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狮子和斑鬣狗群战谁厉害几只鬣狗能打一只狮子

admin

狮子和斑鬣狗群战谁厉害几只鬣狗能打一只狮子

狮子素来有"兽中之王"美誉,作为唯一一种群居猫科动物,狮群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掠食动物。斑鬣狗是狮子强有力的竞争者,几万年来都与狮子同域栖息、共同进化。现在,狮子和斑鬣狗分别是非洲头号和二号掠食者。雄狮的体重约为斑鬣狗的三倍,雌狮大概是其两倍左右,但斑鬣狗的群体规模更大,也更团结。因此,它们之间的竞争有时候很胶着,也很激烈。

据动物学家研究,狮子和斑鬣狗的饮食和营养生态位存在显著重叠。它们栖身于相同的栖息地,捕食相同的猎物。著名斑鬣狗专家克鲁克曾说:"无论何时只要这两种动物碰面,就会发生激烈的斗争。"多数研究都指出,斑鬣狗在与更大、更强的狮子的竞争中,是占不到什么便宜的,它们通常只能在狮子吃饱之后吃剩饭,对狮子生活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然而,动物学家库柏却认为,这只是狮群中有雄狮的情况,如果狮群中没有攻击性较强的成年雄狮,雌狮和亚成年雄狮将如何对抗斑鬣狗的夺食行为呢?

研究概况

狮子和斑鬣狗群战谁厉害几只鬣狗能打一只狮子-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乔贝国家公园位于博茨瓦纳东北部,是一片11700平方千米的半干旱稀树草原。本次研究地点是该公园内以萨乌蒂草地为中心的100平方千米的区域。该地区生活着大量的定居和迁徙性的食草动物,其中最重要的是17000头布氏斑马,它们会在每年雨季(10月至3月)来到该地区觅食,为狮子和斑鬣狗提供了充足的猎物。

库柏先生和他的研究团队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每天夜里都蹲守在汽车上进行观察,他们共观察到100次斑鬣狗捕获猎物和135次狮子捕获猎物。现在,他们已经基本搞清楚了当地狮子和斑鬣狗猎物争夺战的全貌。

狮群的组成

萨乌蒂地区生活着五个狮群,每群有3-11只雌狮,平均7只。当地还生活着大量流浪雄狮,主要是2-4岁的亚成年个体;它们主要是在大群斑马迁徙过来的时候才在该地区活动。这里成年雄狮与成年雌狮的性比仅为1:5.7。成年雄狮那么稀少,可能是由于公园周围地区的战利品狩猎选择性射杀成年雄性。因此,当地的雄狮联盟常常同时统治两到三个狮群,而雌狮身边经常没有成年雄狮陪伴。在非洲大部分地区,如卡拉哈里沙漠、塞伦盖蒂草原和克鲁格国家公园,雄狮与雌狮的性比通常为每1.7-2.4只雌狮就有一只雄狮,每个狮群都至少有一只成年雄狮定居。

研究初期,这五个狮群由两只独行的雄狮和一个由三只雄狮组成的联盟统治;研究期间狮群发生了易主,原来的雄狮都被两对年轻一些的成年雄狮赶走了。即使在狮群有主的时候,雄狮还是有大量时间不和雌狮在一起,它们参与交配、巡视领地,并吃雌狮之前捕获的猎物,但通常不与雌狮一起捕猎,也不会在雌狮捕获猎物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流浪雄狮通常单独或两三只组成联盟狩猎,有时组成临时性的大联盟,最大可达17只。这个大联盟有时和当地最小的狮群(只有三只雌狮)一起活动。这些流浪的亚成年雄狮无法加入成年雄狮的联盟。

斑鬣狗——狮子的大敌

萨乌蒂地区生活着五个斑鬣狗氏族,其中四个有50只成员,第五个只有20只成员。它们的氏族比狮群大得多,但日常狩猎时常以1-4只的小群为单位,这些小群分头行动,每晚都能覆盖大部分的氏族领域。因此,斑鬣狗很容易就能发现一切食物来源,包括狮子的猎物。狮子135次狩猎有106次(78.5%)被斑鬣狗发现了,而且多是在狮子捕获猎物半小时内就赶到了现场。有时候(14次),斑鬣狗甚至派出了一两只成员专门跟踪雌狮狩猎。

一旦发现了狮子捕获猎物,斑鬣狗就会尽可能地组成大群进行抢夺。研究中,斑鬣狗有21.3%的机会能抢到狮子到嘴的肉;还有另外58.8%的机会可以吃到狮子吃剩下的兽皮和骨头。即使只吃狮子剩饭,斑鬣狗的收获也不小,它们的臼齿比狮子发达,兽皮和骨头占猎物总重的三分之一,这部分对狮子来说是不可食用的,鬣狗却能吃的干干净净。

斑鬣狗和雄狮的战斗

成年雄狮,以及其率领的狮群,完全不怕斑鬣狗群。斑鬣狗从来不敢打扰哪怕只有一只成年雄狮进餐,更别说上去抢了,这种情况观察到了74次。相反,它们尽量不动,安静地躲在下风位200米以外处,等雄狮吃饱离开再去拣剩饭。当它们被雄狮追赶的时候,有61%的鬣狗会逃离猎物附近。研究期间发现的17只鬣狗死亡,至少7只是成年雄狮干的。观察到的100次斑鬣狗捕猎,有16次雄狮抢到了全部或部分猎物。

斑鬣狗和雌狮、亚成年雄狮的战斗

在萨乌蒂,雌狮群进食有44%的可能周围没有雄狮相伴。这其中有82.4%(34次),斑鬣狗上前围攻了狮子。当它们被雌狮追赶时,它们显得不那么害怕;不像被雄狮追赶时那样落荒而逃。当鬣狗数量只有雌狮/亚成年雄狮的1.6倍时,它们通常只是在一边盯着或无视狮子;当数量达到2倍时,就敢去围攻狮子,但这个数量比下还不能取得成功;数量进一步增多到2.3倍,它们就能在狮子离开之前,上前去与其一同进食;而当它们数量达到狮子的3.7倍,就能把狮子赶走了。

研究人员发现,单独或成对活动的雌狮每次都会被斑鬣狗抢走猎物。5只雌狮/亚成年雄狮也只有40%的希望赶走鬣狗。当狮子数量达到6-7只的时候,有一半的几率能保住猎物。10只以上的狮群才能百分百保住猎物。而在有雄狮在场的情况下,雌狮哪怕只有一两只,也能百分百赶走鬣狗。可见,雄狮对鬣狗的威慑是巨大的。总的来说,面对斑鬣狗群的抢劫,雌狮/亚成年雄狮失去了19.5%的肉(不计狮子不能食用的皮和骨头)。

大群的雌狮也能通过抢劫斑鬣狗获得额外的肉。研究人员观察到的100次斑鬣狗狩猎,有8次猎物落到了大狮群(不含成年雄狮)手中。雌狮/亚成年雄狮的抢劫,导致斑鬣狗失去了10%的肉。然而,小狮群面对斑鬣狗失去的肉更多,而很少得到肉。

单看一次捕猎,由于独行的狮子不用与同伴分享猎物,获取的食物反而更多。当单独或成对的狮子放弃猎物,把猎物扔给鬣狗时,通常已经吃的十分饱了;而三五只的狮群通常只有四分饱,更大的狮群甚至只能吃个两分饱。因此,鬣狗的抢劫不会使独行的狮子马上赶到饥饿,但由于猎物储备被夺走,狮子被迫浪费能量再次狩猎,冒受伤的风险;如果它们捕猎遭遇连续失败,就会挨饿。

如此说来,狮子种群中最容易受到斑鬣狗危害的当属流浪的亚成年雄狮,它们通常单独或两三只一起活动,它们还年轻,不像成年个体捕猎那么有经验。两年的研究期间,观察到的16只独行流浪雄狮有44%体况很差(很消瘦),而组团生活的98只雄狮只有8%体况差。说明独行流浪雄狮吃的远比组团的差。

斑鬣狗迫使狮子组成大群

有关狮子为什么选择群居的生活方式一直是一个谜。动物学家提出了很多假说。早期的狩猎成功率模型显示,成对的雌狮比独行的雌狮狩猎成功率高一倍,但当狮子数量更多,狩猎成功率没有什么变化,因此,狮子最好还是单独或两只一起狩猎。近期的食物摄入最大化模型则显示,狮子最好要么单独狩猎独占猎物的所有肉,要么组成5-6只的狮群,捕食非洲水牛等更大的猎物。理论上,单独的狮子将会加入狮群,直到狮群规模太大,导致它们吃到的肉还不如单身的时候。但实际观察却不符合这些模型,3-4只的狮群和超过7只的狮群大量存在,而且还活的比单独的狮子好得多。

进一步的研究指出,雌狮群居可能是为了抵抗外来雄狮杀死其幼仔的企图,还有可能是为了与其他狮群争夺领域。诚然,狮群主要都是一些有血缘关系的个体组成,外来的入侵者会遭到强烈抵抗。但保护幼仔和领域对独居猫科也十分必要,因此一定不是该问题的最终答案。

库柏先生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着眼于狮子独特的生活环境。与虎、豹相比,狮子的生存环境特别开阔,可以说是一望无际。斑鬣狗——这个令它们敬畏的对手,几万年来一直如影相随地陪伴着它们,与它们一起称霸广袤的欧洲和西伯利亚(洞狮和洞斑鬣狗),又与它们一起退回到非洲。

在乔贝公园缺乏雄狮的环境下,雌狮和亚成年雄狮很有必要与没有亲缘关系的个体组团生活。尤其是当大群斑马迁徙到此地的时候,狮子和斑鬣狗的密度都非常高,它们之间的冲突频繁、竞争激烈,雌狮和亚成年雄狮最好组成一些临时性的大群。狮子的猎物被斑鬣狗发现的风险很高,与其他狮子分享猎物总好过猎物被斑鬣狗抢走。

最理想的狩猎团体

动物学家从理论上预测,在乔贝公园这样的环境下,对狮子来说最理想的狩猎团体应该是单独或两只一起狩猎,捕杀斑马那么大的猎物,吃个三天左右。然而,由于斑鬣狗这个强盗的干扰,在没有雄狮的保护下,一两只雌狮没有能力保住猎物那么久的时间。因此,对它们来说,最佳策略是组成大群,与同类共享猎物。这样可能它们一顿饭吃的肉少于单独或成双捕猎,但丢给斑鬣狗的肉也少。它们可以通过多次捕猎来保证肉的获取量。斑鬣狗探查食物来源的能力远强于狮子,因此,对狮子来说,最好就是捕猎时整群狮子都在现场,而不是在捕猎后再赶到。所以,在乔贝公园,雌狮和亚成年雄狮最理想的狩猎团体要足够大,足以对抗斑鬣狗的抢劫行径。

食肉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是由环境决定的,上面动物志与大家分享的仅代表博茨瓦纳乔贝公园的情况。在非洲其他地区如纳米比亚、南非和东非,雄狮也是这种无敌的存在吗?请感兴趣的读者持续关注动物志。

鬣狗的天敌是什么动物

鬣狗的克星是哪个动物?10分

野狗,也叫鬣狗,是生活在非洲的群居犬科动物,他们经常集群活动,有时候会抢食狮子或者老虎扑食的草食动物。能将鬣狗猎杀的常常是更加凶猛的肉食动物。在非洲草原上的大型肉食动物都是它的天敌。

为什么狮子和斑鬣狗是天敌

知道君哥哥已经回答得很好了,但是,也有一个错误,说雌狮的杀伤力远不如雄狮,这就不对了。雌狮是比雄狮的杀伤力低,但不能说远不如,雄狮也强不了多少,只不过是体型和力量大一点,有鬃毛使人产生视觉误差而已。

为什么狮子和鬣狗是天敌

只有一只鬣狗来抢夺食物它当然只是赶跑啦,因为它不会在有食物的情况下再乱费精力去捕食,如果是很多只鬣狗来抢夺食物它就会放弃,毕竟双拳难敌四手,但是鬣狗很猖獗的时候雄狮就会出来杀死鬣狗首领。

生活在非洲地区的狮子和斑鬣狗为什么是天敌?

鬣狗与狮子都是群居动物,单个母狮一般不会和鬣狗群较量,因为它的体型只有雄狮的一半,120KG左右,成年鬣狗也有70KG以上。3只成年鬣狗就会击退一只母狮。雌狮的杀伤力远不如雄狮。所以鬣狗在数列是雌狮三倍的情况下是不会怕雌狮的。但是狮群中一头成年雄狮在,鬣狗就会乖乖的散去。不会去冒着丢掉性命的危险去和狮群战斗。一般来说鬣狗是不会与雄狮正面交锋,因为体型差距太大,雄狮的攻击力上远远地超过鬣狗,成年雄狮可以轻易杀死鬣狗。鬣狗群也不会要以牺牲五六个同伴的性命与雄狮一争高下。狮子与斑鬣狗,哪一方势单力孤就要被对方欺负。,可以这样说,没有雄狮护卫的狮群,一般会败给鬣狗,有雄狮护卫的情况,一般鬣狗不敢近身。顺祝你2016幸福快乐。

非洲狮子和鬣狗为什么是天敌

东北虎、非洲狮、棕熊、鬣狗鬣狗的体型注定排末尾,棕熊也应在狮虎后。狮虎PK就难说了,世人公认的两种最厉害的猫科动物是狮子和老虎。但是它们相比哪个更厉害?这个问题大家都感兴趣,而且众说纷纭

非洲鬣狗最怕什么

非洲雄狮。体型和力量差很多,一只普通雌狮可以打四只斑鬣狗,而雌狮体型差不多只是雄狮的2/3,力量更不是一个等级的,雄狮和斑鬣狗就像雌狮和野狗一样,战斗力相差非常悬殊,就算鬣狗群看见只有一两只的流浪雄狮都得躲。

生活在非洲地区的狮子和斑鬣狗为什么是天敌

食物,都是肉食动物,并且领地会重复,(就是都在一个范围捕食),肯定有冲突,有时候鬣狗多,去抢狮子的食物,有时候反过来。

非洲的狮子和斑鬣狗为什么是天敌?

斑鬣狗(学名:Crocutacrocuta):又名斑点鬣狗,体长约95-160厘米,尾长25-36厘米,体重40-86千克,雌性个体明显大于雄性。毛色土黄或棕黄色,带有褐色斑块,鬃毛短或无。上额犬齿不发达,但下颌强大,能将9千克重的猎物拖走100米。

成群活动,每群约80只左右,雄性个体在群体中占优势。性凶猛,可以捕食斑马、角马和斑羚等大中型草食动物,可和狮群抗衡。进食和消化能力极强,一次能连皮带骨吞食15千克的猎物。善奔跑,时速可达40-50公里,最高时速为60公里。全年都能繁殖,但雨季为产仔高峰期,妊娠期110天,每胎产2仔,雄性2岁、雌性3岁性成熟。

斑鬣狗主要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大地区,生活在热带、亚热带草原和半荒漠地区,数量众多。

狮子(学名:Pantheraleo;英文名:Lion):简称狮,中国古称狻猊。是一种生存在非洲与亚洲的大型猫科动物,是现存平均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

狮子体型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皮毛柔软。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尾较发达。有“草原之王”的称号,是非洲顶级的猫科食肉动物。野生非洲雄狮平均体重240千克,全长可达3.2米。狮子的毛发短,体色有浅灰、黄色或茶色,雄狮还长有很长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长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

生活在热带稀树草原和草地,也出现于灌木和旱林。肉食,常以伏击方式捕杀其他温血动物。分布于非洲草原、亚洲印度。在野外狮子活10到14年,圈养下更长寿,一般达二十余年。

指自然界中某种动物专门捕食或危害另一种动物。

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面积为30,221,532平方公里(11,668,586平方英里),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10.325亿)。

非洲大陆东至哈丰角(东经51°24',北纬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东经20°02',南纬34°51'),西至佛得角(西经17°33',北纬14°45'),北至吉兰角(本赛卡角)(东经9°50',北纬37°21')。

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记载。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

自1415年西班牙占领休达,欧洲列强开始进行对非洲殖民统治,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达到巅峰,约有95%非洲领土遭到列强瓜分,资源长期遭到掠夺。1847年后殖民地陆续独立,而非洲独立年(1960年)则象征非洲脱离列强统治,非洲殖民时代结束。

由于长期种族冲突、热带疾病丛生、工业化引发的环境破坏,从前西方殖民主义,独立后腐败政权,教育、人民自律的不力,使非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全非洲一年的贸易总额仅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一。

通常所说非洲人指的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尼格罗人种非洲居民,即非洲黑人。

狮子的天敌是什么动物狮子的天敌是什么

狮子的天敌是什么动物

大肠杆菌丝状噬菌体包括M13噬菌体f噬菌体等,其基因组均是单链闭环DNA分子,其中M13mp系列克隆载体是对野生型M13加以改造,插入了多克隆位点和LacZ基因后的载体,所以也是可以利用IPTG和X-gal作蓝白筛选的,M13感染大肠杆菌后,即在菌体内酶的作用下,以感染性单链DNA(正链)为模板,转变为双链DNA,称作复制型DNA(RFDNA)。一般当每一个细胞内有100-200个RFDNA拷贝时,即停止复制,产生有感染性的完整的单链丝状噬菌体并分泌离开菌体。感染M13的大肠杆菌可继续生长,并不发生裂解,但生长速度则较正常菌慢,取感染M13的细菌培养液离心,即可从菌体中提取RFDNA,供限制酶切割等分子克隆操作之用;从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可用聚乙二醇(PEG)沉出噬菌体颗粒,提取单链DNA(ssDNA)供DNA序列分析,体外定位突变等使用。

非洲的狮子和斑鬣狗为什么是天敌

斑鬣狗(学名:Crocutacrocuta):又名斑点鬣狗,体长约95-160厘米,尾长25-36厘米,体重40-86千克,雌性个体明显大于雄性。毛色土黄或棕黄色,带有褐色斑块,鬃毛短或无。上额犬齿不发达,但下颌强大,能将9千克重的猎物拖走100米。

成群活动,每群约80只左右,雄性个体在群体中占优势。性凶猛,可以捕食斑马、角马和斑羚等大中型草食动物,可和狮群抗衡。进食和消化能力极强,一次能连皮带骨吞食15千克的猎物。善奔跑,时速可达40-50公里,最高时速为60公里。全年都能繁殖,但雨季为产仔高峰期,妊娠期110天,每胎产2仔,雄性2岁、雌性3岁性成熟。

斑鬣狗主要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大地区,生活在热带、亚热带草原和半荒漠地区,数量众多。

狮子(学名:Pantheraleo;英文名:Lion):简称狮,中国古称狻猊。是一种生存在非洲与亚洲的大型猫科动物,是现存平均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

狮子体型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皮毛柔软。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尾较发达。有“草原之王”的称号,是非洲顶级的猫科食肉动物。野生非洲雄狮平均体重240千克,全长可达3.2米。狮子的毛发短,体色有浅灰、黄色或茶色,雄狮还长有很长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长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

生活在热带稀树草原和草地,也出现于灌木和旱林。肉食,常以伏击方式捕杀其他温血动物。分布于非洲草原、亚洲印度。在野外狮子活10到14年,圈养下更长寿,一般达二十余年。

指自然界中某种动物专门捕食或危害另一种动物。

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面积为30,221,532平方公里(11,668,586平方英里),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10.325亿)。

非洲大陆东至哈丰角(东经51°24',北纬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东经20°02',南纬34°51'),西至佛得角(西经17°33',北纬14°45'),北至吉兰角(本赛卡角)(东经9°50',北纬37°21')。

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记载。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

自1415年西班牙占领休达,欧洲列强开始进行对非洲殖民统治,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达到巅峰,约有95%非洲领土遭到列强瓜分,资源长期遭到掠夺。1847年后殖民地陆续独立,而非洲独立年(1960年)则象征非洲脱离列强统治,非洲殖民时代结束。

由于长期种族冲突、热带疾病丛生、工业化引发的环境破坏,从前西方殖民主义,独立后腐败政权,教育、人民自律的不力,使非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全非洲一年的贸易总额仅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一。

通常所说非洲人指的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尼格罗人种非洲居民,即非洲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