的工作室,依然在做咨询。唐玉已经不关心了,“处罚信息没有公开,新的来访者又怎么会知道那么多呢?”

(文中唐玉、常凤茹、赵明月、王顾芹、孟莎莎为化名)

做出什么行为才能被认定为心里忧郁,具体有啥表现

考虑到这篇文章可能会比较长,避免因为太长而导致重点不突出,所以下面我就分了副标题,其作用只是想告诉你,虽然这篇文章很长,但每一部分都是我经过思考、总结和查阅资料甚至是很认真地问我同学所得出来的,因此每一部分都很重要!!!

如果你真的想知道点什么的话,请耐心地仔细看下去。

一、我想做什么

我从一开始就想写一篇抑郁症的科普文章,自从我发了上两篇文章之后,这种想法更是强烈。但当我冷静下来认真思考,询问自己,这真的是他们想要的吗?他们只是想知道抑郁症是什么吗?同时我也继续在知乎和百度上找关于抑郁症的文章(我在下面也会附出一部分我在知乎上看到的比较好的问答和文章),我看到很多人都在做这些事情,问题是既然很多人都在做这些事情,而且里面的赞也很多,那应该是相当多人都看到了,为什么现在情况仍然没有很大起色?这说明了什么?我继续在思考。然后我花了一些时间和精力去看这些答案和文章,甚至是下面的评论,也去思考所有在我的文章下的评论和给我的私信,我发现,这可能并不是他们最想要的。

或者说,他们并不那么想知道抑郁症是什么,他们想知道的是他们现在所处的状态到底算什么,他们现在所处的状态让他们表现成怎么样,他们现在所处的状态要怎么来解决。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于是,我知道,我不能只单纯做一次科普,这样就好像往水里扔了一块石头,一下子激起了波浪,但很快就会平息一下,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我不想做这样的事情。我想要在这水里养起鱼虾这样的动物或者种下荷花莲花甚至水草之类的植物,让这些本无生命的水和这些可爱的生命相互依着起来,从而就好像达到我们人类大脑那样的效果,一堆堆小小的神经元组成一片片的神经网络并由此产生丰富的意识。

换句话说,我觉得我做的事情至少要让我觉得是起到了我理想中的作用的。

我不想去考虑我想做的事情是难还是简单,也不想去考虑这些事情到底是怎样,更不会去提前判断这些动物和植物以及水会变成什么样子。我就想做下去,看看事情变成了什么样。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

二、你该用抑郁量表吗?

我看了很多关于抑郁的文章,也去学校图书馆翻了好几本比较严肃的著作(我下面会附出来),但我始终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然后我就去搜索比较权威的量表,但我仍然很困惑,因为我自己也测过,有亲身经历,就说我前两个星期测那个贝克量表,测了几次,隔了好几天,第一次是20分(代表轻中度抑郁),我心里就想:这你都能测出来?我最近挺好的啊,抑郁几乎没有发作啊。。。于是我陷入了一段重新怀疑自己的日子。又过了几天,测出来是3分(很健康),我心里想的就是:哈?◔‸◔?这个量表是要搞事吗?不过我只能保持围笑:-)。

总而言之,就是结果从20分到3分都有,说明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并且我也具备心理测量的专业知识,所以我知道这些量表对问题的说明的局限性到底在哪里。

于是我去询问我的同学,有几个是硕士毕业之后想做咨询的,目前正在申请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我就问了他们两个问题:你觉得这些量表怎么样?如果有人跟你说他怀疑他自己抑郁想测一下,你会怎么跟他说?

总结了他们的回答如下:

1.那些量表几乎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文化环境不一样,而且在引进来的时候也没有很好地解决文化差异问题,所以需要谨慎对待。(这里其实就是所谓的效度问题)

2.如果有人怀疑自己抑郁而去测抑郁量表,那么很有可能就会测出分数较高,因为心理暗示等心理作用会让他们不自觉夸大自己的症状。

3.不可否认,的确如果是如实回答这些测量量表,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事实上不是你想做到如实就可以如实的,这还要基于你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和你的理性力量以及动机等等因素,所以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

4.(这一点很重要!!!)如果真的想用这些量表,比较建议的做法是用同一份量表,隔一段时间测一次,看看自己的分数是怎样。比如间隔三天时间,或者一个星期的头尾各测一次。或者用多种量表,多测几次。(这里其实就是重测信度)

5.(这一点也很重要!!!)测出来的分数永远都是仅供参考的!!!因为目前的量表都还没有做到完美,不要自己在没有任何知识基础的情况下随便推测自己得出来的分数的意义,如果真的想知道自己的分数代表的意义,请找专业的具有从业资格的心理咨询师和医师。(就好像我自己测贝克量表,分数一会高一会低一样,那到底是有还是没有?不知道,反而可能让自己更困惑)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到底我该不该用量表测一下自己有没有抑郁症?

对于这个问题我不想直接给出答案,所以我也不会附上任何量表(避免引导),但我仍然会给出建议(结合我的思考和我同学的意见):

首先,拉上去再看看我刚刚写出来的5点总结。

然后,继续看下文(这不是瞎扯,而是我下面会继续讲抑郁症其本身,我想说的是你要先继续了解一下抑郁症到底是什么,以及我会尽力排解你对抑郁症甚至是精神障碍的偏见,之后你再考虑自己要不要去测,不用问我,自己决定就可以了)。

三、怎样就算抑郁症

在此之前,我想说明的很重要的一点是:绝!对!不!要!怀着对号入座的心态来看我下面列出来的抑郁症的症状!!!对号入座的意思就是一条条看着这些症状,然后心里想,哎这我有,哎这我也有,哎那我就是抑郁了吗?。。。。。。不要这样做!!!因为你这样就会陷入意识狭隘,只看见自己符合的症状,却看不见自己不符合的症状,结果只依据自己看到的,而不是实际的情况来做出有失偏颇的判断,这样是不讲道理的。

但我知道人也很难做到在看这些症状的描述的同时不对自己进行判断,这可能是无意识就会做出来的,所以我要建议的是:请尽量客观地审视审查自己。我推荐你采用的方法就是对你具有这些症状的程度进行评分,比如1到10分,然后一项项记录,最后综合再看自己每一项得分的状况。

但!!!这些都是客观描述,并不是诊断,所以即使你觉得自己很符合,但也还是请持谨慎态度,因为(again)这都是客观描述,并不是针对你个人的诊断!

也许在这里我有过分强调的嫌疑,但往极端偏一点才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我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怎样就是抑郁症呢?(有些词我用百度百科的链接表示出来了,供参考,如抑郁症)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是这么说的:

抑郁发作:

重性抑郁发作:

以上有两个关键词:心境低落、持续2周以上。尤其是后者是很重要的,必须是持续的低落症状才能考虑是否抑郁发作。

另外这本手册里面还讲了很多其他种类的抑郁症,值得我们仔细看下去。

我想我应该有必要再继续说清楚一点。

在抑郁症的心理研究与矫治这本书中讲到了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和附加症状。

核心症状在于:(1)持续2周以上的心境低落,即感到忧伤、悲观和绝望,觉得生活没意思、郁郁寡欢、沉溺在痛苦情绪中无法自拔,可能还会出现焦虑、易激动和紧张不安等症状;

(2)兴趣缺乏: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以前觉得有意思没意思的现在都觉得没意思,提不起兴趣,不想去做,常常表现为疏远亲友、回避社交。

(3)乐趣丧失:亦即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主要表现在情感上,一是体验不能,简单来说就是该高兴的不高兴,该悲伤的不悲伤,没啥感觉;二是表达不能,就是能够体验到情感,但是无法用言语和动作表现出来。

以上三个症状可能会一起发生、互为因果,但也可能会各有程度不一。

附加症状就包括心理症状:焦虑(紧张、注意困难、记忆不良、敏感、胸闷,呼吸困难、头痛、颤抖等等)、过度自责、幻觉或妄想、自杀观念、思维迟缓、缺乏对自己当前状态的清醒认识以及躯体症状:难以入睡或早醒(提前一两个或几个小时)、食欲下降(体重一个月下降5%)、性欲减退、持续的疲乏无力、早晨抑郁的程度更深等等。

很正经地说完了上面那些症状之后,那到底怎样才算是抑郁症?怎样就不是抑郁症?你搞得清楚吗?

我觉得我还要再加入一点科普成分和对比才能说得更清楚一点(认真脸)。

1.抑郁不等于就是抑郁症。抑郁症是通过各种方式确诊了之后,符合严格的诊断标准的心理障碍,而很多人理解中的抑郁症其实是抑郁情绪,这两个光是听名字就知道是不一样的,关于抑郁情绪,我觉得这个答案写得很好,直接附上来:抑郁情绪对人有什么意义?---小轻的回答

2.抑郁是心灵的感冒吗?是,但也不是。说是感冒,是想说它的发生很正常,就好像感冒一样。但是感冒会让人生活障碍人际障碍吗?抑郁症是真的会。所以不要因为这个比喻就随便轻视抑郁症。

3.抑郁症目前并没有统一认定的没有争议的诊断标准,其病理基础也还不清楚,因此而产生的问题很多,我也还没有进行很深入的研究,所以暂时不瞎比比。但我想在贝克的抑郁症这本书中说到的,抑郁症的分类存在分歧,亦即它是精神性的障碍还是器质性的障碍,还不能一下子就说清楚,我觉得这个很有意义,也许我会继续探究下去。不过我在这里最想说的还是,因为这些分歧,所以我们在面对诊断的时候,最好的也许还是自己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这样就对诊断结果有更强的分辨能力和认识,这样是有好处的。

4.那怎样就不是抑郁症?(以下参考抑郁症的心理研究与矫治这本书)

除了上面所说的,少于两周的不能诊断为抑郁症,抑郁情绪不是抑郁症,还有:

焦虑不是抑郁症!焦虑是主观的内心紧张不安,是对未来的可能事件的过度担心,在观念上是不确定的,而抑郁症是既定的某种丧失,在观念上是确定的。并且焦虑对人是有保护性意义的,焦虑会鼓动你去采取预防措施,也就是说,在焦虑状态下你可能会觉得如果我再不采取措施,事情就会变得很糟糕。但确实,抑郁症的人也会有焦虑症状,就是因为这样才产生很多误会和混淆。

神经衰弱不是抑郁症!因为轻度抑郁常常会有头晕头痛无力和失眠等症状,所以会被误以为是抑郁症,但很明显的是神经衰弱可能是因为长期紧张、用脑过度等因素引起的,而且患者自知力良好,意思是患者对自身当前状态仍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强迫症不是抑郁症!两者很大的一个区别就是,两者谁是原发性的和谁占主要地位。强迫症会引发抑郁心境,抑郁症患者也可能会有强迫症。另外,抑郁症是发作性的障碍,而强迫症是慢性的,而且后者与人格有直接联系,前者则不与某种人格有特定联系。

疑病症不是抑郁症!疑病的一个表现就是患者对自身健康的过分关注而产生疑虑,即使由医生解释后仍然排除不了的疑虑,而抑郁症患者常常会有疑病的观念,但这往往不会占主导地位。

抑郁症还需要与一系列应激相关障碍分清楚,例如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也称躁郁症,也可以说是抑郁症的一种吧,暂时不详细说,以后有机会再深入解释)、持续性心境障碍如环性心境障碍、恶劣心境等。这里我就不自己解释那么多了。

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必须讲清楚:就是居丧反应不一定就是抑郁症!百度百科没有对居丧反应做出很详细的解释,所以我就根据书中的东西来讲一下。居丧反应就是失去亲人的悲伤反应,在我看来其轻度状况也包括失去恋人的情况,它是一种正常的悲痛反应,居丧者会常向周围人叙说悲伤心情,会有轻微的负罪感和体重减轻、睡眠紊乱,这些症状的强弱还应该与本人性格以及实际情况有关系,这种反应一般只要转移注意力就可以逐渐摆脱,2个月内严重症状会消失,1年内情绪会逐渐平稳。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认为,居丧反应在2个月内没有明显的社会功能损害和无价值观、自杀观念、精神病性症状和运动迟滞等严重症状,就不能诊断为抑郁症。

讲到这里,这一部分大概就讲完了,但我仍然还要附上一篇我觉得比较好的回答:抑郁症的表现有什么?---NYLE的回答

注意我附的回答都是针对里面某个人的回答,因为我好像不知道怎么样可以直接就链接到特定某个人的回答上,所以只能把问题的链接附上,但我确实只推荐你去看我在文本上写出来的那个人的回答。

四、患上抑郁症代表了什么?

在这里,我既不想你对抑郁症反应过度,也不想你过分轻视抑郁症,我希望你能够对抑郁症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但我同时也认识到这很难,即使我说得很理性客观,但你并不一定就可以理性客观地看待。如我上面所说,我就是要做我想做的事情。所以我还是会尽量理性客观,同时我也希望你能够理性客观地来看待。

首先,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说到底就是精神上得了疾病,这其实跟我们身体得了疾病没什么两样。这一点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我们都承认我们这世界同时存在物质和精神,在这里我们把物质具体为我们的身体,精神具体为我们的精神,我们的身体会出毛病,会感染会生病,那么精神为什么就不会?精神作为一种存在,同样也会出问题会生病,我们对此的歧视和偏见,讲道理来说,就是毫无道理!!!只不过是由久以来,我们人类都无法解释精神上出现问题,于是人类就对此产生恐惧,用各种奇怪的理由来解释,反而越弄越糟糕,偏见越来越严重。但现在科学和医学的发展,让我们慢慢开始看见了这些精神上的疾病都是有据可循的,是可以解释的,那么就是时候该我们理性科学地去看待这些精神疾病。

出了问题就该去解释和解决,而不是去歧视去打压,人类不应该被自己的无知和恐惧支配。

那么,患上抑郁症代表了什么?

跟身体疾病一样,代表你的身体机能和精神状况出现了障碍。

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到我都不知道里面哪个字是可以去掉的。

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生了病,都可以简单粗暴地分为两种,轻病和重病。轻的病对你没多大影响,重的病可能会要了你的命,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轻重之间还存在很大的灰色地带。小小的感冒我们拖拖就会痊愈,小小的抑郁我们拖拖也会痊愈,因为我们人体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个能力总归是有限的,超过一定程度就无法依靠我们人体自身调节来解决。这个度其实就是灰色地带的上下限,但这个度我无法量化,我觉得目前也没有很好的办法量化,只能依靠相对可靠的医师来诊断。

我感觉再怎么说下去也是重重复复的一堆废话,我想说的也大概就这些,所以我干脆就打住,再附两篇文章:

身边的人得了抑郁症,我们能做些什么?

回顾:抑郁的概念、诊断和国内现状|朋友抑郁怎么办

五、那我到底该怎么办?!

这里说的“我”是指患上抑郁症的人和知道身边的人患上抑郁症的人。

我本来没想着写这一部分,但写到这里感觉没有这部分好像是在耍流氓一样,一直在说是怎样是怎样,却不说要怎样。

简单粗暴的一句话就是:有病就治病,别拖着耗着,该怎么办自己好好想想;没病该觉得开心,别老觉得自己有病,做个普普通通的正常人有啥不好?

再认真地来讲,我想提出我的建议:

对于觉得自己患上了抑郁症的人,先好好了解抑郁症是什么东西,看看它到底是怎样的,以谨慎的态度来对自己作初步判断(要清楚自己的这个判断是伴随着一定的误判风险的),然后自己选择做不做量表,自己决定要不要去看医生。

每个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不一样,所以我真的无法针对性地告诉你,你该自己去治疗自己还是该去找医生。

但我能说的是,一切都要基于对抑郁症的知识和思考以及对自己的了解来做决定。

另外,我觉得知乎上真的已经有很多很好的回答,告诉你得了抑郁症到底该怎么办,例如:

抑郁症的表现有什么?---简小单的回答和YueYang的回答

这里要讲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被理解该怎么办?

我能够给出的建议是首先你要自己理解自己,基于你对抑郁症的了解,正视抑郁症。你得自己不歧视自己,才讲得到让别人不歧视你甚至理解你。很多时候是你自己都没有正视自己,而且你自己也没有发现这一点,毕竟没有经历过自我探索,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可能会比较浅。

然后,基于现实情况,你要接受的是,的确不是有那么多人能够接受你的抑郁症的,这是现实,我们无法否认,这也是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但有黑暗面那是因为存在光亮面,对于抑郁症的人群,应该常常提醒自己这一点,仍然有一些可以理解你接受你的人存在,如果觉得以自己的力量无法承受,那就向这些人诉说。如果你觉得你身边没有这样的人,那就寻求心理咨询等等各种办法,只要你想做,那你就一定能找到办法。积极一点,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样,你也无法拯救一个完全不想拯救自己的人。人都有生的本能,至少我就经常能够感受到那些表面说放弃的人其实还是心里存留着一些希望的。

很多事情,你得先接受其存在本身,才能真正着手去解决这些事情。

对于知道身边的人患了抑郁症的人,我想还是可以先看看这个:身边的人得了抑郁症,我们能做些什么?

然后还可以看看这个跟抑郁症患者恋爱是什么感受?

看完了之后,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最后还有一个好像该说说的,就是自杀的问题。在这里,其实我的想法很中立,但并不是中立就能够帮到想自杀的你,所以我还是引用一篇很好的文章:

关于自杀|我们要怎么阻止悲剧的发生?

六、结语

这几天我收到了很多评论和私信,我抱歉我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一一回复,但我都看到了。有很多诉说其症状的人,我真的很想帮到你们,但我确实还不具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资格,我能够做的只是依据我自己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和经验,来跟你聊聊而已。

我也在寻找一些具有心理咨询资格的小伙伴来跟我一起做,目前还在进行中,当然,我希望是坐标和我一样的人,这样做起来比较方便。

我知道我目前发的文章都还停留在抑郁症的表面,但这些表面的东西必不可少,之后我会想办法继续深入地去研究。我自己实验室的事情也很忙,所以可能下面的评论我也不能一一回复,但我还是会抽空尽量回复一下的。

很感谢大家的阅读和支持,但如果你能够因此进行一些思考的话,我会更加感激。

虽然在第一篇文章里,我附上了一个TED演讲视频,但我觉得可能没有多少人看了,我再附一次:Depression,thesecretweshare

然后我再把我这几天看的书附上来,大家自己可以看看:

抑郁症的心理研究与矫治

抑郁症by贝克

我得了抑郁症吗:抑郁症的100种征兆(这本书我推荐的原因是它里面结合实际案例讲了一些治疗方法,我觉得应该挺有用的)

好了,我说完了,谢谢你们。

如果你想转载请随意,不用问我,方便的话可以附上出处。

-------一条分割线---------

谢谢@cmcmcmcm26评论指出: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有社交恐惧症

我认为首先是自己的交际技巧匮乏,导致不知道如何跟人相处,由此引发社交恐惧;其次是自己自信心缺乏使然,不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分享给他人;最后客观上,网络社交的发展使得人们在线下反而没了话说。社交恐惧已经属于精神性的疾病了,我们不能疏忽大意,通过咨询心理医生或者大胆尝试尽可能的改善自己的社交能力。

1、不得不说我国教育在社会交往方面机会没有什么指导,完全靠学生自由发展。中学的时候我们的目标就是升高中考大学,对于同学之间的相处也是完全围绕学习展开的。有些先进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行为甚至会被扣上早恋的帽子粗暴处理。这一系列原因使得很多学生升入大学走向社会的时候完全没有形成自己的社交技巧和能力,进而产生恐惧几乎是必然结果。

2、我自己也算个性格内向的人,知道现在我都不太喜欢跟别人一起聚会。但是我并不自卑,在与其他同事同学,或者是职位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流时也能做到不卑不亢。所以,自信心是克服社交恐惧的必经之路。没有自信的人很容易被他人一点点的优势击垮,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树立信心。

3、现在微信qq等通讯工具让人不再局限于面对面交流,这也使得许多人的口头表达能力退化严重,真正见面交往的时候常常因为紧张而大脑反应迟钝接不上话茬,久而久之自己不光不愿意出门,更是产生了社交恐惧。所以我们有时候不要过于依赖工具,可以经常把朋友约出来一起交流聊天,这样自己的表达能力会提高很多,恐惧心理也会改善。

“网络游戏障碍”是否是病,该怎么治呢

网络游戏成瘾,在2017年的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一种疾病,另一种称呼叫做游戏障碍。

但是有多项的诊断标准。在今年的6月18号,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障碍列为精神疾病并且通知世界各国政府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就是说现在国际上公认,网络游戏成瘾是一种疾病。

但是网络游戏成瘾的界定方式却有严格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9项症状。要满足5项或者5项以上,才能够判断是否得了网络成瘾症。

所以有没有网瘾还真的不是每个人自己说了算。得听医生的。医生也不能够瞎诊断。他有明确的界定指标。

那么这些指标最终指向的网络成瘾症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就是说一个人的身心持续的沉浸在游戏当中,没有时间概念,完全受到游戏的控制,对现实没有自制力。而且这种行为伤害的是他的个人的身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认知,工作能力,人际关系。有些人明明知道不对头,但是人就控制不了。这就是说。不是他玩游戏,是游戏在玩他。

当然每个人在生活中的某一段时间都会有过沉迷游戏或者网络游戏的状态。但是很快就会抽离出来。那么这是对网络成瘾的片判断标准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他的整个状态下滑,明显持续了一年以上。

游戏是作为生活和工作的重要调剂,是人主导游戏的过程。但是沉迷游戏,这是虚拟的游戏,控制了人本身,甚至产生极强烈的依赖感。

国际上虽然出台了网络成瘾列定为一种精神疾病,却没有给出具体的医疗标准。也就是说每个国家和每个地区的医生要根据病人的不同状况来综合治理。

主要包括社会心理干预,也就是说通过心理约谈的方式,和家庭共同帮扶治疗的方式,帮助患者减少那种失控性的游戏行为,找回他们自己对世界和游戏的主控权。

目前并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但是长期的网络成瘾,会形成对患者的精神躯体,有其他方面的共病和影响,在治疗的时候,药物主要是针对患者出现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对症用药。

也就是说当你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中,有可能诞生了精神抑郁,精神焦虑,双向情感障碍等等其他的精神疾病。那么就用药物治疗其他的精神疾病,达到缓解的目的。

感谢你的阅读。

对人际交往障碍的孩子怎么做心理咨询

为何有些孩子无法和小伙伴和平相处呢?主要有两个原因。客观原因是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会习惯性地大发脾气。小孩子在一起玩耍时,难免会出现意见不合,或是发生肢体碰撞。一些无法控制负面情绪的"暴躁小子",会大发脾气,指责对方的不是。

突如其来的谩骂和争吵,会演变为肢体冲突。小孩子交朋友很简单,你喜欢发脾气,我们就不和你玩。他们会认为脾气暴躁的朋友是"坏孩子",便会逐渐将其排斥在外。

无法友好社交的孩子,容易被疏远排斥,不妨问他们两个问题

主观原因是他们过于自我,希望自己是社交的主角。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时,总归有一个"领导者",决定交谈的话题和玩耍的事项。但在过程中,并没有主角配角之分。然而过于自我的孩子,如果感觉到自己被"忽视",便会通过言语和行为提高自己的存在感。

他们希望能够成为社交中的"领袖",所有人都必须听他的指令。但孤军奋战,自然不会得到小伙伴的信服。他们无法融入到团体之中,自然会被朋友疏远排斥,成为"独行侠"。

无法友好社交的孩子,容易被疏远排斥,不妨问他们两个问题

如何引导孩子友好社交呢?家长不妨问他们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喜欢和小伙伴玩耍呢?"

贝多芬曾说:友谊的基础在于两个人的心肠和灵魂有着最大的相似。

其实和小伙伴玩耍的本意便是制造快乐,打发枯燥无聊的闲暇时间。这个问题可以让孩子思考"我为什么要和朋友发生争执呢?"经过一番回忆和思考,他们会觉得自己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和朋友争吵,完全是小题大做。

这时家长再教会他们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小伙伴相处玩耍时,他们也能够将负面情绪隐藏。带着微笑和宽容,与朋友交谈玩耍,自然也会更受欢迎。

无法友好社交的孩子,容易被疏远排斥,不妨问他们两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如果别人强制你做事,你愿意吗?"

我女儿和朋友玩耍时,都希望自己是"领袖",能够指挥小伙伴做事。这样的孩子喜欢彰显个性和领导力,难以融入到集体活动之中。问这句话时,可以让他们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被"控制"时的心情。

每个孩子都不愿意被过度管教,何况是同龄的小伙伴呢?通过换位思考,他们体会到了无法按照自己意愿玩耍的厌烦情绪。今后和朋友相处时,也不会担任"领导者",而是用"民主投票"的方式集体表决。

无法友好社交的孩子,容易被疏远排斥,不妨问他们两个问题

寄语:如果说孩子是"人生轮船"的船长,社交便是风帆和水手。结交更多的朋友,学习各种技能和经验。今后脱离父母的"港湾"时,也不会觉得人生孤单。有朋友在身边,也能感觉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