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为何年轻人热衷家人式养宠

admin

为什么全职妈妈更容易造成教育失败(心理学应用)

题记两个故事:一个是状元老子做“职业爸爸”,花三十年时间证明教育的失败。另一个是学历不高的“无业父母”无力顾家,孩子成为高考状元!这种巨大的反差,为何会不断地出现在身边?里面有什么奥秘,有必然性吗?如何从心理学理论上说明这种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于全职爸爸和全职妈妈们有什么启示?如何防止自己的儿女教育失败?这篇文章很可能遭遇全职妈妈们的反感。很正常,符合文中心理需要理论:文章打击了全职妈妈们自我成就的需要,以及归宿感,以及献爱心的需要,这让她们难以接受。不过这个目的并非我的初衷,这些问题也不是只出现在全职妈妈的身上,而是全社会的通病。只不过全职妈妈们身上表现得更突出,更典型一些而已。如何反思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设法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对号入座地去“扮演角色”,进行“角色维护”“自我辩解”“情感保护”等心理反映,正好考验妈妈们的智慧和教育的理智!心理学应用:为什么全职妈妈更容易造成教育失败?为什么妈妈会被孩子称为魔鬼妈妈?为什么被照顾得越周到的孩子越不快乐?今日学堂校长:张健柏一:全心全意地投入为何带来相反的结果?一个孩子,如果享受过于“职业化”的待遇,一旦由全职爸爸,全职妈妈,或者全职爷爷,全职奶奶全职照顾,甚至仅仅是因为父母过于重视孩子,把孩子的前途未来看得比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为重要,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结果往往更容易造成教育失败。这个结论,是我们大众认为“不应该出现”的事情:专门让一个人来“全面负责”孩子的生活和教育,这种”慷慨投资”理所应当带来“丰厚产出”:应该提升孩子教育成功的可能,变得更加优秀才对。这也是全职妈妈们的初衷和愿望,怎么可能还相反呢?我了解过周围一些全职妈妈的子女教育情况,大约孩子都是幼儿园,小学阶段“好像还可以”,妈妈们会很自豪地宣扬自己的“成绩”,其实孩子身上已经隐藏了很多不良的种子,只是家长视而不见。妈妈们对孩子取得的一点点进步都津津乐道,丝毫不见孩子身上潜藏的问题。说这些妈妈眼睛有问题一点都不过分。我就见过一个全职妈妈,孩子因为调皮捣蛋被学校开除了。即使这个时候妈妈不得不承认孩子“有问题”,但是说不出什么道理,反而不断说:这孩子进步多么大,心地多么善良,妈妈病了会给她端水等等,觉得孩子很委屈,甚至会幻想自己对不起儿子,如果当年如何做,孩子就更会开心有出息了等等。可是我看到的是:这个孩子由于教育不良带来的行为心理问题很严重,今后还会出问题。另外一个全职妈妈,如果光听她说的话,她嘴里的女儿简直就是个完美的天才,如果我们学堂录用她简直就是白捡了个大便宜。我见过后才发现这个孩子也是有严重的行为和心理问题,仅仅是在学校里的学业成绩还不错而已。结果我婉言谢绝这个孩子入学。不是这孩子已经教不好了,而是有这种糊涂妈妈,孩子没法教。全职妈妈的教育对象,一般都在中学以后问题暴露,一般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已经养成了惯性,来不及改正了,因此全职妈妈们的教育成果,总体上是失败的。孩子们往往在心理个性行为上,有很多的问题,学业上失败的情况也很普遍。这里讲两个都是我身边亲友的真实故事:一个是状元老子做“职业爸爸”,花三十年时间证明教育的失败。另一个是学历不高的“无业父母”无力顾家,孩子自己成为高考状元!我的一个长辈,当年是我们地区的高考状元(文革前),可后来所在的国营厂倒闭后被迫下岗,可以说这生运气很不好。由于自己的职业失败,就把人生的全部希望放在儿子身上,孩子从小就在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成长,小学中学一路呵护,操了很多心,在父亲的辛勤栽培下,结果高考的时候成功地考入了武汉大学,算是我们家族中仅有的几个考上全国一流名校的佼佼者了。可是,考上大学也就是问题的开始:进入大学后,爸爸失去了全面指导控制的机会,儿子得到了自我发展的“自由”,而且脱离监管的孩子也有独立自主的愿望。于是“乖”了两年,勉强上到大二之后,就连续两年留级。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名牌大学虽然不好进,但是很好出,老师很愿意送学生及格,只要别太过分,大家一起混文凭。实际上大学里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混日子,女生看韩剧,男生玩游戏等等,可是基本上都可以混毕业,还有一个不错的成绩单去骗骗企业。这孩子能考上武大绝对不笨,可他偏偏连体育课都要去拿个不及格,可见这孩子“故意不学”,连混日子都懒得混。最后当然连毕业证都没有拿到。回家后父母当然很生气,后果却不严重!因为爱子心切,虽然没有毕业证,但是父母到处找高人帮忙,居然还是在省城的银行帮他找了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轻松,有层次,薪水也高。可是最可笑的是:他“毅然决定”继续反抗父亲安排的理想道路,还是要走自己的小路:两年之后,就因为挪用公款满足“高消费”,买高档手机等物,被银行辞退。父母再次出来为已经三十多岁的儿子买单:把养老金全部贡献出来还不够,还到处借钱来为他填窟窿退赔,背了一身债,以免儿子被关进监狱。他现在的职业是“自由人”,父母已年老,无力管教,只好远远离开,暗自伤心地品尝自己一生中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失败。相反:一些自顾不暇的父母,没有时间和能力专门来“照顾和帮助子女”的,往往孩子却很成器。我另外一个亲友,也算是我的长辈,没上过大学,也没有正式工作,靠外出给人打工,当保姆赚点钱回家过日子,也没有学卡尔威特和斯特娜夫人的教育法,也没有时间和精力管孩子,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教了孩子一招:家长没有本事,什么都不懂,你将来要考上大学,连学费都别指望父母,得自己想办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想要什么就自己去努力。得自己的为自己负责!结果孩子去年高考成为状元,电视台来家报道,官员们来家看望,连学费都有别人争着送,家长一点都不操心。上面所说的两个故事看起来很偶然,实际上,这种奇怪的现象,如果学习过心理学,就知道是必然的: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全职爸爸,以及全职爷爷,全职奶奶,如果专业负责孩子的生活和教育,都更容易造成孩子的教育失败。放手让孩子自担责任,反而会成功。这是人性的必然定律。当然也有例外:如果该全职妈妈或者全职爸爸精通心理学和教育学,而且很善于应用心理学全力帮助孩子成长,善于行为教育,也可能会提高孩子的教育成功可能性。实际上,这就是精英教育的本质----让思维能力强的优秀成人来教育孩子。不过,这样的全职妈妈有几个?这样的全职爸爸存在吗?如果有这样的爸爸妈妈,他们的事业会很忙的。因为真正精通心理学的人,无论做什么都很容易成功,特别在这样一个商业社会中,精通心理学将让他们成为各行业不可或缺的人才。所以不太可能呆在家里当专职保姆。当代中国人普遍非常缺乏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因为中国人在概念上,以为心理学是一个“专业技能”,好像离实际生活很远。中国大学里大量由根本不懂心理学的教授们编出来的[心理学教材]和讲授的心理学课程,主要是堆砌概念的一些迂腐无用的内容,更加强化了这个印象。结果是:由于缺乏基本的心理学常识,国人的日常生活经常处于无序和混乱中,不太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快乐度极低。相反:美国等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心理学,即使是一个没有考上大学的普通职员,也会利用业余时间去社区大学修学心理学课程。这不是为了提职,而是因为他知道:这是一门让自己生活得更好的实用性课程。实际上,美国某高级官员总结说:美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不是因为美国的技术专家有多高明,而是因为美国有一大批很高水平的心理专家。这种说法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难以理解。二:马斯洛心理学理论关于学习动机和成就动力的解读!这里我用一个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常识,来解读一项经常令中国父母们大惑不解的现象:就是为什么全职妈妈往往导致教育失败?为什么对孩子倾注了全部人生希望的父母,往往最后收获的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为什么被照顾得越多的孩子越不快乐?这些问题,不仅令中国的普通父母们不解,即使是现在很红的“教育大师”们也没有说清楚。甚至是中国家长们的偶像如卡尔威特的父亲,斯特娜夫人,这些全力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仅仅是在孩子的学术教育上成功了,就成为国内家长们一窝蜂追着学习的榜样,但是家长们不知道,他们的孩子在人生教育上,却基本上无例外地失败了:因为他们的孩子的人生并不快乐。要说明这个问题,这里需要先补充说明一点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和教育理论:第一个是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个不同层次的需要,第一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第二是安全需要,第三是归宿和爱的需要,第四是尊重的需要,第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马斯洛的这个需求动机发展模型中,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人绝对不会满足于目前已经达到的状态而稳定下来,相反,一旦达到第一层次的生存生理需要上的满足后,就开始不断追求更高的心理上的满足,精神和心理的要求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标和动机。最终,自我实现也就是成长和成功的需求,会激发我们更高的动机,成为我们最高的精神需求。人生就是从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开始,一步一步地向更高的层次迈进,能够实现这个转移过程的,人生就会很快乐,很充实,心理就会比较健康和积极。相反:如果人生的需求无法向上转移,就会觉得很压抑和失败。如果不仅不能够向上提高需求层次,反而被剥夺了更高的需求层次,被迫向更低的层次转移的话,往往带来巨大的挫败感,心理上常常不能够接受,容易导致各种障碍,甚至会自杀。例如,金融危机让很多很风光的总裁们破产,但绝对不会严重到让他们失去最基本的生活条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因为“事业失败”,让他们更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受到了打击,就导致很多人情绪低落,还有不少人自杀。另外一个教育学理论,与上述理论相同:就是人是生来就热爱学习的。因为真正的学习就是人生的成长,符合人的需求心理层次向上转移的要求。因此真正的教育就是不断让学生心智成长的手段。明白了这两个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原理,就明白为什么全职妈妈(爸爸)为什么更容易造成教育失败,以及我们国家的孩子为什么都普遍很不开心的原因了。因为我们家长目前的做法,违背了基本的心理学原理,也违背了教育学的原理。三:全职妈妈们用提供孩子低层次要求的方式,来满足自己更高层次的需求!首先,生理需要固然是人生最基本的需要,人如果得不到食物,会冒险去偷去抢。但是一旦生理和安全需要没有问题,人关注的其实就是归宿和爱,以及尊重的需要。这里的爱指的不是被宠,不是人能够“集三千宠爱在一身”就开心了,而是宠人,是有爱的能力,是自己“很重要”和“被需要”的感受需要。如果现实中不存在这种需要,人往往会刻意制造出这种需要,或者通过游戏来假装自己被需要。例如,孩子喜欢扮家家,模拟当妈妈爸爸,来“照顾”洋娃娃做家务等等,也喜欢养小动物,想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对“弱小群体”提供帮助,用游戏来满足自己心理深处的这种需要。大人们喜欢玩的“建设类,战略类”的电子游戏”,如“文明”等,也是这种成就需要的表现。大人们喜欢养宠物,也是实现自己内心深处“爱和归宿”的成就需要!实际上城市里喜欢养宠物的群体,她们在现实生活中是缺乏“被需要感”的,她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一个旁观者,这本来就是她们选择的“有福气”的活法,但是这种不被人需要的“生活”却让她们很缺乏成就感,于是就找个小狗,在动物身上实现自己“爱与归宿”的需要。实际上,全职妈妈的心理需要,也基本上停留在这个阶段:角色归宿的需要(我是某某的妈妈)。我们在网上看到很多全职母亲,网名就是孩子的名字,或者“小宝妈妈”等角色命名,很多全职妈妈的博克内容,全部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她们就当作天大的新闻公布给全世界。这些全职妈妈们很尽心地演出自己的角色,以此得到心理归宿感。一旦离开孩子的需要,她们往往茫然无措。这种全职妈妈往往在孩子升学离开家后,都会变得心态失衡。这说明本质上不是孩子需要她们,而是她们需要孩子。学堂孩子的一些全职妈妈,把孩子送到学校住宿后,甚至会哭好几场,会公开和偷偷地找各种理由跑来看孩子,会不断打电话给老师:我的孩子怎么样了?他会不会不习惯?他能够适应吗?难道他真的不想妈妈?等等。另外,大多数的妈妈,在给孩子打电话的时候,都会问“想不想家,想不想妈妈”,孩子们当然很乖巧地说“当然想”,这样家长就很满足。这些事例,充分说明照顾孩子,当全职妈妈,实际上是这些母亲为实现自己较为高层次的需求,满足“归宿和爱”的心理需求而存在的。本质上,这种行为与这些妈妈当小女孩的时侯扮家家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洋娃娃被真实的孩子代替了,但是心理的本质需求完全一样:孩子实际上是她们用来满足自己心理需求的工具。也正因为如此,她们没有懂得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来尊重,也同时剥夺了孩子本身更高一个层次的需求:尊重的需要!孩子往往被这些妈妈们当作自己的私有物品,来满足妈妈们“归宿感”和“献爱心”的心理需要。不客气地说,这样家庭中孩子的地位,跟一个玩具没有什么两样。第四个层次的心理需求是尊重需求,国人基本不懂什么是尊重,只知道讲面子。在家里,家长们基本上都不懂得如何尊重孩子,也不懂得自我尊重,因此彼此都无法满足尊重的需要。在日常的社交中,我们通过互相给面子来获得虚假的心理满足,也不懂得真正的尊重。由于缺乏尊重和互相尊重,中国人的生活质量缺乏提高的空间。这一点,美国兰德公司的中国报告也说得很明白,就不多说了。家长们往往很奇怪:学堂里管教学生很严厉,孩子们很“怕”的老师,同时也是孩子们很喜欢的老师。而且学堂的老师即使处罚了孩子,孩子也不生气。而且在规矩严格的学堂,孩子们还过得更快乐一些。反而在处处宠孩子的家里,孩子往往容易发脾气,常常不高兴。家长们不解之余,把结论说成是孩子天生怕老师,其实不是这个原因。本质原因是学堂的老师强调尊重需要,即使对孩子,我们也像对大人一样,讲原则和规矩。我们甚至尊重孩子犯错误的权利,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唯一不同的是:我们要求孩子必须为自己的错误买单,这也是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学会规则意识。而家长基本上剥夺了孩子的这种心理追求,以“为孩子好”为理由剥夺孩子的心理需求,甚至于用满足孩子低层次需求的方式来剥夺孩子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如打断孩子的游戏来强迫孩子吃各种“好东西”等。孩子当然不高兴,当然会发脾气了。家长们基本上会尽力阻止孩子“犯错误”,而一旦犯错误后,又尽量不让孩子承担后果,结果造成孩子的反感,心理需求被剥夺,也养成孩子错误的行为模式。我一般明知孩子会吃亏,但只要影响不大,也会让孩子自己去吸取教训。例如,我的孩子小时候一贯被老人强迫喂食(极度不尊重孩子基本生理能力的例子),而且会在孩子玩得很投入的情况下把孩子一把抓过来喂食(非常不尊重孩子的心理愿望和需求,把孩子当动物养),结果不仅经常导致孩子的强烈反抗,还形成厌食的心理价值观。接回家教养后,孩子说如果能够不吃饭就好了,我告诉他可以尊重他的要求,他可以一天都不吃饭。他很惊喜,说真的吗?我说当然是真的。我很尊重地跟他约定好,一天不吃饭,但可以喝水。结果他后来饿得团团转,只好不断去喝水。孩子并没有因此恨我,反而更尊重我,因为我充分地尊重了他的选择和自由,即使是错误的。而且我故意用这种方式来教育他,让他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可惜,中国的父母嘴巴上说教,行动上却更喜欢教自己的孩子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结果出现大批问题孩子。第五个层次的需求是“自我成就”的需要。简单一点说,就是成功和成就的需要,这是心理需求的最高层次要求,而且,这个层次的需求是无限高度的,不像低层次的需要是有限制范围的。比如你不可能为了满足“吃”的生理需求而不停地吃。但是自我成就是无止境的空间,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追求自我成就,它成为人生最大的动力和满足的来源。孩子自我成就需要的满足,首先来自于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的成就,越能够控制自己身体的孩子,动作越灵活的孩子,心理满足度越高,因此他们越快乐,越自信。这就是西方教育中非常重视用体育来塑造孩子心理健康的原理。我们从学步的孩子身上,能够看到孩子学习会走之后的巨大满足感:他们不停地尝试,不停地失败,终于有一天能够到处走来走去,非常开心。因为孩子学会了成功地控制自己的身体。不过不少愚蠢的家长会以“照顾”为名,以防止孩子失败为名,以保护为名,剥夺孩子身体控制的自我成就要求,来满足自己“好家长”的心理归宿要求。其实本质上就是为了满足家长自己的心理成就需要,因此剥夺了孩子成长的需要。内心深处觉得必须让孩子保持无能的状态,才会更需要家长的“帮助”。当然,在嘴上,家长们是“抱怨”孩子“这不行那不行”,所以他们才“不得不”帮助孩子,以此彰显自己的“能耐”和“重要”。最严重的例子,是我看到过的一个7岁的悲苦小孩,他被家长剥夺了几乎可能的成长过程心理需要,脸上写满了无助和痛苦,常常毫无理由地哭泣:因为他连路都走不好,平平的地板上走路都会摔跤。跟他父母交流后发现:小时候因为怕孩子摔跤,怕衣服弄脏等等理由,因此他无论到那里,都是被家长们抱着(轮流接力交换,反正家里老人没事),很少自己运动,结果造成孩子严重的心理问题:脆弱,敏感,无助,自卑,而且我认为这个问题基本上无法解决了,即使这孩子只有七岁,但是由于破坏得实在彻底和严重,在生理上已经无法挽回。这个孩子今后,可能只有在悲苦和无助的处境下过完一生了,实在是可怜。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当很有活力和很有成就的人,被疾病和伤痛绑到病床上的时候,他们的痛苦很大一部分并非来自于身体,而是来自心理需求的被剥夺而并非病痛本身:他们对于自己身体的控制力丧失了,这让他们非常沮丧。因此很多人会得抑郁症,甚至会因此导致更严重的事件如自杀等。医院的医生都知道:这种类型的病人,在身体的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倒不用担心,但是一旦身体开始恢复好了,反而可能会出事。因为身体的生存需要满足后,剩下来就是心理成就需要,会对自己的失去功能而难以接受。所以,身体的健康直接与心理的健康快乐紧密联系。另外,汶川大地震一年后,当初活下来倍感庆幸的幸存者,却大量出现自杀的情况。这显然是心理因素导致的问题:因为失去亲人的他们缺乏“爱和归宿”的需要,在刚开始的生存问题解决之后,他们开始面对这个问题,而由于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而自杀。这不是政府给他们拨款就能解决的,这反过来说明:心理的情感需要,比现实的物质需要更重要,更能够决定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满足自我成就的需要,还体现在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上面:当孩子们在持续不断提高身体和思维能力的时候,以及孩子拥有更广泛的知识面时,孩子的心理是积极而正面的,这证明本质上孩子们很愿意参加学习。而且孩子实际上还很愿意参加各种有竞争性的活动,“赢”的感觉让他们有巨大的满足感,同时,失败的挫折,又激发他们不断的努力和进步,这个过程持续一生。理论上说:任何一个个体,如果找到了一个自己愿意不断努力的领域,都可以获得极大的成功。而家长们此时过度保护的结果,就是造成孩子终身都不敢面对困难和懦弱的个性。因此,西方的教育,特别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家长只是尽量帮助孩子选择最佳的路线。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拥有选择的智慧和选择的能力,而不是强迫孩子接受死板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真正的投入并做出骄人的成绩来,所以西方才有各种层出不穷的人才和天才。可惜,在中国的家长,基本上只关心孩子的低层次物质需求,忽略孩子的高层次需求。甚至更可恶的是:家长们经常剥夺孩子们高层次的需求而用低层次的需求来“满足”孩子,并灌输一套违反心理需求原则的人生价值观,造成孩子的心理病态。比如说,家长目前普遍对孩子的教育价值观就是:好好读书,将来考好大学,才有好工作,才能够养活自己,才能够买车买房,才能讨老婆,成家生孩子。这表面听起来很正常,其实特别可笑:因为这些笨家长们,把丰富多彩,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精彩人生,变成了动物似的“活下去和繁殖”的生存需要。把马斯洛心理学中的高层次心理需求全部抹煞,只用最低一级的“生存需要”来“激励”孩子,这怎么可能让孩子有真正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孩子们基本上感受不到“生存压力”的时候,在家长们的全力维护下,他们的生活很舒适很满足的时候,这种教育目标和激励方式,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笑话,他们骨子绝对不认同。但是他们自己也找不到答案,所以心理“很郁闷”!只能无奈地混一天算一天,甚至找到了网络和游戏,用这些虚幻的游戏来打发自己。这就是家长的错误教育的结果。实际上,这种低层次目标更适合农村和贫困家庭,他们在基本的生存压力下,会比城市的孩子特别是富裕家庭的孩子更有实现基本生存需要的愿望和动力。但是,绝大多数孩子,内心根本不可能认同家长的读书学习是为了“找工作”“过生活”的“中国式人生需求理想”理论,因为这完全与基本的心理学要求背道而驰。西方普遍教育孩子的人生学习目标就是追求真理和智慧,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理想,倒是更本质地反映了人的最大成就需要。中国的金钱拜物教,违背人的精神发展要求,不仅培养的是畸形的人格,而且培养了失败的,不快乐的人生。在造成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障碍上面,全职妈妈们做得要更“成功”一些:本质上,由于缺乏自己的事业空间,自然也缺乏真正的“自我成就”心理需求的满足感。当她们把“妈妈”作为自己的“人生职业”,自然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获得自身心理满足需要的工具。因此,往往全职妈妈,全职爸爸和全职爷爷奶奶们,把孩子作为自己的心灵寄托,为了实现自己的高层次需要,如自我成就感等,用满足孩子的低层次物质需要的方式,来剥夺了孩子的更高层次心理精神需要,剥夺孩子的能力发展和成长空间,让孩子不得不依赖他们,离不开他们,以此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和“重要感”。可以说,这些家长本质上都是很自私,很自恋的。在具体表现方式上,这些自私的全职妈妈们有很不相同的面目:一种是无怨无悔型的“贤慧妈妈”,她们无微不至地照顾好孩子生活的每一方面,剥夺了孩子体验生活的需要和基本生活能力,造成出一个生活上极端无能的孩子,从而也让孩子在心理上脆弱和缺乏自信。可能孩子很乖,但是往往对未知的世界充满恐惧,变成心理上长不大的孩子。这种孩子,即使小时候学业成绩比较好,但是长大后不太会有什么出息:因为他们的个性偏于内向和封闭,心理上也缺乏自信,情感脆弱,敏感,身体上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生活上难以自理,自然谈不上什么“人生成就需要满足”,他们的人生将很缺乏成就感。另外一种好强心更重的全职妈妈,把孩子作为实现自己心中梦想的工具,比如,希望孩子考上哈佛,自己就可以成为“哈佛妈妈”了,实在不行上清华北大也行,这样就可以到处自吹自擂,满足自己心理成就的需要。这也是她们“妈妈事业”的成就需要。这种妈妈可能会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甚至是冷酷:她们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会逼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除了生活方面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生活需要外,其他方面孩子都必须服从职业妈妈的意愿和要求。她们为了让孩子就范,会无情地收拾孩子,当然,心理上,她们会说这是为孩子好。如果孩子学业表现不良,她们痛打孩子也不奇怪,我就见过一个家长因为10岁的孩子弹钢琴没有专心就被当众一个耳光打过去。我虽然不反对打孩子,但坚决反对因为孩子学业不良打孩子,只建议用于处罚孩子的行为不良。这种妈妈,往往在孩子小学阶段会比较有“成就感”,她会用孩子取得的各种成绩,考级的证书等等来炫耀自己的“功绩”,满足自己的“成就需要”。小学阶段很容易取得这些垃圾证书,而这些东西很容易让妈妈自以为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她还会在妈妈圈中到处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其实是通过夸耀孩子来满足自己的心理成就需要。不过,一旦孩子上了中学以后,就开始分化了:一些个性弱一点的孩子(女孩居多),可能愿意继续压抑自我,服从家长的意愿,乖乖地读书,牺牲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压抑自己的心理和愿望,最后成功地考上大学。但是,即使考上了名牌大学,这种孩子的心理状态也很不好,会偏于冷漠和感受迟钝,缺乏激情和热情,就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工具。这种人,即使名牌大学毕业,或者继续上研究生,一生中也不会有什么真正的成就,更不会快乐,另外也不会有什么生活能力。我在武汉大学看过太多这样的城市孩子,一个个像个老头老太般,病恹恹的活在梦幻中的样子。这些,已经算是全职妈妈们的“成功案例”了,妈妈们也自以为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直到发现孩子在工作和结婚后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才悔之晚矣!另一批小孩,比例上占大多数,特别是男孩居多,则上中学后开始反抗父母。他们不能忍受自己的高层次需求被剥夺,所以开始追求自己的理想,但是由于缺乏指导,往往会迷上网络游戏等,让他们在虚幻的世界里获得“自我成就”的满足感,逃避现实中冷酷的学习生活和冷酷的妈妈。因此,这批孩子往往成为“问题孩子”,其实主要是心理上长期需求得不

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与老人在育儿上发生冲突

在育儿问题上,与老人观念不同,发生冲突是在所难免,也是时有发生的。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以下几种方法:

为何年轻人热衷家人式养宠-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一、可以的话尽量和老人分开住,都说距离产生美,适当的距离确实可以让年轻人与老人之间避免很多摩擦,让彼此之间多一份美好。在育儿上面也是一样,隔代亲大家都很能理解,老人对孩子的爱有时候比父母来的还更浓烈,容不得自己的孙儿收到半点的委屈,给父母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增加了不少的阻力,所以让老人家“眼不见耳不闻为净”最好。

二、如果实在是没有办法和老人分开,我觉得可以这样做:

1、不当着老人的面教育孩子

如果发现孩子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为了怕老人护短或不认同自己的教育方式而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冲突,我会把孩子单独带到房间,关上房门进行教育,尽量避免让老人听到。

2、拿周围人或新闻事例向老人举例子,让他们了解事情的危害性

我们因为和父母没有住到一起,因为离得比较远不在同一个城市,每次都是很久才回一次家,所以爷爷奶奶每次见到自己的孙儿都非常开心会买很多吃的给孩子。记得有一次爷爷奶奶很多的碳酸饮料等给孩子,而平时我几乎是不允许孩子喝这些碳酸饮料的,但是孩子小而且还有爷爷奶奶的护着,自然就会忍不住拿着喝。见孩子们没有节制,我要是总是说也不太好,于是就上网找了些相关的小孩和碳酸饮料导致不良后果新闻,找了个合适的机会当着爷爷奶奶的面说给了大家听。当他们知道后,也意识到了饮料对孩子的不利,自然就不再买这些东西给孩子喝了。所以当不好直说的时候,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3、尊重老人,多聆听

其实,有时候老人的育儿方法未必就是不好的,往往年轻的父母有些育儿方式和方法是错误的。所以,尊重老人,当与老人的育儿观念发生冲突时,多沟通,彼此多谅解,想一想到底谁才是正确的。都是为了孩子好,谁的方法对当然就选对的,而不要一味排斥老人的想法。

我是V妈,有男宝和女宝的二胎妈妈,立志不断从言行上提高自己,用科学的方法聪明育儿,和孩子一起成长!希望和你一起加油共进!也欢迎大家多多关注我的百度问答号"V妈问答",谢谢!

为何年轻人热衷家人式养宠

为何年轻人热衷家人式养宠?

我身边有很多同龄人都养了猫猫狗狗等小宠物,包括我自己也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狗。而我也注意到,这届年轻人都很喜欢养宠物,并且将宠物作为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虽然说养宠物需要一定的资金,但是人们现在的生活条件也变好了,所以对于很多在大城市里面独居或者是远离父母身边的年轻人来说,养宠物都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我觉得,不管是养猫还是养狗,是对于自己的感情上面,或者是平时的生活上面都是一种寄托吧!

🔻🔻🔻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具体分析一下,这届年轻人为啥那么热衷家人式养宠呢?

🐕首先肯定是喜欢

很多小孩都想养狗,可是家里不允许,等长大了,工作了,自然要实现自己的愿望。二是减压。如今,生活节奏很快,年轻人工作压力很大,工作也很辛苦,有些年轻人每天还房贷、车贷等,亚历山大每天都在。许多宠物长得很可爱,有的还很善解人意,对缓解压力有很大帮助。如今的一些公司非常人性化,还允许员工带着宠物上班,一边撸宠物一边工作。

🐱需要陪伴

许多人远离父母,在外地工作,独自一人在异乡生活,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伴侣,于是便会把感情寄托在宠物身上。

🐇享受乐趣

随着资讯时代的来临,各式各样的社交软件上经常会有萌宠的视频,小猫小狗的确很可爱很吸引人,也会带给主人许多乐趣,爱宠物、养宠物的念头在此时一般都已经萌生了。

🐢打发时间

网络越来越发达,城市越来越大,许多年轻人越来越忙,休息时能做的事越来越少,尤其是那些不愿出去的年轻人,养宠物来消磨时间,一起玩耍自然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无聊的时候还可以在家里逗猫狗玩。

🐕陪伴

这一时期,孤独不再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代名词,工作到两点一线的年轻人同样要面对孤独,大城市里很难有几个真正的朋友,即便如此,城市的扩张和工作原因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高昂的旅行时间成本。孤单的时候有宠物相伴,其实也是一件更惬意的事。

🐱消费观的变化

现在宠物已经不再是一种消费品了,不再是那些需要喂食、铲屎、玩玩具、吃点心的看家护院的狗或捉老鼠的猫了,而实际上这些东西都要花不少的钱,如果按照父辈们年轻时的态度,也许根本就不会考虑这些花销,但随着年轻人消费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在透支未来的资本,而对于他们来说,养宠的花销似乎也是很自然的事。

同时,如果你想要养宠物的话,我希望你能做好充足的准备哦,养宠物也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哦!

🐇你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环境、食物、空间,因为宠物的生命只有十多年,养宠是一项责任,无论什么宠物都是活着的,需要被善待。另一项调查显示,城市中养宠物的人大多是生活在家里,闲暇时在家,缺乏交流,退休后在家,或一些小孩。随着当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当因某种原因而使人们的交往需求不能得到完全满足时,养宠物成了人们的一种选择。

🐢我认为,宠物是人类最诚挚的朋友,也是最温暖的伙伴,更像是一位家庭成员,更像是一种精神寄托。对养宠物的家庭进行观察,你会发现,老人可以摆脱孤独感,取代孩子们不能经常回来的孤独感,让晚年的生活充实愉快;中年人工作后带着宠物回家玩,可以放松身心忘却烦恼,让工作一天的疲劳减轻;小孩子和宠物一起长大,与宠物互相照顾,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和责任感,让孩子们有一个快乐而不孤单的童年。养宠物的好处还是非常多的。

🐢现代的人们生活越来越独立、忙碌、压力越来越大、衰老越来越严重、邻里交往越来越少,有些人甚至连邻居都不认识。而且养宠物成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情感寄托,从而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通过对小动物的关爱,与小动物的互动玩耍,观察小动物被依赖的憨态可掬,能够给人带来很多的快乐,可以让人放松身心,当人心情愉快时,就可以帮助减少慢性病的发生,这也是养宠物的好处哦!

💗💗💗总结

与自己养的宠物相处时,我们可以是一种完全的放松状态,而与他人相处则要付出更多的情感负担,而有的付出还会受到伤害,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背负情感负担去与周围的人交流,而越来越懒得与他人沟通、尝试接触索性将情感寄托在宠物身上,养宠物的情感付出,宠物会直接体现出对主人的爱产生依赖的情感反应,满足了我们的心理需求。所以说,将宠物当成家人一样对待,这种现象已经变得越来越常见啦!

把孩子长期放在老人那里有什么坏处

长期把孩子放在老人那里养。会给孩子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

首先来说说外表,那就是卫生上的习惯。老人一般以为自己的年纪比较大了,有的时候没有精力给孩子洗洗涮涮,把孩子打扮的干干净净。

那么如果这样长时间下去的话,还是潜意识里就会觉着自己脏脏的,也是正常现象,就不爱干净了。

还有就是,老人一般都比较溺爱孩子。孩子犯错之后都不会说一句重话,不懂得批评,一味的宠爱着孩子。这样孩子就会养成性格上的缺陷。

比如说老人容易给孩子吃她喜欢吃的东西,而且没有人跟他分享,没有人跟他争。渐渐的就会养成孩子自私的毛病。有东西不懂得跟其他人分享。

还有就是礼貌上的问题,老人也会教孩子懂礼貌,但是如果教一两次孩子不停的话,老人也不愿意再费那个力气去教他。所以渐渐的就会,养成孩子见了人都不打招呼,没有礼貌的坏习惯。

老人带的娃为啥普遍「接地气」

现如今,年轻夫妻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没办法,年轻夫妻们需要努力工作,努力挣钱,这也导致了很多年轻夫妻没有太多时间或精力带娃,带娃这件事只能落到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头上。可老人带娃普遍接地气,原因是:

一、老年人比较节俭,因为他们生活的那个时经济水平比较低,即便是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他们依然保留着比较朴素的生活作风,他们认为不该花的钱不要花,把钱花在刀刃上。

时尚的童装确实好看,但它是真不舒服、不方便,而且价格也比较贵,老年人认为这些衣服都是中看不中用的,他们一般不会选择给孩子们穿这些花里胡哨的衣服。

那些裙摆很大的公主裙,蓬蓬的很漂亮,但“蓬”意味着布料很硬,扎人。一两岁的小娃娃也不会自己撩裙子,整个裙摆在地上摩擦,孩子又处在对什么都好奇到处摸索的阶段,半天就脏兮兮的了。老年人觉得这些花里胡哨的衣服穿起来太麻烦,而且很容易就被孩子们弄脏,所以就不会选择给他们穿。

而且衣服上的各种装饰物很容易掉下来,孩子又会把它们放嘴巴咬,实在是太不安全了。大棉袄、二棉裤,丑是丑了点,看着就暖洋洋的,农村比较冷,还是适合这种“接地气”的!

二、老人带孩子的经验十分充足。

“走过的路,比你吃的盐都多”,这句话也许是被夸大,但是不难看出其中的道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一位老人的涉世经验,足够我们学习一生。

已经将子女抚养长大的老人,再抚养孙子孙女的时候,十足的经验会让他们更加轻松容易,同时也还会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莫大好处。

三、孩子顽皮,但是老人的耐心更多。

顽皮是孩子的天性,成年人因为各种压力,也许在对待孩子方面没有多少耐心。哪怕孩子犯一点错,都可能挑动成年人神经,甚至脾气暴躁的家长还会因此动手。但是老人们一定不会,经历过世事沧桑的他们已经看透了很多。

经历过岁月洗礼后,孩子的顽皮会让他们更加充实。他们乐得陪伴在孩子身边,这样一来孩子的家长放心,也有助于老人的健康。

四、包容心远远大于孩子的错误人无完人,孩子犯错也是是有发生。

有的孩子只要犯错误,就会受到家长的呵责,长久以来,孩子就会神经紧张。但是跟随奶奶姥姥长大的孩子不一样,老人对孩子的包容十分多。等到孩子知晓姥姥奶奶不容易后,就会更加懂事孝顺。老人的鼓励和陪伴,都将会成为孩子进步路上的推波助力。

当然了,大人尽量别将孩子完全托付给老人。把握好度,才能对老人和孩子有双向以及好的影响。如果老人年纪大了,一定不要将幼小的孩子托付给老人,否则出了事故可就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