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米格战斗机

admin

米格战斗机

米高扬(俄语:Микоян)原称米高扬-古列维奇(俄语:МикояниГуревич,МиГ)是俄罗斯主要的飞机设计与制造商,由阿尔乔姆·米高扬和米哈伊尔·古列维奇建立,以生产米格(МиГ)战斗机而闻名,“米格”的名字正是取两位设计师阿·伊·米高扬和米·约·格列维奇姓氏的第一个字母。

2006年,俄罗斯政府宣布米高扬、苏霍伊、伊柳辛、伊尔库特、雅科夫列夫和图波列夫合并成立新的“联合航空制造公司”。

米格-15投产不久,朝鲜战争爆发,给了米格-15一个极好的实战验证机会。在朝鲜战场上,米格-15的主要对手是美制F-86军刀战斗机。米格-15在最高速度,中高度爬升率,加速率以及最大升限等性能方面优于F-86,在回转性能上面比4/3机翼的F-86差,同时高速下的稳定性以及运动性不如F-86,高速下的大幅度运动会进入失速,导致新手无法解出而必须放弃飞机。

米格战斗机-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米格-15的火力极为强悍,H-3737毫米机炮与HC-23KM23毫米的火力远强于F-86的六门12.7毫米机枪。曾有米格-15身负200余发12.7毫米枪弹而安全返航,而被米格-15的37毫米炮击中的F-86几乎难逃重伤或者是被击落的结果。不过这些机炮的射速较慢,加上米格-15只有较为简单的光学瞄准器,配合高速下无法稳定控制的问题,使得米格-15只能在拦截轰炸机的任务表现上较与战斗机空战上出色。

虽然韩战期间米格-15占有地利以及距离的优势,携带副油箱之下也只能停留短暂时间的F-86还是能够有效的压制米格-15的作战。与苏联政治考量的配合下,将米格-15的有效操作地区限制在所谓的米格走廊当中

。米格-21发展的时代各国努力追求高速,但米高扬吸收了二战之前米格-1/3一味追求高速导致火力贫脊的教训,将米格-21设定成为同时可以肩负类似F-104的轻型高速拦截机、又可以符合米格机传统便宜、简单、轻巧、善于缠斗的战机。

米格-21(包含仿制改良机种)可能是二十世纪产量最多的喷射战机,越战是它最广为人知的战场,中东地区跟以色列也是频频交手,其他如南北也门战争、印巴战争也看得到米格-21的踪影。它的生涯主要对手F-4、F-5都即将全面退役,仍然有不少米格-21活跃在世界上。

可是,许多西方国家如美国、以色列,看中米格-21巨大的生产量,纷纷替各国米格-21提出各种延寿、改良甚至性能增强的方案。除了苏联制造出口的米格-21以及东欧国家仿制的产品外,中国的米格-21走入了另一条发展道路,一是歼-7(F-7),早期是仿制苏联系统,并曾跟美国的U-2交手过,1980年代之后,采用新式航电以缠斗为主要任务的歼-7M也受到许多国家的高度评价,二是歼-8系列(F-8),歼-8-I(F-8I)看起来像是放大的米格-21,歼-8-II(F-8II)则是改成类似米格-23的进器道配置,主要作为本土防空拦截之用。F-8II在美国P-3C撞机事件中声名大噪。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火箭技术进步弹道导弹大批装备,苏联出现了要导弹不要飞机的浪潮。赫鲁晓夫作为导弹派的鼎立支持者,使苏联航空飞机的研发受到严重影响。

美国当时正在研发的XB-70轰炸机与A-12/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1](这两种美制军机的最高速度都超过3马赫,普通的截击机根本无法追上更遑论跟踪监视拦截)屡次侵犯苏联领空,迫于压力,米高扬设计局于1958年主动开展了高空高速截击机的研究。苏航空工业部长杰明捷夫主动支持。1961年米格-25的原型机E-155正式研制,1964年侦察原型机E-155R-1和截击原型机E-155P-1于3月和9月上天,作为米高扬设计局创建25周年的一份献礼。

[编辑]研发

米格-25的预研工作在1958年和1959年进行(米高扬设计局的型号副总设计师列.格.申格拉娅)。

1960年,用米格-21改装的发动机试飞验证机E-150,对米格-25的动力装置R-15-300加力式涡喷发动机开始试飞。次年4月第二架验证机E-152上天。随后装生产型发动机R-15B-300的第3架验证机E-152M试飞。

1961年3月10日,米高扬签署研制米格-25原型机E-155的指令。

1962年侦察机全尺寸样机审定委员会开审定会。

1963年12月米格-25的第一架原型机(侦察型)E-155R-1出厂,1964年3月6日,苏联著名试飞员费多托夫首次驾机升空。同年9月9日第二架原型机(截击型)E-155P-1开始试飞。随后第三架原型机(侦察型)E-155R-3也参加试飞。三架原型机各装两台R-15B-300发动机,并在1965~1977年间,以E-266代号创造过8项飞行速度,9项飞行高度和6项爬升时间的世界纪录。

和苏-27一样,米格-29的历史始于1969年,苏联获知美国空军正在进行“FX”计划(即最终形成F-15的计划)时。苏联领导人意识到,新的美军飞机将会对苏联现有的所有战斗机都形成巨大的技术优势。米格-21算是当时机动性很高的飞机,然而在航程,武装与升级潜能上有相当多的缺点。以对抗美国F-4为研发重点的米格-23飞行速度较高,也有较多的携带燃料与装备的空间,可是欠缺格斗中需要的运动性。苏联欠缺的是一款在各方面性能都相当均衡的战斗机,具有优异的运动性和高性能的航电系统。对此,俄国参谋本部发出先进战术战斗机(PerspektivnyiFrontovoiIstrebitel,PFI)的需求案,其中诸项性能要求相当高,包括高航程,优异的短场起降能力(包含使用简易机场的能力),高敏捷性,超过两马赫极速和重武装。新飞机的空气动力设计交由苏联空气动力研究所(TsAGI)负责,成果与苏霍伊飞机公司一同分享。

德国空军的米格-29与美国空军的F-16在天空飞翔然而,苏联认为先进战术战斗机的价格会太昂贵,生产数量将无法满足需求,于是在1971年将这个计划拆成两个计划,重型先进战术战斗机(TyazholyiPerspektivnyiFrontovoiIstrebitel,TPFI)和轻型先进战术战斗机(LegkiyPerspektivnyiFrontovoiIstrebitel,LPFI)。在同时期,美国空军也进行类似的规划,推出轻型战斗机(LightweightFighter)的计划和F-16战隼以及YF-17。重型战机的计划依旧由苏霍伊负责,轻型战机的计划则交由米高扬飞机设计局,苏-27侧卫即是前者的成果。后者在1974年提出9号(Product9)计划案,也就是米格-29A,并在1977年10月6日首飞。美国侦查卫星在同年11月发现原型机,由于原型机是在拉明斯基镇(Ramenskoye)附近进的朱科夫斯基(Zhukovsky)试飞场被发现,于是给予白羊座-L(Ram-L)的代号。早期西方推测白羊座-L的外型类似YF-17,并配备具有后燃器的R-25涡轮喷射发动机

米格-29UB于1988法恩堡航空展尽管两架原型机的坠毁造成了计划延迟,1983年,米格-29B量产机仍然在库宾卡基地开始了操作评估。该项评估于隔年完成,并于同年开始交机。由于北约未能知悉其预量产型米格-29A的存在,故该机被北约命名为"支点A"。降级改装后的米格-29B被以"米格-29B9-12A"的型号大量出口给华约国家(出口非华约国家者则编号为"米格-29B9-12B")。这些飞机,一共生产了840架,相较于苏联版本米格-29B,它们的功能多有降低且不具备核武投射能力。1986年7月,苏联以一队米格-29访问芬兰。直到这时,米格-29才正式公诸于西方大众。1988年9月,苏联曾以两架米格-29参加英国法茵堡航空展。一总说来,西方观察家对其机动性能印象深刻,但发动机排烟过于明显则是其重大缺点。

波兰空军的米格-29米格-29的海外用户包括了阿尔及利亚、孟加拉、保加利亚、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厄立特里亚、东德、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拉克、马来西亚、缅甸、北朝鲜、秘鲁、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叙利亚与也门。另外,苏联解体时,白俄罗斯、哈萨克、摩达维亚、土库曼、乌克兰、乌兹别克等前加盟共和国亦自前苏联空军分得了大批数量。这些飞机状况不一,其中许多至今仍在其新用户的手中服役。

苏联精确的区分各种版本的米格-29,即使只有电子设备的改良,然而米高杨推出的多种米格-29,例如舰载机种米格-29K,都不曾进入量产阶段。在前苏联时期,由于米高杨设计局相对于竞争对手苏霍,明显的缺乏政治影响力,造成在开发米格-29过程中,遭遇了许多挫折。许多更先进的型号仍在争取出口许可,而升级苏联旧型的米格-29订单也还在争取中。新型机种如米格-29SMT和米格-29M1/M2的开发也才起步。舰载机种米格-29K的发展因为印度海军航空军舰维克拉姆帝亚(Vikramaditya)号(前苏联海军高希可夫海军上将号(AdmiralGorshkov))的需求得以恢复。原本米格-29K是设计供给库兹涅索夫海军上将号(AdmiralKuznetsov)使用,但后来却使用较大型的侧卫-D。

虽然非正式的名称十分普及,但苏联官方并没有给予米格-29一个正式的名称。苏联机师创造了北约对米格-29的称号—支点。这个称呼跟本身这架飞机的设计用途相差不少,但“支点”这个称呼已在俄军普及。这个称号跟“逆火”、“大意(Careless)”形成颇大的对比(逆火—Tu-22M,大意—Tu-154)。

MiG-25'狐蝠',的高空高速高爬升率已经引起西方国家极大惊恐.但是依然有缺点例如高速下机动力不足和低空时性能低落,还有涡轮喷射发动机吃油量太大导致超音速作战时程太短.MiG-25虽然极速到2.8马赫,但飞行员只准操作到2.5马赫以保护引擎.如果完全使用MiG-25的理论极速3.2马赫;引擎可能毁掉.

MiG-25的雷达功率十分强大,可以完全突破敌机电子干扰反制(ECM)能力.甚至曾有说法指出其雷达功率大到能将百来米外的野兔烤熟.该雷达系统使用真空管,许多西方观察家不解,但是后来还是逐步了解了苏联的用意,因为真空管对于核爆的电磁波有较强抵抗力.然而他还是多半用于侦搜管制胜于拦截用途,直到1970年代中期其后继升级版本(也就是MIG-31)开始研发.

Mig31驾驶舱

Mig31机轮灯MiG-25后继者研发代号为Ye-155MP(俄文:Е-155МП)原型机1975/9/16首飞.虽然外观类似MiG-25但是有更长的机身以容纳雷达武器官,和许多重大新设计.苏联工厂当初局限MiG-25使用80%镍材质打造.而Ye-155MP的钛材质增加一倍成16%铝更增加三倍为33%使得机身重量大为减低.更加强在低空的超音速性能、耗油量减低、推力更强的涡轮扇叶发动机引擎流通量.

另一重大研发是上下视雷达能力(锁定高于低于飞机的目标),并能多目标追踪.使得苏联可以拦截西方国家的长程入侵行动.也使得防卫政策从地面控制拦截(GCI)延伸为空中自主拦截,飞行员有更大的主导能力,像是在空中飞的管制中心.

类似MiG-25前辈,MiG-31早期也丢出大量假讯息以隐藏真正设计.因为驾驶员ViktorBelenko于1976年驾机叛逃日本,所以西方国家从他的MiG-25P上取得大量参数.Belenko也透露给西方国家将有"超级狐蝠"问世;具有双座式且可以拦截低空巡航导弹.基于他的证词,新型拦截机进气口将比MiG-23还小,但是后来证明MiG-31并不是这样设计(至少量产型不是).测试期间MiG-31在Ramenskoye镇附近的Zhukovsky飞行测试中心被西方侦察卫星拍到.图像显出一架类似可变翼的拦截机;北约取名为"Ram-K".然而多年后才知该架是Su-27,与Mig-31无关.

MiG-31系列于1979量产,1982服役苏联防空署(PVO).首次被拍到是1985年挪威飞行员于巴伦支海拍到.

MiG-31可以实行多种长程任务.苏联解体后,保养费用大减,许多联队不能维修飞机.1996年只有20%飞机可以使用;但是到了2006年,随着俄罗斯的经济好转,俄军已经可以支撑75%的MiG-31在使用状态.

总计500架MiG-31被生产出来,大约370架[1]还在俄罗斯服役,另有30架在哈萨克.许多MiG-31经过升级,例如MiG-31BM的多用途航电升级新的多模式雷达,手不离杆控制器,液晶(LCD)彩色多工显示器(MFDs),发射R-77导弹和许多苏联反舰导弹(AGMs)的接口,Kh-31反辐射导弹(ARM)接口,新型强力电脑,和数位资料链软件.然而,还是只有少数MiG-31BM升级完成,其他只约略升级了电脑和R-77长程导弹接口而已.

目前还不清楚MiG-31的未来,但是它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估计它将服役到2010,随着俄罗斯经济起飞而持续升级.

跪求米格,Su式和F系列所有战斗机的资料~~

米格战斗机家族

米格-21“鱼窝”

米格-21战斗机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设计成功并定型的。1958年下半年,米格-21飞机开始在高尔基市的索克尔制造厂量产并进入系列化,1965年1月第一架交付空军。米格-21战斗机及其改进型共生产了10000多架。现在至少还有20个国家的空军还在使用它。在米格-21数十年服役生涯中,曾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重要改进。

米格-23/27“鞭挞者”

在它服役的那个时期,米格-23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战斗机,所以它的服役数量也是非常的大。作为从米格-23发展来的先进战斗轰炸机,米格-27的原型机在1971年2月18日完成首飞,72年共生产了24架。飞机最大载荷40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可达到1点7马赫。

米格-29“支点”

第一架米格-29原型机在1977年10月首飞,飞机所有技术验证阶段共用了14架进行测试,1980年5月,飞机通过国家验收认证开始量产。西方社会和北约给了它一个绰号“支点”。它的良好的机动性能赢得了大量的赞誉。它爬升速度快,加速度大,探测距离远,并且需要的地面维护工作都比较简单。

翼展:11.36米机长:17.32米高度:4.73米

载油量:4640千克最大马赫数:2.3海平面最大爬升率:330米/秒

最大升限:17500米武器:2枚R-27R中程空空导弹,4枚R-73格斗导弹或3000千克炸弹和无控火箭。单管机炮备弹150发,机翼内侧前缘。自身防护:两具拽光弹布撒器,“栀子花”主动电子干扰器。

米格-31“猎狐犬”

1976年4月22日,编号83-2的二号原型机携带完整的机载系统进行了试飞,它能在担任领空作战任务时指挥其它飞机,并且装备了Zaslon雷达,该雷达能与其它战斗机分享数据。截至目前,俄罗斯共有350多架米格-31战斗机。

翼展:13.464米机长:22.688米机高:6.15米

最大马赫数:2.83最大速度:3000千米/小时武器:4枚半主动雷达制导R-33S空空导弹、2枚中程R-40TD导弹或4枚R-60M近距空空导弹。一座6管23毫米机炮,备弹260发自身防护:主动电子对抗装置。

米格-25“狐蝠”(Mig-25Foxbat)是苏联在1960年代研制部署的一种高空高速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在冷战时期曾出口过叙利亚、伊拉克、印度等国家,至今仍活跃在这些国家的空军。

米格-25的研制主要是为了对付美国的研发中的XB-70轰炸机与A-12/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这种侦察机的最高速度同样达到3马赫,普通的截击机根本无法追上更遑论跟踪监视拦截,只有米格-25可以轻松的尾随在SR-71的后面随时监视其航向,并在其有不轨举动时提出警告。

米格-25在装备苏军初期由于其极高的性能参数,一直为西方世界所关注,西方甚至以此推测苏联的军用航空制造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直到1976年9月6日苏军飞行员别连科中尉驾驶米格-25飞机叛逃日本,西方世界才真正揭开了该飞机神秘的面纱。美日的技术专家把米格-25完全拆解后运到东京以北100多公里的百里空军基地,经过彻底的检查,该机70%的部件是不锈钢,虽然极限速度很高,但是技术性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从整体性能上说仅仅相当于美国的F-4“鬼怪”战斗机,和美国当时正在研制的F-15“鹰”和F-16“战隼”战斗机更是相距甚远。

但是不管怎么说,苏联工程师能用相对落后的技术生产出某方面性能突出的战机,某些设计理念至今仍为世人推崇。米格25在其服役期间击落过各类战机,甚至有消息说第一次海湾战争时期米格25曾击落过美军的F/A-18大黄蜂战斗机。

米格-AT是俄罗斯米高杨设计局和法国斯耐克公司等联合研制的高级教练机,由俄罗斯米高杨设计局负责全机的制作与组装、系统整合与后勤支援,另外RSK公司负责销售,斯耐克公司提供发动机,塞克斯塔公司提供航电系统。双方为能共创双赢,俄方出资68%,法方出资32%。俄罗斯空军计划用米格-AT取代现在正在服役的L-29和L-39“信天翁”教练机。米格-AT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设计,1992年法国公司参与合作。1996年3月21日米格-AT原型机进行了首次试飞。目前该机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据俄专家评估:与米格-29相比,米格-AT的机动性要稍胜一筹,在近战中也更占优势。由于米格-AT采用了西方规格的航电系统,经过相应的培训之后,飞行员既会操控米格-29、苏-27,也能操控“幻影”2000、“台风”、F-15、F-16、F-18和F-22等当前世界各型先进战斗机。这使米格-AT具有可观的市场潜力。

米格-AT机身长12.01米,高4.62米,翼展10.16米,最大起飞重量在6吨左右,最大飞行速度为900公里/小时,飞行距离可达3000公里,极限飞行高度近1.6万米。在作为歼击机使用时,该机可以配备一门20毫米机关炮、两个非制导火箭吊舱(或两枚轻型航弹)以及两枚空对空导弹。

它采取前后串列的座舱设计,采用下单翼常规T字形尾翼布局。两台引擎被安装在机翼上部。它的飞行控制系统采用与先进战斗机相同的线传控制。主翼采用低单翼直线翼型。机翼接近机身处改向斜前方伸展。为能提高升力,机翼前缘有高升力条板,后缘有双重缝翼。它使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这使得它的推力远高于同时期的其他高级教练机。它还有几个惊人的地方,如机翼攻击角上限与F-16相同,可达25度。它的7个外挂点可载武器达两吨,只有俄罗斯的另一款高级教练机雅克-130可与之媲美。它装有多功能雷达,搜索距离达60公里

苏系列战斗机:

苏7:http://www.argstorm.com/roger/FIGHTERS/su7.htm

苏9:http://www.plaaf.net/html/42/n-442.html

苏-15的主要型别有:

苏-15A,预生产型,供部队鉴定和试用,动力装置为两台P-11Ф2-300发动机;

苏-15C,双座教练型,具有作战能力;

苏-15D,第一个批生产型,机翼改为双三角翼,外翼段的后掠角减小,翼展加长,改善了飞机的盘旋和起落性能,航程增加;

苏-15E,第二个批生产型,加装了一门23mm机炮,改进了电子设备;

苏-15F,被编号为苏-15TM(也称为苏-21)换装了机载雷达,改善了火控系统,其外形特点是机头雷达罩比其它型粗大。

苏-15G,F型的双座教练型。

主要机载设备

大型X波段“跳跃旋转”雷达,CPO-2敌我识别器,“警笛”雷达警戒系统。

动力装置(苏-15F)

两台图曼斯基(Tumansky)P-13Φ-300涡喷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0.6千牛(7200公斤)。

武器

一门23毫米双管机炮,备弹200发。机翼下共有4个外挂点,可挂装AA-3“阿纳布”红外制导或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AA-8“蚜虫”红外制导近距空对空导弹、其它武器或副油箱。

尺寸数据(苏-15F)

翼展:10.53米

机长:21.4米

机高:5.0米

机翼面积:37.2平方米

重量(苏-15F)

空重:1134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8140千克

机内燃油:6500升

副油箱燃油(2个):2x600升

性能数据(苏-15F)

最大平飞速度(高度12200米,无外挂):2540千米/小时

巡航速度(高度12200米):980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20000米

最大爬升率(海平面):225米/秒

航程(不带副油箱):1500千米

作战半径:725千米

起飞滑跑距离:800米

着陆滑跑距离:800米

苏—17机身背部拥有高大的脊舱,用于容纳更多燃油与设备。机头仍采用机头进气口,但中心锥体放大,内可装测距仪、全向警戒雷达等火控电子设备,两根皮托管装在机头上方。颇有特色的外翼段可变后掠机翼为中单翼形,外翼后掠范围为28-62度,武器挂架共有8个,其中2个专挂副油箱,其余6个可挂总计4000千克的各类对地攻击武器(如火箭发射巢、240毫米大直径火箭弹、减速炸弹、AS-7黑牛空对导弹等),机翼根部内装2门30毫米HP-30机炮,各带弹70发,全机外形相当矫健威武。苏—17的绰号仍为“装配匠”。

苏—17改型主要有:

苏—17“装配匠”B原型机。除外翼段可变后掠角外,与苏—7差别不大,但起落性能改善。

苏—17“装配匠”C、苏—17“装配匠”D、苏—17“装配匠”E、苏—17“装配匠”F、苏—17“装配匠”G、苏—17“装配匠”K后期改型,1984年被西方确认,背脊上有小的令却空气进口。

苏—20苏—17的出口型,设备从简,发动机不更改,曾售与阿尔及利亚、捷克、埃及、伊拉克、利比亚、波兰。

苏—22“装配匠”F

苏—22“装配匠”G

苏—22“装配匠”J

苏-25攻击机(SU-25)是俄罗斯苏霍伊实验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亚音速攻击机,主要用于近距空中支援。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是“蛙足”(Frogfoot)。该机具有良好的亚音速性能和低空机动性能。机身短粗,全焊接座舱底部及四周装有24毫米的钛合金防弹装甲,操纵面由传动杆驱动而不是钢索,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可抗一般地面炮火攻击。能在简易机场起飞,与米-24武装直升机协同,配合地面部队攻击坦克、装甲车和重要火力点等。

技术数据:翼展14.36米;机长15.53米;载荷空重95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4600-17600千克;海平面最大平飞速度MO.8,实用升限5000米;起飞滑跑距离(满载武器,简易跑道)1200米;着陆滑跑距离600米航程1250千米。

·动力装置:2台图曼斯基设计局的R-195无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44.18千牛。两台发动机间装有5毫米厚装甲。

·主要机载设备:“警笛”3雷达告警系统,SR0-2敌我识别器,ASO-2V箔条/干扰条投放装置,激光测距仪和目标指标器,机头顶部装有用于拍摄对地攻击效果的录象设备等。

·武器:1门30毫米双管AO-17A机炮,8个大型挂架可以携带4400千克的对地攻击武器,包括UB-32A、B-8M1火箭吊舱,240毫米S-24和300毫米-25制导火箭,KH-23、KH-25和KH-29空对面导弹,R-3S或R-60炸弹等。

苏27: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5-08/09/content_3329250.htm

苏30:http://mil.qianlong.com/4919/2004/10/21/1660@2332331.htm

苏33:http://www.armystar.com/new_page_575.htm

苏35:http://mil.news.sina.com.cn/2004-04-05/1605191423.html

苏37:http://baike.baidu.com/view/64492.htm

苏80:http://www.airnews.cn/school/21375.shtml

美国F系列战斗机图片:

http://bbs.gutx.com/900120~0/21272065_21272065.htm

F系列的每一型的战斗机的性能参数我就就一一找了,好累啊,上面苏系列可是一个一个找的,眼都晕了,你根据图片提供的一个一个去找就好了,这个网址里好像没有给出F2、3、4、5、6、7、8、9图片,你也自己找一下吧。

告诉我几架世界上有名的战斗机

瑞典的JAS-39也很先进,是轻型战机中的佼佼者。

JAS-39“鹰狮”是瑞典萨伯公司研制的单座全天候全高度战斗/攻击/侦察机,用以在90年代取代瑞典空军的Saab-37“雷”式战斗机。

该项目的定义和发展最早始于1980年6月,1982年5月瑞典政府和正式批准由萨伯-斯堪尼亚公司、活尔伏航空发动机公司、埃利克森公司和合资工厂公司共同组成瑞典航空航天工业集团发展该项目。

82年6月签定了5架原型机和30架生产型的研制合同,首架原型机87年4月26日出厂,88年12月9日首飞;由于飞行控制软件的问题,该机于89年2月2日坠毁,首架生产型已于93年6月8日交付。92年6月3日又签定了第2批110架的购买合同。

随后瑞空军宣布了第一个JAS-39A/B战斗机中队已具备作战能力。这是瑞典空军2000年重整空中力量构想计划中的重要步骤。第2批110架生产型飞机计划于1996年-2000年交付,主要装备瑞典空军。JAS-39设计过程中的一大特色是在首批两架原型机中,有一架就是双座教练型。以往许多战斗机研制过程中,双座型都是在单座型试验成熟后再改装的,JAS-39的做法大大缩短了试验周期。

瑞典是小国,其战斗机设计极力追求配合本国作战需求。瑞典人充分利用了“拿来主义”,发动机是美国产品,辅助发动机是英国产品,机关炮是德、法产品,火控系统是自家的。下图翼尖上的AIM-9“响尾蛇”导弹来自美国,翼下的“天空闪光”中距空空导弹来自英国(实际上是美国AIM-7“麻雀”的英国版本)。甚至根据国内公路条件优良的特点,JAS-39设计为可以在高级公路上起降。瑞典的经验值得中国参考。

JAS-39“鹰狮”是西欧“三代半”战斗机中重量最轻、尺寸最小、最早投入实用的飞机。该机总订购数为204架,现已交付的数量超过50架。JAS.39“鹰狮”是该机按“一机多用”的原则设计,通过改变数字式机载设备和计算机的程序,同一架飞机可以执行几种不同的任务。该机采用与Saab-37类似的近距耦合鸭式布局,结构上广泛采用复合材料,主翼为切尖三角翼带前缘襟翼和前缘锯齿,全动前翼位于矩形进气道的两侧,无水平尾翼。机翼和前翼的前缘后掠角分别为45°和43°。该机能在所有高度上实现超音速飞行,维护简单,并可在普通道路上起降。可收放前三点式的主起落架为单轮式,向前收入机舱;可转向前起落架为双轮式,向后并旋转90°平放入机身下部。机轮和轮胎由古德伊尔公司制造,有碳圆盘刹车及防滑装置。采用带有附面层隔板的楔形进气道。机身内装自封式主油箱和集油油箱,采用燃油综合管理系统控制。

JAS-39采用马丁·贝克公司的S10LS零零弹射座椅。座椅向后倾斜28°,类似F-16,使驾驶员可承受更大过载。卢卡斯航空航天公司提供水滴状座舱盖及单片式曲面风挡玻璃。主要机载设备有埃利克森/费伦第公司的PS-50/A多功能脉冲多普勤雷达,具有目标搜索/截获和下视/下射能力。埃利克森公司的D80中心计算机系统,3条STD1553B数据总线,霍尼韦尔公司的激光惯性导航系统和雷达高度表,EP17座舱电子显示系统,以及先进的电子对抗系统等。EP17包括一台休斯飞机公司衍射光学平视显示器、三台埃利克森公司仪表显示器、一台费伦第公司FD5040录像摄像机,以及少量备用常规仪表组成。

动力装置为一台GE通用电气公司和活尔伏航空发动机公司联合研制的RM12(F404J)涡扇发动机,静推力为54千牛,加力推为为80.5千牛。武器包括内置的1门27毫米“毛瑟”自动式机炮。机上共有7个外挂点,翼尖2个可挂AIM-9L“响尾蛇”红外空空导弹,每个翼下的2个挂架和机身中线上的1个挂架可挂装短矩和中距空空导弹,如Rb47、“米卡”以及AIM-120等。

瑞典地处北欧,与北冰洋、北海、波罗的海比邻,冷战时期承受了很大的苏联军事威胁,尤其是海空方面。为此瑞典战斗机一直有较好的对舰攻击能力。JAS-39继承了这一传统,装备了多种瑞典空对舰导弹,如RB-75、“萨伯”RBS-15F(下图翼下头部为黑色的大型导弹)和美国“小牛”空对地导弹(下图翼下体积较小的导弹)等,以及各种传统或延迟炸弹和火箭、副油箱等。

瑞典自称JAS-39是世界上第一种第四代战斗机,并相信该机将具有较强的出口潜力。为此萨伯公司和英国宇航公司(BAe)还专门成立了萨伯-BAE“鹰狮”合资公司,专事该机的国际市场业务。该公司瞄准的是米格-21、米格-23、“幻影”F1、F-5和“龙”等第二代战斗机更新换代时的市场,并为此在出口型上采用了第三批次C/D型上的许多改进,包括:新型座舱(采用彩色多功能显示器)、改进的发动机和雷达以及可选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另外,出口型上还将选装空中加油探管、北约式武器挂架及英语指令系统等。

作为长远目标,萨伯公司还正在为争夺2010~2020年世界战斗机市场作长远的准备。届时F16、FA18、“幻影”2000、米格-29等第三代战斗机将到寿。为了能与美国的JSF竞争,公司正计划对JAS-39进行一系列重大的改进。正在研究中的改进项目包括:采用推力矢量系统,以提高飞机的机动性和作战效能;选用推力更大的发动机;减少雷达和其他外部特征值,增强飞机的隐身性能;改装一部主动式相控阵雷达、下一代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电子支援系统及数据链。有关方面还在投资进行先进的电子扫描雷达的研制工作,最终将取代PS-05/A多模式脉冲多普勒雷达;将具备挂装下一代超视距空空导弹的能力;采用下一代座舱人机界面,包括采用大屏幕显示器和先进头盔显示器;降低维护和使用费用。

目前瑞典有关方面还正在强调对该机进行提高其信息战能力的改进。由于JAS-39是在8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当时并没有刻意考虑隐身问题,所以现在也只能采用“折衷”的隐身措施;主要是在进气口、座舱盖和雷达天线等部位作一些修改,以达到一定程度的隐身能力。目前公司还在研究如何进一步降低该机的雷达信号特征值问题,采用武器内挂方案也在研究之列。但这不仅会导致该机的尺寸和重量增加,价格也会随之提高。由于机体尺寸较小,因而从隐身角度来讲是有利的。

JAS-39在设计上对减轻飞机重量是相当重视的,机体的25%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该机采用三角翼鸭式布局,利于提高飞机的机动性和敏捷性,该机机头指向能力颇受重视。机上装有全权限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和先进的武器系统。

该机良好的多用途能力,使之适用于执行空战、对地攻击和侦察多种任务,并能在执行某种任务的过程中更改任务模式。这对于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是十分有利的。机上装有空对空战术信息数据传输系统,它能在飞机间以及飞机与海基、地基的探测装置间进行实时的信息传输。瑞典有关人士指出,该系统对提高机队的作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有重要作用。机上装有一套任务计划系统,可由飞机探测系统收集到的信息自动对数据库进行修正,还可通过利用与其他飞机相连的数据链来提高其效能。飞机的信息收集能力利于缩短任务周期时间,以提高飞机出动架次数。

JAS-39在研制改进中十分重视提高该机的再次出动率。由一个包括一名机械师和五名机械员组成的维护保养小组进行维护,JAS-39执行空战任务的再次出动时间缩短为10分钟,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再次出动时间缩短为20分钟。在研制中充分考虑了瑞典空军在战时的疏散使用原则,能在数量众多的公路跑道上起降。下图为JAS-39在狭窄的乡间公路上机动。

瑞典有关人士称,军方计划对将于2003~2007年交付的第三批JAS-39飞机进行较大范围的改进,其中包括加装GPS系统、数字化任务记录系统,降低了飞机信号特征,提高飞机挂载能力。这将涉及飞机的结构改变,起飞重量和着陆重量的增大。新型内装式电子战干扰系统正在研制中,它既可用于第三批飞机,也可装在早期的型号中。另一项重大改进是,座舱内将装3台6.2×8.3英寸的大型彩色多功能显示器,使总显示面积达到967平方厘米(150平方英寸)左右,这在战斗机中是少见的。目前,用于JAS-39的头盔瞄准具也在研制之中。2003年6月,萨伯公司和英国宇航公司已经签订了“鹰狮”综合头盔显示器(IHMD)系统的协议。该协议规定2007年将把整合完毕的IHMD交付南非空军,新头盔能够使驾驶员使用头盔显示器观察、锁定和攻击目标。该头盔是英国宇航公司为欧洲战斗机“台风”研制的“攻击者”(Striker)头盔的改进型号,重新命名为“眼镜蛇”(Cobra)。IHMD目前列为“鹰狮”出口型的供选设备,南非是订购该系统的第一个顾客。

第三批JAS-39的改进包括:采用新型信号数据处理计算机和全权限数字式发动机控制系统。上述改进中还将为JAS-39选择更新型的作战武器,如下图中的FMRAAM先进中距空空导弹。FMRAAM是美国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的改进型,采用冲压发动机,射程和电子设备能力有较大提高。

技术数据:

机长14.10米(JAS-39A),14.75米(JAS-39B)

机高4.50米

翼展8.40米

机翼面积25.10平方米

重量及载荷

实用空重6622千克

内载燃油2268千克

起飞重量(无外挂)85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有外挂)1300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M1.2(海平面),M2.0(高空)

起飞着陆距离(简易跑道)800米

限制过载+9g

米格战机的米格战机史

米高扬飞机设计局:成就二十世纪的辉煌

2006年,俄罗斯政府宣布米高扬、苏霍伊、伊柳辛、伊尔库特和图波列夫合并成立新的“联合航空制造公司”。

1905年,米高扬出生在阿尔明尼亚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童年时代当过放羊娃,青少年时代,他曾在第比利斯和顿河罗斯托夫求学。1925年,米高扬进入莫斯科“迪纳莫”工厂当车工,不久应征入伍。1931年,米高扬离开连队进入布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在学院学习时,米高扬和三位同学设计了一种小型体育运动飞机“十月号”。它的重量只有250公斤,最大时速为130公里。“十月号”采用了襟翼、前线缝翼、阻力板等,用来改善起飞着陆性能。这在三十年代初都算是新技术。“十月号”曾获准投产并在社会上赢得了声誉,使这位未来的著名设计师初露锋芒。毕业后,米高扬到一家航空工厂当军代表,该厂设计室是当时苏联唯一的歼击机研制中心,负责人是著名设计师波里卡尔波夫。1937年,米高扬调到这里工作,正式开始了飞机设计生涯。不久,米高扬一跃而成为这个设计室的第二把手。

在这个设计室里有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名叫格列维奇。米高扬和格列维奇一见如故。后来,这两位志同道合的设计师合作了几十年。他们的性格通然不同:米高扬血气方刚,精力充沛;格列维奇老成持重,沉着稳健。这是一对理想的伙伴。两人姓氏的字头合起来便是“米格”他们设计的飞机就是世界闻名的“米格”飞机。

为了实现自己的设计思想,米高扬设计集团夜以继日地干了起来。他们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高空高速歼击机伊-200的设计。这种飞机采用木质机翼和尾翼、焊接的金属机身,并且采用了轰炸机发动机AM-35,这一种大胆尝试使伊-200受益匪浅。与当时同类飞机相比,它在飞行速度、飞行高度和机动性方面占有一定优势。投产前,伊-200定名为米格-1。

米格-1设计方案看上去难度较大,然而它是现实的。设计师们充分考虑到了工厂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力量。他们非常重视熟悉工厂情况的工艺员们的意见;因而生产进行得很顺利。生产米格-1时。工厂第一次采用模线样板法。

1940年4月5日,米格-1试飞。在试飞阶段,米格-1的飞行速度达到了628公里/小时。在一次试飞中,米格-1在7,000米高度飞行速度达到652公里/小时--刷新了苏联当时的飞行速度纪录。但米格-1也表现出了极其明鲜的两重性:它既是苏联飞得最快的飞机,又是问题最多的飞机。设计师们对米格-1进行了反复的大量的修改。例如:在试飞初期,水散热器修改了十八次、滑油散热器更改了十次。尽管如此,散热器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师们索性住在车间里,昼夜围着飞机转,忙碌了117个昼夜之后,问题事本解决。飞机通过了国家试验,正式投产。不久,设计师们又陆续发现一些问题。这时,工厂已经生产出一批带有“先天不足”的米格-1。

在米格-1生产过程中,设计师们对它继续进行修改。克服了主要缺陷。经过改进之后的飞机称为米格-3。米格-3可谓米高扬的第一件成功之作。但它的外形与米格-1基本相同,主要性能也没有多大差别。如发动机、翼展(10.2米)、翼面积(17.44平方米)、实用升限(12,000米)等都是相同的。机长(8.25米,米格-1为8.16米)和飞行速度(640公里/小时,米格-1为628公里/小时)也差别不大。只有航程算是有了长足的提高,米格-3为1250公里,而米格-1和伊-200都只有730公里。

此外,米格-3还装有自动前缘缝翼,从而改善了操纵性;采用了油箱惰性气体充填系统,从而减少了火警危机;装有气压驱动的收放式起落架和活动式座舱盖。米格-3的武器装备为一挺12.7毫米机枪和两挺7.62毫米机枪。

1941年2月8日,由于出色地完成了飞机研制任务,米高扬荣获红旗勋章。但是,由于采用了不成熟的试验型发动机,米格-3仍然未能获得投产。

1942年,双发的米格-5(DIS)问世,但是由于其竞争者Pe-2此时早已投产,仍旧未能避免夭折的命运。

成功终于在战争结束后到来,米高杨设计局设计的米格-13(伊-250)型混合动力飞机创造了苏联飞机的速度纪录,其最大平飞速度达到825公里/小时,终于投入了小批量生产,并且服役到1950年。米格-13也是苏联最后一种装有活塞式发动机的战斗机。

1946年的10月22日,著名的米格-9喷气战斗机呱呱坠地,正是这种飞机开辟了俄罗斯战斗机的喷气时代,而米格设计局也凭借它一举奠定了在苏联战斗机设计的主导地位.

米格风云:带你走进米格的世界

米格战机从一战中蹒跚起步到两极冷战鼎盛时期再到苏联解体后的日渐衰败,走过了风风雨雨的60多年,其中既有辉煌的胜利,也有失败的辛酸。米格公司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成绩,其中也不乏失败的辛酸。

在冷战年代里,西方常常把苏联集团的战斗机统称为米格,米格当然就是指阿尔腾姆·米高扬和米哈伊尔·格列维奇的设计局及其设计的飞机。在20世纪的后50年里,米格战斗机和西方战斗机在世界各地的天空追逐,有过辉煌,也有过黯淡。但在任何时刻,米格的历史都是一部激动人心的历史,是世界航空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章。

米格家族的第一个成员是米格-1战斗机,1938年开始研制。当时,苏联空军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研制一种新型高速战斗机,著名的设计师波里卡尔波夫提出的方案赢得了广泛支持,随后该机被赋予了I-200的研制代号。这种战斗机安装米库林设计局的AM-35A型水冷发动机,设计指标为7000米高度最大飞行速度670公里/小时,升限13000米,爬升到5000米高度耗时4.6分钟。但是由于波里卡尔波夫本人当时正在全力进行I-180战斗机的研制工作,加之I-200被认为不够先进,所以该机的研制工作一直进展缓慢。后来为了和雅克福列夫的I-26战斗机竞争,波里卡尔波夫设计局加快了I-200的研制进度。1939年12月初,I-200的初步设计基本完成并获得了苏联空军司令和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会的认可。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该计划,前苏联当局决定成立一个由米高扬领导的新设计局。

米格-3战斗机是苏联在二战中使用的一种单座活塞式战斗机。该机由当时从属于第一国家飞机工厂的米高扬-格列维奇实验设计局设计,但最初的设计思想则来自波利卡尔波夫设计局的K型机。在战争中,后期,当抢夺制空权变得更重要时,米格机开始建功立业,它特别适于5000米以上的空战,因此米格机通常进入国土防空军(PVO)服役,被用来拦截高空来犯的轰炸机和侦察机。

米格-9(MiG-9)是苏联战后研制的首批喷气式战斗机之一,由米高扬设计局研发,采用仿制的德国BMW003喷气式发动机(苏联编号RD-20,每台静推力800公斤)。MiG-9的气动布局类似老式活塞飞机,喷气发动机放在前机身下部,前三点起落架,机翼为平直中单翼,头部装三门机炮,炮管伸在机身外。1946年3月原型机出厂,4月24日首飞成功,成为苏联最早的喷气式战斗机。作为喷气式战斗机,MiG-9并不成功,共生产了约1,000架,服役时间不长,1952年MiG-15服役时就退役了。

米格-15于1947年6月首飞,北约所起的外号为“柴捆”,是战后第一代喷气式战机中的“佼佼者”。米格-15为全金属半硬式结构,装备一台RD-45型喷气发动机,机头进气,水泡形座舱,并安装了弹射座椅,采用后掠中单翼,大面积后掠角尾翼,水平尾翼装在垂尾上,装备37毫米机炮1门23毫米机炮2门,机载设备包括瞄准具、无线电台、无线电罗盘、高度表、信标接收机等,是一款十分优秀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歼击机。

米格-17是单座高亚音速歼击机,是在米格-15比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约所起外号“壁画”。1948年设计,1949年12月开始试飞,1952年进入前苏联空军服役。米格-17约有5~6个型号,主要型别是米格-17C型和米格-17D型,C型是昼间战斗型,D型具备一定的全天候作战能力。除前苏联生产外,波兰和捷克等国进行仿制。米格-17生产量大,据估计各型总共生产约9,000架。前苏联、波兰和捷克均于1958年停产。六十年代末,在前苏联退出第一线。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米格-17大量出口,使用国家包括欧、亚、非的20多个国家,如捷克、波兰、罗马尼亚、越南、朝鲜、埃及和乌干达等。在一些小国空军里,米格-17仍是一支重要力量,除完成截击任务外,主要用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我国于1956年开始由沈飞仿制米格-17,国内编号歼-5,从1966年12月正式定型投产,到83年底共生产974架,如今歼-5已全部退出现役。

米格-19的气动外型和米格-15、米格-17一脉相承,于1952年5月24日首飞成功,起初只能在俯冲中达到超音速,后来改装了推力更大的发动机,换装更大面积的全动式平尾,顺利达到了设计要求。量产型的米格-19机翼后掠角55度,头部三门机炮中的两门被移到翼根处,头部空间被腾出来放火控及其他电子设备。米格-19的原型机事实上打破了一项飞行速度世界纪录,在那时候美国的超级佩刀机F-100还不能超过马赫1.09。而米格原型机早就超过了马赫1.3,改型原型机更达到马赫1.46,但为了保密,设计局并未申报这一纪录。米格-19先后有多达16种改型,大部分未量产,只是用来测试不同的电子火控和武备系统,米格-19的主要型号有:米格-19P、米格-19PM和米格-19SV。中国产的米格19的国内型号叫做歼-6.

米格-21战斗机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设计成功并定型的。1958年下半年,米格-21飞机开始在高尔基市的索克尔制造厂量产并进入系列化,1965年1月第一架交付空军。米格-21战斗机及其改进型共生产了10000多架。如今至少还有20个国家的空军还在使用它。在米格-21数十年服役生涯中,曾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重要改进。

米格-23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战斗机,所以它的服役数量也是非常的大。作为从米格-23发展来的先进战斗轰炸机,米格-27的原型机在1971年2月18日完成首飞,72年共生产了24架。飞机最大载荷40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可达到1点7马赫。

米格-25“狐蝠”(MiG-25Foxbat)是苏联在1960年代研制部署的一种高空高速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在冷战时期曾出口过叙利亚、伊拉克、印度等国家,至今仍活跃在这些国家的空军。

米格-27是米高扬设计局在米格-23C基础上研制的变后掠翼战斗轰炸机。原称米格-23Б,后改称米格-27。1969年完成设计,1970年8月20日首飞,1971年开始批生产,至80年代后期停产时共生产了1000多架。米格-27采用液压助力机械式操纵系统,座航两侧装有防弹钢板,可以在粗糙的野战机场起降,可以执行对地攻击的空战两种任务,属第2代战斗机。该机曾经出口华约多个国家,印度也于1980年代进口了一定数量的米格-27,并购买了该机的生产许可。

第一架米格-29原型机在1977年10月首飞,飞机所有技术验证阶段共用了14架进行测试,1980年5月,飞机通过国家验收认证开始量产。西方社会和北约给了它一个绰号“支点”。它的良好的机动性能赢得了大量的赞誉。它爬升速度快,加速度大,探测距离远,并且需要的地面维护工作都比较简单。

1976年4月22日,编号83-2的二号原型机携带完整的机载系统进行了试飞,它能在担任领空作战任务时指挥其它飞机,并且装备了Zaslon雷达,该雷达能与其它战斗机分享数据。截至目前,俄罗斯共有350多架米格-31战斗机。

米格-31是由米格-25发展而成的串列双座全天侯截击战斗机,北约集团给予的绰号是“猎狐犬”(Foxhound)。1976年以前开始研制,1983年进入服役。该机气动外形与米格-25很相近,采用上单翼、双立尾、两侧进气布局。机长22.69米,翼展13.46米,机高6.15米,装有两台D-306加力式涡扇发动机,每台最大推力14600公斤,高空(18300米)最大飞行速度M数(马赫数)2.83,低空飞行速度M数1.63,作战半径15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46200公斤,实用升限24000米,最大续航时间3.6小时,一次空中加油6--7小时。

米格-33(MiG-33),实为米格-29M,是在米格-29基础上经全面现代化改进而成的新型多用途歼击机。按照俄罗斯的战斗机划代标准该机被视为从第四代向第五代过渡的“四代半战斗机”。而按照国际通行的战斗机划代标准,则应划为第三代战斗机。米格-33的气动外形与米格-29相比变化不大,但作战效能有大幅度提高。米格-33的首架原型机米格-29M于1986年4月25日首飞,1991年和1995年曾先后两次计划作为俄罗斯首批标准多用途战斗机投入批量生产,但由于资金困难而未能实现。

米格-35(MiG-35)是在米格-29M/M2和米格-29k/kub技术基础上的发展机型,在俄罗斯的分级中,被列为4.5代战斗机,唯一的原型机是利用原先供应米格-29M2的验证机机身经过三次改进而成。米格-35的最大起飞重量较米格-29M2增加了30%,因此被列为中等重量的战斗机,超过了原先的分类标准。俄罗斯正在为该机寻找海外市场,印度和阿尔及利亚为最大的潜在客户,该机预计2009年开始量产。

米格-AT是俄罗斯米高杨设计局和法国斯耐克公司等联合研制的高级教练机,由俄罗斯米高杨设计局负责全机的制作与组装、系统整合与后勤支援,另外RSK公司负责销售,斯耐克公司提供发动机,塞克斯塔公司提供航电系统。双方为能共创双赢,俄方出资68%,法方出资32%。俄罗斯空军计划用米格-AT取代正在服役的L-29和L-39“信天翁”教练机。米格-AT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设计,1992年法国公司参与合作。1996年3月21日米格-AT原型机进行了首次试飞。该机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战斗机的速度

战斗机应该是俄罗斯的米格25战机,时速:2.8马赫。

同时也是最高飞行记录保有者。

侦察机应该是美国的SR-71黑鸟侦察机,也曾传出过曙光女神号,不过美国一直否认。

SR-71“黑鸟”(BlackBird),美国空军高空高速侦察机。飞行高度达到30000米,最大速度达到3.5倍音速,这称之为“双三”。因此SR-71比现有绝大多数战斗机和防空导弹都要飞得高、飞得快,因此出入敌国领空如入无人之境,在苏联、中国的“枪林弹雨”中都未受到任何实质威胁;在以色列上空侦察以色列核设施时,以军F-4战斗机向它发射了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但是导弹飞得却还比SR-71慢。

SR-71是第一种成功突破“热障”的实用型喷气式飞机。“热障”是指飞机速度快到一定程度时,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威胁到飞机结构安全的问题。为此机身采用低重量、高强度的钛合金作为结构材料;机翼等重要部位采用了能适应受热膨胀的设计,因为SR-71在高速飞行时,机体长度会因为热胀伸长30多厘米;油箱管道设计巧妙,采用了弹性的箱体,并利用油料的流动来带走高温部位的热量。尽管采用了很多措施,但SR-71在降落地面后,油箱还是会因为机体热胀冷缩而发生一定程度的泄漏。实际上,SR-71起飞时通常只带少量油料,在爬高到巡航高度后再进行空中加油。

SR-71的研制始美空军和洛克西德·马丁公司于1959年开始实施的OXCART计划。该计划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设计一种能够在20000米以上高空进行高速拦截的战斗机。1962年,该计划的第一架试验机A-11(左图)试飞,为了掩人耳目,该机对外宣传时使用YF-12战斗机这一称谓。经过对A-11及后来加装的火控、武器系统的大量试飞验证,美军认为这一战斗机技术不够成熟,放弃了计划。但A-11的优秀性能使得美军决定将其改进型作为高空高速战略侦察机使用,这就成就了SR-71。而A-11上的火控、武器系统也为后来海军F-14战斗机的研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A-11与后来的SR-71外观上主要的区别是边条与机头雷达罩之间有一个切口,而SR-71则没有。

A-11有两名机组成员:飞行员和武器操作手。相应的SR-71上也有两名成员:飞行员和系统操作手。座舱呈纵列式。由于SR-71的飞行高度和速度都超出人体可承受的范围,两名成员必须穿着全密封的飞行服,看上去外观与宇航员类似。

SR-71上装有先进的电子和光学侦察设备,但都处于绝对保密的状态,外界了解甚少。但通过对其飞行速度和光学照相机的分析,据信一小时内它能完成对面积达324000平方千米的地区的光学摄影侦察任务。形象的说,它只需要6分钟就可以拍摄得到覆盖整个意大利的高清晰度照片。其光学镜头的性能超乎一般的想象,但分辨率高度保密。为了避免飞机向前飞行引起的误差(即使是快门闪动的一瞬间,SR-71也会向前运动距离也相当长。),侦察照相机均装在导轨上,摄影时向后运动,使得相机相对于地面静止。

最上图中的SR-71是唯一一架SR-71教练机,外号“钛鹅”。教官坐在后舱,因此后舱比前舱高出一截,使教官拥有良好视线,有利于观察周围环境。

由于SR-71的任务往往是进行远程战略侦察,因此空中加油也成为了它的家常便饭。当然,SR-71本身的续航能力也相当不错。在冷战时期,SR-71经常飞行的路线包括:日本冲绳岛嘉手纳基地——北朝鲜;土耳其——苏联高加索地区;菲律宾——中国兰州。由于维护费用过高,SR-71在80年代末退役,转给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作高空高速科研研究用途,因此可以看到垂尾上有NASA字样。但在海湾战争中部分SR-71曾重新服役。

下图是一架“钛鹅”在起飞,发动机喷出脉冲状的高温喷气,边条和翼尖拉出了白色的气流漩涡。SR-71采用了普惠公司的J-58轴流式发动机,带有后加力燃烧室,单台最大推力14460千牛。目前多数喷气式飞机都采用涡轮风扇发动机,SR-71这一特异之处是考虑到轴流式发动机在高速飞行时性能较为优异。发动机进气口的前端有一个可自由调节的激波锥,以适应不同速度飞行时对进气的不同要求。

在美国人设置的层层“黑幕”的笼罩下,长期以来人们无法了解“黑鸟”家族的真相。实际上,“黑鸟”家族,即“黑鸟”系列飞机有三代: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单座侦察机A—12“牛车”及其派生型、试验战斗机YF—12A和美国空军的战略侦察机SR—7l。这三种型别的飞机分别制造了15架、3架和31架。目前仍在使用的“黑鸟”只有4架:由美国空军第9侦察联队第2分遣队使用的两架SR—71A重新服役型、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德赖顿飞行研究中心使用的一架SR—71A和一架SR—71B。

在“黑鸟”家族这老少三代中,实际完成研制并装备部队使用的中只有A—12“牛车”和SR—7l“黑鸟”,但SR—71的问世是与前两者密不可分的。清楚了解前两者的来龙去脉,自然就会了解SR—71的由来。

中情局的秘密侦察机A-12

A—12“牛车”,是1959年洛克希德公司为美国中央情报局研制的高空高速侦察机。一些新闻媒体曾介绍的SR-71的原型机A—ll,实际上就是A—12“牛车”。早在1955年,在U—2侦察机首次试飞不久,洛克希德公司专门负责开发研究的“臭鼬工厂”,便开始对U—2的后继机,一种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的超音速侦察机进行基础研究。为了对付当时技术性能逐步提高的苏联雷达系统,在U—2飞机的著名设计师凯利.约翰逊的领导下,“臭鼬工厂”执行了一项代号为“热忱”的计划,以研究速度M3一级、且能极大减小机体雷达反射截面积的新式侦察机。

1957年,该公司首先提出了采用切尖三角形上单翼和两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设计方案,代号“天使长1”(AIohangell),简称A—l。接着又提出了一种采用与F—104战斗机相似的具有菱形翼剖面、中单翼布局、装两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方案,代号“天使长3”,简称A—2。在“热忱”计划所研究的减小机体雷达反射截面积技术的A—3之后的各方案,都叫A系列方案,就不加“天使长”这个代号了。所以,后来研制出来并装备使用的A—12和美国长期以来对外宣传称为A—11的飞机,其编号中的A就是“天使长”英语一词的第一个字母,它不表示飞机的用途。A—12是在A—ll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并且满足了军方提出的要求。与它竞争,是康维尔公司提出的子母机方案。该方案采用升力体外形、是速度M4一级的无人侦察机,绰号“鱼”,计划从B—58“超盗贼”飞机上发射。美国国防部、空军和中央情报局对这两种竟争方案进行了对比审查,最后选定了A—12方案,并于1959年8月29日正式批准。1960年1月26日,中央情报局与洛克希德公司签订了制造和试验12架A—12侦察机的合同,A—12飞机随之也进入了研制阶段。1962年2月26日,A—12的一号机在洛克希德公司的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工厂正式出厂,并被运往位于内华达州称为“死湖”的秘密试验基地。1962年4月26日,A—12进行了首次试飞。该基地在拉斯维加斯西北,是一片辽阔的干湖,有1500米长的跑道,曾进行过U—2飞机试飞和有名的“红旗”军事演习。为作为A—12飞机的试验和使用基地,该基地于1964年进行了扩建,修建了长达2500米的新跑道。1962年5月2日,l号机在第二次试飞中速度就达到了M1.1。10月5日,开始把右发动机由J75换为推力更大的J58(即JT1lD—20A)进行试飞。1963年1月15日,把左右两台发动机都换成J58进行了试飞。换装了推力更大的发动机后,A—12达到了设计速度性能:7月30日速度突破了M3;同年11月在高度4800米飞出了设计最大速度M3.2。1964年2月3日,在高度25000米,该机以M3.2速度飞行了10分钟。

A—12飞机翼展16.94米,机长31.17米,机高5.64米,机翼面积166.76平方米;着陆重量23586公斤,最大起飞重量53070公斤。机体为采用铣合金材料的硬壳式结构。机体外形的突出特点是三角翼和从翼根前缘开始向机头延伸的大边条,在两翼的半翼展位置各装一台发动机。在试验阶段,飞机装普?惠公司的J75发动机,推力为68.6千牛;生产型飞机改装推力为91.2千牛(加力推力为140千牛)的J58发动机。机翼油箱在发动机短舱内侧。机身上装有受油管,飞行中可由KC—135加油机加油。

A—12从1965年开始使用,曾执行过代号为“云雀”行动的侦察古巴的任务和代号为“黑盾”行动的侦察越南、中国和朝鲜等国的任务。1968年,随着美国空军装备SR—71,A—12便被SR—71所取代。

用A-11掩护A-12

在A—12系列飞机中,除了中央情报局订购的12架A—12之外,还制造了l架双座型的A—12B和两架用于空中发射D—21遥控无人驾驶侦察机的派生型M—21,其绰号为“鹅大妈”。所以,A—12系列飞机共制造了15架。

在1963年到1968年5年中,A—12共损失了6架,其中包括一架M—21。最初的一架是在1963年5月23日发生的飞行事故中损失的。当时飞机在飞行中突然发生上仰,失去控制,飞行员弹射出飞机后,飞机进入螺旋坠地。这次事故受到严格保密,所以外界仍不知道有A—12。后来,该机在一次飞行试验中因故障曾在新墨西哥州柯特兰空军基地紧急着陆。

1964年2月29日,约翰逊总统发表讲话,公布了代号为“牛车”计划的一些情况。其要点如下:美国成功研制了一种能在21336米高度,以3219公里时速飞行的新式喷气试验机A—11;现在几架A—11正在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试验;既可军用又可民用的A—11,其优异的速度、高度和续航性能是先进技术的结晶,目前正在试验研究这些先进技术在远程截击机和超音速客机上的应用;该飞机大量采用钦合金材料,可以3倍音速飞行,该计划已从1959年开始实施,上、下议院议员都有资格充分了解该机的研制情况;机体由洛克希德公司伯班克工厂研制,J58发动机由普?惠公司研制,火控系统和空对空导弹由休斯飞机公司研制。

随着总统讲话的发表,还公开了该计划战斗型YF—12A的1号机照片。其实在总统讲话中,已经暗示了该截击型机的存在。而且,他在讲话中把A—12飞机说成是A—11,这不是一时疏忽,而是有意掩护该机的实际编号。这就是长期以来一些新闻媒体都把A—12说成是A—11的根本原因。

双座型A—12B,是在单座型A—12的基础上发展的教练型。主要改进是将其驾驶舱后面安置侦察照相机的“Q舱”,改成了第二乘员舱。为确保后舱乘员视界,改成的后舱明显比前舱高。A—12B仅制造了一架,绰号“钛鹅”。

1962年11月,A—12B在伯班克工厂出厂被运往于湖试验基地,1963年1月首飞。中央情报局在A—12首飞前,就开始从空军和海军选拔和训练该机的飞行员,以使他们能承担秘密试飞任务,同时还在干湖试验基地建立了第1129特别行动中队来实施训练计划。

A—12的制造编号从121开始,最初从121到125号机(其中第4号机是双座型A—12B)都装普?惠公司的J75发动机,但单座A—12的初期型和126号以后的批生产型飞机都改装了普?惠公司的J58发动机,唯有A—12B始终使用J75发动机。A—12B采用推力较小的J75发动机,实际上很难以M3的速度作巡航飞行,其目的就是便于使那些以前只驾驶过飞行速度在Ml至2一级飞机的驾驶员,通过该机的训练能够平稳地向驾驶A—12过渡。

"接线板"计划

A—12系列飞机的最后两架,工厂的制造编号为134和135,是洛克希德公司按“接线板”计划研制的D—12(原编号为Q—12)无人驾驶侦察机的运载母机M—21“鹅大妈”。M—21由A—12改装而成,具体改动是在A—12的后机身上设置了发射无人机的支架,并在原Q舱位置设置无人机发射操作员座舱,所以它是一种双座型机。

1960年5月10日,美国空军飞行员加利?鲍尔斯驾驶的U—2侦察机在苏联境内被击落,为此,美国人开始探索使用无人驾驶侦察机在极危险空域进行侦察活动的技术,“接线板”计划随之出笼。在编号D—12中,这个D,除含有遥控无人驾驶飞机(Dmne)之意外,还含有子机(Daud2ter)之意。而母机M—21中的M,则含有运载母机(Mother)之意。

D—21的翼展5.80米,机长13.06米,机高2.14米;最大重量4990公斤;采用BJ43—MA—11冲压式喷气发动机,推力6.672千牛;最大速度M3.25,续航距离5550公里。该机的照相设备装在机头下面被称为可回收舱的容器内。在飞机完成侦察任务后,该容器可按预设程序或据遥控指令抛投在一定范围内,然后由JC—130B飞机回收。D—21无着陆装置,在投下可回收舱后便自动爆炸销毁。

1964年12月22日,M—21首飞,原预定在1965年3月由它运载、发射子机,但由于它在试验中发生了种种故障,所以推迟了整整一年。1966年3月5日,由出厂编号为135的M—21发射了编号为503的D—21。1966年7月30日,在发射试验中,因子机未能正常脱离母机,致使子机与母机一起坠落,虽然母机驾驶员弹射逃生成功,但发射子机的操作员不幸丧生。

“接线板”计划因这次严重事故而被迫中止,取而代之的是由B—52H两翼下挂载2架D—21B的“老碗”计划。D—21原是与M—21配合使用设计的,所以从低速的B—52H上发射,难于增速到M3.2,为此就在它机体下部加装了火箭助推器;为便于与B—52H连接,还在它的机背上安装了挂载装置。从阿拉斯加的艾尔森空军基地出动的能发射D—21B的B—52H,实际上是在中国上空执行侦察任务。

D—21最终只制造了6架,制造编号为501至506,其中4架进行了试验发射。其余两架制造编号为501和502的飞机,被改装成D—21B进行了B—52H的地面和空中运载试验。D—21B共生产了32架,工厂生产编号为507至538,从1967年11月到1970年2月共发射了16架。剩下的16架和D—21的501、502号一道,由驻扎在亚利桑那州戴维斯—蒙塞空军基地的军用飞机保管处理中心封存,直到1977年这两种无人驾驶遥控侦察机才公开其身份。

M—21“鹅大妈”因事故损失了一架,另一架只服役了很短时间。

试验战斗机YF—12

YF—12A虽然仅以试制3架而告终,但毫无疑问,它仍是“黑鸟”家族排行第二的前辈。

1964年,虽然约翰逊总统在公布“牛车”计划时,曾以A—11来掩护A—12,并含蓄地透露了当时已开始研制的YF—12A远程截击机,但A—12的存在,直到80年代初才由该机的设计师凯利?约翰逊真正公诸于世。

“臭鼬工厂”很早就开始考虑把A—12“牛车”改为战斗机,但正式研制是从1959年9月开始的。当时,美国空军取消了北美公司XF—108“轻剑”战斗机研制计划。XF—l08是在仅以试制而告终的XB—70“瓦尔基里”轰炸机的基础上,按比例缩小来研制的一种速度为M3一级的截击战斗机。原计划该机将装备XB—70的ASG—18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和GAR—9空对空导弹(即后来的AIM—47),它们仍由休斯飞机公司继续研制。

由于研究、制造和使用经费过于庞大,空军取消了采用XF—108截击机的计划,相应配套的新式武器系统、ASG—18火控雷达和GAR—9导弹的研制工作也被搁置起来。在行将取消XF—108研制计划之前,当时正接受A—12研制任务的洛克希德公司说服了美国空军,用ASG—18火控雷达和GAR—9导弹来装备A—12,使它成为一种3倍音速的截击战斗机。这样做,既经济又可行。1960年3月16日,凯利?约翰逊向空军提出了名为AF—12的战斗机设计方案,并签订了试制3架飞机的合同。

1962年10月,美国空军向洛克希德公司提交了AF—12的订货书,由此拉开了试制3架飞机的序幕。

AF—12将A-12的Q舱改为火控系统操作员座舱,是“黑鸟”系列继A—12B之后的第二种双座型飞机。除此之外,它与A—12的最大区别在于,由于其机头内装ASG—18雷达,故原来一直延伸到机头的机身边条在驾驶舱侧面中断。并在边条前端根部设置了红外跟踪传感器。在该传感器后面,边条下面机身左右两侧沿纵向设置了4个武器舱,每个可各装一枚GAR—9导弹。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切断原A—12的机头边条致使飞机方向稳定性下降,为此在机体尾部下面加装了折叠式腹鳍,并在发动机短舱下面加装了固定式腹鳍。1963年8月7日,AF—12的1号机首次试飞,1963年11月26日,2号机首飞,1964年3月12日,3号机首飞。

在2号机首飞的阶段,这种试验机仍称为AF—12。1964年2月,该机被正式命名为YF—12A。就在约翰逊总统宣布A—11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试验时,就有两架已经试飞过的YF—12A正从干湖基地运往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美国空军认为,为了对付苏联研制超音速轰炸机,必须装备2倍音速的截击机,因此要求装备93架F—12B。F—12B是计划中YF—12A的生产型,为增大导弹挂载量,机身有所加长。1965年3月18日,YF—12A首次进行了发射导弹攻击试验,并击落了Q—2C靶机。

此后,YF—12A又进行了12次发射AIM—47导弹的试验。该机还曾在另一次试验中,用ASG—18雷达成功地探测到了飞行在海平面上空457米高度的波音公司JQ—47“同温层喷气”靶机。YF—12A机翼翼展16.94米,机长3O.99米,机高5.64米,机翼面积166.76平方米;着陆重量30844公斤,最大起飞重量56246公斤。虽然它的机体长度比A—12稍短,但机体重量却增大了。

尽管YF—12A进行了一系列武器发射试验,并取得了成功,但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以资金困难为由,没有批准空军采用该机的生产型F—12B。结果,YF—12A仅以试制3架而告终。1968年1月,美国国防部发布通告中止执行该机研制计划,随之1号机被封存,2号机和3号机则由NASA一直使用到70年代末。3号机曾在1965年5月1日创造了24468.86米的飞行高度记录、3331.41公里/小时的飞行速度纪录。

虽然F—12B是计划中的YF—12A的生产型,实际上并末真正制造过。该型加长了机身,可挂载8枚导弹,内部载油量也增大了。其生产计划被取消后,美国空军打算用由F—106A“三角标枪”截击机经现代化改进而成的F—106H,来代替F—12,但由于越南战争不断升级而中止。后来休斯飞机公司将被取消的ASG—18火控雷达系统和AIM—47导弹,发展成了AWC—9火控雷达系统和AIM—54“不死鸟”导弹,并将其装备F—14“雄猫”战斗机,以保卫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编队免受苏联超音速轰炸机的攻击。

RB—12也是原计划中YF—12的另一种生产型号,但并末进行研制。该机是将A—12机身内部的武器舱改装设置了旋转式投放装置,可携带4枚180公斤级的小型核弹,而且具有侦察能力,故称为RB—12。此外,YF—12还有一种纯粹轰炸机型的B—12方案。上述两种方案均只停留在计划上,并未进行研制。不过,B—12方案后来被用在了RS—71(公司名称为RS—12)计划中。

从RS—12到SR—71

在A—12研制计划实施时,“臭鼬工厂”就向美国空军提出了以A—12为基础的侦察/轰炸型方案RB—12。在A—12开始进行飞行试验时,洛克希德公司就在制造RS—12和B—12的模型。RS—12是A—12的按比例放大型,是一种既能执行侦察任务,又能实施核攻击的侦察/攻击飞机,其研制计划最终半途夭折。在它的编号中,R代表侦察(Reconnajssance),S代表攻击(Shike)。专用侦察型R—12是A—12的双座按比例放大型,它顺利地进入了实机研制阶段,最终R—12作为SR—71总计生产了31架。那么,R—12为什么又变成SR—71了呢?原来在洛克希德公司提出RS—12和R—12两个方案的同时,罗克韦尔公司则提出了以B—70“瓦尔基里”轰炸机为基础的RS—70侦察/攻击机的方案来竞争。所以,洛克希德公司的两个方案虽然在本公司内称为RS—12和R—12,但对外则称为RS—71和R—71。

实际上,研制出来的侦察机既不叫RS—71,也不叫R—71,而称为SR—71。其中原委与约翰逊总统将A—12对外称为A—ll完全一样,SR—7l也是由他亲自对外宣布的。1964年7月25日,约翰逊发表讲话,透露了洛克希德公司正在研制第二种速度3倍音速的军用飞机,编号为SR—7l,是一种可在世界范围内使用的先进远程战略侦察机。

总统的这次讲话没有隐藏SR—71的军内实际编号,但此时SR已无攻击、侦察之意,其含意已变为战略侦察(StrategicReconnaissance)了。

1962年6月,美国空军对R/RS—71进行了模型审查,同年12月6日签订了制造6架试验机的合同。最后把侦察攻击型RS—71改为战略侦察型SR—71A,共制造了29架,其教练型SB—71B制造了2架。此外,还用YF—12A的l号机和地面试验机的部件改装了一架SR—71C。SB—71型总计制造了32架。

SR—71A是由YF—12发展而来的战略侦察机,也是“黑鸟”家族中生产架数最多的一种型号。该机于1963年2月开始研制。1964年10月29日l号机出厂,井被运往负责试验的加利福尼亚州旁姆戴尔工厂,在完成地面试验后,于同年12月22日首次飞行。1964年12月7日,美国空军决定将加利福尼亚州比尔空军基地提供给SR—7l战略侦察机使用,并组建了第4420战略侦察机联队。该联队即是美国空军第9战略侦察联队的前身。1965年SR—71通过了美国空军战略司令部的鉴定,并在1966年1月开始交付第9战略侦察联队使用。

与A—12和YF—12A相比,SR—71A机翼翼展、机高和机翼面积均与A—12和YF—12A相同,但机身加长了,为32.74米。机身两侧的边条一直延伸到机头,取消了发动机短舱和机尾下的3块腹鳍。该机机内载油量增大,飞行重量和航程也有所增加。机载设备包括简单的战地侦察设备、入侵侦察用的高性能探测装置,以及每小时能侦察面积为15.5万平方公里的战略侦察系统。

到1967年9月,29架SR—71A全部试飞成功。1968年3月8日,第一架SR—71A(64—17978号)部署到位于冲绳的嘉手纳空军基地,以取代A—12执行战略侦察任务。两周后,SR—71A开始执行对越南和中国的侦察任务。1990年1月21日,驻嘉手纳基地的最后一架SR—71(64—17962号)离开该基地返回美国。1990年1月26日,SR—71A的使命全部结束,所有飞机也随之退役。SR—71B是SR—71A的串列双座教练型,后座舱为教官舱,比前座舱高,这样前后座的乘员都有较好的视界。在该机发动机短舱下,又重新装上了两块固定式腹鳍。该型共生产了两架,分别于1965年11月18日和12月18日首飞,于1966年1月交付使用,用于培训SR—71A的飞行员。1968年1月11日,SR—71B的2号机因飞行事故坠毁,剩下的一号机后来作为NASA的831号机用于各种飞行试验,至今仍在使用。

SR—71C是经修改的教练型,只制造了一架。由于SR—71B的2号机失事,根据空军的使用需要,将YF—12A的l号机改装成了此教练型。

在29架SR—71A飞机中,有一架尾部稍有修改的飞机,它就是SR—7lA(BT)。因该机加大了尾梁尺寸,故有人称其为“大尾”(BigTail)。采用这种大尾梁设计的主要考虑,是为给飞机加装改进的传感器等设备。该机于1976年10月29日首飞。

重新服役和退役

SR—71A还有一种重新服役型。1990年1月25日,SR—71A全部退役以后,除了少数被封存外,大多数都是直飞其永久的归宿地—各大型博物馆或公园,作为一代名机的代表作供游人观赏。然而,在1994年,美国国会批准SR—71重新服役。1995年6月28日,两架经重新修整后的SR—71A重新服役使用,这就是所谓的重新服役型。这两架飞机修整的内容主要是,对机体结构进行了加强,其次是装备了先进的机载设备,如第一代新型合成孔径雷达ASARS—l、技术研究目标照相机TEOC、高清晰度光学纤维照相机、电子信息系统和数据传输装置等。重新服役的1号机是NASA使用的NASA832,1995年6月28日,它率先恢复现役。1995年8月28日,拟重新服役的2号机开始试飞。1997年1月1日,空军提交了使两机处于任务状态的请求报告。

正当美国空军准备将重新服役的SR—7lA用于训练和执行任务时,在美国1998年财政年度的国防预算中,美国政府却没有批准SR—71A的使用经费。于是,现由美国空军第9战略侦察联队第2分遣队使用的两架SR—71A重新服役型,尚未使用一次又将重新退役。

SB—71极其高昂的使用费用,是其将退役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就连国会议员也有人认为它仍然是一架尚无其它飞机可以代替的战略侦察机。在美国空军提交的任务准备状态的请求报告中,曾提出两架重新服役的SR—71A按每月30天计算,每月所需费用为3900万美元的预算。而且,美国空军还计划对其进行现代化改装,如改进它的侦察设备和雷达系统,装备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等,这些都需要极大的投资,所以美国国会未批准这些投资计划。由此看来,6O年代问世的“黑鸟”即将走到其生命的尽头。不过,即使SR—71全部退役,但现在已经变成NASA飞行试验机的“黑鸟”,仍将在科研战线上超期服役。

基本资料

机员:1或2名

全长:107呎5吋(32.74米)

翼展:55呎7吋(16.94米)

全高:18呎6吋(5.64米)

翼面积:1,800平方呎(170平方米)

空重:67,500磅(30,600公斤)

载重:170,000磅(77,00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172,000磅(78,000公斤)

发动机:2具可持续以后燃器运作之普惠J58-1涡轮喷射引擎,推力32,500磅(144.57千牛吨)

起落架宽度:16英尺8英吋(5.08米)

起落架前后距离:37ft10in(11.53m)

性能

极速:Mach3.35于80,000呎(24,285米)高度,相当于2,193节(或时速2,522哩或4,062公里)

作战半径:2,900里(5,400公里)

转场航程:3,200里(5,926.4公里)

实用升限:85,000呎(25,900米)

最大升限:100,000呎(30,500米)

最大爬升率:大于60m/s

翼负荷:94磅/平方呎(460公斤/平方米)

推重比:0.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