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猫咪爱吃鱼是天性吗

admin

为什么老虎的战斗意志不如狮子

这个提问问得好,野生老虎在战斗过程中,它们的战斗意志确实不如狮子。自然界狮子一生中发生的战斗次数远高于老虎,同时也印证了这个说法。那么有何原因,我总结了有以下几个观点:

野生狮子的分布图

猫咪爱吃鱼是天性吗-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据统计截止2018年全世界野生老虎大约4000只,再加上老虎广泛分布于亚洲绝大多数地区,而野生狮子的数量却足足有23000只,而且狮子只存在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再者亚洲面积远大于非洲,所以论物种密度狮子大于老虎。

据调研数据显示,一个狮群(通常8只以上)的领地大小大约20平方千米,孟加拉虎是所有老虎中领地面积最小的,它的领地也有20平方千米左右,像东北虎动辄上千平方千米的领地就不说了。

因此平均下来,狮子分布密度远远高于老虎,总体上大约是老虎的10倍左右。

过高密度导致了狮子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作为食物链顶端的存在,狮子们为了生存繁衍,经常为了领地食物大打出手,这也直接造就干架似乎是狮子的“爱好”这种错觉,所以为了生存经常打架狮子在战斗上表现的极为积极,上来就是你死我活。

反观对比老虎那样小心翼翼战斗方式和态度,所以狮子的战斗意志肯定强于老虎。

从生活习性上讲狮子和老虎分别是群居,独居动物。老虎是独行侠习惯了独来独往,对于老虎来说能吃饱肚子就是头等大事,它们经常性的在巨大的领地内瞎晃悠。

和其他独居猫科动物一样,老虎一生中很少去冒险,特别是面对危险的对手,即使在自己的领地内相遇,老虎大多数情况下都选择悄无声息的避让,溜之大吉是双方的共识。

老虎很少为了领地,食物,交配权进行生死决斗,这是由它们独居带来的弊端造成的。因为受伤就意味着没吃的,没吃的就会死。

因为老虎十分清楚同类的危险性,两败俱伤的局面谁都无法承受,它们之间的战斗往往都是带有象征性意义恐吓对方,从而维护各自的领地,战斗方式也是点到为止,并不会争的你死我活。

老虎一生中面对所有战斗都是小心翼翼,从而缺乏狮子的那种绝不后腿决心。除非一方感受到了威胁进而大打出手,但是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非常低。

反观狮子作为群居动物,它们它们除了自己背后还有一大群需要需要守候的孩子,幼年的小狮子最容易遭到同类或其他动物的猎杀。

没有成年狮子的保护,幼年狮子肯定活不成,这一点狮子很清楚。所以每当狮群发现危险的入侵者都显得十分焦躁。因为他们明白要么入侵者死,要么自己死根本没有退路。

当然也有逃跑的狮子,这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雄狮为了自己的基因传承还是会全力以赴的应对敌人。因此舍命的战斗当然要比老虎的敷衍了事强上许多。

在现实中狮子和老虎所担负的责任不一样,所以他们的战斗意志,狮子要远强于老虎。

对老虎而言生活在亚洲,食肉动物和食物都相对较少。甚至有许多地方都只有老虎这种食肉动物,对老虎产生威胁的食肉动物很少,所以有许多老虎一生中生活的很悠闲自在,占山为王一辈子都不挪窝。

狮子生活在非洲,遍地都是动物食物多竞争者也多,特别是作为护卫的雄狮一生20年左右,只有4--6年可以占有狮群,被击败后就只能凄惨的过完一生,所以说狮子的竞争极为激烈。

因此,所有雄狮为了活得舒坦一些,一生的目标都在争夺狮群做准备,往往一个狮群就会有几十只雄狮在争夺。

雄狮为了食物拼死一搏

全力以赴的战斗就会拥有狮群,自然而然就拥有领地,后代,食物。失败就丧失所有,这是绝大多数雄狮不能接受的,时刻备战是非洲大地上所有雄狮生活常态,因为他们永远无法知道何时就要面对强悍的对手,时刻保持高昂的战斗准备,成为雄狮的生活的一部分

在许多野生动物的纪录片中,我们确实能看到老虎总是小心翼翼的,而狮子看起来总是威风凛凛的。但是,仅仅从从表面的现象就断言老虎的战斗意志不如狮子,未免有些武断。其实,老虎和狮子的这种行为上的差别,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老虎和狮子的习性。

在网络上,被网络暴力的不仅仅只有明星,还有许多野生动物,比如擅长“掏肛”的斑鬣狗,狮子和老虎等等。狮子和老虎都是大型的猫科动物,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喜欢老虎和狮子这些猛兽原本不是件坏事。但是,双方的“粉丝”特别喜欢拿自己的“偶像”进行对比。于是,网上充斥着各种“狮虎斗”的图片和视频。其实,这些视频和图片都不能作为狮子、老虎谁更厉害的参考依据。

因为,在现实中,老虎生活在亚洲,而狮子大都生活在非洲,唯一生活在亚洲的亚洲狮还仅存于印度的吉尔国家公园中,没有可能与野生老虎相遇。所以,网上的所谓“狮虎斗”的资料都是人工饲养下的狮虎。而人工饲养下的狮虎受饲养条件、亚种、习性等等条件的约束,本身就存在较大的差别,不能代表野生环境下狮虎的战斗力。

因此,狮虎斗原本就是一个不该被争论的话题。这两种大型的猫科动物在体型相近的情况下,实力悬殊很小,只有在体型差距明显时,一方才有一定的优势。这个没什么好争论的。

在开头我们就说过,之所以有许多人说老虎的意志力不如狮子,主要原因就是老虎总是小心翼翼的。其实,这是老虎的生存方式而已。

老虎是栖息在山林之地的食肉动物,由于树木众多、地形复杂,所以,如果是追逐捕猎的话,成功率和效率都太低了,因此,老虎选择了成功率较高且安全系数更高的偷袭。

其次,老虎是一种独居动物,所以它的活动要格外的小心,最大限度避免自己受伤,而且从老虎经常捕猎的动物看(鹿、野猪等等),这些动物的攻击性相对较低。

最后,就是必要性。老虎的数量稀少,它们的领地范围却很大,一头成年雄性东北虎的领地范围有400平方公里,如此大的领地范围已经足够它生存了,而且老虎大都是互不打扰的。因此,来自同类之间的威胁就相对较少。在老虎的栖息地中,最大的对手就是熊科动物,但是,毕竟熊科动物的主要食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占85%以上),而老虎则是完全的肉食动物,所以两者不再同一个生态位上。而且根据生物学家的观察发现,熊虎大战的发起者就是老虎,而结果只能算是55开。所以,不到食物匮乏的季节,老虎轻易不会与熊为敌的。

种种的这些原因给人造成了老虎“胆小”的假象。其实,这正是老虎的生存方式。所以,我们只能说老虎生性谨慎,并不能说它的意志力不强。

狮子为什么总是表现的恰恰相反?

首先,狮子的习性也是由环境决定的。在非洲大草原上,狮子是群居动物,而且由于群居的,所以它们对食物的需求量也很大,这就表面一些像野猪羚羊这样体型的动物并不能满足一个族群的需求。因此,它们就需要挑战更大的猎物,比如斑马、水牛等。这些大型的食草动物虽然肉多,但是攻击性也很强。在捕猎时,母狮们一拥而上,显然不允许里面有“浑水摸鱼”的,所有的狮子都必须拼尽全力。

因此,首先母狮就必须要表现的无所畏惧。但是,这种无所畏惧只体现在团队狩猎时,一旦母狮落单遇到鬣狗,它比老虎的意志力还差。

而雄狮是狮群中负责守卫领地的。但是,由于非洲大草原上狮子的数量众多,再加上所有族群的雄狮在成年后会遭到族群的驱逐,所有,雄狮之间的战斗频发,其中包括领地之战、狮王之争等等。

而雄狮一旦畏惧,它就可能失去领地,失去自己的妻儿。因此,雄狮也是条件不允许它后退。

狮子和老虎截然不同的习性是由各自生存环境决定的,我们只能说它们各自的习性更能适应它们的生存环境,不能因为它们不同的习性就单纯的认为它们的意志力强弱,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没有战斗意志老虎根本生存不下来,狮子还可以依赖团队施舍明白吗?

老虎是单干狮子是群斗,根据这种情况仔细品就明白了。但是老虎战斗力比狮子强。

有什么证据这么说?

它们在什么条件下较量过了?

西亚及印度部分地区有很少数狮子分布,称为波斯狮或印度狮。这是一种相对体型较小的狮子,小于孟加拉虎及已灭绝的里海虎。虽然打起来未必一定输,但总体不利。

小猫多大可以吃肉吃鱼

小猫多大可以吃肉吃鱼

肠胃没有问题的话,一个月就可以吃鱼,肉,肝脏了.自然界中的猫科动物也这么点大开始嚼肉了.不过要注意,第一要弄成肉泥,因为小牙齿还没有张好.第二,不可过量,吃太多高蛋白的,要拉肚子的.最好配合猫粮吃.

猫科动物老虎喜欢吃鱼吗

鱼太小,不够吃,大的鱼都在海里,老虎生活的地方没有。而对于猫来说,鱼的体型就相当于一只鹿了。老虎是唯一一种喜欢水的猫科,可能是因为老虎的故乡印度太热,需要泡澡降温吧。

猫咪爱吃鱼是天性吗

说起吃鱼,许多人都会有过被鱼刺卡住的经历,“如鲠在喉”的感觉有过一次,这辈子应该都不会想再体验。轻则痛苦一阵,诸如:吃口馒头,喝醋各种民间偏方消除喉间那根恼人的刺,重则危及性命,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专业医生方能将鱼刺取出。

被鱼刺卡住(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有句话说:“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一直以来,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鱼是猫咪最好的食物,猫咪爱吃鱼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就像它们会抓老鼠一样,不过我们好像从未听说过猫会被鱼刺卡住,那么到底猫吃鱼时会不会被卡到呢?

猫爱吃鱼是天生的吗?

首先,我们假设猫咪吃鱼时从不会被鱼刺卡住(一定是有生理构造或者相应的进化机制决定了它不会被卡住,所以鱼才会如此受喵星人欢迎),那么猫爱吃鱼是天生的吗?

猫爱吃鱼是天生的吗?(图片来自网络)

在喵星人成为人类的“心宠”前,很多农村地区的散养猫既爱捉老鼠又爱吃活鱼,所以很多人就认为鱼是猫咪舌尖上的美味。

随着喵星人开始作为伴侣动物,成为许多家庭重要的一员,越来越多的人类心甘情愿成为“猫奴”、“铲屎官”,猫咪的饮食也越来越精心细致,很多家庭喂养猫咪的时候用的是鱼拌饭,各种鱼罐头,包括许多宠物猫营养品中也会添加鱼的主要成分。

这更给人造成一种错觉,猫咪似乎很爱吃鱼。但是猫爱吃鱼这一传统说法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猫咪盯着鱼就是想吃了吗?(图片来自网络)

根据世界各地的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欧洲家猫的祖先是非洲山猫,亚洲家猫的祖先是印度沙漠猫。所以对于猫咪的祖先来说,生存环境中水资源并丰富,由此可见,猫咪的祖先可能是不吃鱼的。

然而水里的鱼何以成为陆上猫的盘中餐?

我们可以从猫咪对食物的要求来分析这个问题,猫咪选择食物时不靠视觉和味觉,而主要是靠嗅觉,越腥的食物越能引起它们的注意,因为在猫咪的观念里,腥的食物才是新鲜的,这也是猫粮的味道为何那么重的原因,而鱼的腥味可以完美满足猫咪对于味道的所有幻想。

鱼的腥味吸引猫咪(图片来自网络)

而且鱼肉是高蛋白食物,是“无肉不欢”的肉食爱好者喵星人喜欢的食物类型。同时对于猫咪的牙齿来说,鱼肉更容易被撕裂剪短,从而更易于完成进食和被消化。因此,猫咪喜欢吃鱼也就不足为奇啦。

所以说,和人们所想象的不同,猫咪偏爱鱼,但并不是“无鱼不欢”,事实上,也并不是所有品种的猫都喜欢鱼的腥味,一般来说,大部分喵星人都爱的、得分率最高的食物应该是鸡肉和动物肝脏。

猫咪吃鱼会不会容易被鱼刺卡到呢?

那么接下来,猫咪吃鱼的时候会不会比人类更不容易被鱼刺卡到呢?

当我们注意到猫咪的消化系统,会发现隶属于猫科动物的喵星人的牙齿一般有30颗,其中四颗又大又尖的犬齿最为锋利,猫咪或其它大型猫科动物依靠这样的牙齿抓握并撕裂它们的食物或敌人。

而它们的侧牙(前臼齿和后槽牙)比大多数哺乳动物都要少得多,而且大都比较尖锐,哺乳动物靠侧牙磨碎食物,而猫咪则只用它们来切断食物。

猫口腔牙列(图片来自网络)

同时猫咪的舌头表面非常粗糙,这是由许多独特的乳状突起所致,这些乳状突起可分为三类: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其中丝状乳头的数量最多,其表面被一层很硬的角质层膜覆盖着,尖端向后,呈挫齿状,不具有感知味觉的功能。

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含有味觉神经末梢,可以帮助猫咪感知进入口中的各种滋味。这些像细齿“梳子”一样的乳头可以帮助猫剔除猎物骨头上的肉,以及梳理杂乱被毛,捕捉跳蚤、虱子。

猫口腔舌头倒刺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当喵星人在吃鱼的时候,猫舌头上的倒刺可以把鱼骨头上大多的鱼肉刮下来吃掉,大刺无需进嘴。而小的刺是吐不出来的,会进入猫咪口腔及食道,一般情况下不会对猫咪造成伤害——猫舌上的倒刺像梳子一样,把小刺方向理顺,从而吃进去食物后,食物可顺着食道下去而不刺伤卡到食道,然后在胃里被消化。

另外,猫咪的食道壁较长,且有便于反胃的肌肉,使它能够吐出多余或者不适宜的食物,如果不幸被卡到,猫咪会把自己胃里的食物吐出来,直到鱼刺被带出去。

所以,喵星人并不比人类好到哪里去,尤其对于具有坚硬粗大的鱼刺的鱼类,如果无法嚼碎吞下,主刺又被逆向吞入口中,就很有可能卡在咽喉。

一些神秘的事或者一些未解之迷

世界几大未解之迷

宇宙起源之迷

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提出的"宇宙大爆炸论"认为:宇宙起源于150-180亿年以前的一次大爆炸,起初,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密集在某一基点,大爆炸发生后,宇宙无限膨胀,温度高达150亿度,宇宙中只有中子,电子,光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当温度下降到100亿度时,才形成化学元素,物质处于等离子态,以后随着温度的降低,形成气体,气体又凝聚成星云,后又凝缩为星体,发展为今天的总星系。上世纪初,科学家观测到星系光谱的普遍红移现象证明宇宙还在膨胀,1965年发现宇宙3K微波背景辐射现象,此外,天体质量中存在大量氦,以及天文学家观测到的所有星体年龄都未超出100亿年这一事实都支持了"大爆炸理论"。至于宇宙的未来,有人认为宇宙将无限膨胀下去,在10000亿年后消亡,所有的星体最后都会形成"黑洞",中子星或黑矮星而终结。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宇宙膨胀到一定时期后会开始收缩,1000亿年后又将缩成一点,而后再次爆炸,形成新的宇宙。

恐龙灭绝之迷

恐龙曾经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从2亿年前至6500万年,统治地球长达1亿5千万年,然而,在中生代末期,却迅速灭绝了,科学家们众说纷纭,提出了气候变化说,小行星碰撞说,新星爆炸说,优胜劣汰说等等来解释其灭绝的原因,但也有人认为恐龙并未灭绝,而是进化成鸟类了,现代的鸟类,从蜂鸟到驼鸟,统统是恐龙的后代。在印度尼西亚的科莫多岛,生活着一种头像蛇,身体像蜥蜴,四肢短粗,体态庞大的名叫科莫多龙的动物,被人们认为是史前恐龙的后裔,在非洲加蓬,土人们经常看到一种类似史前蜥龙的巨兽,皮肤呈红棕色,脖子长达三米长,出没在当地的沼泽地带。看来,人类还需进一步认识恐龙及其灭绝之迷。

通古斯大爆炸之迷

1908年6月30日,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地区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大爆炸,一个耀眼的火球横穿欧亚大陆,撞向地面,在低空爆炸,一瞬间,60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呈放射状向四处倒伏,浓烟腾空高达20000米,巨大的声响传递到1000公里之外,据推算,爆炸的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爆炸威力的1000倍,由于爆炸地点人迹罕至,十几年后的1921年,才有考察队来到现场调查。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制造了这场大灾变呢?是陨石,核爆炸,还是反物质,或是其它什么物质,科学家们推算出火球飞行的速度为2400-3600公里/小时,而陨石慧星进入大气层速度不会低于40000公里/小时,因而有人怀疑它是一个人造物。此外,在火球的飞行轨迹问题上科学家们的观测结果也大不相同,有的认为是由东向西,有的认为是由南向北,而且都有可靠证据。因而又有人推测火球曾中途改变方向。总之,通古斯大爆炸事件超出了人类已知的常规,无法用已知的自然现象和人为因素来解释。

王恭厂大爆炸

公元1626年5月30日(明朝天启六年)在北京王恭厂一带发生了一次奇怪的巨大灾变,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一声巨响,狂风骤起,天昏地暗,人畜,树木,砖石等被卷入空中,又随风落下,数万房屋尽为齑粉,死伤2万余人,让人心惊胆颤,触目惊心。灾后,男女尽皆裸体,衣物首饰器皿全都飘到西山上去了。紫禁城外正在修缮围墙的3千工匠尽皆跌下脚手架,摔成肉袋,正在用早膳的天启皇帝躲在龙书案下才幸免于难。奇怪的是爆炸中心却"不焚寸木,无焚烧之迹",用火药库爆炸或地震引起灾变,都难以解答。一时间,众说纷纭,天怒人怨,天启帝不得不下罪己诏,大赦天下。此事被御笔太监记入了明朝正史。

魔鬼三角洲之迷

百慕大三角位于百慕大群岛和佛罗里达群岛之间,从16世纪起,这片海域神秘失踪了数以百计的飞机和船只,被称为"死亡三角"。1918年3月4日,美国军舰"独眼龙号"连同舰上300多人失踪,连SOS信号都来不及发出,1925年日本货轮"来福丸号"失踪,无线电里传出"快!快!死亡就在我们眼前,快来救命啊。。。。"就嘎然而止。1945年12月5日,5架美国"复仇者号"攻击机失踪,指挥中心收到信号:"现在位置不明,失去方向"。5分钟后,一架PBM水上飞机前往搜索,不久,也神秘失踪。情况严重了,美方于是调动600多架飞机和数百船只搜索,一无所获。1991年,探险家称在大西洋海底发现了5架"复仇者号"飞机,除一架中部断裂外,其它4架完好,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磁场说;海底洞穴说;UFO说;超时空说等等。人们谈虎色变,可是,也有飞行员每天经过这片海域,工作了30多年,从未发生意外。但愿这个迷团能够早日解开。

野人之迷

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流传着有关"野人"的传说,100多年来北美洲不断有人目击"野人",并称之为"大脚怪",特征是与人相象,直立行走,两臂摇摆,全身是毛,身高8-9英尺,不会讲话。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古代巨猿的后裔,目前还仅停留在观察阶段。无独有偶,在西藏的喜马拉雅山麓,在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畔等地还流传着"雪人"传说,1951年,英国珠峰登山队长西普顿拍摄到了第一张"雪人"的清晰脚印照片,终于使科学家们确信无疑。脚印长31。3厘米,宽18。8厘米,拇指大而外张。在我国湖北省神农架地区有许多目击者看到过"野人",并收集到一些毛发。人们描述其特征:眼睛像人,脸长,嘴突,四肢粗壮,无尾,明显分化出前臂和后腿,浑身棕红色毛发。1995年,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组织科考队进驻神农架考察。也许,不久的将来,"野人"之迷就会大白于天下

土耳其古地图之迷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普托卡比宫,保存着16世纪奥斯曼帝国海军司令赖斯绘制的地图,时间在1513年至1528年,赖斯在附记中写到:"为绘制这幅地图,我参照了20幅古地图。。。。。。"专家们惊奇地发现,这些地图绝对精确,从地中海到死海,从南美到北美,甚至连南极的各大山峰河流都准确无误地标明在地图上,可是历史记载,南极大陆是在1820年才被证实存在,最令人惊奇的是,地图上的山脉直到1952年才被科学家发现。今天的南极大陆一片冰天雪地,既无河流也无海湾,然而,人们却从1532年奥龙基。菲斯绘制的南极地图标出的河流海湾位置真的发现了深藏于冰雪下的冰河。专家推断这些地图应绘制于南极大陆还未被冰雪覆盖的年代,时间为距今6000年至15000年以前。此外,专家们还发现了1502年的贾米五世界海图,地图上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变成了拥有众多湖泊河流城市的肥沃大地,现代科技证明远古时代的撒哈拉的确是地图上的样子。这些地图的坐标非常准确。科学家们推测这些地图应是用精密的大地测量仪器从高空拍摄的。最初是由远古时代的某个航海发达的民族绘制出来。

复活节岛巨人石像之迷

1772年,荷兰人在复活节这一天发现了这个南太平洋的无名小岛,取名叫复活节岛。岛的四周全是巨石雕像,最高的有22米,400吨重,平均重达60吨,总计1000多尊。雕像造型奇特,眼窝深陷,没有眼珠,鼻子高翘,嘴唇紧闭,耳廓偏长,眉弓宽大,双手按着肚皮,表情严肃,肩并肩站立在海边,像是眺望,又像是沉思。还有一些雕像倒伏在搬运的路上和山上的采石厂中。根据记载,岛上的最早的土人来自波里尼西亚,大约在12世纪末,但是那时巨石雕像早已存在,据测定应在公元600-700年左右。人们产生出许多疑问:是谁雕刻了这些巨石雕像?如何运到海边的?为何雕刻以及如何完成的?为什么突然结束雕刻?他们去了哪里?有人认为,巨石雕像下面有石基石阶,高达3米,下面应是墓葬,巨石雕像是守护神或死者本人的模拟像。还有人认为,南太平洋有一块古大陆后来突然沉没,大陆上的居民曾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复活节岛原本是山巅,是残留在海平面上的古陆地一角。但是人们并未证实古陆地的存在,也无法解开雕刻者在极其原始的年代是如何搬运这些庞然大物的。或许,这将是一个失落的文明留下的永恒的秘密。

秘鲁纳斯卡巨图之迷

在秘鲁有一块方圆350平方公里"纳斯卡荒原",站在地上看上去一片荒凉,地表散布着许多深0。9米,宽15厘米至数米不等的"沟槽",如果你从天空俯瞰大地,就会发现这些石头沟槽变成一条条排成几何图案的粗大线条,形成各种图案和图形,像鸟儿,鳄鱼,猴子,蜘蛛,三角形,不规则四边形等等。每个图案都有数百平方米大,在陡峭的皮斯科湾还有一道高250米的人工岩壁,上边用雪白的磷光性石块砌成一幅长200米,宽2米的图案,人们称之为"三叉戟"就像航标,从海上远远的就能看到。是谁留下了这些巨图?许多人认为是古代印加人的杰作。在英国有个村子叫普拉东,附近的石灰岩斜坡上也分布着许多巨图,其中最有名的是"普拉东白马"长达55米,高大安祥,不知是何人所雕。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南部非洲白贵妇壁画之迷

1918年,德国人马克在纳米比亚的布兰德山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了一幅优美的壁画,画中人物完全像一位二十世纪的贵妇人,身穿短袖套衫,马裤,戴着手套,臀部紧绷,穿着吊带袜和便鞋,烫着时髦的现代发型,胳膊腰部腿上都装饰着珍珠。壁画中还有一名瘦小的男子,戴着面具,手拿一根带刺的棒,四周都是原始的动物画。还处于蛮荒时代的先民能有这种想象力,实在是不可思义。在澳大利亚阿纳姆高地有一些奇怪的壁画,画上的人穿着类似今天宇航服的装扮,头上带着头盔,上面还有一根像天线的东西,衣服上还有拉链和尾饰。这简直就是今天宇航员的形象。在世界其它地方也有这样的壁画,原始人能够在史前还生活在洞穴时代就想到了衣鞋帽袜,甚至头盔吊裤,这可能吗?到底他们绘画的依据是什么呢?

人类起源之迷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指出人是从古猿进化来的,结合当代考古成果,人类进化时间表是:

古猿(1400--800万年前)南猿(400--190万年前)猿人(170--20万年前)

由此来看,古猿与南猿间空缺400万年,南猿与猿人间空缺20万年,其间进化的关键阶段至今未找到过渡种类的化石,因此,科学家们对于人类起源产生了谜团。1960年英国人哈代提出\'海猿说\',指出800-400万年前,古猿曾下海生活,后重返陆地。证据是:人的皮肤裸露无浓密体毛,有皮下脂肪,泪腺分泌及排出盐分,出汗及性行为生理机制像水兽一般,而灵长类动物体表有浓密体毛,无皮下脂肪,其生理机制与人类大相径庭。人在水中分娩无痛苦,婴儿天生喜欢水,人潜水时地反应与海豹等类似。但该理论无法解释400万年的化石缺环,人类至今并未发现海洋古猿化石。另外一些科学家提出在400万年空缺中古猿与某种海洋生物发生了基因重组,即\'海陆双祖复合说\'至于是哪一种海洋生物尚无证据。还有科学家认为人的祖先是外星人与地球雌猿结合出来的。总之,人类起源之谜还在争论,还需要证据,随着科学的发展深入,这一迷团早晚要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