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袋鼠为何只在澳大利亚

admin

为什么动物去了澳大利亚都会“变异”

可能是因为澳大利亚的气候条件决定,还有一些水和空气,土壤等等,改变了原有动物的习性。

袋鼠为何只在澳大利亚-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很多动物去了澳洲都会“变异”呢?袋类动物并不具有竞争优势,在欧洲、亚洲、北美洲和非洲的有胎盘动物由于其幼仔在母体内发育完全,降生后的死亡率大大减低,所以在生存竞争中,很快就取代了出生死亡率相对较高的有袋类动物。阻止了原始的有袋类动物与进化的有胎盘动物之间的基因交流,使得该地区的有袋类动物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里的动物就会变得很奇怪。

澳大利亚整个国家都有许多独特的动物生存,其生态多样性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由于整个澳洲大陆一直独立于其他大陆之外,这个大陆上生活的生物几乎与外界没什么联系。长期以来,整个澳洲的自然条件比较单一,物种演化的速度很慢,所以至今仍保存有许多古老的物种。

在澳大利亚,那里的森林,雨林,草原和沙漠都是奇异的。也为各类动物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栖息环境,形成了与其他大陆上的有胎盘动物相似的适应演化类群,出现了对应于食草动物的各种袋鼠,对应于食肉动物的塔斯马尼亚袋獾等许多澳大利亚特有的奇怪物种。这是地理隔离的产物。

所以说,由于植被,水源,空气的不同,那里的动物到了它们繁殖期的时候,形成了与其他大陆上的有不同的特异基因外貌。

为什么很多特有动物都在澳大利亚 知乎

因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在几千万年前就已经与各个大洲分离,那时有胎盘的哺乳动物还没有出现,因此在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整个大洋州就很少有有胎盘的哺乳动物。所以没有胎盘,低等一些的有袋类哺乳动物就在澳大利亚生存了下来。而不像其他地方的有袋类动物,因为在竞争中无法战胜有胎盘的哺乳动物,而灭绝了。

还有袋獾、树袋熊、负子袋鼠和短头袋鼯,它们都是有袋类动物,它们都属于与众不同的哺乳动物。

所谓有袋类动物,指的就是长着育儿袋的哺乳动物。大多数有袋类动物肚子上都长着一个毛皮袋子,就好像口袋。它们的孩子出生后最初几个月就生活在这个袋子里。世界上有250多种不同的有袋类动物,大多数都生活在澳大利亚和南美洲。

澳大利亚动物为什么具有古老性

澳洲界包括大洋洲各地,是两个最小的动物地理区之一。澳洲界原本属于冈瓦那大陆的一部分,很早以前就和其它大陆分离,并长期与其它大陆相隔离,是各界中独立性最强的。澳洲界的动物主要是冈瓦那大陆原始动物的后裔和很多独立隔离发展的特有类型,澳洲因而也以物种最为独特而著称。澳洲界现在隔一些岛屿而与东洋界相邻,与东洋界之间也有一定的物种交流,因而与东洋界相关的另一批动物也在澳洲界占据有一定的地位,而不同类群与东洋界联系的紧密程度有所不同。澳州界以澳洲大陆和新几内亚岛为中心,二者历史上曾经长期连在一起,具有相当的一致性,但澳洲的气候逐渐干燥恶化,而新几内亚仍保持以湿热的热带雨林为主,同时,新几内亚岛虽然面积远小于澳洲大陆,但自然条件的多样性却比较高,拥有崇山峻岭,且与东洋界更加接近,物种渗透要强于澳洲大陆,所而二者的物种相似而又有区别。新几内亚单代表一个面积较小但是物种非常丰富的动物区系,而澳洲大陆虽然面积要大很多,但是物种并不比新几内亚更丰富。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屿比澳洲大陆和新几内亚更加与世隔绝,拥有一些更加独特的物种,物种也远更贫乏,有时候被分别列为新西兰界和玻利尼西亚界,新西兰很早前就与大陆分离,长期孤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地理区,拥有一些珍贵的活化石。澳洲界和东洋界的交界地区称为华莱士区,同时拥有二者的部分类型,同时也有本区内的特有类型,在生物地理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澳洲界的哺乳动物只有少数几个目有代表,最有代表性的哺乳动物是单孔目和有袋目。单孔目是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特产,共有三种,其中鸭嘴兽是澳大利亚特产,针鼹(左上)为两地共有,原鼹原来也产与澳大利亚,但现在只见于新几内亚。有袋目并非起源于澳洲界,而可能是在冈瓦那大陆尚未分离的时候从南美经南极到达澳洲的,但是因为在澳洲缺少有胎盘类的竞争,有袋目在澳洲界得到最大的繁盛。有袋目包括一些人们最熟悉的澳洲动物,考拉、大袋鼠等几乎成了澳洲的象征。有袋目在史前时期的南美洲占据了食肉性动物和食虫性动物的生态地位,而在澳洲则几乎占据了哺乳动物的各个生态位,成为澳洲的主宰,并且进化出了与其它大陆的不同真兽类相对应的不同类型,从小型的食虫类型直到大型的草食类型,现在也有人将有袋目进一步划分成几个不同的目。澳洲界的哺乳动物缺少体形巨大的成员,现存体形最大的肉食有袋类是袋獾(左下),而最大的草食有袋类也是澳洲最大的陆生动物是大袋鼠。但是在史前时期动物的体型要大很多,肉食的袋狮体型和大型猫科动物相仿,而草食的双门齿兽则大如犀牛。澳洲界原产的有胎盘类只有一些蝙蝠和啮齿类,它们显示出与东洋界的一些联系。蝙蝠中大蝙蝠亚目和小蝙蝠亚目的成员均有分布,这些蝙蝠和东洋界的比较接近。啮齿类中仅有鼠科,但种类比较多,是鼠科的分布中心之一,并且有独特的水鼠亚科。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屿的哺乳动物尤其贫乏,仅有蝙蝠和啮齿类,有些小岛则甚至没有哺乳动物。其中髭蝠科是新西兰的特产,原本有两种,现仅存一种。髭蝠(右图)是最适应地面行走的蝙蝠,在地面非常敏捷。

澳洲界的鸟类很有特色,多是些独特的类群,有些东洋界有一定联系,另外一些古北界的候鸟在澳洲界越冬。澳澳洲大陆澳洲界的鸣禽中按照西伯利的分类体系明显以鸦小目的种类占绝对优势,澳洲界绝大多数鸣禽都属此类,而这里也是鸦小目的起源和分布中心。鸦小目鸟类中最著名的是澳大利亚特有的琴鸟和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的各种极乐鸟,琴鸟和极乐鸟也分别是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的国鸟,这两类鸟均以华丽的羽饰而著名,琴鸟还擅长模仿,而极乐鸟则有优美的炫耀舞姿。澳洲界比较常见的鸦小目鸟类还包括各种吸蜜鸟、园丁鸟、刺嘴莺、细尾鹩莺、鸲鹟、王鹟和钟鹊等,这些鸟类为澳洲界最繁盛的类型,其中有些为澳洲界所特有,也不少也可见于邻近的东洋界。澳洲界的攀禽以各种鹦鹉最为名,和新热带界同为鹦鹉的两个分布中心,但新热带界只是种类多,而澳洲界远更具多样性。澳洲的鹦鹉中最有特色的是头上有冠的各种葵花鹦鹉和色彩丰富的各种吸蜜鹦鹉,而虎皮鹦鹉则可能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鹦鹉。澳洲界另一类有特色的攀禽类翠鸟类,其中新几内亚岛是翡翠的大本营,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几种美丽的极乐翡翠,而澳洲和新几内亚的几种笑翠鸟则更加有名。澳洲界的鸠鸽类种类繁多,并盛产大型和美丽的种类,其中新几内亚的几种美丽的凤冠鸠是最大型的鸠鸽类,而一些小型的果鸠则甚至更加华丽。澳洲界的猛禽种类不是很多,其中昼行性猛禽中没有旧大陆其它地区可见的兀鹫类,夜行性猛禽中只有鹰鸮和草鸮两大类,这里也是鹰鸮的分布中心。澳洲界的夜鹰类比较多样,其中耳夜鹰、蟆口鸱和裸鼻鸱可以算是澳洲界的特色类型,而其中一些在临近的东洋界也能见到。冢雉科是澳洲界代表性的雉鸡类,以独特的繁殖习性而著称,并不靠体温来孵化而是用类似爬行动物那样将卵埋在地下。澳洲界是不会飞的鸟类的大本营。走禽类是冈瓦纳的特色鸟类,在澳洲界非常繁盛,分布于澳大利亚的鸸鹋(右图)和分布于新几内亚以及澳洲北部的鹤鸵是仅次于鸵鸟的大型鸟类,鸸鹋也是出现于澳大利亚国徽上的澳洲象征性动物之一。新西兰特产的几维是新西兰的国鸟,也是新西兰的象征。新西兰已经灭绝的恐鸟比鸵鸟更加巨大,其灭绝相信和人类的捕捉有关。在新西兰和太平沿岛屿由于与世隔绝,还有一些非走禽类也失去了飞行能力,包括一些秧鸡和其他鸟类。新西兰和太平洋群岛的鸟类种类虽少,但是有一些特有的类群,其中最著名的是特产于新西兰的刺鹩、垂耳鸦;特产于新喀里多尼亚岛的濒于灭绝的鹭鹤(左图)和特产于夏威夷的各种管舌鸟。这些与世隔绝的的鸟类适应能力比较差,目前有很多受到外来物种的侵扰而濒于灭绝或者已经灭绝,如一些管舌鸟、吸蜜鸟、刺鹩和垂耳鸦。

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爬行动物种类繁多,除特有类型外,多与东洋界有一定的联系,而少数则和新热带界相关。其中最著名的是蛇类。澳大利亚是唯一毒蛇种类超过无毒蛇的地方,不少毒蛇毒性剧烈,其中内陆太潘蛇(左上)是世界上最毒的陆生蛇类,但是这些巨毒蛇全部属于眼镜蛇类,而没有蝮蛇和蝰蛇类的成员,澳洲的那些样子象蝰蛇的成员其实也是属于眼镜蛇类。其它各大陆均占优势的无毒或微毒的游蛇类成员这里却非常少。澳洲的蟒蛇类种类比较多,是澳洲比较常见的无毒蛇。而新西兰和多数较远的太平洋岛屿则没有原产蛇类分布,在斐济等大陆性岛屿上则有少量蛇类出现,另外一些岛屿有随着人类扩散的钩盲蛇。澳洲界是巨蜥的分布中心,巨蜥也是澳洲最强大的食肉动物之一,在史前还有一些体型非常巨大的成员,是大陆上的顶极食肉动物,而在华莱士区内的科莫多龙是现存体形最大的蜥蜴,也是最著名的巨蜥。澳洲界的蜥蜴中以石龙子类、鬣蜥类和壁虎类种类最多,另有一个和壁虎有一定亲缘关系的特有的鳞脚蜥类。石龙子是爬行动物的最大一科,澳洲界和东洋界是其分布中心,在澳洲界有些体型最大的石龙子,其中最大的是所罗门群岛的猴尾石龙子,第二大的是澳洲和新几内亚岛的几种蓝舌石龙子。鬣蜥科也是以东洋界和澳洲界为分布中心,在澳洲界有一些最独特的类型,如头上有皮褶的伞蜥和身上有棘刺的魔蜥。斐济等岛屿上的低冠蜥属于在新热带界占优势的鬣鳞蜥科的成员而不属于澳洲界占优势的鬣蜥科,对于研究动物的分布有一定价值。澳洲界的壁虎中也有一些大型成员,以新喀里多尼亚岛的多趾虎体型最大,澳洲的一些壁虎有时被单列为澳虎科。鳞脚蜥科是澳洲界特有的类型,四肢退化而仅为鳞片状,外形似蛇,多体型较小。澳洲的鳄鱼种类不多,只有鳄亚科的成员,但名气很大,其中湾鳄(左下)是现存最大的爬行动物,分布于东洋界和澳洲界,也是澳洲界最大的食肉动物。澳洲界的龟鳖类以蛇颈龟最有特色,显示出和新热带界的一定联系。两爪鳖(右图)则是形状最奇特的龟鳖类,特产于新几内亚和澳洲北部。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屿上爬行动物种类较少,其中新西兰的楔齿蜥是现存最原始的爬行动物,其祖先可以追溯到恐龙诞生之时。

澳大利亚的两栖动物只有无尾类,其中最繁盛的龟蟾类和雨滨蛙类,二者分别与新热带界最繁盛的细趾蟾和雨蛙相对应,显示出和新热带界的紧密联系。龟蟾类中最奇妙的是在腹中孵化后代的胃育溪蟾,这种蛙在几十年前不知什么原因灭绝了。姬蛙科在澳洲界北部也非常繁盛,是新几内亚岛的优势两栖动物,那里几乎半数的两栖动物都是姬蛙。滑跖蟾是新西兰唯一的两栖动物,也是无尾类中最原始的成员。其它大陆常见的蛙科在澳洲界则仅见于北部地区,在一些太平洋岛屿上也能见到。

澳大利亚的淡水鱼类特别稀少,在各界中是种类最少的,这一方面和澳洲界长期与世隔离有关,另一方面和澳洲大陆属于世界上最干旱的大陆,河网不发达有关。澳洲界真正的淡水鱼多是非常原始的种类,如澳洲肺鱼(左上)和一些巩鱼。澳洲肺鱼和恐龙时代的角齿鱼非常相似,属于同一类群,比非洲和美洲的肺鱼更加原始,相差也比较大。巩鱼属于原始的骨舌鱼类,为澳洲界和东洋界所共有,产于东洋界的俗称金龙,而澳洲的称为喷点金龙。澳洲界的淡水鱼中还有不少为原本居住于海里后来移居到河流中的。

澳洲界以体型巨大的鸟翼蝶(左下)闻名于世。新几内亚是鸟翼蝶的分布中心,其中亚历山大鸟翼蝶是世界上最大的蝴蝶。其它的鸟翼蝶在澳大利亚和东南亚也能见到,澳洲界和东洋界的蝴蝶等昆虫具有较大一致性,常被合称为印澳界。澳大利亚的无脊椎动物中其它比较著名的有巨型蚯蚓、原始的山虾和各种蜘蛛。澳洲有一些毒性很大的蜘蛛,如漏斗网蜘蛛(右图),属于澳洲最危险的动物之列,其危险不亚于澳洲的毒蛇。

蜜獾与袋獾谁厉害为何

非洲“平头哥”对阵澳洲“塔斯马尼亚恶魔”,若是真打起来一定很精彩,我更看好小恶魔。

蜜獾和袋獾虽然都叫獾,但两者的关系极远,隔着数千万年。蜜獾是食肉目-鼬科的,袋獾是袋鼬目-袋鼬科的。

蜜獾,绰号平头哥,身处竞争激烈的非洲大陆和西亚,战绩耀眼,实战经验丰富,比如杀死3米的岩蟒和1米的尼罗鳄都是不俗的战绩,还能杀死数种毒蛇、巨蜥、豪猪、陆龟和一些中小型食肉动物。可以说,在非洲大陆上,20公斤以下的食肉动物当中没有谁是蜜獾的对手。而且蜜獾防御很高,非常抗揍,比如被一只母花豹攻击了52分钟才断气、6只狮子花了15分钟才杀死一只蜜獾、8只狮子花了20分钟杀死一只未成年蜜獾、被岩蟒缠住了还能脱身、被三头疣猪围攻还能不死、被一群斑鬣狗围攻还能逃脱等。蜜獾背部的坚硬毛发非常扎嘴,紧凑的身体抗击打能力超强,而且蜜獾非常灵活,身体柔韧。蜜獾的体型看上面这个表格就行了。

袋獾现仅存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因为它的叫声非常惊悚,浑身散发着恶臭,所以被称为“塔斯马尼亚恶魔”。

袋獾的体型资料很少,雄性平均8公斤,雌性平均6公斤,最大的袋獾约有12公斤。袋獾是袋狼灭绝之后体型最大的有袋类食肉动物。袋獾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塔斯马尼亚岛,没啥竞争对手,最耀眼的战绩就是6公斤重的袋獾杀死30公斤重的袋熊,袋熊虽然是吃素的,但强壮的爪子有很高的攻击力。袋獾最出色的是它的咬合力,相对于体型而言,袋獾是咬合力最强的现存哺乳类动物之一。

蜜獾的优势是体型稍大、抗揍、更灵活、爪子更锋利。

袋獾的优势是咬合力占优势,要是一口咬住蜜獾的脸能把蜜獾的头骨咬穿,或是将脸上的肌肉撕扯下来。看看袋獾的头骨就知道了。

可以看到,袋獾的犬齿出奇的大,口裂也很大,嘴巴可以张到很大角度,撕咬力不可小视。

再来看看蜜獾的头骨。蜜獾的脑袋比较小,所以它的口裂没有袋獾大。

两者的共同特点就是性格凶猛好斗,身材矮壮结实。

蜜獾和袋獾打起来,我更看好袋獾,袋獾如果咬住蜜獾的头部或是脸部使劲撕咬,就能快速结束战斗,这是袋獾用来猎杀袋熊的方式,要是不成功的话很可能会被蜜獾耗死。

这是“平头哥”与“恶魔”之间的较量,也是两种体型相近的食肉动物之间的较量。“平头哥”大家都知道是蜜獾的称号,而“恶魔”这个称号大多数人却有些陌生,它正是袋獾的简称,全称为“塔斯马尼亚恶魔”。

众所周知,如果一种凶猛的食肉动物有称号,那么这种动物一定有“过人之处”,比如“草原之王”狮子、“森林之王”老虎、“水中霸主”鳄鱼等等。那么,这两种有称号的动物究竟谁更厉害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平头哥”蜜獾

在非洲大草原上,有称号的大型动物有很多,比如“个子最高”的长颈鹿、“体型最大”的大象(陆地)以及上面说的狮子和鳄鱼等等。但是,体型小的动物且有称号的,有且仅有两种,它们就是有着“死神”之称的黑曼巴蛇和“平头哥”蜜獾。

成年的蜜獾体长不足1米,体重仅有10公斤左右。那么,蜜獾是如何凭借着自己小小的体型拿到“平头哥”的称号的呢?我总结了三点原因。

01外观:“平头银发白披风”就是对它外观的真实写照。蜜獾的背部一下都是黑色的毛发,而它的整个背部从头到尾都是白色的毛发,这种“黑白配”的风格极容易让人记住,而且显得非常酷炫。

02胆子大:“非洲大陆我最凶”就是对蜜獾性格的真实写照。作为拿到了“胆子最大的动物”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动物,蜜獾无论是面对花豹、鬣狗还是狮子都是勇往直前,毫不退缩的。

03能力:“免疫蛇毒”、“皮肉分离”是拿手“绝活”。蜜獾的无畏并不是无脑的,而是基于它自身的能力才有的。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蜜獾能够免疫大部分的蛇毒,这让它成为了非洲大陆上毒蛇的“克星”,其次,蜜獾的“皮肉分离”能力能让它化险为夷,因为即使表面上被咬中要害,实际上通过皮肉分离,它总是能够避开要害。除此之外,蜜獾小小的体型非常的灵活,在配合上它尖利的爪子和牙齿,让许多大型动物都头疼不已。

以上就是平头哥蜜獾的实力。其实,蜜獾这种无畏不仅仅是因为它特殊的眼睛构造(凸透镜式的眼球看到的动物远比实际要小很多),更重要的是为了生存,毕竟体型小还食肉,在猛兽众多的非洲大草原上,如果不是每一次都拼尽全力,蜜獾可能早已经被淘汰了。

袋獾

从名字上我们不难看出,袋獾是一种有袋类动物。事实上,袋獾不仅仅是有袋类动物,而且是少有的肉食性有袋类动物。大多数的有袋类动物都是澳大利亚的“特产”,袋獾也不例外,它是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独有的一个物种。

袋獾属于袋鼬目袋獾属,并且它是袋獾属下现存的唯一物种,原本早在更新世以前,袋獾属原有3个不同的模式中,除了袋獾以外,还有

S.laniarius

和S.moornaensi这两种,但是,这两种比袋獾体型还要大的食肉动物,早在更新世就已经灭绝了。

那么,为什么体型相对较小的袋獾能够存活至今呢?

首先,袋獾的形态为头大屁股小,这种体型有利于它发挥更强大的咬合力。据科学的研究发现,在同体型的食肉动物中,袋獾的咬合力是最强的。而且袋獾的前肢比后肢要长一些,这个特点与大多数的有袋类动物都不一样,而正是这个特点,让小小的袋獾有了更强的前肢力量,更能发挥它前爪的威力。所以,袋獾的形态更有利于它的捕猎。

其次,作为一种食肉动物袋獾的食物不仅仅依赖于自己捕猎,在袋獾的食物构成中,腐肉的比例要比捕猎猎物要大一些,这证明,袋獾与斑鬣狗一样是“机会主义者”。

最后,就是它较小的体型了。成年的袋獾体长平均在60公分左右,体重平均在7公斤左右。更小的体型就意味着捕猎的猎物危险性就比较低,而且较小的体型对食物的需求量也相对较低。

因此,在更新世,袋獾属下的三种动物灭绝了两种,剩下了生存能力超强的袋獾。

蜜獾和袋獾谁更厉害?

在现实中,蜜獾是非洲独有的动物,而袋獾则是澳洲独有的动物,所以在野生状态下,两种动物是不可能相遇的。如果真的相遇的话,我认为蜜獾更厉害一些。原因有三点。

01体型对比

在动物的较量中,往往体型是胜负的关键。而从上面的数据看,虽然蜜獾不大,但是也比袋獾要大了30%左右。更大的体型就意味着更大的力量、更长的爪子和牙齿。这是蜜獾的优势之一。

02生存环境

在澳大利亚的野生环境下,食肉动物是相当缺乏的,这也是为什么野兔能在澳大利亚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作为少有的食肉动物,除了面部肿瘤病外,袋獾没有天敌。既然没有天敌,就意味着生活在相对安逸的环境中。

而蜜獾则不同,它生活的环境中,非洲野犬、斑鬣狗、花豹、狮子等等这些强大的猎食者都虎视眈眈,因此,蜜獾经常要与大型的猛兽搏斗,自然战斗能力和技巧也强于袋獾。

这是蜜獾的另一个优势。

03对比

虽然袋獾能够以7公斤重的体型杀死一头30公斤重的袋熊,但是,袋熊并不是熊科动物,它是一种纯草食性的有袋类动物,而且它既没有尖利的爪子也没有尖利的牙齿,所以,被一只灵活性远远高于自己,且攻击性远远强于自己的动物杀掉,并不足为奇。

而蜜獾就不同了,它除了能够杀死亚成年的尼罗鳄外,还能杀死体长2米的蛇以及满身是刺的豪猪,这三种对手的攻击性、防御性、灵活性都不差,而且体型也不比袋熊小。重要的是,这三种动物都比袋熊有攻击性。

总结

蜜獾作为拿到吉尼斯纪录的动物,在同等体型的动物中堪称无敌的存在,而袋獾虽然凶猛,但是从体型上就比蜜獾差了一些,再加上两种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习性的差异。所以,我认为蜜獾比袋獾要厉害一些,也就是说“平头哥”是能够除掉“恶魔”的。

当然,袋獾委身塔岛,战绩寥寥,不过击杀袋熊绝非泛泛之辈所可为。

蜜獾居于非洲,战绩多如繁星,三米岩蟒,一米小尼罗鳄,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说到这两种动物的体型,还是蜜獾略大些。

袋獾是袋獾属中唯一未灭绝的成员,身形与一只小狗差不多,但肌肉发达,十分壮硕。

袋獾脸上和头顶有触须,可以在黑暗中寻找猎物或侦测同类的方位。它们在被激怒时会放出臭气,刺鼻程度可与臭鼬屁比拟。

袋獾是现在活着的撕咬力量最大的哺乳动物,一只6公斤重的袋獾能够杀死30公斤重的袋熊。

袋獾从出生起就跟同胞争斗,基本是一直靠互咬在社会上混一辈子的,经常是满脸伤疤。这种性格,比起“平头哥”一点也不差。

人送绰号“塔斯马尼亚恶魔”,不是白叫的。

蜜獾以“世界上最无所畏惧的动物”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数年之久。分布于非洲、西亚及南亚。其勇猛和机智无需赘述。

如果让雄性的8千克袋獾和雄性的9千克蜜獾正面对抗,其结果将如何?

袋獾的杀伤力大于蜜獾是基本确定的,但是它缓慢的速度对它有很大的制约,况且,它弱于蜜獾的防御力是否能抵抗住凶猛的攻击?

所以,结果将是更具灵活与机智的蜜獾对袋獾的攻防更胜一筹,占有更大的优势。

除非打一架,不试一试没有根据,因为它俩不是一个地域的动物。

袋鼠为何只在澳大利亚

袋鼠

袋鼠原产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所有澳大利亚袋鼠,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里的除外,都在野地里生活。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

袋鼠是食草动物,吃多种植物,有的还吃真菌类。它们大多在夜间活动,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动。不同种类的袋鼠在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比如,波多罗伊德袋鼠会给自己做巢而树袋鼠则生活在树丛中。大种袋鼠喜欢以树、洞穴和岩石裂缝作为遮蔽物。

所有袋鼠,不管体积多大,有一个共同点:长着长脚的后腿强键而有力。大多数袋鼠在地面生活,从它们强健的后腿跳越的方式很容易便能将其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袋鼠在跳跃过程中用尾巴进行平衡,当它们缓慢走动时,尾巴则可作为第五条腿。

所有雌性袋鼠都长有前开的育儿袋,育儿袋里有四个乳头。“幼崽”或小袋鼠就在育儿袋里被抚养长大,直到它们能在外部世界生存。

袋鼠图常作为澳大利亚国家的标识,如绿色袋鼠用来代表澳大利亚制造。袋鼠图还经常出现在澳大利亚公路上,那是表示附近常有袋鼠出现,特别是夜间行车要注意。

袋鼠通常以群居为主,有时可多达上百只。但也有些较小品质的袋鼠如wallabies会单独生活。

袋鼠不会行走,只会跳跃,或在前脚和后腿的帮助下奔跳前行。袋鼠属夜间生活的动物,通常在太阳下山后几个小时才出来寻食,而在太阳出来后不久就回巢。

袋鼠每年生殖一至二次,小袋鼠在受精30-40天左右既出生,非常微小,无视力,少毛,生下后立即存放在袋鼠妈妈的保育袋内。直到6-7个月才开始短时间地离开保育袋学习生活。一年后才能正式断奶,离开保育袋,但仍活动在妈妈袋鼠附近,随时获取帮助和保护。袋鼠妈妈可同时拥有一在袋外的小袋鼠,一在袋内的小袋鼠和一待产的小袋鼠.

袋鼠以矮小润绿离地面近的小草为生,将长草与干草留给其它动物。个别种类的袋鼠也吃树叶或小树牙。

最著名的袋鼠是红袋鼠,其体型最大,生活在澳大利亚干燥地带,其地带的年平均降雨量在500毫米以下。由于袋鼠的食物含大量水分,所以他在没有活水的地区也能生存。红袋鼠实际上只有公袋鼠是红色的,母袋鼠为灰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