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人是俄罗斯民族吗

admin

美国为什么要购买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群岛

美国在太平洋中部的一州。由夏威夷群岛组成。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113.5万(1991)。是美国唯一白种人不过半数的州。白种人约占三分之一,其余为日本人、玻利尼西亚人、菲律宾人、中国人、朝鲜人。首府和最大城市火奴鲁鲁(檀香山)。约五世纪时,玻利尼西亚人从南太平洋移此。1795年大部岛屿被卡麦哈麦哈一世所征服,1810年建夏威夷王国。1893年王国被推翻,次年建共和国。1898年被美国吞并,1959年成为美国的一州。太平洋上海空交通要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主要有8个大岛和120多个小岛,自东南向西北斜跨北回归线,延伸2,400多公里,即从东南端的夏威夷岛到西北端的库雷岛(不包括中途岛)。主要的8个岛屿在北回归线南侧,相当于狭义的夏威夷群岛,即夏威夷岛、毛伊岛、卡胡拉韦岛、拉奈岛、莫洛凯岛、瓦胡岛、考爱岛、尼豪岛。各岛是从洋底巨大裂隙喷发形成的火山岛。夏威夷岛上的冒纳罗亚火山(海拔4,170米)、基拉韦厄火山(海拔1,247米)都是活火山,常常从山顶火口和山腰裂隙溢出熔岩流。终年盛行东北信风,各岛迎风的东北坡降水丰富,多热带雨林;背风的西南坡干燥少雨,多热带草原。向以农业为主,以甘蔗、菠萝、花卉、畜牧等为重要。工业以制糖、菠萝罐头等食品加工为主。夏威夷是军事要地,有珍珠港等大的海空军基地。旅游业发达,是州经济的主要来源,来自美国本土、东亚、西欧等地的游客年可达300多万(1983)。

美国夏威夷州

面积:16,705平方公里;在五十州内,列第四十七位.

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人是俄罗斯民族吗-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人口:895,000人;在五十州内,列第四十位.

州府:檀香山Honolulu

主要城市:海洛Hilo

州花:芙蓉

州鸟:夏威夷鹅

夏威夷州名称来自波里尼西亚语,意为"原始的家"Originalhome.

一千多年前波里尼西亚人向本州各岛殖民.1900年并入美国.1959年8月21日成为美国第50州.以芙蓉花Hibiscus为州花.本州别名叫做“爱洛哈之州”AlohaState(夏威夷人向人问候或离别之时,常说:“爱洛哈”其意义为爱).本州箴言:“守正义则存”TheLifeOfTheLandIsPerpetuatedInRighteousness.

州府是檀香山Honolulu,为旅游胜地.最引人的地方是外基基海滩WaikikiBeach全年风和日丽水蓝天青,宜游泳,冲浪,可以荡舟,也可以捕鱼.每年进出檀香山的船舶,约两千艘.每天进出檀香山国际机场的旅客,多至四○万人.市内有夏威夷大学,创于1907年,学生两万多.校内设立之东西研究中心TheEastWestCenter,甚著名.

本州特征有三:第一,本州全是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包括132个岛.这是太平洋海底上一座高大的火山锥,露出海面的部分.太平洋底部发生大裂缝,熔岩外流,形成高大的火山,其上有许多火山口,形成许多山峰.有些山峰露出海面,即成为海岛.第二,本州属于热带气候.这使美国有寒(阿拉斯加)、温(美国大陆48州)、热(夏威夷群岛)三带的领土.第三,本州是美国的太平洋海空军基地,及美、亚、澳三州航运中心,地位十分重要.

群岛气候属于回归型,因为它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受东北信风的影响,迎风坡多雨,北风坡少雨.主要物产为蔗糖与凤梨(菠萝或黄梨).后者产量约占全世界产量四分之三.本州主要收入:第一为国防工业.第二是旅游业.第三是蔗糖业.第四是菠萝业.欧胡岛在夏威夷岛之西北方.岛的南岸有珍珠港PearlHarbor及檀香山(火奴鲁鲁Honolulu).前者是美国在太平洋内最大军港;后者是本州工商业中心.;

太平洋上的明珠夏威夷

“夏威夷”一词源于波利尼西亚语。公元4世纪左右,一批波利尼西亚人乘独木舟破浪而至,在此定居,为这片岛屿起名“夏威夷”,意为“原始之家”。最早发现该群岛的欧洲人是西班牙的胡安·盖塔诺,而真正使夏威夷为世人所知的是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他于1778年登上夏威夷群岛。1795年,卡米哈米哈酋长征服了其他部落,建立夏威夷王国。1898年,夏威夷被美国吞并,1959年成为美国第50个州。

夏威夷是太平洋上一颗明珠。它东距美国旧金山3846公里,西距日本东京6200公里,西距香港8890公里.是太平洋地区海空运输的枢纽。

马克·吐温说:夏威夷是大洋中最美的岛屿,是停泊在海洋中最可爱的岛屿舰队。

夏威夷群岛是由124个小岛和8个大岛组成的新月形岛链,弯弯地镶嵌在太平洋中部水域,所以有“太平洋十字路口”和“美国通往亚太的门户”之称。它的陆地面积为16641平方公里,面积最大的是夏威夷岛,由5座火山组成,其中基拉维厄火山为世界活火山之最。冒纳罗亚火山每隔若干年喷发一次,炽烈的熔岩从山隙中缓缓流出,成为夏威夷的一大奇观。瓦胡岛是第三大岛,也是夏威夷政治、文化中心——首府檀香山所在地。全州110万人的80%居住在该岛上。夏威夷的闻名之地有:檀香山、威尔基海滩和珍珠港。

夏威夷地处热带,气候却温和宜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产甘蔗和菠萝。渔业也是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近年来,夏威夷的旅游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旅游业收入已跃居各业之首。1991年旅游业收人为100亿美元,是该州国防工业、食糖和菠萝3种主要经济领域全部收入的2倍,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

夏威夷,是世界上旅游工业最发达的地方之一。不过吸引观光游客的,并非名胜古迹,而是它得天独厚的美丽环境,以及夏威夷人传统的热情、友善、诚挚。夏威夷风光明媚,海滩迷人,日月星云变幻出五彩风光:晴空下,美丽的威尔基海滩,阳伞如花;晚霞中,岸边蕉林椰树为情侣们轻吟低唱;月光下,波利尼西亚人在草席上载歌载舞。夏威夷的花之音,海之韵,为游客们奏出一支优美的浪漫曲。

夏威夷人纯朴好客。当观光轮船接近夏威夷外海时,便有一大群热情如火的夏威夷女郎,驾着小舟靠近轮船,把一串串五颜六色的花环送给游客,且高喊着欢迎口号“阿罗哈”,充分表达她们最真挚的欢迎之忱。阿罗哈是土语,一般解释为欢迎,你好等等,表示友好和祝福,每个来到夏威夷的人都学会这句话。“阿罗哈”还表示“我爱你”。花环叫“蕾伊”,夏威夷人总是手拿花环,熟人相见,欢迎或欢送客人,都要送花环,就好像我们见面握手—样。所以在夏威夷,你常常看见有人戴着—二十个花环。

草裙舞是最让观光者念念不忘的。草裙舞又名“呼拉舞”,是一种注重手脚和腰部动作的舞曲。月光如水之夜,凉风习习的椰林中,穿夏威夷衫的青年,抱着吉他,弹着优美的乐曲,用低沉的歌声,倾诉心中的恋情。跳舞的女郎,挂着花环,穿着金色的草裙,配合音乐旋律和节奏、表现出优美的姿态。纯洁的感情,如待的气氛,如画的情调,令人陶醉,叫人流连忘返。赞颂“火山女神”的舞蹈,也是游客所喜欢观赏的。火山爆发给夏威夷土著人带来震惊,他们是心有余悸的。于是冥冥之中,认为他们的世界,乃火山女神所掌管。于是他们编了一个舞蹈,来赞颂“火山女神”的伟大,在疯狂的原始呼号中,一群脸上涂着色彩的土著人,围着熊熊的篝火狂舞着。

瓦胡岛上的波利尼亚文化中心,依山傍水,热带植物繁茂,人工湖将中心分为夏威夷、萨摩亚,斐济、汤加、塔西堤、马克萨斯、毛利等7个村落,代表波利尼亚7种不同文化,各村落建筑均保持几百年前的传统风貌,从不同侧面反映民族文化特色,是吸引游人拳头项目。

夏威夷岛上居民的大部分劳动就业、个人收入以及州政府的税收都依靠每年络绎不绝到夏威夷游览观光的700万国内外游客。据夏威夷银行计算,游客在那里旅游支出的波及效应为2,即游客每支出l美元,将使当地的总产值增加2美元。旅游收入占当地总产值的60%,使夏威夷的经济增长率始终高于美国经济的平均增长水平。

由于旅游业在夏威夷的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夏威夷州政府十分重视保护环境,保护旅游资源,注意发展“清洁”产业,如海洋科学、水产养殖、热带农业、金融服务、商业中心等,以此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近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前往夏威夷的游客中,70%来自美国本土,但近年来日本游客大量涌入。1988年日本有850万人出国旅游,其中有130万人去夏威夷,超过去美国大陆的游客人数。日本人这几年在夏威夷大量购买土地等不动产,兴建旅馆和别墅,个人和企业均在那里投资。如今夏威夷80%的高级饭店和几乎全部高尔夫球场,均为日本人所拥有。

据199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字,来自亚洲或太平洋各岛上的人占夏威夷110万人口的62%。日本人是夏威夷最大的亚洲少数民族,其次是菲律宾人、土著人、中国人、朝鲜人、越南人、老挝人和泰国人。各民族通婚现象已司空见惯。据说,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混血儿”。通婚淡化了种族界限,使各民族能和睦相处。游客从一道快餐上便能看到夏威夷被誉为“种族乐园”的真实含义。它可能是日本的糖烤牛肉,也可能是爱尔兰风味炖牛肉,或者是维也纳香肠,中国的花卷和朝鲜的打糕。各国游客在这里的风味小吃店,可以品尝到适合自己口味的各种小吃。

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人是俄罗斯民族吗

阿拉斯加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约占全州人口的1/7。其余为美国人、俄罗斯人、日本人、中国人和其它民族。州内有8万军人及其家属。46%的居民居住在安克雷奇地区。

人口72万(2011年),居全美第47位,占全美总人口的0.23%。州总人口中白人占67.6%,印第安人和原著民占15.6%,拉美裔人4.1%,亚裔人4%。首府朱诺(Juneau),人口3.1万,位于阿拉斯加东南区,无陆路相通,交通依靠水路或空运。安克雷奇(Anchorage)市是阿拉斯加州第一大城市,人口29.2万。

2012年可能发生哪些灾难

前面三个是一起的,也是最有可能的。现在世界地震每隔几个月就有一次,以前几年才有一次大地震。就拿唐山于汶川比,相隔了30几年,而汶川也玉树只相差两年下面是我查的资料:

2010年2月27日凌晨,智利发生了8.8级强烈地震,释放的能量是前不久海地大地震的800倍。超过150万所房屋建筑倒塌。智利政府3月1日宣布,该国2月27日发生的里氏8.8级强烈地震已造成723人死亡,19人下落不明。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4年12月26日、2005年3月29日和2007年9月13日发生印尼苏门答腊的三次8.5级以上地震,2008年5月12日发生中国汶川的8级地震,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然后紧接着又是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

中国首席地震预报专家孙世鋐最近指出,我觉得根据过去100年的地震历史的资料的分析,现在这个状态有可能进入一个地球的地震频发的这么一个时代。我们回顾一下,20世纪100年前60年,全球发生8.5级以上地震是7次,也就是从1964年的阿拉斯加8.5级地震以后,在之后的四五十年里面,全球就没有发生一次8.5级地震,就是说显示出来,这种强地震,尤其是特大地震,它是在某些时代发生,某些时代相对比较平静[1]。

下一场特大地震发生在哪里?

根据前期工作和检验结果,潮汐和地球自转的准四年周期决定了下次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在2014年前后,地点在哪里难以确定。就目前的预测水平,我们只能从地震的数据中寻找规律。

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00年以前有4次;从1900年算起,2次)

第5名、厄瓜多尔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级,发生在厄瓜多尔及哥伦比亚沿岸。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圣-费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第8名、(并列)俄罗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里氏8.5级,发生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1925-1946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次)

第8名、(并列)印尼大地震(1938年2月3日):里氏8.5级,发生在印尼班达附近海域。地震引发海啸及火山喷发,人员及财产损失惨重;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7次)

第7名、中国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6级。2000余座房屋及寺庙被毁。印度雅鲁藏布江损失最为惨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第4名、(并列)俄罗斯大地震(堪察加半岛1952年11月4日):里氏9.0级。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夏威夷群岛,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第3名、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9.1级,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亚岛及乌那克岛附近海域。地震导致休眠长达200年的维塞维朵夫火山喷发,并引发15米高的大海啸,影响远至夏威夷岛。

第1名、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9.5级。发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发海啸及火山爆发。此次地震共导致5000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

第8名、(并列)俄罗斯千岛群岛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里氏8.5级,并波及日本及俄罗斯等地。

第2名、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9.2级。此次引发海啸,导致125人死亡,财产损失达3.11亿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区、加拿大育空地区及哥伦比亚等地都有强烈震感。

第6名、(并列)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级。地震引发高达10.7米的海啸,席卷了整个舒曼雅岛。

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0次)

无8.5级以上大震。

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4次)

第4名、(并列)印尼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9.0级,发生在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省。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国,导致约30万人失踪或死亡;

第6名、(并列)印尼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7级,震中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离三个月前发生9.0级地震位置不远。目前已经造成1000人死亡,但并未引发海啸[8]。

最后一名、2007年9月13日印尼苏门答腊8.5级大震

并列第5名、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以上大震,超过150万所房屋建筑倒塌,死亡723人。

环太平洋强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连续22年没有发生8.5级以上强震,全球气候在这一时期迅速变暖,海平面迅速上升,太平洋增加了5-10厘米厚的海水层,破坏了原来的地壳均衡和水均衡,形成陆海地壳的翘翘板运动,导致新一轮的地壳均衡过程。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地震(8.7级)海啸拉开了全球8.5级以上强震序幕。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从1950年到1965年短短16年内发生了7次8.5级以上强震。平均两年一次,最短时间间隔为5个月。

9级地震在两个拉马德雷周期中都发生在冷位相的前17年,地点在智利(2次)、阿拉斯加(2次)、堪察加半岛(1次)、厄瓜多尔(1次)、印尼(1次)。下一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

8.5级以上地震除1次外,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地点在印尼(4次)、智利(2次)、阿拉斯加(3次)、俄罗斯(3次)、厄瓜多尔(1次)、中国(1次)。下一次发生的可能性居第二位。

智利地震后余震频发预防工作不可忽视

中国地震局专家最近指出,智利地震将引发大量强余震[9]。也有专家预言,东太平洋沿岸将发生7级地震。余震只发生在智利周围吗?

美国地震学家分析了近20年发生在南加州的数以千计的地震中余震的数据后,得出地震波可激发地震这一结论:地震会发生连锁反应,一场地震可能是千里之外的另一场地震的原因。他们的研究可能改变了关于以前余震发生原因的预测。

根据相关研究,这些沿着地表或地球内部界面游走的地震波被称为面波,经过遥远的距离后,其能量也未缩小的原因在于地球表面是球面:在震中同一半球传播时是扩散,在另一半球是集中。地震波到达震中的对称点,激发余震的能量最大。这就可以解释地震东西对称,南北呼应的特征。

地震会发生连锁反应,一场地震可能是千里之外的另一场地震的原因。美国地震学家分析了近20年发生在南加州的数以千计的地震中余震的数据后,得出地震波可激发地震这一结论。他们的研究可能改变了关于以前余震发生原因的预测。

美国地质学家发现,1990年以来,15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中,12个产生表面波(即地震波沿地表或地球内部界面迅速向远方传递),在其他大洲的断层系统上引发了较小型地震。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专家帕森斯解释说,科学家早就知道强震的表面波会迅速向远方传递,不过他们此前认为这些所谓的表面波移动引发地震只是特例,但让人惊讶的是,这种地震一直在发生。

这些沿着地表或地球内部界面游走的地震波被称为面波,经过遥远的距离后也未缩小的原因在于地球表面是球面:在震中同一半球传播时是扩散,在另一半球是集中。日本冲绳7级地震和智利8.8级地震在2月27日先后发生就是实例,它们分别位于西北太平洋沿海和东南太平洋沿岸的对称点上。日本地震对智利地震有激发作用。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密度变化,与单位时间扩散的大圆周长C成反比。设地震的总能量为Q,能量密度为δ,穿过的面积为S=Cl=2πRlsinφ,l为单位弧长,R为地球半径,则有δ=Q/S=Q/(Cl)=Q/(2πRlsinφ)(1)

其中,圆心角φ为震中和地心连线与大圆上任一点和地心连线的夹角。同样,在球壳中点源喷射造成的球面对流,也会有扩散、集中、返回的震荡过程。

由(1)式可知,在φ=0和φ=π时,能量密度δ为无穷大,在φ=π/2时,即经过地表最大圆时,能量密度δ最小。这就是说,假定地震波能量在传播中无损耗,震中的地心对称点处的能量密度最大。该公式表明,能量密度δ在震中同一半球中,随震中与地心连线的长度增加而减少;在震中的另一半球,能量密度δ随震中与地心连线延长线的长度增加而增加。

举例来说,2004年12月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外海的强震,就在遥远的阿拉斯加、加州与厄瓜多尔引发了地震。厄瓜多尔(西经80,南纬0)恰恰就是印尼苏门答腊(东经100,南纬0)的地心对称点。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解释。点源激发在球面上的震荡和对流对余震和强降水都存在激发作用。

2003年23日22时左右,“重庆井喷”发生。井喷事故压井方案的实施时间从26日上午推迟到27日上午10时。整个井喷事件历时84小时,大约17.5至21百万立方米石油天然气喷入大气中,其环境效应不仅仅是硫化氢中毒。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消息,2004年9月2至5日,川东北地区的达州、南充、巴中等市普降暴雨,多数地方降雨量超过100毫米,这次降雨是今年以来四川境内雨量最大、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其中,达州市渠县累计降雨量已超过360毫米,是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开县受灾最为严重——惨遭200年一遇特大暴雨洪灾,部分地区为500年一遇。由此看来,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井喷、2004年9月2-7日重庆开县又遭受暴雨洪水的袭击、2006年重庆大旱高温和2008年四川强震可能有因果关系。

潮汐震荡的特点是,在地球和月亮的中心连线上,面对月亮的地球球面上的点及其地心对称点的潮汐最大,与点源激发在球面上的震荡特征相同。这是潮汐易于激发地震活动的一个原因。证据在于更多资料的积累。

地球表面是一个球面,板块的整体下沉受到周边板块的阻碍,因此,地震具有东西对称,南北呼应的特点。一处破裂导致对称点受力增强,日本冲绳7级地震和智利8.8级地震在2月27日先后发生就是实例,它们分别位于西北太平洋沿海和东南太平洋沿岸的对称点上。有专家认为,太平洋东岸还有7级以上地震,根据对称性和日本冲绳7级地震在2月27日发生的事实,西太平洋沿海也有发生7级地震的可能。

智利地震后,阿富汗、巴基斯坦、菲律宾、日本和吉尔吉斯先后发生了5-6级地震,中国地震专家必须重视地震波在震中以外边远地区激发地震的研究,研究激发本土地震的可能性。现在,我们还无法预知大震发生的准确时间和地点,但地震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拉马德雷周期。我们已经感觉到它的存在,历史提供了相应的线索。强震活跃期的到来已经得到部分专家的认同。

智利地震后的次生灾害:低温冻害

大震之后,大疫、余震、泥石流、滑坡、气象灾害可能接踵而来,人们必须关注和预防。对于远离震区的中国,地震导致的全球气候异常更值得关注。

我们在2009年11月指出,根据历史记录,就全球灾害变化的趋势而言,萨摩亚8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增大流感爆发的强度。我们必须了解这一变化的历史记录和物理过程。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2000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2009年发生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其二,2009年9月30日南大洋萨摩亚群岛发生了8级地震海啸。其三、2008-2009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

我们在2009年12月14日给出暴雪预警:接到栾巨庆和栾云洲关于2010年1月的雪灾预测,与我们的暴雪预警相一致,希望相关部门作参考,公众可通过实践做检验。

在2000-2030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震频发,2008年初中国南方发生了50年一遇的严重冰雪冻灾,低温冻灾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根据郭增建的理论,2005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

同样,2004年12月26日印尼9级地震海啸和2010年2月27日智利的8.8级地震和海啸也会带来类似20世纪60-70年代的低温时期。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严肃对待。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50年前,1960年5月22日智利9.5级最强地震之后,全球进入低温时期,气候异常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经历了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前苏联因为农业政策的失败而解体。2004年以来的强震频发和2007年爆发的世界粮食危机似乎在重复这一周期。他们都处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更长的历史追溯表明,全球变暖是人类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全球变冷导致灾害频发、社会动乱、经济衰退和战乱不断。

历史给予人类许多机会和风险,成功和失败赋予管理者更多的思考:如果不想在将来后悔,现在我们能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