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每年被吃掉的鳞虾达2亿吨,为何它至今还没灭绝呢

admin

保护海洋鱼类资源的措施主要是

第一,国家采取渔业政策保护,教导民众执行

每年被吃掉的鳞虾达2亿吨,为何它至今还没灭绝呢-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第二,国家制定法律规则,实行定期捕鱼,还要实行定期限令禁止出海捕鱼

第三,在鱼类繁殖期间停止捕鱼同时加大鱼类繁殖力度

第四,国家也可以对饲养鱼类有成效的人实施奖励,鼓励其投资鱼类繁殖产业

大海有什么宝藏

1、宝藏一:海洋将成为21世纪的药库。

海参是一种含有高蛋白的名贵海味。然而,你可能没有想到,有几种海参会从肛门释放出一种毒素,这种毒素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

牡蛎——这种小小的贝类,十分鲜美可口,不过,它更大的价值却是由于含有一种抗生素。这种抗生素具有抗肿瘤作用。

2、宝藏二:矿产资源

海洋是矿物资源的聚宝盆。经过20世纪70年代“国际10年海洋勘探阶段”,人类进一步加深了对海洋矿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储量的认识。

海洋文化

人类文明是由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共同构成的。海洋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李二和《舟船的诞生》一文中,后被国内外学界陆续引用。

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人类古代文明,就是由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而成的。陆上的火与石斧创造出了舟船,舟船的水上活动又推动了大陆文化的发展。

独木舟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它不仅体现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以及整个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而且为人类海洋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人类的特性,就是对未知世界的探求与渴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海洋

为什么热带海洋的鱼类资源远远不如温带海洋的丰富

温带海洋风力较大,混合旺盛,还是暖水与冷水的交汇处(大洋极锋),因此海水中营养盐较为丰富,初级生产力高,自然鱼类资源丰富,渔获量大

热带大洋的水团是热带大洋水,特点是高温高盐,在海表混合层之下存在温度跃层和研读跃层(最典型的是西天暖池),且风力较小,混合作用弱,导致海表真光层营养盐含量低,初级生产力低,鱼类资源贫乏,渔获量低。

海洋水产资源的鱼类资源

世界海洋鱼类有11675种,占世界鱼类的58.2%,大体分为3类:

①水深<200米的大陆架鱼类有9130种,占海洋鱼类的78.2%;

②水深>200米的深海鱼类有1010种,占8.65%;

③大洋自表层至水深100米处的大洋性鱼类有1535种,占13.15%。

每年被吃掉的鳞虾达2亿吨,为何它至今还没灭绝呢

磷虾是一种小型无脊椎浮游动物,目前已知种类超过85种,磷虾平均长度为6-6.5厘米,通常是透明外观、红色色调和大黑眼睛,有时可以发出光,由生物发光器官产生。磷虾被认为是接近食物链底部的关键物种,因为它们以单细胞浮游植物为食,某些情形下也以其他浮游动物为食,将这些浮游植物转化成适合大型动物的形态,磷虾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磷虾为了防御捕食者迷惑捕食者而成群游动,在1平方米区域内可以达到3万只磷虾的密度,可以绵延数千米。

在南冰洋的南极磷虾数量多达30万亿个,其生物量高达5亿吨,相当于人类对动物蛋白的全部消耗,这些生物量的一半以上每年被其他物种如鲸鱼、海豹、企鹅、乌贼和鱼类吃掉,并被新的生长和繁殖所取代。蓝鲸是食肉动物,最喜欢的食物是磷虾,一只成年蓝鲸每天可以吃掉多达4000万只磷虾,近3.5吨。

磷虾至今还没灭绝,主要是由于以下一些原因

因此,无论是被捕食还是人类捕捞,磷虾数量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科学家们主要的担心是气候变化的影响,磷虾依赖于稳定的海洋环境,尤其是在南极,海冰在冬季被用作庇护所,为幼年磷虾提供保护,这些独特水域的维持对于磷虾栖息地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磷虾是甲壳动物磷虾目的统称。海洋浮游甲壳动物的优势类群,总计有11属近90种,其中许多种的数量极大,且分布较广。中国邻近海区磷虾有30多种。

在南大洋,南极磷虾,估计约为379000000吨,比全球人口总重量还多。其中,每年有一半以上被鲸鱼、海豹、企鹅、鱿鱼和鱼类吃掉,并通过磷虾种群的繁殖和随后的增长而被替代。所以磷虾每年被吃掉两亿吨,属于正常范围。磷虾在水族馆里最多能活8年,但在野外它们可能会活3到4年,2到3岁时产卵。

它们在食物链中很重要,因为它们以浮游植物为食,在较小程度上以浮游动物为食,为以磷虾为主食的其他动物提供营养。因此磷虾被认为是南大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物种。

磷虾每天进行大量垂直迁移,为夜间靠近水面和白天在深水中的捕食者提供食物。

磷虾种群的大小每年都有很大的变化,观察到的变化似乎主要是由每年有多少年轻的磷虾出生来驱动的。这可能是由海冰数量的可变性驱动的,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担心气候变化的影响(尽管没有实际证据表明整个南极的海冰减少)。

CCAMLR(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委员会)成立于1980年,当时人们担心不断扩大的渔业磷虾会对南大洋的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从那以后,磷虾的收获一直以非常谨慎的方式进行管理。这是对磷虾在南极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的认可,磷虾是一个关键物种,也是与环境变化相关的不确定性——包括气候变化。

渔业磷虾的可持续性是通过对渔业设定限制来保证的,这样渔业捕获的磷虾将留下足够的数量,以确保有健康的繁殖种群,也有足够的数量供食肉动物(如企鹅和鲸鱼)食用。

渔业磷虾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相对于种群的捕获量。基本上,CCAMLR管理渔业磷虾的方法是最小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而不是试图最大化渔业的面积。

科学家使用计算机模型模拟磷虾种群(由一组出生数量、增长率和死亡率的方程控制),然后使用这些数据预测不同捕鱼水平可能会发生什么。为了确定可持续的渔获量,进行了数千次模拟。

有很多信息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磷虾的数量,其中许多信息没有精确的数值。定义了一个合理的值范围,并使用该范围内的所有值运行模拟。模拟考虑了生态系统的已知和未知。

西南大西洋的总允许渔获量目前约为每年560万吨。然而,CCAMLR决定将渔获量控制在620000吨的水平内,该水平分布在大西洋西南部的四个地区。这一水平约占该地区磷虾未开发生物量(或原始大小)估计6000万吨的1%。实际年捕获量约为磷虾未开发生物量的0.3%。CCAMLR已经同意,除非科学数据表明磷虾渔业将继续保持可持续性,否则磷虾的任何扩张都不应该发生。

CCAMLR还在南极维持一个台站网络,收集南极生态系统其他组成部分的信息,以监测变化。这个项目CCAMLR生态系统监测计划(CEMP),成立于1989年。根据这一倡议收集的信息有助于CCAMLR努力制定所谓的“磷虾反馈管理程序”,这将有助于就磷虾可接受的总体预防水平做出决策。

关于磷虾磷虾没灭绝的原因:关于磷虾产业相关规整制度的约束总结

首句给出答案:磷虾每年被吃掉的数量巨大,但是它繁殖的数量更大。

蓝鲸之所以能长那么大,全靠吃不完的磷虾供给。如果蓝鲸遵守普通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的食物链顺序的话,受食物数量的限制,就没法长成世界上最大的巨兽了。

南极磷虾的数量大约有5亿吨,它们以浮游植物,也就是漂浮在海洋里的藻类为生。鲸鱼粪便给海水里的浮游植物提供了大量的氮、铁等营养元素,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这个生物链在寒冷的南极海洋里很有成效。当蓝鲸被大量捕杀后,南极磷虾的数量也急剧下降。

南极磷虾在1月到3月产卵,重点来了:每只雌虾每次能产6000到10000只卵。如果雌虾产的卵都能成功受精,孵化成小虾的话,那繁殖率超过了6000倍。只要海洋中浮游藻类数量足够的话,磷虾数量就能成千倍地增长。

南极磷虾的寿命有6年,磷虾卵产出后沉入海洋,边沉边孵化,5天后就能完成孵化。然后幼体开始慢慢上浮,1个月就长成了小幼虾。

蓝鲸吃不完磷虾,其它以磷虾为主要食物的海豹、海狗、鱿鱼、冰鱼和企鹅全部加起来也吃不完它们。每年海洋生物和鸟类加起来要吃掉1.5亿吨的磷虾。

除了捕食磷虾的海洋生物外,现在人类每年还会打捞5千万吨的磷虾,总共2亿吨的消耗量,都不会把磷虾吃完。

只要保持南极海洋生态链的正常循环,海洋会给我们提供无穷无尽的食物。

每年被吃掉的鳞虾可不止2亿吨,而是3亿吨!

到底谁吃鳞虾?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大型须鲸,比如蓝鲸、长须鲸、弓头鲸等。仅仅是一头蓝鲸,一天就会吃掉约4吨鳞虾,地球上的须鲸每年则会吃掉4000万吨鳞虾?

不是3亿吨吗?怎么须鲸才掉了不到六分之一,其他的鳞虾被谁吃了?大部分鳞虾其实是被各种鱼类、头足纲动物吃掉了,大概每年2亿吨。当然啦,还是我们人类,每年也会捕捞5000万吨鳞虾,加在一起就有3亿吨了。

每年有3亿吨鳞虾被吃掉,为什么鳞虾还没有灭绝呢?原因有二:第一便是鳞虾超强的繁殖能力,仅仅是一只雌性的鳞虾,一次就能产下6000至10000枚卵,这就是6000至10000只小鳞虾啊!第二是食物充足,鳞虾以浮游植物为食,而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多得我们难以想象,这么多的食物足够数以亿计的鳞虾生活了。

鳞虾数量非常多,仅仅是南大洋之中的南极磷虾就有4至6亿吨,每年被吃掉大半,第二年又会繁殖出相等的数量,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作为海洋生物链中的基础物种,鳞虾为无数海洋生物提供了食物,长期的演化也让它们具有极强的恢复能力,保持食物链的完整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鳞虾超强的种群恢复能力在我们身边也能找到,那就是讨厌的蚊子。当深秋到来时,蚊子完全没了踪影,但是第二年夏天,它们又会漫天飞舞,吸食人血。

主要的原因还是基数大,鳞虾这种动物在海洋中非常多,多到数量要以百万亿来计算,那么就算有很多的动物捕食鳞虾,其捕食的量不足以导致鳞虾灭绝,

而且鳞虾的基数大就意味繁殖能力强,鳞虾每年在夏季的时候要产卵很多次,且每次产卵的量都在数千枚以上。

这些鳞虾的卵一旦出生之后,就会慢慢的沉入到海底,最终它们又会孵化成新的鳞虾,那么这么一来一回,鳞虾的数量必然以成倍的数量增长,

另外我们都知道制约一个物种繁衍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猎食的食物是否充足,鳞虾的食物主要是海洋中的一些浮游生物。

例如说一些海洋藻类,而海洋藻类的量几乎无法统计,既然说粮食十分充足,制约鳞虾繁衍的主要条件就不存在,所以鳞虾的数量之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另外大部分的鳞虾,喜欢生活在冷水的环境当中,比如说南极鳞虾,而水温较低的海域当中,其海洋动物的数量,要少于温暖的海洋海域。

海洋动物较少,也就意味着鳞虾的捕食者没那么多,即使说一些大型的鲸鱼,每次都可以猎食数十吨重的鳞虾,这些鳞虾也只占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最后在鳞虾这个物种当中,南极鳞虾的数量是最大的,而南极鳞虾主要分布在威德尔海附近,在南极鳞虾繁衍的时期,其数量多达每立方米三万多只,这么多南极鳞虾聚集在一起,连海水都变成了浅褐色.......

虽然每年被吃掉2亿吨,但是全球磷虾的产量估计在10亿吨左右,被吃掉的只是小部分,磷虾就像蚂蚁一样,靠着庞大的数量喂饱各种天敌之后依然悠然地存在于世界。

磷虾是很多大型动物的食物,体型庞大的蓝鲸就是以小鱼小虾为食物,磷虾也是蓝鲸的主要食物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蓝鲸每天需要吃2-5吨的食物。磷虾作为海洋食物链底端的生物,在地球上繁衍至今当然也有自己的秘诀,磷虾的主要优势在于以下:

①贴近海洋食物链底层,除了植物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者,而磷虾这种生物以浮游动植物为食物,浮游植物的优势是作为植物,固定碳、氮、以光合作用固定阳光中的能量,而生物圈的能量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而消耗,每一个能量层级只能从低一层的能量层级中获取大约15%的能量,绝大部分的能量都以热量等形式消耗。磷虾以浮游动植物为主要的食物,最贴近海洋生态的生产者,因此可以供应最大规模的磷虾种群。

②磷虾独特的生活史,磷虾的成年个体主要在海面活动,因为海洋浅层水域拥有足够的光照,因此浮游动植物的数量也更多,以其为食物的磷虾自然也多在这些地方活动,而海洋生物的演化使得很多生物成为它们的天敌,生存竞争又限制着磷虾的数量。而磷虾也进化出了特殊的生存策略,它们产的卵会在生命初期向海洋深处沉降,一边沉降一边孵化,最深可以沉降到500-700米的深度,这个深度因为缺乏光照,生物种群已经较为稀薄了,磷虾在此处孵化可以逃避很多的天敌。

③庞大的数量,不管怎么说,成年的磷虾还是要在海洋表面附近生存,也需要在这里交配繁衍,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天敌,成为种多海洋动物捕食的对象。而磷虾几乎在世界所有的海域都有分布,大约有80个品种,基本上都是体型小巧数量庞大,分布于世界各处。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30万亿只磷虾,总重量高达5-10亿吨,而磷虾的繁殖能力也十分强悍,每一只雌性在繁殖期可以产生大约10000枚卵,即便只有极少数可以发育为成年个体,总数量也十分惊人。

据估算,每年大约有2亿吨的磷虾被捕食,但大约只占磷虾种群数量的1/3左右,依然不能影响磷虾正常的生存和生活。磷虾靠着奇特的生活史和庞大的数量,成为自然界最优秀的物种之一。物种繁衍的目的就是把基因传递下去,方式无所谓,磷虾虽然弱小却也是很难灭绝的物种。这也使磷虾被称为永久可续的资源,海洋庞大的生产者(浮游植物)群体构成了磷虾生存的基础。

每年被吃掉的鳞虾达2亿吨,为何它至今还没灭绝呢?

首先,2亿吨这个数字有水分,因为全球每年商业捕捞的磷虾总量为20万吨左右,而非2亿吨。当然如果加上天敌吃掉的,或许会有2亿吨,但是这个数据是没法统计的。但是,尽管这样,每年不捕捞和被吃掉的磷虾也是一个恐怖的数字,那么,为什么消耗量如此之大的磷虾没有灭绝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磷虾

磷虾是节肢动物门软甲纲磷虾目的总称,在磷虾目下一共分为两个科-磷虾科和深海磷虾科。在深海磷虾科下仅有一属一种磷虾,它就是生活在1000米以下深海中的深海磷虾,而磷虾科的成员就相对较多了,在磷虾科下有10属85种不同的磷虾。

磷虾是世界所有大洋中常见的物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磷虾种类都有庞大的数量,其中以太平洋磷虾、南极磷虾以及北方磷虾数量最多,而这三种磷虾也是最常被捕捞的对象,而在这三种磷虾中以南极磷虾的数量最多。据不完全统计,南极磷虾的保有量保守估计也有5亿吨左右。

上面我们说过,商业捕捞对磷虾的数量几乎没有影响,影响磷虾数量的主要原因还是天敌,磷虾的主要天敌有蓝鲸、须鲸、鲸鲨等大型的海洋生物,比如蓝鲸每天就能吃掉2000000万只重量约为6吨的磷虾,也就是说一条蓝鲸一年就能吃掉2190吨磷虾,再加上其他大型动物的吞食。

全球每年磷虾至少有1亿吨以上成为了人类和大型海洋生物的口中餐。

(南极磷虾)

从上面的数据看,南极磷虾的保有量约为5亿吨,而每年就能消耗超过1亿吨,为什么磷虾还没有灭绝呢?

单纯的按照数字来看,5亿吨磷虾只需要5年就灭绝。但是,事实是,到现在为止,磷虾的数量并没有大幅度的减少,反而呈现非常稳定的趋势,原有两点。

01养殖

养殖是解决野生动物数量减少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野猪虽然很容易泛滥,但是在我国野猪泛滥的地区很少,因为大都被人吃掉了。但是通过大面积的人工养殖,不但可以让多数人吃上猪肉,也能一定程度的保护这个物种不灭绝。

而磷虾就是如此,磷虾的适应能力很强,只要不是深海磷虾,其他的磷虾都能在人工养殖下很好的生存,这也就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灭绝的可能性。

02繁殖能力

一个物种之所以会数量庞大且分布很广,与它强大的繁殖能力是分不开的。磷虾就是如此,一年之中磷虾只需要在春季交配一次,雌性的磷虾就能在夏季连续产卵数次,在这数次产卵中,一只磷虾一共可以产下几千个卵。这是磷虾每年都有一半左右消失还不至于灭绝的主要原因。

一只一年就能生几千只,那磷虾的数量岂不是呈几何状的膨胀?

按理说,每年磷虾因为被捕食的数量仅占总数的不到一半,再加上它如此强大的繁殖能力,磷虾的数量确实应该呈增长趋势的。但是,实际上,磷虾的数量一直是趋于平稳的。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也有两点。

第一点就是存活率。磷虾是一种卵生动物,从卵到成虾,磷虾需要经过两次蜕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磷虾都能成功蜕皮,就像猫生的幼崽不是每只都能顺利长大是一个道理。

第二点就是寄生虫。经过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许多磷虾的身上科学家们发现了单细胞生物-纤毛虫。纤毛虫是一种体外寄生生物,它们的宿主就是磷虾。所以,纤毛虫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磷虾的数量。

再加上人和其他海洋生物的捕食,最终拥有如此强大繁殖能力的磷虾也只是维持相对稳定的数量,不会大量减少,也不会大面积的增加。

总结

磷虾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物种,它们有着强大的繁殖能力,因此,即使在如此大量消耗的前提下也不会灭绝。而受寄生生物、存活率以及捕食的影响,磷虾也不会出现泛滥的情况。

所以,大自然中的生物都在食物链中寻找到了相对稳定的生存方式。

南极磷虾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小龙虾、对虾这些不太一样,南极磷虾是似虾的无脊椎动物,是一种浮游类的高等甲壳生物,喜欢群集生活。南极磷虾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器官,南极磷虾生物荧光器官,就是可以发出光。磷虾作为许多的鱼类生物主要食物来源,可见其生态链地位非常之高。营养丰富的海水带来的浮游生物为磷虾提供了丰盛的营养套餐,这让磷虾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南极磷虾虽小,却是许多南极庞然大物主要的食物来源。比如蓝鲸、须鲸等每年可能要吃掉上亿吨磷虾,但海里的磷虾资源依然非常丰富,有些地方甚至泛滥成灾。全世界海洋中的磷虾产量大约在百亿吨以上,相当于全世界粮食总产量的4倍之多。因此磷虾也有了“海洋粮食”的称呼。目前国际上对南极磷虾每年允许捕捞量为620多万吨,蓝鲸、企鹅、水鸟和鱼类等生物每年吃掉的磷虾数量在3亿吨以上,但依然阻挡不了磷虾种群发展的脚步。

一、磷虾至今还没有灭绝的原因

1、磷虾的食物种类丰富

浩瀚的海洋为磷虾提供了丰富食物来源,磷虾所吃的食物也比较简单,以海藻类食物为主,而在海洋中,海藻的数量是最常见的一种海洋植物,分布的范围也很广,即使是南北极,只要有磷虾的地方,基本上都会有海藻植物,磷虾根本不愁吃。丰富的海藻资源为磷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生存环境,磷虾的数量当然也会大概保持一个平衡状态。

2、磷虾的繁殖能力很强

一般它们在10月和11月的时候交配,而雌虾每次产卵的数量也会达到上千,每年产卵的次数也不止一次。它们的生长速度也很快,如果在热带地区,磷虾差不多三天就要脱一次皮。南极磷虾属于两性繁殖的卵生生物,一只成年的雌性南极磷虾每次可以产下平均8000颗卵。放眼整个自然界,能够一次生下8000只后代的生物几乎没有,而正是如此强大的繁殖能力,让南极磷虾在如此大的消耗下依然能够维持种群数量。

从生物学的角度讲,鳄鱼不是鱼,磷虾也不是虾。磷虾是一种介于浮游动物和游泳动物之间的甲壳类生物。

从营养学的角度讲,磷虾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类、甲壳素、硒及其他矿物质,被认为是含Omega-3最丰富的海产品,磷虾油可以保护人的心脏、血糖水平、肝和胆固醇水平,还具有抗老化功能。从这一点上来说,磷虾浑身都是宝。

磷虾数量知多少

磷虾作为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微型动物,广泛分布于各大洋中,尤以南极洲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南极磷虾也最为出名。

世界上有多少只磷虾,这个谁也说不清楚。但是毫无疑问,磷虾是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动物。《南大洋生物资源储量调查》统计显示,仅分布在南大洋的磷虾资源,保守估算就有610亿吨,最多可能达到50亿吨。

在南大洋,磷虾群队伍往往延绵数百米长,每立方米海水中就有大约3万只磷虾,从而使得海水也变成了浅褐色。而到了晚上,海洋中的磷虾群则呈现出一片荧光色。

磷虾的数量之所以数之不尽,原因大概有两个。一个原因是海洋中磷虾的食物极为丰富,几乎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磷虾这种长度只有几厘米的微型动物,主要是以海洋中的浮游植物为食,尤其是细小的硅藻。除了浮游植物,海洋中细小的浮游动物也是它们的美食。当食物缺乏时,磷虾会自动缩小自己的体型,进入到幼年状态,甚至还会吃自己的同类。

另一个原因是磷虾的繁殖能力极强。磷虾在每年夏季产卵,一只雌性磷虾每次产卵数千粒,南极磷虾可达七千粒,卵子的成活率非常高。而且磷虾每个夏季可以多次产卵。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磷虾的繁殖速度非常快,种群数量增长惊人。

磷虾的天敌有哪些

磷虾的数量虽然众多,但是由于它体型实在太小,因此几乎处于海洋生物链的最底层,成为众多海洋动物口中的美食。

海洋中以磷虾为食的动物主要有鲸鱼、海豹、海狗、食蟹海豹、鱿鱼、冰鱼、企鹅和各种鸟类等。在南极洲,几乎所有的海洋动物都以南极磷虾为食。

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大的动物蓝鲸,就以磷虾为主要食物。一个处于生物链的最顶端,另一个几乎处于生物链的最底层,看起来很不可思议,实际上也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蓝鲸的体型巨大,最重可达181吨,食量惊人,如果仅仅按照生物链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种层层递进的规则进行觅食,那么它几乎不可能吃饱饭,它的食物很快就会被吃光。因此,只有数量充足的磷虾才能够养活蓝鲸。

蓝鲸在进食时,会张开血盆大口吞下巨量的海水和磷虾群,然后通过挤压腹腔和舌头,将海水经鲸须板挤出。当口中海水排出干净以后,蓝鲸的口中就只剩下磷虾,也不用咀嚼,直接就吞到肚子里。通过这种进食方式,蓝鲸一口就可以吃掉约200万只磷虾,每天要进食4-8吨重的磷虾群。

据了解,海豹每年要消耗约八千万吨的南极磷虾,鲸鱼消耗约四千万吨,鸟类消耗约一千八百万吨,鱿鱼消耗约六千万吨,而鱼类消耗约一千五百万吨,每年保守估计消耗南极磷虾两亿吨以上。

对于人类而言,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以磷虾为食,但也有例外,比如日本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等。因此,磷虾的天敌也要算上人类这种动物。

磷虾会不会走向灭绝

一方面磷虾每年的繁殖量巨大,另一方面磷虾每年被吃掉的数量也相当可观。那么,磷虾每年繁殖的数量能不能抵消掉它们每年被吃掉的数量,磷虾会不会有一天走向灭绝呢?

前几年有专家在《自然》杂志子刊《科学报告》上发表过相关研究成果,称近百年来,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磷虾的数量不降反增,理由是人类对南极海豹和鲸鱼的猎杀导致磷虾天敌减少。

由于磷虾数量众多,营养丰富,也有专家提出磷虾可以作为人类潜在的食物来源,堪称“世界未来的食品库”。

客观地讲,如果人类不过度捕捞磷虾,在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作用下,磷虾是不会被吃光殆尽、走向灭绝的。但是,一旦人类盯上了这种美食,开始无节制地捕捞这种海洋生物,那么磷虾的末日也就不远了。

事实上,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人类就已经大规模的捕捞磷虾了。目前,在南极大规模捕捞磷虾的国家主要有日本、韩国、乌克兰和波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