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历史上有哪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但很多人相信他存在的

admin

历史上有哪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但很多人相信他存在的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存在过许多的人物,而很多当时并不存在的人物因为一些歌谣或者书籍的影响,让很多人都相信了他们的存在。

论知名度来说,首先就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呀,因为貂蝉属于四大美女之一,而其余三大美女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又加上《三国演义》中吕布和貂蝉之间那浓浓的爱情,让很多不熟悉历史的人民群众相信了貂蝉的存在。

历史上有哪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但很多人相信他存在的-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还有就是隋唐头一好汉李元霸了。在隋唐演义中,我们看到李元霸是一个孔武有力的,是一个智商不高,但是武力极高的的人物形象。但历史上并没有李元霸这个人物的,他的原型是李玄霸,也并非是第一好汉,

当然这也少不了忠烈杨家将们,在各种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家将的惨烈还有他们的忠诚。但是也正是因为杨家将十分的受观众们欢迎,受大众喜爱。让杨家将的故事转播得很广,也让很多人是相信了他们的存在,但是真实的历史上也没有他们的痕迹的。

还有就是李岩,外号是“李公子”,这些都是从李自成那里分化出来的。传说是枸县人,却攀附了一个安徽的爹,传说是闯王军队里面的重要人物,当时同时代根本没有可靠的目击记录,当时官方的文书也没有记载过他。

当然,还有就是花木兰了。代父出征。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还被皇帝所看重,其实这都是《木兰诗》里面所虚构的,但是传阅太广,让人信以为真了。徐妙锦,传说是拒绝了永乐皇帝求婚的奇女子。

关于中国古代名人故事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张衡制造的地动仪;祖冲之的圆周率;无盐女钟离春;诸葛亮丑妻黄阿丑;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我国古代纺织革新家黄道婆;民族和亲的使者王昭君;陆游与唐婉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上官婉儿:上官仪孙女,号称巾帼首相第一人

班婕妤是名门之女,少有才学,汉成帝时被立为婕妤,赵飞燕姐妹得宠后,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学,班婕妤恐日久见危,求侍奉太后于长信宫,《团扇诗》应是作于长信宫中,这首小诗词彩清新,情致哀怨,而表现的却委婉含蓄,有一种怨而不怒的气度。

刘绮燃荻读书。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苏廷吹火读书。“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

常林带经耕锄。汉末常林,“性好学,带经耕锄。其妻常自馈饷之,林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

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管宁割席分坐。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车胤囊萤夜读。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玄奘苦学佛法。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岳飞学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厉归真学画虎。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徐霞客志在天下。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李晟练成神箭手。李晟的父亲是一员威武的大将,李晟希望长大成为父亲一样的人。可是,父亲却总是说他年纪小,不能习武。李晟不甘心,偷偷学习射箭,终于练成了百发百中的神箭手,让父亲刮目相看。

陆游书巢勤学。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刘勰佛殿借读。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阎若璩口吃成大器。著名的考据学家阎若璩小时候是个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负,在母亲和老师的鼓励下,阎若璩凭着勤能补拙的精神,刻苦读书,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赶上了正常的同学,此后,阎若璩仍旧凭着这股好学肯吃苦的精神,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顾炎武读破万卷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虽然他体弱多病,但是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苦读,以过人的毅力手抄《资治通鉴》,终于成为一代大学者。

欧阳修借阅典籍。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

蒲松龄草亭路问。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贾逵隔篱偷学。贾逵,字景伯,出生于公元30年,东汉人,是有名的经学家、天文学家。他是西汉名家贾谊的九世孙。父亲贾徽也是一个大学问家。贾逵深受家庭的影响,从小聪慧过人。为了能够读书,贾逵小时候隔着竹篱笆,偷听老师讲课的故事。

孟柯改过勤学。孟子是战国时代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但是,孟子并非是一个天生就有学问的人,他幼年的时候非常贪玩,不喜欢读书。后来,孟母为了教育他,三次搬家,还剪断布匹开导他。终于,孟子明白了要想成才,必须努力勤奋的道理。

宋濂冒雪访师。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陶弘景菜园求学。古代的时候,对自然界产生很多误区,人们相信螺赢是将螟蛉变成自己的儿子这个荒唐的传说,还把领来的儿子叫做“螟蛉子”。陶弘景对此表示怀疑。他在村边的菜园子里找到一窝蜾蠃,蹲在菜地里聚精会神地整天观察。陶弘景发觉它们有雄也有雌,经过许多天细致的观察,陶弘景终于揭穿了蜾蠃衔螟蛉的秘密:原来蜾蠃也有自己的后代,螟蛉是被衔到窝里给幼虫当食物的,根本不存在“螟蛉义子”这回事!从此,陶弘景更感到,凡事最好亲自观察,绝不能人云亦云

竹扇题字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入木三分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世上难得的才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亲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我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说:“你看《笔说》。”父亲见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对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后,我再传授给你。”王羲之诚恳的请求父亲:“现在就给我用吧。倘使等到我成人,恐怕会埋没幼年的才华。”父亲很高兴,于是就给了他。不到一个月,书法便大有长进。卫夫人见了后,对担任太常官的王策说:“王羲之一定是看了《笔说》,最近看他的书法,已有了老成稳重的风格。”卫夫人流着泪说:“这孩子一定会比我还有名。”晋帝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啊!虽然这个传说本身有些夸张,但是用以比喻书法功力好和分析问题透彻却十分贴切!

书成换白鹅

书圣王羲之很喜欢鹅,他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动作形态中悟到一些书法理论。有一次王羲之出外游玩,看到一群很漂亮的白鹅,便想买下,一问之下知道这些鹅是附近一个道士养的,便找到那个道士想与他商量买下那群鹅,那个道士听说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要买,便说:只要王右军能为我抄一部《黄庭经》,便将拿些鹅送给他,王羲之欣然答应,这便成就了书成换白鹅的佳话。

坦腹东床

坦腹东床,又叫东床坦腹。故事主人就是王羲之。王羲之被当朝太尉郗鉴选中为快婿,这就是“东床快婿”的来历。东床快婿或称“东床娇婿”、“东床娇客”。郗鉴有个女儿,年方二八,名叫郗璇,字子房。生得人有人才,貌有貌相,郗鉴爱如掌上明珠。郗鉴要为女择婿,郗鉴觉得丞相王导家子弟甚多,听说个个都才貌俱佳,郗鉴希望能在王丞相家子弟中择婿。一天早朝后,郗鉴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管家,带上厚礼,来到王丞相家。王府的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来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郗府管家看来看去,感觉王府的青年才俊个个都很好。最后,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这些刻意打扮的王公贵族,无不卯足了劲,唯盼雀屏中选。王羲之在来相府半路上再三赏玩东汉著名书法家蔡邕的古碑后,沉迷不已,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相亲的事早忘光了。当他急急忙忙来到相府,因为天气实在太热,就随手脱掉外衣,袒胸露腹,边喝着茶,边想着蔡邕的书法。阮裕见他这般神情,惊呆了,问他话也不答理。后来阮裕把王羲之袒胸露腹的事,禀告郗鉴,郗鉴不禁拍手道:“真有此事!好一个任性率真,胸襟豁达的公子呵!”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哈哈,我要选的就是他了!”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这“东床快婿”王羲之后来成了大名鼎鼎的书法家,被后人称之为“书圣”。

巧补春联

大书法家王羲之每逢除夕都要亲手写春联贴之于门。因为他的字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很多人都想得其字而又难得。所以每年除夕他的春联一贴出,不到半夜,就被人偷偷揭走。这一年,除夕又至,王羲之照旧写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八个字的春联,留下了下半截。想偷对联的人一看此八个字太不吉利,便扫兴而归。到了寅时,王羲之补了后半截,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第二天一大早,想偷春联的人见春联变了样,皆赞叹不已,拍手叫绝。王羲之的行书有如行云流水,其中又以兰亭序为最极品;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右军宦游山阴,与孙统承、谢安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修袚褉之礼。饮酒赋诗,由他以特选的鼠须笔和蚕茧纸,乘兴而书写了一篇序,记序盛会,共三百二十四字,其中二十个「之」字各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此帖下笔有如神助,有「遒媚劲健,绝代所无」之誉。右军将之传给子孙,直至七代孙智永,遗付给辩才,后来被唐太宗「骗」入内廷,唐太宗对他的字着迷不已,曾命搨书人赵模等各搨数本赐给王、臣、真迹则陪他殉葬在昭陵了。武后时,韫桓掘发,真迹又复出,收入玄宗内府,且刻石置于学士院,称为「定武兰序」,经历宋、金而亡。但此本和今天流传下来的墨本各不相同,很难确定究竟原来是什么样子。

羲之三吃

王羲之是书法家,也是一位美食家。他一生的功名成就与吃有很大关系。这里仅说他的三次吃。一次吃,使他成为知名人士。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是宰相。王导带他去谒见尚书。尚书知道王羲之很有才学,刮目相待。当时的人很重视吃牛心炙,说吃了可以补心。在座的人还未动箸,尚书便亲自挟牛心炙给王羲之吃。同席的客人也就都十分看重他,知道他很有才学,从此成为当地知名人士。二次吃,使他成为太尉的女婿。晋太尉郗鉴想选女婿。他知道王导门下几个儿子都是俊才,欲选一个做他的快婿。王导几个儿子都准备迎接挑选,唯有王羲之未加打扮。选婿的人来了,只见王羲之敞坐在床上吃胡饼。选婿的人回去如实禀报了郗鉴。郗鉴听后高兴地说:“此正吾佳婿也!”王羲之便成为郗鉴太尉的女婿。成语“东床袒腹”的典故就出于此。三次吃,使他的书法更趋成熟。他因特别喜爱鹅,常常观灿陟的行走姿态,并将此与书法结合起来,水平便日趋成熟。会稽有孤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弭日。山阴有一道士,为求写道德经,当举群鹅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之而归,甚以为乐。[8]

王羲之不避“之”

斐松之、刘牢之、寇谦之、司马孚之、司马亮之、司马景之、司马昙之……王羲之的儿子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孙子桢之、静之。上述人为什么不避家讳?这里藏着个大秘密,与西汉张良有关的秘密。王羲之一辈人名有“之”字的12个,子侄辈有“之”22个,孙辈12个,曾孙13个,玄孙9个,五世孙4个……陈寅恪说这些人所以不避讳是因为都是天师道成员,这个“之”是暗号、徽章。而天师道老大张天师,是张良的八世孙。[9]

迷惑:韩国人属于什么民族

说起韩国人我就气,好色,越老越色,色都色不动了还色!!

韩民族一个国家的美,不是靠电视,不是靠包装,而是靠那些远到而来的客人。到过韩国的人都说韩国没有韩剧中的美,到过日本的人惊叹日本的富有和人民的素养。而这似乎很少在日剧中表达。这是何等的反差,越是将自己摆的高高在上,越是让人无法忍受。

韩剧中经常会流露出韩国作为富有国度的自负和对他国的无知,比如:《人小姐》中,女主角说,中国菜有什么好吃的,换来换去就是几样。"而日剧似乎从未有过,至少在我看过的所有日剧中,他从未流露过对他国文化的贬损和自以为是的无知。

说了韩剧,说了日剧,再说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影视。很奇妙的组合,有时,朴实无华,房子小小的,人物小小的。有时又浩大的房子,奢侈的打扮,有时炫耀,有时不想炫耀,有时神秘,有时又不想神秘。但是不想去伪装,直接告诉世界,"我就是这个样子。"日本人也许不善于用电视的形式炫耀,它永远就像一条溪流,爱不爱它都要流过。韩国人骨子里的自卑却是一个时时想着炫耀的民族,韩剧里的韩国人永远比日本人富有。至于中国,中国人,溪流也有,大海也有。不遮掩自己的贫穷,也绝不掩饰自己的富有。面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导演仍然时常将镜头对准中国的另一面,直面我们国家的现实。坦率说,中国的电视剧比韩剧深刻的多。面对历史和过去,中国导演又将镜头对准我们国家的另一面。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是贫脊与辉煌。

去韩国之前,我起初是从韩国的电视剧中了解韩国的。刚开始新鲜,想知道韩国是什么样子,可是现在,我绝对不会花一点时间在韩剧上,简直是浪费时间,觉得跟中国的电视剧简直没得比,无论在场景还是演员的表演都没有可比性,他们永远拍不出像《大宅门》《红楼梦》这样经典的电视连续剧。

不过韩剧的编剧真的很强,有事没事都能给你拍出80集,我看韩剧总结出的经验是,如果是80集的韩剧,你只须看第一集,第10集,第25集,第50集和第80集即可。。。。。。。。。韩国的美容、服饰和电器真的那么时尚和精致吗?我愿意在这里和各位热爱时尚的GGMM谈谈韩国。我曾经在韩国工作一年.回国才发现韩流滚滚,哈韩已经哈到失去理性的程度。美容、服饰要和韩国沾边才有卖点,淘宝网上的商品也要和韩国沾边,整容要标榜韩式整容,甚至有报纸广告荒唐刊注销所谓"韩式割*",割*也要韩式的?简直荒唐到不知道廉耻!

各大电视台纷纷播出韩国电视剧,挤占中国的优秀电视剧去韩国以前,曾经我所看到的韩剧,是美丽的风景,俊男美女。自从去了韩国,了解韩国以后,我发现自己与这个国家越来越疏远,甚至不喜欢了。我对韩国的印象,比较整洁,环境保护比较好。

韩国人在这个世界上最怕谁呢?是他们的另一半--北朝鲜!北朝鲜在韩国人的眼中是无法控制的一条疯狗,北朝鲜有核武器,北朝鲜正在挨饿,如果那边的人们饿疯了,也许他们会发动战争,这是韩国人的思想和他们最担心和害怕的。所以尽管心中讨厌美军,美军在他们的国土上干了那么多不好的事,但在自己的军备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还是愿意美军留下来。自己打不过北朝鲜,唯一的办法是留住美军,用美国来牵制对方。所以有了韩国痛哭流涕挽留美军的场面,如丧考妣的悲痛之下是对战争的恐惧和自己生活的担忧,他们才不考虑国家的脸面呢!

韩国人不买外国产的汽车是么?韩国70%人买国产车,那余下的30%买外国车的人是什么人呢?都是有钱人,恰恰是这个社会的有钱人。所以不买外国车不是因为爱国,而是因为还没有这个经济能力。韩国人不买日本货是吗?那么每年韩国对日本的巨额贸易逆差是怎么产生的?2005年韩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是200多亿美元!日本的服装/化妆品/电器/是韩国人的最爱.

韩国特别爱国,人人愿意为国家服务是么?可有很多人为了逃避兵役服务要抛弃国籍,不做韩国人了。而这是什么人呢?他们正是官员律师教授等上层社会家庭的孩子。人们谴责他们也不是为了爱国,而是人们感到了不平等。说韩国人爱国,不如说韩国人更爱自己,他们是爱国,但并不比我们中国人更爱国。

不要高看了韩国.中国人的心胸/豁达/智能/品位/博大,韩国人永远也学不到.所以无论历史还是将来,韩国永远只能够跟在中国的后面做小学生.以韩国的狭隘特性,韩国永远也只能是一个三流的小国寡民.

韩国人喜欢夸耀他们比中国早20年举办奥运会。

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简单,韩国是1982年获得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主办权。当时因为举办奥运会是一个亏本买卖,只有日本的名古屋和汉城参与申办,因为日本国民反对,名古屋后来也退出,汉城轻而易举获得主办权。

因为1984年洛山矶奥运会一举赚钱,主办奥运会变的炙手可热。

1993年因为悉尼贿赂和不正当竞争,中国仅仅以2票告负。

2001年,中国击败强大的巴黎、多伦多,大阪,以绝对优势胜利。

与当年的汉城的轻而易举不可同日而语。我们要看到自己国家的进步,不要总是抱怨自己的国家。回首看看20多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因为文革错误,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落后愚昧。短短20年来今天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在积极进步,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非常不容易的。国家的发展需要时间,中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起飞的阶段,再有20年的和平建设,中国将成为繁荣富强的伟大国家。

韩国确实有些媒体不自重,篡改历史,一些韩国人在中国人面前,自以为了不起。这也是他们的狭隘可悲之处。正确地说起来,韩国想上进没有错误。只是这个国家不太好相处,敏感又脆弱,同时还惦念着你的什么东西,总想向你炫耀。对这样一个即敏感又脆弱的国家只能恩威并重,在大事上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真实地位,不要有非分之想。和他们合作,争取双赢的结果可能是最好的.

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尊敬,首先要学会尊敬别人,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这一句话,送给某些韩国人。

我的一个堂叔,前几年,作为一个公司副手,陪老总去韩国谈一笔生意,而之前他并未去过韩国也不了解韩国。谈判之余,跟着老总和韩方人员有过几次酒席上的来往。酒席上,他们常常问老总中国有没有电视、电脑啊,有没有苹果啊之类的问题。老总回答了之后他们还一副不信的样子,后来越问越过分,言辞之间颇为鄙夷。老总发怒了:中国除了美军,什么都有!搞得那帮人灰溜溜的,场面极为尴尬。后来这单生意也没谈成,老总回国后逢人边说:那帮韩国龟孙子,给脸不要脸!

我堂叔之后的总结是:韩国人的说话方式很无理,作为生意场上的人,是不能接受的,对两国人民的交流,更是有害。

自从他们引进还珠格格后,在韩国火得一塌糊涂。于是,他们发了禁令,中国电视剧一律不准引进。(总共三大电视台,非常好控制)

不喜欢韩国的文化,是不喜欢韩国的重要原因。很多韩国人表面上文明有礼,可离开了公共场合,却是另外一番模样。有很多跟韩国人合住的同学,说他们的室友经常在他们睡觉的时候吹头发,讲电话等等,吵得不得了。好多青年男女明明谈恋爱,可是当众表现一点也不亲昵,甚至有些人是男女朋友关系,但跟他们同系的同学都看不出来他们是男女朋友,这多怪异阿。相爱就要表现出来啊。

提到文化,不能不提到韩国人。这方面,爱看韩剧的韩国人恐怕要失望了。很多韩国男人都很大男子主义,认为自己是个男的就多么了不起了。每天晚上十点钟乘地铁的时候,车厢里弥漫着恶心的韩国男人喝过酒的味道。

韩国女性漂亮?嗬嗬,你观察初中生高中生就会发现,里面漂亮的女孩很少,这话不是我说的,是一个澳门的男同学说的。那为什么到了大学都变好看了呢?整容阿。因为底子不好,所以整容工业发达。一个韩国的女性也说,韩国女孩没有中国女孩好看。有的人还说韩国多么好的继承了中国的优良的文化传统,如果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就是歧视妇女的话,我想,那不要也罢。

韩国人最爱攀比,喜欢一窝蜂。文中举例是染发。染发很早以前就在日本流行,但经过了很多年,街上也还是有许多的黑头发。可是一传到韩国,就迅速的普及,世界杯上韩国队那满场的黄发,偶像演员们满头的黄发......

在韩国真的是这样,他们气的你想笑。

"你是中国哪里里来的?"

"**省"

"**省有我们的**市大么?"

"比韩国都要大!!!!"

其实看韩剧有好处的,每次看都能找出一堆可笑的东西,金顺买排骨还要从里面挑出几块送给奶奶,要在我们国家,排骨拿得出手吗?镀金的送人还差不多。浪漫满屋里乔妹的朋友抱了一个西瓜当作礼物来拜访。还有最搞笑的,原来他们皇帝老子住的所谓景福宫其实只是一个破屋子,墙头低到垫两块砖头就可以看到里面发生得一切,记得长今那个叔叔看长今参加御膳宫女考试的场面吗?我笑喷了!

在韩国的时候,常常听到韩国人喜欢讽刺中国说,韩国有三星,LG,中国有什么?

我问韩国人,你们除了三星,现代,LG,还有什么?这几个企业产值占你们韩国总产值的大半以上,三星/现代如果有一天垮了,韩国也就完蛋了.其他的呢?

我们中国有什么?

先不跟你们谈文化和历史(你们喜欢剽窃),也暂时不把香港台湾澳门包括在内就说大陆的现代工业,

下面是你们没有的

1、我们有需要20万个精密零件的宇宙飞船以及其后的产业链,我们已经有五艘宇宙飞船上天,你们韩国人有吗?不要跟我说汽车,汽车只要1万多个零件,而且韩国汽车在国际上是低等三流汽车的代名词。

2、我们有龙芯CPU,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你们有吗?

3、我们有收购了IBM的联想,联想Lenovo在全球PC市场占有率排第三名,你们有世界着名的PC品牌吗?

4、我们有三峡这种巨无霸工程,你们造得出来吗?我们能去国外投标比三峡发电量大两倍的水电站,你们有资格吗?

5、我们能造J10三代半战机,核潜艇,核导弹,中华神盾舰,洲际导弹,你们造的出来吗?你们除了跟美国买,让美国践踏你们的国土,你们还有什么?

6、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拥有火箭发射卫星技术,小日本的火箭也没有这个能力。我们有60颗卫星在天上飞,你们韩国有吗?

7,我们的华人在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控制了这些国家的经济,你们韩国还有什么?

8,我们的华为公司是全球一流的第三大通信设备制造商,拥有完整的自主技术和研发能力,华为公司的程控交换机/宽带/互联网通信设备已经覆盖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年销售收入接近100亿美元,华为能让Cisco发抖,你们有吗?

9,你们引以为豪的三流韩剧,出了亚洲又有谁知道?我们的〈英雄〉〈十面埋伏〉〈卧虎藏龙〉〈霸王别姬〉这些电影哪里一部不是在美国票房接近上亿,你们韩国有吗?我们的成龙,章子宜,李连杰,巩丽,周润发都是世界级影响的大牌,你们的金喜善出了东亚,又有谁认识她呢?

下面的产品,中国很快就会收拾你们

1、家电,中国的家电制造商海尔/海信/TCL/格力/美的/科龙/格兰仕上述企业每一个主打产品,都已经是全球同类产品最大的家电制造企业之一。中国家电市场日本产品已经基本被我们的企业赶出去了,等着海尔去收拾你们吧。

2、造船,目前中国排世界第三,不过你们赖以赚钱的天然气液化船,我们已经造出了,你们等着被干掉吧。3年之内你们等着全面被我们KILL吧。

3、IC产业,你们自己人统计我们跟你们差距是1年左右,等着我们的中芯干掉你们的三星吧。

4、网游,目前中国国内你们的份额在我们的国产游戏打击下,已降到30%,紧接着在中国以外你们等着吃苦头吧。

我们和你们有差距的地方:我们的国土没有美国的军队,我们是独立自主的国家.你们需要美国的保护,你们的妇女在自己的国家被美军强J了,你们韩国连独立司法的权利都没有.

1、足球。我们的球员是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不踢球就是地痞流氓。

2、自慰能力,你们韩国人喜欢自慰,这点中国人比不上你们。你们没有大面积的国土,于是幻想着东北是你们的;你们没有文字,于是幻想着汉字是你们发明的;你们没有医学,于是幻想着中医针灸是你们发明的。你们没有伟人,于是幻想着孔子,西施是韩国人。你们的饮食单调的可怜,于是污蔑中国菜油腻(可怜的韩国人哪里里知道中国八大菜系油腻的只有北方菜)。

最后说一点,你们韩国人在国内自以为是发达国家,可是按照联合国人类发展署的定义,亚洲只有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属于发达水平。实际上,韩国只是我们眼睛里的小丑,我们眼睛里看到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超越美国。我在韩国生活工作一年多。坦率说,韩国的平民百姓其实还是比较淳朴,有人情味的。但是,这个国家的精英阶层,包括媒体,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相当多数对中国不友善。这是这个民族非常可卑和危险的现象,也是我鄙视韩国的真正原因。

以我的观察,他们并不是真正恨中国,而是一种病态的心理,是一种复杂的心态。由于长期以来,韩国夹杂在大国之间,历史上先是拜中国为宗主国,是中国的附属国;近代受日本欺负,造成他们偏执狭隘的心理。事实上,虽然历史上韩国是中国的附属国,但是中国一直是善待高丽民族的,韩国人也很清楚。他们真正嫉恨的是日本人。但是他们不能够接受本民族的历史,不愿意接受中华文化的对韩国文化的大影响。因此,千方百计切断高丽历史与中国历史的纽带,抓到一点芝麻,就借题发挥,高丽历史如何如何,甚至狂妄到想篡改历史,说是高丽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这就非常让人感觉可笑了。

熟悉古代历史的都知道,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的发源地,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认的,中华文明对亚洲和东南亚的影响,也是举世公认的。

韩国人完全可以正确面对历史,从现在开始扎扎实实建立自己的本民族文化。但是,他们不是这样,极力否认中华文化对韩国的影响,其实中国go-vern-ment和人民从来没有把自己的文化强加给他们。他们这样,是自己的掩耳盗铃,此地无银三百两。

有一次,我对韩国同事说,你们何必呢,中国又没有强加说韩国文化发源于中华汉族,你们极力否认,这不是不打自招吗?

韩国对美国军队驻扎在自己的国土;对韩国的青年作为美国的炮灰派去伊拉克;对历史上曾经受日本的欺负凌辱;对朝鲜半岛的分裂;对曾经是中国的附属国,基本没有自己的本民族文化,感到深深的自卑和屈辱。

我在韩国期间,电视报道,一个韩国人在伊拉克被当地民族激进分子作为人质,经过几天,最后被杀害,电视全程报道跟踪了这样一个事件。恰好后来中国福建的民工也被伊拉克当地民族激进分子作为人质,经过中国go-vern-ment的斡旋和全力营救,福建民工被安全释放,这件事情,更在韩国人内心激起涟漪,感到自己民族的悲哀和国家的弱小。

所以,综观韩国的历史,我们就不难理解韩国人偏执的爱国情怀,这其中有非常深刻自卑和狭隘心理。我们要爱国,但是,绝对不是学习韩国这样的态度。

本来,韩国人如果能够庄敬自强,正视本民族的优劣,奋发图强,完全可以取得世人的尊重。但是,他们选择了另外的思维,阿Q精神,粉饰自己的历史,粉饰自己的文化,粉饰自己的现实生活,在对外输出的文化节目上粉饰和包装,俊男美女。

本来这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当一个国家民族,津津乐道,满足于这样的表象;以为依靠几个明星就是横扫中国和亚洲,就是一种畸形现象了。

所以,现在的韩国人,以嘲笑和蔑视中国,来平衡自己的畸形变态心理,以贬低中国证明自己的优越,而这种现象是发生在韩国的主流媒体上,发生在韩国知识精英阶层上,不是发生在一般的平民百姓身上,所以就不得不让我深思。

中国有古语:知耻而后勇,有容乃大。所以有历史上强盛的中国,中华文化容纳、同化了历史上的很多民族,使中国成为一个多元的各民族并存的国家。你们不要妄自菲薄,走出去看看,你们会发现,今天的中国go-vern-ment,今天的中国人民,在走一条走向富强的、有尊严的康庄大道。虽然这条道路不平坦,虽然我们有很多的不足,虽然我们现在的环境还不够清洁,政治不够民主,百姓不够富裕。

但是你们可以看看20年前的韩国、台湾和新加坡,他们那时候有什么清洁、民主。国家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的自尊自爱,和奋发图强。

今天的中国,正视自己的不足,正在卧薪尝胆,我们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自豪。

韩国商品在中国被塑造成高品质的代名词。事实上,就象GE公司韦尔奇所说,韩国从来就没有生产出象ipod这样的创新产品。韩国的电器仅仅是做点表面的工夫,而没有自主的创新,却以强大的广告来占领市场。

中国的家用电器质量已经非常好,但是,和中国电器一样的韩国电器,就因为是韩国的,以高价掠夺我们善良百姓的钱包。中国媒体似乎有自虐症,常常喜欢神话韩国,抑中褒韩,常常说什么韩国如何如何好,然后再贬低中国,无知地打击国人的自尊和自信。

国内的媒体还宣扬过说韩国人如何如何重视"端午",似乎应该把端午拱手相让了。

但很抱歉,我在韩国还真感觉不出来。首先我身边的年轻人根本就没多少人知道端午这个东西,那一天也根本不像国内媒体所说"全国庆祝",连休假都没有,一切如常。当然有的地方有庆祝活动,但那是拿来作秀的,go-vern-ment出钱搞的公关活动,为什么要这么劳民伤财?把端午这个东西从中国人手上夺过来成了"大韩民国"的文化遗产,光荣呀,"民族自信感"大增呀,更重要的是,以后可以以此为证据"考证"出韩民族文化对中华的影响。

我在韩国被多次问到:"中国有没有中秋节,中国有没有春节"之类的,不要笑,这其中很多是名牌大学博士,以至于我后来实在厌烦了答他们:"农历是中国人发明的,所有农历节日中国都有。"

还有个韩国名校博士一次和我讨论,信誓旦旦的说甲骨文应该是从朝鲜半岛传到中原的,并引用了一些韩国学者的"论据",遇到这样的事我都懒得争辩了,真希望他在国际学术会上做这个报告,也给西方人看看韩国学者的"风采"。

后来我看了篇韩国学者的文章,乖乖,连大禹治水用的"神书"都是朝鲜半岛传过来的,对韩国学者的学术能力我简直找不到语言形容了,惊如天人。

要知道韩国直到15世纪才有自己的文字,韩国建国后为了"去汉化"才禁止使用汉字的,它们的学者"参考"的史书几乎都是用汉字写成的中国史书,它们以前还根本没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呢。

真实的韩国:资源匮乏、饮食单调、美女并不如云

(二):

人家都喜欢转,我就喜欢自己写,能不能安分不重要,写着玩嘛。

这种自卑心理来自于文化和经济的巨大差异。首先我要订正你一下的是,就经济总量来说,韩国压根就不用和中国来比,因为不是一个档次的,但是从人均收入和韩国还有是有差距的,虽然我们沿海地区已经不比他们差了,甚至从购买力物价等方面来说,很多地方已经超过韩国,但是我们国家贫穷和落后的地方还有很多,所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好了,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是什么导致韩国人会产生如此的自卑和自大共存的矛盾心理。韩国,也就是朝鲜,古时的高狗(句)丽,近代的高丽,一直都是受中国强大的汉文化所影响的民族,此民族那时候积弱,或者说在中国庞大的阴影下生存了千年,因为自身的弱小,所以他们并没产生任何不妥的想法,他们认为,有中国先进的制度,文化,和科技拿来学习,没什么不好,可以让自己更富强嘛。慢慢的,到了近代,中国国力衰弱,而南朝鲜却经济腾飞,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这时候的韩国人发现,自己经济强大了,却在文化上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全是些那个衰弱的中国的东西,没有自己的文字(现在所谓的朝鲜字是近代才被发明使用的,才100多年的历史),没有自己的传统节日,甚至连看病治病用的都是过的那一套,这不是见非常之可悲的事情么?你说他们的心底里还能不恼火不自卑么?自己明明比中国要发达,可为什么瞧来瞧去还都是些中国的东西呢?因此韩国人开始从自己的经济上开始获得满足感。自己的经济比中国好啊,我们就是比中国强大,因此为了抵消那种自卑的感觉,这种自大的感觉就越来越膨胀,越来越肆无忌惮,以至于到了一种自欺欺人的程度,长时间的自大就会让南朝鲜人不愿意去看到一些世界的变化,他们还沉浸在自己YY当中,这样当然会使他们很无知,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时候,一些南朝鲜人会提一些很幼稚和无知的问题的原因了。为什么自大?说白了就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罢了,为了使别人不会看不起他们,南朝鲜人就越是努力得让自己信心满满,越是自我感觉良好。但他们心里也清楚,归根结底,他们除了有几个钱之外什么都没有。那怎么办呢?还能怎么办?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文化也是说来就能来的,所以部分南朝鲜人(注意,是部分,这点我们还是要客观对待的)就动起了歪脑筋,不能创造那我们还不能拿么?所以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用了一些根本就无法成立,甚至是不存在的理论依据,来论证啥啥的都是韩国人创造的,啥啥的都是源自韩国的,用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用来尽可能的抵消自己的自卑心理。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也是自欺欺人罢了。让他们闹腾吧,大国的国民就要有大国国民的风范,象搂主这样激动其实压根没必要,想想,你有必要为了那些跳梁小丑而义愤填膺么?哟必要为了几场闹剧而让自己生气么?没必要!他们再怎么闹腾还不是个小国?再怎么闹腾还不是没自己的东西?其实他们什么都改变不了,有的只是自取其辱,让全世界耻笑罢了。至于说端午节让他们注册了,据说是因为他们说他们的端午节和中国的不一样,呵呵。其实你越是把他们放在眼里,他们就越来劲,自卑心理作怪啊。。。。。。。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做好自己的事,让自己的国家一天天强大起来才是最重要的,你老是和那些效果去计较个什么劲,以后在世界上真的会和我们有利益冲突的是美国,俄罗斯(虽然现在看起来我们和老毛子关系不错,但在国家利益面前,没有永远的朋友,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这种大国,而不是那个啥半岛上的芝麻绿豆大的小岛国。无视之好了,让他们瞎折腾去。

中国古代,现代名人故事 重赏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囊萤映雪“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车胤(yin)传》,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也当了高官。

刘绮燃荻读书。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苏廷吹火读书。“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

常林带经耕锄。汉末常林,“性好学,带经耕锄。其妻常自馈饷之,林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

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管宁割席分坐。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车胤囊萤夜读。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玄奘苦学佛法。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岳飞学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厉归真学画虎。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徐霞客志在天下。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李晟练成神箭手。李晟的父亲是一员威武的大将,李晟希望长大成为父亲一样的人。可是,父亲却总是说他年纪小,不能习武。李晟不甘心,偷偷学习射箭,终于练成了百发百中的神箭手,让父亲刮目相看。

陆游书巢勤学。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刘勰佛殿借读。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阎若璩口吃成大器。著名的考据学家阎若璩小时候是个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负,在母亲和老师的鼓励下,阎若璩凭着勤能补拙的精神,刻苦读书,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赶上了正常的同学,此后,阎若璩仍旧凭着这股好学肯吃苦的精神,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顾炎武读破万卷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虽然他体弱多病,但是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苦读,以过人的毅力手抄《资治通鉴》,终于成为一代大学者。

欧阳修借阅典籍。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

蒲松龄草亭路问。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贾逵隔篱偷学。贾逵,字景伯,出生于公元30年,东汉人,是有名的经学家、天文学家。他是西汉名家贾谊的九世孙。父亲贾徽也是一个大学问家。贾逵深受家庭的影响,从小聪慧过人。为了能够读书,贾逵小时候隔着竹篱笆,偷听老师讲课的故事。

孟柯改过勤学。孟子是战国时代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但是,孟子并非是一个天生就有学问的人,他幼年的时候非常贪玩,不喜欢读书。后来,孟母为了教育他,三次搬家,还剪断布匹开导他。终于,孟子明白了要想成才,必须努力勤奋的道理。

宋濂冒雪访师。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陶弘景菜园求学。古代的时候,对自然界产生很多误区,人们相信螺赢是将螟蛉变成自己的儿子这个荒唐的传说,还把领来的儿子叫做“螟蛉子”。陶弘景对此表示怀疑。他在村边的菜园子里找到一窝蜾蠃,蹲在菜地里聚精会神地整天观察。陶弘景发觉它们有雄也有雌,经过许多天细致的观察,陶弘景终于揭穿了蜾蠃衔螟蛉的秘密:原来蜾蠃也有自己的后代,螟蛉是被衔到窝里给幼虫当食物的,根本不存在“螟蛉义子”这回事!从此,陶弘景更感到,凡事最好亲自观察,绝不能人云亦云。

历史,赶快,明天就考试了!!!

关于汉元帝,东汉崔实有一段评价:

“近孝宣皇帝明于君人之道,审于为政之理,故严刑峻法,破奸轨之胆,海内清肃,天下密如。荐勋祖庙,享号中宗。筭计见效,优于孝文。及元帝即位,多行宽政,卒以堕损,威权始夺,遂为汉室基祸之主。政道得失,于斯可监。”

称元帝是西汉的“基祸之主”,这个评价是很严厉的。无独有偶,班固《汉书·元帝纪赞》称:

“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分刌节度,穷极幼眇。少而好儒,及即位,征用儒生,委之以政,贡、薛、韦、匡迭为宰相。而上牵制文义,优游不断,孝宣之业衰焉。然宽弘尽下,出于恭俭,号令温雅,有古之风烈。”

较崔实而言,《汉书》的评议远为宽舒缓和,但说“孝宣之业衰焉”,其结论与崔实是相近的。而且,两家都以元帝与宣帝相对比,这不能不让我们想起宣帝那段名言,其中颇有些预言的意思,《汉书·元帝纪》曰:

“壮大,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由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曰:“淮阳王明察好法,宜为吾子。”

西汉雄才大略之主,似乎都有一个与自己性情相悖、志趣不谐的继承人,如高祖之有惠帝,武帝之有戾太子,以及宣帝之有元帝。三位父亲都曾因为太子“不类我”而有过(或被怀疑有过)废旧立新的念头,但或者碍于情势(如高祖),或者碍于情意(如宣帝),并未付诸实施,只有武帝朝,父子之间的矛盾才在一番阴差阳错中演变成为震动朝野的巫蛊之变。实际上,虽然史家声称宣帝以“然用太子起于细微,上少依许氏,及即位,而许后以杀死,故弗忍也”的缘故而不废太子,但其中是否有诫慎于戾太子案的前车之鉴的因素在,也未可知。对于帝国而言,皇位继嗣的人选问题干涉甚大,“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正而天下定矣”,太子的道德、智慧、性情、都将会对朝政甚至是一国的兴败治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仅仅是一时间的废立之举所能引发的朝野上下各派政治力量的明争暗斗,其能量就足能摧毁任何一个稳固的政局。因此,对于那些谋画深远的帝王而言,这绝不会只是一个仅凭性格相契与否的简单理由就能定夺的抉择,帝王们固然不是顺天知化的先知,但他们对于帝国政治的性质和趋向总会有自己的判断,而他们的选择往往正基于这种判断。即使是汉武帝,其对于太子的废置也有深远的考虑,《资知通鉴·汉纪》称:

“初,上年二十九,乃生戾太子,甚爱之。及长,性仁恕温谨,上嫌其才能少不类己,而所幸王夫人生子闳,李夫人生子旦胥,李夫人生子髆。皇后太子宠浸衰,常有不自安之意。上觉之,谓大将军青曰:‘汉家制度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闻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岂有之邪?可以意晓之。’大将军顿首谢,皇后闻之,脱簪请罪。”

汉武帝这番话,固然有安抚卫氏的用意,但无疑也包含了他对政治局势的深刻思考和判断。武帝一代外攘四夷,内兴礼乐,虽然武功鼎盛,制度焕然,但也造成了天下虚耗,民力罢露的恶果。武帝意识到了这种局面的危险性,同时也想到了因应之法,即要以文治代替武功,只不过他把这个改弦易辙的任务寄托在更有“守文之主”的素质的太子身上,而且我们知道,太子之所以会有这种素质,也有武帝主动加以培养的原因在(见《汉书·武五子传》)。即使后来巫蛊事发,戾太子陨命,卫氏夷灭,武帝仍旧没有更改他的想法,而且在晚年主动地开始改变既往政策,罢术士、封丞相富民侯、下轮台诏,亲自开辟守文更化之政。可以说,武帝对时政的判断和筹划是清醒且明智的,他之所以会选择戾太子刘据,并维系其继嗣的地位,并不是止出自一己好恶的偏见。至于后来居然会有父子反目为仇的事变发生,则只能归咎于不可究诘的命运了(班固:“巫蛊之祸,岂不哀哉!此不惟一江充之辜,亦有天时,非人力所致焉”。另,以上参考田余庆先生《论轮台诏》)。

武帝如此,宣帝亦然,他对太子的怀疑同样包含了某种深层的疑虑。从《元帝纪》的记载看,似乎是太子对于儒家德政的过分热情遭致了宣帝对他的训斥和担忧。但是,假如元帝只是好儒学,亲近儒生,也许并不会招致宣帝如此严重的批评,毕竟宣帝并不排斥儒学,史书记载他曾师受诗、论语、孝经,西汉最重要的学术事件石渠阁会议亦是在他的主持下召开,且太子身边最重要的儒学之臣,也是在元帝朝前期关系至重的大臣萧望之,同样是由宣帝任命为太子太傅的(萧望之在宣帝朝似乎并不被赏识,其任太子太傅也是其不得为相、退而求其次的结果,但从他受遗诏辅政这点看,宣帝还是很器重他的)。尽管宣帝更偏重以刑名法术治国,但他对儒学也说不上有什么厌恶,在这方面他毕竟不是窦太后,而时代风气也早已大异于武帝建元年间,儒家德政的治国思想已经深刻地渗透进帝国的政策当中,自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这一趋势便已不可逆转,因此“德教”决不会是一种让宣帝痛心疾首的罪名。然而,“纯任德教”就不同,特别是在更改“汉家制度”的前提下任用德教,就是一种危险的举措。所谓“汉家制度”,宣帝的解释是“霸王道杂之”,这是一个难以用某种学派统摄的、充满了实践智慧和权术色彩的政治箴言,它迁流不滞、刚柔并济,能够超越任何一种纸上谈兵的政治教条,当然也隐隐透漏着了帝王权谋冷峻阴骛的色彩。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以这种原则治国的君主,他的面孔既像韩非所鼓吹的那种独裁帝王一般高深莫测,同时又有身兼儒家先王们知天遂命的优秀品格,但决不会因独裁而陷入孤立或迷狂,或因仁德而放松对律法和权力的执守。灵活明智是他的美德,《尚书·洪范》所表彰的正直、刚克、柔克的“三德”,他会审视度势,随时随地以明理通达的态度来发扬之——相信这是宣帝在对前代政治得失的严肃思考和对自身经历的真切体证的基础上所总结出的经验之谈,想必也是他希望能传诸后代君主的政治方略。但他却在自己的继承人身上看到了这一方略被背叛、被推翻的倾向,而这一倾向在宣帝看来,会给汉家政权带来危险。

不过,即便如此,我们仍不能如宣帝一般地相信元帝对儒学、周政的偏好将是汉政的灾祸,除非我们承认儒学在本质上就隔绝于政治,或者,至少它只是一种对现实政治空幻荒陋却又妄自尊大的想象和虚构。但这种结论即使是宣帝自己怕是也难以道出,于我们而言更是不可想象(在今天谁敢说这样的话呢?)。尽管我们不难从《盐铁论》等汉代文献当中了解到很多帝国的管理者们确实是以这样不屑的眼光来看待儒家,却不能想象一个帝王会以如此轻蔑的态度来评价当代的主流学术。宣帝对周政、德治并不明确的指责很快转变成对俗儒的品格和德操的抨击,“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不管宣帝对儒学的看法如何,他对于可能会发生的、由儒生主导的对既行方略的更改确实充满了忌惮,“不知所守”与对“汉家自有制度”的改变正是宣帝同一政治忌讳的两面。然而问题仍旧没有穷尽,儒生即便更改汉家制度,有如何会使人“不知所守”呢?元帝推崇的儒学、周政何以一定会是汉家的祸患而不是福祉呢——在这个问题上,关于政治理论的平章和辩难当然能够给我们最根本的答案,但缺陷则是过于虚眇,特别是对于“汉祸之基”这样切实而严厉的问题;而象宣帝所估计的那样把责任推给“俗儒”——也就是不合格的儒家——也总不能让人心惬,是的,我们不难在元帝朝找到很多“俗儒”,甚至包括那位受诏辅政的萧望之,但如果说元帝朝的问题在于任用儒生,则显然是一个通不过史实检验的答案。有一件事情最为基本:宣帝这番话是针对元帝而发的,元帝本身的素质、他的好恶才是这番话能够成立的基础,他原本就站在这个问题的核心,也许也正是我们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

不必说,我们很难在史籍当中找到关于元帝的直率批评,尽管汉代史家距离良史标准的距离要比他们的后世同行近得多,尽管汉代文人往往能够保持其独立的人格而对帝王们的功过得失进行严厉的评判,但直接去评议一位皇帝的品性德操,特别是作出批评性的评价,却仍然是比较少见的事情。崔实《政论》所讲的“多行宽政,卒以堕损,威权始夺”,虽然是对元帝一朝政治状况的恰当描绘,却并无助于我们了解元帝的为人。倒是《汉书》中的说法能够为我们提供些许消息,“上牵制文义,优游不断”,颜师古释之为“为文义所牵制,故不断绝”;“宽弘尽下,出于恭俭,号令温雅,有古之风烈”,则是对其品德的美好称颂。显然这又是史臣以良苦用心所做出一种的尽量中正妥贴的评价。但众所周知,美德未必就能带来善政,特别是在“牵制文义,优游不断”的笼盖之下,宽宏恭俭温雅这样的美辞也只能给我们勾画出一个气质纤细、性格软弱、格局狭窄,优柔寡断,显不出丝毫阔大明朗气象的形像——如此我们可以更深一层的来理解宣帝的忧虑:德政并非不好,俗儒也并不可怕,然而以元帝的天资和性格来践行周政、统驭儒学之臣却很危险。“俗儒”们不达时宜、好以古论今,那也只是自家发昏,一位意志坚定、理智清明的君主完全能够在一大堆俗儒的喋喋不休的说词中保持清醒的判断。有一种古老的政治智慧在汉代仍旧流传:君主主政应当如登车揽辔,“乘众势以为车,御众智以为马”,如此则群臣辐凑并进,政事可不劳而治。对于宣帝而言,他当然能够六辔在手、引騑驱服,但对于元帝,做到这一点或许就要困难得多。他有可能在俗儒们嘈杂的蛊惑声中迷失掉帝国大辂的前进方向,更糟糕的是,原本应该由帝王掌握的权与势将在他出自本性的犹豫和反复当中被臣下所窃取,以至于他会陷入韩非所形容过的“三劫”当中:臣下枉道牟利,谓之明劫;鬻宠使权,谓之事劫;私擅刑罚,谓之刑劫。韩非是古代论说君臣关系的大师,始终在为君主丧失对臣属的控制能力而忧心忡忡,“三劫”与“二患”、“五壅”等等一样,都是他所设想的君主失权的糟糕情况。然而即使以韩非这些颇为神经质的标准来衡量,元帝朝的状况也够恶劣的了。

假如要编撰元帝一朝的记事,似乎可以以一人一事为核心:一人即石显,一事即罢庙毁园。前者是元帝朝权倾朝野的宠臣,其声威浸淫一代,也随着元帝之崩殂即时陨灭;后者只是一项祭祀制度上的改革,却因其反复和轻易,堪称元帝政治的典范。在后人看来,宦官肯定是所有君主政治的噩梦,但是在元帝的时代,宦官对朝政所能造成的破坏尚不为人所知,前代历史所能提供的教训也并不算太多,直到元帝之后,汉代的士人们才开始真切地体验到这一政治痈疽对于帝国肌体的可怕的侵蚀力。石显还只是让当朝大臣们焦头烂额,而且,对于自己并不稳固的地位,他也并非没有恐惧之意。而在两百年后,中常侍不仅可以肆无忌惮地去败坏汉家政权,而且还令人啼笑皆非地继续败坏了自居正统、不知变更,循行汉家故事的蜀汉。关于汉代宦官政治的渊源,萧望之既然身被其害,自然不会对其陌生,所说也应该可信。《汉书·萧望之传》称:“望之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自武帝游宴后庭,故用宦者,非国旧制,又违古不近刑人之义,白欲更置士人,由是大与高、恭、显忤。”(汉书于此事并未系年,《资治通鉴》定在初元二年)早在宣帝朝,儒生中间便已弥漫着一种要求否定武帝功业的议论,最甚者如夏侯胜,就曾因为非毁先帝而下狱,这中间的是非曲直我们暂时置而不论,问题是武帝朝作为中书的宦官们,似乎并没有什么劣迹流传。的确如萧望之所说,西汉朝廷有中外之分,而武帝一代正是中朝官的势力大张的时期,中书令亦武帝所置,即《汉官仪》所说的“汉旧置中书官,领尚书事”。中书秩千石,比上大夫,品级不高不低,声名亦不甚彰,我们只知道司马迁肯定是武帝朝诸中书中的一位,而且很有可能是第一位,而对于这位品格崇高的历史学家,恐怕只有各种赞美之辞加诸其身才合适,更别说批评他作乱朝政了。如司马迁自伤所言,宦者毕竟是一种下贱、耻辱的身份,但君主们却出于一种我们现在很难理解的心态放心地来任用他们,甚至依仗他们,丝毫不顾及他们在受刑之前曾犯下的罪过。无怪乎昭帝朝的一位儒者要忍不住抱怨“古者君子不近刑人,刑人非人也,身放殛而辱后世,故无贤不肖,莫不耻也。今无行之人,贪利以陷其身,蒙戮辱而捐礼义,恒于苟生。何者?一日下蚕室,创未瘳,宿卫人主,出入宫殿,由得受奉禄,食大官享赐,身以尊荣,妻子获其饶。”(《盐铁论·周秦》)这些人的身份遭人蔑视,他们的德行更让人怀疑,他们的所作所为似乎都与权谋和诡计有关。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宦官都被视作是阴险狡诈,居心不良的一群,而这种不良的德行更因为他们距离皇权中心如此之近而变得极端危险。这个中心,从儒家的立场来看,是必须由他们包围和占领的,他们当然对自己的品德和能力要放心得多。

然而从皇权的角度看,被儒者包围与被宦官包围,也许并不是两件差别很大的事情,但肯定都是不可容忍的事情。萧望之的进言明智地把任用宦官的责任推到了汉武帝身上,却根本就没为这项“恶政”之可恶找到一条佐证,除了空洞的旧制和古义之外。而且,他还忘记说明这一“恶政”在宣帝朝不仅仍被遵循不移,而且还有被强化的趋势,而这一趋势与宣帝意欲重新聚集在武帝身后被权臣所分散和掌控的政治权力的举措相一致。宣帝出身民间,即位之初,权在霍氏。即使以霍光之贤,其存在亦让皇帝有如芒在背之感,或者出于谨慎,或者出于对这位老臣的尊敬,宣帝的厌倦和怨恨始终隐忍未发。然而霍光终于去世,宣帝立即着手剥夺作为霍光政治遗产的、依旧由霍氏子弟所掌握的中朝权力。正如大部分泰平日久的高门子弟一般,霍光的后代们全然失却了长辈们的良好德行和政治能力,却无不沾染了奢侈腐化的恶习,这样一个家族不仅不能为皇权所容,还是清议的众矢之的,更何况在许久之前,霍家妇人的毒计就已经使他们和皇帝结下了绝不能和解的仇恨。集权的方式有三,其一任用亲近,外戚许氏史氏在宣帝微贱之时即为其所依倚,当然是宣帝之腹心,丙吉对宣帝有保存之功,亲密自不待言,魏相与丙吉相推重,其志固可知。其二是驱使儒臣,这些好议论的儒生为宣帝取缔霍氏提供了充足的舆论支持。其三即改革封奏,这一项举措的用意当然是要架空仍由霍家掌控的尚书权力。在魏相、许广汉“防壅蔽”的建议下,尚书籍以掌握枢机的副封制度被废除,群臣得以绕过尚书的督察而直接进言或上书皇帝,亲近如魏相则被加官给事中而可以自由出入禁中。宣帝朝中书的权力正是在这一变革中得以扩充,他们取代了尚书而成为联络帝王和臣下的枢纽,这一点直接削弱了当时任尚书事的霍山的权能。被晾在旁边的霍山因此怨恨:“今丞相用事,县官信之,尽变易大将军时法令,以公田赋与贫民,发扬大将军过失。又诸儒生多窭人子,远客饥寒,喜妄说狂言,不避忌讳,大将军常仇之。今陛下好与诸儒生语,人人自使书对事,多言我家者。尝有上书言大将军时主弱臣强,专制擅权,今其子孙用事,昆弟益骄恣,恐危宗庙,灾异数见,尽为是也。其言绝痛,山屏不奏其书。后上书者益黠,尽奏封事,辄下中书令出取之,不关尚书,益不信人。”霍氏的哀鸣证明了宣帝举措的成效,霍家的权势很快崩坏,成为汉代诸多关于祸福相依、泰极而衰的警世故事中的一则。对于这样的故事,萧望之当然不会不了解,他一定清楚中书权力的扩充,无论在武帝朝还是在宣帝朝,都是君权集中的手段和表征,甚至是帝王权术的一部分。对于宣帝这样的君主,无论是任用亲近、儒者还是宦官,君权都是旁人不可分享的禁脔。而在萧望之看来,元帝或许并没有这样的能力,君主的权力正在被蚕食,现在是由儒家之臣来争夺这一权力的时候了。

争夺的结果众所周知:宦官们获胜,萧望之丧命,连带两位官员遭禁锢。尽管弘恭并没有来得及享用这一胜利,却有石显来发扬光大(关于弘恭,《汉书》有自相矛盾之处,根据《佞幸传》,似萧望之上罢中书宦官书之时,弘恭已死,而据《萧望之传》,弘恭当时尚在,今从《萧望之传》),他的胜绩令人震怖:“太中大夫张猛、魏郡太守京房、御史中丞陈咸、待诏贾捐之皆尝奏封事,或召见,言显短。显求索其罪,房、捐之弃市,猛自杀于公车,咸抵罪,髡为城旦。及郑令苏建得显私书奏之,后以它事论死。自是公卿以下畏显,重足一迹。”计穷智尽的儒生如贾捐之甚至不惜以邪攻邪,依旧不能撼动石显的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不站在同情儒生的立场上,我们也不得不骂元帝是糊涂蛋了——要知道,汉元帝并非东汉那些尚在太后怀抱之中的儿童,更不是唐代那些在宦官和藩镇的欺压之下惶惶不可终日的可怜虫。即便他的权力已经被侵蚀,它所继承的皇帝的声威和力量依然至高无上,假如他愿意,只需花费举手之劳就能让这一班宦官灰飞烟灭,就像我们所看到的,即使是成帝这样更加不堪的君主,只要有意愿,也能让飞扬跋扈的外戚们惊吓得魂飞天外一般。宦官们的权力完全来自君主,他们的命运当然也完全由君主掌握,这正是石显为何对元帝身后自己的命运如此忧心的原因,当然也是他在成帝朝的初年就遭罢黜而死的根本原因。但在元帝朝,皇帝的怒火和力量却一次也没有施加在石显的身上,这其中当然有石显狡诈多谋的原因,但其骗术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还是元帝太容易被蒙骗。人之易于受骗的原因很多,对于皇帝而言,对政事的无知可称是最糟糕的一种。萧望之之事,最初就是因为元帝对于文书措词的陌生而被宦官们利用,导致周堪、刘更生下狱,萧望之也不得不因此与这二人一同被贬为庶民。不久之后,他又在宦官们的蛊惑下低估了儒学之臣的自尊心,导致萧在入狱的威胁下自杀家中。汉代的大臣们往往会以自杀来逃避牢狱之厄和刀笔吏之辱,可怜这点由汉初儒生如贾谊辈苦口婆心地向君主讨来的尊严,竟被后代的佞臣们借以设计陷害儒臣。无知固然会导致错误,但是在犯错之后若能改弦易辙加以补救,仍不失为明智之举,不过,似乎这一点能力在元帝身上也不存在。萧望之的死讯传来,“天子闻之惊,拊手曰:‘曩固疑其不就牢狱,果然杀吾贤傅!’是时,太官方上昼食,上乃却食,为之涕泣,哀恸左右。于是召显等责问以议不详。皆免冠谢,良久然后已。”然而他的悔恨和哀痛并没有促使他去惩治那些巧言惑主的宦官,后者仅凭着免冠称谢就抵偿了他们谋杀皇帝师傅和国之重臣的大罪,因此他的这点真情留露也只能为他的软弱和无能渲染上更加耻辱的色彩。多年以后,当元帝被曾出不穷的灾异搞得焦头烂额,而能够替这些异象承担责任的臣僚也被嫁祸得差不多了的时候,京房乘机向皇帝阐发了自己的灾异理论,将咎责指向君主最亲近之人。元帝清楚他的用意,却依旧束手无策。如果说元帝丝毫没有察觉到石显们的罪恶,或者说他从未有励精图治之心,那是不公平的,但他确实没有惩处罪恶、重新振作的气魄和能力。今天我们只能猜测,石显与外戚许、史家族的亲密关系也许会是元帝作出任何改变的一大羁绊,但能够羁縻元帝的唯一决定性的力量,其实仍是元帝本人。这种情况下很难不让人想起宣帝,东汉仲长统说道:

“宦鉴者,传言给使之臣也。拼埽是为,超走是供,传近房卧之间,交错妇人之闲,又亦实刑者之所宜也。天文,宦者四星,在帝坐傍,而《周礼》有其官职。至于武皇游宴后庭,置中书之世,则以弘恭为中书令,石显为仆射。中宗严明,二鉴不敢容错其奸心也。后暨君元,常抱病而留好于音乐,悉以枢机委之石显,则昏迷雾乱之政起,而仇忠害正之祸成矣。呜呼,父子之间,相监至近,而明暗之分若此,岂不良足悲邪?”

元帝的弊政当然不是以一句“抱病而留好于音乐”便能推托掉的,但宣帝与元帝之间的如许差别,确实让人感慨系之。宣帝生长于民间,即位之前,便已亲身见证了政治利弊和民生疾苦,这段经历肯定有助于他养成一种踏实而强健的政治品德。而元帝却是那种养在深宫之中,长在妇人之手的君主,包围他的是靠谄媚来赚取利益的侍臣、永远只能使人心性败坏的伎乐,当然,还有专门为了他的圣德之养成而精心挑选来的作为教师的儒家学者。假如说侍臣、伎乐以及与世隔绝的生活将导致一位君主继承人对帝国的政事充满陌生感的话,儒臣们对这一缺陷似乎并无什么补救的能力,反而会给这种给这种陌生添上一重空疏而狂热的空想。正是这种空想促使元帝在作太子的时候就对父亲的政策说三道四。西汉第一流的儒家学者一向对时代之迁变有着清醒的认识而不会不适时宜地陷入对一种政治理念的僵化执拗的理解当中,如董仲舒,他对上古之治的赞美绝对不会转变成为要求立即施行井田制的政治冒险,他对汉家刑罚之重的忧虑也绝不会演变成对法治的摒弃。相反他会根据先王治国的精神和汉家政治的现状,主张以温和的限民名田的方法来救治时弊,并在天道阴阳的哲学框架下令人信服地布置德治与法治的主从关系。在儒学变成一种对上古乌托邦的拙劣模仿和对天道心性的放谈空论之前,这种中庸、切实的精神一直是儒学的宝贵品德。但人类渴望行动的天性是一向能够压倒任何品德的,一旦儒生们的治世理想有了付诸实践的可能性,稳健的修养也压服不住急切的热情。如今他们终于有这样的机会,而且这个机会还是一位对儒家颇有好感的君主提供的。西哲有言,文人的一大特点就是善于把自身所在的时代描绘成最糟糕的,除去那些谄媚或者软弱之辈,儒生们堪称是这句箴言的最佳表率。早在昭帝之时,西汉的儒生们就对自武帝以来的汉家政治充满怨气,整部《盐铁论》当中便充斥着他们义正词严的抱怨之声,武帝一朝的文治武功全部在贤良文学的大言炎炎当中飘摇欲坠。在武帝也自知政局艰难的情况下,他们的抱怨当然是合乎情理的,而让一班头脑里只有上古三代的书生们去充满历史感地公正评价武帝的功过得失也确实强人所难,问题是假如没有一位权臣出于政治斗争的考虑而放开言路,儒生们便绝不会有这一次在庙堂之上慷慨陈词的机会,因此他们真诚而痛切的建议很快就像即将燃烬的烛火一样被一掐而灭了。这次在昭帝始元六年进行的大辩论,除了有助于霍光在权力之争中压倒桑弘羊之外,只获得了罢除酒榷这项最无关紧要的改革。可以想象,儒生们的怨气绝不会因为这点让步就被消解,止会在长久的郁积中变得更加迫切。果然,初元五年元帝在贡禹等儒生的支持下,罢废盐、铁官,与之一同被废除的还有角抵戏、齐三服官、北假田官、常平仓等——如上文所说,儒生们对盐铁专卖政策的反感是情有可原的。关于盐、铁、酒榷的政策,汉人已有公论:“孝武皇帝情存远略,志辟四方,南伐百越,北讨强胡,西征大宛,东并朝鲜。因文、景之蓄,藉天下之饶,兵出数十年间,帑藏空竭,官民俱匮。乃兴盐铁酤榷之利,设告缗重税之令,民不堪命,起为盗贼,关东纷然,道路不通,绣衣直指之使,奋铁钺而并出,然后仅得宁息。既而觉悟,乃息兵罢役,封丞相为富民侯”,它虽然为武帝外事四夷提供了财力支持,但同时也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国内问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儒生之所以会反对这一政策,其原因却不止如此:他们的反对是总体性的,几乎涉及武帝朝政治的所有方面,而最集中的则是武帝的武功。

尽管后世的研究者们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功绩记到了汉武帝的名下,但汉代儒生对这点恩惠似乎并不领情。的确,武帝对儒家的好感即使不是虚伪的,也只是肤浅的和善变的,在这位君主的治下,儒家的境遇固然好了一些,但恐怕只比那些被俳优蓄之的弄臣们好一点,止是帝国用以润色宏业的一缕装饰而已。夏侯胜的观点值得重温一下:“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在域外斥地数万里的战功怎么能够掩盖在国内赤地数千里的酷政呢?关于匈奴之患,《汉书·匈奴传赞》记载了董仲舒主张的应制之策:“义动君子,利动贪人,如匈奴者,非可以仁义说也,独可说以厚利,结之於天耳。故与之厚利,以没其意;与盟於天,以坚其约;质其爱子,以累其心。匈奴虽欲展转,奈失重利何,奈欺上天何,奈杀爱子何。夫赋敛行赂,不足以当三军之费,城郭之固,无以异於贞士之约,而使边城守境之民,父兄缓带,稚子咽哺,胡马不窥於长城,而羽檄不行於中国,不亦便於天下乎!”这一策略,班固就已批评其“未合于当时而有阙于后世”,不过我们至少可以看出,董仲舒对于对外用兵并不热衷,主张采用较为和平的手段来达到抑制匈奴的目的,而这也正是很多儒生的想法。儒生们不会对匈奴之患视而不见,但大规模对外用兵所将造成的弊病也肯定会让他们心存恐惧,在这种情况下,西汉早期为帝国赢取多年和平的和亲政策也许是很多儒者所心仪的。在元狩年间的一次是战是和的争论当中,博士狄山便提倡和亲以反对张汤的主战观念,因此被对手斥为“愚儒无知”。武帝的“国是”既定,狄山的看法自然遭到贬斥,而狄山本人的遭遇也恰足以代表儒家在这一问题上手足无措的境况:他被武帝派去边疆戍守亭障,“至月余,匈奴斩山头而去。”京城里面坐而论道的太平犬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