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人类近亲不可以结婚,为什么狗却可以回交呢

admin

什么是回交,动物回交有伦理道德吗

动物的回交是什么情况?没有伦理道德问题吗?

回交是子一代和两个亲本任意一组进行杂交的方式,为避免歧义,特意用子一代与亲本任意一组来区分,因为对于不熟悉动物杂交繁殖或者植物育种方式的朋友来说,回交这两个字的理解上可能会存在联想,它的过程绝对不会产生伦理道德问题,但过程比较有意思!

为什么要进行回交?

这是改变物种品种性状的一种方法,一般我们常见的改变方式有杂交,比如将甲和乙的进行杂交,继而培育出同时具有甲乙两个品种优良性状的品种,但这往往是理想化的,一般情况下甲乙杂交的品种同时可能会携带甲乙中形状不好的基因,此时需要再次杂交来改良这个品种,那么第三次亲本的选择时候,可以选择甲,也可以选择乙,或者第三方进行杂交,如果选择的是甲和乙,那么这次杂交就就被称为是回交。比如:

甲品种水稻性状:抗倒伏、抗病虫害

乙品种水稻形状:高产、不抗病虫害

人类近亲不可以结婚,为什么狗却可以回交呢-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甲和乙杂交后最理想的情况是:抗倒伏+高产+抗病虫害,但往往事与愿违,一般的结果会是:抗倒伏+高产+不抗病虫害,此时就需要再次和甲品种水稻来一次杂交,将抗病虫害的基因加强,得到抗倒伏+高产+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而这个甲+乙杂交的品种再和甲杂交的过程就称之为回交

当然上文只是做个说明,而杂交水稻的育种远没有这么简单,但这足以解释的回交的过程,回交改变形状这是目的,但回交的意义在于利用杂种优势带给下一代,也可以导入标志性状,或者用于远源杂交,也可以用于打破基因连锁(如果不能直接杂交,那么通过各自的远源拐个弯完成杂交工作)。

但各位请不要搞错了概念,甲并不只是个体,而是整个甲种水稻品种,所以这个回交没有伦理问题,当然这在植物上并不严重,但当回交的范围扩散到动物时,伦理道德问题马上就会变得非常尖锐!

动物的回交

其实回交最早应用的是动物回交,因为1866年遗传学鼻祖孟德尔才发表了《植物的杂交实验》,生长周期短的豌豆就成了孟德尔的实验对象,第一次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了生物界的遗传现象,但比较可惜的是一直到1884年孟德尔去世都没有引起科学界的注意!一直到1900年初才有三位生物学家几乎同时发现了这个孟德尔的成果,因为他们的研究将要发表时才发现孟德尔在三十几年前就已经发表的《植物的杂交实验》!

而动物的交配这是主动的,不想植物有性繁殖那么隐性,因此人类在很久以前就意识到动物是可以杂交的,因此动物的杂交史比植物的人工杂交要早得多!同理回交的发展也比植物要早得多!

动物回交的目的是改良物种的基因,马的配种总希望下一代马具有强壮又有耐力并且对环境要求低的品种,而对猪的要求则是出肉率高,生长快,最好还是瘦肉型的,要不然瘦肉精用了总觉得不是那么放心!

因此马的回交和植物是类似的,两个品种的马杂交后的第二代,如果某个优势缺失,那么执行的操作会是这个第二代和第一代的两个品种马进行再次杂交,产生第三代!如果第三代满足要求,那么这个过程就可以结束了。但要搞清楚的是回交时选择的并非是原来的母马或者公马,而是同一个品种的其他公马或者母马,这在杂交意义上有一代和二代甚至三代的区别,但在伦理上各自都是平等且互不相干的!

不过另一种回交的确会产生严重的伦理道德关系,如下案例:

1966年RiyadhBawa发现一只加拿大的短毛猫生下一只毛发稀疏的小猫,RiyadhBawa将这只猫长大后和母亲交配,得到了一个完全无毛的品种,这就是斯芬克斯猫的来历!

斯芬克斯无毛猫

从动物自然演化来看,无毛对于猫的御寒能力会产生严重的挑战,如果在温带和寒带地区,那么将会被自然淘汰,而宠物则避免了这个命运,因此人类的介入使得宠物的演化变得不再是自然选择!

生殖隔离:这是不可能出现的

与血亲直接交配,保留宠物特殊特性的方式,也是回交的一种,这在宠物界非常普遍,简单的说这是一种病态的方式,因为近亲繁殖会出现严重的遗传疾病,比如:比如阿拉斯加犬的髋关节结构不良,博美母犬的开放性动脉导管疾病。但宠物繁殖上又需要保留大家所喜欢的特性,因此在金钱利益的驱动下,宠物的回交上在很多情况下都存在严重的伦理道德问题!

所以各位对回交的理解也并不都是错的,但除了宠物界的回交比较特殊以外,植物的回交和其它动物作为改良品种的回交是并不需要特殊理解!

“进化论”明明是主流理论的,为什么我们没有感到生物正在进化

进化论自1859年由达尔文提出以来至今,都一直饱受争议,虽说这个理论已经成为了解释物种进化和多样性的主流理论,但还是无法解释,例如:生物起源的问题。而且这个理论相比于宇宙大爆炸理论来说,更加受到广大民众的诟病,因为支持进化论的证据都是一些零星的生物化石和考古记录拼凑出来的,这些证据不像我们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探索,因为宇宙一直就在那里,我们可以随时去观测它,甚至能够回顾宇宙的过去,来验证宇宙起源理论是否正确。

所以,有人就说了:我们宁愿相信大爆炸是真的,也不愿相信进化论。足以见得人们对进化论的怀疑程度,而且大部分都有这样的疑问:既然进化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为何没有看到目前地球上的生物进化呢?没有看到人类在进化?没有看到因为自然选择而造成生物性状发生变化呢?

其实自然选择所导致的生物性状改变,也就是发生进化一直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只不过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生活的慧眼。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基因突变、环境选择、生殖隔离是三个重要不可或缺的环节。一个生物的进化首先是从上代父母获得遗传特征,然后在基因传递和复制的过程中,基因会发生突变,但是这个基因的变异非常微小,在一代甚至几代的传递之间并不会看到宏观外表任何性状上的改变,而且生物的繁殖有过剩的倾向。

但是生物在地球上所生存的环境是在不断的改变,空间、食物也是有限的资源,这样就会造成生物的生存面临压力,由于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并没有任何力量导致生物的基因突变要朝着特定的方向发展,那么这些突变的基因有些对生物的生存就是有利、有些就是有害的,所以那些有利于生物在环境压力面前有更好适应能力的基因就被保留了下来,那些没有竞争力的有害基因突变就会被淘汰,这就是进化论中所说的环境对生物进化的选择。

虽然一代之间基因会发生极小的变异,但是在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中,量变就会导致质变,不仅生物会在宏观性状上发生改变,还会出现生殖隔离,形成新的亚种或者新的物种。所以客观的说,生物进化是在非常长的时间尺度上发生的,往往是数十万年、数百万年。因此我们在自然界不能看到生物进化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人类的干预以及选择性的育种,确实是造成了很多生物在性状上发生了改变,这是我们能看到生物进化最直观的例子,例如: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品种的狗,以及猫,这些宠物的外观完全是按照人类的审美在演化,例如:呆萌、腿短、无毛。这些性状在自然界完全没有任何的生存优势,之所以这些可爱的性状能够保存下来,就是人为干预繁殖的结果。

除了我们身边的宠物,还有一些植物也在人类的干预下发生了进化,例如:我们家之前的苹果园,小时候我记得,一开始栽种的果树果实,从外观口感上并不是很好,但是自从引进新的品种后,果实不仅成熟周期短,而且饱满、颜色艳丽、口感香甜。虽然果树的果实在自然的选择下也会往香甜、颜色艳丽这方面发展,以方便被其他动物搬运果实,在被吃掉果肉以后,种子就可以被播种到其他地方,但是自然选择导致进化的过程非常缓慢,可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果树的果实就能发生快速的进化。

以上就是人为干预下我们能看见的生物性状的改变,那么在自然界还存在环境或者生物互相作用下导致的进化吗?其实也有,只不过在生活中不那么容易看见,例如:意大利壁虎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场自然选择的伟大之处。意大利壁虎喜欢吃一些小昆虫和苍蝇,正巧的是,在这些壁虎生活的范围内,有许多特殊的植物叫:尸香魔芋花。

这种植物的花朵可以发出恶臭一般的气味来吸引苍蝇驻足,所以壁虎就常常守在尸香魔芋花的周围放哨,借助这种花的丑味来饱餐一顿。而壁虎的排泄物又会给花多的生长带来营养。这种壁虎与尸香魔芋花互惠互利的场景在地中海地区十分普遍。

但是在过去的20年里,在西班牙的米诺卡岛上,就发生了一起自然选择和宏观进化的实例。蜥蜴利用花朵来捕食苍蝇,但是当花死后,成群的蜥蜴就会离开,可能是有一只不按讨论出牌的蜥蜴,在花朵死后,选择去吃尸香魔芋花的果实,并且发现这些果实的味道还不错,于是这种行为就在米诺卡地区的蜥蜴中流传了起来。

那么蜥蜴吃果实的行为是如何导致尸香魔芋花发生进化的?跟以下三件事有关:

很显然,尸香魔芋花在米诺卡岛上遍地生长开花,最主要的是,在这座岛屿上人们发现的这种植物,与其他地方的植物已经出现了性状上的不同,因为在壁虎选择种子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导致进化的自然选择的过程。在米诺卡岛上的尸香魔芋花它们现在的结出来的果实不仅数量多,而且果肉饱满,味道香甜,尤其是种子变得更加坚硬。

这就是一种自然选择与进化,我们在生活中真真切切能看到得例子,不仅在地球上遥远得地方发生,而且也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所以进化论确实是解释地球上生物演化的过程,不过我们不能指望进化论,让我们人类长出一双翅膀才算是进化!!!

如今全世界各国都在生物这门学科上加入了进化论的知识,进化论也成了解释生物演化的主流理论。但是我们基本上很难能够感受到生物进化,那生物进化就真的存在吗?

客观地说,生物演化是需要几十万,上百万年的周期,而人类文明不过几千年,因此,直接观测到整个演化过程是很慢的。但好在人类的存在,或多或少也加速了一些生物演化的进程,因此,实际上,我们是见过一些生物演化的痕迹的,那具体是咋回事呢?

宠物的进化

如果你对宠物感兴趣,你会从宠物身上发现许多进化的证据。我们知道猫是一种有毛的生物,如果没有毛发的生长,那么该个体将会因气候变化导致冷暖异常而死,但是一位猫咪主人却在不经意间得到毛发稀疏的小猫,她立即意识到该猫咪的基因发生了变异,为了得到毛发更少的小猫,她将这种小猫和猫妈妈回交,得到了纯正的无毛猫,这就是加拿大无毛猫的由来。

除了加拿大无毛猫之外,很多宠物都是这样得来的。据科学家统计发现,地球上所有的家犬都是从灰狼驯化而来,但是由于人类的人为选择,导致世界各地拥有不同的犬种,而且犬与犬之间的差异非常大,比如:金毛与柯基。

在自然环境下,想要演化出差异如此巨大的新物种,至少需要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但由于人类的存在,宠物的进化速度明显加快了。

除了宠物之外,家禽的育种也是一种进化,我们知道,最早的鸡并不像今天一样每天下蛋,而是只在繁衍器下蛋,但由于人类对鸡蛋的需求,因此人类会将下蛋稍微勤快的鸡选择出来作为种鸡,繁衍后代,再从后代中选择下蛋更勤快的鸡作为种鸡。

就这样一代代人工选择之后,鸡就演化成了今天这样下蛋速度如此频繁的生物。

可以说,由于人类的存在,许多和人类生存密切的生物进化速度都大大加快了。

达尔文是怎么发现进化论的?

尽管家禽、牲畜、宠物的进化速度非常快,也靠近人类社会,但是达尔文并不是通过它们了解到进化论的,而是通过一种芬雀。

达尔文在随着“小猎犬号”考察期间,曾经到达过加拉帕戈斯岛,他发现这里有许多鸟喙不同的鸟类,但当时他并不知道这些鸟类是什么,他以为这些是三种不同的鸟类。

后来,经过古尔德的指认,达尔文才知道这些性状不一,鸟喙大小不同的生物全部都是芬雀,彼此之间具有亲缘关系。

这些,达尔文开始疑惑,为什么在如此相似且距离如此近的岛屿上,会有这多种芬雀呢?他打开了笔记本开始思考,逐渐他想到了一个比较可怕的事情:或许最早的芬雀并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也许是经过演化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达尔文那时已经知道了,地球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加拉帕戈斯岛原本曾经是海域,后来才从海底冒出来形成了岛屿,由于该岛屿拥有较多的食物,吸引了南美洲的芬雀前来觅食。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分居在不同岛屿的芬雀后代为了适应新生活,变成了今天这样形态不一的生物。

达尔文根据这个思考,第一次在笔记本上画出了演化树的概念。

虽然达尔文发现了生物是不断在进化的,但是达尔文并不知道生物是怎么进化的,好在和达尔文同时期的一位神父孟德尔已经知道了。

生物是怎么进化的?

在孟德尔之前,人们认为生物遗传的方式是父母的特征融合之后的平均值,比如:孩子的身高,可能是父母身高的平均值。

但是孟德尔认为,亲代的特征确实会遗传给后代,但各自的特征不会混合。为此他提出了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后来,科学家又发现了子代在遗传父母基因的同时,自身基因也会发生变异,但是一般情况下,基因变异的数量不多,而且也不是关键位点基因的变异,所以子代并不会与父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但是,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基因突变的积累,经过N代之后,生物的基因就会与原来基因发生了重大变化,此时生殖隔离就形成了,而生殖隔离的形成代表着新物种的形成。

生活在加拉帕戈斯岛的芬雀,就是这样逐渐形成了新物种,并且不同物种之间差异巨大。

总结

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是没有方向的,而是尽可能地适应环境,但是地球环境的变化非常缓慢,所以人类在生存过程中很难感受到生物在进化。

但是由于人类的偏好以及需求,许多和人类密切相关的生物在演化时速度大大加快了,而且由于人为控制,它们的演化方向也被人类确定了下来,这个演化方向就是为人类提供更多能量或者更有利于人类的特征。

如今生物进化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进化论”更是在20世纪初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彻底推翻了“神创论”,完成了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次重大飞跃。

目前“进化论”已经成为了解释物种进化和多样性的主流理论,但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既然“进化论”是主流理论,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感觉到生物正在进化呢?

生命复杂多样,通常都是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所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就是这个道理。

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解释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对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5年的观测研究发表了《物种起源》,而“进化论”就是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一种假说,“进化论”可以说是现代科学中的一个伟大理论。

达尔文认为在生物界中本来就会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一个生物都是不同的,那么每个种群都会有其生存竞争的压力,自然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而且物种所保留的有利性状也会在世代传递过程中逐渐发生变异,经过性状分异和中间类型消失便形成新物种,简单来讲就是每一代的生命体与其上一代相比都会有细微的差别,而且这些微小的差别对它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而“进化论”中有个著名的观点——适者生存,比如说当生物因为食物或者伴侣产生竞争时,这个时候具有优势的就能够生存繁衍,而不具有优势的只能灭亡,所以如果在有特定人口制约条件,优势群体会就会慢慢发展起来,而非优势群体则会慢慢消失。

在非常漫长的时间内,这些细微的差别就会慢慢发展从而导致新物种的产生。达尔文还提出环境会对生物的进化产生选择作用。

就拿基因突变来说,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而且迄今为止并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使基因突变朝着某一方向发展。

因此基因突变可能对生物个体有害处,也可能对生物个体有益处,或者是不好也不坏,那么在一过程中能够适应环境的有利基因就会被保留下来,则没有竞争能力的有害基因就会被淘汰。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考古学家发现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诞生在30亿年前,地球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了生命最基本的物质——氨基酸。

而这些物质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反应先产生了单细胞生物,然后单细胞生物又逐渐的进化成为多细胞生物,再由多细胞生物变成相对复杂的海洋生物,再然后变成很复杂的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最终诞生了人类这样的非常复杂生命。

人类的“进化”历程。

在进化论中,我们人类都是古猿的后代。而在远古时期可以说我们都是“蓬头垢面”的,毛发也是非常茂盛,指甲也是非常长的,但是现如今我们人类却只保留了眉毛、头发、汗毛等毛发,其他的体毛大部分已经消失,指甲也都已经剪短,这难道不是一种进化吗?

由于自然选择的原因,在原始时期的我们身体矮小,没有尖利的爪牙,也没有可以奔跑的长腿,吃的肉食都是动物门吃剩下来的。

我们没有现如今五花八门的衣服和各种餐具,在寒冷的天气也只能用我们的体毛保暖,指甲用来撕扯食物,在当时的环境中,毛发,指甲等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但现如今的社会对这些并不需要,于是我们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和现在的环境相适应,那么那些多余的体毛就被自然选择被淘汰掉。

而现在我们身体上特有的毛发是因为对我们人类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才被保留下来,汗毛能够维持身体的生态平衡。

在寒冷的时候毛孔收缩御寒,在炎热的时候毛孔舒张来达到散热的作用,头顶的头发防晒,腋窝和髂窝的毛发则利于排汗和防止细菌、昆虫寄生,这些形状自然就会被保留下来。

生物进化是漫长的一个过程。

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一个演变过程,一般指生物或者事物的逐渐变化及发展,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有三个重要的环节,分别是基因突变、环境选择、生殖隔离。

俗语说“眼见为实”,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生物的进化呢?

其实进化一直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只不过由于发生进化的过程身份缓慢,根本无法在个体上表现出来,所以自然也感觉不到生物一直在进化。

在繁殖,遗传的过程中,一个生命体首先要从上一代获得一些由遗传得来的基因特征,然后在其生命体的基因传递与复制的过程中,不可能全部的基因都完全复制下来,某些基因还会发生基因突变的现象,但是一般来讲发生的某些基因突变而表现出的变化是非常小的,所以在物种的几代之间并不会看到宏观的改变。

这也可以理解为,在繁衍的过程中,每一代的基因其实会发生极小的一些变异,然后在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中,量变导致质变,生物的进化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才会在宏观性状上发生改变,甚至还会出现生殖隔离,形成新的亚种或者新的物种。

所以生物进化的过程是在漫长的时间尺度上发生的,一般是数十万年,也许是数百万年,因此我们没有感觉到生物的进化也是情有可原的。

比如人类是从灵长类是从灵长类开始,经历了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类四个阶段才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在大约500万年到600万年之间,达尔文进化论中人类的祖先南方古猿是从树上来到了地面,过了数百万年的时间,也就是在200万年前,猿人才出现,而猿人才刚会直立行走,制造粗糙的石器。

又过了170万年左右,早期的智人出现了,早期智人的行走方式又发生了一些改变,甚至早期智人的脑容量还变大了……这些都是进化的标志。

总结。

总而言之,在这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生物的进化需要经过几万年,甚至是几百万年,生物还会出现生殖隔离,经过一些的性状分异和中间类型消失形成新的物种,我们不能只看到了生物的整体外观,而是要着眼于生物的组成物质。

人类近亲不可以结婚,为什么狗却可以回交呢

在人类上世纪五十年代掌握基因遗传规律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近亲不能结婚,所以我们会用道德的约束来避免这种行为。

但在人类的发展史中,依旧有人出于自己家族血统纯正的利益,突破了道德的枷锁来近亲结婚,导致自己家族的“品种越来越纯正”,最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例如16世纪到17世纪统治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200年间奉行近亲通婚,11对夫妇9对近亲,而且是那种特别亲的关系,如叔叔侄女之类的。

导致哈布斯堡家族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下颚尖长且突出,嘴巴合不严实,舌头肥大,整天哈喇子流一地,最终的结果是,哈布斯堡最后一位唯一的男丁失去了生育能力,且疾病缠身早早衰亡。

近亲通婚导致了一个王朝只延续了200年就灭亡了。这是人类历史上近亲结婚最典型的反面教材,时刻提醒着我们近亲通婚的危害。

除了人类自然界的群居动物,虽然它们没有道德,也不知道什么是近亲通婚,但是它们也有自己的方式来规避种群个体间可能发生的近亲繁殖,尽量将这种事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例如在狮群中,雄狮幼崽成年以后会被赶出狮群,狮群里狮王的位置会不断地轮换主人,所以这就避免了狮群里可能会发生的近亲繁殖。

这样的例子在群居动物中比比皆是,因为近亲繁殖不仅会危害人类,而且会危害所有有性繁殖的生物。

从人类上世纪掌握了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以后,人类才清楚为什么近亲结婚会危害后代的健康发展,因为在每个健康个体的基因内多少都隐藏着致病的隐性基因;

而具有血缘关系的个体,它们体内有害隐性基因的重复度更高,所以它们繁殖后代的话,有害的隐性基因就可能变成“纯合子”(如:AA、aa),那么在后代的身上就会出现畸形、不正常的性状。

如果不是近亲繁殖,那么每个个体体内的有害隐性基因就会被稀释掉,所产生的后代,后代的后代会一直健康。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狗,那为什么人类还要追求什么纯种狗?甚至越纯的狗越吃香,越值钱呢?甚至不惜让狗回交,也就是让后代与亲一代杂交?

狗的祖先是灰狼,狗和它们的祖先分开只有不到2万年的时间,但是今天现存的灰狼长这样:

除了毛色有些差距之外,它们的形态基本上相差无几,但是今天的狗子长这样:

如果没人告诉你今天的狗和灰狼是一个物种,你肯定把它们联系不到一起,这也说明了狗子在跟了人类以后经历非常一场旷日持久的“整容手术”。

而狗子外观的变化,跟人类对狗子的需求分不开关系,也跟人类掌握了遗传学规律有关。

在上世纪之前人们养狗子最大的用处就是为我们看家护院、捕猎,所以那时人们对狗子外表的要求并不那么特殊,只要狗子有个健康的体魄、更强的战斗力、更好的警觉性就行。

但是自工业时代以来,人类生活物质空前的丰富,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精神享受,所以狗子就不再是单纯地给人类服务;

它变成了上层社会贵妇们的玩物,当然贵妇们可不再追求狗子们的战斗力,不管它们的身体是不是健康,而是开始注重它们的外观,是否漂亮,是否能让人过不忘,是否可爱、是否温顺等等。

养什么狗,狗是否纯种,甚至成为了有钱人的面子和品味。

这种需求完全背离了狗子们的天性,从人们需求改变开始,狗子就走上了一条痛苦的不归路。

而满足人们需求的武器,或者是人们对狗子的“整容刀”正是生物学家孟德尔发现的基因遗传规律,人们为了使得狗子的外观性状更加的突出,就让狗子与自己的亲一代继续杂交,那么诞生出来的后代,它的基因就更加的纯正,一次回交还不行的话,那就继续回交,直到将狗子的某个外观特点变成纯合子。

举个例子,如果一只母狗它的耳朵形状比较好看,人们都喜欢这个耳朵的款式,那么就会让这个母狗与有同样特征的公狗繁育后代;

那么在它们的后代中有一些狗子的耳朵就是这样的款式,一些狗子的耳朵不是,那么人们就会让有这款耳朵的后代雄性继续与亲一代的雌性再次繁殖后代,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回交,直到诞生出这款耳朵的纯合子狗。

这个纯合子狗以后不管与哪种狗繁殖,它们后代的耳朵都会是这个款式。当然这种纯合子狗也就可能沦落为种犬,专门被带到各地育种,成为了赚钱的工具。

通过以上的方式,人们喜欢的各种款式的狗就被创造了出来,人们审美越畸形,狗的外观就越畸形。

各种各样的狗也都是近100年来被创造出来的。

腊肠被拉得越来越长,腿越来越短,这种狗只能供人类欣赏,只能卖萌,已经失去了它祖先原本的英姿。

八哥犬的鼻子越来越凹陷,皮肤褶皱越来越多,眼睛越来越突出。

牛头梗的头骨越来越畸形,眼睛越来越小,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数不胜数。凡是你今天所能看到的狗,都是人类一手创造出来的。

甚至我们把狗和狗之间创造的还出现了生殖隔离,例如一只泰迪它无法与德牧自然繁殖。要知道大自然想让一个物种分化到生殖隔离,至少需要数十万年的时间,可人类之手仅仅需要数百年的时间。

可以这么说,人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上帝之手。

可我们比自然上帝更加的自私、残忍,因为我们为了我们的审美,完全不去考虑狗子的健康,近亲繁殖确实培育出了各个各样的狗子,但是近亲繁殖所带来的遗传疾病是所有狗子的痛苦。

目前我们在狗子的身上总共发现了五百多种遗传疾病,有些狗子甚至身患多种遗传病,由于人类对狗子繁殖的干预导致有些品种的狗子基因多样化迅速地下降,整个品种的狗子免疫力降低,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的狗子身体柔弱,不敢吃这、不敢吃那,非常难养,而且年老以后各种疾病缠身。

这就是为什么当你买狗子的时候,就会有人告诉你,啥狗子难养,啥狗子好养一些等等,告诉你各种注意事项,这都说明了现在的狗子普遍体质很弱。

例如英国皇家小猎犬,容易出现癫痫发作、慢性腹泻。

拉布拉多容易出现皮肤过敏、关节疼痛的情况。

查理王猎犬容易患有脊髓空洞症,它们的颅骨对大脑来说太小,迫使脑组织从颅底伸出,给脊髓造成压力。

拳师犬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炎症性肠病、扩张型心肌病、癫痫。

腊肠犬的长背和短腿会增加终生背部、膝盖和关节问题的风险。

所有的狗子现在多少都不完全健康,这就是近亲繁殖的后果,但这是人类种下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