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慢性鼻炎怎样治疗

admin

慢性鼻炎怎样治疗

【概述】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鼻腔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无明确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反复发作为特征。本病病因复杂,相关因素众多。局部因素包括急性鼻炎治疗不彻底,鼻中隔偏曲阻碍鼻腔通气引流,增加鼻粘膜反复发生感染机会;慢性鼻窦炎分泌物长期刺激;周围感染性病灶以及鼻腔用药不当。长期反复吸入粉尘或有害化学气体,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急剧变化均可导致本病。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正气虚弱,伤风鼻塞反复发作,余邪未清而致。其病机多与肺、脾二脏功能失调及气滞血瘀有关。伤风鼻塞反复不愈,邪热伏肺不去,壅结鼻窍,鼻失宣通而致病;或久病体弱,耗伤肺气,肺气虚弱,邪毒留滞鼻窍而为病;饮食劳倦,病后失养,损伤脾胃,脾虚失运,湿浊滞留鼻窍而为病,伤风鼻塞失治,外邪屡犯鼻窍,邪毒久留不去,鼻窍气血运行不畅,发为鼻窒。

慢性鼻炎怎样治疗-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治疗】对于慢性单纯性鼻炎,以药物治疗为主,根除病因,恢复鼻腔通气功能。而对于慢性肥厚性鼻炎,若下鼻甲对减充血剂不敏感者可以考虑中西医结合或手术治疗。

1.肺经蕴热、壅塞鼻窍证【症状】鼻塞呈间歇性或交替性。鼻涕色黄量少,鼻气灼热。全身见口干,咳嗽痰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检查见鼻粘膜充血,下鼻甲肿胀,表面光滑,柔软有弹性。【方一】黄芩汤【来源】《医宗金鉴》【组成】黄芩10克,栀子15克,桑白皮10克,麦冬10克,赤芍10克,桔梗10克,薄荷10克,甘草6克,荆芥穗10克,连翘10克。

【功效】清热散邪,宣肺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黄芩、栀子、桑白皮、甘草清泻肺热而解毒;连翘、薄荷、荆芥疏风清热通鼻窍;赤芍清热凉血;麦冬清热养阴。桔梗清肺热载诸药直达病所;诸药合用,清热泻肺、宣通鼻窍。

【按语】可加银花、苍耳子通鼻窍。

2.肺脾气虚,邪滞鼻窍证【症状】鼻塞呈间歇性,或交替性,涕白而粘,遇冷加重。可伴有倦怠乏力,少气懒言,恶风自汗,咳嗽痰稀,易患感冒,纳差便塘,头重头昏,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或缓弱。检查见鼻粘膜及鼻甲淡红肿胀。【方一】温肺止流丹【来源】《辨证录》【组成】人参10克,荆芥10克,细辛3克,诃子10克,甘草6克,桔梗10克,鱼脑石15克。

【功效】补益肺脾,散邪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人参、甘草、诃子补肺敛气;细辛、荆芥疏散风寒;桔梗、鱼脑石散结除涕。

【按语】本方用于肺气虚为主者。【方二】补中益气汤【来源】《东垣十书》【组成】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当归12克,柴胡9克,升麻9克,陈皮10克,甘草6克。

【功效】健脾益气,升阳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补中;当归补血,陈皮理脾行气;升麻、柴胡升阳举陷。

【按语】本方用于脾气虚为主者。

3.邪毒久留,血瘀鼻窍证【症状】鼻塞较甚或持续不减,语声重浊或有头胀头痛,嗅觉减退。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检查见鼻粘膜暗红肥厚,鼻甲肥大质硬,表面凹凸不平。【方一】通窍活血汤【来源】《医林改错》【组成】赤芍3克,川芎3克,桃仁6克,红花9克,麝香0.15克,老葱6克,白芷12克,石菖蒲9克,全蝎5克,地龙9克。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疏通血脉。麝香、老葱通阳开窍;黄酒温通血脉。全方合用,有行气活血、化瘀通窍之功。

【按语】本方用于虚象不显者。【方二】当归芍药散【来源】《五官科学》【组成】芍药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地龙10克,黄芩6克,菊花6克,辛荑花6克,薄荷6克,甘草6克。

【功效】调和气血,行滞化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以当归、赤芍、川芎养血调肝活血;以白术健脾运湿,配茯苓、泽渗、车前子泄湿浊,牛膝引药下行,如此肝脾两调,活血利水并进,药后常瘀血去,肿渐消。

【按语】本方用于兼有虚象者。

我这种症状应该吃什么食物或者中药来调理

你这是过敏性鼻炎。鼻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鼻炎治疗时具体采用何种方法需要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以下就鼻炎的各种治疗方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以下鼻炎的治疗方法由耳鼻咽喉科在线整理,仅供参考:

1.口服药物:主要是对鼻炎的原发病因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的鼻炎,用药有所区别,过敏性鼻炎需要抗过敏治疗,如息斯敏,扑尔敏等。一般的慢性鼻炎可以服用霍胆丸,种种鼻炎片等。萎缩性鼻炎则需要服用维生素类药物。

2.局部滴鼻药物:滴鼻药物一般主要用来缓解鼻炎的症状,鼻油可以缓解干燥性鼻炎的干燥,呋麻合剂则可以缓解鼻腔阻塞,激素类滴鼻液则有助于减轻过敏性鼻炎的打喷嚏流清水涕等症状。

3.中药偏方:可以做为治疗鼻炎的参考。目前已经有很多偏方都制备成了中成药,请遵医生医嘱。

4.手术:手术主要用于药物无法治疗后效果不明显的鼻炎,可以解决鼻塞。适用于鼻甲肥大导致的鼻腔阻塞,或者鼻腔极度干燥的萎缩性鼻炎等。

5.激光或者微波治疗:适用于鼻腔阻塞,并对打喷嚏有愿一定的好处。一般不解决流鼻涕的问题。

6.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炎:适用症同激光和微波,但损伤和副作用比较小。

鼻炎症状有很多种,鼻炎症状之一鼻塞已经在上一页中介绍。依据鼻炎的种类不同,鼻炎症状也有所不同,鼻炎症状主要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头昏等,但仅靠这些鼻炎症状是不能诊断鼻炎的,还要靠耳鼻喉科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耳鼻咽喉科在线网站内的鼻炎专题内有各种类型的鼻炎介绍,但仅供您参考,因为自己感觉是鼻炎,其实可能是鼻息肉,鼻中隔弯曲,鼻窦炎甚至恶性肿瘤。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鼻炎,不妨首先到耳鼻咽喉科检查,在网上您可以先对照耳鼻喉科相关的症状专题,鼻炎的症状这里主要介绍流鼻涕,如果您有鼻塞点击这里

流鼻涕

1、慢性鼻炎:鼻涕多为粘液性鼻涕。量可多可少,

2、过敏性鼻炎:为流清水样涕,量较多,伴有打喷嚏,鼻痒感,可常年性发作,也可以季节性发作。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可以伴有哮喘,尤其是小儿。

4、慢性鼻窦炎,多为粘液脓性分泌物,双侧或者单侧,伴有鼻塞,头昏,记忆力下降等。单侧的鼻窦炎要考虑牙源性鼻窦炎。

5、鼻息肉也可以出现流清水涕,感染时可以伴有流脓涕,可出现鼻塞,头昏,记忆力下降等。

6、小儿的分泌比较旺盛,如果没有其它不适,可能为冷空气刺激鼻腔引起,不需要特别处理。单侧鼻塞伴涕中带血可能为鼻腔内异物引起。

7、流黄水样分泌物,要考虑鼻窦内囊肿的可能,摄鼻窦X线片或者CT。

8、涕中带血可以参照鼻出血的常见原因。

9、其它原因还包括脑脊梁液鼻漏,萎缩性鼻炎等,后者以鼻干痂为主,鼻涕稠厚,少且臭。

治疗的目的是预防、缓解症状以及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时间。

一、药物治疗

不同药物治疗的机理可能不同,有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以下列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

抗组织胺药物

扑尔敏,新敏乐等

对抗组织胺,机体在过敏原的刺激下释放组织胺,进而引起一系列过敏症状。

预防和治疗

扑尔敏可引起嗜睡,司机,飞行员等禁用,新一代抗组胺药无嗜睡作用。但息斯敏有副作用,慎用。

肥大细胞稳定剂

色甘酸钠眼液及口服药,曲尼斯特

在有过敏原的情况下,阻止机体组织释放组织胺。

预防

可以引起嗜睡。

减充血剂

麻黄素,必通,肾上腺素,呋麻合剂

减轻鼻腔阻塞。

短期治疗

使用不超过3天,最长一周。长期使用会引起药物性鼻炎。

溴化物

减少由组织胺引起的涕多症状。

治疗

临床上不常用。

激素类药物

地塞米松眼液,伯克钠,雷诺考特

减轻对过敏原的反应并抑制炎性反应。

治疗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激素的全身副作用,但一般副作用轻微,尤其是最近用于临床的药物。

鼻用湿化剂

帮助减轻鼻腔内稠厚的分泌物和痂皮。

二、过敏性鼻炎的其它治疗方法

一般的药物治疗可以对过敏性鼻炎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可以采用其它相关的治疗方法。

明显的鼻塞的症状可以使用激光,微波或者等离子射频治疗而达到满意的效果,并通过减低鼻腔内神经的敏感性对打喷嚏和流清涕有一定的好处。最近用于临床的低温等离子系统已有报道对过敏性鼻炎尤其是重度过敏性鼻炎有明显的效果,由于其对粘膜损伤小,无明显副作用,其临床意义已经开始被一些医生所重视,可以做为治疗过敏性鼻炎中替代激光和微波最佳选择,但价格较贵是其缺点,国内较早开展等离子治疗过敏性鼻炎(包括其它类型鼻炎)且有一定知名度的医院有: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南京八一医院耳鼻喉科,北京304医院耳鼻喉科,大连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等。另外中国耳鼻咽喉科论坛内众多医生和患者对低温等离子治疗鼻炎进行相关评论,您也可以进入中国耳鼻咽喉科论坛内查看。

脱敏疗法,用已找出的变应原作脱敏剂,开始均采用小剂量作皮下注射,并逐渐增加剂量,到最大忍受量时改为维持量,直到症状消失为止。经此法治疗的病人,体内可产生大量特异性IgG封闭抗体,可阻断抗原与IgE抗体的结合,降低介质细胞的敏感性,从而起到治疗作用,但由于过敏原可能很多,往往限制了其效果。详情可以查看本专题内的过敏性鼻炎的免疫治疗

伴有鼻息肉的病人应该进行内窥镜下鼻息肉的手术;为降低鼻腔内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可施行翼管神经切断术或岩大浅神经切断术,据报道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因痛苦较大,并且有一定的风险,故我们不主张采用这种手术。

【验方】

方法1配方:菊花10克,栀子花10克,薄荷3克,葱白3克,蜂蜜适量.制法:将上述药物用沸水冲泡,取汁加蜂蜜调匀.用法:代茶频饮,每日1剂,连用3-5日.适应:急性鼻炎.

方法2配方:葱须20克,薄荷6克蔓荆子15克.制法:上述药物加水煎,取汁即可.用法:代茶饮用,每日1剂.适应:急,慢性鼻炎.

方法3配方:生姜9克,大枣9克,红糖70克.制法:上述药物加水煎,取汁即可.用法: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用3-5日.适应:急性鼻炎.

方法4配方:炮姜10克,炙甘草20克.制法:上述药物加水煎,取汁即可.用法:早晚分服,每日1剂.适应:急性鼻炎.

方法5配方:葱适量.制法:将葱捣烂取汁.用法:每晚用药棉蘸葱汁,轮流塞鼻炎内.适应:鼻炎.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ct=17&pn=0&tn=ikaslist&rn=10&word=%B1%C7%D1%D7

■鼻炎分为两类:

一类是风热性鼻炎(如鼻窦炎)

一类是风寒性鼻炎(如过敏性鼻炎)

当风热占据主导时,鼻炎表现为鼻干、鼻塞、流浊涕,甚至流鼻血、生鼻疮、鼻甲肥大等;当风寒占据主导时,鼻炎表现为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等

当遭受感冒或遭受风寒后,治愈不及时,或治愈不彻底,外邪进入内脏,急性鼻炎就成了慢性鼻炎,治疗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根据以上病因分析,对风热性鼻炎就要以祛风、化湿、清热、开窍为治疗原则;对风寒性鼻炎就要以解表、祛寒、化湿、开窍为原则。

1、苍耳子30-40个,轻轻捶破,放入小铝锅内,加入麻油50克,文火煎炸苍耳子,待苍耳子炸枯时,滤取药油装入清洁瓶内备用。

用时以消毒小棉球沾药油少许涂于鼻腔内,每日2-3次,两周为一疗程。

注:药油涂入鼻腔时,应尽量涂进鼻腔深部。使用本法应持之以恒,尽量不要间断,治愈为止。

2、上等龙井茶30克,川黄柏6克,共研细末,以少许药粉嗅入鼻内,每日多次。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排脓之功效。主治鼻窦炎、鼻塞伴脓性分泌物自觉鼻臭等症。

3、孩儿茶适量,研为细末,吹鼻,每日3次。具有清热化痰、消肿排脓之功效。主治鼻窦炎流脓者。

4、苦葫芦子30克,将上药捣碎并置于净瓶中,以150毫升好酒浸之,1周后开封,去渣备用。用时取少许滴入鼻中,每日4次。可通窍。主治鼻塞、眼目昏痛等。

5、老干丝瓜末方:老干丝瓜2条,烧灰研末保存。每次服15克,每日早晨用开水送服。可化淤、解毒。主治鼻窦炎、副鼻窦炎流臭鼻涕者。

6、蜂巢1片,经常嚼食之,10分钟左右吐渣,一日3次。主治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7、辛夷花15克,鸡蛋2枚。辛夷花、鸡蛋加水适量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即可,饮汤吃蛋。可解毒、消炎。主治慢性鼻窦炎、各种鼻炎。

8、芝麻油适量,每侧鼻腔滴2滴,每日2次。具有润燥、清热、消肿之功效。主治萎缩性鼻炎、鼻炎秋季发作干燥难受者。

9、鲜大蓟根60克,鸡蛋3枚。加水同煮至蛋熟即可。每日1次,连服1周。具有润肺解毒,育阴止血之功效。主治由肺经伏火引起的鼻窦炎、鼻出血等。

10、米醋适量,鸡蛋1枚。将鸡蛋打碎,去黄留蛋清在蛋壳内,注入醋,放在一个预先备好的铁丝架上。置火上煮至微沸,取下放凉,再置火上煮微沸,如此3次,乘热服之。可散淤消肿、润燥生津。主治由肺经郁热所引起的咽痛、鼻疮、干呕、头痛

慢性鼻炎的中药方剂

摘自三九医药,仅供参考

方剂1

白芷30克,薄荷、辛夷各15克,

炒苍耳子7.5克

制用法:共为细末。每次服6克,饭前用葱汤或凉开水送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2

鲜枸杞根90-120克,甘草9-12克

制用法:水煎。代茶饮,连用1个月。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3

龙骨粉、白芷粉各20克,辛夷花粉30克,冰片3-5克,扑尔敏80毫克

制用法: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先用硼酸粉洗净鼻腔,再用消毒棉球蘸此粉末涂鼻腔患部,每日2-3次,愈后停药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4

荆芥、百合、黄芪、鸡血藤、苍耳子各10克,辛夷6克,细辛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5

苏叶、葱白、生姜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6

丝瓜根、瘦猪肉各适量

制用法:取晒干的丝瓜根研成粉,与瘦猪肉拌和,做在肉丸煮熟。连服半个月见效。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7

桑叶、元参各12克,菊花、桔梗、辛夷各10克,黄芩、杏仁各6克,生石膏2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8

辛夷、苍耳子各9克

制用法:水煎成汁,加入葱汁少许。滴鼻,每日3-5次。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9

穿心莲、虎杖各20克,鹅不食草60克,麻黄6克,金盆15克,冰片3克

制用法:研细末,凡士林调成药膏,如黄豆大。每日2次,每次1个,涂入鼻腔内。

适应症:鼻渊

方剂10

桑叶、菊花、当归、川芎、辛夷、苍耳子、黄芩各15克,稆豆衣50克,银花2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鼻渊

方剂11

葱须20克,蔓荆子15克,薄荷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鼻渊

方剂12

鱼腥草30克,麻黄3克,杏仁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鼻渊

方剂13

苍耳子、藁本、薄荷各10克,白芷、麦冬各20克,葛根、黄芩各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鼻渊

方剂14

薄荷(后下)、石菖蒲各6克,桔梗、牛蒡子、辛夷各9克,荷叶、连翘各12克,细辛3克,元参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风火证

方剂15

连翘、南沙参各12克,桔梗、荆芥、诃子肉各6克,麻黄、细辛各3克,辛夷9克,银花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风寒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