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鱼塘养鱼身上有包子虫用什么药

admin

鱼塘养鱼身上有包子虫用什么药

鱼寄生虫种类很多,不同虫害需要不同治疗方案。

一、车轮虫病

【病原】车轮虫和小车轮虫。

【症状】病鱼黑瘦、不摄食、体表有一层白翳附着。镜检可见车轮虫。鱼苗至夏花鱼种感染时病鱼的头部和嘴周围呈微白色,粘液分泌较多,成群沿池狂游,俗称“跑马病”。

鱼塘养鱼身上有包子虫用什么药-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流行情况】该病流行季节是每年的4~11月。

【防治方法】预防:(1)生石灰彻底清塘;鱼苗、鱼种放养前,2%食盐浸浴20-30分钟;

(2)三环绝杀拌饲投喂,连用3天,每半月一次。

治疗:(1)全池泼洒车轮斜管杀100g/亩·米或车轮一次净150ml/亩·米或混杀鱼安30ml/亩·米或鱼虫杀星20ml/亩·米。

(2)同时内服三环绝杀+高能免疫VC+可立康拌饵投喂,连用5-7天。

二、斜管虫

【病原】斜管虫。

【症状】病鱼的鳃及皮肤大量寄生该虫是可引起粘液增多,呼吸困难,游动缓慢,严重的可导致鱼类死亡。

【流行情况】该病春、秋两季为流行季节。

【治疗方法】预防:(1)彻底清塘,定期泼洒二硫氰基甲烷25ml/亩·米或霉菌净25ml/亩·米;

(2)内服参舒康+高能免疫VC拌饵投喂,连喂2-3天,每半个月一次。

治疗:(1)全池车轮斜管杀100ml/亩·米或车轮一次净150ml/亩·米;

(2)内服参舒康+高能免疫VC拌饵投喂,连喂5-7天。

三、指环虫病

【病原】指环虫。

【症状】病鱼鳃丝布满白色群体,镜检可见虫体。严重感染时,鳃丝暗灰色且粘液增多,鳃盖张开,呼吸困难。

【流行情况】该病夏、秋两季为流行季,越冬鱼种池在初春温度适宜时也容易发生。

【防治方法】预防:(1)生石灰带水清塘;

(2)发病季节,三环绝杀拌饲投喂,连用3天,每半月一次。

治疗:(1)全池泼洒菌虫卵三绝杀20ml/亩·米或混杀鱼安30ml/亩·米或鱼虫杀星20ml/亩·米;

(2)内服三环绝杀拌饵投喂,连用5-7天。

四、锚头鳋病

【病原】甲壳虫动物中的多态锚头鳋。

【症状】病鱼的体表、口腔等处肉眼可见一根根似针状的虫体,中心体寄生部位周围红肿发炎;鱼体消瘦、游动迟缓,终至死亡。当锚头鳋逐渐老化时,虫体布满藻类和固着类原生物,大量锚头鳋寄生时,鱼体犹如披着蓑衣,故又有“蓑衣虫病”之称。

【流行情况】该病在水温12~33℃时易发生,成虫产卵繁殖最适水温20~25℃。

【防治方法】预防:(1)彻底清池,杀死水中锚头鳋幼虫;

(2)全池泼洒混杀鱼安20ml/亩·米,每15-20天一次。

治疗:(1)全池泼洒蛛虫煞星20ml/亩·米或鱼虫杀星20ml/亩·米或菌虫卵三绝杀20ml/亩·米;

(2)内服三环绝杀拌饵投喂连用5-7天。

五、中华鳋病

【病原】中华鳋。

【症状】病鱼肉眼可见鳃丝末端内侧上乳白色的虫体;鱼体消瘦、尾鳍上叶常露出水面,故名为“翘尾巴病”。

【流行情况】该病流行季节为每年4~11月,尤以5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甚。

【防治方法】预防:(1)彻底清池,杀死水中锚头鳋幼虫;

(2)全池泼洒混杀鱼安20ml/亩·米,每15-20天一次。

治疗:(1)全池泼洒蛛虫煞星20ml/亩·米或鱼虫杀星20ml/亩·米或菌虫卵三绝杀20ml/亩·米;

(2)内服三环绝杀+高能免疫VC拌饵投喂连用5-7天。

六、小瓜虫病

【病原】多子小瓜虫。

【症状】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布满白色小点状囊胞,分泌大量粘液,形成一层白色薄膜,鳍条出现腐烂,镜检可见虫体。

【流行情况】该病的流行季节为每年的3~5月和8~10月。

【防治方法】预防: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死虫体胞囊;全池泼洒纤虫清20ml/亩·米,每15-20天用一次。

治疗:(1)全池泼洒纤虫清25ml/亩·米;

(2)内服三环绝杀+高能免疫VC伴饵投喂,连用5-7天。

七、粘孢子虫病

【病原】粘孢子虫、微孢子虫、单孢子虫。

【症状】病鱼体表肌肉、鳃、肠道、胆囊及其他脏器,形成肉眼可见的大小不一的白色胞囊;镜检可见虫体。

【流行情况】该病没有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现。

【防治方法】预防:(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125kg/亩以杀灭淤泥中的孢子;(2)鱼种放养前,用500ppm高锰酸钾浸浴20分钟,能杀灭60-70%的孢子。

治疗:(1)全池泼洒孢虫清30ml/亩·米隔日再用一次;

(2)内服三环绝杀+高能免疫VC+鱼肝宝拌饵投喂,连用3-5天。病情较重,隔一周再用一个疗程。

八、三代虫

【病原】三代虫

【症状】病鱼的鳃和皮肤大量寄生时体色暗黑无光泽,身体瘦弱,游动缓慢,食欲衰退,因虫的刺激,常导致病鱼分泌一层白色粘液。患病鱼常出现蛀鳍现象。镜检可见虫体。

【流行情况】该病的流行季节为每年春季、夏季。

【防治方法】预防:(1)生石灰带水清塘;

(2)发病季节,三环绝杀拌饲投喂2-3天,每半月一次。

治疗:(1)全池泼洒菌虫卵三绝杀20ml/亩·米或鱼虫杀星20ml/亩·米;

(2)内服三环绝杀+高能免疫VC+暴发速停拌饵投喂,连用3-5天。病情较重,隔一周再用一个疗程。

鱼缸里放什么药能预防金鱼得病

鱼有病绝大部分都是水出了问题,注意水质和水中的溶氧量。刚购进的金鱼要用浓的食盐水泡3分钟,消灭鱼身上的致病菌,平时喂鱼时放的饲料不要太多,太多金鱼吃不完,剩下的饲料泡在水里会很快腐烂,污染水。

下面是一些疾病与防治:

白点病: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又称小瓜虫病。鱼被大量小瓜虫密集寄生时形成白点状囊泡,严重时布满全身。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小瓜虫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温15—20℃最适于小瓜虫繁殖。可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方法,提高水温到30度。促使产生在鱼体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长速度,使他们自鱼体表面脱落后,再选用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福尔马林等治疗。3天后换水。

毛病:又称水霉病;水霉菌从鱼体的伤口侵入,开始寄生于表皮,逐渐深入肌肉,吸取鱼体营养,大量繁殖,向外生出灰白或青白色菌丝(肉眼可见棉丝状)。寄生部位伤口发炎充血、坏死、溃烂;病鱼常利用缸壁、石砾或水草摩擦患处,最后衰竭死亡。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早春晚秋最易流行。碰伤、冻伤的幼鱼易患;未受精和胚胎活力差的鱼卵也易寄生。保持水质的清洁、水温适宜和鱼体健壮不要造成外伤是预防的关键。可选用盐水或高锰酸钾、呋喃西林、孔雀石绿溶液浸泡病鱼或局部涂抹治疗。

口丝虫病:口丝虫寄生于皮肤和鳃,鳃和体表有1层乳白色粘液;云状,故又名白云病。鳃丝淡红,皮肤发炎无光。病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逐渐消瘦,,常大批死亡。口丝虫适宜繁殖水温为12—20℃,多发生于2—5月份。可选用硫酸铜、高锰酸钾、硝酸亚汞、食盐等治疗。

口病:又名烂嘴病。病鱼口周围吻部长着白色棉花状菌丝如绒,也称白嘴病。玛丽、剑尾等常用嘴触舐箱壁摄食藻类鱼易患此病,容易传染。病鱼难以摄食,游动缓慢无力,以致死亡。要及时治疗处理。用青霉素或金霉素溶液,也可用10ppm土霉素溶液浸浴病鱼。水族箱、捞鱼网、工具等用0.1%甲醛溶液浸洗消毒。

菌性腐败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发炎充血;脱鳞;鳍基充血,鳍端烂蚀,鳍条间组织破坏;鳍盖和上下颌常出现红斑,鳍盖表皮有时烂掉,露出鳍盖骨.本病春末夏初流行,病鱼游动缓慢;常独处水面,不久死去.可选用呋喃西林,漂白粉、抗生素等治疗。

立病:本病又称竖鳞病、松鳞病病鱼鳞片张开似松果,鳞片基部水肿充血,严重时鳍基充满半透明液体,后期鱼腹膨大,失去平衡,不久死亡。人们看到此鱼往往身上觉着很不自在。—般流行于水温低的季节或短时间内水温多变时,老龄鱼、虎皮鱼易患此病,选用食盐、呋喃西林、抗生素等治疗。患处涂抹皮炎平有较好效果。

烂鳍病:鱼鳍破损变色无光泽,烂处有异物,或透明的鳍叶发白,白色逐渐扩大;严重时鱼鳍残缺或者不能舒展.本病多流行于夏季。热带鱼鳍薄,易碰伤折断而患此病.可选用食盐、抗生素、高锰酸钾等治疗。

气泡病:鱼体皮肤上、鱼鳍上出现气泡,严重时气泡附着处溃烂,失去观赏价值。由于水中溶解氧过度饱和,大量氧气形成微型气泡。气泡附到鱼体上而得病,水中浮游植物过多、自来水在烈日下直晒、水族箱置于南窗暖气片上都会发生气泡。应消除病因.以防本病发生。鱼体上出现了气泡病,应及时捞出病鱼,放入无气泡的水中,病鱼体上的微小气泡可以消失。如不及时捞出处理,病鱼体上的微小气泡能串连成大气泡而难以治疗。金鱼易患此病。

鳃病:本病有两种,应区别对待。一种是被细菌侵蚀鳃丝,病鱼行动迟缓,食欲不振,体色暗淡无光泽,头部发乌,鳃丝发白,最后出现腐烂脱落;鳍盖骨表皮充血发炎,严重时也发生腐烂,露出透明的鳃盖骨。另有一种是被寄生虫寄生引起的鳃病,有细菌侵蚀鳃丝类似症状,如游动缓慢,鱼体消瘦,体色暗淡;呼吸困难,常浮于水面,鳃丝发白、破坏,粘液增多,鳍盖半张等。寄生虫有车轮虫,指环虫、口丝虫,斜管虫、三代虫等。细菌性烂鳃病用呋喃西林或青霉素、金霉素、红霉素抗生素治疗。寄生虫鳃病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食盐等治疗。

锚头蚤病:本病又称针虫病;铁锚虫病。虫体头部钻入鱼的皮肤肌肉,虫体像短针样挂在鱼体上,拔下虫体,可见铁锚样头部。患部发炎红肿,出现红斑、坏死,易被病菌入侵。病鱼急躁不安,食欲减弱,消瘦。锚头蚤在水温15-33℃时均能繁殖,流行期很长,易寄生于个体较大的鱼体。量少时可用镊子将虫拔出,在患处涂抹红汞水或紫药水。量大时可用敌百虫、高锰酸钾浸泡治疗。

三代虫病:三代虫寄生于鱼的体表和鳃,使鱼的局部粘液增多,呼吸困难,体表无光,时而狂游,食欲减退,消瘦。三代虫适宜繁殖水温为20℃,4—5月份流行,北方较迟。可用敌百虫治疗。

虱病:鱼虱形似臭虫,灰绿色略透明,清晰可见。鱼虱在鱼体爬行叮咬,使鱼急躁不安,急游或擦壁;鱼虱寄生于一侧,可使鱼失去平衡。鱼虱病病鱼皮肤发炎,皮肤溃烂,食欲大减,鱼体瘦弱。可选用敌百虫、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等治疗。也可把耐低温的鱼放入冷水,鱼纪受惊离开鱼体,而后换水养鱼。

管虫病:斜管虫寄生于鱼的皮肤和鳃,使局部分泌物增多,逐渐形成白色雾膜,严重时遍及全身。病鱼消瘦,鳍萎缩不能充分舒展,呼吸困难,呈浮头状。可用高锰酸钾、食盐等治疗。

虫病:轮虫主要寄生于鱼鳃,也能寄生于鱼鳍或者头部;病鱼瘦弱,体色无光,呼吸困难,游动缓馒,常浮于水面。可把全箱的水倒掉,把鱼移入新缸用硫酸铜治疗,也可用亚甲基蓝、食盐和福尔马林等治疗。应注意水草缸不宜硫酸铜。

环虫病:指环虫寄生于鱼鳃,随着虫体增多,鳃丝受到破坏,后期鱼鳃明显肿肤,鳃盖难以闭合,鳃丝暗灰或苍白。病鱼不安,呼吸困难,晚期游动缓慢;食欲不振,消瘦。指环虫适宜生长水温为20一25℃,多在春末至秋季流行。可选用敌百虫、高锰酸钾等治疗。

眼病:鱼的眼球突出和出血,鱼眼水晶体混浊、瞎眼或眼球脱落,是被寄生虫侵入,难以治疗。可用1%食盐水浸浴病鱼。

伤食病(并发肠炎):即消化不良。水温低、环境突变时投食过多或夜间、运输过程中喂食易患此病。病鱼食欲不振,大便不通,腹部发胀,易引发肠炎(大便长期不脱落)。应移之清水中,停止喂食。温度低时,应适当提高温度。并发肠炎时,可用土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金鱼易患此病。

冒:水温骤变,鱼突然遭到不能忍受的冷刺激而发病。鱼停于水底不动,严重时浮于水面,皮肤和给失去原有光泽,颜色暗淡,鳍条间粘连,不能舒展。热带鱼易患此病,可注意控制水温,用小苏打或1%的食盐溶液浸泡病鱼,慢慢恢复健康。

毒:多属药物中毒,如喷洒农药、灭蚊蝇药时,没有移动鱼缸,也未加盖,将药喷入鱼缸;清洗过滤棉时,用洗衣粉或肥皂浸洗并且未冲洗干净;治疗用药不当等。应查明原因,及时换水。

外伤:捞鱼、运鱼不注意使鱼受伤,容易感染霉菌与细菌。可直接在外伤处涂抹红药水、红霉素软膏、四环素软膏或在隔离缸内添加抗生素饲养。操作时应加倍小心。

鱼病防治.草鱼的指环虫、小瓜虫的症状及防治

白点病:水温缓慢升高28度。更换清水。0.05~0.07%红汞10千克寝洗5~10分钟

肤霉病:0.03克孔雀石绿或次甲基蓝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3~5分钟,清水漂洗

烂腮病;3~4片土霉菌一千克水浸泡

烂鳍病:土霉素5~8片水一千克浸洗30分钟(呋喃唑酮3~5片)0.02克呋喃西林粉10千克水浸洗10分钟

鱼病的防治

鱼病的防治!热带鱼疾病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生物性疾病。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传染病,其特点大多是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不易防治;由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鞭特点是发病和传播慢,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防治较容易。另一类是非生物性疾病。其致病原因是水质理化性质的改变引起饲水变质,诱发鱼体生理机能失调,使鱼体出现不适,出现代谢紊乱而发病。

1.白点病病原体为小瓜虫,热带鱼在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症状和病变患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病鱼虽照常觅食,但常聚集在鱼缸的角上互相挤擦。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病鱼常呆滞状浮在水面,严重的全身似洒满白粉,多在春、秋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活饵的尾部下容易流行。此病传染速度很快,如不及时治疗会二次感染合并水霉病及细菌感染,严重时,药物无效,会大批死亡。要及早治疗。治疗方法A、提高水温至28摄氏度,数天后小瓜虫破裂脱落。这时更换新水,保持水温,病鱼基本上会痊愈。B、选用0.05%~0.07%浓度的红汞溶液,水鱼病鱼5~15分钟,持续2~3天,效果良好。C、“尿砖”,将新砖在尿液中浸泡24小时,晾干后放入病鱼的水族相中,数日后就能见效。

2.水霉病又叫白毛病,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病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导致病菌侵入伤口,病因: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病原体:水霉属、绵霉属等水生霉菌。症状和病变鱼刚染上病时看不出什么症状。一旦发现鱼体长“白毛”时,菌丝已侵入鱼体伤口,蔓延到肌肉组织间隙之中。随着病情发展,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死亡。这种疾病在一年四季内都可发生。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除应注意*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被寄生虫咬伤之外,还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鱼体长出“白毛”,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治疗方法A、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1、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2、特效药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钟。3、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4、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2.腮霉病病原体:腮霉属的真菌症状:菌体的孢子散落水中时,碰上鱼的腮部,便附着其上侵入组织生长。当发现鱼表现为呼吸困难时。打开其腮部会发现菌丝。治疗方法:还是预防保持水质的清洁。抑制菌体的生长就可以避免此病的发生。治疗可以参照水霉病的治疗这里不再罗嗦了。

3.烂鳃病热带鱼鳃部疾病有寄生虫性烂鳃和细菌性烂鳃。死亡率较高。症状和病变,(1)指环虫寄生:病鱼鳃部明显红肿,鳃盖张开,鳃失血。严重时停止进食,最终因呼吸受阻而死。2,)车轮虫寄生:鳃部失血,严重时局部溃烂,呈灰黄色,鳃骨外露。停止进食,最终因呼吸受阻而死。3,)细菌性烂鳃:病鱼鳃部溃烂,附有较多的白色粘液。严重时鳃丝被腐蚀成一个个圆形小洞,软骨外露,最后窒息而死。鱼腮充满粘液,腮丝及腮盖骨内表皮均有出血现象。腮丝会很快由红变白,逐渐腐烂最后整个腮部全部腐烂鱼儿也因此失去呼吸功能而死亡。治疗方法A、对指环虫寄生虫类:用晶体敌百虫0.1~0.2克溶于10千克水中,浸泡病鱼5~10分钟。B、对车轮虫寄生虫类:用硫酸铜0.2克和硫酸亚铁0.1克溶于10千克的水中,浸洗病鱼5~10分钟,多次用药后可全愈。D、对细菌性烂鳃:1-在10千克的水中溶解11.5%浓度的氯胺丁0.02克,浸洗15~20分钟,多次用药后见效。2-在容水量为100千克的水族箱中放入痢特灵或土霉素2~3片,较长时间浸洗鱼体。3-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或泼洒在水族箱中,也有一定效果。

4.烂嘴病又称棉口病或白嘴病。红剑、黑玛俐等易患此病。症状:吻部长着一种棉花样的菌丝,传染力很强,死亡率高。在水质恶化的水族箱里最容易患此病。患病时不仅嘴部,连鳃盖都可见到棉花状的菌丝。发病3-4天,整箱鱼全部死亡。由于传染力强,最好将水族箱、用具等彻底消毒。治疗方法在缸中,每4公斤(4千克)水加入5一10万单位水溶性青霉素。亦可用金霉素治疗。需将水族箱进行消毒处理。可用15%的甲醛溶液浸洗盛过病鱼的缸和捞过病鱼的鱼网。

5.烂鳍病、烂尾病:因细菌、霉菌自伤口所引起的疾病。多由饲水不良,水质长期浑浊,受新水刺激过多,或鱼儿互相撕咬导致细菌感染。症状:鱼鳍变白,伤口分泌粘液,尾鳍与背鳍、腹鳍均有可能腐烂,并有血斑点产生。当病情恶化时,腐烂的鳍和尾会脱离鱼体,严重时导致死亡。治疗方法A,在100千克的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2克进行浸洗消毒,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B,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5片,浸洗病鱼30分钟。C,在100千克水中放土霉素5~8片浸洗消毒,可预防感染此病。D,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加食盐溶液浸洗消毒。E,用庆大霉素浸洗,在100厘米X50厘米X3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2支。F,用1%食盐水浸泡病鱼,直至痊愈。

6.肠炎病原体为点状产气单孢杆菌,吃了不洁净的食物或是吃的过饱、肠道饱胀、排泄受阻,导致细菌感染肠道引发肠炎。症状须细心观察,病鱼呆滞,停在鱼缸角不动,体肌作短时间的抽搐,肛门红肿重血,严重时溃疡直至死亡。治疗方法A,在80厘米X50厘米X40厘米的水族箱中,用0.2克呋喃西林粉或2片呋喃溶解在水中进行浸洗,用药2~3次,效果很好。B,在80厘米X50厘米X40厘米的水族箱中放庆大霉素2支,有一定效果。C,在80厘米X50厘米X40厘米的水族箱中放红霉素2片(或土霉素3~5片),有一定疗效。内服主要是鱼服康、磺胺胍、纳克菌等药浴的话就要用到呋喃西林、庆大霉素、土霉素、痢特灵等。内服药必须溶解后混合到牛新汉堡或者是其它的混合饵料当中投喂。如果鱼儿已经无法吃食的话,就只有药浴了。也有肌肉注射庆大霉素和青霉素的,不过我想我们还是算了吧。

7.竖鳞病有叫松鳞病,病原体为点装极毛杆菌。多为频繁换水所致,由于水不清洁,鱼体被划掉鳞片及水中公含少量氧气,饲养水温过高等情况下,常会引起此病,较难痊愈。鱼的鳞由平覆鱼体表变成象松球一样一片一片的象外长开。鳞片的基部鳞囊水肿。在鳞片上轻轻一按,鳞片就会脱落。2-3天后病鱼就会死亡。此病好像不具传染性,多见于金鱼、锦鲤、攀鲈科鱼及卵胎生鳉科鱼类,象玛莉、月鱼、孔雀等。每年春季较为流行,发病的鱼看起来很恐怖,我到现在想起来头皮就会发麻。而且也不好治疗即便是治愈了观赏价值也大打折扣。所以不如人道毁灭来的好一些。症状病鱼体表肿胀,部分鳞片向外张开似松球,鳞片基部有水肿。此外,病鱼还有烂鳍、鳍条基部出血等现象。严重时,殶鱼常死亡。治疗方法A、用1%盐水与1%的小苏打液混合,浸洗鱼体10分钟,多次用药方可见效。B、用呋喃西林粉0.1克加庆大霉素2支,并溶解在80厘米X50厘米X40厘米的水族箱中,长时间药浴有一定疗效,尤其是患病初期。C、每40千克水加入0.5克氯霉素浸浴。1、五万分之一的四环素溶液药浴1小时/天。2、2%的食盐加3%的碳酸氢钠溶液药浴10分钟/天。3、呋喃西林加痢特灵溶液浸泡。

8.皮肤充血病本病主要是由于光照不足,水质不良或过多新水刺激而因起。症状病鱼体表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暗红色斑块,布满两侧,食欲明显减退,轻着影响观赏,重者导致死亡。治疗方法A,将呋喃西林粉0.2克加食盐250克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0~20分钟。B,延长水族箱的光照时间。C,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鱼10小时。D,用食盐水泼洒,一般100厘米X50厘米X3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盐50~100克。

9、外伤病:直接在外伤处涂红药水(不要涂在眼部),每天2次。

10、鱼虱病:一种寄生虫病捞取鱼后,以黑布(须用水浸湿)蒙住鱼的眼睛,迅速拔除鱼虱;鱼虱多时用驱虫药。

11、胡椒病:胡椒病是因卵圆鞭毛虫寄生、感染的。主要是因水族箱里的水太陈旧。症状:病鱼身体和鱼鳍上面坐出现细小的黄色粉状物,好像撒了胡椒粉一样。鱼呼吸加快,常把所有的鱼鳍紧贴在身上,并在水中乱窜,此病的病因是水族箱的水长久不换,水温常高达25度以上。病鱼如不及时处理,4-5天内就会死亡。治疗方法:将鱼放入1%的食盐水中,大约2-3天可治愈。经常换水,保持水的清洁,可预防此病。

12、蒙眼病(眼霉病)症状:患病的鱼,眼部会出现一层白色的不透明物,若置之不理的话,数天之内鱼眼就会失明。当霉菌侵入脑训时鱼会死亡。治疗方法:A,用1%的食盐水浸泡鱼体。B,市售的治疗药品有爱斯拉奇眼病特效药,皇牌特效药。

13、鳃病症状:寄生虫侵入鱼,初期会在水中狂乱地冲撞,且因寄生虫侵入鱼鳃,鱼会感到呼吸困难,因而鳃盖的闭合也会因此增大。恶化时,鱼会迟钝在沉在水底,最后也必然死亡。治疗方法:A,用2毫克/升福尔马林放入水中浸泡,几小时后换水,治疗较有效。B,用市售的治疗药品,有克肤虫灵和驱虫药。

14、指环虫病症状:指环虫寄生于鱼鳃。随着虫体增多,鳃丝受到破坏。后期,鱼鳃明显肿胀,鳃盖难以闭合,病鱼不安,呼吸困难,晚期游动缓慢,食欲不振,消瘦。治疗方法:A,用3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泡,十多分钟后换水。B,用1-2毫克/升敌百虫浸泡,十几分钟后换水。C,市售的驱虫药治疗。

15、感冒(热带鱼易患此病,必须注意预防。症状:鱼静止不动,严重时浮于水面,皮肤和鳍失去原有光泽,颜色暗淡。病因:水温骤变,鱼突然遭到不通承受的水温温差而发病。治疗方法:A,将水温恒定,用小苏打或者1%的食盐溶液浸泡病鱼,增加光照,以求其渐渐恢复健康。

16、碱性病症状:鱼鳍出现松软无力。病因:水质呈现极端的碱性,鱼可能会发生此病。治疗方法:A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洁净。

17、五爪虫病症状:鱼体粘附上五爪虫,会发炎,渐而消瘦死亡。病原:病原为五爪虫。该虫生命力强,毓力特强,可由胴体各部萌芽繁殖,粘附在玻璃面上,一星期可遍布整个水族箱,此时便难以清除。治疗方法:A,把鱼移出,将整个水族箱消毒。用刀片刮除玻璃上的萌芽体。可用高锰酸钾杀灭五爪虫。如果有珍珠马甲鱼,它会食除五爪虫。预防的方法也是要注意活饵的消毒。也可以在水族箱放养珍珠马甲或接吻鱼捕食五爪虫。少数的虫可以用镊子拔除。大量时就要移出鱼和水草,并用用高锰酸钾对水族箱全面消毒。用刀片铲除玻璃壁上的虫体,再以百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杀灭。不可用敌百虫消灭五爪虫。

18.吸虫病症状:以惊人的速度在水中游来游去。将鱼放入福尔马林水溶液中,每4千克水中放入福尔马林1毫升。浸泡20秒后立即捞回水族箱中,每天1次,连续2-3天可治愈。19.白皮病有成白尾病。病因:水族箱内不洁净尤其是鱼的粪便没及时清理掉,或是捕捞和运输的时候*作不慎使鱼受伤导致病源菌感染(可见外伤的危害)。病原体:称为白皮极毛杆菌的格兰氏阴性杆菌症状:背鳍或尾鳍也可能是背鳍加尾鳍^_^的基部(也就是鱼背部和尾柄)出现小白点。白点迅速扩大只至尾鳍全部发白、烂掉,病鱼的游动能力明显降低。平衡失控会竖起来上下垂直游动。2-3天死亡。死亡率极高。5-8月流行此病。治疗方法:百万分之二十五的(25ppm)的土霉素或金霉素溶液药浴30分钟/天。水族箱用百万分之一的漂白粉溶液消毒。

20.出血性腐败症病因:鱼体受伤病源菌侵入造成。冬天如果鱼冻伤的话也是以大病因。病原体:一种叫做荧光极毛杆菌的革兰氏阴性菌症状:体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背鳍或全部的鳍充血、鳍会烂的象一柄破扇子。掉鳞处或烂鳍处会发水霉。会和烂腮、出血症(见病毒性疾病)并发。治疗方法:1%的食盐水或是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或是百万分之二(2ppm)的漂白粉溶液浸泡。

打印病又称腐皮病病因:水质不洁或鱼体受伤的时候会发此病。无明显的季节分别。病原体:点状产气单细胞菌的点状亚种也属革兰氏阴性菌的一种。症状:在肛门附近或是尾柄上(极少见于鱼体的前部)皮肤和肌肉发炎象脓包一样。肌肉会逐渐烂掉形成圆形或者是椭圆形的病灶。好像打了一个烙印一样。治疗方法:参照其它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治疗方法即可。

21.疖疮病病原体:一种点状产气单包杆菌。也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的一种。症状:皮下肌肉组织发炎,有类似溃疡的脓疮、浮肿。脓疮里有大量的脓、血和细菌。鱼鳍基部充血。鳍条开裂。严重时肠子里亦充血。治疗方法:参照其它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治疗方法即可。白头白嘴病病原体:粘球菌的一种。类似于烂腮病的病原体。最适宜温度为25摄氏度。PH值在6-8.5之间。症状:病鱼的额部和嘴的周围细胞坏死,变白。发生溃疡。有时会带有灰白色的绒毛状物。体瘦发黑。发病极快、传染迅速。一日之间会全部死亡。多见于5月下旬至7月上旬。治疗方法:将百万分之一(1ppm)的漂白粉撒入水族箱里消毒。

22.鱼虱病病原体:水生寄生甲壳类鱼虱。症状:鱼虱附着于鱼体表面,吸食鱼的血液。伤口常造成其他细菌类或真菌类的感染。五六个鱼虱会在十来分钟咬死一尾15cm长的健康鲫鱼。危害不可谓不大。治疗方法:同于猫头虱病的治疗。机械性损伤:鱼的机械损伤倒和汽车、飞机有那么一点点点点的关系。也就是由于捕捞、运输以及其它的各种原因给鱼只造成的体表损伤。往白了说就是外伤了啦。鱼怎么会受伤的呢?a、你捞鱼的时候,如果你的捞网是用粗的棕绳做成的话。你的鱼会不受伤?b、当你拎着装着你挑好的鱼的塑料袋回家的时候,一不留神。你的塑料袋掉到地上摔了个水花四溅。你的爱鱼掉到地上还噗啦噗啦地跳上几下。它能不受伤?c、你的爱鱼属于好战分子那一类。一见面非要你死我活不成,你说它能够不受伤吗?还有很多原因会造成你的爱鱼受伤的啦。受伤的鱼轻的就是鳞片脱落和鳍肢破损。稍严重一点的出现皮肤损伤,出血。如果到了伤可见骨的情况的话。那就比较可怕了。较轻的外伤并不可怕,到是伤口万一感染上真菌或者是细菌、病毒造成二度损伤的话就麻烦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办法就是:一不要买受伤的鱼,二不要让鱼受伤。包括运输途中、放养过程中、以及混养时的选择还有就是捞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工具和轻柔的手法。如果万一鱼儿受了伤的话,我们可以在鱼的伤口上涂抹稍加稀释的红药水,但要注意一定不要涂到眼睛上。也可以将伤鱼浸泡在百万分之一的抗生素溶液中,抗生素可选择青霉素、土霉素、呋喃西啉等。但最好不要将没受伤的鱼一起浸泡。以免给它们造成不好的影响。

23.出血热病原体:疱疹病毒症状:病鱼体表发黑无光泽,口、鳍条、肌肉充血。有时腮盖、头、腹壁充血。腮丝呈鲜红的点状或块状充血。严重的腮会失血而苍白成为“白腮”。眼球会有突出症状(这种突出症状和龙鱼的眼球突出症不同)。发病季节多在6-9月间,水温26-30摄氏度时最为流行。治疗方法:1、充分照射阳光,并设法降低水温至25摄氏度以下。2、用中药大黄的浸取液水浴。3、用大黄和枫香树叶0.25-0.5克砚成粉末煎煮后混合牛心汉堡投喂同时在水族箱中连续两天投放百万分之0.6(0.6ppm)的敌菌灵溶液。4、抗生素(比如青霉素、红霉素等)浸泡。

24.痘疮病病原体:痘疮病毒的病毒粒子症状:初期病鱼体表出现白色小斑点,并且覆盖一层白色粘液。之后白点会越来越多,病患区域逐渐扩大。表皮增厚形成石蜡状的的增生物。病鱼的体形消瘦至死亡。一般在春季,水温在15摄氏度时发病。治疗方法:可用氯霉素治疗。小鱼用百万分之0.225(0.225ppm)的药液浸洗成鱼可以注射。

疾病预防(Preventadisease)

(1).加强饲养管理鱼体抗病力的强弱与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密切相关。要使鱼本质健壮,必须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1)喂食要精心,做到投饵定时、定质、定量。喂食时间,一般在上午9~10时和下午3~4时,投喂鱼虫前要将鱼虫漂洗干净,或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防止腐败物和各种病原体带入水族箱内。

(2)加强水质保养:水质酸度过高,通常选用小苏打溶解进行调节;若水质碱度过高,可用草酸或磷酸二氢钠溶剂进行调节。

(3)注重日常观察鱼体检查:鱼体检查的目的是找出病原体和查清各种病症的根源,为进行综合分析,为确定疾病原体提供依据。

(4)体表检查:被检查的鱼必须是新鲜的,最好是刚从水族箱中挥出的病鱼或刚死亡的病鱼。

(5)鳃部检查:检查鳃时,按顺序先查看鳃盖是否张开,有无充血、发炎、腐烂等症状,然后用手指翻开鳃盖,观察鳃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增多,鳃未端是否肿大和腐烂。

(6)内脏器官检查:主要检查肠道是否有病变,如细菌性肠炎,肠粘膜表现为出血或充血,肛门红肿。

(7)药物预防:在发病季节到来时,如果气温维持在12~22摄氏度,且天气出现连日阴雨时,就应及时采取药物预防措施,可在换水时将鱼群集中在面盆中,用高浓度的药水进行短时间集体消毒,再换入新水中。也可用低浓度的药水进行全缸(池)泼洒。

以上资料仅供各位鱼友参考,谢谢!《由昆仑整理》

异常行为鱼只面壁、食欲不佳,但腹部膨大。

可能原因可能感染绦虫、吸虫。

处理方法使用除虫剂类药物驱除。

异常行为鱼体消瘦,拉白便或排泄物成粘稠状。

可能原因六鞭毛虫、毛细线虫感染。

处理方法使用除虫剂类药物驱除。

异常行为体色变暗背脊瘦薄,摄食率降低。

可能原因水质恶化或感染体内寄生虫。

处理方法维持水质稳定,使用除虫剂类药物驱除。

异常行为聚集缸底一角,缩鳍等体色变暗。

可能原因pH振荡或细菌性感染及体外虫交叉感染。

处理方法使用除虫剂类药物和抗菌性药物。

异常行为眼球突出、倒吊、失去平衡。

可能原因肾脏炎、结核病、脑部、鱼鳔被感染。

处理方法使用抗菌性药物,加温至32℃,但治愈率不高。

异常行为皮肤有棉絮状物薄膜,同缸状况不一。

可能原因水霉菌感染及体表寄生虫感染。

处理方法使用除虫剂类药物和抗菌性药物。

异常行为体色变黑、缩鳍,鱼只无精打采,聚集缸底,并快速感染。

可能原因黑死病感染。

处理方法使用除虫剂类药物和抗菌性药物,加温至32℃。

异常行为鱼鳍破损糜烂,体表覆盖一层乳白色粘液。

可能原因霉菌及丝虫、斜管虫、指环虫感染。

处理方法使用除虫剂类药物和抗菌性药物。

异常行为呼吸急促、鳃盖张开、磨擦缸底。

可能原因体外寄生虫及鳃部寄生虫感染。

处理方法使用除虫剂类药物驱除。

异常行为鱼只浮上水面、呼吸急促、行动迟缓。

可能原因缺氧、换水不当引起不适。

处理方法增加溶氧量,加入抗菌性药物,预防病菌乘虚而入。

异常行为显色度差、颜色退化。

可能原因水质适应不良,pH振荡引起。

处理方法维持水质稳定,艳红素添加于饵料中喂食,可恢复艳丽色泽。

异常行为鱼只检疫及移缸,造成不适。

可能原因预防感染体表寄生虫及生理机制降低,造成不适。

处理方法使用除虫剂类药物和抗菌性药物。

搜鱼网资讯生姜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广泛地用作调料,及用来防治流行性感冒和去火防寒,也能用在水产养殖上,这里介绍生姜防治几种鱼病的有效方法。

1、治疗细菌性烂鳃病

每亩水面用生姜6公斤,枫树叶6公斤,桑叶1.8公斤,混合煎熬2小时,然后加入猪血0.6公斤;食盐1.2公斤,全池泼洒可以治疗细菌性烂鳃病。

2、治疗肠炎病

每亩水面用生姜0.2公斤、大蒜1.2公斤、土茯苓0.15公斤、紫苏0.6公斤,混合煎汁,拌细糠喂鱼可以治疗鱼类的肠炎病。

3、治疗白头白嘴病

每亩水面用干姜、甘草、白术各0.09公斤,金银花、白芷各0.135公斤,煎汁拌豆浆适量,全池泼洒可以治疗白头白嘴病。

4、治疗赤皮病

每亩水面用姜苗10公斤,黄药1公斤,切碎后加桐油0.5公斤、生石灰2公斤、人粪尿25公斤混合均匀,洒在25公斤草上,以草喂鱼可以治疗食草性鱼类的赤皮病。

搜鱼网资讯这是由一种吸虫类的病菌感染所致的疾病。该病原虫寄生在鱼的皮肤或鳃的部分,病鱼会失控似地在水族箱中横冲直撞,直致死亡。

2、预防与治疗

(1)在8千克水中放入2毫升福尔马林,将鱼儿浸浴15秒左右,捞出来放回水族箱。每日浸浴1次,连续2~3天便可康复。

(2)冬、春两季热带鱼需要加温和保温,因为在低温环境下,热带鱼摄食量少,活动能力差,容易引起体质下降,免疫力降低,从而导致疾病

搜鱼网资讯随着水产养殖国情的发展和高密度养殖技术的普及,养殖产量迅速增加,使得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在养鱼过程中,由于缺乏诊断技术和设备,常给正确诊断鱼病带来一定困难,如何在缺技术、缺设备的情况下及时地诊断鱼病,是广大养殖人员应掌握的技术关键,在此介绍几种鱼病诊断常用的几种物理方法:

1、根据鱼的活动情况诊断:

健壮的鱼一般是成群集游,行动灵活、反应敏捷,受惊即潜;病鱼则通常离群独游,行动呆滞,浮于水面或靠边角独处,反应迟钝或没有反应,受惊后略向水底下潜,后缓慢浮出水面。当鱼患有鱼虱等寄生虫时,常会狂游打转、跳跃或在砂石、水草间摩擦。

2、根据鱼的体形变化诊断:

健康鱼头小、背宽、肌肉厚、肥满度好。病鱼则头大、背窄、肌肉薄、看上去有干瘪的感觉。

3、根据鱼的体色变化诊断:

鱼的品种繁多,体色各异。健康的鱼体色艳丽、色彩续纷悦目;如果体色暗淡无光或变色、如发白、发乌就是病症。

4、根据季节变化诊断:

如水霉病、小爪虫病多见于冬春季节,闷缸病多见于夏秋闷热季节,烂尾病则只见于夏季。

5、根据鱼的摄食情况诊断:

健康鱼摄食时抢食能力强,食量也相对稳定;如果鱼的摄食量突然减少甚至不食,就要迅速找原因。

6、根据人为因素诊断:放养密度不当和混养比例不合理;饲养管理不当,投喂不清洁、发霉变质饲料、容易引起肠炎,肝坏死等疾病;投喂带有寄生虫卵的饵料,使水产动物易患寄生虫病,投喂营养价不高的饵料,使水产动物因营养不良而产生营养缺乏症,肌体廋弱,抗病力低。投饵过少或过多,长期不清洁、不换水以及操作不慎损伤鱼体,都可导致鱼类发病。

7、机械损伤:在拉网、分塘、催产和运输过程中,常因操不当或使用工具不适宜,会给水产养殖动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如鳞片脱落、皮肤擦伤、附肢折断和骨骼受损等,水体中的细菌、霉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乘虚而入,引发疾病。

8、根据水质情况诊断:

水质恶变或工业废水和药物中毒时,鱼类出现跳跃和冲撞等兴奋现象,随后进入抑制状态,并在适时间内出现大量死亡,这种因中毒而引起的急性死亡,有明显的死亡高峰,其死亡个体体表干结,很少黏液,其体色等与正常鱼差别不大,检查病鱼无明显的病灶;因机械损伤,创口因水霉寄生,也能引起大量死亡,但死亡陆陆续续出现,没有明显的死亡高峰,在水中观察鱼体,可见体表长有“白毛”(水霉)。

池塘养鱼一般用什么杀虫药

鱼寄生虫种类很多,不同虫害需要不同治疗方案。

一、车轮虫病

【病原】车轮虫和小车轮虫。

【症状】病鱼黑瘦、不摄食、体表有一层白翳附着。镜检可见车轮虫。鱼苗至夏花鱼种感染时病鱼的头部和嘴周围呈微白色,粘液分泌较多,成群沿池狂游,俗称“跑马病”。

【流行情况】该病流行季节是每年的4~11月。

【防治方法】预防:(1)生石灰彻底清塘;鱼苗、鱼种放养前,2%食盐浸浴20-30分钟;

(2)三环绝杀拌饲投喂,连用3天,每半月一次。

治疗:(1)全池泼洒车轮斜管杀100g/亩·米或车轮一次净150ml/亩·米或混杀鱼安30ml/亩·米或鱼虫杀星20ml/亩·米。

(2)同时内服三环绝杀+高能免疫VC+可立康拌饵投喂,连用5-7天。

二、斜管虫

【病原】斜管虫。

【症状】病鱼的鳃及皮肤大量寄生该虫是可引起粘液增多,呼吸困难,游动缓慢,严重的可导致鱼类死亡。

【流行情况】该病春、秋两季为流行季节。

【治疗方法】预防:(1)彻底清塘,定期泼洒二硫氰基甲烷25ml/亩·米或霉菌净25ml/亩·米;

(2)内服参舒康+高能免疫VC拌饵投喂,连喂2-3天,每半个月一次。

治疗:(1)全池车轮斜管杀100ml/亩·米或车轮一次净150ml/亩·米;

(2)内服参舒康+高能免疫VC拌饵投喂,连喂5-7天。

三、指环虫病

【病原】指环虫。

【症状】病鱼鳃丝布满白色群体,镜检可见虫体。严重感染时,鳃丝暗灰色且粘液增多,鳃盖张开,呼吸困难。

【流行情况】该病夏、秋两季为流行季,越冬鱼种池在初春温度适宜时也容易发生。

【防治方法】预防:(1)生石灰带水清塘;

(2)发病季节,三环绝杀拌饲投喂,连用3天,每半月一次。

治疗:(1)全池泼洒菌虫卵三绝杀20ml/亩·米或混杀鱼安30ml/亩·米或鱼虫杀星20ml/亩·米;

(2)内服三环绝杀拌饵投喂,连用5-7天。

四、锚头鳋病

【病原】甲壳虫动物中的多态锚头鳋。

【症状】病鱼的体表、口腔等处肉眼可见一根根似针状的虫体,中心体寄生部位周围红肿发炎;鱼体消瘦、游动迟缓,终至死亡。当锚头鳋逐渐老化时,虫体布满藻类和固着类原生物,大量锚头鳋寄生时,鱼体犹如披着蓑衣,故又有“蓑衣虫病”之称。

【流行情况】该病在水温12~33℃时易发生,成虫产卵繁殖最适水温20~25℃。

【防治方法】预防:(1)彻底清池,杀死水中锚头鳋幼虫;

(2)全池泼洒混杀鱼安20ml/亩·米,每15-20天一次。

治疗:(1)全池泼洒蛛虫煞星20ml/亩·米或鱼虫杀星20ml/亩·米或菌虫卵三绝杀20ml/亩·米;

(2)内服三环绝杀拌饵投喂连用5-7天。

五、中华鳋病

【病原】中华鳋。

【症状】病鱼肉眼可见鳃丝末端内侧上乳白色的虫体;鱼体消瘦、尾鳍上叶常露出水面,故名为“翘尾巴病”。

【流行情况】该病流行季节为每年4~11月,尤以5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甚。

【防治方法】预防:(1)彻底清池,杀死水中锚头鳋幼虫;

(2)全池泼洒混杀鱼安20ml/亩·米,每15-20天一次。

治疗:(1)全池泼洒蛛虫煞星20ml/亩·米或鱼虫杀星20ml/亩·米或菌虫卵三绝杀20ml/亩·米;

(2)内服三环绝杀+高能免疫VC拌饵投喂连用5-7天。

六、小瓜虫病

【病原】多子小瓜虫。

【症状】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布满白色小点状囊胞,分泌大量粘液,形成一层白色薄膜,鳍条出现腐烂,镜检可见虫体。

【流行情况】该病的流行季节为每年的3~5月和8~10月。

【防治方法】预防: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死虫体胞囊;全池泼洒纤虫清20ml/亩·米,每15-20天用一次。

治疗:(1)全池泼洒纤虫清25ml/亩·米;

(2)内服三环绝杀+高能免疫VC伴饵投喂,连用5-7天。

七、粘孢子虫病

【病原】粘孢子虫、微孢子虫、单孢子虫。

【症状】病鱼体表肌肉、鳃、肠道、胆囊及其他脏器,形成肉眼可见的大小不一的白色胞囊;镜检可见虫体。

【流行情况】该病没有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现。

【防治方法】预防:(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125kg/亩以杀灭淤泥中的孢子;(2)鱼种放养前,用500ppm高锰酸钾浸浴20分钟,能杀灭60-70%的孢子。

治疗:(1)全池泼洒孢虫清30ml/亩·米隔日再用一次;

(2)内服三环绝杀+高能免疫VC+鱼肝宝拌饵投喂,连用3-5天。病情较重,隔一周再用一个疗程。

八、三代虫

【病原】三代虫

【症状】病鱼的鳃和皮肤大量寄生时体色暗黑无光泽,身体瘦弱,游动缓慢,食欲衰退,因虫的刺激,常导致病鱼分泌一层白色粘液。患病鱼常出现蛀鳍现象。镜检可见虫体。

【流行情况】该病的流行季节为每年春季、夏季。

【防治方法】预防:(1)生石灰带水清塘;

(2)发病季节,三环绝杀拌饲投喂2-3天,每半月一次。

治疗:(1)全池泼洒菌虫卵三绝杀20ml/亩·米或鱼虫杀星20ml/亩·米;

(2)内服三环绝杀+高能免疫VC+暴发速停拌饵投喂,连用3-5天。病情较重,隔一周再用一个疗程。

金鱼有什么常见病,用些什么方法

春季(阳历3-5月)气温逐渐回升,一般在10-20摄氏度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源体生长繁殖,尤其4-5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大麦黄"。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口吸虫、鱼虱等鱼病;春季成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打印病、鲢碘孢子虫病。

夏季(阳历6-8月)气温一般在26-28摄氏度之间,鱼类发病比春季略少,此时鱼种逐渐长大,抗病力有所增强。因此纤毛虫、鞭毛虫鱼病逐渐减少。另外据调查夏季还持续存在春季的微生物鱼病,有烂鳃、出血、赤皮、肠炎、打印病等。此时,寄生虫有锚头鳋病较为普遍。盛夏时,高产塘往往容易发生泛塘。

秋季(阳历9-10月)气温逐渐下降,气温一般在23-15摄氏度之间,水温环境基本和春季相似,尤其8-9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百露心”,夏花鱼种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品吸虫、鱼虱等鱼病,秋季大规格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等病。

冬季(阳历12-2月)气温较低,一般在3-6摄氏度之间,一般很少发生鱼病。冬季是鱼种放养时期,往往因拉网或运输擦伤鱼体,亦可发生水霉病;当水温较高时,有可能产生斜管虫病和小瓜虫病等;越冬鱼类在水温低于10摄氏度时,由于越冬房气温和水温的温差过大,鱼缺氧浮头时引起头顶部冻疮。

春夏秋冬随着气温的变化常见鱼病目前初步归纳起来有12种,其中寄生虫病主要有7种:车轮虫病、小瓜虫、指环虫、锚头鳋病,鱼虱病、鲢碘孢子虫病,中华鳋病;微生物病主要有5种:出血病(赤皮病)、肠炎、烂鳃病,打印病、水霉病。俗话说:“养鱼不瘟,富得发昏”。在养鱼的生产中,一旦发生了鱼病,轻者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重者会造成一部分鱼死亡,因此必须要重视鱼病的防治工作,积极贯彻“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方针

锚头鳋雌虫头部钻入宿主肌肉中,造成组织的损伤、发炎、形成溃疡。病鱼焦躁不安,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游动缓慢。6-10厘米的鱼种可发生鱼体畸形弯曲,失去平衡。露在鱼体外面的虫体上常有累枝虫等原生动物、藻类和霉菌附生,当严重感染时,使鱼体上好似披着蓑衣样,从而增加了鱼体的负担,影响病鱼的活动能力。鱼口腔内有大量虫体寄生时,使病鱼口腔不能关闭,无法摄食而死。鲢、鳙等鳞片较小的鱼,由于锚头鳋的寄生引起周围组织红肿发炎,因而皮肤上形成石榴子样的红斑。锚头鳋寄生于草、鲤等鳞片较大的鱼时,则使寄生部位的鳞片被"蛀"成缺口,鳞片色泽较淡,寄生处亦出现充血的红斑,但一般肿胀不明显。

鱼放养前进行检查,发现有锚头鳋寄生时,先清除,后用高锰酸钾浸洗后再放养。

[治疗方法]

肉眼可辨出,可用镊子来清除,然后局部用红药水涂抹伤口!(

鱼虱是一种寄生性的甲壳类动物,大部分时间寄生在金鱼身体上,只有幼虫和成虫产卵期才到水中流动。鱼虱腹面处有两个吸盘,用来吸附在金鱼身体上。口部呈针状,用来刺进鱼体,吸取血液,使患处出血变红,因而易受细菌感染。除非金鱼受大量的鱼虱侵袭,否则不易因此病而死亡。有机磷的杀虫齐是鱼虱的特效药,但对金鱼也有害处,最好的方法是用尖钳子把鱼虱逐一除去,或用敌百虫,Sera鱼池治生虫剂、美利坚治生虫剂、美利坚去吸虫特效锭、女王鲸治寄生虫剂、AZ00治外寄生虫剂治疗。

鱼放养前进行检查

细菌性烂尾、烂鳍症:由细菌引起的烂尾、烂鳍症传染性极高,从鳍条开始,继而身体腐烂至死。这种烂鳍症有两种病征,第一种由鳍边开始腐烂,再向内伸展,第二种由鳍中央部分开始,向四面八方蔓延。患处变白色,最后脱落。鱼运送或产卵后身体抵抗力会减弱,此时最易感染此疾病。病鱼一经发现,必须立即隔离,施以抗生素或叮啶黄等药剂来治疗病鱼。烂鳍症的病征出现较慢时,治疗法是更换部分缸水,清洗过滤器和添加少许食盐入缸内,并停止喂食数天。食盐疗法的作用是增加水的比重,改变水中的渗透压,透过渗透作用的变化来杀死细菌和其他的病原体。

水霉病又名白毛病。因操作不慎擦伤鱼体,且越冬鱼池放养密度过高,鱼类极易患水霉病。其病原体是水霉和绵霉,菌丝形态细长,且有分枝,它们一端像根状,着生于鱼的体表皮肤内,其余则露出体外。菌丝长达3厘米,呈灰白色,柔软似棉絮。患病初期,病鱼体表粘液增多,形成一层白翳。患病后期,菌丝深入体表皮肤,死亡率很高。

[防治方法]

可选用O.03克孔雀石绿或次甲基蓝,溶于10千克水中,病鱼浸洗3—5分钟,再用清水漂洗后,放入水族箱中。多次用药才可痊愈。

穿孔:病鱼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病鱼的体表,以开始的红斑到随后的皮肤和肌肉坏死溃烂,形成溃疡和穿孔为特征。发生的部位可在胸部、腹部和尾部的两侧、头后背侧、鳍条基部等处,以躯体两侧最多见。在一尾病鱼上少则有1-2处病灶,多的可达7-8处。最初是在体表出现的黄豆大的红斑,这种红斑逐渐扩大,红斑处皮肤红肿、鳞片松动,基部充血。随后表皮糜烂,鳞片脱落,露出充血、出血的真皮,接着真皮也坏死溃烂露出肌肉,肌肉发生溃烂后留下坑状的溃疡灶。溃疡的大小、深浅不同,小的0.2-0.3×0.2-0.5厘米,大的可达2~5×2~6厘米,浅的溃疡深度仅0.1厘米左右,深的可达0.6厘米。溃疡灶内由于组织的坏死程度不同,因而溃疡面高低不平。溃疡的形状有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其边缘不整齐,灶内有不规则的出血区,在一些陈旧性的溃疡灶内有水霉寄生。溃疡周围的组织充血发红、肿胀、鳞片竖起。已经形成溃疡的,最后多向穿孔发展,肌肉彻底坏死烂掉,穿通体壁,形成穿孔,暴露出体腔和内脏,水很快涌入体腔,引起病鱼死亡。穿孔的形状多为类圆形,小穿孔的直径1~2厘米,大的2-4厘米,在一尾鱼上一般仅有一个穿孔,穿孔处可见残存的骨刺。发生在尾部的溃疡则溃烂至露出骨骼。有的病鱼可见眼球突出。体表变化比较严重的病例,可见肝、脾、肾等内脏器官充血、肿胀、质地脆弱,鳃丝及肠粘膜上附有较多的粘液。

[防治方法]

1.鱼种进箱前或下塘前,用10ppm漂白粉或20ppm高锰酸钾浸洗10-15分钟消毒鱼体。

2.,操作过程中避免损伤鱼体。

浸洗药物:

(1)食盐:每50公斤水加食盐1.5公斤,浸洗5分钟。

(2)高锰酸钾:20ppm浸洗10-15分钟。

(3)呋喃唑酮:每立方米水用药0.3克,浸洗1-2小时。

涂抹药物:

(1)四环素或金霉素消炎油膏涂抹鱼体患部。

(2)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用凡士林调合,抹于鱼体患部。

幼鱼的脊柱弯曲常常是由于身体内的寄生虫或者是基因缺陷造成的(也可能是药物中毒所致,如敌百虫剂量过高),而对于大鱼来说原因则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的损伤。

白点病又称小瓜虫病,病原体是一种名叫小瓜虫的纤毛虫,身体为球形或卵圆形,表面长着短小而分布均匀的纤手,身体的中央有马蹄形的大核,患病鱼体上的囊泡就是由这些小瓜虫大量密集寄生所出现的现象。这种属于金鱼、热带鱼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发的后期鱼体表面会有如覆盖一层白色薄膜,体表粘液增多,体色暗淡,光泽减退,鱼体消瘦,游动缓慢,精神萎靡,有时浮游于水面,有时群集于养鱼容器之一隅,很少活动,终至大批死亡。

[治疗方法]

可将病鱼放在每公斤水含1片50毫克呋喃西林的溶液中浸洗1周;或用千万分之一到千万分之三的醋酸亚汞溶液浸洗30分钟,或者稍微提升温度。原来鱼缸里的水应当彻底换掉。

烂鳃病

患烂鳃病多由寄生虫寄生或细菌感染引起,故有寄生虫烂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两种。

(1)寄生虫烂鳃病:其病原体是指环虫或车轮虫,它们交互感染,鳃部明显浮肿,鳃盖张开困难,严重时,鳃丝局部溃烂,以至鳃软骨外露,鱼体呼吸困难,最终死亡。防治方法:可选用晶体敌百虫0.5-0.8克,放在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0-15分钟。也可选用晶体敌百虫0.2克、硫酸铜0.2克、亚硫酸铁0.2克,混合放入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0-15分钟。或选用晶体敌百虫0.2--0.3克溶于水中,泼洒在1吨饲水中,每周用药1-2次,可有效杀死水中的寄生虫。

(2)细菌性烂鳃:其病原体是水霉菌,病鱼鳃丝严重失血,鳃丝发白,严重时有絮状菌丝粘附,死亡率极高。防治方法:可选用食盐50克、小苏打50克,混合放在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5-20分钟。也可选用0.7克孔雀石绿,放在100克水中,浸洗病鱼15-30分钟。

(3)粘孢子虫性烂鳃:其病原体是粘孢子虫,鳃丝会出现许多肉眼可见的灰白色点状或胞囊,由小变大破坏鱼鳃,当胞囊一旦破裂,无数个孢子虫进入饲水,重新侵入健康鱼的鳃部,鳃丝失血导致大批死亡。粘孢子虫引起的烂鳃病比较少见。防治方法:选用三年生枫杨树皮浸泡的汁液,吸取适量,放入十千克水中,浸洗病鱼5-10分钟,多次用药方可见效。也可选用150克氨水,放入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5-10分钟,多次用药方可见效。

(4)粘液球菌性烂鳃:其病原体是粘液球菌。病鱼鳃丝溃烂,并附有较多的白色粘液,严重时鳃丝被腐蚀成一个个小洞,软骨外露,死亡率很高。防治方法:可选用1-2克呋喃唑酮,溶入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5-20分钟。也可选用高浓度食盐水,浸洗病鱼15-20分钟。也可选用11.5%浓度的氯胺丁0.05克和0.2克呋喃西林,混合放入10千克水中,多次用药效果很好。

春季是鱼病多发季节,为了鱼友们更方便的鉴别与防治,以上Word文档为常见鱼病肉眼鉴别简表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1、呋喃西林(C6H6O4N4)

呋喃西林又名呋喃新。为柠檬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仅微溶于水。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强杀灭力,而且细菌对本药品不产生耐药性,是治疗细菌疾病的常用药物。

2、硫酸铜(CUSO4*5H2O)

硫酸铜又名蓝矾、胆矾,含有5个分子的结晶水,为透明深蓝色结晶或粉末,在空气中失水变成白色,吸潮后又能变成蓝色,如果过于潮湿,也可以潮解,但不影响药效。硫酸铜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有收敛作用及较强的杀灭病原体的能力。其灭菌能力的大小常受水中各因素的影响,因此用量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认为池水中有机物越多、水温越低、PH值越高,硫酸铜的毒性就越小,安全浓度越大,而水温越高、PH值越低、有机物越少,则硫酸铜的毒性越大,安全浓度越小。

硫酸铜可以杀灭鱼体外部寄生的多种原虫类及蚤类,是常用的外用药物。但由于有残毒(铜可残留在鱼的鳃、肌肉、肝、肾组织内),并影响鱼的摄食及生长,故不能经常使用。另外硫酸铜的安全浓度范围较小,使用时应准确的测量水体。溶解硫酸铜的水,温度不要超过60℃,否则易失效。

3、硫酸亚铁(FESO4*7H2O)

又名绿矾、铁矾,含有7个结晶水分子。为透明、淡绿色的结晶或粉末,无臭,味涩,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水解,生成黄褐色不溶性的碱式硫酸铁,即无药用价值。因而要密封防潮保存。

硫酸亚铁为辅助用药,有收敛作用。主要是为硫酸铜等药物杀灭寄生虫扫除障碍。

4、敌百虫(C4H8CL3O4P)

该药化学名为0,0-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磷酸脂,为农业、畜牧业、卫生等方面广泛采用的一种高效低毒的有机磷杀虫剂。较易溶于水。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毒性更强的敌敌畏,并继续分解,直至无杀活性为止。

鱼病防治上可用敌百虫粉剂,有效成分有2.5%、4%、25%、50%等不同规格,常用的是90%的晶体。

敌百虫为低毒、残留量较少、残留时间较短的有效杀虫药,其作用机制是有机磷掌管神经正常冲动传递的胆碱脂酶结合,抑制胆碱脂酶的活性,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由于乙酰胆碱在神经细胞内积累,使神经传递机能中止,导致昆虫、甲壳类等中毒死亡。在鱼病防治上,敌百虫广泛用于防治甲壳类引起的鱼病以及鱼体外和肠内的寄生蠕虫病等。

本品为紫黑色细长结晶,不透明,具蓝色金属光泽,无臭,易溶于水。为强氧化剂,与有机物相遇时即释放出氧,将有机物氧化,因而有强的杀菌力,其本身则还原为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可与蛋白结合成蛋白盐类的复合物,因此低浓度时有收敛作用,而在高浓度时有刺激及腐蚀作用。在鱼病防治中,用以防治三代虫病、指环虫病及锚头鲺病等。

6、氯化钠(NACL)

即食盐。鱼病防治上是利用其渗透作用达到杀灭一些体外寄生虫的原生物及微生物等。

7、氯化铜(CUCL2)

为蓝色粉状物,能溶于水,其化学性质受有机物的影响较硫酸铜小。用以杀灭椎实螺,预防双穴吸虫病及血居吸虫病等。用量要准确计算,稍过量即能引起鱼类中毒死亡。

8、孔雀绿(C23H25N2CL)

也叫孔雀石绿、苯甲醛绿,为翠绿色有光泽的结晶,属三苯甲烷类染料。

孔雀石绿是药用染料中抗菌效力较强的一类,可溶于水。在鱼病防治上用以防治水霉病及小瓜虫病等,效果较好。

孔雀石绿是一种光敏性药物,其毒性可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加大,因此用时需注意不能在白天阳光强烈时进行。同时池水的PH值在9以上亦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它不能与锌或马口铁制的器皿接触,以免因锌溶解引起鱼急性中毒。孔雀石绿不能粘在人的皮肤上,更不能进入口中。

孔雀石绿能引起鱼类的鳃和皮肤上皮细胞轻度炎症;使肾管腔有轻度扩张,肾小管壁细胞的胞核也扩大;更重要的是影响鱼肠中的酶,使酶的分泌量减少,从而影响鱼的摄食及生长,故不能经常使用。

简称SD。为白色或微黄色的结晶粉末,无臭无味,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稳定,遇日光颜色可逐渐变深,应盛于避光容器内密封保存。为内服药,吸收完全,机体对其排泄较慢,有效浓度可维持较长时间,副作用和毒性均小。在鱼病防治上用以治疗肠炎和赤皮病

10、呋喃唑酮

又名痢特灵。为黄色晶体,无味,极难溶于水。有广谱抗菌作用及抗原虫作用。较少产生耐药性,毒性较低,无副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感染,全池遍洒,可以防治白头白嘴病及烂鳃病。

11、盐酸金霉素

金黄色结晶状粉末,无臭,味苦。在空气中稳定,遇光易变质,在碱性溶液中迅速失效。不宜接触金属,以冷藏为宜。有广泛的抗菌谱,主要作用是抑菌,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用药个体可产生抗药性,但一般不高。在鱼病防治上用以防治白皮病、腐皮病等。

12、盐酸土霉素

又称盐酸地霉素。黄色结晶状粉末,无臭,味苦,性稳定,易溶于水,在碱性情况下分解失效。抗菌谱与盐酸金霉素相似,毒性很小,亦可产生耐药性,但很慢。在鱼病防治上同盐酸金霉素。

13、青霉素

又称盘尼西林。青霉素盐是淡黄色粉末,易溶于水。极不稳定,加热、光照或加酸碱等均能迅速分解。故应注意有效期。

青霉素的抗菌谱不如磺胺类广泛,对细菌作用有严格的选择性。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作用。在低浓度时有抑菌作用,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在鱼病防治中,主要用在亲鱼运输时泼洒到水中,以防止运输中水质变坏,对产后亲鱼采用肌肉注射,可防治细菌性感染。

14、红霉素

本品为淡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在空气中有吸湿性,难溶于水。红霉素具碱性,与有机酸结合成盐后,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为增加。本品在干燥状态下较稳定,在水溶液中容易失效。遇酸时不稳定,在PH值4以下,效力显著降低。水溶液应冷藏保存,在室温条件下会逐渐失效。

红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比阴性菌强,细菌对本品很快产生抗药性,但不持久,停药3-6个月后仍可恢复敏感度。在鱼病防治上,可防治白嘴病和烂鳃病等。

疖疮病:在鱼体躯干的局部组织上生出一个或几个有如人类疖疮病相似的脓疮。发病部位不定,通常在鱼体背鳍基部附近的两侧。

典型的症状是:在皮下肌肉内形成感染病灶,随着病灶内细菌繁殖增多,病情发展,肌肉组织溶解、出血、渗出体液、细胞游离,里面充满脓汁、血球和大量细菌。患部软化,向外隆起。用手触摸有柔软浮肿的感觉。隆起的皮肤先是充血,以后出血,继而坏死、溃烂,形成火山口形的溃疡口。切开患处,可见肌肉溶解,呈灰黄色的混浊或凝乳状。

组织病理切片可见:患处真皮发生肿胀、变性、充血、出血,但尚未坏死。病灶中心的骨骼肌纤维完全解体,在其中可看到大量杆菌、脓液及少量已坏死、解体的炎症细胞。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分界不清,细菌在组织内蔓延扩散,大量炎症细胞弥漫地浸润于组织间隙,脓性渗出物沿着较疏松的组织间隙扩散,为渗出性炎中的弥慢性化脓性炎,即蜂窝织炎。

[诊断]根据症状、病理变化及流行情况,即可作出诊断。有些粘孢子虫寄生在肌肉中,也可引起体表隆起,患处的肌肉失去弹性、软化及皮肤充血(如鲫碘泡虫寄生在鲫鱼头后部的背肌中)。区别这两者,必须用显微镜检查病灶中心处的压片,前者可看到大量杆菌无粘孢子虫寄生,后者则相反。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消毒;

2、用漂白粉挂篓;

3、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泼洒;

4、用磺胺噻唑喂鱼。每50千克鱼第1天用药5克,第2-6天用药量减半。药物与面粉拌和投喂,连喂6天;

5、每100千克鱼每天用呋喃唑酮5克拌饲料,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15-20天;

6、每100千克鱼每天用盐酸土霉素5-7克拌饲料,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10天。

松鳞病:

[症状]病鱼表现的症状特点是体表粗糙,多数在尾部部分鳞片像松球似地向外张开,而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它的内部积聚著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含有液状物从鳞囊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有时伴有鳍基和皮肤表面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状。病鱼游动迟钝,呼吸困难,身体侧转,腹部向上,2~3天后即死亡。当水质不清洁,光照不足,水中缺氧,饲养水温过高,以及当鱼体鳞片被划破等情况下易患此病。金鱼、锦鲤常患此病,每年春季较流行,在热带观赏鱼中,攀鲈科、斗鱼科和鱼将鱼科等泡沫卵生鱼类常患此病。此病难以治愈,即使治愈后,色彩、光泽、体态都不如以前好看。

[治疗方法]可将病鱼浸入浓度为五万分之一单位的四环素溶液中洗浴1小时,还可用%的氯化钠溶液与日俱3%碳�氢钠溶液混合洗浴10分钟;或用氯霉素溶液,或喃西林粉加痢特灵溶液,或庆大霉素溶液浸洗,还可用上述药液的1%稀释成低剂量泼洒,坚持数日均可见效。

打印病

此病是由点状产气单孢菌点状亚种引起的。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形,多数两个相连,少数单个,菌体长为0.7~1.7微米,宽0.6~0.7微米,有运动力,极端单鞭毛,无芽胞。染色均匀,革兰氏阴性。

病症症灶主要发生在背鳍和腹鳍以后的躯干部分,其次是腹部两侧,少数发生在鱼体前部。发病部分先是出现圆形的红斑,好似在鱼体表皮上加盖的红色印章,随后表皮腐烂,中间部分鳞片脱落,腐烂表皮也崩溃脱落,并露出白色真皮,病灶部位周围的鳞片埋入已腐烂的表皮内,外周的鳞片疏松并充血发炎,形成鲜明的轮廓。在整个病程中后期形成锅底形,严重时甚至肌肉腐烂,露出骨骼和内脏,病鱼随即死去。

[防治方法]

(1)在扦插、搬运鱼时要注意操作,切勿使鱼体受伤;鱼池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并在放养时适当调整放养密度,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池内水质清新,可以预防或减轻病情。

(2)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1克,全池遍洒。

(3)每立方米水用五倍子10克,全池遍洒。

(4)每67平方米水面用0.75千克辣椒粉加水10~15千克煮沸后,全池均匀泼洒,连续3天。

(5)亲鱼发病可选用金霉素、氯霉素注射,每千克鱼注射5毫克,或注射四环素,每千克鱼注射2毫克,进行肌肉或腹腔注射,同时采用高锰酸钾等杀菌药物涂于病灶处。

类似与穿孔这样的病症,属于细菌性感染,肉眼看不出是何种病菌,已经恶化了……可能造成败血。不想让这样的情况发生的话,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如不慎碰到,应及早发现并对伤口做消毒处理,同时保持水质的清洁……

痘疮病

[病原]疱疹病毒。

[症状]发病初期,病鱼体表出现许多白色小点,上面覆盖一层白色块状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点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斑点的区域不断扩大,致使病灶部位的表皮逐渐增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形状好似痘疮,因此称之为“痘疮病”。痘疮增长到一定程度会自然脱落,接着又会在原患部再次出现新的痘疮,最终使鱼消瘦而死。

[流行情况]主要危害鲤、鲫及圆腹雅罗鱼等,影响鱼的生长及降低商品价值,在越冬后期可引起病鱼死亡。该病流行于冬季及早春低温(10-16℃)时,及水质肥沃的池塘、水库、网箱内;当水温升高后会逐渐自愈。

[诊断]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增生物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或分离培养到疱疹病毒。

[防治方法]

1、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2、流行地区改养对此病不敏感的鱼类;

3、升高水温及适当稀养也有预防效果;

4、曾用氯霉素治疗,每尾病鱼肌肉注射25毫克,同时用0.225x10-6氯霉素水溶液药浴,有一定疗效。

用氯霉素粉直接撒在鱼身上应该也会有效果吧。氯霉素溶液或喃西林粉加痢特灵溶液,或庆大霉素溶液浸洗,浸洗多长时间,

一般低浓度,半小时左右。高浓度,十分钟左右。自己灵活掌握……

细菌性感染:通常是在池塘水质不良情况下,常时啄食池壁藻类,或捕捞运输等操作过猛导致引起鱼体受伤造成的……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行动缓慢,唇端表皮发炎、糜烂,严重者鳍烂、体表附有许多粘菌。

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新,经常用生石灰消毒、调节水质。用1mg/L漂白粉全池泼洒。3%食盐水药浴病鱼10分钟,同时用土霉素原粉拌料投喂,每日每10公斤鱼2g,3天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