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专业乒乓球运动员,为什么都流行逆旋转发球呢好处是什么

admin

打乒乓球是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当然会体现出来,其实不仅是打乒乓球,不管你做什么事,时间长了性格自然就会显露出来。

专业乒乓球运动员,为什么都流行逆旋转发球呢好处是什么-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笔者也是一个狂热的乒乓球爱好者,直拍横打两面反胶弧圈打法,有十多年的乒乓运动史,有许多以球会友认识的好朋友。球友中有颗粒胶比如生胶弧圈、生㬵推挡、长胶防守、半长胶进攻打法的,也有勾手发球加横拍两面弧圈主流打法,也有直拍推挡为主弹打为辅打法的。乒友中有个叫老孟的,打球从不退台,高位压制性打法,和他的性格一样,遇到高手输了,总要寻找一切机会再挑战直到有进步为止,遇到事情也从不退缩,直到搞清楚为止。世界上没有一种性格是完美的,不好的地方在于容易得罪人,而自己又过于自信。另外有一个球友老史,他打球球风灵活,喜欢站中台打球,但性格有点想羸怕输,如果输给高手了,很长一段时间都会避得远远的,打球尽量找心里有底的,这种球友球风偏柔,与性格相辅相成。

打球可以交友,也可以从“手谈”中了解对手,又能够让自已身体保持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一个人的性格能从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喜欢打乒乓球的人他的性格就能从他的球风球品上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你遇到一个不认识的球友,那么跟他打一场比赛你基本上能够把握他的性格,知道是怎样类型的人,也比较容易跟他交流,这也是乒乓球的魅力。

想必打乒乓球的人都会听过这么一句话:球品如人品,人是正直的,打球的也会比较正气,人是比较成熟的,打法以及球路都显得成熟,人是比较激进的,打球一般都会比较冲动,人是比较猥琐的,那么打球也肯定一样,这是必然的。

所以说,球品如人品,这话一点都不错。说到球品和人品的问题,我是比较有话语权的,因为我本身就是一名乒乓球教练,作为教练,首要任务就是教学,不管是小孩子还是成年人,我都必须使用正确的方法去教导他们,要根据他们的性格来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

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小孩以前是在体校训练的,但是由于体校那里训练的人比较多,而且那个小孩也不算天赋很高的那一种人,水平提高得很慢,后来他的父母认为体校那些教练责任心太差,毕竟父母是花钱让小孩子去学习乒乓球,但是那些教练就比较侧重那些水平高的小孩,其他的就得过且过,这样的态度是绝对不行的。

后来小孩就没有在体校继续练球,而是去找其他教练去教,直到他们找到了我,小孩的父母就私底下跟我说:我的孩子之前在体校练过,基础那些有是有,但不是很扎实,希望我能够把他们小孩的基本功打扎实一点。我就回答说:那我先测试一下他吧。

我就跟那小孩对了几板正手和反手,发现他的基本功还行,不过有一些比较关键的地方没有做到,然后我就跟他父母汇报:您孩子的基础还行,不过我感觉在体校练的话基本功不至于这个程度,应该是训练不系统,或者是教练没怎么管他吧。他父母一听就知道我看出了端倪,就要求我接手教导那小孩,我在教他的时候发现其实那小孩是很要球的,不过是体校的教练没发现而已,小孩自己又隐藏得比较深,不怎么会表达,所以就被忽略了。

后来那小孩跟我训练的时候,我第一天就跟他说了其中一个不足的地方:正手拉球胯不会转,这会影响你以后拉球的发力效果,他一边听一边拿纸和笔记住我说的要点,可见他对待乒乓球的态度的认真。

我帮他改正这个问题的时候,先是比较教科书式地教他怎么蹬地,怎么转胯,怎么收小臂,他听着似懂非懂的,然后我让他尝试,结果发现效果并不理想,这时我就意识到了他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人,用最死板的方法教他并不行,我就采取了第二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比较非主流的方法,我并没有让他去拿球拍打球来训练,而是带他去看电影了,因为我从他平时的生活习惯上发现他是一个动漫迷,性格比较内向,不怎么说话,我就带他去电影院看了龙珠剧场版《复活的弗利沙》,看完之后他还很兴奋地给我做了一个龟派气功的动作,那时我就让他保持着这动作然后回去练球,回到球馆之后发现他的父母在等着还有点责备我带他小孩去哪里玩,没有好好训练。我就回答他们:你们就看着吧……

我让他练习侧身正手拉球,并告诉他让他回想刚刚龟派气功的动作胯是怎么转,腿是怎么压的,而手臂就像平时拉球一样的准备,让他拉了几板,他告诉我:我感觉拉球的力量比以前大了很多,整体动作又比较流畅,而且比以往更有把握了。我再让他继续保持这状态继续训练,大概持续训练了4个星期(3天/星期),他的正手拉球转胯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

小孩的父母就问我你用了什么方法,效果这么快,我都没看到你怎么训练的,我就跟他们说:我就带他去看了个电影,没干嘛啊。后来我就多嘴地问了小孩的父母:他在家里你肯定是不让他看动画片的了?他们很惊讶的看着我……

其实家长都会以为我们教练就应该多花心思在教学方面上,就应该多给小孩子训练,但是他们并不理解乒乓球不是死练就能够进步的,要找对方法,不同性格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这个小孩就属于那种内向的,不善于跟别人沟通的那一类,但是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很容易敞开心扉,所以我只是带他去接触他喜欢的东西,然后再用他喜欢的东西来帮助他更好地理解乒乓球,让他的水平提高一个档次。

所以乒乓球这项体育运动,恰恰反映了打球的人的性格特点,他性格怎样就会打怎样风格的球,就像那小孩,我让他比赛赢一球要喊出来,他都不喊的,他觉得喊出来奇怪,这也是他打球的风格之一。不管性格怎样的人,打球会一定程度反映人的性格,球品如人品,这话永远都不会过时。

我是坚持常年打球的乒乓球爱好者,我举一个真实的例子,你们看看能不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老郭今年55岁了,依然保持每周打三四次乒乓球,但是他也是我们乒乓球群里最招人“厌恶”的一个人。虽“厌恶”他,却也喜欢和他打,他那暴脾气够15个人受半个月的。

平时老郭是个非常好的人,但是在打球或者下围棋的时候经常“不是人”,他经常翻脸不认人,暴脾气无人不知,大家都知道他有这毛病,慢慢也就不与他计较了。

他是一个输不起的人。赢起来津津有味,输了就说耍就耍,就像一个喜怒无常的幼儿让人哭笑不得。

老郭是围棋高手,在市里是前几名的实力。他在读高中时曾经是市里乒乓球队的,代表市里参加过比赛,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他在我们眼里是“专业”出身。

老郭身体素质非常好,他乒乓球基本功扎实,但是中间痴迷围棋多年,也就荒废了。后来经不起劝说又把乒乓球拾掇起来,已经没有优势了,经常输也是很正常的,但是他常常不这样认为,他还一直停留在自己有优势的时候。他天性争强好胜,不服输,不认输,经常做出让人哭笑不得的事。

虽然技术有点落后和生疏,但是曾经那么好的成绩也让他有高高在上的感觉,他不服输的性格让他无法接受哪怕打着玩时的输球。——他经常在输完之后拽着对手的脖领子不让走,必须继续打,直到他满意为止。如果对方也不是善茬,他们两个就一直不服气的打下去,直到精疲力尽。

其他球友别想打了,劝也劝不了,只能看着两个人针锋相对僵持着。——最后总是不欢而散,弄得别人也别愉快。

当然下次见面后两个人和好如初,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似的。

老郭的暴脾气还体现在摔拍子,挺好的拍子让他一撅两半整个稀碎,让人瞠目结舌。他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但是摔起拍子来不管不顾。从没见他当面后悔过,估计回家后恨不得把自己手剁了。

他觉得对手动作难看不规范,但是又赢不了那些动作难看却久经沙场的臭球篓子,于是就开始赌气。我非赢不行,不赢就不让你回家。

——即使这样我们还接纳他,少了他总觉得没意思。或许是一种陪伴,一种友谊,一种不离不弃的球友情怀。

他平时为人非常好,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人长的也帅气,就是在打球和下围棋的时候因为输赢或者对手略带讽刺挑衅轻视的语气表情时会瞬间激怒他,有时候不过是“心怀叵测”的球友想开个玩笑或者想逗弄他而故意的,老郭却总是认真的,他是直肠子。

有一次我与他打,就我们两个人,他很少与我发脾气。我比较怕他,不想激怒他。那天球意外跑到空调后面,他捡球的时候把手碰破了。我开始没有注意到,后来看见了地上的血迹,原来他一直坚持陪我打。

可能他觉得他因伤离开后我就没办法打了,怕我扫兴,于是鲜血淋漓依然陪我打了很久。——这或许就是虽然他脾气不好经常无理取闹但是球友们依然喜欢和他打的原因吧!

平时打着玩,虽然无关输赢,但是一方懈怠或者无所用心,自己也觉得没意思。老郭太过认真,每球必争,这或许也是朋友们喜欢和他打的原因。

你有什么样的球友呢?

“球如其人”此话一点也不假,什么样的人打什么样的球。举个例子:二十年前火爆中国乒坛的三大直拍牛人中曾经有这个说法:闫森狠,马琳油,最难对付的是歪脖刘。这句略带调侃的口头禅一方面直接地反映了三名昔日的世界冠军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也间接地反映了三名直拍高手之间不同风格的打法特点,三个不同个性和气质的男人通过一场比赛也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闫森的“狠”主要从他的球技上去理解,他有一手极为凶悍的前三板进攻技术,特别是正手抢冲是他一举成名的杀手锏,也是最令对手颇为忌惮和胆寒的得分利器。从性格上来说,他可不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出生在江苏徐州的他既有北方男人的憨厚和仗义,同时又兼备南方男子的温和和低调,实在是一个通情达理、忠厚老实的大好人。

马琳的“油”则非常形象地表现出了他的球风和性格。从球风上来看,他的“油”字主要表现在善于控制比赛的节奏上。时至今日,中国男乒还没有第二个人能够超过他,其场上的应变能力远远胜出其他人一筹。从场下的性格上来说,马琳是一个沉稳中又带有几分霸气的人,在任何场合都能表现得游刃自如、从容不迫,而“油”字恰如其分的将他的个人形象表现出来。

而刘国梁被称为“最难对付的歪脖刘”就比较好理解了,其含义之一大家有目共睹,走路打球爱歪着脖子,让人感到对谁也不服气的样子,而在赛场上的他就更难对付了,也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很“毒”,鬼点子数他最多,球路属他刁钻,心理素质数他最好,跟他打球,你会被他牵着鼻子走,比赛主动权始终被他攥在手里。作为场下的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人气满满,气场十足,怪不得当年国外乒乓球运动员最发怵的就是这个爱歪着脖子打球的矮胖子了!

打乒乓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身体、头脑和心理活动,所以能够准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性格。就算一个人平时非常善于伪装,但是一旦打起乒乓球来就暴露出来了。

现在的国乒女队绝对主力刘诗雯内心性格是非常善良的。2015年的苏州世乒赛女单决赛,第七局开局刘诗雯2:0领先,丁宁突然脚崴叫了医疗暂停。十分钟的医疗暂停后,丁宁决定继续比赛。结果丁宁竟然“一瘸一拐”的把刘诗雯赢了。刘诗雯的失利有认说她心理素质不好,我认为这是她性格善良所付出的代价。换成邓亚萍这样性格强硬的人,对手只能输得更惨。

许昕性格率真,想法单纯,喜欢表现自己。这就是许昕打球性格的体现——太浪了(不过我很喜欢)。德国公开赛四分之一决赛,许昕对阵法国西蒙高茨。许昕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第二局领先时居然有心思玩背后击球,结果装酷失败差点被人翻盘。许昕的这种性格使他的球打的赏心悦目,非常具有观赏性。

马龙性格严谨,追求完美,是教练心中标准的好孩子榜样。这在他打球的风格中也能体现出来。马龙在比赛中每一个细节处理都尽可能完美,无论主动被动都尽量处理得最好,不会让对手轻易得分。

张继科性格自我、张扬、有血性,关键时刻敢于下狠手。刘国梁称其“藏獒”的评价十分准确。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张继科战胜王皓后撕衣庆祝。2014年男子世界杯张继科苦战七局,以4-3险胜马龙后,不仅怒吼发泄心中的兴奋,还连续踢坏两块广告牌。这些都是他性格的体现。

如果你身边有球友在比赛中无论领先落后都能不急不躁;在平常的乒乓球娱乐中很会照顾朋友的情绪,不会让水平差的球友输得难堪。这样球友的性格平和、坚韧,对人友善,值得做好朋友。

以我打球多年的经验来看,是可以的。

有句话说,字如其人,意思是写的字,能看到是什么样的人。其实打乒乓球也可以看出性格的。

有的人打球比较猛,发力凶悍,赢球叫喊。

一般这样的人,性格比较开朗,属于外向型的。比如国乒的樊振东,日本的张本智和。性格比较外向的,一般打球较凶,节奏较快,注重上手进攻,速战速决。

有的人打球节奏比较慢,然后打多板,控制节奏方向,非常喜欢练基本技术。

这样的朋友,一般属于性格温和的,不温不火。喜欢练基本技术,多板不丢,喜欢和朋友一起练。各项技术都比较细致,性格急的很多都没有耐性练这些枯燥的,直接开打。

有的人打球算的比较多,尤其是算对手会如何做动作,算球算的细致。

这样的朋友,性格比较沉稳。国乒的马龙,许昕,都属于比较沉稳的,尤其是逆境中翻盘,体现了大心脏。算球算的多的,做事也比较圆满,心思细腻,考虑事情比较周全,打球也是如此。

有的朋友打球东一下,西一下,节奏也比较乱,也不思考如何打,如何去赢,只是为了开心。

这样的朋友,通常比较大大咧咧,属于心宽型的。打球不在乎输赢,只为了一时开心,随意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输赢都乐呵。性格上比较大大咧咧,打球自然也不细致。

有的人打球特别害怕被打,害怕被对手进攻,时刻算计着如何让对手难受,如何让对手无法上手进攻。

这样的朋友,性格上一般比较小心翼翼。打球怕这怕那,时刻想着保护自己,性格上属于瞻前顾后,心理不安。越是小心,越是容易被进攻,缺少敢打敢拼的勇气。

职业运动员,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普遍性格比较外向,也可以说拼劲十足,所以场上都是快准狠,与业余爱好者差别非常大。

说了这么多,打乒乓球,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的。很多时候,言谈举止可能有一定的规则或者社会经验,而打球,很多时候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

打乒乓球的你,是怎样的性格呢?

俗话说:球品如人品。打乒乓球确实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

乒乓球有五大要素,旋转,速度,力量,弧线,落点,实践中总结为快、准、狠、变、转。人的性格多种多样,不同的性格选择乒乓球不同的打法,乒乓球不同的打法,又体现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快”的典型代表:邓亚萍,刘诗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邓亚萍以速度快,杀气足著称。刘诗雯有“小邓亚萍”之称,目前是女子天下第一快。性格上体现出直爽,干脆利落的特点。

“狠”的典型代表:王励勤,柳承敏,张继科等。王励勤的打法,势大力沉,是实力型选手,打球中规中矩,老实欠变。柳承敏的打法,以凶著称,虽实力不济,但善于拼杀,关键时刻敢打敢拼。张继科又凶又狠,意志坚定,敢拼善战,此打法成就其成为史上最快大满贯选手。

“变”的典型代表:刘国梁,马琳。共同特点:“鬼”点子多,脑子灵,不怯战,心理素质好,打法灵活多变。

“平衡型”典型代表:马龙,王皓等。技术全面,基本功扎实,追求尽善尽美,打球本分老实听话。

喝酒的人都知道,酒品如人品。打球的人则说:球品如人品。打乒乓球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人是正直的,打过的球回得线路比较舒服,人是比较激进的,打球一般都会比较急躁。人是比较会算计的,打过的球往往线路就比较刁钻。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

其实一个人的性格和他使用的球拍和胶皮有一定的关系。我这里仅从半专业角度给大家分析,请勿对号入座。中国第一代大魔王邓亚萍四岁半学习打乒乓球时,最初其实是直拍打法的。因为直拍是中国的传家宝,在握拍的灵活性和接发球,尤其是不出台的短球,都有一定的优势。

而随后在父亲邓大松的指导下,改变横拍。因为邓亚萍发现,相比较直拍,横拍在反手的护台面积更大,同样是防守,横拍不用像直拍那样被动的防守。反手的弹、撕、拧(邓亚萍时代,反手更多的切)甚至可以落点更佳、效果更好。正手的杀伤力也要优于直拍。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邓亚萍骨子里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就是多打回合,当你扛不住了,你就会失误。在超一流的选手比拼中,比的就是谁失误更少。

接下来说一下邓亚萍的球拍,邓亚萍乒乓球拍子一面反胶、一面长胶。

由于邓亚萍的长胶能够主动进攻,她是两面攻的打法的代表人物,比如她正手发击长球后,用反手长胶进攻。

并且她还能正手攻球后结合长胶攻,又能正反两面攻,连续攻击对方的中路和空挡位置,或在对搓中结合反手拨击,遇上弧圈球时,一般的长胶选手大多用削为主,而她却能以快带、快拨、快挤为接,利用长胶特性同对方打快攻。

邓亚萍能在正手发球后结合正手抢攻,侧身抢攻或抢拉,进攻中配有斜直线变化,她攻得凶、攻得猛,大多都在来球的最高点出手击球。

因此,我们说这种打法的人,天生就是不怕吃苦,一次不行,两次,直到真正掌握把这种球拍的性能发挥到极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身体条件不占优的情况下,小邓靠着自己后天的努力和执着,将长胶的拱、快、拍、快带技术发挥到了极致。她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女子大满贯选手。

客观地讲,后来的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丁宁等人在身材方面都要优于邓亚萍,而邓亚萍也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传奇。

而作为邓亚萍的搭档乔红,则显得那么与世无争,甘当绿叶。当年何智丽远走日本后,陈静去了中国台湾,国乒的主力正是乔红。然后乔红的性格就是甘当绿叶,当教练让她和邓亚萍搭档女双时,她毫不犹豫选择了接受。这时小师妹邓亚萍敢为天下先,挑起了女乒的大梁。在巴塞罗那和亚特兰大,书写了自己的辉煌。

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当你想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就时,你是否能几十年如一日,持续不断地为了梦想而努力呢?谨以此篇献给我和喜欢乒乓球的球迷朋友们!

+

文如其人,球如其人。

打乒乓球真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素养。

小区有四张乒乓球台,有50人乒乓球群,每年交点会费,用于买球网,修球台。

楼下一住家保姆,也爱乒乓,领着每月4000月薪,招呼八十多老奶奶。

每天上午9点,她把奶奶放轮椅上,在家看电视,出门打乒乓球,一直打到中午11点多,再回家。

下午约人打麻将。

奶奶家只有奶奶一人,一儿一女都在外地,很少回来。

保姆打球,球技不高,报复心很强,如你一板子抽死了她,她再一次来回必定,左右角的吊;

球不上台,捡球啊,你弯腰捡球,她哈哈的乐,一次又一次。

再遇上她做对手,男球友婉言谢绝:

*师傅(敢叫一声保姆,她急眼),我们打球风格不一样。

女球友就编:我肚子疼。

我累了,歇会。

不管天多热,她从不穿胸罩打球。

她不交会费,打球人再多,从不排队,VIP:哪个让我打一下呀,我要回去熬粥。

都是一小区的,低头不见抬头见,想着老奶奶孤身一人在家,让着她。

个人认为,打乒乓球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个人的“脾气”或者说性格,比如个人性格中的急躁,沉稳,犹豫,果断等等,都会在乒乓球的对抗过程中表现出来,而且个人的性格和“球风”对技术水平的发挥甚至是比赛成绩的影响都很大。

比如说,马琳的打法灵活多变,就能反映出他脑子灵活,性格坚韧,心理素质好。

而王皓的球路是喜欢拼实力,技术虽然均衡但是球风欠凶狠,也充分表明了他性格中的温和与柔顺的一面。

再有,“藏獒”张继科打球看似松散其实球风凶狠,说明他性格粗犷,不拘小节,但是内心意志坚定,有拼劲!而“大蟒”许昕更是人如其名,性格厚道,球风扎实,手感绝佳,善于“缠斗”……

所以说对专业运动员来讲,个人性格与球风绝对相关,这其中,“心理品质”尤其重要。

专业乒乓球运动员,为什么都流行逆旋转发球呢好处是什么

大家都没有说到点子上。逆旋发球是克制摆短技术的,而摆短是当时主流接发下旋短球技术。与摆短接逆旋短球,球很容易从侧面出界。拧拉技术可以很好克制逆旋发球,而且发的人多了,大家都熟悉了,也就没有什么厉害了。

逆旋转发球的好处如下:

1)较为少见,对方如果应对不善,你有机会进攻。

2)旋转的方式是和普通发球逆着来的,意思是同样用正手发球,普通正手发球挥拍是从身体外到身体内;逆旋转发球是从身体内到身体外,发过去的球,对方正手接的话,是一个顺接,不太容易发力。

3)逆旋转发球,过去的旋转让对手很难给球到你的正手位(顺转),于是你可以多利用反手来上手进攻。而且现代乒乓球,更强调反手的上手能力。

4)逆旋转发球发的好的,往往反手也好;逆旋转发球也适合反手进攻。

综上所述,逆旋转发球有他的特点,在近些年国际乒坛,的确越来越多被运动员所使用;不过无论是哪种发球,还得靠发球人的水平,结合进攻才行。单单一个发球,还是很容易被破解。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同意我观点的请点赞,不同意的可以在下方评论,说出您的想法。

逆旋转发球的好处是让对方突然适应不了!

这里有必要先说明一下【什么是逆旋转发球?】

说到逆旋转发球,大家肯定会想到张继科、樊振东和波尔的逆旋转发球,他们几个在比赛中经常会用到这类发球技术。顾名思义,“逆旋转”是相对“顺旋转”而言的,是对“逆旋转”的逆向思维的结果。以右手为例,我们在发球时,手臂和手腕通常会由外向内,从右向左对球体进行撞摩,如果反其道行之,手臂和手腕从内向外,自右向左对球体进行撞摩,这样发出的球就是“逆旋转”。

该技术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由欧洲球员布热夫斯基率先使用,近几年被国乒运动员发扬光大。逆旋转的出现丰富了发球的变化种类,当今乒坛以反手技术为发动体系的球员都拥有一手出色的逆旋转发球。比如刚刚提到的张继科、樊振东,当然还有梁靖昆、林高远等等。

之所以逆旋转发球会流行起来,主要还是像张继科、波尔这类超一流选手开始使用时效果极佳,很多对手一局比赛会吃好几个发球,即便不吃发球,接过去很容易被发球方起板形成主动。当时可以说是“一招鲜吃遍天”。张继科之所以能够445天完成大满贯壮举,逆旋转发球绝对是藏獒武器库里的开路先锋。这种情况下,很多专业运动员纷纷模仿学习逆旋转发球,后来逐渐演变为男子运动员的主流发球技术。

逆旋转发球对手腕的发力要求非常高,具有隐蔽性强,旋转强且变化大、不易被对手直接抢攻的特点。

刚刚流行的时候,很多选手因为吃不准旋转,给了发球方太多抢攻机会,可以说是屡试不爽的杀手锏技术。不过现如今,随着该技术的流行,破解逆旋转发球的接发球技术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像是樊振东、梁靖昆现在开始增加了常规的半高抛发球、高抛发球、转不转发球等发球技术,不在一味的追求逆旋转发球。

最后多说一句,逆旋转发球现在已经有了相应的变种技术,比如以王皓、许昕、刘诗雯、伊藤美诚为代表的铲式逆旋转发球,在比赛中(曾经)经常会看到他们使用这种发球,发过去的球软绵绵,轻飘飘,对方不好借力,对方接不好回来后我方直接上手,已经成为发球抢攻的有效得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