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佳网

宝佳网

孩子养宠物究竟好不好

admin

孩子养宠物究竟好不好

小孩子好像都特别喜欢小狗小猫之类的小动物吧!反正小诺是特别喜欢,从小就喜欢,每次在外面或者在电视上见到小狗小猫都会兴奋地大叫呢!

孩子养宠物究竟好不好-第1张-宠物相关-宝佳网

因为我也特别喜欢狗狗,所以早就考虑要给小诺养只小狗。后来诺爸决定小诺2岁生日的时候送只小狗给小诺作为生日礼物。

前不久,带小诺到诺爸朋友家玩,他家有一只刚出生2个月的吉娃娃,小诺见了甚是喜欢,我们便决定养它了。

之后,每天我下班回家,小诺见到我第一句话就问:“爸爸呢?”而见到爸爸第一句话就是:“爸爸,狗狗呢?”敢情是惦记着小狗呢!而且这之后特别听她爸的话了,也愿意和她爸在一起玩。唉,这么点儿小屁孩儿就知道拍马屁套近乎了啊!

终于,在小诺生日的前一天,诺爸把那只小狗带回了家。

可是,自从这吉娃娃来到我们家以后,我们家可谓是几多欢喜几多愁啊!

欢喜的自然是小诺了。自从有了小狗,小诺可算是有事干了,从早到晚狗狗挂在嘴边,一不注意就把狗狗抱起来了。早上醒来第一句话先问:“狗狗呢?”晚上不肯睡觉,要和狗狗玩。更甚者说梦话都是:“我要狗狗~~”前天晚上更是半夜2点爬起来和狗狗玩,一直玩到4点。我真的有些招架不住了呀!

愁的自然是我们全家人。除了狗狗本身随地大小便的卫生问题,最关键的是小诺的卫生问题啊!

小狗来到我们家不出两天,姥爷就想把它送走了。可是看着小诺和狗狗开心的样子,我真的有些不忍和不舍啊!

到底要不要把狗狗送走呢?小孩子养宠物到底好不好呢?唉~纠结中……

养狗狗的利弊在小诺身上可见一斑。

利:

一、有狗狗陪伴,小诺多了一个玩伴,不再寂寞。

在家里,狗狗在哪里小诺就找到哪里,小诺走到哪里狗狗就跟到哪里。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的时间小诺都和狗狗在一起,和狗狗玩,跟狗狗说话,再也不会感到孤独寂寞了。

二、交流能力、语言发展有所进步。

既然狗狗作为宝宝的一个玩伴,宝宝自然要和狗狗交流,而狗狗不像布娃娃和其它毛绒玩具,它毕竟是活物,是有反应的呀,所以和狗狗的交流更能刺激宝宝的思维、语言以及情感的发展。

有一天,我正在卫生间,小诺跑进来喊道:“妈妈!狗狗又咬我的鞋了!快点快点!不要咬我的鞋!”整段话一气呵成,而且咬字特别清晰。

三、不再缠着妈妈。

有了狗狗陪伴,小诺不再总是缠着大人陪着她玩这玩那。最让我高兴的是,我每天早上上班,小诺不再纠缠我,还高高兴兴地跟我说再见。(起初我觉得这样不错,可是时间长了我发现并非如此。)

四、更容易讲条件。

抓住小诺喜欢狗狗这根软肋,碰到她不听话的时候,只要拿出狗狗作为条件,小诺立马投降。比如在朋友家玩到很晚还不要走,跟她说:“我们回家跟狗狗玩去了!”她立马跟人家说拜拜!再比如小诺不听话的时候跟她说:“你再不听话就把狗狗送走了!”保准她立马就范。

弊:

一、游戏和看书的时间明显减少。

上面说到小诺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和狗狗玩,也许是刚有了狗狗还很新鲜的原因吧,可是狗狗毕竟占用了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她都不再缠着大人给她读书了!正所谓“玩物丧志”啊!

二、不卫生。

小诺总想抱抱狗狗,虽然大部分情况下都会阻止她,但总有盯不住的时候,一不注意这边已经把狗狗抱在怀里了。虽然每次抱了狗狗都会带小诺用洗手液洗手,可是又防不住她突然用嘴去亲亲狗狗,又或者狗毛刺激使鼻子、眼睛痒痒了又突然去抠鼻子、揉眼睛。天哪!真是防不胜防啊!

三、影响吃饭和休息。

因为总惦记着和狗狗玩,该吃饭了都不肯坐下好好吃,或者没吃几口就又去和狗狗玩了。最重要的是,狗狗还严重影响了小诺的睡眠。特别是狗狗到我们家来的头几天,小诺和狗狗玩得兴奋,晚上都不肯睡觉;睡了也睡不好,说梦话,还哭闹;更甚者半夜起来和狗狗玩……

四、担心宝宝受伤。

狗狗也喜欢小诺,和小诺玩的时候喜欢舔小诺,起初小诺还很害怕,狗狗一舔她她就大叫,甚至大哭。后来知道狗狗不咬人,就大了胆,摸狗狗的头,拽狗狗的尾巴……她那小手哪有轻重啊,真担心她把狗狗惹急了咬她一口!

今天总结一下,发现养狗狗还是弊大于利,毕竟那些弊端的危害性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我们还是决定把狗狗送走了……

又从网上搜了一些有关内容,在这里一并奉上,希望对还是有疑虑的家长能有所帮助。

宠物对儿童的价值

乔治亚大学医学院过敏暨免疫系统研究主任欧恩比经过对474名足月健康婴儿长达7年的研究证实,1岁以下的新生儿若与两只或更多家里养的猫狗一起生活,长大之后出现过敏症及哮喘的几率会大大降低。更惊人的是因此出现的保护作用不只减少对动物过敏,还可以扩大到对常见过敏源如青草、花粉及蛾类都有抵御力。1岁以内有两只或更多只宠物的儿童,比未有宠物者,在皮肤穿刺测试时过敏几率降低77%,而在血液测试时降低67%。

另一项由德国波恩大学开展的研究证明,宠物对儿童的价值超过最亲密的朋友,无论是从孩子的角度还是从母亲的角度看,宠物都具有稳定情绪和治疗心灵创伤的作用。他们发现养宠物的孩子要比不养宠物的孩子更容易融入社会而且较少攻击性,而不养宠物的孩子更倾向于采取极端行为——更加固执,很容易激动,更容易走向暴力。

孩子对小动物的感情是与生俱来的。伴侣动物给孩子们带来的温暖和安慰,以及对心理和健康的积极影响,正越来越被广大父母了解和认同。给孩子养个小宠物,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积极意义:

1、提高孩子的自尊。

在所有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时期,渴望人们接受和认可自己的本来面目。而宠物会毫无保留地给予儿童所需的关注,使他们获得自信。研究表明,有宠物的儿童具有较高的自尊。

2、增强孩子的自信。

拥有小动物的儿童更容易结识新朋友,因此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成年人可以帮助儿童照顾小动物,共同分享其中的乐趣。英国剑桥的研究结果显示,饲养伴侣动物越多,孩子社交承受能力越强。

儿童把宠物看成是挚爱的伙伴,在儿童眼里,宠物甚至胜过人,因为他们可以与宠物分享秘密,在难过时获得安慰,并非常愿意随时随地的照顾它们。比如,孩子在学校受到嘲笑或在家里遭到训斥,就会退缩一旁,与不会搬弄是非的宠物相厮守;他们会向猫猫狗狗倾诉所受的委屈,分享内心的情感,在自己独有的世界里得到一种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可爱的小动物都会给他们无条件的关注,宠物的可爱表情和种种小把戏便成为对孩子最安慰的语言,带给孩子最大的快乐,无形之中缓解了孩子心中的郁闷,帮助他们抚平心灵创伤、恢复自信与乐观。

3、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责任心。

相对于儿童来说,小动物更为弱小和需要照顾,经常照顾小动物的孩子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学会了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表现出同情心与爱心。教育孩子对伴侣动物负责,也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儿童同小动物嬉戏,脸上总是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兴奋神情,向它倾诉心声,并获得安慰,摆脱孤独,可以使儿童在自己的世界里获得安全感。

4、丰富孩子的知识。

多与小动物接触还可以教会儿童生命科学中最基本的知识,它们将一些自然常识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受到生动的教育,比如生命是如何成长、繁衍的;通过与小动物嬉戏玩耍,喂养、训练和护理小动物,儿童能逐渐了解小动物的各种行为和表情的意义,生命的艰辛、美丽与短暂,从而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帮助儿童从小就养成保护动物、热爱自然的行为习惯。

如果你决定让孩子和伴侣动物一起成长,要教会孩子正确地和伴侣动物相处、交流,一定要教育孩子对伴侣动物负责。

1、在小动物面前,举止要从容、稳定。

刺耳的尖叫、兴奋的猛跑、突然的推拉,都可能造成小动物因受惊而自卫,或跟着兴奋地手舞足蹈。小动物吃饭、睡觉、抱着玩具的时候,不要打搅它们。有些小动物因护食、护觉、护玩具,可能有自卫行为。当小动物和主人建立了信任,对家里环境感到安心后,大多不会对人们拿走食物的行为感到威胁。叫醒熟睡的小动物时,应保持一定距离,给它一点时间恢复清醒。

2、了解动物的身体语言。

不要让孩子接近已经掀起嘴唇、露出牙齿、背毛竖起、大叫或后退着的狗,也不要接近后背弓起、背毛竖立、耳朵抿着、大声怪叫的猫。这样的动作表示它们已经感到了威胁,可能会采取攻击行为。小动物太兴奋的时候,也应保护好孩子,以免被推倒摔伤。不要贸然接近陌生的小动物。在外面见到陌生的小动物,不要让孩子莽撞地过去摸,如想与其接触,应先咨询小动物的主人。陌生的小动物接近时,要沉着地站着,让它们嗅一嗅,不要惊慌地逃跑,也不要盯着它们的眼睛看,那会被认为是一种挑战信息。

3、选择合适的伴侣动物。

在把一个小动物带回家之前,您和全家应该对照顾小动物的责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在和伴侣动物共同生活的十几年里,发生种种变故时,都需要您为它着想。您善始善终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实际行动,就是对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家庭情况的伴侣动物,至关重要。有幼童的家庭应选择温顺安静的伴侣动物,那些比较凶猛,或是过于活跃的品种,不太合适儿童。猫咪天性独立,不需要主人太多的关注和陪伴,是忙碌家庭理想的选择,但孤傲的性格也使它们有时不太喜欢被动地被人控制和摆弄。狗狗憨厚恋人,更乐于和主人交流感情,但需要您付出更多时间和关注。

亲戚家的孩子一直在打你养的狗,该不该发脾气

老话说的好,打狗还得看主人。不仅仅是孩子不懂事打自己的狗狗我们要发脾气,就算是成年人打我家的狗狗我也是不会轻易放过他的,亲戚家的孩子一直在打你养的狗,当然应该发脾气,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看他是个多大的孩子,首先如果他是一个小孩子,不懂事,作为一个成年人不要和他一把见识,亲戚家的小孩子,一直在打你家养的狗,这个时候你发脾气不解决问题。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小孩子不懂这个道理,但是作为大人,你不能和孩子一般见识,否则孩子父母会心里暗暗不高兴,觉得你可能不欢迎他们来做客。建议你和孩子的家长说一下这个情况,让孩子的家长去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要打狗,万一被狗咬了就麻烦了,通常这样的话,亲戚是能处理好这个事情的。如果对方家长不管,或者管了没用,那么你只能自己去和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狗狗是你的家庭成员,需要好好一起玩,不能打狗狗。而且狗狗毕竟是动物,万一给搞痛了,心急后反扑,会伤害到孩子。并且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的和狗狗游戏。因为孩子打狗,可能只是想和狗狗一起玩。如果劝说教导无效,你也不能发脾气,你可以选择把狗狗带走并关起来,隔离熊孩子和狗狗,或者把狗狗牵出去,远离这个打狗的孩子。避免进一步发展成为狗狗和孩子相互伤害。总之,任何事情发脾气都不能解决问题,要用智慧来搞定。