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东林党究竟是什么组织,最后直接导致了明朝灭亡的

admin

东林党争阉党乱政大明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明朝的灭亡,是对于汉民族来说无比痛苦的时刻,每当后来人回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总是充满着愤懑和不甘。

东林党究竟是什么组织,最后直接导致了明朝灭亡的-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天子守国门的大明朝,近三百年的江山为何没能守住?关宁防线尚可抵挡住满清进攻,为何巍巍王朝被一个农民起义军推翻了?这是一个从民国时期就提出过无数次的问题。

万历年间东林党等各种党派相继走上政治舞台,到天启初年,斗败了所有派系一统江湖的东林党发现,他们的对立面出现了一个新面孔——阉党。

阉党的领袖魏忠贤看似手无缚鸡之力,但却是他们最难对付的敌人。党争,是明末政坛的一场持续了近四十年的大戏。

魏忠贤通过天启皇帝的奶妈客氏,成为了天启小时候的玩伴和长大后的侍从太监。

天启皇帝继位后,他顺利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而谁也没有相到,东林党力争上位的朱由校是位喜好木工、对朝政没有兴趣的皇帝,将东厂提督之职和掌印太监的大权交给了魏忠贤,东林党人的末日也到了。

天启五年,阉党成员阮大钺模仿《水浒传》写了一本《点将录》,将东林党108位尽数列出,按书抓人,主要成员被抽筋扒皮而死。随后东林党人被一扫而空,百姓痛恨阉党,天启皇帝却对此一概不知。

然而在那个皇权才是至高无上的年代,除掉了东林党人阉党也活不久了。天启七年,朱由校皇帝驾崩。崇祯皇帝继位,魏忠贤因谋逆罪失势,后来自缢于逃亡途中,阉党被整体拔除。

明末轰轰烈烈的党争就这样结束了。

然而自负的崇祯皇帝一上台,不分青红皂白的逮捕杀害一系列“阉党羽翼”,几乎自断前路。而后的可用之人却也被各种罪名连累下场凄惨,如袁崇焕,孙传庭。

风雨飘摇中,这艘名叫“大明”的百年航船失去了众多的掌舵者。观崇祯一朝,满朝文武几乎无人(文官当武官用,太监当官用)可用,崇祯殉难前夕,明朝武将如姜瓖、王承胤、刘泽清、唐通等人纷纷抛弃了明廷,以图自保。

农民军没有多厉害,只是历史巨轮抛弃了大明。

东林党究竟是什么组织,最后直接导致了明朝灭亡的

公元1644年,万寿山上,大明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望着往日一片宁静的京城变成一片火海,在燃烧的火焰和百姓的惊慌声中,他怀着痛苦与悔恨等等复杂的情绪自缢而亡。李自成进京、清军入关,就此,存在了将近三百年的大明宣告灭亡。

而要说起明朝的灭亡,就不得不提东林党这一组织。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争是导致其灭亡的重要诱因。那么,东林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呢?

东林党

什么是党呢?在明朝那个时候,党,指的是朋党,大意就是对在朝廷中拉帮结派,组成势力的一些人的称呼,是个带有贬义的词。而东林党是否也是个贬义的指称呢?

东林党的最初起源其实是东林书院,该书院是万历时期被朝廷罢黜的吏部大臣顾宪成回到老家无锡后为讲学而设立的。该书院的前身是宋朝时期著名的学者龟山先生的讲学之地。

被罢免的顾宪成归乡后,鉴于当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境况,再加上上门求学者众多,便和弟弟顾允成以及好友高攀龙等一起兴修了这所书院,扩大其规模,用来宣讲儒学,培养人才。《东林本末》记载,“自顾泾阳削归而朝空林,实东林之门户始成,夫东林故杨龟山讲学地,泾阳公请之当道,创书院其上,而因以名之者。”

而他们宣讲儒学,一是针对时人因误导阳明心学而产生的清谈空谈之风,阐明真正意义上的孔孟之道,提倡学者、士大夫等务实;二则是在讲学过程中涉及到对时政的批判与建议。除了日常的讲学与授课,东林书院还会开展讲会,“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并且不限制参加的人员。

就这样,东林书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们的言论所产生的舆论作用也越来越大。“宪成讲学,天下趋之”、“而四方来观者上自名公卿,下迨布衣,莫不虚已悚神,执经以听,东南讲学之盛遂甲天下”。

而在此过程中,东林书院的一些观点,诸如广开言路、反对矿监、税使,提倡工商皆本等,触犯到宦官以及其它官员的利益。而其所宣扬的观点和掌握的舆论主动权也引起了朝中其它势力的不满,比如浙党、齐党等以地缘关系结为一伙的官员。

由此,赞同和宣扬东林一派观点的官员被认为是东林党,而东林党这个名称正式出现则是在熹宗时期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整理出的《东林党人榜》、《东林点将录》中。

东林党之得失

东林党所提出的求真务实,反对空谈的观点,确实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而其所宣扬的广开言路等观点以及对时政的批判所产的舆论效力确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朝廷的决策。最为重要的是,东林党提倡的文人士大夫的气节,不畏强权、视死如归的精神,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态度对时人乃至后来人产生了很好的引导和鼓舞作用。

但与此同时,东林党所产生的舆论影响也让朝中其它势力对其虎视眈眈,这加剧了朝廷的党派斗争,对于朝廷的稳定与运行具有极其恶劣的影响,十分不利于政治的稳定与王朝的安危。这也是前文我们提到明朝灭亡离不开东林党争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只是一方面,还有另个更为直接的因素,那就是东林党争催生了明末的农民起义。崇祯继位以后,一魏忠贤为首的宦官势力基本被剿灭,反东林党的势力一夕之间分崩离析,东林党的主张也得到重视。因此,工商业者原本要缴纳的贸易税、矿税等多被减少或取消。

这对于工商业者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可对于朝廷来说就不是如此了。至少短期内,朝廷的财政收入会缩水很多。而为了弥补这一部分缺失,朝廷不得不对农民下手,增加赋税。这就导致农民原本就居高不下的税收更加高昂,交不起税、吃不起饭的人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天灾,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爆发了。

东林党在明朝是怎样的存在 为何说他们祸国殃民

东林党红极一时。但在魏掌权时,对东林党进行打压,把几个著名学者也折磨至死。被打压时期,东林党表现岀一身正气、清廉正直、铮铮铁骨,得到了人们的同情、爱戴和拥护。

东林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江南大地主阶级的利益。“阉党”魏忠贤未被罢黜前,一直是轻农民税赋而重工商业者税收。而这“阉党”一亡,东林党大胜,便废除此种税收政策,工商税一次被废。万历初年,张居正主持改革,而税收方面的改革重点,就是加大了工商税的征收。这极大的触动了江南的工商利益集团,这种情况下,的逆转,壮大了敌人,削弱了自己。最终导致了被一网打尽的惨祸。明朝末年的东林党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政党,而是朋党的意义。东林党并没有组织,也没有纲领,刚开始只是意气相投的一帮人组织的一个书院:东林书院。

魏忠贤与客氏勾结,趁机在朝廷里培养自己的党羽,对自己意见相左的政敌进行残酷的镇压和杀害,可以说到了为所欲为的地步。因此朝廷没有不畏惧魏忠贤的,人称九千岁。只不过是他们当政之后,这个国家没有越来越好,反而败落的更加迅速。这和明朝末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先看国际环境,东北的清庭已经尾大不掉。

东林书院门上写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亡之后,满清进军江南,这些读书人又奋起反抗,表现得比职业军人更勇敢,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晚明至今古典文学戏曲作品中,有许多颂扬东林党人的作品,人们总结出天启前六君子,后七君子等,都不是偶然的。

为什么说东林党是明朝灭亡的元凶

东林党一手促成明朝的灭亡

在现代的史学界,对明王朝的评价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论断:明朝明君两个半。两个明君指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半个明君则指的是明万历皇帝。万历皇帝,是一个奇葩似存在。他10岁即位,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其执政的前十年,因为有宰府张居正等辅佐,国家发展紧紧有条,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亲政后,有明君之风范,励精图治,积极推进“万历三大征”实现了国家疆土安全,被称为“万历中兴”。但是,在其执政的后半期,面对太子立储之事,万历皇帝因与内阁意见不一,因为再无张居正这样能吏治国,国家事业逐渐荒驰。万历皇帝索性荒于政事,权利置于内阁、阉党之手,自己30年不上朝,直接促成了国家局面由盛速衰。

在其荒废政事期间,内阁、阉党相互勾结,相互争权夺利。万历三十三年(公园1605),吏部郎中顾宪成被明朝政府革职。由于不满利益冲突中被撸,顾宪成回到故乡无锡之后,在与好友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等人,无锡东门外东林书院以讲学为引子,故意讽刺朝政,抨击当权派,积极整合地方豪强,不断充盈力量,待机而动。这样,逐渐形成了一股士大夫阶层的党派团体,被誉为明朝之东林党。

这股势力积极向国家朝廷的行政机构渗透,一人当道鸡犬升天。同时,强化团体势力,把持朝政,党同伐异。为了与东林党抗衡,许多皇帝的近臣——宦官,直接与其他派系的党派结盟,与东林党人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这样的内耗,直接加速了国家政治的日益腐败。

东林党的行为,致使万历后期的官宦,只懂得自身利益之争,毫无国家整体观念。后来,东林党被以魏忠贤等宦官和其他党派结盟的阉党势力,尽数屠杀!国家基干损失殆尽!崇祯皇帝继位后,又尽屠阉党势力,造成国家力量的再次毁灭性破坏。

自此,等待明朝的,只有走向灭亡这一条路了。所以说,明亡于崇祯,实则亡于万历!亡于东林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